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小卷二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踏实/踏青 奢靡/风靡一时 低声悄语/悄然泪下
B.孵化/浮雕 鞠躬/笑容可掬 风流倜傥/丝绸之路
C.角色/角逐 推磨/磨杵成针 烟熏火燎/星火燎原
D.旷野/粗犷 剽悍/膘肥体壮 踌躇满志/铸就辉煌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枢纽 煞风景 人才辈出 通情达礼
B.决择 狙击手 一筹莫展 矢志不渝
C.懈怠 流水账 相辅相承 粗制滥造
D.庇护 挖墙脚 仗义执言 变本加厉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雕像,端坐平视,神态安详,栩栩如生。
B.知识愈浅薄的人愈是侃侃而谈,知识渊博的人则往往出言谨慎。
C.这篇文章让读者一点也看不出修改的痕迹,就好像完全出于自然,一气呵成的样子。
D.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进攻战术单一,使球队面对强敌束手无策。
B.81岁的胡院士在摘得科技最高奖后,殷殷嘱咐“科技创新还要靠年轻人”。
C.看到满山青翠的草木和悦耳的鸟鸣,他顿时感到身心舒畅。
D.烈士公园的国庆节张灯结彩,花团锦簇,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说鸟类是大地上的标点,那麻雀便是最朴实、最常见的“逗号”:机灵、随意、无处不在。
B.对于汉语的子民来说,寄居他乡,母语便是故乡的方言土语;置身异国,母语便是方块的中文汉字。
C.郑板桥的字是有设计感的,熔楷、隶、行、草于一炉;同时兑入画竹、画兰的笔意,奇崛峭拔如“乱石铺街”。
D.如果把“信仰”二字拆开,就会发现“信”与“仰”的关系竟那么紧密——信者,仰也;仰者,信也。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用朴实的文字,以追忆的形式写成的怀念母亲的文章。
B.《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孟子,名轲,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
3
C.“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诗人舒婷用饱含深情的文字抒发的对土地的炽恋之情。
D.《威尼斯商人》和《变色龙》分别是英囯戏剧家莎士比亚和法国作家契诃夫的作品。
7.阅读下面名著选段,根据要求填空。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这段文字出自________(人名)《________》中的文章《______》,所写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问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有人认为作为英雄人物的文天祥,在诗中感慨“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显得消极悲观,你是否同意?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3
1.D 【解析】 A.tā/tà,mí/mǐ,qiǎo/qiǎo;B.fū/fú,jū/jū,tì/chóu;C.jué/jué,mò/mó,liǎo/liáo;D.kuànɡ/ɡuǎnɡ,piāo/biāo,chóu/zhù。
2.D 【解析】 A.通情达礼—通情达理;B.决择—抉择;C.相辅相承—相辅相成。
3.B 【解析】 “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不合语境。
4.B 【解析】 A.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删去“由于”或“使”;C.“看到”和“鸟鸣”搭配不当;D.结构混乱,国庆节不是大花园。
5.C 【解析】 第一个逗号应改为冒号。
6.A 【解析】 B.孟子是战国时期人;C.《我爱这土地》是艾青的作品;D.契诃夫是俄国作家。
7.鲁迅 朝花夕拾 五猖会 父亲让“我”背书
8.不同意。诗人的惶恐、零丁是当时所处环境的真实体现,但诗人并未因此而消沉、退缩,而是呐喊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豪言壮语,震烁古今。(合理即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