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小卷十二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扭转/忸怩作态 师傅/博采众长 哽咽/狼吞虎咽
B.濒临/彬彬有礼 骁勇/百折不挠 竣工/崇山峻岭
C.奇妙/歧路亡羊 绰号/绰绰有余 称赞/瞠目结舌
D.埋伏/瞒天过海 脉络/脉脉含情 臭氧/乳臭未干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木屐 哈蜜瓜 淋漓尽致 殚精竭虑
B.博弈 拖后腿 面面相觑 照然若揭
C.箴言 度假村 鳞次栉比 相濡以沫
D.狂妄 三部曲 不求甚解 开城布公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谁见过顽石发芽?谁见过石头拔节?昆明石林如此巧夺天工的自然奇观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B.南海可燃冰的成功开采,意味着中国在清洁能源开发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C.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乱涂乱画、乱扔垃圾等现象,对此,我们不能熟视无睹。
D.耶鲁大学毕业的秦玥飞,毅然回国担任大学生村官,六年来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今年中考期间,临沂市政府将严格整治辖区内的噪音污染,为考生营造安静的考试环境。
B.从某种意义上说,睡眠质量决定着生活的质量。我们必须全面改善公众的睡眠健康水平。
C.政务网站是否有生命力取决于群众参与度,而群众参与度根本上取决于网站真正地为人民办事。
D.新闻打假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项艰苦卓绝的工作,要切实健全、建立规章制度,筑牢杜绝假新闻的防护大堤。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人们一边赞叹,一边不免提出疑问,寻求科学的解释。
B.古人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沙漠里的一切奇怪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的道理来说明的。
C.《泥人张》节选自《俗世奇人》。(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
D.在我的身旁还有阳光照着:虽然炙热,但光线已经很暗淡了。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唐朝地理学家郦道元在《三峡》里描绘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风光。
3
B.杨绛是著名作家,她的作品《老王》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
C.《背影》是朱自清的一篇经典散文,文中父亲攀爬月台的背影感人至深。
D.法国作家都德在小说《最后一课》里塑造了韩麦尔先生这一爱国形象。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______________?悠悠。_____________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4)__________,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5)_____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6)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7)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重岩叠嶂,隐天蔽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8.阅读下面名著选段,根据要求填空。
有这样一只不知危险无所畏惧的灰颜色的蝗虫,朝着那只螳螂迎面跑了过来。螳螂把它的翅膀极度张开,它的翅竖了起来,并且直立得好像帆船一样。翅膀竖在它的后背上,螳螂将身体的上端弯曲起来,样子很像一根弯曲着手柄的拐杖,并且不时地上下起落着。
(1)这段文字出自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______》,我们在初中阶段还学过他的一篇文章《________》。
(2)本选段细致入微地刻画了螳螂____________时的动作,生动地表现了螳螂________的特点。
3
参考答案
1.C 【解析】 A.niǔ/niǔ,fu/bó,yè/yàn;B.bīn/bīn,xiāo/náo,jùn/jùn;C.qí/qí,chuò/chuò,chēnɡ/chēnɡ;D.mái/mán,mài/mò,chòu/xiù。
2.C 【解析】 A.哈蜜瓜—哈密瓜;B.照然若揭—昭然若揭;D.开城布公—开诚布公。
3.A 【解析】 “巧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句中用来形容自然景观不合适。
4.A 【解析】 B.“改善”与“水平”搭配不当;C.两面对一面;D.语序不当,应改为“建立、健全”。
5.A 【解析】 B.第一个句号应放在引号内;C.句号应放在括号后;D.冒号应改为破折号。
6.A 【解析】 郦道元是南北朝时期的人。
7.(1)散入春风满洛城
(2)千古兴亡多少事 不尽长江滚滚流
(3)风正一帆悬 (4)晨兴理荒秽
(5)浊酒一杯家万里 (6)提携玉龙为君死
(7)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8)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8.(1)昆虫记 蝉 (2)准备捕食蝗虫 机警从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