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玉溪一中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云南玉溪一中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玉溪一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2018届第四次月考 语文学科试卷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以人文教育涵养工匠精神 黄金 培养大国工匠,源头在一流的工程教育。如今,工科人才的培养,不止一次听到“局中人”直呼“两难”:一头是工科学生的“难”,难在专业“窄化”、生活“宅化”。学生抱怨课程多、实验多,疲于应付眼前连绵不绝的苟且,无暇诗和远方,更难涵养精益求精、沉潜专注的匠心。另一头是工程单位的“难”,慨叹工程领军后备人才短缺,特别是素养好、领悟力强、科学与基础理论修养扎实、系统视野开阔、能驾驭宏大复杂工程的“将才”,更是难求。‎ 为何会出现这供需的“两难”?窃以为是因为工科人才培养的人文土壤、人文养分还不够,重视了学生掌握技术和工具的“硬知识”,少了些关注学生人格精神全面成长的“软学养”。‎ 人文教育,以塑造完整健全的“人”而非单向度、工具化的“匠”为出发点,涵育的是人对价值道德的终极关怀,对做事的完美追求,是心灵的沉潜宁静,这和工匠精神是无比契合的。因此,工科人才的培养,切不可少了人文教育这一环,还需以人文教育铸匠魂、育匠心、造匠韵。‎ 一流的大国工匠,需要把科技创造同人类社会重大问题紧紧联系在一起,甚至应当立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具备关切环境、关怀生命的责任心。人文教育中,历史文化、哲学伦理、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学科知识的交汇融通,造就其博约相济、以文化人的特点,让学生涵育健全人格,谙悉工程伦理,明了历史环境,树立高远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 一流的大国工匠,不仅要培育专注技艺、追求卓越之心,更重要的是涵养赋予产品生命和内涵、在技术中融入巧思和灵魂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想象力、审美品位也是不可小视的创造力,不少蜚声世界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都曾得益于文学和艺术的滋养,对生命有了更高层次的体认,也让工程技术有了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久远价值。目前,不少国货正从粗憨、实用阶段转向追求精细、美感的阶段,对工程人才的工艺审美素质要求更高。人文教育恰恰可以打破专业壁垒,将人的思考和生命力融入工程技术,赋予中国制造更大的价值。‎ 当前,我国正处在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质造”乃至“中国智造”的转折点。将人文教育的土壤培得更厚,渠道拓得更宽,内涵挖得更深,才能以世界一流的工程教育为国家的转型发展输送更多一流的“大国工匠”。‎ ‎(选自‎2016年12月07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 下列关于"人文教育"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文教育是以塑造完整健全的“人”为出发点的,是工科人才培养的切不可少的一环。‎ B. 人文教育可以打破专业壁垒,在工程技术中融入人的思考和生命力,完成“中国制造”转向“中国质造”乃至“中国智造”的转折。‎ C. 人文教育涵育的是人对价值道德的终极关怀,对做事的完美追求,是心灵的沉潜宁静。‎ D. 只有将人文教育的土壤培得更厚,渠道拓得更宽,内涵挖得更深,才能以世界一流的工程教育为国家的转型发展输送更多一流的“大国工匠”。‎ ‎2. 下列不属于"一流的大国工匠"应具备的条件的一项是 A. 一流的大国工匠,要培育专注技艺、追求卓越之心。‎ B. 一流的大国工匠,要把科技创造同人类重大问题紧密联系,具备关切环境、关怀生命的责任心。‎ C. 一流的大国工匠,要把历史文化、哲学伦理、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学科知识交汇融通,博约相济,以文化人。‎ D. 一流的大国工匠,更应涵养赋予产品生命和内涵、在技术中融入巧思和灵魂的能力。‎ ‎3. 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工科人才的培养,出现“两难”:一头是工科学生的“难”,另一头是工程单位的“难”。‎ B. 如今,工科人才培养的人文土壤、人文养分还不够,重视了学生掌握技术和工具的“硬知识”,少了些关注学生人格精神全面成长的“软学养”。‎ C. 想象力、审美品位也是不可小视的创造力,蜚声世界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都曾得益于文学和艺术的滋养。‎ D. 因为工程人才审美素质的提高,不少国货正从粗憨、实用阶段转向追求精细、美感的阶段。‎ ‎【答案】1. B 2. C 3. B ‎【解析】5.B ()‎ ‎6.C(是人文教育的作用 ,对象错位了。)‎ ‎7.B ( A不是作者认为,是 “局中人”直呼“两难”;C 是“不少蜚声世界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都曾得益于文学和艺术的滋养”;D因果关系不对)‎ ‎1. 试题分析:原文是“赋予中国制造更大的价值”,完成“中国制造”转向“中国质造”乃至“中国智造”的转折太绝对了。‎ 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此题B项混淆范围。‎ ‎2. 试题分析:选项所述内容是人文教育的作用 ,不是“一流的大国工匠”的条件。答非所问。‎ ‎3. 试题分析:A不是作者认为,是 “局中人”直呼“两难”;C 是“不少蜚声世界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都曾得益于文学和艺术的滋养”;D因果关系不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白层古渡 欧阳黔森 白层街上的房屋已经破败不堪了,曾经代表一级政府的房子也只剩下一些断垣残壁。该搬走的都走了,只有脚下的石板光溜溜的,延伸着一条曾经热闹的小街。走在这石板上,面对这些泛着青光,闪烁着千年光晕的石头,我真的不知该说点什么。我也曾扭头试图对别人说点什么,最终还是把涌上喉咙的话生硬硬咽了下去。说什么都是多余的,就像这石块一样。面对着这些,我几乎不能开口讲话,甚至与这儿无关的话。是的,这原本是不该有话的时候。‎ ‎②北盘江大峡谷曾名列《中国地理》杂志评选的“中国最美丽的峡谷”之一。在这样的峡谷里,美丽是不用找的。人在其中,前面是美,左右是美,回头还是美。这里的美,拥有一种固体的、凝滞的状态,伸手可及。这里的美除了让人愉悦的景色,还有它历经千年的历史沉淀。‎ ‎③这里是白层,当地人叫它白层渡口,白层以外的人叫它白层古渡。一个“渡”字,还不能体现它的重要。一个普通的地方或河流,会因为人的需要成为渡口,也会因为人的原因被轻易废弃。一个渡口被冠以“古渡”之名,说明它的存在曾在数十代人的生活中长时间地扮演过重要的角色。白层古渡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它在古夜郎国时就是交通要道,肩负着古夜郎与外界的迎来送往之重托。在清代,白层成为贵州乃至整个云贵腹地进出广西到广东的重要通商口岸。内陆的桐油等山货从这里运往两广,两广的盐巴等海货从这里运往川、滇、黔等边区,盛极一时的白层渡口被誉为“黔桂锁钥”。‎ ‎④走近白层,最先看到的是一座古拱桥,拱桥下面是碧蓝剔透的丝湾河。河水过了拱桥,一下子就宽阔了,白花花的水不再湍急,在缓流中变幻成了处子般的碧蓝。这碧蓝在不远的五十米处与北盘江汇合。北盘江的水是污浊的,这碧蓝一头扎进去,便不见了半点的晶莹剔透。北盘江从千万年以来的碧蓝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是因为上游修建了火电厂。火电厂用河水洗煤,这江便不再清澈,什么时候江水会再显碧蓝呢?除非煤尽了,火电厂消失了。‎ ‎⑤北盘江上游的火电厂还没有消失,下游的广西境内又要构筑堤坝修建大型水电站。这个大型水电站将导致白层古渡永远地消失。‎ ‎⑥北盘江畔的白层人还算幸运,至少比其他地方晚了那么一点被开发。白层人的迁移绝无挽回的可能。这里善良的人总是往好处想,他们渴望这次的迁移印证一句老话,树挪死人挪活。而白层古渡那几十棵枝叶参天的婆娑古榕,那几百年来与一代又一代白层人生死相惜的大树,因为根伸于两岸的土地太久、太深,而无法迁移了。他们将成为新水库的献祭、牺牲,而且不需要任何的仪式。对于这些千百年来历经风雨的大树来说,任何的仪式都是苍白的、无力的,甚至是一种侮辱。这些绿意盎然的大树,在我徜徉的最后一刻,仍然绿意盎然,仍然继续释放着浓酽的、让人神清气爽的氧气,让我在这种无奈中,徒劳地忧伤。它们俯视浊流滚滚的北盘江,用自己的沉默,来表达对一种无可挽回的沉没的痛悼。或许,它们早就参透了生命的起承转合,它们对一切早就坦然待之,比起我们人类中间修养最高的圣人还要坦然、自然、从容。‎ ‎⑦人是有两条腿的,别说挪动一下,就是狂奔飞跑也是可以的。但是那些与白层人一起生存了上千年的古榕树是无法挪动的。白层古渡有三十二棵这样的千年古树,其中有一大半将被水淹没。当年中央红军在这里与敌军作战,强渡过江,打跑了湘军的一个团。据老人说,轰隆隆的枪炮满天飞舞,却未曾伤到树木一分一毫。红军留下的标语都是刻在石壁上的,也没有伤到古树的一点皮毛。至今,那些标语在大树旁的石壁上依稀可见。大炼钢时期,砍伐了不计其数的森林冶炼那一大堆黑不溜秋的铁块,谁也未敢动这些千年大树。不想这些大树时至今日将被淹死。‎ ‎⑧还有两个月,白层古渡只能是在水下了。对于白层古渡,我只能做这些了。再无话可言。‎ ‎⑨说到这里,忘了补一句也是再无可言的事。与白层古渡淹没前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乌江岸上存在了上千年的古纤夫道也将被大坝截流所淹没。‎ ‎⑩真的,再无可言。‎ ‎ (节选自《白层古渡》,有删改)‎ ‎4. 下列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这碧蓝一头扎进去,便不见了半点的晶莹剔透”写出了人们下水游戏都找不到清澈的北盘江水。‎ B. 由白层古渡被淹没到古纤夫道被淹没,作者情感步步推进,表达了作者对大坝截流造成的生态破坏的批判与谴责。‎ C. 文章最后三段写了作者从“无话可说”到“再无可言”的过程,与文章开头“也只剩下一些断垣残壁”相照应,使文章结构更为完整。‎ D. 白层古渡见证过的历史有:古夜郎国时与外界的交往,清朝时云贵与两广地区的通商,革命时期中央红军与湘军作战,大炼钢时期砍伐森林冶炼钢铁。‎ ‎5. 赏析文中两处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 ‎(1)人在其中,前面是美,左右是美,回头还是美。‎ ‎(2)它们俯视浊流滚滚的北盘江,用自己的沉默,来表达对一种无可挽回的沉没的痛悼。‎ ‎6. 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 ‎【答案】4. D 5. (1)排比(或反复)。句式整齐,语意层进,强化了作者对北盘江大峡谷的美丽的赞叹。‎ ‎(2)拟人。将古榕树人格化,借助古榕树的沉默与痛悼,表达了作者对失去古榕树的无奈与忧伤。 ‎ ‎6. ①要处理好开发建设与保护生态之间的关系。②千年白层古渡的即将消失是由于在开发水电的过程中,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不应以此为代价,促进当地经济发展。③应本着保护生态与开发建设相结合的原则,统筹协调,保护好古文物、古村落等人类文明。‎ ‎【解析】‎ ‎4.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散文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A项理解错误;B项“批判与谴责”错误,“应是无奈与悲愤”之情;C项照应内容表述错误,应该是与“几乎不能开口讲话”相照应。‎ ‎5.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句的表现手法和效果。(1)结合“美”分析,应该是排比或者反复,强化了作者对北盘江大峡谷的美丽的赞叹。(2)“它们俯视”“自己的沉默”等可知,是拟人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失去古榕树的无奈与忧伤。‎ ‎6. 试题分析:本题是探究题。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通过整体阅读文本能够联系到当时的写作背景,同时准确分析归纳出作者的写作目的:针对访谈就是体现提问者和访谈对象(主要是后者)的人生观;针对人物传记就是探讨传主的人生价值,其在当前社会有什么积极意义。如本题要处理好开发建设与保护生态之间的关系。千年白层古渡的即将消失是由于在开发水电的过程中,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以此为代价,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大连光源:能给原子拍视频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制的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大连光源”,发出了世界上最强的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脉冲,单个皮秒(1皮秒等于一万亿分之一秒)激光脉冲产生140万亿个光子,这套总长100米的装置成为世界上最亮且波长完全可调的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光源。‎ ‎ “大连光源”由加速器、波荡器和光束线站三部分构成。先由时间宽度为几个皮秒的脉冲激光(驱动激光)在光阴极上打出一簇高密度的脉冲电子,再利用直线加速器将这个脉冲电子束加速到3亿电子伏特的能量,电子的速度与光速非常接近。另一束皮秒或者相近时间宽度的强激光(种子激光)照射在这个高能电子束上,电子束中的电子在种子激光的作用下,就会按照激光的波长在空间重新分布(调制),然后让被调制的电子束继续穿越一系列周期性变化的磁场。电子在周期性磁场中就会一边以光速向前飞行,一边左右摆动,向前辐射出光线。途中各处发射的光会叠加增强,同时电子自身辐射的光也在调制电子自己的空间分布,从而使得电子更加强烈地辐射光线,适当地选择周期性磁场的强度,就会使得种子激光中的某个谐波成分按照前述方式急剧地自激放大并达到饱和,从而输出极紫外激光。‎ ‎ “‘大连光源’有最亮的‘闪光灯’,峰值功率的亮度比太阳光高100亿倍,有最快的‘快门’,出光长度能达到飞秒(1飞秒等于一千亿分之一秒)、皮秒,不但能让分子、原子‘无处遁形’,还能给它们‘拍电影’,将物理化学反应的全过程动态记录下来。”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赵振堂说明了“大连光源”的大用场。‎ ‎(选自《人民日报》)‎ 材料二 自由电子激光是国际上最先进的新一代光源,也是当今世界科技强国竞相发展的重要方向,在科学研究、先进技术、国防科技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自由电子激光的发展在前沿科学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十年来,自由电子激光技术的发展和突破为探索未知物质世界、发现新科学规律、实现技术变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研究工具。‎ ‎ “‘大连光源’的建成出光成为我国大科学工程的又一成功范例,也必将大大促进我国在能源、化学、物理、生物、材料、大气雾霾、光刻等多个重要领域研究水平的提升,为我国的科学事业注入新的活力。”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王恩哥表示,这一光源的成功研制为我国未来发展更新一代的高重复频率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经济网)‎ 材料三 大连光源正式开工建设以来,在两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基建工程以及主体光源装置的研制,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调试成功,产生了世界上单脉冲最亮的极紫外激光,创造了我国同类大型科学装置建设的新记录。‎ 这一项目也开创了我国科学研究专家与大科学装置研制专家成功合作的先例,对于未来加快推动大科学装置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科学目标为驱动,让大连光源成为我国大科学装置研制的典范。赵振堂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我国早期的大科学装置,往往都是先建好装置,再去找用户,看看哪些科学家能用。“但是大连光源把这个过程反了过来,是科学家先对科研有了需求,再找到工程团队来合作。这要求我们在建装置之前就充分调研,开工之前就要掌握装置的科学目标是什么。”‎ 大连化物所的长处是科学研究,而上海应物所团队在大科学装置建设方面积累了20年的经验,两个团队为了相同的梦想走到了长兴岛,合作顺利得出人意料。‎ ‎(《中国科学报》)‎ ‎7.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大连光源”是世界上最亮且波长完全可调的极紫外自由电子光源,全套装置总长100米,能给分子、原子拍摄视频,记录下物理化学反应的动态全过程。‎ B. 自由电子激光是最先进的新一代光源,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大连光源”大大促进了我国在能源、化学、物理、生物、材料、大气雾霾、光刻等多个领域的研究水平的提升。‎ C. “大连光源”由上海应物所和大连化物所联合研制,前者的大科学装置研制专家与后者的科学研究专家成功合作,成为了我国大科学工程的成功范例。‎ D. 我国早期的大科学装置,往往在建设之前缺乏充分调研,科学目标不够明确,一般都是先建好装置,再去找用户,而“大连光源”的研制则改变了这一状况。‎ ‎8.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上述材料引用了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赵振堂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王恩哥对“大连光源”的相关 介绍和评价,这些引用增加了新闻的时效性和真实性。‎ B. 三则材料因为报道的重点不同,表达方式也各不相同,材料一主要运用了说明和描写的表达方式, 力求准确生动,材料二、三主要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观点鲜明。‎ C. 材料一第二自然段先介绍了“大连光源”的结构,然后按先后顺序详细介绍了“大连光源”输出极紫外激光的过程,这让读者对“大连光源”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D. 材料二第一段介绍了自由电子激光技术在世界领域的应用前景和作用,其目的之一是为了突出我国的“大连光源” 在自由电子激光技术领域已处于世界最先进水平。‎ E. 材料三前两段介绍了大连光源项目的建设过程,这个过程不仅用时短,而且技术领先世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该项目成为我国大科学装置研制的典范。‎ ‎9. 三则材料对“大连光源”的报道,其共同点和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 ‎【答案】7. B 8. CD ‎ ‎9. (1)共同点:都报道了“大连光源”项目的成就(领先性)。(2)侧重点:①材料一侧重于报道“大连光源”的构造及原理;②材料二侧重于报道“大连光源”建成的应用前景和重要意义;③材料三侧重于报道“大连光源”项目成功的原因在于科学家的密切协作。‎ ‎【解析】‎ ‎7. 试题分析:对于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把握如下几点,一是选择“符合”还是“不符合”的,二是选择“一项”还是“两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比对。比如本题中,“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B项“‘大连光源’大大促进了”说法错误,原文是“必将大大促进”,选项把未然说成了已然。‎ ‎8. 试题分析: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两项”。A项,“时效性”应改为“权威性”;B项,材料一没有“描写的表达方式”;E项,强加因果。‎ 点睛:实用类文本阅读5选2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点和论述类文本阅读基本相同,注意“词语”“句子”“文段内容”和“主旨”的分析。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多考核行文的语言风格,篇章的结构,引用等手法的运用。作答时应先认真审题,并认真阅读各个选项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有关联的文字,看一看文中的信息与选项是否一致;最后根据材料内容进行比照判断即可。‎ ‎9.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三则材料对‘大连光源’的报道,其共同点和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作答时要从先分别概括三则材料的内容,如料一讲述的是大连光源给原子拍视频的原理;材料二讲述的是自由电子激光的应用前景和大连光源的建成出光的重大意义;材料三讲述都是大连光源对于未来加快推动大科学装置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与科学家们的密切联系。然后将这三则材料内容放在一起比较,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和侧重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崔日用,滑州灵昌人,其先自博陵徙家焉。进士举,初为芮城尉。大足元年, 则天幸长安,路次陕州。宗楚客时为刺史,日用支供顿事,广求珍味,称楚客之命, 遍馈从官。楚客知而大加赏叹,盛称荐之,由是擢为新丰尉。无几,拜监察御史。‎ 神龙中,秘书监郑普思欲纳女后宫,潜谋左道,日用遽奏劾之。普思方承恩,中宗不之省。日用廷争恳至,词甚抗直,普思竟伏其罪。时宗楚客、武三思、武延秀等递为朋党,日用潜皆附之,骤迁兵部侍郎兼修文馆学士。中宗暴崩,韦庶人称制, 日用恐祸及己。知玄宗将图义举,乃因沙门普润、道士王晔密诣籓邸,深自结纳, 潜谋翼戴。玄宗尝谓曰:“今谋此举,直为亲,不为身。”日用曰:“此乃孝感动天,事必克捷。望速发,出其不意,若少迟延,或恐生变。”及讨平韦氏,其夜,令权知雍州长史事。以功授银青光禄大夫、黄门侍郎,参知机务,封齐国公,食实封二百户。‎ 为相月余,与中书侍郎薛稷不协,于中书忿竞,由是转雍州长史,停知政事。 寻出为扬州长史,历婺、汴二州刺史、兗州都督、荆州长史。因入奏事,言:“‎ 太平公主谋逆有期陛下往在宫府欲有讨捕犹是子道臣道须用谋用力今既光临大宝但须下一制谁敢不从忽奸宄得志则祸乱不小。”上曰:“诚如此, 直恐惊动太上皇,卿宜更思之。”日用曰:“臣闻天子孝与庶人孝全别。庶人孝, 谨身节用,承顺颜色;天子孝,安国家,定社稷。今若逆党窃发,即大业都弃,岂得成天子之孝乎!伏请先定北军,次收逆党,即不惊动太上皇。”玄宗从其议。及讨萧至忠、窦怀贞之际,又令权检校雍州长史,加实封通前满四百户。寻拜吏部尚书。‎ 十年,转并州大都督长史。寻卒,时年五十,赠吏部尚书,谥曰昭。后又赠荆州大都督,子宗之袭。日用才辩过人,见事敏速,每朝廷有事,转祸为福,以取富贵。及先天已后,复求入相,竟亦不遂。‎ ‎(选自《旧唐书·崔日用》有删节)‎ ‎10.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太平公主谋逆/有期陛下往/在宫府欲有讨捕/犹是子道/臣道须用谋用力/今既光临大宝/但须下/一制谁敢不从/忽奸宄得志/则祸乱不小 B. 太平公主谋逆有期/陛下往在宫府欲有讨捕/犹是子道/臣道须用谋用力/今既光临大宝/但须下一制/谁敢不从/忽奸宄/得志则祸乱不小 C. 太平公主谋逆有期/陛下往在宫府/欲有讨捕/犹是子道臣道/须用谋用力/今既光临大宝/但须下一制/谁敢不从/忽奸宄得志/则祸乱不小 D. 太平公主谋逆/有期陛下往/在宫府欲有讨捕/犹是子道臣道/须用谋用力/今既光临大宝/但须下/一制谁敢不从/忽奸宄/得志则祸乱不小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尉,古代官名,一般是武官,如县尉、都尉、卫尉、太尉。文中的“芮城尉”和“新丰尉”是指同一级别的官员。‎ B. 雍州,历史上的九州之一,在秦汉隋唐时期地理位置相当重要,文中崔日用被暂时任命为雍州长史,说明了朝廷对他的倚重。‎ C. 社稷,社稷本义是指土神和谷神,君主为了祈求安定和丰收,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后来社稷就被用来借指国家。‎ D. 检校,检校之衔始于晋朝,最初有审查、核实的职责,后来指在本官之外暂时兼任他职,朝廷对宠信、敬重的大臣多加此名。‎ ‎12. 下列各项中,对于文中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崔日用善于交接,升职很快。他在负责调度行旅宴饮所用之物时打着陕州刺史宗楚客的名号为武则天的随行官员送上山珍美食,因而得到宗楚客的推荐。后又周旋于宗楚客、武三思、‎ 武延秀之间,很快做到了兵部侍郎。‎ B. 崔日用恪尽职守,刚正为官。秘书监郑普思想把女儿送到后宫,暗中谋划,使用邪魔歪道,崔日用据理力争,极力弹劾他,最终让深得中宗恩宠的郑普思认罪伏法,受到惩戒。‎ C. 崔日用审时度势,善于自谋。他担心韦皇后专权会祸及自己,就主动去拜见还是王子的唐玄宗,表示愿意效劳,同时劝说鼓励玄宗尽早行动铲除韦氏党羽。成功之后,被朝廷任命为雍州长史。‎ D. 崔日用才能出众,死后荣宠。朝廷每有祸事,他往往能预判准确迅速,让朝事转危为安。为此朝廷再次请他出任宰相之职,但他最终没有答应。死后他被追赠多职和谥号,子孙也蒙受其荫庇。‎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因沙门普润、道士王晔密诣籓邸,深自结纳, 潜谋翼戴。‎ ‎(2)与中书侍郎薛稷不协,于中书忿竞,由是转雍州长史,停知政事。‎ ‎【答案】10. C 11. A 12. D ‎ ‎13. (1)于是(崔日用)通过和尚普润、道士王晔秘密到籓邸去拜见,表示愿意为此效劳,暗中辅佐拥戴玄宗。‎ ‎(2)崔日用和中书侍郎薛稷有了矛盾,两人在中书省内忿怒相争,因此(崔日用)被改任为雍州长史,停止参与管理朝中事务。‎ ‎【解析】‎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要细读所给文段,明确了解文意,然后根据文意进行判断,本段话的大意为:太平公主早就想谋逆了,陛下过去住在王府,想要讨伐逮捕她,尚且有子道、臣道的限制,必须用计谋,借助外力。现在您已经登上天子之位,只需下一道诏令,谁敢不听从呢?万一让犯法作乱的坏人暂时得逞,那么危害一定很大。其中注意结合文言文行文的习惯,也可借助标志词,如“谁敢不从”。还可以根据一些名词,如“陛下”“宫府”“子道臣道”等即可作出判断。‎ ‎11. 试题分析: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常识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解答此题,应结合着该词语所在的语段及具体语境分析,A项,文中崔日用因为善于讨好上官,受到宗楚客的推荐,被从“芮城尉”破格提拔为“新丰尉”,由此可见两者官衔不同。‎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墓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D项,“朝廷再次请他出任宰相之职,但他最终没有答应”‎ 与原文内容不符。‎ 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第一句得分点:“因”,通过;“结纳”,效劳;“翼戴”,辅佐拥戴。第二句得分点:“不协”,有了矛盾;“忿竞”,忿怒相争;“知”,管理。‎ 参考译文:‎ 崔日用,是滑州灵昌人,他的先祖从博陵迁居到此。崔日用进士及第,一开始做芮城尉。大足元年, 武则天巡视长安,中途驻扎在陕州。宗楚客当时为陕州刺史,崔日用负责调度行旅宴饮所用之物,到处寻找山珍美味,谎称是宗楚客的命令,送给每一个随从武则天出行的官员。宗楚客知道后十分赞赏,在武则天面前大力称赞举荐他,因此被破格提拔为新丰县尉。没过多久,他又被任命为监察御史。‎ 唐中宗神龙年间,秘书监郑普思想把女儿送到后宫,暗中谋划,使用邪魔歪道,崔日用得知后立刻上奏弹劾他。当时郑普思正深得恩宠,中宗不想追查这件事。崔日用在朝堂之上极其恳切地谏诤,言辞刚正不屈,郑普思最终被治罪。当时宗楚客、武三思、武延秀等相继结党营私,崔日用暗中都依附于他们,很快升迁至兵部侍郎,同时兼任修文馆学士。后来中宗突然驾崩,韦庶人(韦皇后,后被贬为庶人)代行皇帝的职权, 崔日用担心会祸及自己。他知道玄宗打算铲除韦氏极其党羽,于是(崔日用)通过和尚普润、道士王晔秘密到籓邸去拜见,表示愿意为此效劳,暗中辅佐拥戴玄宗。玄宗曾经对他说:“我现在谋划这件事举,只是为了李唐的天下,不是为了自己。”日用曰:“此举孝心感动上天,事情一定会成功。希望您尽早行动,出其不意,如果稍有延迟,也许会有其他的变故。”等到平定了韦氏极其党羽,当晚,就让崔日用暂且担任雍州长史之职。后来,崔日用凭借功劳被授予银青光禄大夫、黄门侍郎,参与处理朝中重大事务,朝廷加封他为齐国公,食邑实际拥有二百户。‎ 做宰相一个多月后,崔日用和中书侍郎薛稷有了矛盾,两人在中书省内忿怒相争,因此 ‎(崔日用)被改任为雍州长史,停止参与管理朝中事务。不久,崔日用又被迫离开京城,担任扬州长史,后来先后担任了婺、汴二州刺史、兗州都督、荆州长史等职务。崔日用趁机入宫陈奏事务,他对玄宗说:“太平公主早就想谋逆了,陛下过去住在王府,想要讨伐逮捕她,尚且有子道、臣道的限制,必须用计谋,借助外力。现在您已经登上天子之位,只需下一道诏令,谁敢不听从呢?万一让犯法作乱的坏人暂时得逞,那么危害一定很大。”玄宗说:“如果真的这样做, 只怕惊动了太上皇,你应该再想其他办法。”崔日用说:“我听说天子的孝道和百姓的孝道是不同的。百姓的孝道,只是修整自身的行为,节省其用度,顺从承受长辈的颜色;天子的孝道,必须使江山社稷安定。如果现在逆党暗中发动叛乱,连江山社稷都不复存在了,怎么能成就天子的孝道呢!我请求先稳定北衙禁军,接着逮捕逆党,这样就不会惊动太上皇了。” 玄宗听从了他的建议。等到讨伐萧至忠、窦怀贞的时候,又让他暂且负责雍州长史的事务,增加了他的实际封邑封,连同之前的共400户。不久崔日用被任命为吏部尚书。‎ 开元十年,崔日用转任并州大都督府长史。不久就去世了,享年50岁,朝廷追赠他为礼部尚书,谥号“昭”。后来,朝廷又追赠他为荆州大都督,儿子崔宗承袭了他的官爵。崔日用论辩才能出众,对事情的发展预判得准确而迅速,朝廷每有不祥之事都会因他而转祸为福,他也因此为自己谋取了富贵。崔日用料定先机之后,还想着能入朝为相,最终未能如愿。‎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台城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4. 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台城》首句总写台城,综括六代。“豪华”之前,着一“竞”字,形象揭示六朝帝王争奇斗巧、富丽堂皇的六代皇宫图景。‎ B. ‎ ‎《台城》第二句写“结绮”“临春”两座高楼,承接上文的“豪华”发出“事最奢”的议论,以点带面,引发读者联想六朝旧事。‎ C. 《台城》第三句由上文的实写转入虚写,描写眼前野草丛生,满目疮痍的景象,与当年“万户千门”的豪华景象形成强烈对比。‎ D. 《泊秦淮》是叙事说理的诗作。首句写景,先渲染水边夜色的清淡素雅;次句叙事,点明夜泊地点,引出“酒家”,为下文听歌作铺垫。‎ E. 《泊秦淮》中的两个“笼”字极其巧妙,将“烟”“水”“月”“沙”四种意象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意境优美的秦淮烟月图。‎ ‎15. 两首诗的内容大体相同,但表现主题的方式各具特色,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14. CD 15. 两首诗都揭露了统治者不以国事为怀,因极尽享乐而误国的行径,但表现主题的方式却不同:刘诗用的是对比手法,将眼前野草丛生、满目疮痍的景色与当年“万户千门”的景象形成强烈对比;杜诗用的是曲笔,表面批评“商女”,实则讽刺沉溺于声色歌舞中的达官贵人,于婉曲中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 ‎【解析】‎ ‎14.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C项,《台城》第三句由上文的实写转入虚写”分析错误,应是“由虚写转入实写”。D项,“叙事说理的诗作”分析错误,《泊秦淮》重在“即景抒怀”。‎ ‎15. 试题分析:题干问“两首诗的内容大体相同,但表现主题的方式各具特色,请作简要分析”,这是比较鉴赏题,从题干来看,比较的点是“表现主题的方式”。先看刘诗,曾经“六代竞豪华”,“万户千门”一片繁荣景象,“事最奢”更是道出了其奢华无比;而今,野草丛生,满目疮痍,衰败不堪。形成了强烈而鲜明昔盛今衰之对比。再看杜诗,三、四句感怀,这两句诗从字面上看似乎是批评歌女,而实际上是诗人有感于晚唐国事衰微、世风颓靡的现状,批评那些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犹唱”二字意味深长,巧妙地将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联系起来,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借陈后主的荒亡国讽喻晚唐统治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思。两位诗人的诗句既有共性,也有不同。考生分析的时候要把二者分开,重点分析表现主题的方式的不同特色。‎ 点睛:对于比较鉴赏题,考生要先审题,从题干中明确比较的点,比如本题中,题干既给出了比较的对象“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青帘斜挂,新柳万枝金”,还给出了比较的点“表现主题的方式各具特色,请作简要分析”;然后来分析诗句,根据题干提供的比较点来理解诗句,题干所给的两首诗,都揭露了统治者不以国事为怀,因极尽享乐而误国的行径,但表现主题的方式却不同,刘诗用的是对比手法,杜诗用的是曲笔,根据这不同的表现方式,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小石潭记》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岳阳楼记》中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皆若空游无所依 (2). 日光下澈 (3). 影布石上 (4). 沙鸥翔集 (5). 锦鳞游泳 ‎【解析】试题分析: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澈”“影”“翔集”“锦鳞”等,理解字义去记忆。现在课标卷已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 第II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我的印象中,李老师总是一副乐呵呵的样子,不管遇到什么人什么事,他都付之一笑,对学生也特别有耐心。‎ ‎②每个学习法律的学生都应该牢记“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的训导,将法治精神薪火相传,为法治中国贡献新的更大的力量。‎ ‎③‎8月24日,饿了么正式宣布合并百度外卖,百度外卖成了饿了么的全资子公司,二者理念高度一致,可谓珠联璧合。‎ ‎④锒铛入狱后的他追悔莫及,原先他也是网络诈骗的受害者,后来他竟以讹传讹,也开始用诈骗手段害人了。‎ ‎⑤书法《兰亭集序》,出自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之手,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在行书水平上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境界。‎ ‎⑥进入高三以来,他像变了个人似的,走路风风火火,听课端端正正,全力弥补弱科,良莠不齐的成绩得以均衡。‎ A. ②③⑤ B. ①③⑥ C. ①②⑤ D. ②④⑥‎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付之一笑:用一笑来回答,表示不值得理会。不指人“一副乐呵呵的样子”,此处望文生义;‎ 薪火相传:比喻师生传授,学问和技艺一代代地继承下去;也比喻种族、文化等代代相传。用来修饰“法治精神”,符合语境;‎ 珠联璧合: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结合在一起。根据“二者理念高度一致”判断,符合语境;‎ 以讹传讹: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结果越传越错。本句指的是他学习网络诈骗者“开始用诈骗手段害人”,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空前绝后:以前没有过,以后也不会有,多用来形容非凡的成就或盛况。用来形容王羲之的书法《兰亭集序》,使用正确;‎ 良莠不齐:好的坏的混杂在一起。一般指人。此处对象错误,不用来修饰“成绩”。‎ 点睛:成语辨析的关键就在于:一是对语境意义的准确把握,二是对成语含义的正确掌握,两者必须相互结合,缺一不可。因此,我们在辨析成语使用情况时,可依次思考下面几个问题:这句话要告诉我们什么?(语境义)→该成语是什么意思?(成语义)→成语义和语境义是否协调一致?(该成语是否适合于该语境)可以说,对语境义的准确把握和对成语义的正确掌握,是我们辨析成语使用情况的前提和保证,也是我们正确解答成语题的重要方法和有效手段。‎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御窑瓷器经皇朝兴替传承,以不同方式流转,如今已经成为人类共有共享的文化财富、艺术珍品,并成了我国全民共享的文化遗产。‎ B. 在刚刚举行的十九大开幕式上,习总书记不间断做了200多分钟的工作报告,并且全程站立,声音始终沉稳有力,令人心生敬佩。‎ C. 能否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对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支撑经济中高速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D. 更重要的是,我们以法律的形式作为抗战的正义性和对死难英烈的纪念固定下来,就是让历史不灭,让丰碑不朽,让强大的民族精神气质永远凝聚。‎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语序不当,“人类共有共享的文化财富、艺术珍品”与“我国全民共享的文化遗产”应互换位置。C项,两面对一面,删掉“能否”。D项,结构混乱,将“作为”改成“把”。‎ ‎19. 下面四个话语情境中,表述得体的一项是 A. 小说《天龙八部》第四十一回写到:萧峰对段正淳说:“大理段王爷,令千金在此,你好好地管教吧!”说着携起阿紫的手,走到段正淳身前,轻轻地将她推过去。‎ B. 某新闻报刊中对南海争端问题写到: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地区间的争端问题以和平协商的方式解决,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处,就动刀动枪的。‎ C. 某电视节目这样评价汉献帝:“以自身的品性、资质和特定条件下的作为论,汉献帝在历代帝王中可算中上水平,如果按照大众对贤君的惯常定义,汉献帝也完全可以忝列其中。”‎ D. 腾讯体育消息:参加中国围棋世界冠军争霸赛的选手古力赛前表示:“明天的对手是江维杰,他在上届比赛中曾把我打下了冠军的宝座,希望他明天能承让。”‎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B项,应用严肃庄重地书面语体。C项,“忝列”应改为“名列”,“忝列”为谦辞,有愧于排列在其中。D项,承让”应该为“手下留情”,“承让”为谦辞,指承蒙相让,一般是在比赛后优胜者谦虚客气时说的话。‎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得超过15个字。‎ 专家表示,①_______ ,生活中常有因生吃鸡蛋而患病的事例。鸡蛋里面常有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空场弯曲菌等致病细菌,对于健康的成年人而言,少数几个细菌很难造成危害。但对于老年人、婴幼儿, ②_________,如尿毒综合征、出血性腹泻、败血症等。鸡蛋中的细菌要被杀死,需要大约70摄氏度的温度。③________,就意味着其内部的温度不到70摄氏度,也就是说,它里面可能有细菌,不能随便吃。‎ ‎【答案】 (1). ①鸡蛋是不能生吃的 (2). ②这些细菌可能导致严重疾病 (3). ③而如果鸡蛋半生不熟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又考查学生对文段的总结概括能力,及文段的推断能力。首先要把握语段,注意前后语境的关联。①根据“生活中常有因生吃鸡蛋而患病的事例”,可以推断为“鸡蛋不能生吃”相关内容;由“但”可知②‎ 处内容与前面内容构成转折关系,再由后面“如尿毒综合征、出血性腹泻、败血症等”可以推断为“些细菌可能导致严重疾病”有关内容;根据什么“就意味着其内部的温度不到70摄氏度”,可推知③应为“鸡蛋在半生不熟的情况下”相关内容,意思对即可。‎ ‎21. 根据下面的思维导图,为“一分钟试卷”下定义,要求要点完备,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字。‎ ‎【答案】“一分钟试卷”是由美国帕曲卡•克罗斯提出的,以课堂重点、难点、疑点为测试内容,以反馈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为目的,在课堂结束前进行的一种测试形式。‎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下定义,题干要求给“一分钟试卷”下定义。首先抓住图片中关键信息,“提出”“内容““目的”“时间”用简短明确的语句答题。‎ 点睛:下定义应牢记一个公式: ‎ 所谓下定义,就是用简短明确的语句提示概念的内涵,即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点或本质的一种逻辑方法。用公式表示就是: ‎ 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种差”是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所独有的属性(既和其它属概念的本质的差别),“邻近属概念”是指包含被定义者的最小的属概念。 ‎ 例如:民歌是直接表现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和要求愿望的、劳动人民创作的诗歌。 ‎ 在这个定义中,“诗歌”是邻近属概念。“直接表现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和要求愿望的、劳动人民创作的”是民歌和其他诗歌的本质差别。即种差。‎ 四、作文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正如我们看见的旷地,如果是肥沃的,必定丛生着各色各样的无用的杂草,要好好利用它,得先把它清理及播撒种子。心灵亦然,倘若没有一定的主意占据他,把它约束在一定的范围内,它必定会毫无目标的到处漂流……‎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约束是人生的罗盘 小草在大树的遮蔽下,偎依着长大;红花在绿叶的衬托下,骄傲的生长;蔓藤在支架的帮助下,努力地向上生长。 ‎ ‎——题记 ‎ 在比赛场上,拔河比赛的队员们正奋力向后拉扯着绳子,一小步,再一小步,艰难的向后拉着,旁边的同学们,老师都在大声的呐喊着:“加油!加油!”队员们的动力犹如长江水般,滚滚而来,滔滔不绝。随着拉拉队的加油呐喊,队员们的奋力拼搏,尽全力向后扯——呼!赢了!只要坚持着一个信念——一定要赢!坚持到底,不松懈,便是胜利! ‎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从古至今的贪官污吏。大多数都是伙同犯案的,张三说服李四一起干,对王五旁敲侧击,最终,三人共案。他们失去了自我,听从别人的摆布,利用自己的职权谋利,最后还是落入法网,毁掉一生。只因为没有坚定做好官,清官的信念,被沿途的风景所迷惑,犯下了错。 ‎ 谎言都是虚构的,但虚构的不一定记时谎言。从古至今,又许多人都听到过、感受过善意的谎言。妈妈骗自己的儿女说:“我不喜欢吃鸡腿,你们吃吧。”儿女们便开心的吃起来。而父母的脸上也洋溢着笑。下雨天,父亲把伞撑歪了,偏向女儿这边,“爸爸,伞撑歪了。”“没有啊,可能是从你的角度看是歪的吧。”小女孩就被这样的哄过去,和父亲一起牵手归家去。这样善意的谎言,如空气般时刻包围着我们的爱。或许,我们要许多年后才恍然懂得。 ‎ 一个小女孩躺在病床上,病魔让她的脸变得苍白,变得憔悴。她双眼盯着窗外的树木,叶子都落了,少许新芽吐出枝头,女孩心里想着:枯木逢春,落光了叶子的树木都可以重新开始,变得枝繁叶茂,我当然也可以战胜病魔,重新夺回我生命的主导权,主宰我自己的生命!后来,女孩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对自己有信心,慢慢地便康复起来。这个女孩,是因为坚定了信念,有良好的信念,因而赢回了自己的健康。 ‎ 约束及信念,是人生的主导方向,是人生的罗盘,有信念,坚持到底,便会获得胜利!‎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首先要认真审读材料,抓住材料的主旨。本篇材料内容主要是由清理土地上的杂草,播撒种子,引申出心灵需要有主意占据、约束,不让它毫无目标的到处漂流。然后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本次作文可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1)排除干扰因素,找到适合自己心田的“种子”;(2)目标或理想对人生的正向引导;(3)人生需要必要的“约束”;(4)杂草也是景,随性播种,活出多彩人生(反弹琵琶)。‎ ‎ ‎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