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考专题复习模拟演练:地球和地图
一、选择题
1.读我国某地区的等高线示意图,完成小题。
(1)图中 M 处地形最适宜开展的运动项目为( )
A. 跳水运动 B. 飞行运动
C. 滑雪运动
D. 攀岩运动
(2)若在 A 处建火情瞭望台,不能观测到的地点是( )
A. 图中两城镇 B. 隧道口 F 处
C. 陡崖的崖顶
D. 山坡 D 处
【答案】(1)D
(2)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读图可知,图中 M 处为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陡崖处最适宜开展攀岩运
动。故 D 正确。
(2)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是 100 米,A 点的海拔在 500-600 米之间。图中两城镇、陡崖的崖顶、山坡 D
处的海拔都低于 A 点,因此在 A 处建火情瞭望台,都能观测到的。隧道口 F 与 A 点的剖面线呈“上缓下陡”
形状,不利于观察。故 B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D;(2)B。
【点评】(1)本题考查陡崖最适宜开展的运动项目,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出山体部位是解答本题的关
键。
(2)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运用,难度较大,学生需要有较强的读图能力。
2.(2017•齐齐哈尔)下列图例表示铁路的是( ) 2
A. B.
C.
D.
【答案】B
【解析】【分析】题干中的图例表示的意义:A 是首都;B 是铁路线;C 是山峰;D 是洲界线。
故选:B。
【点评】阅读地图要先看地图上的图例,看看各种地理事物在地图上是用哪些符号表示的。不同的地图上,
图例有时不同,看地图时必须先熟悉一下图例,然后在地图上查找需要的地理信息了。
3.读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据此回答小题。
(1)2017 年 3 月 3 日至 15 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和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
召开,会议召开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会议期间地球运行在 AB 之间
B. 资阳昼夜长短状况是昼长夜短
C. 资阳昼夜变化是昼变长、夜变短
D. 沱江河正处于丰水期
(2)当地球运行到 D 点时,出现的地理现象有( )①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
②此时正是南极考察的绝佳时机
③资阳在这一天昼最长、夜最短
④此时资阳的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1)C
(2)C
【解析】【分析】由于地球不停地绕着太阳公转,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发生变化。以北半球
为例,每年春分日(3 月 21 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日(6 月 22 日前后)太阳直
射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是极昼,南极圈以内是极夜,白昼由北向南逐渐变短;秋分日(9 月 23 日前后)3
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冬至日(12 月 22 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是极夜,南极
圈以内是极昼,白昼由南向北逐渐变短。
(1)根据题意分析可知,3 月 3 日至 15 日地球运行在冬至日与春分日,即 BC 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由南
回归线向赤道移动,四川省的资阳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沱江河处于枯水期。综上所述,C 正确。
(2)读图分析可知,当地球运行到 D 点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正是北极
考察的绝佳时机,四川省资阳在这一天昼最长、夜最短,资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此时资阳的气候特点
是高温多雨。故 C 正确。
故答案为:(1)C;(2)C。
【点评】(1)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及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及四川省资阳市的昼夜长短及气候特点,学生需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的
能力。
4.(2017•黑龙江)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
A. 春分 B. 秋分
C. 冬至
D. 夏至
【答案】D
【解析】【分析】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
5.(2017•海南)2017 年 1 月 28 日(除夕)22 时,全球华人同步参与央视春晚微信抢红包,法国巴黎的
华人同时参与则是当地时间 14 时,造成这种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四季的变化 B. 月球公转
C. 地球公转
D. 地球自转
【答案】D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除了昼夜交替之外,还有时间的差异。随着地球的自转(自西
向东),同一纬度地区,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的时间,所以 2017 年 1 月 28 日(除夕)22 时,全球华人同
步参与央视春晚微信抢红包,法国巴黎的华人同时参与则是当地时间 14 时;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理解答题即可。4
6.图 13 为苏州行政区划图(左图)和 201 7 年苏州梅雨量分布图(右图),读图,回答小题。
(1)关于苏州行政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苏州市共管辖四市五区
B. 昆山市
和太仓市东邻上海
C. 苏州市总面积 8844.43 平方千米 D. 苏州各
辖区中只有张家港市沿长江分布
(2)初夏江淮一带经常出现持续较长的阴雨天气,此时正值江南梅子黄熟之时,故亦称“梅雨”或“黄
梅雨”。据图并结合生活经验判断( )
A. 2017 年梅雨量最多的地区在常熟 B. 梅雨
期正值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
C. 梅雨期间一般温和湿润,体感舒适 D. 梅雨期间
苏州的水稻处于成熟期
【答案】(1)B
(2)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江苏省苏州市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读苏州行政区划图可知,苏州市共管辖四市六区;昆山市和太仓市东邻上海;苏州市总面积 8488.42
平方千米;苏州各辖区中常熟市、张家港市、太仓市都沿长江分布。故 B 正确。
(2)北半球的二分二至日分别是:春分日(3 月 21 日前后)、夏至日(6 月 22 日前后)、秋分日(9 月
23 日前后)、冬至日(12 月 22 日前后)。读图可知:
A.2017 年梅雨量最多的地区在常熟,故 A 正确;5
B.梅雨期发生在 6 月中旬,接近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故 B 错误;
C.梅雨期间一般闷热潮湿,体感不舒适,故 C 错误;
D.梅雨期间苏州的水稻处于生长期,成熟时间一般是 10 月中下旬,故 D 错误。
故答案为:(1)B;(2)A。【点评】(1)本题考查苏州行政区划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梅雨发生的时间及其相关知识,理解解答即可。
7.(2017•郴州)2017 年 5 月 26 日至 29 日,斯里兰卡普降大雨,引发洪涝灾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读斯里兰卡位置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小题。
(1)下列关于斯里兰卡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位于南半球 B. 位于高纬度地区
C. 位于北半球
D. 位于中纬度地区
(2)此次斯里兰卡洪涝灾害期间,地球正处于公转示意图中的( )
A. 甲 乙段 B. 乙 丙段
C. 丙 丁段
D. 丁 甲段
【答案】(1)C
(2)A
【解析】【分析】(1)东西半球分界线是 2°W 和 160°E 组成的经线圈,20°W 以东、160°E 以西为东
半球,20°W 以西、160°E 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 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
以南为南半球。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读图分析可知,斯里兰卡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低纬度、热带,故选 C。(2)斯里兰卡位于北半球;北半
球的春分日,日期是 3 月 21 日前后;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 6 月 22 日前后;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是
9 月 23 日前后;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 12 月 22 日前后。5 月 26 日至 29 日位于春分日(日期是 3 月 216
日前后)与夏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 6 月 22 日前后)之间,因此可判断洪涝灾害期间,地球运行在地球
公转示意图中的甲、乙段,故选 A。
8.河南省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图为河南省地形图,黄河横贯北部。读图,完成小题。
(1)河南省的地形主要是( )
A. 山地 B. 盆地
C. 平原
D. 丘陵
(2)黄河在 R 段的流向为( )
A. 自西向东 B. 自东北向西南
C. 自东向西
D. 自西南向东北
【答案】(1)C
(2)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河南省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从图中图例可以看出,河南省大部分地区海拔在 200 米以下,地形主要是平原。故 C 正确。
(2)读图可知,图中没有指向标,因为没有经纬网,应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向。图示为河南省,
黄河流经河南省,进入山东省,在河南 R 段的流向为自西南向东北。故 D 正确。
故答案为:(1)C;(2)D
【点评】(1)本题考查地形类型的判,熟练掌握各种地形类型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本题考查方向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7
9.博鳌亚洲论坛 2018 年年会于 4 月 8 日—11 日在海南博鳌顺利举行,开幕式于北京时间 10 日 9:30 正式
开始。读图,完成小题。
(1)家住墨西哥城(西 6 区)的华侨观看开幕式直播的时间及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分别是
( )
A. 4 月 9 日 19:30A-B 段
B. 4
月 10 日 19:30BC 段
C. 4 月 10 日 23:30A-B 段
D. 4 月 11
日 20:30B-C 段
(2)论坛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德州昼短夜长
②德州正午时刻树影越来越短
③太阳直射点逐渐往北移
④南极地区极夜范围逐渐缩小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1)A
(2)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球自转与公转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墨西哥城(西 6 区),与北京所在的东 8 区相差 14 个时区,也就是相差 14 个小时,按照东加西减
的原则,当北京(东八区)为 2018 年 10 日 9:30 时,墨西哥城(西 6 区)为 2018 年 4 月 9 日 19:30;
从图中得知,当地球运行到 A 处时,太阳直射赤道,为北半球春分日,时间为 3 月 21 日前后;当地球运
行到 B 处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时间为 6 月 22 日前后。因此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
时(4 月 8 日北京时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 A-B 段。故 A 正确。
(2)由于地球不停地绕着太阳公转,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发生变化。以北半球为例,每年
春分日(3 月 21 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日(6 月 22 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8
北极圈以内是极昼,南极圈以内是极夜,白昼由北向南逐渐变短;秋分日(9 月 23 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
全球昼夜平分;冬至日(12 月 22 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是极夜,南极圈以内是极昼,
白昼由南向北逐渐变短。4 月份位于春分日至夏至日之间,德州市位于北半球,此时昼长夜短,太阳直射
点向北移动,树影越来越短,南极地区极夜范围越来越大。故 B 正确。
故答案为:(1)A;(2)B。
【点评】(1)本题考查时差的计算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及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0.2017 年 10 月 18 日至 10 月 24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十九大在北京召开。据此回答小
题。
(1)会议召开的这段时间,如图 10 所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 )
A. 甲段 B. 乙段
C. 丙段
D. 丁段
(2)“十九大在北京召开”所体现的北京的城市职能是( )
A. 政治中心 B. 文化中心
C. 国际交往中心
D. 经济中心
【答案】(1)C
(2)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球公转及北京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由于地球不停地绕着太阳公转,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发生变化。以北半球为例,每年
春分日(3 月 21 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日(6 月 22 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北极圈以内是极昼,南极圈以内是极夜,白昼由北向南逐渐变短;秋分日(9 月 23 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
全球昼夜平分;冬至日(12 月 22 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是极夜,南极圈以内是极昼,
白昼由南向北逐渐变短。根据题意读图可知,10 月 18 日至 10 月 24 日处在秋分日至冬至日之间,地球在
公转轨道上应位于丙段。故 C 正确。9
(2)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和国际交往中心。“十九大在北京召开”所体现的北京的城市职能是政治中心。故 A 正确。
故答案为:(1)C;(2)A。
【点评】(1)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北京的职能,理解解答即可。
11.2017 年 9 月 15 日,“卡西尼号”探测器结東了 13 年的土星探测任务。为避免污染可能存在生命的土
星卫星,“卡西尼号”主动隕落,穿越土星与土星环之间的环缝 22 次并最终在土星大气层燃烧殆尽。图 1
为“太阳系示意图”,图 2 为“卡西尼坠落前轨道示意图”。读图,完成小题。
(1)图 1 中字母代表大行星,地球、土星分别是中心天体太阳向外的第 3,第 6 颗大行星,代表地球、土
星的字母分别是( )
A. ac B.
bd C.
ad D. bc
(2)下列关于太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八大行星公转时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B. 小行星和哈雷彗
星不是太阳系的成员
C. 天空中云朵与地球的距离比日地距离更远 D. 地球自东向西绕太阳公转,
周期约为一年
(3)操控人员下令让“卡西尼号”进入土星大气层燃烧殆尽的原因是( )
A. 保护土星卫星 B. 防止太阳辐射
C. 避免撞击月球 D.
燃烧获得能量
【答案】(1)B
(2)A
(3)A 10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太阳系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
天王星、海王星。依据位置,读图分析可知,a 是水星,b 是地球,c 是木星,d 是土星。故 B 正确。
(2)八大行星公转时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故 A 正确;小行星和哈雷彗星是太阳系的成员,故 B 错误;
天空中云朵与地球的距离比日地距离更近,故 C 错误;地球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周期约为一年,故 D 错
误。
(3)2017 年 9 月 15 日,被科学家们称为世界上最勇敢的飞船之一的美国宇航局卡西尼号探测器走向它生
命的尽头,卡西尼号将冲入土星大气层,然后开始燃烧并且毁灭,这样它就不会意外撞向土星的任何一颗
卫星,这样也是为了避免它从地球携带的细菌污染这些卫星的环境。故 A 正确
故答案为:(1)B;(2)A;(3)A。
【点评】(1)本题考查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读图牢记即可。
(2)本题考查太阳系的相关知识,理解解答即可。
(3)本题考查操控人员下令让“卡西尼号”进入土星大气层燃烧殆尽的原因,理解解答即可。
12.(2017•赤峰)下列关于“人类对地球认识过程”的排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④①
C. ④③②① D. ②④①③
【答案】B
【解析】【分析】题干中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是天圆地方—太阳和月亮—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地球的卫星照片,其中地球的卫星照片最科学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故选:B
【点评】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
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13.(2017•孝感)如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小题。 11
(1)图示区域最可能为我国的( )
A. 青藏高原 B. 东南丘陵
C. 东北平原
D. 塔里木盆地
(2)F 处地形为( )
A. 平原 B. 高原
C. 山地
D. 丘陵
(3)关于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H 处可仰望飞瀑 B. F 处较 K 处更陡 C. P 处河流自东向西流
D. 观景亭海拔在 550 米以上
【答案】(1)B
(2)A
(3)D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海拔低于 500 米,为丘陵地区;该区域种植茶树、
柑橘,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因此该区域最可能为我国的东南丘陵地区。根据题意。故选:B。(2)读图
可知,图中的等高距为 50 米,F 处海拔高度低于 150 米,为平原。故选项 A 符合题意。故选:A。(3)读
图可知,H 处位于陡崖上面,可以俯视瀑布;故 A 错误。F 处比 K 处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故 B 错误。
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判断,P 处河流自西北向东流;故 C 错误。图中的等高距为 50 米,观景亭海拔在 550~
600 米之间;故 D 正确。根据题意。故选:D。
【点评】(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
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
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
集,坡度较陡。(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
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12
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
高线密集,坡度较陡。(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
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
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
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14.北京时间(东八区)2018 年 5 月 21 日 5 时 28 分,成先生在西昌卫星发发射中心观看了探月工程嫦娥
四号——“鹊桥”号成功发射升空。据此完成小题。
(1)我国在莫斯科(东三区)的留学生收看卫星发射的直播时,正是当地的( )
A. 日出前后 B. 正午前后
C. 日落前后
D. 午夜前后
(2)成先生从成都(104°E,30.5°N)乘飞机到莫斯科(37.5°E,55。5°N)看世界杯,飞机飞行
的方向是()
A. 由西南向东北 B. 由西北向东南
C. 由东南向西北
D. 由东北向西南
(3)卫星发射当日,西昌()
A. 昼短夜长 B. 昼长夜短
C. 昼夜平分
D. 出现极夜
【答案】(1)D
(2)C
(3)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及方向判读的相关知识,理解解答即可。
(1)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一小时,往东每跨一个时区加一小时,往西每跨一个时区减一小时。相差
几个时区就相差几小时,东加西减。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莫斯科在东三区,比北京晚 5 个小时。所
以当北京时间(东八区)是 2018 年 5 月 21 日 5 时 28 分时,莫斯科(东三区)是 5 月 21 日 0 时 28 分,
正是当地的午夜前后。故 D 正确。
(2)人们把赤道定为 0 度纬线,向南向北各分为 90 度,在赤道以南的叫南纬(S),度数向南越来越大;
在赤道以北的叫北纬(N),度数向北越来越大;人们把本初子午线定为 0 度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为 180
度,在 0 度经线以东的叫东经(E),度数向东越来越大;在 0 度经线以西的叫西经(W),度数向西越来13
越大。在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从两地的经度
看,成都位于莫斯科的东方;从两地的纬度看,成都位于莫斯科的南方。因此从成都乘飞机到莫斯科,飞
机飞行的方向是由东南向西北。故 C 正确。
(3)由于地球不停地绕着太阳公转,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发生变化。以北半球为例,每年
春分日(3 月 21 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日(6 月 22 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北极圈以内是极昼,南极圈以内是极夜,白昼由北向南逐渐变短;秋分日(9 月 23 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
全球昼夜平分;冬至日(12 月 22 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是极夜,南极圈以内是极昼,
白昼由南向北逐渐变短。根据题意可知,卫星发射当日是 5 月 21 日,处在春分日至夏至日之间。西昌位
于北半球,此时昼长夜短。故 B 正确。
故答案为:(1)D;(2)C;(3)B。
【点评】(1)本题考查时差的计算,理解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如何根据两地的经纬度判断方向,理解解答即可。
(3)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理解解答即可。
15.(2017•盐城)2016 年 4 月 25 日,智利中部发生 7.1 级地震,首都圣地亚哥震感明显,读震中位置图,
完成小题。
(1)造成智利多地震的原因是( )
A. 处于平原与山地的交接地带
B. 处于海洋与陆地的交接
地带
C. 处于板块的内部地带
D.
处于两个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
(2)此次地震的震中位于( ) 14
A. 低纬度 B. 西半球
C. 南热带
D. 首都东北方
【答案】(1)D
(2)B
【解析】【分析】(1)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
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由智利所处的位置及板块运动的方向判定,智利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是由
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故选:D(2)依据经纬度的判读,读图分析可知,图中震中的
经纬度约为 75°W,40°S。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
为高纬度地区。可判定,震中位于中纬度。故 A 错误。东西半球分界线是 20°W 和 160°E 组成的经线圈,
20°W 以东、160°E 以西为东半球,20°W 以西、160°E 以东为西半球。可判定,震中位于西半球。故 B
正确。热带的纬度范围是 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 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
是 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 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 66.5°S~90°S。可判定,
震中位于南温带。故 C 错误。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可判定,震中位于首都的西南方向。故 D 错误。故选:B
【点评】(1)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
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2)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
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
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 E 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 W 表示;纬线的
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 N 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
大,就是南纬,用符号 S 表示。
二、综合题(共 5 题;共 49 分)15
16.下图是山东省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初中学生计划在图示区域进行研学旅行活动。读图,回答
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该区地形以________为主,河流干流流向为________。
(2)若 A 处气温为 20℃,山峰 B 处气温最低不低于________℃。
(3)同学们计划把夜晚宿营地点选在 C 处,你认为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
(4)若在 D 处突遇泥石流,则①②③三条逃生线路中最佳的是________。
(5)该地区的典型植被是________。
(6)简要分析图中城镇形成的有利条件。
【答案】(1)丘陵;先由西北流向东南再转为由北向南
(2)17
(3)合理;C 处位于鞍部,等高线稀疏,地形相对平坦开阔.
(4)②
(5)温带落叶阔叶林
(6)平原地区,地形平坦;靠近河流,水运便利,取水方便。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及方向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读图分析可知:
(1)据图判断,该区地形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以丘陵为主;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
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因此可判定,河流干流流向为先由西北流向东南再转
为由北向南。
(2)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约降低 0.6℃。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
为 50 米,A 处海拔为 100 米,B 处海拔为 550-600 米,两地相对高度是 450-500,气温相差 2.7℃—3℃。
若 A 处气温为 20℃,山峰 B 处气温位于 17℃-17.3℃之间。
(3)同学们计划把夜晚宿营地点选在 C 处,是合理的,理由是 C 处位于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等
高线稀疏,地形相对平坦开阔。
(4)当发生泥石流时,应沿着与泥石流运动大致垂直的方向往上爬。读图可知,②线与泥石流运动方向16
大致垂直,且向海拔高处延伸,该路线是逃生的最佳路线。
(5)根据题意可知,该图是山东省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位于北方地区,因此典型植被是温带落叶阔
叶林。
(6)读图可知,图中城镇形成的有利条件是:位于平原地区,地形平坦;靠近河流,水运便利,取水方
便。故答案为:(1)丘陵;先由西北流向东南再转为由北向南;(2)17;(3)合理;C 处位于鞍部,等
高线稀疏,地形相对平坦开阔;(4)②;(5)温带落叶阔叶林;(6)平原地区,地形平坦;靠近河流,
水运便利,取水方便。
【点评】(1)本题考查地形类型及方向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海拔对气温的影响,了解其变化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4)本题考查突遇泥石流时正确的逃生线路,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本题考查图中城镇形成的有利条件,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7.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完成下列问题。
(1)①处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
(2)从③、④两处引水到丙村,________处适合,为什么 ________。
(3)甲村一年中(有、无)________太阳直射现象。
(4)甲、乙两村的图上距离是 3cm,那么实地距离是________千米。
(5)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有可能发展成城镇聚落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最少写出
三点)
(6)下面两图能反映图中沿 25°N 线地形剖面的是________图。
【答案】(1)山脊
(2)④;④处地势高,水从高处流向低处
(3)无17
(4)1.5
(5)甲;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6)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据图可知,①处为一组等高线凸向低处,故其为山脊。
(2)④处地势高,水从高处流向低处,故从③、④两处引水到丙村,④处适合。
(3)据图可知,甲村的纬度为 25°N,故其位于北温带,没有太阳直射现象。
(4)据图可知,图上比例尺为图上距离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500 米,甲、乙两村的图上距离是 3 cm,实
地距离是 1.5 千米。
(5)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甲地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故其最有可能发展成城镇聚落。
(6)沿 25°N 线,结合等高线图的判读,地形剖面图的中部低,两侧低,中间是宽阔的谷地,故 A 符合
题意。
故答案为:(1)山脊;(2)④、④处地势高,水从高处流向低处;(3)无;(4)1.5;(5)甲、地
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6)A.
【点评】(1)山体地形的判读要求学生山体地形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的特征。
(2)回答此题的关键点知道水从高处向低处流,能够判断等高线海拔的高低即可。
(3)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25°N 不在南北回归线之内。
(4)利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做此类题牢记比例尺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5)考查的是聚落形成的条件,聚落形成地,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地形平坦,自然资源丰富。
(6)考查的是地形剖面图的知识,学生要有一定的读图能力。
18.根据以下资料,完成以下各小题。2018 年 1 月 19 日,泰州地区降大雪,为应对严寒天气,保障师生人
身安全,市教育局通知全市中小学在当天放假一天。
(1)1 月 19 日当天,地球公转位置位于 ABCD________点附近;当天,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半球;这
一天泰州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
(2)地球公转方向是________,公转周期大约是________。
(3)此时我国北方地区气候特征是________。 18
【答案】(1)D;南;昼短夜长
(2)自西向东;一年(或 365,366 天)
(3)寒冷干燥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球公转及我国的气候特征,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由于地球不停地绕着太阳公转,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发生变化。以北半球为例,每年
春分日(3 月 21 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日(6 月 22 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北极圈以内是极昼,南极圈以内是极夜,白昼由北向南逐渐变短;秋分日(9 月 23 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
全球昼夜平分;冬至日(12 月 22 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是极夜,南极圈以内是极昼,
白昼由南向北逐渐变短。1 月 19 日处在冬至日至春分日之间。因此此时地球公转位置位于 ABCD 的 D 点附
近;当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这一天泰州(北半球)昼短夜长。
(2)地球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周期大约是一年。
(3)以北半球为例,3、4、5 三个月是春季;6、7、8 三个月是夏季;9、10、11 三个月是秋季;12、1、
2 三个月是冬季。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正好相反。我国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
高温多雨。1 月 19 日是我国的冬季,此时是我国的冬季,气候特征是寒冷干燥。
故答案为:(1)D;南;昼短夜长;(2)自西向东;一年;(3)寒冷干燥。
【点评】(1)本题考查地球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属于基础知识,牢记即可。
(3)本题考查我国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判断出此时的季节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9.图为“俄罗斯主要河流、交通、城市与矿产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俄罗斯客运的主要运输方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俄罗斯货运的主要运输方式是________和
________。
(2)2018 年俄罗斯世界杯足球赛揭幕战将于 2018 年 6 月 14 日 19 点在莫斯科进行,而我国央视现场直播
时间为当天 23 时,造成这种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________运动。(自转、公转)
(3)俄罗斯的河流大多流入北冰洋,据此判断俄罗斯河流的流向大多为________。(自南向北、自北向
南)
(4)西伯利亚大铁路是世界上最长的铁路,被称为“________”。 19
【答案】(1)铁路;公路;铁路;管道
(2)自转
(3)自南向北
(4)亚欧大陆桥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俄罗斯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俄罗斯客运的主要运输方式是铁路和公路;俄罗斯货运的主要运输方式是铁路和管道。
(2)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越往东看到日出的时间越早,从而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不同经度
的地方出现时间差异。即造成莫斯科和北京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自转运动。
(3)俄罗斯的河流大多流入北冰洋,据此判断俄罗斯河流的流向大多为自南向北流。
(4)西伯利亚大铁路是世界上最长的铁路,被称为“亚欧大陆桥”。
故答案为:(1)铁路;公路;铁路;管道;(2)自转;(3)自南向北;(4)亚欧大陆桥。【点评】
(1)本题考查俄罗斯客运和货运的主要运输方式,理解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时差产生的原因,理解解答即可。
(3)本题考查俄罗斯河流流向,知道北冰洋的位置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本题考查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别称,牢记即可。
20.读下面两幅图,完成图后填空。
(1)写出 A,B 两点的经纬度。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A 点位于 B 点的________
方向。
(2)一天中,A,D 两点先看到太阳的是________,这两点都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________带。
(3)正午时,D 地的人们看不到自己的影子,此时太阳在公转轨道________处(填数字),北极将出现
________(极昼或极夜)现象。 20
(4)4 月下旬我们正在进行期中考试,地球将由公转轨道中的________处向________处运动。宜兴市的白
昼将变________(填“长”或“短”),获得的太阳光热也将逐渐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答案】(1)20°N;30°W;40°S;0°;西北
(2)D;热
(3)③;极昼
(4)②;③;长;增加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东西经度的划分是以 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 180°,以东为东
经,用符号 E 表示,以西为西经,用符号W表示,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
纬,用符号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符号S来表示;有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知,A 点的经纬度是
30°W,20°N;B 点的经纬度是 0°,40°S;根据在经纬网地图上,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
向,读图可知,A 点位于 B 点的西北方向。
(2)一天中,A、D 两点先看到太阳的是 D,这两点都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热带。
(3)正午时,D 地的人们看不到自己的影子,此时太阳在公转轨道③处,北极将出现极昼现象。
(4)读图可知,②是春分日即 3 月 21 日;③是夏至日即 6 月 22 日;④是秋分日即 9 月 23 日;①是冬至
日即 12 月 22 日。4 月下旬我们正在进行期中考试,地球将由公转轨道中的②处向③处运动。宜兴市的白
昼将变长,获得的太阳光热也将逐渐增加。
故答案为:(1)20°N;30°W;40°S;0°;西北;(2)D;热;(3)③;极昼;(4)②;③;长;
增加。
【点评】该题以读地球公转图和经纬网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经纬网的判读,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要求
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