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长度的测量
一、选择题
1.体育课上要测量初中学生的跳远成绩,下列尺子中比较合适的是( )
A.分度值为1 mm的直尺
B.分度值为1 cm、量程为0~1.5 m的软尺
C.分度值为1 cm、量程为0~10 m的卷尺
D.分度值为1 dm、量程为0~20 m的卷尺
2.如图1所示是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长度的情形,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
图1
3.关于长度的测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长度时,若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已磨损,可从其他没有磨损的整数刻度线量起
B.测量长度时,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平行
C.测量长度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起,否则测量就是错误的
D.测量长度时,末位数字的零可以省去不写
4
图2
4.2017·常州如图2所示,小明用一端磨损的刻度尺测量橡皮的长度,橡皮长度为( )
A.3.15 cm B.3.150 cm
C.2.15 cm D.2.150 cm
5.如图3所示,某校八年级同学正在进行升旗仪式,该校旗杆的高度约为( )
图3
A.4 m B.7 m
C.10 m D.100 m
6.身高160 cm的小明,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了以下估测,其中接近真实值的是( )
A.教室宽5庹,约8 m(庹: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B.教室长10步幅,约3 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
C.课桌长4拃,约2.8 m(拃: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D.物理课本厚1指宽,约10 cm
二、填空题
7.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2.5 km=________m=________cm。
(2)3 dm=________μm=________nm。
8.在下面的空线上填上适当的数值或单位。
(1)1元硬币的直径约是________cm。
(2)教室木门的高度约是________m。
(3)教室的长度是850________。
(4)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075________。
9.如图4所示,要正确测出物体A的长度,应选图________(选填“甲”或“乙”
4
)所示测量方法,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__。
图4
10.小聪和小明分别用不同的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如图5所示,则小聪的测量结果是________cm,小明的测量结果是________cm。两次测量结果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图5
11.某同学测量长度的方法如图6所示,他在测量中的错误有:
图6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解
4
1.C [解析] 在实际测量时,要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测量需要达到的精确程度,并依据此精确程度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测量工具的分度值并不是越小越好。体育课上要测量初中学生的跳远成绩,成绩一般在10 m内,所以量程为0~10 m、分度值为1 cm的卷尺即可满足需要。
2.B
3.A [解析] 测量长度时,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故B说法错误。测量长度时,可以从其他整数刻度线量起,故A说法正确,C说法错误。读数时,末位数字的零不可省,是估读值,故D说法错误。
4.C
5.B [解析] 从题图可以看出旗杆的高度大约是学生身高的4倍,中学生的身高大约为1.6 m,所以旗杆的高度大约为7 m。
6.A
7.(1)2.5×103 2.5×105 (2)3×105 3×108
8.(1)2.5 (2)2 (3)cm (4)mm
9.甲 2.05 cm [解析] 图乙中A的始端没有与零刻度线对齐而是在零刻度线的左侧,故乙方法错误;图甲中,两条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分度值)是1 mm,物体的长度为6.05 cm-4.00 cm=2.05 cm。
10.3.6 3.60 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
11.①零刻度线没有对准被测物体的起始边缘②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侧没有紧贴被测物体③视线没有与刻度尺表面垂直
12.C [解析] 该小组使用的是分度值为1 cm的刻度尺,读数时要估读到cm的下一位。6.2 dm=62 cm,没有估读,故A不正确;62 cm,没有估读,故B不正确;6.20 dm=62.0 cm,估读到了cm的下一位,故C正确;620.0 mm=62.00 cm,估读到了毫米的下一位,故D不正确。故选C。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