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金属与金属材料》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目前,在全球货币中,硬币的使用比较广泛,那么选择铸造硬币的金属材料不需
要考虑的因素是( )
A.硬度 B.价格 C.耐腐蚀性 D.导电性
2.若金属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提示:MnSO4溶于水】( )
A. Mn+2HCl=MnCl2+H2↑ B. Fe+MnSO4=FeSO4+Mn
C. 2Al+3MnSO4=Al2(SO4)3+3Mn D. Mg+MnSO4=MgSO4+Mn
3.日常生活中,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黄铜和黄金——灼烧,观察颜色变化
B.棉线和羊毛线——灼烧,闻气味
C.纯碱和小苏打——加足量水溶解
D.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加热,观察外形变化
4.在化学的学习中,按一定的特点或规律对物质进行分类,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金属材料”顺序排列的是 ( )
A. CO2、NaCl、O2、CaOB. H2、H2O、黄铁矿、不锈钢
C. N2、MgO、可乐、大理石D. 空气、NaCl、武德合金,铜片
5.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铝有很好的抗腐蚀性B.纯铝的硬度大于铝合金
C.钢是纯净物D.钢铁严重锈蚀后不值得回收
6.根据下表中的相关信息,判断出的元素名称不一定合理的是( )
常见元素的粒子结构或性质等信息
元素名称
A
通常状况下其单质为淡黄色粉末状固体,在空气中燃烧
生成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引起酸雨的物质之一
硫
B
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且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粒子,其
化学性质不活泼
氖
C
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其单质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
氧化性,加压降温时可由无色气体变成淡蓝色液体
氧
D
通常状况下其单质为紫红色固体,常用作导线,能置换出
硝酸银溶液中的银
铜
7
7.下列问题的研究中,利用了正确的对比实验方法且结论正确的是( )
A. 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强
B. 相同演技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C. 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可燃物
D. ①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条件与氧气是否有关
8.下列有关合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钢是一种化合物 B. 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
C. 生铁是一种铁的合金 D. 焊锡的熔点比纯锡的熔点低
9.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铬耐磨、耐腐蚀,可镀在钢铁制品表面防生锈
B. 石墨很软,有光泽和滑腻感,可用于制作电极
C. 乙醇易挥发、易溶于水,可掺入汽油中作燃料
D. 聚四氟乙烯塑料密度小,可用作不粘锅的内衬
10.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CaO+H2O=Ca(OH)2 B.Zn+H2SO4=ZnSO4+H2↑
C.BaCl2+Na2SO4=BaSO4↓+2NaClD.2NaHCO3Na2CO3+CO2↑+H2O
7
11.下列对相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 铜片投入稀盐酸中,产生大量气泡
C.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 把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盖子打开后,瓶口上方会出现白雾
12.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Fe—Fe3O4 B. Fe2O3—Fe C. H2O2—H2 D. CO2—O2
13.除去物质中的杂质,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方法(或试剂)
A
CO2
CO
点燃
B
NaCl
Na2CO3
适量稀盐酸
C
Fe
Zn
适量稀硫酸
D
KCl
CuCl2
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A. A B. B C. C D. D
14.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实验变化关系的有( )
A. A B. B C. C D. D
二、填空题
15.现有A、B、C、D、E、F、G七种物质,B是气体单质,C、F是常见的金属,
7
其中F为红色, D为浅绿色溶液,G为蓝色溶液,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
(1)试推测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D.
(2)写出其中A转化成C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C+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6.请分别选用“”、“=”填写空白
①地壳中元素含量:氧________铝;②熔点:青铜_________铜;
③着火点:木条__________煤块;④PH值:食盐水________食醋。
(2)请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用字母序号填空)
A.小苏打; B.干冰; C.硝酸钾; D.肥皂水
①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___;②常用于鉴别硬水的是___________;
③农田用的复合肥是_____________;④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________。
17.在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时,某同学将一定质量的Zn粉放入AgNO3与Cu(NO2)2的混合溶液中,实验流程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步骤Ⅱ中生成的无色气体X是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滤液N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步骤Ⅰ中所发生的任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18.钢铁是非常重要的金属材料。我市马坑铁矿是华东区最大的磁铁矿(主要成分为Fe3O4),总储量达到4.34亿吨。实验室可用下图装置模拟工业炼铁。
7
(1)写出CO与Fe3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过程中,常在装置图末端的导气管口放一盏燃着的酒精灯(灯焰处于导气管口),这样做的目的是。
(3)为检验反应后有铁生成,进行如下实验:将反应后的固体取少量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有气泡冒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9.下图是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图(个别产物可能略去)。其中A、B常温下均为液态,且组成元素相同;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Y为氧化物,Z是紫红色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反应①中,物质X起_____________作用。
(2)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①--⑥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20.如图,物质王国中的A~F及X七种物质玩“独木桥”游戏,其中A~F分别是盐酸、氢气、氧化铜、氢氧化钙、碳酸钠、二氧化碳六中物质中的一种。
(1)搭桥:规则是A~F搭桥后相邻的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
已知E的俗名叫熟石灰。
①E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
②A与B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2)过桥:若A~F分別通过一步反应能直接转化为X,则X可成功过桥,物质X是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1.金属镁可与热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和一种气体。某同学将镁条放在热水中煮沸,趁热取出部分溶液,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的红色褪去了。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同学们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对生成的气体进行了两种推测:推测一:该气体是氢气;推测二:该气体是氧气。请选择上述任意一种推测进行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2)反应后溶液滴加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
(3)请你对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红色褪去这种现象进行探究。(只要提出假设、方案,不需要说出方案实施的具体结果)
假设一: 热的Mg(OH) 2溶液与空气的CO2反应,生成盐,溶液褪色。
方案一:向热的Mg(OH)2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再通入CO2,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案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某食品包装袋内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
(1)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某同学对此干燥剂作了一系列探究,其实验方案如下,请你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问题与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问题1:小纸袋中的物质能否继续作干燥剂?
取适量小纸袋中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触摸杯壁。
不能作干燥剂
问题2:猜想变质后的物质可能是什么?
。
变质后固体中有
23.A.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7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写出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某同学用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为了较好地控制反应速率,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B.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发现金属R不在初中学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该小组为了了解R与常见金属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作出猜想】他们考虑到铝的活动性比铜强,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Al>Cu>R,猜想二:,猜想三:R> Al>Cu。
【查阅资料】 R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在R的盐溶液中只有+2价R的盐溶液呈蓝色,常温下铝的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硫酸铝、氯化铝、硝酸铝的溶液均为无色。
【实验探究】为了探究哪一种猜想成立,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针对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设计实验方案并展开实验探究。
猜想
主要操作
主要现象
实验结论
猜想一
打磨R丝,并将其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R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的物质
猜想一(填“成立”或“不成立”)
猜想二
打磨粗细相同的R丝、铝丝、铜丝,分别将它们插入到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硫酸中
①R丝表面产生气泡缓慢,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蓝色
②铝丝表面产生气泡较快
③铜丝表面没有气泡产生
猜想二成立。
R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猜想三
无明显现象
猜想三成立
【交流反思】
究竟哪种猜想成立?三位同学经讨论交流,发现丙同学在实验前没有打磨铝丝,这可能会导致实验结论错误。于是他们先打磨铝丝,再将其插入到丙同学做实验用过的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颜色;进而确认猜想三不成立,猜想二成立。
五、计算题
7
24.将24g由木炭和氧化铜组成的混合物充分加热,其中氧化铜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剩余物冷却,称得固体质量为19.6g,请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为__________克;
(2)反应前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25.2018年5月18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试海成功,航母的许多电子元件使用了黄铜。为测定某黄铜(假设合金中仅含铜,锌)中铜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学称取20g黄铜粉末于烧杯中,将80g稀硫酸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g)
39.92
59.84
79.80
99.80
(1)黄铜粉末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_______g。
(2)该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
(3)第三次实验中溶质的种类为________________。
7
参考答案
1.D
【解析】
根据硬币使用的特点,硬币铸造时应从硬度、价格、耐腐蚀性等来考虑,而导电性与此无关,故选D。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性质应用。
2.B
【解析】A、金属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铝、锌是氢之前的金属,则锰排在氢的前面,能和盐酸发生置换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金属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锰的活动性比铁强,所以不能和Mn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故B符合题意;
C、金属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铝的活动性比锰强,所以铝能和Mn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金属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镁排在锰的前面,能与Mn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3.C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是正确的方法,氧因为真金不怕火炼灼烧不变颜色;B选项棉线和羊毛线——灼烧,闻气味是正确的方法,羊毛有烧焦羽毛的气味;C选项是错误的方法,因为二者都溶于水故答案选择C;D选项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加热,观察外形变化是正确的方法,热塑性塑料加热变形.
考点:物质的区别
4.B
【解析】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及其合金;A、CO2、NaCl、O2、CaO都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B、H2属于单质,H2O属于化合物,黄铁矿属于混合物,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正确;C、N2属于单质,MgO属于化合物,可乐属于混合物,大理石不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D、空气属于混合物,NaCl属于化合物,武德合金属于混合物,铜片属于金属
7
材料,故选项错误;故选B。
5.A
【解析】常温下铝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起到保护作用,所以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的硬度大;钢是铁的合金,属于混合物;保护和利用金属资源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回收废弃金属。
6.C
【解析】
试题分析:粒子包括与原子、离子,故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且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粒子,其化学性质不活泼,但除了可能是氖元素,还可能是钠离子、镁离子等,错误,故选C
考点:原子的结构,常见物质的性质
7.B
【解析】A.一个使用锌片,一个使用镁粉,没有做到控制变量法,错误;
B.该对比实验可达到实验目的,且结论正确,正确;
C.说明燃烧需要氧气、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错误;
D.①③对比可说明铁的锈蚀与水是否有关。
8.A
【解析】
试题分析:A.钢是铁合金,属于混合物,错误;B.黄铜是铜合金,其硬度大于纯铜,正确;C.生铁是铁合金,正确;D.焊锡是锡合金,其熔点比纯锡的低,正确。
考点:考查生铁和钢及合金与合金的性质的知识。
9.A
【解析】A、铬耐磨、耐腐蚀,可镀在钢铁制品表面防生锈,故A正确;B、石墨很软,有光泽和滑腻感,可用于制作铅笔芯,故B错误;C、乙醇易挥发、易溶于汽油,具有可燃性,可掺入汽油中作燃料,故C错误;D、聚四氟乙烯塑料熔点高,可用作不粘锅的内衬,故D错误。
点睛∶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10.B
【解析】
试题分析:置换反应的条件是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只含有两种物质,且一种是单质,另一种是化合物。故选B。
7
考点:置换反应
11.D
【解析】
【详解】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描述错误;B、铜片和稀盐酸不反应,不会产生气体,描述错误;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描述错误;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能和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生成盐酸小液滴,瓶口上方会出现白雾,描述正确。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实验现象的描述。
12.C
【解析】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可以实现该转化,正确;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可以实现该转化,正确;C、该转化无法一步实现,错误;D、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实现该转化,正确。故选C。
13.B
【解析】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Na2CO3能与适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铁与锌都能与稀硫酸反应,连同主要物质一同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氢氧化钠会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钠对于氯化钾来说也是杂质,除去了杂质,又引入了新的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点睛:
除杂(或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4.A
【解析】A,镁的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镁比铁反应快,先反应完,由于镁和铁足量,与等量、等浓度的盐酸反应时,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由盐酸决定,所以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一样多,符合题意;B浓硫酸有吸水性,敞口放置质量因溶剂增多,溶液质量增加,不符合题意;C、
7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加热硝酸钾饱和溶液时,溶液会变成不饱和溶液,但溶质、溶剂的质量都不改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而减小,加热氢氧化钙饱和溶液时,会有溶质析出,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不符合题意;D、碳和氧气反应时,每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故反应中气体的分子数不变,不符合题意;选A
点睛:图像的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的位置,变化趋势,终点的位置是否正确
15.(1)H2 FeSO4(2)Fe3O4+4CO==3Fe+4CO2(3)Fe+CuSO4=FeSO4+Cu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题目信息可知,G是蓝色溶液,说明G是硫酸铜;D为浅绿色溶液,说明D含有+2价铁;C和G生成D和F,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C是铁,D是硫酸亚铁,F是铜;C和E生成B和D,又知B是常见气体,所以E是硫酸,B是氢气;又因为C和氧气燃烧生成A,说明A是四氧化三铁
考点:物质推断。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