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同步训练(共4套教科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1节质量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8小题,共56.0分)‎ ‎1.   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将一铁块带到失重的宇宙飞船内,铁块的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 一块冰完全熔化成水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C. 一杯牛奶喝掉一半后,质量减小一半,密度也减小一半 D. 瘪的乒乓球被热水烫回原形后,乒乓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2.   月球对其表面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对地面物体引力的六分之一,若我们乘“嫦娥”号飞船到达月球后,下列探究中正确的是(  )‎ A. 在地球上用天平测得质量为‎6kg的物体带到月球上后为‎1kg B. 飞船上的金属在月球上的密度仅为它在地球上的六分之一 C. 在地球用弹簧测力计测得重6N的物体,在月球上重为1N D. 一根轻弹簧,在地球表面将它拉长‎1cm需要6N的拉力,在月球上只需要1N的拉力 ‎3.   即将告别母校的你,认为校园生活中的物理量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50m跑测试中,大多数女同学所用时间为7 s                                        B. 教室电脑的功率约为1200W                                        ‎ C. 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0.5cm                                        D. 一本九年级物理教材的质量约为‎450g ‎4.   下列数据中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人的正常体温约‎37℃‎                                        B. 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40cm                                        ‎ C. 一本初中物理课本的质量约‎250g                                        D. 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0.8s ‎5.   以下估测值符合实际的是(  )‎ A. 一个普通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0 N                                        B. 教室门的高度约为‎3m                                       ‎ C.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 m/s                                        D. 合肥冬天最低气温约为‎-50℃‎ ‎6.   下列物理量中最符合事实的是(  )‎ A. 成人步行的速度大约在‎1.1m/s~‎1.3m/s之间                                        B. 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kg                                        ‎ C. 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低于36V                                        D. 一本初三物理书的厚度约为‎0.5m ‎7.   以下说法中与事实最为符合的是(  )‎ A. 一个鸡蛋大约‎90g                                        B. 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40℃‎                                        ‎ C. 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D. 通过技术改进,热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 ‎8.   关于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13‎ A. 天平移动位置后,应重新调节平衡                                        B. 不得用手直接取放砝码                                        ‎ C. 测量前,可以通过移动游码调节天平平衡                                        D. 天平平衡时,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显示的质量之和等于物体质量 ‎9.   关于物体的质量和密度,下面哪种说法正确(  )‎ A. 把一质量为‎100g的苹果送上天宫二号,苹果的质量不变                                        B. 同一块铝,做成铝盆质量变大,做成铝球质量变小                                        ‎ C. 一瓶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D. 将一瓶油倒掉一些后,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10.   下列估测正确的是(  )‎ A. 教室里空气的质量‎25kg                                        B. 一个中学生的体积‎50L                                        ‎ C. 一本物理书的重力为20N                                        D. 一个分子的直径1微米 ‎11.   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一铁块压扁了,其质量不变                                        B. 一块冰变成水,其质量变小                                        ‎ C. 宇航员从地球升入太空后质量变小                                        D. 一瓶水喝去一半,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12.   以下对物理现象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 一袋早餐奶的质量约为‎50g                                        B. 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                                        ‎ C. 昆明夏天最高气温约为‎40℃‎                                        D. 中学生‎100m短跑成绩约为7s ‎13.   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普通中学生步行速度约为‎11m/s                                        B. 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7℃‎                                        C. 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5kg                                        D. 液晶电视机的额定功率约1000W ‎14.   下列关于物体的质量或重力的估计,正确的是 (  )‎ A. 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是50N                                        B. 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0.3kg                                        C. 一只母鸡的重力大约是1.5N                                        D. 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0.5kg ‎15.   一杯‎90g的水全部结成冰后,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ρ冰=0.9×‎103kg/m3,ρ水=1.0×‎103kg/m3)‎ A. 冰的体积是‎90cm3,质量是‎81g                                        B. 冰的体积是‎100cm3,质量是‎81g                                        C. 冰的体积是‎90cm3,质量是‎90g                                        D. 冰的体积是‎100cm3,质量是‎90g ‎16.   下列估计的数据与实际相符的是(  )‎ A. 物理课本的重力约2N                                        B. 空气的密度为1.29×‎103kg/m3                                        C.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g                                        D. 中学生的体积约‎0.5m3‎ ‎17.   下列措施中,能使瓶中矿泉水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 宇航员将它带到太空                                        B. 打开瓶盖,放在阳光下晒一段时间                                        C. 水结成冰,体积变大                                        D. 放在冰箱里,水温度变低 ‎18.   下列关于质量说法正确的是(  )‎ 13‎ A. 冰熔化成水,质量变大了                                        B. ‎1kg的泡沫塑料比‎1kg的铜块的质量轻                                        C. 放学后,将物理书从学校背回家,物理书的质量保持不变                                        D. 将石块用刻刀雕刻成石像后,其质量保持不变 ‎19.   在下列动物中,质量可能是‎3kg的是(  )‎ A. 一只蚂蚁                         B. 一头大象                         C. 一只羊                         D. 一只鸡 ‎20.   小李今年上初三,学了近两年物理后,他对自己身体的一些指标有了一些了解,下列他对自己的了解不合理的是(  )‎ A. 小李的质量大约为‎50kg                                        B. 小李步行的平均速度大约为‎1m/s                                        C. 跑步后小李心跳一次的时间大约为6s                                        D. 小李感觉比较舒适的室温是‎25℃‎ ‎21.   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分别在地球和月球上称量同一物体,其称量结果是(  )‎ A. 天平不同,弹簧测力计相同                                        B. 天平相同,弹簧测力计不同                                        C. 天平和弹簧测力计都相同                                        D. 天平和弹簧测力计都不同 ‎22.   对餐具进行高温消毒时,把餐具放进冷水直至加热到水沸腾过程中,下列关于餐具的物理量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 温度                         B. 质量                         C. 体积                         D. 密度 ‎23.   水平台上的托盘天平已经调节好,若搬到另一地方使用,错误的做法是(  )‎ A. 需重新调节横梁平衡                         B. 需选择水平桌面                         C. 未经重新调节就去使用                         D. 未经重新调,不能使用 ‎24.   为了避免人体肩部受到伤害,专家建议学生肩负的书包总质量不要超过人体质量的15%.根建议,你估计中学生肩负的书包总质量通常不要超过(  )‎ A. ‎0.9kg                         B. ‎9kg                         C. ‎90kg                         D. ‎‎900kg ‎25.   下列数值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一只普通苹果的质量约为200mg                                        B. 一个鸡蛋的重力约为1N                                        C. 一个中学生的体积约为‎50m3‎                                        D. 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4Pa ‎26.   一间普通教室里空气的质量最接近(  )(ρ空气=‎1.29kg/m3)‎ A. 200吨                         B. 200千克                         C. ‎2000克                         D. 20千克 ‎27.   对下列物理量的估测中,你认为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kg                                        B. 教室课桌的高度约‎0.8m                                        C. 人步行的速度约‎5m/s                                        D.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2V ‎28.   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冬天有暖气的教室温度约‎50℃‎                                        B. 手机屏幕长约‎50cm                                        C. 一件羽绒服质量约为 ‎5kg                                        D. 中学生百米成绩约为 13s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 ‎29.   火星被认为是太阳系中最有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行星,其表面重力为地球的,一个连同随身装备质量为‎90kg 13‎ 的宇航员在火星上的质量______kg,在火星上的重力为______N。‎ ‎30.   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力大约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一个在地球上重600N的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是______N,该物体的质量是______kg。‎ ‎31.   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金属圆柱体的质量。在调节托盘天平横梁平衡时,小明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央刻线右侧摆动,他应向______端调节平衡螺母,依据的原理是______(填“杠杆”或“二力”)平衡。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圆柱体的质量是______g。‎ ‎32.   小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操作有: (1)______; (2)______。‎ ‎33.   某同学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调节天平横梁时,左边翘起来,他应向______ 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如果在称量过程中,出现这种情况,他应______。‎ ‎34.   甲图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是______;乙图电能表的读数是______;丙图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 ‎35.   图1中电流表读数是______A;图2中天平的读数是______g.图3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 ‎36.   如图小月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杯内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__g。‎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0分)‎ ‎37.   在“测量液体质量”的实验中,小刚把天平放在______工作台面上,当移动游码至零刻度时,看到指针在分度盘中央两侧摆动,摆动的幅度如图1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调。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得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50.2g,将盐水倒出,再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此时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2所示,则倒出的盐水质量为______g。‎ ‎38.   在用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______工作台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摆动幅度如图1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把矿石放到天平左盘,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2所示时,天平再次平衡,则矿石的质量是______g。‎ ‎39.   如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______℃,天平上物体的质量是______g,量筒中液体的体积______mL,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N。‎ 13‎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40.   阅读短文和图片,回答问题。 “嫦娥奔月”的梦想‎2013年12月2日凌晨1时30分,“嫦娥三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如图甲所示),奔向38万千米外的月球;‎12月15日凌晨4时35分“嫦娥三号”着陆器和巡视器成功分离,巡视器顺利驶抵月球表面,实现了中国人“嫦娥奔月”的梦想。 (1)月球车在月球表面的重力______它在地球表面的重力;月球车在月球表面的质量______它在地球表面的质量。(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探测器在向月面降落的过程中,不能采用打开降落伞的方法来减小下落的速度,原因是月球上______,不能通过克服摩擦力做功来使其速度减小。 (3)无线电波传播速度是______m/s,探测器将获得的月球信息以无线电波的形式传回地球约需要______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4)图18丙为“嫦娥三号”绕月飞行的轨道示意图,其中“嫦娥三号”的月球动能最大的位置是______(选填“近月点”或“远月点”)。‎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1节质量同步训练(含答案)‎ ‎【答案】‎ ‎1.  D       2.  C       3.  A       4.  B       5.  A        6.  A       7.  C       8.  C       9.  A       10.  B        11.  A       12.  B       13.  C       14.  B       15.  D        16.  A       17.  B       18.  C       19.  D       20.  C        21.  B       22.  B       23.  C       24.  B       25.  D        26.  B       27.  B       28.  D       ‎ ‎29.  90;360        30.  100;60        31.  左;杠杆;77.4        32.  用手拿砝码;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        33.  左;增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        34.  ‎47.4g;751.8kW•h;‎-22℃‎        35.  0.48;62.4;-3        36.  66.8        37.  水平;左;22        38.  水平;右;81.8        39.  38.3;31.4;46;2.4        40.  小于;等于;没有空气;3×108;1.27;近月点       ‎ ‎【解析】‎ ‎1.  ‎ 13‎ 解: A、将一铁块带到失重的宇宙飞船内,位置改变了,但质量、密度都不会改变,故A错误; B、冰熔化成水,状态发生了变化,但质量不会改变,密度却变大了,故B错误; C、一杯牛奶喝掉一半后,所含物质变少了,质量变小,而物质种类没变,所以其密度不变,故C错误; D、当乒乓球受热膨胀时,球内的气体体积增大,但由于球没有破裂,球内气体的分子数量没有增多也没有减少,所以球内气体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根据ρ=可知,质量一定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故D正确。 故选:D。 (1)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如果只是改变了形状、状态、位置则不会发生改变;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质量、体积的变化一般不会引起密度的变化,只有气体在膨胀和被压缩时,密度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熟知质量、密度的概念及其特性是解此类题的基础,同时还要准确分析题目中所举的实例到底是引起了哪些方面的变化,是位置、形状、状态、体积、温度等等,再进一步分析这种变化是否会引起质量和密度的改变。‎ ‎2.  ‎ 解: A、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地球上质量为‎6kg的物体,在月球上仍为‎6kg,故A错误; 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密度与物体所处的位置无关,故B错误; C、因为月球对其表面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对地面物体引力的六分之一,在地球上重为600N的人,月球对其吸引力为100N,故C正确; D、弹簧的伸长跟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在地球表面将弹簧拉长需6N的拉力,在月球上也需要6N的拉力,故D错误。 故选:C。 (1)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2)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与质量、体积、形状无关; (3)月球对其表面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对地面物体引力的六分之一; (4)弹簧的伸长跟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质量、密度、重力、弹力的理解与掌握,是一道基础题,学生易于解答。‎ ‎3.  ‎ 解:A、‎50m跑测试中,一般女同学所用时间在7s左右。故A符合实际; B、一般电视机的功率在120W左右,教室中电脑的功率与此差不多,在120W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物理课本的宽度略小于此数值,在‎17cm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两个苹果的质量在‎300g左右,九年级物理教材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300g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A。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4.  ‎ 解: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A符合实际; B、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两个苹果的质量在‎250g左右,初中物理课本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250g左右。故C符合实际; D、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在0.8s左右。故D符合实际。 故选:B。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不符合实际的选项。 对于生活中数据的估测,应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进行判断,也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判断,如自己的身高、自己的体重、自己正常时的体温及正常行走的速度等方面来与题目中的数据比较,只要相差不大,即该数据就是合理的。‎ ‎5.  ‎ 解:A、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G=mg=‎50kg×10N/kg=500N左右。故A符合实际; B、教室的高度在‎3m左右,教室门的高度小于此数值,一般在‎2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合肥冬季最低温度在‎5℃‎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A。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对于生活中数据的估测,应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进行判断,也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判断,如自己的身高、自己的体重、自己正常时的体温及正常行走的速度等方面来与题目中的数据比较,只要相差不大,即该数据就是合理的。‎ ‎6.  ‎ 解:A、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5km/h=4.5×m/s≈‎1.25m/s左右。故A符合实际; B、三个苹果的质量在‎500g左右,一个苹果的质量在‎150g 13‎ 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经验证明,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故C不符合实际; D、中学生的食指宽约‎1cm,初三物理书的厚度与此差不多,在‎1cm=‎0.01m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A。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7.  ‎ 解:A、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B不符合实际; C、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C符合实际; D、热机工作过程中,燃料不可能完全燃烧,尾气带走大量的热,机器本身散热,同时克服摩擦做功,所以无论如何改进技术,热机的效率都不可能达到100%.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C。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8.  ‎ A、天平每移动一次水平位置,都要重新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应用镊子夹取砝码,不得用手直接取放砝码,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测量前,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不能通过移动游码调节天平平衡,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天平平衡时,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显示的质量之和等于物体质量,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根据以下知识分析答题: (1)在使用天平前,应调节天平平衡,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天平每移动一次水平位置,都要重新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 (3)应用镊子夹取砝码,不能直接用手接取砝码; (4)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与游码示数之和。 天平的横梁不平衡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调节过程中,一种是称量过程中,一定要分清。‎ ‎9.  ‎ 解:A、把一质量为‎100g的苹果送上天宫二号,苹果的位置变了,质量不变,故A正确; B、同一块铝,做成铝盆或者做成铝球,尽管形状改变,但是质量不变,故B错误; C、一瓶水结成冰后,状态改变,但质量不变,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故C错误; D、将一瓶油倒掉一些后,质量变小、由于物质种类不变,所以密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1)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无关。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对于同种物质,密度一定,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密度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但密度与物体的温度和状态有关。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密度及其特性的理解和掌握。通过练习使学生明确: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温度、位置、状态均无关系,密度是物质的特性,物质不同密度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状态改变密度也会改变。‎ ‎10.  ‎ 解:A、空气的密度在‎1.3kg/m3左右。教室的长、宽、高分别在‎9m、‎8m、‎3.5m左右,教室中空气的质量在m=ρV=‎1.3kg/m3×‎9m×‎8m×‎3.5m=‎327.6kg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水的密度是1.0×‎103kg/m3,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在1.0×‎103kg/m3左右。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体积在V===‎0.05m3‎=50dm3=‎50L左右。故B符合实际; C、一本物理书的质量在‎200g=‎0.2kg左右,受到的重力在G=mg=‎0.2kg×10N/kg=2N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分子的直径非常小,一般在10‎-10m=10-4μm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11.  ‎ 13‎ 解:A、将一铁块压扁了,是形状的改变,物质的多少没有变,其质量不变,故A正确; B、一块冰熔化成水,是状态的改变,物质的多少没有变,所以其质量不变,故B错误; C、宇航员从地球升入太空后是位置的改变,物质的多少没有变,所以其质量不变,故C错误; D、因为密度是物体的一种特性,密度的大小不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故一瓶水喝掉一半,水的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水的密度是不变的,故D错误。 故选:A。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如果只是改变了形状、状态、位置则不会发生改变。 本题考查了质量的概念,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只要理解质量的含义即可解答。‎ ‎12.  ‎ 解: A、一个大苹果的质量在‎200g左右,一袋早餐奶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200g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50cm,课桌高度约为人身高的一半为‎75cm,故B符合题意; C、昆明夏天最高气温约为‎20℃‎,故C不符合题意; D、中学生‎100m短跑成绩约为15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13.  ‎ 解:A、普通中学生步行速度约为‎1.1m/s,故A不符合实际; B、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5kg左右。故C符合实际; D、液晶电视机的额定功率约100W,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C。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对于生活中数据的估测,应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进行判断,也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判断,如自己的身高、自己的体重、自己正常时的体温及正常行走的速度等方面来与题目中的数据比较,只要相差不大,即该数据就是合理的。‎ ‎14.  ‎ 解:A、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G=mg=‎50kg×10N/kg=500N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物理课本的质量在‎300g左右,一个苹果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300g=‎0.3kg左右。故B符合实际; C、一只母鸡的质量在‎1.5kg,受到的重力大约为G=mg=‎1.5kg×10N/kg=15N.故C不符合实际; D、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0.05kg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 对物体长度、质量、重力等进行估测,是初中物理的一项基本要求,平时结合所学知识对身边的如:人高、教室高、一步长、步行速度、楼梯阶梯数、物理课本长和宽、教室内空气质量等等,多观察多思考,必要时做出正确判断。‎ ‎15.  ‎ 解: ∵水结冰,状态变化、质量不变, ∴m冰=m水=‎90g, 由ρ=得: 冰的体积: V冰===‎100g。 故选:D。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状态无关,水结冰后,质量不变;已知冰的质量和密度,利用公式V=得到冰的体积。 本题考查的是密度变形公式的应用,知道物质的状态变化、质量不变是联系前后的纽带。‎ ‎16.  ‎ 解:A、物理课本的质量在‎200g=‎0.2kg左右,受到的重力约G=mg=‎0.2kg×10N/kg=2N左右。故A符合实际; B、体积是‎1m3‎的空气质量在‎1.29kg左右,所以其密度为‎1.29kg/m3.故B不符合实际; C、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水的密度是1.0×‎103kg/m3,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在1.0×‎103kg/m3左右。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体积在V===‎‎0.05m3‎ 13‎ 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A。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17.  ‎ 解:A、把矿泉水带到太空,位置发生了变化,物体的质量不随位置变化而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打开瓶盖,放在阳光下晒一段时间,水蒸发,瓶中水所含物质变少,质量变小,故B符合题意; C、矿泉水冻成冰,由液态变成固态,状态发生了变化,质量不随着状态变化而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放在冰箱里,温度发生了变化,物体的质量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物体的质量不会受到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2)分析各选项中物体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本题考查了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位置、状态、形状、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18.  ‎ 解:A、冰熔化成水,状态发生改变,物质多少没有变化,质量不变。故A错误; B、泡沫塑料和铜虽然属于不同的物质,但都是‎1kg,所以质量相同。故B错误; C、放学后,将物理书从学校背回家,位置变了,物理书的质量保持不变。故C正确; D、石块雕刻成石像的过程中,组成石像的物质总量减少,所以质量减少。故D错误。 故选:C。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 此题考查的是质量的特点,知道影响因素--物质多少,无关因素--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19.  ‎ 解:‎3kg=‎3000g=3×103mg=3×10-3t。 A、一只蚂蚁的质量在10mg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一头大象的质量可达3t。故B不符合题意; C、一只羊的质量在‎30kg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 D、一只鸡的质量在‎3kg左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根据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和质量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质量的估测,需要我们熟悉常见物体的质量大小,以它们为标准对研究对象的质量作出判断。如:一个鸡蛋的质量在‎60g左右,一个苹果的质量在‎200g左右,一杯水的质量在‎0.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大象的质量在5t左右,等等。‎ ‎20.  ‎ 解:A、中学生质量大约为‎50kg,符合实际;故A合理; B、中学生步行的平均速度大约为‎1m/s,符合实际;故B合理; C、人的脉搏在每分钟60次多一点,即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故C不合理; D、感觉比较舒适的室温是‎25℃‎,符合实际,故D合理; 故选:C。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21.  ‎ 解:因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不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同一物体不管在地球上,还是在月球上,它的质量不变,所以天平的示数相同; 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因在月球上的重力是地球上的六分之一,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不随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同一物体不管在地球上,还是在月球上,它的质量不变,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月球的质量是地球的六分之一,因此在月球上的重力也是地球上的六分之一。 此题是考查在月球和地球上的个物理量的不同,注意弄清个物理量的特点及月球上的特点。‎ ‎22.  ‎ 解:从把餐具放进冷水直至加热到水沸腾的过程中,餐具的温度发生了变化,体积和密度也会随之改变,但它所含物质的多少没变,所以其质量不会改变。 故选:B。 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它不随温度,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随着温度的升高,因为热胀冷缩,物体的体积会增大,密度会随之减小。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质量特性、密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从质量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入手分析是关键。‎ ‎23.  ‎ 13‎ 解:把已经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搬到另一地方使用,根据天平的使用规则,需选择水平桌面,使用前必需重新调节横梁平衡,未经重新调,不能使用。 故选:C。 天平测量前应放到水平台上,将游码拨到零刻度线,再调节两端螺母使横梁平衡。 天平是物理学中基本的质量测量工具,要掌握它的使用规则。‎ ‎24.  ‎ 解:中学生的质量(体重)一般在100斤即‎50kg左右;故书包的总质量不能超过:m=‎0.15m人=0.15×‎50kg=‎7.5kg;与B选项接近;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估计人体的质量,再根据题目中的15%信息,可得出书包的质量。 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质量有大致的了解,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5.  ‎ 解:A、三个苹果的质量约1斤=‎500g,所以一个苹果的质量在‎150g=1.5×105mg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0.05kg左右,受到的重力为G=mg=‎0.05kg×10N/kg=0.5N.故B不符合实际; C、水的密度是1.0×‎103kg/m3,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在1.0×‎103kg/m3左右。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体积在V===‎0.05m3‎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中学生的体重在G=500N左右,双脚站立时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在‎0.05m2‎左右,双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在p====104Pa.故D符合实际。 故选:D。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6.  ‎ 解:一般情况下,教室长为‎8m、宽为‎6m、高为‎4m, 则V=‎8m×‎6m×‎4m=‎192m3‎, 由ρ=得,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为: m=ρV=‎1.29kg/m3×‎192m3‎=‎247.68kg,很接近‎200kg, 故选:B。 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教室长为‎8m、宽为‎6m、高为‎4m,求出教室内空气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求空气的质量。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能较准确的估测教室的长、宽、高求教室内空气的体积是本题的关键。‎ ‎27.  ‎ 解:A、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故A不符合实际; B、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0.8m左右。故B符合实际; C、人步行的速度在‎1m/s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本题考查对常见的一些量要有数据、数量级的认识,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 ‎28.  ‎ 解:A、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有暖气的教室感觉舒适,温度在‎23℃‎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签字笔的长度在‎12cm左右,一般手机的长度与此差不多,在‎12c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羽绒服质量非常轻,一件羽绒服的质量不超过‎1kg。故C不符合实际; D、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中学生百米成绩不可能小于10s,一般在13s左右。故D符合实际。 故选:D。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29.  ‎ 解: (1)因为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所以他在火星上的质量仍然为‎90kg。 (2)宇航员在地球上的重力:G=mg=‎‎90kg 13‎ ‎×10N/kg=900N, 宇航员所受火星引力:G火=G=×900N=360N; 故答案为:90;360。 (1)根据G=mg求出物体在地球上的质量,因为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2)利用G=mg求宇航员在地球上的重力,再利用G火=G求出宇航员所受火星的吸引力。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重力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 ‎30.  ‎ 解: 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 G月=G地=×600N=100N;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位置改变、质量不变,物体的质量: m===‎60kg。 故答案为:100;60。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已知物体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等于在地球上受到重力的,可求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利用G=mg求物体的质量。 本题考查了重力公式的应用以及质量属性的理解,属于基础题目。‎ ‎31.  ‎ 解:(1)指针在分度盘中央刻线右侧摆动,说明右侧力与力臂的乘积大于左侧力与力臂的乘积,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可知,他应向左端调节平衡螺母; (2)由图所示可知,圆柱体的质量m=‎50g+‎20g+‎4.4g=‎74.4g; 故答案为:左;杠杆;77.4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 (2)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与游码对应的刻度值的和。 正确调节天平,正确称量物体,正确读出质量是多少;调节天平平衡时,平衡螺母向上翘的方向移动。‎ ‎32.  ‎ 解:读图可知,图中用手拿砝码是错误的,应该用镊子夹取,还要轻拿轻放; 图中物体和砝码放反了,应该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 故答案为:(1)用手拿砝码;(2)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 正确使用天平: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拨到零刻度; (2)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 (3)左物右码称量物体质量,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与游码对应的刻度值的和。 使用天平有一些注意事项: (1)不要用手拿砝码,要用镊子夹取,还要轻拿轻放,并且砝码的夹取要从大到小依次夹取; (2)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上称量。 此题考查的是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属于基本技能的考查,属于基础题。‎ ‎33.  ‎ 解:调节天平平衡时,若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端,则平衡螺母要向右调;若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端,则平衡螺母要向左调;则横梁左边翘起来,正确的做法是向左移动平衡螺母; 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放砝码,因此在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出现指针偏左的情况,正确的做法是增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 故答案为:左;增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 根据指针向左偏就向右移动平衡螺母,指针向右偏就向左移动平衡螺母;在称量中,千万不能移动平衡螺母,当指针向哪侧偏,说明哪侧的物体质量重,故只能靠增加或减少砝码或移动游码来调节天平的平衡。 此题容易出现错误,同是指针右偏,在不同的过程中需要操作的步骤不同,在调节天平的过程中,需要调节平衡螺母,在称量物体质量过程中,需要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称量前调节天平的平衡可以根据口诀:“左偏右移,右偏左移”来完成。‎ ‎34.  ‎ 解:由图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物体的质量为:m=‎20g+‎20g+‎5g+‎2.4g=‎47.4g。 由图可知电能表的示数为751.8kW•h。 在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1℃‎,所以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面在‎0℃‎一下,说明温度低于‎0℃‎,为‎-22℃‎; 故答案为:‎47.4g;751.8kW•h;‎‎-22℃‎ 13‎ ‎。 (1)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2)要清楚电能表的读数方法:月末的减去月初的示数;最后一位是小数;单位kW•h; (3)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首先要明确温度计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相平,并注意区分零上或零下。 此题考查了刻度尺、温度计和电能表的读数,对这些基本的测量仪器的使用和读数要掌握,是中考的重要内容。‎ ‎35.  ‎ 解:如图所示,电流表是选择的小量程,分度值是‎0.02A,故此时的示数是‎0.48A; 此时天平的标尺最小格是‎0.2g,故此时天平的示数是:‎50g+‎10g+‎2.4g=‎62.4g; 此时温度越往下越大,所以是零下,故此时的温度是‎-3℃‎; 故答案为:0.48; 62.4;-3。 使用电流表、天平、温度计等仪器测量时,先要弄清楚仪器的量程和分度值,而后读出示数。 此题考查了物理中常见仪器的使用和读数,是一道综合题。‎ ‎36.  ‎ 解:烧杯和杯内盐水的总质量m=‎50g+‎10g++‎5g+‎1.8g=‎66.8g; 故答案为:66.8。 天平在读数时要注意将砝码质量与游码示数相加,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此题考查了测量的基本技能,包括天平的读数,常见题目。‎ ‎37.  ‎ 解:(1)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如图,指针向右偏转的格数大于向左偏转的格数,说明横梁的右端下沉,平衡螺母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所以平衡螺母应向左调,使指针指向分度盘中央; (2)图乙中游码对应的刻度值为‎3.2g, 则此时烧杯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20g+‎5g+‎3.2g=‎28.2g, 倒出的盐水质量:m=‎50.2g-28.2g=‎22g。 故答案为:水平;左;22。 (1)天平是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使用前应先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度刻线,再调横梁平衡;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相反的方向移动, (2)物体的质量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本题考查天平的正确使用,常见题目。‎ ‎38.  ‎ 解:在用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图图1可知,指针偏左,说明左侧质量偏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读图2可知,矿石的质量是:‎50g+‎20g+‎10g+‎1.8g=‎81.8g。 故答案为:水平;右;81.8。 (1)天平在使用前应先在水平桌面上放好,再将游码归零,然后观察指针进行调节,调节时要将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的对侧移动; (2)天平在读数时,应将砝码质量与游码示数相加,并注意标尺上的分度值。 本题考查了天平的调节与读数,属基本的实验技能。天平是初中物理最重要的测量仪器之一,其调节与使用是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重点内容,也是实验技能测试的重点,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39.  ‎ 解: 从图中可见:体温计的一个大格表示‎1℃‎,里面有10个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为‎0.1℃‎,因此它的读数为‎38℃‎+‎0.3℃‎=‎38.3℃‎; 砝码质量为‎20g+‎10g=‎30g,游码示数为‎1.4g,所以物体质量等于‎30g+‎1.4g=‎31.4g; 量筒分度值为2mL,读数时视线与液面最低处平视读数:读数为46ml; 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指针在2.4N处,故示数为2.4N。 故答案为:38.3;31.4;46;2.4。 看清温度计的分度值,并注意分清是零上还是零下,再根据液柱位置读数; 天平平衡时,左盘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所有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左侧所对的刻度值; 用量筒读数时,注意它的分度值,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面相平;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不需要估读的,只要认清分度值,然后直接读数就行。 此题考查的是常见的几种物理仪器的读数方法,在读数前一定要观察仪器的量程和分度值,并注意不同仪器的特殊要求。‎ ‎40.  ‎ 解:(1)由于月球上引力的大小为地球上引力 13‎ ‎,所以月球车在月球表面的重力小于它在地球表面的重力;因为质量与物体的位置无关,所以月球车在月球表面的质量等于它在地球表面的质量; (2)探测器在月球上空降落时,靠变推力发动机产生向下的推力实施减速下降,因为月球周围是真空,没有空气,不能通过空气阻力使其速度减小进行月面着陆。 (3)无线电波传播速度是3×‎108m/s,月球到地球的距离s=38万千米=3.8×‎108m, 由v=得: t==≈1.27s; (3)因为“嫦娥三号”绕月球运动的轨道是椭圆的,则在近月点时,速度最快,高度最小,所以动能最大,重力势能最小;在远月点时,速度最慢,高度最大,所以动能最小,重力势能最大。 故答案为: (1)小于;等于;(2)没有空气;(3)3×108;1.27;(4)近月点。 (1)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所处的位置有关,月球上引力的大小为地球上引力的;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形状、状态、空间位置无关; (2)使用降落伞降落时,空气对降落伞有阻力作用,使降落的物体减速降落,月球上没有空气,降落伞不能工作; (3)无线电波传播速度和光速相同,是3×‎108m/s,知道月球到地球的距离和无线电波传播速度,利用t=求传播时间; (4)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在没有能量消耗的情况下,机械能的总量是守恒的。 本题通过热点问题考查物理知识,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并能和生产生活社会联系起来。‎ 13‎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