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本章能力检测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2015·海南卷)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一般比低纬度地区大。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四地中升温幅度最大的是( )
A.蒙古高原 B.亚马孙平原
C.巴西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导致南北半球升温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大气成分的差异 B.海陆分布的差异
C.太阳辐射的差异 D.大洋环流的差异
解析: 第1题,从材料中“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一般比低纬度地区大”可知,北半球纬度较高的地区升温幅度可能最大,符合这一地理位置特征的是蒙古高原。选A。第2题,北半球陆地所占比重较大,因陆地比热容较小,升温速度快,该半球升温幅度较大;而南半球以海洋为主,比热容较大,升温速度慢,故该半球升温幅度较小。选B。
答案: 1.A 2.B
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完成3~4题。
3.下列对图中甲、乙、丙、丁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表示资源 B.乙表示人口
C.丙表示环境 D.丁表示经济系统
4.P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
①过度开发导致资源枯竭 ②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③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 ④资源开采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第3题,从图中可知丁范围包含了产业活动,故丁应为经济系统。第4题,甲为地理环境,P表示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过度开采资源可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答案: 3.D 4.C
下图为经济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模式内涵图。图中X表示经济发展水平,Y表示环境保护强度,Ⅰ~Ⅳ为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保护强度的四种关系模式。读图,回答5~7题。
5.关于I~Ⅳ所表示的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I为经济环境协调模式
B.Ⅱ为环境滞后经济模式
C.Ⅲ为经济滞后环境模式
D.Ⅳ为经济环境落后模式
6.如果X表示经济发展速度,Y表示环境保护强度,那么,目前我国处在哪种发展模式( )
A.Ⅰ B.Ⅱ
C.Ⅲ D.Ⅳ
7.下列四种生产方式或有关生产的叙述,同人地关系的演变的阶段顺序相对应的是( )
①轮作、间种、生态种养 ②人口增加,生产以粮为纲 ③驯养野兽,种植禾谷 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③④②① D.③②④①
解析: 第5题,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的一种发展模式,图中显示第Ⅰ象限所在区域的经济与环境发展态势呈正相关,且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环境保护强度也较强,故A项正确。第6题,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还处于可持续发展的初级阶段,正承受着人口和发展的双重压力,环境保护力度还比较弱。第7题,人地关系的演变经历了“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的过程,解题时需要对所提供的选项逐一分析,依照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进行正确排序。
答案: 5.A 6.D 7.D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构成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8.甲、乙、丙、丁四种图例中,代表土地要素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下列行为和认识符合环境文明时代社会发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是( )
A.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B.退耕还林,合理放牧
C.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同等
D.倡导高消费,刺激经济增长
解析: 第8题,农业文明时代,耕作和灌溉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土地,这一时期土地所占比例最高。第9题,环境文明时代倡导人与环境和谐相处,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答案: 8.B 9.B
“宇宙飞船经济”是把地球看成一个巨大的宇宙飞船,除了能量要依靠太阳供给外,人类的一切物质需要也要靠完善的循环来得到满足。生命就在这川流不息的物质循环中得以体现。“宇宙飞船经济”要求人类按照生态原理建造一个自给自足的、不产生污染的经济或生产体系,它将是一种封闭的经济体系,其内部具有极完善的物质循环和更新的性能。据此回答10~11题。
10.“宇宙飞船经济”体现( )
A.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 B.人类中心论思想
C.人地协调思想 D.人地对抗性思想
11.在该人地关系思想的影响下会造成( )
A.人类崇拜自然,地理环境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B.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C.地理环境恶化,人类社会发展停滞
D.人地关系协调发展,人类社会发展速度加快
解析: 第10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宇宙飞船经济”是强调人和自然相互协调发展。第11题,人地协调发展,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
答案: 10.C 11.D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下图为某工业生态园的废弃物或副产品流动示意图,该园区以发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墙板厂为核心,企业通过贸易的方式把另一家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企业的投入或原材料,建立工业生态链关系。读图完成12~13题。
12.图中序号①②③④⑤所代表的工业生产副产品或废弃物分别是( )
A.硫、燃料气、冷却水、除尘渣、粉煤灰
B.燃料气、冷却水、除尘渣、粉煤灰、硫
C.硫、冷却水、燃料气、粉煤灰、除尘渣
D.硫、冷却水、燃料气、除尘渣、粉煤灰
13.关于该工业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工业园的运作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原则
B.该工业园通过“从副产品到原料”的转换形成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
C.该工业园是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新型工业园
D.该工业园的运作充分体现了公平性的发展原则
解析: 第12题,根据各生产厂之间的关系进行推测可以做出判断。①指向硫酸生产厂,应该含有大量的硫;②指向水电厂,应该为燃料气;③指向炼油厂,并有余热产生,应为冷却水;④指向墙板厂,应为除尘渣;⑤指向水泥和道路,应为粉煤灰。第13题,该工业园的生产充分实现了废弃物的合理循环再利用,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实现了环境、经济的和谐发展,是一种新型的工业发展模式。
答案: 12.A 13.D
右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结构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读图回答14~15题。
14.维持这一生态系统“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关键是( )
A.江河 B.森林
C.村寨 D.梯田
15.哈尼族人的村寨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 )
A.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B.为了避免洪涝灾害
C.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
D.为了观赏梯田美景
解析: 第14题,由于该地区降水较多且地形崎岖,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因此森林在该区域地理环境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森林在维护生态循环中的地位与功能是显而易见的。第15题,由于该地区的村落分布在地势较高的地区,加大了该地区人民的劳动强度;由于该地区的地势较高,发生洪涝灾害的几率较小;发展农业可能对水源造成污染,因此把村落建在梯田上方,主要是为了获取清洁的水源。考虑到实际情况,只有C项最符合题意。
答案: 14.B 15.C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类在改造环境和认识人地关系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提出后,引起了多学科的兴趣和研究,也从不同角度理解了可持续发展。据此回答16~17题。
16.巴伯在其《经济、自然资源不足和发展》一书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保护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该定义侧重于可持续发展的( )
A.生态属性 B.社会属性
C.经济属性 D.环境属性
17.下列属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范畴的是( )
A.增加绿地面积
B.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C.发展科技,减少并消除文盲
D.预防和治理污染
解析: 第16题,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三个系统,材料所给的巴伯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侧重于经济属性。第17题,社会可持续发展,最终目的是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发展科技、消除文盲属于此列;增加绿地面积、预防和治理污染属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范畴。而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属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范畴。
答案: 16.C 17.C
“走节约型发展道路,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和谐社会”是现在中国人民经济生活的主旋律。读图,回答18~20题。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18.发展循环经济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
A.崇拜自然 B.改造自然
C.征服自然 D.谋求人地协调
19.下列农业生产符合循环经济特征的是( )
A.大棚农业 B.桑基鱼塘农业
C.混合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
20.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是( )
①生产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 ②可以减轻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压力和减少资源消耗 ③使人类陷入严重的资源和环境危机 ④是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第18题,循环经济实现了废弃物的再利用,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实现了人地的协调发展。第19题,桑基鱼塘农业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属于生态农业,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第20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往往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为目的。生产多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是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会使人类陷入严重的资源和环境危机。
答案: 18.D 19.B 20.D
生产活动的水足迹是指支持一个国家(地区)在其本地进行产品生产与服务供给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淡水资源量。绿水足迹指产品(主要指农作物)生产过程中蒸腾的雨水资源量,对农作物而言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雨水被蒸腾的量。蓝水足迹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总量。灰水足迹指以现有水环境水质标准为基准,消纳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所需要的淡水量。读我国部分省、市、自治区生产活动水足迹组成示意图,回答21~22题。
21.新疆和海南绿水足迹差异显著的原因可能是( )
①新疆的年降水量小于海南 ②海南的年平均气温高于新疆
③海南的耕地面积大于新疆 ④新疆的农作物以耗水量大的品种为主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22.下列措施中,可有效降低新疆蓝水足迹比重的是(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①跨流域调水 ②大规模修建水库,减小地表径流的入海量
③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④大力推进节水型农业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第21题,新疆的土地面积远大于海南,耕地面积也远大于海南;新疆的农作物以耐旱的品种为主。第22题,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和大力推进节水型农业的发展可以减小因产品生产而损失的水量,从而降低蓝水足迹的比重。
答案: 21.C 22.C
生态城市建设是促进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下图表示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三条道路。其中K1表示生态环境质量安全警戒线,K2表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警戒线。读图回答23~25题。
23.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最不可取的道路是( )
A.K2曲线 B.AC曲线
C.AD曲线 D.AB曲线
24.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这突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共同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经济性原则
25.将北京建设成为生态城市的合适措施有( )
①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②控制城市化进程 ③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 ④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发展 ⑤集中布置城市用地 ⑥分散城市职能
A.①②④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⑥ D.①③④⑥
解析: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AB曲线表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地下降,显然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的,这是生态城市建设中最不可取的。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要注重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故协调上述两者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持续性原则。生态城市在发展城市经济的同时要非常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这可以通过增加城市绿地面积、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发展、分散城市职能等措施来解决。
答案: 23.D 24.C 25.D
二、综合题(共50分)
26.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人类需求的增长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各类资源必须相适应。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是我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必然选择。
材料二 根据统计,散布在北京城郊的、面积50万平方米以上的各种新旧垃圾填埋场已达4 000余座,它们在北京四周形成“垃圾包围城市”的阵势。位于北京西北郊的阿苏卫卫生填埋场是北京市第一座也是最大的垃圾填埋场。
材料三 经济与环境关系示意图。
(1)读材料二,分析阿苏卫卫生填埋场的位置是否合理。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读材料一,判断“经济与环境关系示意图”是否合理。________。若经济按此模式发展下去,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三方面将如何变化?(4分)
(3)缓解市区人口和工业过于集中所引起的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中国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解析: 第(1)题,从材料二中可知,阿苏卫卫生填埋场位于北京西北郊,在北京冬季风的上风向,容易对北京造成大气污染。第(2)题,根据“经济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可以看出,该模式属于循环经济模式,既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又发展了经济,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第(3)题,缓解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有建立新城和卫星城、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等。第(4)题,由于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量少,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答案: (1)不合理 该垃圾场位于北京冬季风的上风向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2)合理 环境质量提高;社会经济产品数量增加、质量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水平提高,实现生态环境、经济和人类社会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
(3)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4)人口压力巨大 资源短缺 环境危机深刻
27.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据国家农业部发布的统计显示,截至2009年2月3日,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甘肃、陕西等小麦主产区麦田受旱约953万公顷,比去年同期增加893万公顷,比常年同期多33%,北方麦区中,重旱面积309万公顷、干枯7.73万公顷(上图)。
(1)图中甲地区是我国________(填“冬”或“春”)小麦的主产区。乙地区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绿洲农业区,说明乙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5分)
(2)中国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春旱发生,但为何2009年的春旱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广、受旱程度之重为历史罕见?(3分)
(3)下图为丙地区某农庄的农副产品综合循环利用示意图。该图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内涵有哪些?依据信息对应说明其在下图中的具体表现。(4分)
解析: 第(1)题,甲地区位于我国华北地区,是冬小麦的生产区;乙地区位于我国西北河西走廊一带,气候干燥,水资源较为紧缺;应该采取的对策是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及恢复植被等。第(2)题,季风气候易形成旱涝灾害,大面积灌溉又导致用水集中,形势更为紧张。第(3)题,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结合图中信息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回答。
答案: (1)冬 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较少且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土地盐碱化、荒漠化严重,土壤贫瘠;生产结构不太合理等。基本对策是:节约用水,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节水农业,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实施退耕还牧、退耕还草等政策,进行生态环境的重建等。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2)季风气候显著,此时期当地雨季尚未到达,降水少;当地气温回升快,农作物需水量大;当地的径流量不足以满足农田需水要求。
(3)生态持续发展。表现:利用秸秆、粪便制造沼气;沼渣、沼液为稻田提供肥料;地热供暖。经济持续发展。表现:利用地热温泉、农产品等资源发展农产品加工、服务、旅游等相关产业。社会持续发展。表现:客房、餐厅、酒厂等部门的开发增加了就业机会。
2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12分)
“沅湘间多山,农家惟种粟,且多在岗埠,每欲播种时,则先伐其林,纵火焚之……”,“……地遇雨,浮沙随水下江,故江底沙淤日积,水势年增。”(史载南宋时期)
(1)结合材料分析长江流域“水势年增”的原因。(4分)
(2)文中所述的人地关系思想的核心是什么?该思想体现得最明显的时期是(4分)( )
A.人类社会早期 B.农业文明时期
C.工业文明时期 D.后工业文明时期
(3)从人地和谐的角度考虑,长江流域应该采取的措施是什么?(4分)
解析: 第(1)题,文字描述的是山区陡坡开荒的场景,植被破坏不仅加剧水土流失,还导致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使得河道和湖泊淤积,河床变浅,排水和蓄水能力下降,洪涝灾害加剧。第(2)题,在不适合开荒的陡坡发展种植业,是在“只要人们团结起来,就能改造和战胜自然”的观念指导下采取的生产方式,他们认为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任意开发的对象,忽略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这种思想在工业文明时期得到最充分的体现。第(3)题,为减少“水势年增”,需要从减少上游来水和增加中下游排水、分洪、蓄洪、加固堤防等角度归纳整治洪水泛滥措施。
答案: (1)山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导致淤积河道和湖泊,河床变浅,排水和蓄水能力下降,洪涝灾害加剧。
(2)“人定胜天”(改造自然)思想。 C
(3)中上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平原地区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兴修水利、加固堤坝、疏浚河道等。
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记者从东营市高效生态农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认定华林庄园等28家单位为“东营市高效生态农业优秀示范园区”。示范园区将为加快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发挥更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材料二 图甲为我国东营市某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图中等高线单位:m)。图乙为该地区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结构示意图。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1)由图甲分析该地区农业用地的分布状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反映了人类在利用自然发展生产时,必须遵循________原则。(4分)
(2)该地种植水稻的有利自然条件是什么?(2分)
(3)为了促进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你认为,该地区农业生产结构最应该做何调整?理由是什么?(4分)
(4)目前,该地正试点生态农业园区建设,其生产结构如图乙所示。简述发展生态农业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4分)
解析: 第(1)题,结合图例和等高线分析。第(2)题,东营地区为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结合图甲可知该地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第(3)题,东营地区水资源短缺,水稻生长需要消耗大量水源,种植水稻会加剧该地水资源供需矛盾。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应减少甚至取消水稻的种植。第(4)题,图乙所示的生产结构,有利于多种经营,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答案: (1)海拔200 m以上是林地,海拔200 m以下是耕地,地势低平处是水稻田 因地制宜
(2)雨热同期;地势平坦;水源近便;土壤肥沃。
(3)减少水稻的种植面积(规模)。灌溉水源不足。
(4)有利于多种经营,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