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热点12 曲线、图表题
专项专练,突破高考热点大关,冲刺满分!
1.科学家在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维生素C(实验组)以研究其对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培养过程中定时检测分裂期细胞的百分比,得到如图曲线。据此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15 h时实验组细胞对培养液中含氮、磷的物质吸收速率最快
B.10 h时对照组中有的细胞染色体数和DNA数均为体细胞的2倍
C.维生素C对分裂间期几乎没有影响,使细胞周期时间变长
D.维生素C对癌细胞分裂期抑制作用比对分裂间期抑制作用明显
【解析】选B。含氮、磷的物质是合成DNA和蛋白质的重要原料,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发生在分裂间期,而实验组细胞在10~11 h时分裂期细胞百分比迅速升高,所以此时对培养液中含氮、磷的物质吸收速率最慢,A错误;10 h时对照组中的细胞均处于分裂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其中前期、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均和体细胞的相同,后期、末期细胞中的染色体、DNA数是体细胞的2倍,B正确;由图可知使用维生素C后,分裂间期的时间明显延长而分裂期的时间基本不变,说明维生素C对癌细胞分裂间期的抑制作用比对分裂期的抑制作用明显,所以C、D错误。
2.选择性除草剂2,4-D是一种常用的生长素类似物,它是水稻田间的良好除草剂。为探究2,4-D对稻田中鸭跖草防治的适宜浓度,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编号
A
B
C
D
E
F
2,4-D浓度(μg/mL)
0
20
40
60
80
100
鸭跖草植株高度(cm)
36
36.5
37
38
41
44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水稻植株高度(cm)
16
16
16.5
16.6
17
17.8
A.该实验设置A组的目的是减小实验误差
B.该实验的自变量只有2,4-D的浓度,无关变量是植株的高度
C.选择性除草剂2,4-D的作用原理是利用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由该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出2,4-D对稻田中鸭跖草防治的适宜浓度
【解析】选C。该实验设置A组的目的是作为对照;该实验的自变量只有2,4-D的浓度,植株的高度是因变量;选择性除草剂2,4-D的作用原理是利用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水稻生长,高浓度抑制鸭跖草生长;实验组都是促进鸭跖草的生长,所以无法判断稻田中鸭跖草防治的适宜浓度。
3.下列各项中,不可能出现图示结果的是 ( )
A.基因表达中基因碱基对数与氨基酸个数之比(不考虑终止密码)
B.苹果细胞消耗等摩尔的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生的CO2的比值
C.15N标记的DNA分子在14N的培养液中复制三次后,含15N的DNA分子与含14N的分子之比
D.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植物自交所产生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解析】选C。图示中的2个方柱所示的数值比为3∶1。在基因表达过程中,若不考虑mRNA上的终止密码,则转录、翻译过程中基因中的碱基数∶mRNA中的碱基数∶多肽链氨基酸数=6∶3∶1,可见,基因表达中基因碱基对数与氨基酸个数之比为3∶1,A不符合题意。苹果细胞在有氧呼吸的过程中,每消耗1 mol的葡萄糖就会消耗6 mol O2,同时产生6 mol CO2;进行无氧呼吸时,每消耗1 mol的葡萄糖,会产生2 mol CO2,因此消耗等摩尔的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生的CO2的比值为3∶1,B不符合题意。15N标记的DNA分子在14N的培养液中复制三次后,共产生23=8个子代DNA分子,依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在这8个DNA分子中,含15N的DNA分子数=2个,含14N的DNA分子数=8个,因此所得到的子代DNA分子中含15N的DNA分子与含14N的DNA分子之比为2∶8=1∶4,C符合题意。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植物自交所产生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D不符合题意。
4.如图表示正常成年人体内的X(某种细胞或化学物质)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1)若X代表血糖,在空腹情况下a→b时段血糖浓度升高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b→c时段的变化过程与血液中________的含量升高有关。
(2)若X代表抗利尿激素,当c时刻内环境渗透压______,c→d时段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通透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X代表CO2,则c→d时段呼吸强度增加,其原因是CO2刺激了位于________的呼吸中枢。
(4)若X代表细胞,则在二次免疫过程中,c→d时段的浆细胞由__________________增殖、分化而来。一段时间内,疫苗需要重复注射,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调节相关知识点,解题要点是识记相关知识点,并能结合图形对知识点进行分析。
(1)根据血糖来源途径分析可知,空腹情况下,血糖来源是肝糖原的分解;当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会增加,从而使血糖浓度下降。
(2)当内环境渗透压升高,由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会增多,作用于靶器官肾小管和集合管,促使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增加,从而促进对水的重吸收。
(3)人体的呼吸中枢位于脑干。
(4)二次免疫中,浆细胞来源于B细胞和记忆B细胞的增殖、分化;疫苗需要重复注射的目的是增强免疫力,即增加记忆细胞、抗体的数量。
答案:(1)肝糖原分解 胰岛素
(2)升高 增加 (3)脑干
(4)B细胞和记忆B细胞 增加记忆细胞、抗体的数量
【加固训练】
1. 下表是用2,4-D溶液处理黄瓜花蕾以后的植株结实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项目
未处理
的组
2,4-D处理的组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浓度(ppm)
0
1 000
850
720
630
平均结果率(%)
27
100
100
100
100
平均株产量(kg)
0.16
0.73
0.92
0.91
0.72
平均单果重(g)
186
247
277
273
243
A.实验表明:2,4-D通过促进细胞分裂、伸长,而促进果实的发育
B.对照组结果率低,是因为植物体内2,4-D的合成量较低
C.不同浓度的2,4-D对同种植物的结果情况影响一定不同
D.实验结果说明一定浓度的2,4-D促进黄瓜结果
【解析】选D。分析表格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为2,4-D溶液的浓度,因变量为平均结果率、平均株产量、平均单果重,而2,4-D溶液的浓度为0的作为对照组,因此通过与对照组结果的比较,不同浓度的处理均具有促进作用,其中浓度为850ppm时促进效果最好。但实验不能表明2,4-D是通过促进细胞分裂和伸长而促进果实发育的;2,4-D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植物体内不能合成;由于2,4-D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在最适浓度两侧存在两种不同的浓度其促进作用相同;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平均结果率增加,可以说明一定浓度的2,4-D能促进黄瓜结果。
2.仙人掌生长在高温、干旱的环境中,形成了一定的适应性特征。下图表示仙人掌在24 h内,光合作用和气孔导度(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张开程度)的变化。据图分析,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A.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夜间进行呼吸作用
B.白天蒸腾作用强,散失的水分多于夜间
C.白天可以进行光反应,但不能从外界吸收CO2
D.夜间同化CO2,所以暗反应只在夜间进行
【解析】选C。白天和夜晚都可以进行呼吸作用;据图分析可知,白天气孔导度小,说明其蒸腾作用弱;白天光照强可以进行光反应,但是气孔导度小(为0),不能从外界吸收CO2;暗反应包括CO2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其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的[H]和ATP,因此在白天进行。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