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题(人教版有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题(人教版有答案)》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含1~7题,其中1~6题,每题3分,第7题10分,共28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哽咽(yè)   骤然(zhòu)   青荇(xìng)   榆阴(yú)‎ B.撑篙(gāo)  扯断(chě)   瞬息(shùn)  灌木(guàn)‎ C.妖娆(ráo)  绷紧(bēng)  忧郁(yù)  人迹(jì)‎ D.折腰(zhé)  窗棂(líng)  伫立(chù)  漫溯(s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狼藉     元宵     张皇失措     铤而走险 ‎ B、吞噬   伫立   相辅相乘    妇孺皆知 C、讴歌     决别     栩栩如生     好高骛远 D、滑稽  问鼎  锲而不舍  获益非浅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在世界杯羽毛球女子双打决赛中,中国队的两位姑娘配合得天衣无缝,获得冠军。‎ B.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C.几经周折,老人终于回到了阔别三十年的故乡,长年漂泊在外的愁绪荡然无存了。‎ D.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钱钟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污蔑。‎ B.昨日,记者从省国土部门获悉,我省已全面启动今年灾害防治。‎ C.游览者必然也不会不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D.能否彻底智力酒后驾车的乱象,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5、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序,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舆论几乎一边倒地把今年冬天的极端天气归咎于全球变暖。‎ ‎②因为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就出现过导致冰川大规模融化的全球变暖,而近年的气温上升很可能只是地球正常的周期性气候变化的一个阶段。‎ ‎③也有不少科学家认为,全球变暖对飓风、暖流、风暴、洪水及干旱等极端天气现象的作用被远远夸大了。‎ ‎④气候变化在全球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⑤这些人认为,气候是复杂的地球整体变化过程中的一个方面,人类活动对其影响究竟能起到多大程度的作用尚无明确证据。‎ A.④②①③⑤ B.①③②④⑤ C.①③④②⑤  D.④①③⑤②‎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在《傅雷家书》中现身说法教导儿子,他希望儿子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B.《沁园春·雪》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全词融写景、议论和抒情为一炉,气势恢宏,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 C. 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选自他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作品通过叙述“我”一家人对于勒叔叔态度的不断变化,揭示了人们“嫌贫爱富”的变态心理。‎ D. 鲁迅小说《故乡》选自《朝花夕拾》。作品里,回忆中的“故乡”充满童趣,现实中的“故乡”在生活的重压下,失去生计,而理想的“故乡”在探寻的朦胧中。‎ ‎7、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沉舟侧畔千帆过 ,                  。‎ ‎(2)春蚕到死丝方尽,                               。‎ ‎(3)停杯投箸不能食,_______ _______。‎ ‎(4)__________ ___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5)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 _______。‎ ‎(6)              ,人迹板桥霜。‎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现在用来比喻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客观规律的句子是                                 ,                                 。‎ ‎(8)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名句“ ,‎ ‎ 。”来赞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12分)‎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一)汉字书写(2分)‎ ‎8.古人云:“书,心画也。”这句话是说书法是人的心理描绘,是以线条来表现个人的精神境界。请在田字格中准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句子,借以展示你的精神风貌。‎ 博 观 而 约 取 ,厚 积 而 薄 发 。‎ ‎(二)根据要求,完成9~11题。(6分)‎ 两年前一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今年4月18日,《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又与观众见面。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舌尖2》总导演陈晓卿在摄制前提出了54条要求与建议,如“美食不是目的地,是邮发点”。因此,《舌尖2》收录了这样的故事,一对养蜂夫妇一年中300天带着帐篷奔走在路上赶花酿蜜,他们做着最甜也最苦的澄汁。摄制组跟拍了这对夫妇40天的旅途,从四川出发,越过秦岭,落脚甘肃。‎ ‎(《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4月18日)‎ ‎【材料二】《舌尖2》这部最初曾建议围绕“八大菜系”来做的纪录片,最终选择了以美食为由头评选故事的路径,以美食见人生,瘵美食寄托在人物的情感和故事当中,加上原本就有的精妙的纪录,磁性的解说和精彩的画面,因此《舌尖2》一搬上电视荧屏的餐桌就此起轰动。‎ ‎【材料三】网民“@黛焉”:大概《舌尖1》的火热让制作团队压力太大,导致《舌尖2》过分追求所谓“背后的东西”,讲故事占据了80%,美食倒成了一闪而过的东西了!觉得“舌尖”还是带给“吃货”简单的满足和幸福更好。‎ ‎9.依据材料说说《舌尖1》火热的主要原因。(2分)‎ 答:            ‎ ‎10.依据材料说说《舌尖1》和《舌尖2》的相同之处。(2分)‎ 答:               ‎ ‎11.很多网友评论《舌尖2》:“少了口水,没控制住潮水。”请依据材料,说说网友这样评论的原因。(2分)‎ 答:             ‎ ‎(三)名著阅读。(4分)‎ ‎12.古典小说《水浒传》里有众多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例如在第十六回中,以“青面兽”杨志为首的一方乔装成客商、脚夫伺机出行,以“            ”(填绰号)晁盖为首的一方乔装成           和          妙施巧计;一方勾心斗角,最终失了生辰纲,一方             , 最终智取生辰纲。情节扣人心弦,令人拍案叫绝。(每格填一词)‎ 三、阅读。(5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13题。(6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2.“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13.请结合词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来分析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14分)‎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4.解释下列句中加框词的含义。(4分)‎ ‎(1)去国怀乡                             (2)至若春和景明                              ‎ ‎(3)而或长烟一空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15.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文:                                                                                  ‎ ‎(2)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                                                                                  ‎ ‎16.文中表现古仁人胸襟宽广的句子是:                   ,‎ ‎                          。(2分)‎ ‎17.作者不惜笔墨地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喜、因己而悲的心情,其目的是什么?(2分)‎ 答:                                                                                    ‎ ‎                                                                                           ‎ ‎18.当今社会,有的人过分看重物质和金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而一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却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境界。请谈谈你对此的认识。(2分)‎ 答:                                                                                    ‎ ‎                                                                                          ‎ ‎ ‎ ‎  ‎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3题(15分)‎ 读书莫忘做笔记 汤欢 ‎①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读书时,左边是书,右边是笔记本。遇到好词佳句则随手摘抄,心有所感便顺写下,既能加深印象,积累知识,亦方便日后检索,为作文治学打下基础。‎ ‎②前人读书治学,多有做笔记的习惯,学问也常常从笔记本中得来。顾颉刚先生一生治学,勤于做读书笔记,从1914年至1980年逝世,做笔记的习惯从未间断,60余年积累笔记近百册,共四五百万言。他所从事的古史研究需大量考据,做笔记是他治学研究、著书立说的基础,“为笔记既多,以之汇入论文,则论文充实矣;作文既多,以之灌于著作,则著作不朽矣。”此外,在他看来,相对于长篇大论的学术文章而言,笔记可长可短,有简洁之美,做笔记“可以自抒心得,亦可以记录人言;其态度可以严肃,亦可以诙谐,随意挥洒,有如行云流水,一任天机”,笔记实乃学术界的小品文。‎ ‎③钱锺书读书也爱做笔记,从上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一直坚持,单是外文笔记就达200多本、3.5万多页。据杨绛所言,他的笔记本“从国外到国内,从上海到北京,从一个宿舍到另一个宿舍,从铁箱、木箱、纸箱,以至麻袋、枕套里出出进进。”其笔记不仅数量惊人,内容也广袤博杂,从精深博雅的经史子集,到通俗的小说院本、村谣俚语和笔记野史,古今中外,无所不容。把这些笔记前后参照、相互引证、融会贯通后,才有了如《管锥编》里那样汪洋恣肆、行走于东西之间游刃有余的文章。‎ ‎④蔡元培晚年总结自己读书多年却“没什么成就”,原因之一是“不能勤笔”。“不能勤笔”即不能勤于做笔记。他说自己读书虽然只注意于他所认为“有用的或可爱的材料”,“但往往为速读起见,无暇把这几点摘抄出来,或在书上做一点特别的记号”,这样的后果是不易检索,需要用的时候“几乎不容易寻到”。‎ ‎⑤‎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可见,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骤;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做笔记亦是一种值得吸取的方法。不管读书是为长见识,为陶冶性灵,还是只为娱乐消遣,遇到有趣、有启发、有感于心的文字则随手记之,这文字便会在我们内心加深一层印象;日久天长,这笔记本便成了我们平日读书精华之积累,是我们知识丰富、心灵成长的记录,是一种珍贵的纪念。若干年后,当我们重温当年的笔记,看到自己熟悉的字迹时,或许还会回想起某时某地写下这笔记时的情形,内心一定无比自得与安宁。‎ ‎⑥做笔记固然重要,但经常温故笔记更重要。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只记笔记却不温习,一样容易遗忘,时常巩固方能加深记忆,需要用时才能信手拈来;此外,温故而知新,在翻阅读书笔记时,往往能够前后贯通,发现新的问题。‎ ‎⑦做笔记需要时间,如钱锺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大约是读这本书的一倍。但当你将做笔记看成是读书的一部分,认识到做笔记的益处,便不会认为这时间白白浪费了。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唯独读书不能快,做笔记不能急躁。‎ ‎⑧时代在进步,电子笔记的出现让笔记的记录、保存和使用更为便捷:键盘输入、复制粘贴可以代替手写,电脑和手机客户端皆能同步保存;此外,这种云笔记还带有关键词检索功能,极大地方便了我们对材料的收集和整理。‎ ‎⑨读书思考,随手记之,同时不忘时常温故,无论对于治学之人还是普通读者,这习惯都值得我们承袭并坚持。无论这笔记是手抄笔记还是电子笔记,它都会成为我们好读书之人一笔宝贵的财富。‎ ‎(《人民日报》2015年03月31日 24 版)‎ ‎19.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2分)‎ ‎                                                                                 ‎ ‎20.从本文看,做读书笔记主要记什么?读书笔记有什么好处?(4分)‎ ‎                                                                                                ‎ ‎21.“钱钟书当年就常常爱翻阅一两册中文或外文笔记”,把精彩的片段读给杨绛听。”这句话在文中哪一段最合适?(3分)‎ ‎                                                                                               ‎ ‎22.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                                                                                  ‎ ‎2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是一项是(      )(3分)‎ A.学者、作家都市时必须作笔记;对于普通人,笔记可做可不做。‎ B.时代在进步,作笔记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做电子笔记也是很好的。‎ C.现代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书报杂志也越来越多,因此,读书做笔记也要越来越快。‎ D.自己做的笔记自己是做清楚的,不用温习也可以前后贯通,发现新问题。‎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4~28题.(15分)‎ 我长大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资*源%库 ‎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才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 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 ‎24. 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什么?(3分)‎ ‎                                  ‎ ‎25. 文中画线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26.文中说:“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 (3分)‎ ‎27.家里“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我”想象中会有怎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象? (3分)‎ ‎  ‎ ‎28.“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分)‎ 四、作文(60分)‎ ‎2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人生旅途中,我们常被温暖照亮:父母殷切的期望,老师谆谆的教诲,同学纯真的友谊,自然慷慨的启示……让我们消极变积极,单调变多彩,坎坷变坦途。由此,我们克服困难,勇敢坚强;心有所悟,帮助他人;坚守信仰,乐观豁达……彰显青春的美好与活力。‎ 请以“温暖照亮我前行”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 ‎(2)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     (3)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C4、A 5、D6、D       ‎ 二、填空题 ‎7、病树前头万木春8、蜡炬成灰泪始干 ‎9、拔剑四顾心茫然 10、江山如此多娇 ‎11、雪拥蓝关马不前 12、鸡声茅店月  ‎ ‎1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5、略     ‎ 三、语言表达 ‎16、(6分)‎ ‎(1)(2分)《舌尖1》重在对中国美食的礼赞(或:重点介绍美食带给人们味觉的满足和幸福。意思对即可)‎ ‎(2)(2分)都介绍了美食;都有精妙的配乐,磁性的解说和精彩的画面(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 ‎(3)(2分)“少了口水”的原因是:《舌尖1》过分追求美食背后的东西,有关美食的介绍篇幅较少,带给人们舌尖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不够。(1分,意思对即可)‎ 没控制住? 水的原因是:《舌尖2》充分挖掘美食背后的感人故事,以美食见人生。‎ ‎(答出“与美食有关的故事很感人”或“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让人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亦可)。(1分,意思对即可)‎ ‎17、托塔天王  枣贩子(或“卖枣的”)  酒贩子(或“卖酒的”)  齐心协力(或“兄弟齐心”“默契配合”“精诚团结”等)‎ ‎18、1.比喻、夸张,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 ‎ ‎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两句表现了词人想要收复国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可怜白发生”表现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 四、文言文阅读 ‎19、1、(1)离开 (2)日光,阳光 (3)有时 (4)曾经  ‎ ‎2、(1)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替君主担忧。(2)啊!(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或:啊!(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志同道合呢?)‎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正是一阴一晴的自然风物,触发了迁客骚人的悲喜情感,由此引出下文对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境界的议论。(分析对即可)‎ ‎5、略。观点明确,言之成理,阐述清楚即可。‎ 五、现代文阅读 ‎20、1“读书莫忘做笔记。”或“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或“读书思考,随手记之,同时不忘时常温故,无论对于治学之人还是普通读者,这习惯都值得我们承袭并坚持。”‎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2遇到好词佳句则随手摘抄,心有所感便顺势写下。既能加深印象,积累知识,亦方便日后检索,为作文治学打下基础;是知识丰富、心灵成长的记录,是一种珍贵的纪念。‎ ‎3放在文中第⑥段最合适。因为第⑥段讲的是温习笔记的重要性。这句话所说的正是温习笔记之事,与第⑥段内容一致。‎ ‎4本文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顾颉刚、钱钟书、蔡元培等人的事例,具体地论证了读书莫忘做笔记的观点(或“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骤”),具有说服力。‎ ‎5B ‎ ‎21、1. 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 希望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2. 环境;为下文邻家孩子撞倒老太太作铺垫(交代邻家孩子撞倒老太太的缘由)‎ ‎3 因为我坐的车撞了人,自己还想一走了之。‎ ‎4. 想象中父亲会严厉地批评我;  因为他亲眼看到我闯了祸。‎ ‎5 长大并不仅在于年龄,更在于心理。年龄大并不等于“长大”,年龄小也未必是没有“长大”,“长大”的标准是有责任感。‎ 六、作文 ‎22、略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