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抗日战争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六五”大隧道窒息惨案发生在哪一年( )
A. 1941年 B. 1940年 C. 1939年 D. 1942年
2.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历史事件是( )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南京大屠杀
3.新华网快讯:据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七次会议消息,我国拟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拟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有关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结束了一百多年来中国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B. 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C. 洗雪了百年国耻,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D. 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4.1945年,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是( )
11
A. 8月15日 B. 9月2日 C. 9月9日 D. 10月25日
5.(2016•株洲)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这兵变的目的既达,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可以解读为( )
A. 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B.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C. 全面抗战正式开始 D. 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6.“战役从1938年3月开始,敌我双方展开拉锯战。战场位于徐州东北60千米。近20天后,中国军队歼敌两个最精锐的师团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该战役的指挥者是( )
A. 佟麟阁 B. 李宗仁 C. 彭德怀 D. 林彪
7.从北伐战争到抗日战争,国民政府所在地迁移的正确顺序是( )
A. 广州 武汉 南京 重庆 B. 广州 南京 武汉 重庆
C. 广州 南京 重庆 武汉 D. 广州 武汉 重庆 南京
8.确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大会是( )
A. 洛川会议 B. 中共七大 C. 遵义会议 D. 十一届三中全会
9.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分别在台儿庄战役和平型关大捷中取得胜利,指挥官分别是( )
A. 李宗仁 朱德 B. 李宗仁 彭德怀 C. 张自忠 彭德怀 D. 李宗仁 林彪
11
10.(2015·重庆)郭沫若在山城八年的题诗,给抗战重庆留下了真实的记录。他曾在《惨目吟》中写道:“五三与五四,寇机连日来。渝城遭惨炸,死者如山堆……”诗中所述的历史事件发生于( )
A. 1937年 B. 1938年 C. 1939年 D. 1941年
11.以下是某班以“周恩来的外交风云”为主题设计的内容,下列搭配与主题不相称的是:( )
A. 力挽狂澜——亚非会议 B. 民族大义——西安事变和平谈判
C. 摒弃前嫌——中日建交 D. 和平共处——中印谈判
12.今年6月1日,日本三菱综合材料公司承认二战期间侵犯中国劳工人权的历史事实,正式向中国受害劳工谢罪。劳工问题只是日本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众多罪行之一,下列事件最能体现日本法西斯灭绝人性暴行的是( )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八一三事变 D. 南京大屠杀
13.(2016•河南)“停止”‘剿共’政策,联合红军抗日“、”召集各党各界各军的救国会议,决定抗日救国方针“,促成以上协议达成的历史事件是( )
A. 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B.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 中共七大的举行 D. 重庆谈判的成功
14.(2016•成都)张学良在自己95岁生日时说:“回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我对1936年发动的事变无悔,如果再走一遍人生路,还会做”这里,他所说的“1936年发动的事变”是指( )
A. 九一八事变 B. 双十二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八﹣三事变
11
15.下边两则材料出现的共同历史背景是( )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卢沟桥事变 D. 南京大屠杀
二、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35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的家住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漫山遍野的大豆和高梁。我的家住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材料二: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利弊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内容反映的是什么事件?为什么说那是悲惨的时候?
(2)上述材料反映了国民政府怎样的对外政策?
(3)国民政府对此案的态度导致了什么结果?
(4)歌曲表达了东北人民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7.
11
阅读下列材料: 1937年8月,国共两党达成协议,将中国工农红军分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新编第四军。9月下旬,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成立。
1938年春,中国军队在李宗仁的指挥下与日军展开激战,经过半个多月的浴血奋战,打败日军,共歼敌1万多人。这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
1937年秋,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创造和运用了麻雀战、地雷战、地道战、破袭战等许多独特的战法,使日寇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
在抗战头三年中,海外华侨共捐献飞机217架,坦克、救护车1000余辆,大米万袋,药品、服装等其他物品共计3.5万元,还有数以万计的华侨回国参战。
请回答:
(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为什么说抗日战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3)请举一例说明山西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的巨大贡献。
三、综合题(共1题;共17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中日两国学者组成的历史共同研究委员会针对受关注的“南京大屠杀”事件的罹难人数,双方说法相差甚远,凸显双方对近代史认知的隔阂大。有关1937至1945年“中日战争”(中国对日抗战)的论述,双方都同意是日本对华发动的“侵略战争”。不过,在最受关注的1937年“南京大屠杀”事件罹难人数方面,中方言及是“30万人以上”,日方的见解是“有各种不同的估计”,如2万到4万人,“最多是20万人”。
材料二
(1)在最受关注的1937年“南京大屠杀”事件罹难人数方面,你认为我国死难同胞的人数是多少?
(2)对材料二中漫画所反映的历史观最有力的驳斥证据是( )
A. 日本曾经遭到原子弹轰炸 B. 日本解放了亚洲各国人民
C. 日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D. 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
11
(3)日本新编中学历史教科书发生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4)针对公布的中日共同历史研究报告在南京大屠杀等问题上存在分歧一事,日本官房长官平野博文表示,“历史就是历史,政府会面向未来开展工作。我认为不会(对中日关系)造成负面影响”。作为当代中学生,谈谈你的认识。
11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A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41年6月5日夜日本对重庆进行了数年惨无人道的战略轰炸,大量民众拥向公共防空隧道,由于避难人数超过容量,加之隧道通风不畅,二千五百多人窒息死亡,酿成震惊中外的“六五”大隧道窒息惨案,A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察对历史事件时间的记忆,难度较低。
2.【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历史事件。
A1931年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日战争爆发。
B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1937年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人民全面抗日战争爆发。
D1937年南京大屠杀是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暴行之一。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3.【答案】B
【解析】【分析】“结束了一百多年来中国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是新中国的成立。“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是西藏和平解放。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抗日战争的胜 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所以答案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4.【答案】A
【解析】【分析】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八年抗战取得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的怀抱。9月2日是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的时间,C.9月9日和D.10月25日
11
不符合题意,B不是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故答案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
5.【答案】B
【解析】【分析】从题干“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看出这是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西安事变.掌握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6.【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中的信息“1938年,战场位于徐州”的战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1938年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7.【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史实的识记。题目要考查从北伐战争到抗日战争,国民政府所在地迁移的顺序,北伐战争前,国民政府所在地是在广州。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1927年4月、7月,蒋介石、汪精卫制造反革命叛变,分别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和武汉国民政府,1927年9月,“宁汉合流”南京国民政府和武汉国民政府合流,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进逼南京,1937年11月,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将重庆作为陪都。因此从北伐战争到抗日战争,国民政府所在地迁移的正确顺序是广州、武汉、南京、重庆,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学生对南京大屠杀史实的识记。对于南京大屠杀,还可以考查时间、日军罪行。
8.【答案】B
11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45年4月—6月,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通过的新党章规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国革命道路有了思想指导,因而中共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大会,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光明前途,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B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中共七大的知识,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需熟悉中共七大的过程,中共七大规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常考题目,需熟练掌握。
9.【答案】D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知识点作答【点评】考查台儿庄战役和平型关大捷的指挥官。
10.【答案】C
【解析】【分析】题文中的诗歌主要描述了1939年5月3日和4日日机轰炸重庆后的惨境。故答案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
11.【答案】B
【解析】【分析】周恩来到西安与蒋介石谈判,劝是“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也可以用“不计前嫌”来形容,“民族大义”不符合,A、C、D项均搭配正确,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周恩来外交的史实。
12.【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最能体现日本法西斯灭绝人性暴行”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是日本法西斯灭绝人性暴行,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南京大屠杀。
13.【答案】B
【解析】【分析】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临潼华清池实行“兵谏”,逼蔣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获得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所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西安事变的爆发。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西安事变爆发的相关史实。
14.【答案】B
11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给出的1936年可知是西安事变,即双十二事变.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的相关史实.
15.【答案】C
【解析】【分析】由图片内容“平津危急!华北危急!”可知是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的通电,七七事变后,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危机,之后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因而两则材料出现的共同历史背景是为卢沟桥事变。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七七事变的相关知识。
二、材料分析题
16.【答案】(1)九一八事变,整个东北沦陷,日本对东北人民实行血腥的殖民统治。
(2)不抵抗政策
(3)不到三个月,整个东北被日本人占领。
(4)歌曲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对日寇野蛮侵略的愤懑,以及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惨痛。
11
【解析】【分析】(1)据材料“我的家住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可知这首歌反映的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后东北人民的悲惨境遇,题干要求答出这件事是什么,为什么东北人民那么悲惨,从材料分析,“九一八,九一八“已经给出了时间上的提示,指的是1931年日本侵略东北的九一八事变,事变后日本很快把中国东北变成了完全殖民地,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所以正如材料中反映的:东北人民处境悲惨。(2)依据课本知识,据材料“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利弊冲突”可知蒋介石政府的政策态度,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实力强大的东北军被迫撤入关内,导致东北迅速沦陷。(3)因为蒋介石政府实行了不抵抗政策,实力强大的东北军被迫撤入关内,导致东北迅速沦陷。所以不到三个月,整个东北被日本人占领。(4)这类题可从材料入手,此题从歌词入手,“森林煤矿”“大豆高粱”“衰老的爹娘”都表达了东北人民热爱自己家乡的强烈感情,而“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表达了家乡被日本侵略后的悲愤之情。
故答案为:(1)九一八事变,整个东北沦陷,日本对东北人民实行血腥的殖民统治。(2)不抵抗政策。(3)不到三个月,整个东北被日本人占领。(4)歌曲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对日寇野蛮侵略的愤懑,以及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惨痛。
【点评】(1)本题考查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的相关知识。(2)本题考查了国民政府的对外政策。(3)本题考查了蒋介石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的后果。(4)考查了歌曲表达了东北人民的思想感情。
17.【答案】(1)全民族抗战(或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2)第一,在中国近代史上,多次反抗外敌入侵的斗争均遭到失败;第二,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收复台湾,中国人民彻底赶走了日本侵略者。
(3)百团大战、平型关大捷(晋察冀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晋绥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晋冀豫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八路军总部所在地)。
【解析】(1)抗日战争胜利的因素有很多,关键是从材料中得出答案;(2)之所以说抗日战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因为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而之前的 战争大多以失败告终。(3)解答的关键在山西。【点评】作答不能脱离材料。
三、综合题
18.【答案】(1)30多万人。
(2)C
(3)企图掩盖和否认战争罪行
(4)如何正确对待日本侵华问题,是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关键,日本只有正视历史,正确对待和认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从中吸取教训,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才能使中日关系健康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一从时政材料入手,再一次强调了南京大屠杀中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行为。“30万人以上”这一数字已深深烙印在中国人的心上,这是铁的事实,不容任何人篡改。材料二中日本教科书企图掩盖和否认侵略罪行,引起亚洲各国人民的强烈愤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1)(2)(3)题,第(4)题是开放性题目,可围绕“正视历史,尊重事实,面向未来,珍惜和平”等进行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