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课时 聚落 发展与合作
课时分层训练
1.民居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列四种民居中能反映湿热特点的是 ( )
A B
C D
图8-2
2.[2018·安徽]天气、气候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如一些特色民居往往与当地的气候关系密切。下图为北欧某地的民居,该民居多用松木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屋顶坡度大。北欧民居的建筑特色反映当地的气候特点是 ( )
图8-3
A.湿润多雪
B.低温少雨
C.高温多雨
D.寒冷干燥
12
[2018·娄底] “干栏式木楼”集中分布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多依山傍水,沿山坡密度聚合。木楼外形参差错落,底部架空两至三层,木楼上层住人,下层围牲畜或堆放杂物等。读“干栏式木楼景观图”,完成3~4题。
图8-4
3.远观木楼屋顶参差不齐,主要受何种自然因素的影响 ( )
A.气候 B.地形
C.河流 D.海洋
4.下列地区中适合建干栏式木楼的是 ( )
A.东欧平原 B.撒哈拉沙漠
C.中南半岛 D.黄土高原
[2018·北京]传统民居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杰作。下图为两个传统民居,其中甲在南非,乙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读图,完成5~6题。
图8-5
5.甲、乙两民居相比 ( )
A.甲为半球形,以木板为材料
B.乙以土石为材料,房顶坡度大
12
C.甲为半球形,容易拆卸运输
D.乙以竹子为材料,房顶坡度大
6.甲、乙两民居在设计上的特点及目的是 ( )
A.甲:无窗,门窄小,为抵御严寒
B.乙:配有梯子,在积雪掩门时便于出入
C.甲:简单轻便,防止被洪水冲走
D.乙:房屋低矮,防止干热空气进入室内
[2018·烟台]下图是我国某地简图。读图,完成7~8题。
图8-6
7.在甲城区扩展的过程中,下列因素对其影响最小的是 ( )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交通
8.该地区的传统民居多屋顶尖,墙体高大,白墙青瓦。由此推断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塔里木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9.[2017·龙东]不利于聚落形成的因素是 ( )
12
A.交通便利 B.水源充足
C.地形平坦 D.气候干旱
10.有关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有的聚落在不断发展,有的聚落在衰退
②是人类利用、适应自然的产物,也是人类活动的中心
③聚落的发展不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④聚落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关于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 )
A.寒冷地区,房屋墙体较厚
B.河流交汇处,易形成聚落
C.传统聚落,大多就地取材
D.山区聚落密集,数量众多
12.[2018·长沙]我国众泰与美国福特达成合资协议,组建众泰福特汽车有限公司,这种现象说明 ( )
A.中美经济各成一体
B.中美经济结构一致
C.中国汽车制造业技术领先
D.经济全球化国际合作共赢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截至2018年5月2日,亚投行有86个正式成员国。据此完成13~14题。
13.下列关于亚投行创始成员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12
A.佛教创始于印度
B.澳大利亚人口稠密
C.印度以黄色人种为主
D.巴西主要使用英语
14.下列关于亚投行创始成员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俄罗斯属发达国家
B.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C.印度和巴西的合作属“南南合作”
D.中国和英国的合作属“南北对话”
[2018·北京]牛仔裤是人们喜欢的一种服装。下图为某品牌牛仔裤的“生命过程”:美国(a)本土的总公司进行决策和设计,以哈萨克斯坦(b)的棉花为原料,经土耳其(C)纺成棉线,在中国(d)的台湾省染色,在波兰(e)织成粗棉布,在菲律宾(f)缝制,最后在希腊(g)加工为成品。牛仔裤的“生命过程”是国际经济合作的实例。读图,完成15~16题。
图8-7
15.图中 ( )
A.a—g地分布在南、北半球
B.a—g地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南美洲
C.a国为发展中国家
D.d国海陆兼备
16.国际经济合作便于 ( )
①利用各国优势资源
12
②进行生产的分工与协作
③提高各国经济效益
④减少牛仔裤的生产环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 乙
丙
图8-8
(1)甲图所示为 聚落,乙图所示为 聚落。
(2)据丙图中信息分析,A、B、C三处聚落选址的共同地形因素是 。
(3)A、B、C三处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 ,理由是什么?
12
1.聚落的建筑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下面的地区与民居的搭配正确的是 ( )
图8-9
A.内蒙古地区——竹楼
B.中国黄土高原——窑洞
C.西双版纳地区——冰屋
D.北极地区——蒙古包
[2018·邵阳] 2017年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福建厦门举行,主题是“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读图,完成2~4题。
金砖五国(BRICS)位置图
图8-10
2.下列关于金砖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分布在五大洲
12
B.均为发展中国家
C.均为所在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D.金砖国家间互助合作称“南北对话”
3.金砖国家间经济联系密切,C国从B国进口铁矿、从R国进口石油,最适宜的运输方式分别是 ( )
A.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 B.海洋运输和铁路运输
C.海洋运输和管道运输 D.管道运输和公路运输
4.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R国轻重工业都发达 B.I国被称为“世界办公室”
C.B国有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 D.S国工矿业发达,大量进口工业原料
5.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属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
①水源充足 ②土壤肥沃 ③自然资源丰富④交通便利 ⑤地形平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6.[2018·北京怀柔期末]根据聚落分布示意图提供的相关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图8-11
(1)聚落可分 和 两大类。
(2)图中A、B、C三处聚落都属于 聚落,三处聚落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该图中影响聚落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气候、地形、水源三选二)
(3)A、B、C三处聚落最有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 。
7.[2018·滨州] 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G20)于2018年11月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读“G20国家分布示
12
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G20国家分布示意图
图8-12
(1)A、B两国所在大洲的分界线是 。
(2)从“G20国家分布图”中可知,没有成员国分布的大洲是 。
(3)从经济发展水平看,C所在大洲大部分属 国家。
(4)若我国领导人乘专机到阿根廷参加2018年G20峰会,需要经过的大洋D为 洋,该洋沿岸多火山、地震,试分析原因。
[2018·包头]读我国局部地区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8-13
(1)图中聚落所在省区的简称是 ,导致两个聚落规模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2)图中铁路的走向大致是 ,影响该铁路走向的是主要因素有 。
(3)甲处建有一个水库,库区的最高水位一般出现在 (季节),原因是 (从影响河流水量季节变化的因素方面分析)。
12
参考答案
【课时分层训练】
夯实基础
1.A [解析] 从图中看出,A是傣家竹楼,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的西双版纳,气候湿热。其房屋屋顶坡度较大,便于排水,多采用双层,既隔热又便于雨水的排泄,还能抵御毒蛇猛兽的侵袭,故A符合题意。B是蒙古包,适合内蒙古草原牧民游牧的
12
生活方式;C是窑洞适合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少的环境;D是冰屋适合北极地区终年寒冷的环境。
2.A
3.B 4.C [解析] 本题组考查聚落与自然环境。第3题,“干栏式木楼”多依山傍水,地形高低起伏,故远观木楼屋顶参差不齐。第4题,中南半岛位于热带,山河相间,有山有水,适合建造“干栏式木楼”。
5.C 6.B 7.B 8.D 9.D 10.A 11.D 12.D
13.A [解析]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创始于古印度;澳大利亚是大洋洲中最大的国家,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地广人稀;印度人种是以白色人种为主;巴西原来是葡萄牙的殖民地,主要使用葡萄牙语。
14.A [解析] 俄罗斯是地跨亚欧大洲的国家,重工业发达,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是发展中国家;中国人口世界第一,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印度和巴西都是发展中国家,他们的合作属于“南南合作”;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英国是发达国家,他们的合作属于“南北对话”。
15.D 16.A
17.(1)乡村 城市
(2)地形平坦,海拔在100米以下,沿河而居
(3)B B处位于河流交汇处的平坦开阔地区,发展空间大,且有丰富的水源,水运便利。
[解析] 本题考查聚落景观的差异和聚落形成的原因。聚落的景观分为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聚落的形成具备的条件: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等。
综合拓展
1.B [解析] 本题考查不同地区传统民居的特色,竹楼是西双版纳地区的传统民居,窑洞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冰屋是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传统民居,蒙古包是我国内蒙古地区的传统民居。
2.B 3.C 4.B
5.C
6.(1)乡村 城市
(2)乡村 沿河分布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地形 水源
(3)B
12
7.(1)巴拿马运河 (2)南极洲 (3)发展中
(4)太平洋 地处环太平火山地震带。
[解析] 读图可知:A是美国,在北美洲,B是巴西,在南美洲。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G20国集团的成员遍布世界各地,没有成员国分布的大洲是南极洲。C所在大洲是非洲,非洲的国家大多属于发展中国家。D为太平洋,太平洋沿岸处在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和地震。
中考链接
(1)甘或陇 水资源多少
(2)西北—东南(或东南—西北) 聚落、地形等
(3)夏季 夏季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对河流的补给量最大,需要水库大量蓄水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甘肃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读图可知,两个聚落中,较大的聚落比另一个聚落水源更充足。按图中方向标可以得出,图中铁路的大致走向是西北—东南走向。该地位于河西走廊,祁连山的山麓地区,影响铁路的主要因素是聚落和地形等。夏季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对河流的补给量最大,因此水库的水位一般出现在夏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