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近代化探索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2016•呼和浩特)下列因不平等条约签订而发生的事件是( )
A. 《南京条约》﹣﹣虎门销烟 B. 《马关条约》﹣﹣公车上书
C. 《辛丑条约》﹣﹣义和团运动 D. 《凡尔赛和约》﹣﹣五四运动
2.三民主义不包括( )
A. 民族主义 B. 民主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民权主义
3.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由技术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思想文化层面的探索。以下的探索,属于技术层面探索的是( )
A. 洋务运动 B. 维新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4.1906年清廷发布上谕,宣布实行预备立宪。立宪派“奔走相庆,破涕为笑。旬月之间,薄海内外,欢呼庆祝之声动天地。”“预备立宪”这个概念是立宪派领袖、《新民丛报》的主编在五年前提出的,他是( )
11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孙中山 D. 袁世凯
5.右图是“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英勇就义,从容赴死的图景。就义时他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此处的“贼”是指 ( )
A.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 B.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朝贵族
C. 慈禧太后、袁世凯 D. 慈禧太后、光绪皇帝
6.陈独秀指出:“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为此,他倡导了 ( )
A. 洋务运动 B. 公车上书 C. 百日维新 D. 新文化运动
7.民国时期一位老人说:“从前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要被打倒,别人一定把他当疯子。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11
B. 民主共和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C. 帝国主义扶持袁世凯 D. 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8.“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这副对联歌颂的是( )
A. 毛泽东 B. 康有为 C. 邓小平 D. 孙中山
9.下列哪项不属于辛亥革命重要成果是( )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在南京成立了中华民国
C.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10.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纲领的组织是( )
A. 兴中会 B. 中国同盟会 C. 光复会 D. 强学会
11.中国古代干支纪年法一直延用至今,许多历史事件命名都与干支纪年有关,如甲午中日战争、辛亥革命等。下列事件命名与干支纪年有关的是( )
A. 鸦片战争 B. 戊戌变法 C. 洋务运动 D. 五四运动
12.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 B. 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
C.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D. 对东西方文化的认识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
13.洋务派的中央代表奕提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由此可看出洋务运动的侧重点在于学习西方的( )
11
A. 思想文化 B. 军事技术 C. 教育制度 D. 政治制度
14.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呈现“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的特点,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懈的探索精神。下列探索中的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为( )
①“民主”“科学”②三民主义 ③变法图强 ④“自强”“求富”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①④②③ D. ④②③①
15.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在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这一论述属于哪个派别的主张( )
A. 洋务派 B. 维新派 C. 资产阶级革命派 D. 顽固派
二、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25分)
16.19世纪下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下列图片分别反映了相应的四个重大历史事件,结合这些事件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1反映的历史事件与图4事件相比较,在向西方学习方面有什么不同?
(2)图2、图3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共同目的是什么?这两个事件与图1、图4事件相比较,在向西方学习方面有什么突出特点?
(3)请你为上面的历史图片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1
材料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同盟会革命纲领
请回答:
(1)材料一的人物是谁?他在日本东京创立了什么组织?
(2)孙中山对材料二的内容作了怎样的阐发?
三、综合题(共1题;共20分)
18.辨图明理: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从政治到经济到思想文化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下列图片分别反映了相应的四次重大历史变革,结合这些事件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将上述图片反映的四次重大变革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2)图二与图三比较,在学习西方的内容方面各有何侧重。
(3)图一、图四的共同目的是什么?与图二、图三图片相比较,它们在向西方学习方面有什么突出特点?
(4)请你为上面的历史图片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11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分析】A、C、D选项的条约都是在后边事件发生后才发生的;B项《马关条约》签订后,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史称“公车上书”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马关条约》签订带来的影响.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及原因的掌握情况,属于基础知识。
2.【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三民主义的内容。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发刊词中把其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不包括民主主义。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三民主义的内容。
3.【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洋务运动内容的认识,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发动了洋务运动,内容是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创办一批近代民用工业,创办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创办新式学生,派遣留学生,洋务派对西方的学习只是局限在物质层次上,本题选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进行的一次自救运动,但由于没有触动封建制度,只学习西方的技术,不学制度,最后失败,另外,洋务运动的背景,意义,和对它的评价也是学生要掌握的内容。
4.【答案】B
【解析】【分析】1901年6月7日,《清议报》刊登了梁启超的一篇《立宪法议》的文章.梁启超在这里头一次提出了“预备立宪”这个主张.故“‘预备立宪’这个概念是立宪派领袖、《新民丛报》的主编在五年前提出的”,他是梁启超.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维新派和洋务派。
5.【答案】A
11
【解析】【分析】谭嗣同英勇就义是因为戊戌变法失败。戊戌变法失败是因为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竭力反对,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6.【答案】D
【解析】【分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陈独秀”“旧思想”,据此可知是新文化运动。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7.【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辛亥革命以后……”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同时也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A项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不符合题意。
B项民主共和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是辛亥革命的重要影响,符合题意。
C项帝国主义扶持袁世凯,不符合题意。
D项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不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
8.【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察学到对孙中山先生功绩的认识,根据题目中的“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该历史人物是孙中山,敢把皇帝拉下马,意思是说把皇帝制度推翻,选项A是毛泽东,是新中国的开创者。B项是康有为,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C项是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D项是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以推翻满清贵族的统治为目标,1912年,清朝皇帝宣布下诏退位,所以本题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分析理解问题和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该题以对联为素材命题,形式新颖,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要对四个选项中的历史人物熟悉,知道他们的历史功绩和作为,提醒同学们以后的历史学习中对历史人物一定要掌握他的历史活动过程以及对历史做出的贡献。另外本题还可以改成图片题:
下面历史人物,主张进行武装斗争,推翻清政府统治的是:
11
A B C D
9.【答案】D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辛亥革命后,1912年元旦在南京成立了中华民国,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故ABC属于辛亥革命重要成果,不符合题意;D不属于辛亥革命重要成果,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辛亥革命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掌握辛亥革命的时间和历史意义,会评价辛亥革命的作用。
10.【答案】B
【解析】【分析】题目直接设问考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纲领的组织,这是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发刊词中把其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 创立民国(民权), 平均地权(民生)。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全面准确的理解识记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11.【答案】B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戊戌变法又名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在1898年开始实行。因为1898按照干支纪年是旧历戊戌年,因此称戊戌变法。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于干支纪年法的理解运用。本题难度适中。
12.【答案】C
11
【解析】【分析】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它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但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但它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绝对肯定的偏向。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
13.【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中学军事器物,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等科学技术这一历史史实。题干中“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的意思是要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加强军事建设以达到自强的目的。所以洋务运动重点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故选B。
【点评】本题要把握住对“自强、练兵、制器”,三个词的理解,再结合洋务运动学习的对象,即可选出答案。
14.【答案】B
【解析】【分析】①“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②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③变法图强是维新变法的思想;④“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根据我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再到新文化运动,可知先后顺序是④③②①。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的相关知识。熟练掌握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难度中等。
15.【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理解分析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肯定了中国的文武制度,且优越于西方,认为中国唯独“火器”不如西方,是中国必须学习的内容,以此来维护封建制度,据此分析可知材料符合洋务派的主张;B项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与题意不符;C项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与题意不符;D项顽固派排斥一切西方事物,与题意不符。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知识。
二、材料分析题
16.【答案】(1)图1: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重在经济。图4: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两面旗帜,重在思想文化。
(2)共同目的: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特点: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3)近代化的探索。
11
【解析】【分析】 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理解运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通过图片,获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可以知道图一指的是洋务运动;图四则是新文化运动。两者虽然都是向西方学习,但是又有所不同,那就是洋务运动主张通过学习西方的技术来维护统治,重在经济方面;而新文化运动则主要是宣传西方的先进的思想文化。
第(2)问,图二反映的是戊戌变法,图三则是辛亥革命;前者的目的是通过改良的道路来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后者则是想通过暴力革命,推翻旧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来挽救民族危亡,所以共同目的就是: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这两个事件跟图一、图四比较起来,侧重于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第(3)问,无论是图一的洋务运动,图二的戊戌变法还是图三的辛亥革命,包括图四的新文化运动,都属于那个时期先进的中国人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点评】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17.【答案】(1)孙中山;中国同盟会。
(2)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人物是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在日本东京创立了中国同盟会,这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
(2)根据材料“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后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的相关知识。
三、综合题
18.【答案】(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新文化运动:学习思想文化;洋务运动:学习科学技术。
(3)目的: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特点: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4)中国的近代化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可知,武昌起义爆发于1911年10月10日
11
,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是1915年《青年杂志》的创办,洋务运动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公车上书反映的戊戌变法开始于1898年。所以按时间先后排列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2)图2反映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由陈独秀、李大钊等知识分子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它以《新青年》为主阵地,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主要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图3反映的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民用工业,主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3)图1反映的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主张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图4反映的是戊戌变法,戊戌变法主张通过改革,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由此可知二者的共同目的是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与图2、图3内容相比,图1、图4向西方学习方面的突出特点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4)题目所给图片包括了近代化过程中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所以可以确定的主题可以是:中国的近代化。故答案为:(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2)新文化运动:学习思想文化;洋务运动:学习科学技术。(3)目的: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特点: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4)中国的近代化。
【点评】(1)本题考查武昌起义、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和公车上书的时间。(2)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与洋务运动的内容。(3)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化的目的和内容。(4)本题考查对中国近代化过程的认识。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