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物态的变化与温度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28.0分)
1. 小李今年上初三,学了近两年物理后,他对自己身体的一些指标有了一些了解,下列他对自己的了解不合理的是( )
A. 小李的质量大约为50kg B. 小李步行的平均速度大约为1m/s
C. 跑步后小李心跳一次的时间大约为6s D. 小李感觉比较舒适的室温是25℃
2. 对下列物理量的认识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中学生的正常体温是41℃ B. 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1.5 V
C. 未用过的2B铅笔长约10 dm D. 电热水器的额定功率约200 W
3. 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100W的电冰箱正常工作一天耗电约为3kW•h B. 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是38℃
C. 一个初中生所受到的重力大约是500N D. 台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2A
4. 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 学生课桌高度约为150cm B. 一颗鸡蛋质量约为10g
C. 成人步行速度约为1.1m/s D. 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0℃
5. 如图物态变化属于放热的是( )
A. 春天冰雪融化 B. 夏天洒水降温
C. 秋天晾晒玉米 D. 冬天雾凇的形成
6. 通常情况下开水的温度最接近( )
A. 0℃ B. 37℃ C. 100℃ D. 120℃
7. 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9℃.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7℃和40℃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
A. 37℃,39℃ B. 39℃,40℃ C. 37℃,40℃ D. 39℃,39℃
8. 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人的正常体温为39℃ B. 普通中学生将实心球掷出的距离约为100m
11
C. 中学生步行去上学时的速度约为1.lm/s D. 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50g
9. 下列估计值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人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约4s B. 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4m/s
C. 徐州地区春季的平均气温约40℃ D. 空调的功率约20W
10. 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人的正常体温为38.6℃ B. 吃饭用的筷子长度约为0.6m
C. 正常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s D. 一块学生常用橡皮的质量约为0.5kg
11.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B.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和物质的种类有关
C. 热传递时,内能从温度高的物体转移到温度低的物体 D. 汽油机都要靠火花塞点火来使燃料猛烈燃烧
12. 下列估测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同学们感觉舒适的教室内温度是36℃ B. 一本九年级物理教材的质量约为300g
C. 中考体育1000m测试的达标时间为6min D. 教学楼每层的高度约为6m
13. 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高压锅内的水温可达110℃ B. 家用空调器的电流约为0.1A
C. 手机充电宝充放电功率可达180W D. 人类的反应时间约为2s
14. 下列关于实验仪器使用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使用量筒可以用排水法测量石块的体积
B. 电流表和电压表都要与被测电路串联
C. 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若增减砝码无法使天平横梁平衡,则应调节平衡螺母
D. 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必须接触容器底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9小题,共38.0分)
15. 新华社贵阳3月16日电。记者16日从贵州省卫计委获悉,贵州省遵义市发生一例人感染H7N9流感病例,日前该患者正在接受救治中。为了人民的安全,我市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各地学校每天对学生进行体温测试,其中就用到了体温计。如图是一支常见体温计的示意图,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规律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______℃。
16. 如图,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原理制成的,示数为______℃。
11
17. 如图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
18. 如图所示,图甲电能表读数为______kW•h;图乙温度计读数为______℃
19. 图1中电流表读数是______A;图2中天平的读数是______g.图3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
20. 如图所示,温度计示数是______℃。
21. 小芳在探究某个热学问题时,通过测量得到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温度T与温度t的关系:T=______。
t/℃
40
48
52
60
68
72
T℃/
48
52
54
58
62
64
22. (1)如图甲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
(2)图乙,木块长度的测量值为______cm;
(3)图丙中电阻箱的示数是______Ω。
23. (1)图甲中物块的长度为______cm;
(2)图乙所示温度计示数为______℃。
24. 如图甲所示读取物体长度时,正确的视线方向是______(填写相应字母),如图乙所示温度计显示温度是______℃。
25. 图甲中: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是______g;图乙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______mL;图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N;图丁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
11
26. (1)如图1所示,电能表的示数为______kW•h;
(2)如图2 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
(3)如图3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
27. 下列现象是什么物态变化,是吸热还是放热.
(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______,______.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______,______.
(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______,______.
(4)冬天,冰冻湿衣服在0℃以下也会干______,______.
28. 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在______下______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______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把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______.
29. 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______℃.轿车行驶时,以正在行驶的轿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是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在轿车刹车过程中,车轮表面的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改变其内能的。
30. 基本仪表读数:图中常用温度计读数是______℃;
31. 如图是温度计的一部分,它指示的温度是______℃。
32. 5 月 31 日是世界“无烟日”。吸烟危害健康,即使很少人吸烟,整个场所也会 充满烟味,这说明分子不停地______。物质中的分子既相互吸引,又相互______。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该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33. 如图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0分)
34. 我们在物理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常看到以下情形:甲: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乙:硬币直径为______m;丙:秒表读数为______s。
35. 如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______℃,天平上物体的质量是______g,量筒中液体的体积______mL,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N。
36. 生活中人们使用如图(a)所示的______来测量室内的冷热程度,此时它的示数为______℃;如图(b)所示实验装置的名称是______,用它“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时,观察到液面高度差越大,说明液体内部压强越______。
11
37. (1)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
(2)如图2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s;
(3)如图3所示,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
(4)如图4所示,电压表的示数是______V。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38. 如图所示:
(1)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
(2)木块的长度为______cm。
(3)秒表的读数为______s。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1节物态的变化与温度同步训练(含答案)
【答案】
1. C 2. B 3. C 4. C 5. D
6. C 7. B 8. C 9. B 10. C
11. B 12. B 13. A 14. A
15. 热胀冷缩;37
16. 热胀冷缩;38.2
17. 36
18. 2508.6;37
19. 0.48;62.4;-3
20. -4
21. 0.5t+28℃
22. 36.5;2.50;108
23. 2.75;-14
24. B;92
25. 106;34;1.4;-7
26. 2018.5;19;3.2
27. 熔化;吸热;液化;放热;汽化;吸热;升华;吸热
28. 标准大气压;冰水混合物;沸水;1℃
11
29. 100;运动;做功
30. -14
31. -26
32. 无规则运动;排斥;21;热胀冷缩性
33. 66
34. -14;0.0185;337.5
35. 38.3;31.4;46;2.4
36. 温度计;25;U形管压强计;大
37. 37.6;337.5;2.50;2.7
38. -4;2.50;130.2
【解析】
1.
解:A、中学生质量大约为50kg,符合实际;故A合理;
B、中学生步行的平均速度大约为1m/s,符合实际;故B合理;
C、人的脉搏在每分钟60次多一点,即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故C不合理;
D、感觉比较舒适的室温是25℃,符合实际,故D合理;
故选:C。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2.
解:A、中学生的正常体温是37℃,故A错误;
B、一节新干电池电压为1.5V,故B正确;
C、未用过的2B铅笔长约20cm,故C错误;
D、电热水器的额定功率约2000W,故D错误。
故选:B。
(1)根据人的正常体温范围分析判断;
(2)结合常见电源电压解答;
(3)结合实际使用的铅笔长度分析解答;
(4)电热水器属于大功率用电器,据此分析解答。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常见物理量大小,单位的估测能力,属于基础性题目。
3.
解:A、100W的电冰箱一天耗电约W=0.1kW×24h=2.4kW•h,但由于电冰箱是间断性工作的,因此消耗的电能小于2.4kW•h,故A不符合实际;
B、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是23℃,故B不符合实际;
C、一个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kg,所受到的重力大约是G=mg=50kg×10N/kg=500N,故C符合实际;
D、台灯正常工作时功率为40W,正常工作的电流为I===0.18A,不可能为2A,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C。
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估测时物理量数值的取值范围应合理接近实际。
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数据的了解情况,本题告诉我们一定要对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做到熟知,以免闹了笑话自己还不知道。
4.
解:A、普通学生课桌高度在1m以内,大约0.8m(即80cm);不会达到150cm;故A不符合实际;
B、10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1个鸡蛋质量约为50g,故B不符合实际;
C、成人步行速度约为1.1m/s,故C符合实际;
D、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7℃,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C。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
5.
解:A、春天,冰雪消融是属于熔化现象,熔化过程吸热,故A错误;
B、夏天,洒水降温属于蒸发现象,汽化时吸热,故B正确;
C、秋天,秋天晒玉米,是玉米中的水蒸气散在空气中,汽化吸热,故C错误;
D、冬天,雾凇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D正确;
故选:D。
(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3)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6.
11
解: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故C正确。
故选:C。
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本题考查了对水的沸点的理解和掌握,属基础知识的掌握,难度不大。
7.
解: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
没有甩的体温计原来的读数是39℃,直接用来测量病人的体温,病人的体温37℃,低于39℃,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则显示病人体温为39℃,测量不准确;
病人体温为40℃,高于39℃,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准确的,显示病人体温为40℃.
故选B.
体温计玻璃泡的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它可以使体温计玻璃泡上方的水银不能很快的流回玻璃泡中,所以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同时体温计在使用前要用力甩一下,将水银甩回玻璃泡中.
此题考查的是体温计的正确使用,注意:使用体温计之前别忘了“甩一下”.
8.
解:
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A不符合实际;
B、普通初中生掷实心球的距离在8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C符合实际;
D、一块橡皮的质量在8g左右,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略小于此数值,在6g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C。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本题考查对常见的一些量要有数据的认识,估测的题目,要求学生对相关物理量的数据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多注意日常积累,培养自己的估测能力。
9.
解:
A、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故A错误;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1.1m/s左右。故B正确;
C、徐州地区春季的平均气温约20℃左右,故C错误;
D、空调的功率较大,大约在1000W左右,故D错误。
故选:B。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
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数据的了解情况,本题告诉我们一定要对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做到熟知,以免闹了笑话自己还不知道。
10.
解:
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A不符合实际;
B、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筷子的长度与此差不多,在20cm=0.2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75次,跳动1次的时间大约1s.故C符合实际;
D、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在6g左右,一块橡皮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6g=0.006kg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C。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本题考查对常见的一些量要有数据、数量级的认识,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
11.
解:
A、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故A正确;
B、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故B错误;
C、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有温度差,并且热量是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故C正确;
D、柴油机与汽油机采用的点火方式不同,柴油机采用压燃式,汽油机采用点燃式,故D正确。
故选:B。
(1)液体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质量、温度高低、吸放热多少都没有关系;比热容是反映不同物质吸放热能力强弱的一个物理量;
(3)发生热传递的条件
11
是物体之间有温度差;
(4)柴油机和汽油机在构造和点火方式的区别:柴油机顶部没有火花塞,有一喷油嘴,是压燃式;汽油机顶部有火花塞,为点燃式。
此题考查了温度计的原理、比热容的特点、热传递的条件以及内燃机的点火方式,我们要学会使用所学物理知识来解释我们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考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12.
解:A、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23℃;故A不符合实际;
B、九年级物理教材的质量约为300g,故B符合实际;
C、中考体育1000m测试的达标时间为4min,故C不符合实际;
D、学楼每层的高度约为3m,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13.
解:A、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故高压锅内的水温可达到110℃;故A正确;
B、家用空调器的电流约5A;故B错误;
C、手机充电宝充放电功率在3W作用;故C错误;
D、人类的反应时间小于0.5s;故D错误;
故选:A。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14.
解:
A、使用量筒可以用排水法测量石块的体积。此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电压表要与被测电路并联,B 的说法错误,不合题意;
C、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若增减砝码无法使天平横梁平衡,则应调节游码,C 的说法错误,不合题意;
D、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接触容器底部,D 的说法错误,不合题意。
(1)在量筒里装有适量的水,读出体积,把石块浸没再读体积,两次读数之差就是石块的体积;
(2)电流表与电路串联,电压表与电路并联;
(3)用天平测质量前,要调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用天平测质量时,不能调平衡螺母,应移游码使天平平衡;
(4)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
本题旨在考查体积的测量、电压表的使用、天平的使用、温度计的使用的知识,考查学生对量筒、电压表、天平、温度计等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
15.
解:
常用的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的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对应的读数为37℃。
故答案为:热胀冷缩;37。
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的;体温计的读数:首先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的示数。
本题考查体温计的原理和读数,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16.
解:
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此温度计一个大格表示1℃,里面有10个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为0.1℃,因此它的读数为38℃+0.2℃=38.2℃;
故答案为:热胀冷缩;38.2。
(1)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2)要弄清楚体温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再去读数,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就是指所能测量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度值就是每一个小格所代表的数值。
体温计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此题考查了体温计的原理和读数,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
17.
解:
由图知: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最末端在0℃右侧,所以显示的温度高于0℃,为36℃
11
。
故答案为:36。
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先要弄清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所对刻度相垂直,并注意区分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
此题考查的是温度计的读数,初中物理学习了很多测量工具的使用,但没有特殊说明,只有刻度尺的读数要有估读值,其它只要读到准确值即可。
18.
解:
(1)电能表最右一位是小数位,单位是kW•h,由图可知,电能表的示数是2508.6kW•h。
(2)由图可知温度计的示数从上到下示数减小,所以此时的温度为0℃以上,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由测温液面位置可读出温度计的示数是37℃。
故答案为:2508.6;37。
(1)电能表的读数:要明确电能表最后一位是小数位,单位是KW•h,由表盘可直接读出电能表的示数。
(2)温度计的读数方法:先明确是零上还是零下,再明确量程和最小刻度值,读数时从绝对值小的地方向绝对值大的地方去读。
本题考查了电能表、温度计的读数。使用任何测量工具读数时,都要明确0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19.
解:如图所示,电流表是选择的小量程,分度值是0.02A,故此时的示数是0.48A;
此时天平的标尺最小格是0.2g,故此时天平的示数是:50g+10g+2.4g=62.4g;
此时温度越往下越大,所以是零下,故此时的温度是-3℃;
故答案为:0.48; 62.4;-3。
使用电流表、天平、温度计等仪器测量时,先要弄清楚仪器的量程和分度值,而后读出示数。
此题考查了物理中常见仪器的使用和读数,是一道综合题。
20.
解:温度计的最小分度值是1℃,液面在0℃以下,温度为零下,温度计示数是-4℃。
故答案为:-4。
此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示数在温度计的量程范围内,液面在0℃以下为负摄氏度。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温度计的读数方法的掌握,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21.
解:①当t=40℃,T=48℃时,符合的数学关系式:0.5×40℃+28℃=48℃;
②当t=48℃,T=52℃时,符合的数学关系式:0.5×48℃+28℃=52℃;
③当t=52℃,T=54℃时,符合的数学关系式:0.5×52℃+28℃=54℃;
余下的组数据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因此温度T与温度t的关系:T=0.5t+28℃。
故答案为:0.5t+28℃。
这是个实验题,根据复杂的数据表中利用数学的归纳知识,找到相关的数学解析式。
依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题利用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的关系式为简单的一次函数,此类题考查多年,学生练习比较多,是学生较为熟悉的题型。
22.
解:
(1)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的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对应的读数为36.5℃。
(2)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物体右侧与2.50cm对齐,故物体的长度是2.50cm;
(3)×1000的位置对应的数是0,×100的位置对应的数是1,×10的位置对应的数是0,×1的位置对应的数是8,故是108Ω。
故答案为:(1)36.5;(2)2.50;(3)108。
(1)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的;体温计的读数:首先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的示数,从小数字读向大数字。
(2)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根据对应的倍数的指针所对的数字读数。
此题考查的是刻度尺和电阻箱的读数,初中物理学习了很多测量工具的使用,但没有特殊说明,只有刻度尺的读数要有估读值,其它只要读到准确值即可。
23.
解:
(1)图甲中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分度值为1mm;物体起始端对应的刻度值为1.00cm,末端在3.7cm与3.8cm之间,估读为3.75cm,物体长度为3.75cm-1.00cm=2.75cm;
(2)图乙中温度计10℃又分成10个小刻度,故分度值为1℃,液柱从20→10,说明是零下,故其所示温度为-14℃。
故答案为:2.75;-14。
(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或叫分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首先要明确温度计的分度值,并注意区分零上或零下。
此题主要考查刻度尺、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做题时关键要看清它们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不要忘记长度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11
24.
解:(1)由图甲知:使用刻度尺读数时,视线要和刻度面垂直;所以选B;
(2)由图乙知: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因此温度计的示数为:90℃+2℃=92℃;
故答案为:(1)B;(2)92。
(1)使用刻度尺时,视线要与刻度面垂直;
(2)该温度计的示数在90~100℃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由此可读出该温度计的示数。
此题考查了刻度尺、温度计使用方法,属于基础知识考查范围。
25.
解:从图中可见:盘内砝码质量为100g+5g=105g.游码左端与1对准,则该物体质量为105g+1g=106g。
量筒分度值为2mL,读数时视线与液面最低处平视读数:读数为34ml。
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指针在1.4N处,故示数为1.4N;
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在零下,示数为-7℃。
故答案为:106;34;1.4;-7。
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盘内砝码质量与游码所对应刻度值之和;
用量筒读数时,注意它的分度值,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面相平。
弹簧测力计和温度计的读数是不需要估读的,我们只要认清分度值,然后直接读数就行。
看清温度计的分度值,并注意分清是零上还是零下,再根据液柱位置读数。
此题考查的是常见的几种物理仪器的读数方法,在读数前一定要观察仪器的量程和分度值,并注意不同仪器的特殊要求。
26.
解:
(1)电能表最右一位是小数位,单位是kW•h,由图可知,电能表的示数是2018.5kW•h。
(2)由图可知温度计的示数从上到下示数减小,所以此时的温度为0℃以上,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由测温液面位置可读出温度计的示数是19℃。
(3)图中弹簧测力计的一个大格表示1N,里面有5个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为0.2N.因此它的读数为3.2N。
故答案为:(1)2018.5;(2)19;(3)3.2。
(1)温度计的读数方法:先明确是零上还是零下,再明确量程和最小刻度值,读数时从绝对值小的地方向绝对值大的地方去读。
(2)电能表的读数:要明确电能表最后一位是小数位,单位是KW•h,由表盘可直接读出电能表的示数。
(3)弹簧测力计的读法:先明确量程和分度度值再确定指针的位置。
本题考查了弹簧测力计、电能表、温度计的读数,使用任何测量工具读数时,都要明确0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27.
解:(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是由固态的冰雪熔化成水,是熔化;熔化吸热;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是由于空气中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饮料罐液化而成,故是液化;液化放热;
(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是液态的小水滴吸热变为水蒸气,是汽化;汽化吸热;
(4)冬天,冰冻湿衣服在0℃以下也会干是固态的冰变成气态的水蒸气,是升华,升华吸热
故答案是:(1)熔化;吸热;(2)液化;放热;(3)汽化;吸热;(4)升华;吸热.
用到以下知识:
(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吸热;
(2)物质由气态变成液化的过程叫液化,液化放热;
(3)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吸热;
(4)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吸热.
对于判断物态变化的问题,找准物质现在和原来的状态,根据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的定义进行判断,这是本类型习题的思路.
28.
解: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度常用的计量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摄氏温度规定: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为100摄氏度,把0摄氏度到100摄氏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是1℃.
故答案为:标准大气压;冰水混合物;沸水;1℃.
根据对摄氏温度规定的掌握来作答.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摄氏温度的规定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29.
解:(1)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100℃
11
。
(2)轿车行驶过程中,路边的树木与轿车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以轿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是运动的;
(3)在轿车刹车过程中,车轮与路面摩擦,车轮表面的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其内能的。
故答案为:100;运动;做功。
(1)根据对摄氏温标内容的掌握作答;
(2)判断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时,看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本题主要考查了摄氏温标的规定、参照物的选择和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属基础性题目。
30.
解:
如图所示的温度计的刻度是越往下示数越大,因此对应的温度是零摄氏度以下的温度值,分度值为1℃,因此图1中的温度值为-14℃。
故答案为:-14。
温度计的读数,首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特别要注意液柱在零摄氏度以下的读数。
本题考查温度计的使用及读数是基础题。
31.
解:
由图知: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是1℃,液面在零刻度以下,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26℃;
故答案为:-26。
此题温度计的示数在量程的范围内,且分度值为1℃,可根据这两点读出此温度计的示数。
在对温度计进行读数时,要首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并且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上表面持平。
32.
解:(1)由于烟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在空气中进行扩散,所以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也会充满烟味;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既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
(2)在甲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1℃,所以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30”在“20”的上方,液柱最高处在两者之间,说明温度高于0℃,为21℃;常用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故答案为:无规则运动;排斥;21;热胀冷缩性。
(1)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2)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首先要明确温度计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相平,并注意区分零上或零下。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扩散现象、以及分子作用力,温度计的原理及使用,是一道基础题。
33.
解:温度计的最小分度值是1℃,示数由下往上越来越大,是零上,由图可直接读出温度计示数为66℃。
故答案为:66。
温度计的最小分度值是1℃,由图示温度计可直接读出温度计示数,注意区分零上还是零下。
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刻度线平行,应通过练习掌握温度计的读数方法。
34.
解:
(1)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水银柱在0℃以下,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14℃;
(2)刻度尺每一大格代表1cm,那么每一个小格就是1mm,即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起始端从零开始,右端所对的刻度是7.40cm,4个硬币直径的长度之和为7.40cm,
所以硬币的直径D==1.85cm=0.0185m;
(3)秒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5min和6min之间,偏过中线;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盘指针在37.5s,因此秒表读数为5min37.5s=337.5s。
故答案为:-14;0.0185;337.5。
(1)使用温度计前:首先看清它的量程,或者说要看清它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温度范围;然后看清它的分度值,也就是一个小格代表的值;
(2)从第一个圆的圆心到第五个圆的圆心长度为7.4cm,即4个圆的直径和为7.4cm;
(3)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此题考查的是常见的几种物理仪器的读数方法,在读数前一定要观察仪器的量程和分度值;需要注意的是长度的测量需要进行估读。
35.
解:
从图中可见:体温计的一个大格表示1℃,里面有10个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为0.1℃,因此它的读数为38℃+0.3℃=38.3℃;
砝码质量为20g+10g=30g,游码示数为1.4g,所以物体质量等于30g+1.4g=31.4g
11
;
量筒分度值为2mL,读数时视线与液面最低处平视读数:读数为46ml;
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指针在2.4N处,故示数为2.4N。
故答案为:38.3;31.4;46;2.4。
看清温度计的分度值,并注意分清是零上还是零下,再根据液柱位置读数;
天平平衡时,左盘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所有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左侧所对的刻度值;
用量筒读数时,注意它的分度值,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面相平;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不需要估读的,只要认清分度值,然后直接读数就行。
此题考查的是常见的几种物理仪器的读数方法,在读数前一定要观察仪器的量程和分度值,并注意不同仪器的特殊要求。
36.
解:①如图(a),生活中人们使用温度计来测量室内温度;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液柱在零刻度以上,液面指示温度在0℃以上25个小格,示数为25℃;
②如图(b)所示实验装置的名称是U形管压强计。液体的内部压强的大小可以通过U型管两边液面高度差的大小来判断,液面高度差越大,表示液体内部的压强越大。
故答案为;温度计;25;U形管压强计;大。
①生活中人们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温度计的读数:首先确定零上还是零下,然后明确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代表的示数,从小数字向大数字读。
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时,用U形管压强计,就是靠U形管的液面高度差来体现压强大小的,液面高度差越大就表示液体压强大;。
此题主要考查温度计的读数,液体压强计的有关知识,注意转换法在实验中的运用。液体压强是中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需要掌握。
37.
解:(1)该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所以此时的示数37.6℃;
(2)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5min和6min之间;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盘指针在37.5s,因此秒表读数为5×60s+37.5s=337.5s;
(3)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物体的长度是3.50cm-1.00cm=2.50cm;
(1)电压表选0~3V的量程,分度值为0.1V,根据指针位置读数是2V+0.1V×7=2.7V。
故答案为:(1)37.6;(2)337.5;2.50;2.7。
(1)先确定体温计的分度值,而后读出体温计的示数即可;
(2)对秒表的认识:外圈表针的分度值是0.5s,内圈的分度值是0.5min;
(3)刻度尺的使用及读数方法:在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且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电压表的读数方法:首先确定量程,然后分清分度值,根据指针位置读数。
本题综合考查了体温计、停表、刻度尺和电压表四种测量工具的使用和读数,经常使用这些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活动对于解决此类题目很有帮助。
38.
解:
(1)由图知,温度计的液面在0的左侧,因此对应的温度是零摄氏度以下的温度值(也可以用负数来表示),分度值为1℃,因此图乙中的温度值为-3℃;
(2)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侧与1.00cm刻度线对齐,右侧在3.50cm处,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3.50cm-1.00cm=2.50cm;
(3)停表的小表盘分度值为0.5min,指针所指时间在2min上(且刚超过2min);
大表盘分度值为0.1s,指针所指时间在10.2s处;即停表的读数为2min10.2s=130.2s。
故答案是:(1)-4;(2)2.50;(3)130.2。
(1)温度计的读数关键是区分零上多少摄氏度还是零下多少摄氏度,要点是看数值的变化情况,数值自下而上变大时是零上多少摄氏度,反之是零下多少摄氏度;
(2)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停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停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此题考查温度计、刻度尺、停表的读数,同学们平时解题应该注意解题的规律和要点,这样可以获得较高的学习效率。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