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检测题(共5套有解析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盐 化肥 A组 ‎1.[2018·苏州] 化学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科学家为此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其中在制碱工业作出巨大贡献的是 (  )‎ A.拉瓦锡 B.门捷列夫 C.汤姆生 D.侯德榜 ‎2.[2018·龙东] 下列物质的名称、化学式、俗称均一致的是 (  )‎ A.碳酸钙、CaCO3、石灰石 B.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C.氢氧化钠、NaOH、纯碱 D.氢氧化钙、CaO、熟石灰 ‎3.[2018·潜江] 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工业用盐,人误食会中毒。下列选项中给出了亚硝酸钠的性质,则有关亚硝酸钠性质归纳的判断错误的是 (  )‎ A.NaNO2有咸味——物理性质 B.NaNO2的溶液呈碱性——物理性质 C.NaNO2为白色固体——物理性质 D.NaNO2有毒——化学性质 ‎4.[2018·梧州] 关于碳酸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易溶于水 B.可用于洗涤油污 C.受热易分解 D.可用于制造普通玻璃 ‎5.[2018·临沂] 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 A.4Al+3O22Al2O3 B.Ca(OH)2+Na2CO3CaCO3↓+2NaOH C.H2CO3H2O+CO2↑ D.H2+CuOCu+H2O ‎6.[2018·昆明] 下列属于钾肥的是 (  )‎ A.Ca3(PO4)2 B.KCl C.CO(NH2)2 D.(NH4)2HPO4‎ ‎7.[2018·鸡西] 小明发现自家农田里的作物叶色发黄,并且茎秆软弱容易倒伏,他应该适用下列化肥中的 (  )‎ A.KNO3 B.CO(NH2)2 C.K2CO3 D.Ca3(PO4)2‎ ‎8.[2018·潜江] 下列化肥中,利用其物理性质即可与其他化肥区别开来的一种是 (  )‎ A.硫酸铵 B.磷矿粉 C.尿素 D.硝酸钾 ‎9.[2018·广州] 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B.氯化钾(KCl)和磷酸氢二铵[(NH4)2HPO4]都属于复合肥料 C.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嗅到刺激性气味 D.化肥的过度使用会造成土壤酸化,可用熟石灰改良 11‎ ‎10.[2018·宁波] 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 (  )‎ 图Z11-1‎ ‎11.[2018·南京] 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玻璃棒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 A.称取粗盐后,把粗盐研磨细 ‎ B.溶解时搅拌,加速粗盐溶解 C.称量精盐前,把精盐固体转移到纸上 ‎ D.蒸发时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12.[2018·扬州] 下列各组物质,仅用水无法鉴别的是 (  )‎ A.CuSO4、Na2SO4 B.KCl、NaCl .CaCO3、Na2CO3 D.NH4NO3、NaNO3‎ ‎13.[2018·苏州] 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H+、SO‎4‎‎2-‎、Cl-,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 A.OH- B.Ba2+ C.NH‎4‎‎+‎ D.Ag+‎ ‎14.[2018·柳州] 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 A.H2→H2O B.CO2→O2 C.K2CO3→KOH D.CuO→Cu(OH)2‎ ‎15.[2018·北京] 补齐连线。‎ A.物质—用途 B.物质—主要成分 干冰          冷藏食品 碳酸钙         改良酸性土壤 熟石灰         补钙剂 天然气         甲烷 生石灰         氯化钠 食盐          氧化钙 ‎16.下列物质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如能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如不能反应,简述理由。‎ ‎(1)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 。 ‎ ‎(2)纯碱和稀盐酸: 。 ‎ ‎(3)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 ‎ ‎(4)硫酸钾溶液和硝酸钠溶液: 。 ‎ ‎(5)碳酸钙和火碱: 。 ‎ ‎17.[2017·资阳] 粗盐提纯是初中化学的基础实验之一。‎ 11‎ ‎(1)粗盐提纯的实验基本操作步骤为          。 ‎ ‎(2)下列仪器中:①仪器G的名称是      。 ‎ ‎②粗盐提纯实验中不会用到的仪器是      (填序号)。 ‎ 图Z11-2‎ (3) 经上述操作得到的产品中,仍可能含有可溶性的硫酸盐,要检验硫酸盐的存在,其操作为:取少量产品溶于水,并加入过量稀盐酸,再滴加      (填化学式)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 ‎ ‎18.[2018·长春] 图Z11-3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图中“→”表示某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 图Z11-3‎ ‎(1)转化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 ‎(2)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能够实现转化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Ca(OH)2俗称      ,可用于           (写出一种用途)。 ‎ ‎(4)若转化③、④、⑤都是与同种物质反应生成CaCl2,则该物质是     。 ‎ ‎19.[2018·福建] 《四川盐法志》记载,“敞锅熬盐”主要步骤为:①将黄卤和黑卤按比例混合;②放入敞口锅中加热浓缩,析出粗盐;③用“花水”冲洗粗盐得精品盐。‎ ‎(1)步骤①中,黄卤所含杂质BaCl2和黑卤所含杂质MgSO4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步骤②中,析出粗盐的过程称为      。 ‎ ‎(3)步骤③用“花水”冲洗粗盐,既可除去表面的MgSO4和MgCl2杂质,又不损失NaCl。则“花水”应当是    (填序号)。 ‎ A.蒸馏水 B.饱和NaCl溶液 C.饱和NaOH溶液 D.饱和BaCl2溶液 ‎(4)将60 kg含10% NaCl的黄卤和40 kg含15% NaCl的黑卤混合,经“敞锅熬盐”制得的粗盐中NaCl的质量最多 为    kg。 ‎ B组 ‎1.[2018·齐齐哈尔改编]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 11‎ A.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B.氯化钠、硫酸铜等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所以盐中一定都含有金属元素 C.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所以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2.[2018·舟山] 某同学在学习了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规律后,绘制了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制取MgSO4的思维导图(如图Z11-4)。其中所选用的物质错误的是 (  )‎ 图Z11-4‎ A.①MgB.②MgCl2C.③H2SO4D.④Mg(OH)2‎ ‎3.[2018·湘西] 为了给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Na2CO3、CaCl2、稀盐酸贴上正确的标签,某同学首先给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编号为A、B、C,然后用滴管分别取少量A、B、C两两混合后产生如下现象:(1)A与B混合无明显现象;(2)A与C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3)B与C混合后产生气泡。由此某同学推断出A、B、C正确的顺序是 (  )‎ A.Na2CO3、CaCl2、稀盐酸 B.CaCl2、Na2CO3、稀盐酸 C.CaCl2、稀盐酸、Na2CO3 D.稀盐酸、CaCl2、Na2CO3‎ ‎4.[2018·泸州] 已知Na2SO4溶液pH=7。亚硫酸钠(Na2SO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实验小组对其性质进行如下探究。‎ ‎(1)取1.0 g亚硫酸钠固体于试管中,加入滴有酚酞的蒸馏水10 mL,振荡。观察到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红。据此现象你能得出亚硫酸钠的性质有        、        。将溶液分成两份。 ‎ ‎(2)①取一份溶液滴加BaCl2溶液,观察到白色沉淀,该反应类型是       ;再滴加盐酸,沉淀溶解,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SO2,写出沉淀溶解的化学方程式: 。 ‎ ‎②取另一份溶液通入足量空气,观察到红色逐渐消失。小组猜想红色消失的原因可能是Na2SO3与O2发生了化合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请设计实验证明: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    ,观察到         ,则猜想合理。 ‎ ‎5.[2018·苏州] 从大理石(主要杂质是氧化铁)中提纯碳酸钙的一种实验流程如下:‎ 图Z11-5‎ ‎(1)反应池Ⅰ中用硝酸不用稀硫酸的主要原因是                  。 ‎ ‎(2)反应池Ⅱ中加入氨水的目的是                   。 ‎ 11‎ ‎(3)反应池Ⅲ中生成碳酸钙的化学方程式是                   。 ‎ ‎(4)过滤Ⅱ中所得滤液在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是      。 ‎ ‎6.[2014·柳州] 粗盐中含有泥沙等难溶性杂质和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某学习小组做粗盐的提纯实验。‎ 提出问题 如何才能将粗盐中的杂质除去,获得精盐?‎ 实验方案 该小组按图Z11-6所示流程进行实验。‎ 图Z11-6‎ 问题讨论 ‎ ‎(1)实验步骤②③④都需要进行    操作,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 ‎(2)沉淀X是    ,沉淀Y是    。 ‎ ‎(3)有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不完善,请你说明原因并补充完善: ‎ ‎ 。 ‎ (3) 将实验所得的精盐在烧杯中配制成100 g 8%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可能原因 有    (填序号)。 ‎ ‎①精盐称量时,仅在左盘垫上了称量纸,而右盘没有垫上称量纸 ‎ ‎②溶解时所用烧杯未干燥 ‎③所得精盐未完全干燥 (4) 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可制取氢氧化钠,同时还生成两种气体单质。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7.[2014·柳州] 有一包固体物质X,由KOH、Na2SO4、CaCO3、BaCl2、Cu(NO3)2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而成。为探究其成分,某学习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图Z11-7‎ ‎(1)从步骤①的实验结果推知,固体X中一定不存在     。 ‎ ‎(2)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类型是 。 ‎ ‎(3)从步骤③的实验结果推知,白色沉淀C为       。 ‎ 11‎ ‎(4)根据上述实验推断固体X由              (填写化学式)组成。 ‎ ‎(5)假设去掉实验步骤③,仅从步骤①②的实验结果推断,固体X的组成可能有    种。 ‎ ‎8.[2018·襄阳]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时,选做了如图Z11-8所示的三个实验。(提示:BaCl2溶液呈中性,Na2CO3溶液呈碱性。)‎ 图Z11-8‎ 祺祺:向试管Ⅰ中慢慢滴入MgCl2溶液,并不断振荡,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雯雯:分别完成试管Ⅱ和Ⅲ中的两个实验后,接着进行如下探究,请分析后作答:‎ 图Z11-9‎ ‎(1)雯雯经过分析推断,试管Ⅲ反应后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步骤①中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2)祺祺把沉淀M、N混合后加入AgNO3溶液和过量的稀硝酸,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实验结束,祺祺把反应后的混合物与滤液C全部倒入废液缸中,则废液缸内上层清液中,除酚酞外一定含有的溶质有                 。 ‎ C组 ‎1.[2018·台州] 某固体由Ba2+、Cu2+、Na+、Cl-、CO‎3‎‎2-‎、SO‎4‎‎2-‎中的几种离子构成,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①将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后得到5 g白色沉淀;②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仍有3 g白色沉淀;③在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固体中一定含有 (  )‎ A.Na+、CO‎3‎‎2-‎、SO‎4‎‎2-‎ B.Cu2+、CO‎3‎‎2-‎、SO‎4‎‎2-‎ C.Cl-、CO‎3‎‎2-‎、SO‎4‎‎2-‎ D.Na+、Ba2+、Cl-‎ ‎2.[2018·德阳] 向一定质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Z11-10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11‎ 图Z11-10‎ A.P点时的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B.R点对应横坐标的数值为180‎ C.O至P过程中溶液的pH变大D.Q至R段表示生成沉淀的过程 ‎3.[2018·包头] 有一不纯的Na2CO3样品,杂质可能是K2CO3、CaCO3、FeCl3和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样品10.6 g,加入足量稀盐酸完全反应后得到无色溶液,同时产生4.4 g气体。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杂质一定有FeCl3和CaCO3 B.杂质一定没有NaCl C.杂质可能是K2CO3、CaCO3、NaCl组成的 D.杂质可能是K2CO3和NaCl组成的 ‎4.[2018·烟台] 已知某品牌膨松剂的成分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确定该品牌膨松剂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①氨气水溶液呈碱性;②浓硫酸和碱石灰都可作气体吸收剂;浓硫酸能吸收氨气,不能吸收二氧化碳;碱石灰是氧化钙与氢氧化钠固体的混合物,不与氨气反应。‎ 设计实验 兴趣小组利用如下装置进行探究(装置气密性良好,各装置中气体吸收剂足量)。‎ 图Z11-11‎ 依次连接A、C、D装置,点燃A处的酒精灯,将试管中的该膨松剂样品充分加热至完全反应后,通过观察到            、            现象可以证明该膨松剂中含有NaHCO3和NH4HCO3两种物质。其中C装置的作用是            。 ‎ 拓展探究 为进一步确定该品牌膨松剂中NaHCO3和NH4HCO3的质量比,同学们取两份等质量的该品牌膨松剂样品,利用图Z11-11提供的实验装置,设计并进行了如下两组实验:‎ 序号 实验操作 测得数据 实验1‎ ‎ 将其中的一份膨松剂样品加入A装置试管中,将A装置依次连接B、C装置,充分加热至膨松剂完全反应 C装置质量增加1.98 g 实验2‎ B装置质量增加0.34 g 11‎ ‎ 将另一份膨松剂样品加入A装置试管中,将A装置依次连接C、B装置,充分加热至膨松剂完全反应 基于以上实验数据分析,该品牌膨松剂中NaHCO3和NH4HCO3的质量比是    。 ‎ 实验反思 小明认为以上拓展探究实验存在一定误差,导致误差的原因是 ‎ ‎ (答一条即可)。 ‎ 参考答案 A组 ‎1.D 2.B 3.B 4.C 5.B 6.B 7.A 8.B9.B 10.B 11.A ‎12.B [解析] 氯化钾、氯化钠均能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且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均无明显变化,不能鉴别。‎ ‎13.C [解析] H+、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SO‎4‎‎2-‎、Ba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硫酸钡白色沉淀;Ag+、Cl-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氯化银白色沉淀。‎ ‎14.D ‎15.A.‎ 干冰       冷藏食品 碳酸钙      改良酸性土壤 熟石灰      补钙剂 B.‎ 天然气       甲烷 生石灰       氯化钠 食盐        氧化钙 ‎16.(1)能反应,H2SO4+BaCl2BaSO4↓+2HCl ‎(2)能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3)能反应,FeCl3+3NaOHFe(OH)3↓+3NaCl ‎(4)不能反应,因为若两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气体、水或沉淀 ‎(5)不能反应,因为碳酸钙不溶于水 ‎17.(1)溶解、过滤、蒸发 (2)①漏斗 ②AB ‎(3)氯化钡(或硝酸钡)‎ ‎18.(1)分解 (2)Ca(OH)2+CO2CaCO3↓+H2O ‎(3)熟石灰 改良酸性土壤 (4)盐酸 ‎[解析] (1)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2)反应物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生成物是碳酸钙和水,所以化学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3)Ca(OH)2‎ 11‎ 俗称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4)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所以该物质是盐酸。‎ ‎19.(1)BaCl2+MgSO4BaSO4↓+MgCl2‎ ‎(2)蒸发结晶(或结晶)‎ ‎(3)B (4)12‎ B组 ‎1.A ‎2.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根据涉及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镁与金属活动性位于它后面的可溶性硫酸盐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金属单质,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制取MgSO4,故A所选用的物质正确;碱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盐,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制取MgSO4,故B所选用的物质错误;氧化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制取MgSO4,故C所选用的物质正确;氢氧化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制取MgSO4,故D所选用的物质正确。‎ ‎3.C [解析] 碳酸钠、氯化钙、稀盐酸三种物质中,只有氯化钙和稀盐酸混合无明显现象,因此,实验(1)中A、B混合无明显现象,可知,A、B是氯化钙溶液和稀盐酸中的某一种,则C一定是碳酸钠溶液;实验(2)中,A与C混合物后产生白色沉淀,因C是碳酸钠溶液,可知A是氯化钙溶液,因为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混合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实验(3)中,B与C混合后产生气泡,可知B是稀盐酸,因为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由此可知,A是氯化钙溶液,B是稀盐酸,C是碳酸钠溶液。‎ ‎4.(1)易溶于水 水溶液显碱性 ‎(2)①复分解反应 BaSO3+2HClBaCl2+H2O+SO2↑‎ ‎②2Na2SO3+O22Na2SO4 盐酸 无气泡产生 ‎5.(1)稀硫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包裹在大理石的表面,阻碍反进行 ‎(2)与过量的硝酸反应,与硝酸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 ‎(3)(NH4)2CO3+Ca(NO3)2CaCO3↓+2NH4NO3‎ ‎(4)作氮肥 ‎6.(1)过滤 引流 (2)泥沙等难溶性杂质 Mg(OH)2‎ ‎(3)原因是在除去MgCl2、CaCl2时引入新的杂质NaOH、Na2CO3。应在溶液C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后再进行蒸发操作(合理即可)‎ ‎(4)①②③‎ ‎(5)2NaCl+2H2O2NaOH+Cl2↑+H2↑‎ ‎7.(1)Cu(NO3)2‎ 11‎ ‎(2)CaCO3+2HClCaCl2+CO2↑+H2O 复分解反应 ‎(3)BaCO3 (4)CaCO3、KOH、BaCl2(5)5‎ ‎[解析] 硝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因此固体X中一定不存在硝酸铜;加入足量水得到白色沉淀A,其可能为不溶于水的碳酸钙,也可能是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的硫酸钡,后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消失且有气泡产生,说明该白色沉淀为碳酸钙而不为硫酸钡,从而说明固体X中一定含有碳酸钙,可能含有硫酸钠或氯化钡中的一种。(3)通过分析步骤③的实验结果推知,氢氧化钾和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钾,碳酸钾和氯化钡会生成碳酸钡沉淀,所以白色沉淀C为BaCO3。(5)假设去掉实验步骤③,仅从步骤①②的实验结果推断,固体X的组成可能有:①CaCO3、BaCl2;②CaCO3、BaCl2、KOH;③CaCO3、Na2SO4;④CaCO3、Na2SO4、KOH;⑤CaCO3、KOH。所以X的组成可能有5种。‎ ‎8.MgCl2+2NaOHMg(OH)2↓+2NaCl ‎ ‎(1)NaCl、Na2CO3 BaCl2+Na2CO3BaCO3↓+2NaCl ‎(2)沉淀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 Ba(NO3)2、Mg(NO3)2、NaNO3、HNO3‎ ‎[解析]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试管Ⅰ中的反应是MgCl2+2NaOHMg(OH)2↓+2NaCl。(1)根据流程图可知,试管Ⅲ中一定含有NaCl、Na2CO3;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CO3BaCO3↓+2NaCl。(2)沉淀M、N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和过量稀硝酸,现象为沉淀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最后废液缸内上层清液中,除酚酞外一定含有的溶质有Ba(NO3)2、Mg(NO3)2、NaNO3、HNO3。‎ C组 ‎1.A [解析] ①将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所以固体中一定没有铜离子,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后得到5 g白色沉淀,说明固体中可能有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那么固体就一定没有钡离子;②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仍有3 g 白色沉淀,说明有2 g沉淀和硝酸反应了,那么这2 g沉淀就是碳酸钡,没反应的沉淀就是硫酸钡,证明固体中一定有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③在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但因为反应①加入氯化钡溶液,则无法证明固体中是否含有氯离子。综合以上分析,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还应该有钠离子,可能有氯离子,所以A正确。‎ ‎2.A [解析] 碳酸钠溶液加入到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时,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到达P点时,碳酸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溶液中还有未反应的氯化钙,溶质有两种,故A说法错误。由图示可知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4.4 g,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8 g。设生成4.4 g二氧化碳所需的Na2CO3的质量为x,生成8 g碳酸钙沉淀所需Na2CO3的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CO2↑+H2O ‎106 44‎ x 4.4 g ‎106‎‎44‎‎=x‎4.4g x=10.6 g Na2CO3+CaCl2CaCO3↓+2NaCl ‎106 100‎ y 8 g ‎106‎‎100‎‎=y‎8g y=8.48 g 所以R点时消耗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10.6g+8.48g‎10.6%‎=180 g,故B说法正确。从O至P 11‎ 的过程中盐酸逐渐被消耗,酸性变弱,溶液的pH变大,故C说法正确。Q至R段表示氯化钙与碳酸钠的反应过程,该过程中会生成碳酸钙沉淀,故D说法正确。‎ 3. C [解析] 取该样品10.6 g,加入足量稀盐酸完全反应后得到无色溶液,根据溶液是无色的,说明杂质中肯定没有氯化铁,所以A错误。如果样品全都是碳酸钠,那么10.6 g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只能产生4.4 g二氧化碳,而现在产生了4.4 g二氧化碳,说明杂质中含有能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物质;10.6 g碳酸钾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小于 ‎4.4 g,10.6 g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大于4.4 g,氯化钠和稀盐酸不反应,所以杂质中一定有碳酸钙,碳酸钾和氯化钠中至少含有一种,所以C正确,B、D错误。‎ ‎4.设计实验 A装置试管中有白色固体剩余 D中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吸收A中产生的CO2和水蒸气,防止对检验NH3造成干扰 拓展探究 210:79 ‎ 实验反思 实验1中外界空气中的水和CO2会进入C装置,实验2中外界水蒸气会进入B装置,导致测量结果出现误差 ‎[解析] 设计实验 NaHCO3受热分解后生成白色固体Na2CO3、水和CO2,NH4HCO3受热后分解生成NH3、H2O和CO2;若该膨松剂是两种固体的混合物,则反应结束后A装置试管中有Na2CO3白色固体剩余,D中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遇NH3变蓝色;C装置的作用是吸收A中产生的CO2和水蒸气,防止在检验NH3时造成干扰。‎ 拓展探究 实验1中B装置的作用是吸收A装置产生的NH3和H2O,故C装置增加的质量为碱石灰吸收的CO2气体质量;实验2中C装置的作用是吸收A装置产生的水和CO2,则B装置增加的质量为吸收的NH3的质量;根据NH3的质量可求得分解的NH4HCO3的质量及同时生成CO2气体质量;由实验1和实验2中CO2气体质量差可求得分解的NaHCO3的质量,从而求得NaHCO3和NH4HCO3的质量比。‎ 设分解的NH4HCO3的质量为x,同时生成CO2气体的质量为y,分解的NaHCO3的质量为z,则由以上分析:‎ NH4HCO3NH3↑+H2O+CO2↑‎ ‎79 17 44‎ x 0.34 g y ‎79‎‎17‎‎=x‎0.34g x=1.58 g ‎17‎‎44‎‎=‎0.34gy y=0.88 g ‎2NaHCO3Na2CO3+H2O+CO2↑‎ ‎168 44‎ z 1.98 g-0.88 g=1.1 g ‎168‎‎44‎‎=z‎1.1g z=4.2 g 则该膨松剂中NaHCO3和NH4HCO3的质量比为4.2 g:1.58 g=210:79。‎ 实验反思 上述两个实验中均未考虑外界空气会通过B、C装置的末端导管进入B、C装置,从而对测定结果产生影响。具体地说,实验1外界空气中的水和CO2会进入C装置,实验2中外界水蒸气会进入B装置,导致测量结果出现误差。‎ 11‎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