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阳县2018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湖南衡阳县2018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7年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高三历史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第I卷为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个2分,共50分。每个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春秋时期,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周王准备以上卿之礼赏赐管仲,管仲推辞说:“臣,贱有司也,有天子之二守国、高在,若节春秋来承王命,何以礼焉?”这反映了( )‎ A.分封制度逐渐恢复 B.周朝统治基础有所扩大 C.贵族政治渐趋瓦解 D.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2、《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认为“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材料表明郡县制的主要作用是( )‎ A.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 B.是中央集权制形成的重要环节 C.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3、汉宣帝时,赵广汉出任颍川太守, “又教吏为骺筒(注:形状象瓶子,口很小,可入不可出的器具),及得投书……吏民相告讦,汉得以为耳目。”这一措施( )‎ A.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B.利于反腐惩恶,稳定社会秩序 C.限制土地兼并,削弱豪强势力 D.官民相互揭发,败坏社会风气 ‎4、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以法律强制手段加速大家庭的分解:“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 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这种做法( )‎ A.导致传统宗法关系开始瓦解 B.增加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C.反映了统治者推行严刑峻法 D.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5、宋真宗咸平年间,朝廷申明禁约:“禁内外臣市官田宅(政府出让的公屋)。”仁宗天圣七年,宋政府又出台政策:“诏现任近臣除所居外,无得于京师置屋。”据此推断,宋政府力图( )‎ A.维护市场稳定 B.防止贫富分化 C.控制城市规模 D.变革政府职能 ‎6、钱乘旦说:“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 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 特殊身份……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可见,阻碍中国城市商业发展的因素有( )‎ ‎①社会主流体制的制约②商人的社会地位不高③官办商业强大④‎ 城市的功能主要是政治功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7、战国时期,儒家主张仁政、德治,法家崇尚法治,道家要求无为而治,墨家希望选贤任能,他们共同的出发点是( )‎ A.铲除三代遗迹建立全新制度 B.为统治者改善统治出谋划策 C.顺应大变革潮流而厚今薄古 D.争夺对诸侯国家政权的控制 ‎8、黄宗羲等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方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材料意在说明明末清初思想( )‎ A.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产物 B.适应了专制统治强化的需要 C.本质是传统儒学思想的发展 D.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9、甲午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走向。稍后的中国,循序渐进的洋务新政就此终止。自1895年算起,至1915年袁世凯“帝制自为”,在二十年时间里中国走过了西方国家诸如法国差不多两百年的历史。这种剧烈的变化反映了( )‎ A.甲午战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 B.近代中国社会变革速度超过西方 C.革命成为社会变革唯一的主旋律 D.甲午变革引发了中国人的政治激进 ‎10、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这说明( )‎ A.辫子问题是革命的重要标志 B.民主共和观念日渐深入人心 C.封建陋习开始丧失社会土壤 D.政治变革推动民众习俗变化 ‎11、“自从1914年爆发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在地球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以来,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起了一个变化。”由材料可推知( )‎ A.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新阶段 B.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运动渐成主流 C.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D.十月革命被中国资产阶级认可 ‎12、有学者认为,官僚资本是以国家所有制形式来实现统治集团利益的资本形式。按此说 法,近代中国的官僚资本最早应该出现在( )‎ A.19世纪六七十年代 B.19世纪末20世纪初 C.民国初年、“一战”期间 ” 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 ‎13、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地困难中产生的。百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关于以上信息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渐进变革皆是反思的结果 B.追求独立民主富强是促进反思的原动力 C.戊戌变法是第一次反思后的行动 D.第二次反思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 ‎14、渡江战役期间,毛泽东发表声明:“外国政府如果愿意考虑同我们建立外交关系,它就必须断绝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关系。”新中国初期,与此声明相一致的外交方针是( )‎ A.“和平共处” B.“另起炉灶” C.“一边倒”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15、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大批沿海城市人口向内地迁移,在内地形成了一批新的城镇,促进了中国城市分布向中西部扩散的格局。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B.国家调整了工业布局 C.人口急剧膨胀 D.国家实行城镇化战略 ‎16、邓小平从列宁那里找到了新思路,给中国改革开放找到了新航向。有俄罗斯学者认为 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实际上邓小平对新经济政策 有继承也有超越,“超越”的主要表现是( )‎ A.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 B.利用市场手段发展社会经济 C.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 D.把解决农民问题放在突出位置 ‎17、英国史学家梅英指出“(罗马法)仪式和允约本身有同样的重要性,甚至比允约更为重要”。如果一个固定形式被遗漏或误用,法律行为便告失效。相反,如果所有程序和仪式均已正确进行完毕,即具有法律效力,至于法律行为是否反映当事人的真实意思,法律并不关注。这表明罗马法( )‎ A.具有明显的习惯法痕迹 B.不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C.存在过分注重形式的缺陷 D.缺乏判决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18、钱乘旦的《英国通史》载:“到光荣革命为止,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已经在英国形成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英国率先走向工业革命,也就从一个文明边缘的小国走向了世界的中心,并开创了一种新的文明。”材料中“合适的政治环境”主要指当时英国( )‎ A.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B.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C.工业资产阶级控制议会 D.王权受到彻底限制 ‎19、有学者曾经指出:“就马克思理论而言,无产阶级亦必在资本主义社会下获得长期的高 度训练,待其知识程度与组织能力达到一理想水准,才能脱颖而出,代替资本主义来掌握政 权。”这最能够说明的是( )‎ A.《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影响 B.巴黎公社失败的主要原因 C.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客观条件 D.二月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 ‎20、一般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 局。粮食和原料的生产越来越集中于第三世界国家,工业生产则集中于欧美诸国和日本。该 状况反映出( )‎ A.该时期的国际关系日趋简单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亚非拉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受益最大 D.全球经济秩序在竞争中逐步建立 ‎21、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是影响近代欧洲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下列各项中史实与观点的对应正确的是( )‎ A.15世纪的文艺复兴一“基督教并不是罗马人的”‎ B.16世纪的宗教改革一“宗教是迷信”‎ C.17世纪的科学革命一“希腊人错了”‎ D.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一“古典的东西是无与伦比的”‎ ‎22、美国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21世纪简史》中提出:铲平世界的第一辆推土机是柏 林围墙的倒場和 windows3.0版的开启。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铲平世界”是指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趋同 B.Windows3.0加速了全球化进程 C.经济全球化有利于缩小南北差距 D.柏林墙的倒塌是全球化加速的根本动力 ‎23、18一19世纪,欧美的浪漫主义作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他文艺作品。如“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自然发怒’”等,这些作品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追求。这一追求是基于( )‎ A.对自然风光的热爱 B.对工业文明的担忧 C.对政治现状的不满 D.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24、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富国强兵,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地探索着,经历了从“向西方学 习”到“走自己的路”。以下对题干“从‘向西方学习到“走自己的路’”的认识和理解,解读明显有误的是( )‎ A.其进程证明了西方文明的不适应性,中国得“走自己的路”‎ B.向西方学习是资本主义文明冲击落后封建统治的结果 C.其进程体现了近代中国仁人志士们的与时俱进 D.“向西方学习”是一个不断借鉴他国文明,自成一体之过程 ‎25、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写道:“夫成绩者,今所现之果也,然必有昔之成绩以为因:而今之成绩又自为因,以孕产将来之果;因果相续,如环无端,必寻出因果关系,然后活动之继续性可得而悬解也。”下列没有因果关系的历史现象是( )‎ A.铁力牛耕一-推行均田制 B.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一新文化运动兴起 C.工业革命发展—妇女角色转 D.行省制度一加强中央集权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包括3个大题,26题23分,27题12分,28题15分,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3分)‎ 材料一 我国历代思想家和政治家都比较重视人口繁衍问题。春秋时期,孔子在《礼记》中 指出“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唐代的刘晏则说:“人口滋多,则赋税自广,故其理财,以爱民为先”。明代的丘浚则指出:“天下盛衰在庶民,庶民多则国势盛,庶民寡则国势衰……民生既蕃,户口必增,则国家之根本以固,元气以壮,天下治而君位安矣。”‎ 古人也看到了人口蕃衍过多之弊端。早在战国时期,韩非就指出,“古者……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而“今…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罚而不免于乱。”处于北宋盛世的大文豪苏东坡说:“生之者寡而食之者众,是以公私枵然(空虚的状况)而百弊并生。”至乾隆55年全国人口增至3.1亿人,乾隆帝十分担忧地说:“承平日久,生齿日繁,盖藏自不能如前充裕,且庐舍所占土地亦不啻倍蓰(数倍)。生之者寡,食之者众,朕甚忧之”之。‎ ‎ 据吴江生《中国20世纪以前人口资源环境思想探要》‎ 材料二 据统计,1500年,英国人口为300万人,1700年为500万人,1800年为850万人,1850年为1675万人。人口迅速增长造成了大量的“过剩人口”,出现了大批失业者和贫民。19世纪初年在约克郡就有1/3的工人失业,随着失业和贫困而来的是,在英国出现了大量的赤贫者和半赤贫者,在1834年以前,其半赤贫者便有340万。‎ ‎ 舒小昀《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人口问题和人口理论》‎ ‎(1)据材料一,说明古代中国思想家和政治家重视人口增长又对人口增长表示担忧的原因。‎ ‎(8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工业革命导致英国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及其所引 发的社会问题。(11分)‎ ‎(3)据上述材料,说明应如何处理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4分)‎ ‎27、家训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完成要求。(12分)‎ 材料:中国古代家训节选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唐·刘禹锡《名子说》‎ 夫忠孝之于人,如食与衣,不可斯须离也,岂候余易哉。‎ 宋·刘清之《戒子通录》‎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 宋·包拯《包拯集》‎ 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噎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 清·张英《恒产琐言》‎ 人家富贵两字,暂时之荣宠耳。所恃以长子孙者,毕竟是耕读两字。‎ 据材料概述中国古代的家训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国古代家训思想形成的主要 因素。(不得照搬照抄原文)。(12分)‎ ‎28、【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养廉银制度始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当年雍正帝正式降旨实行“火耗归公”,又称“耗羡归公”(注:火耗,即银两在兑换、熔铸、保存、运解中有一定损耗,故征税时要增加损耗,这种附加称为“火耗”或“耗羡”)。规定“每两加耗五分”,耗羡归公后,作为政府正常税收,统一征课,存留藩库,从中提取养廉银,发给官吏作为生活补贴和办公费用,且其数量大大超过正俸。支发各官的养廉银,有一定的标准,养廉银远远高出正俸标准,越是高品级的官员,养廉银越是优厚。督抚大吏每年一二万两,知县一二千两。…从而达到“不使累及间”“‎ 上不误公,下不累民”的目的。‎ ‎ 摘编自董庆伟《清朝雍正时期廉政措施研究》‎ 材料二 新加坡政府为了保障高薪养廉政策的有效性,采取了如下的措施:提高公务员的 工资;确保公务员晋升较快;重视公务员的进修、培训;享有定期休假,退休后享受养老金;‎ 提高福利待遇。新加坡的廉政指数历年来都排在了世界前列,是世界著名的廉政政府之一。‎ ‎……1960年新加坡颁布了全国第一部《防止贪污法》,之后陆续制定了《没收贪污所得利益 ‎》《公务员惩戒规则》《公务员守则和纪律条例》和《公务员指导手册》等法律,对公务员的 行为规范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具有严密、详细、具体、全面的特点,有相当强的可操作性。‎ 新加坡的高薪养廉配备有齐全的廉政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种廉洁的氛围。新加坡廉政教育,从思想上抵制、社绝腐败的念头。新加坡对公务员的监督还有健全的廉政监督网络,包括反贪污调查局的监督、公共服务委员会的监督以及审计署的监督。除此之外,还有公民对公务员的监督、媒体的监督等监督方式并存,使贪污行为很容易被查处,并且还要为此付出相当大的代价,腐败的成本远大于收益。‎ ‎(1)依据材料一,概括雍正时期养廉银制度的主要特征。(6分)‎ ‎(2)依据材料一、二,分析新加坡较之我国雍正时期在廉政政策的主要进步,并谈谈你对高 薪养廉政策的认识。(9分)‎ ‎2017年下学期高三期末质量检测 历史答案 第I卷 选择题(每个2分,25个,共50分)‎ ‎1-5CABDA 6-10CBCDD 11-15AACBB 16-20CCABD 21-25CBBAA 第II卷 非选择题(3个大题,共50分)‎ ‎26题(23分)‎ ‎(1)重视原因:人口增加能促进土地开发与社会发展;人口增加能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人口增加能增强国力(巩固统治)。(4分)‎ 担忧原因:人口过多易导致社会动荡;人口过多会导致个人和国家的贫穷并滋生种种弊端;土地和自然条件的承受能力有限。(4分)‎ ‎(2)原因: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工业革命后农业生产的发展能为更多的人口生存提供粮食资源;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刺激着英国的人口增长;工业革命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条件的改善,为人类寿命的延长等提供了条件。(7分)‎ 问题:劳动力过剩,贫困者增加;国家负担加重等。(3分)‎ ‎(3)处理:合理调节人口增长幅度,将人口的增长控制在社会财富、生产水平和自然环境能够承载的基础之上,实现和谐发展。(5分)‎ ‎27题(12分)‎ 思想:重视道德修养;灌输忠孝观念;提倡节俭治家;为官切勿贪腐;重视耕读传家。(任答其中三点即可)(6分)‎ 因素:专制统治;科举考试;小农经济;以儒家为主的传统文化;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观念。(任答其中三点即可)(6分)‎ ‎28题(15分)‎ ‎(1)主要特征:作为政府的正常税收,统一征课;数量大大超过正俸;按官职高低、事物繁简等来决定;相对减轻人民负担,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任意三点,6分)‎ ‎(2)主要进步:政府官员的待遇更高,措施更完善;政府加强立法规范,“高薪”制度与“严惩”措施相结合;政府官员实行严格的廉政教育培训,从思想上防止腐败;政府建立多层面的健全的廉政监督网络。(任意三点,6分)‎ 认识:高薪养廉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反腐;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则从根本上建立了反腐的有效机制;严格官员选拔与加强操守教育也是反腐养廉的重要保障。(言之成理即可,3分)‎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