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化学优编增分练:选择题热点题型特训(全国通用版14套)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高考化学优编增分练:选择题热点题型特训(全国通用版14套)》 共有 15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题型十三 表格实验分析型 ‎1.(2018·安徽省皖江名校高三最后一卷)下列实验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Fe(NO3)2溶液中滴入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 溶液变为黄色 氧化性:H2O2>Fe3+‎ B 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 溶液变浑浊 氯的非金属性强于硅,故而盐酸能制得硅酸 C 向溴水中滴加苯 液体出现分层,上层有颜色,下层接近无色 溴在苯中的溶解度远大于水中 D 将过量过氧化钠固体投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溶液变成蓝色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 答案 C 解析 A项,Fe(NO3)2溶液中滴入硫酸,会形成HNO3,因此溶液变为黄色有可能是HNO3氧化Fe2+,错误;B项,盐酸不是氯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不能用来比较氯和硅的非金属性强弱,错误;D项,过氧化钠固体投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先变蓝,最终会褪色,错误。‎ ‎2.(2018·河南省名校高三压轴第二次考试)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以及原因完全对应的是(  )‎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原因 A 室温下,向浓度均为0.01 mol·L-1的BaCl2和CaCl2混合溶液中滴加Na2SO4‎ 出现白色沉淀 Ksp(BaSO4)水>乙醇 三种电解质电离出H+能力:醋酸>水>乙醇 答案 C 解析 A项,BaCl2、CaCl2溶液中加入Na2SO4溶液都能产生白色沉淀,所以出现白色沉淀,不能说明SO先与Ba2+反应还是先与Ca2+反应,错误;B项,铁与水蒸气高温下反应生成黑色的Fe3O4固体和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g)Fe3O4+4H2,错误;C项,淀粉水解时加入H2SO4作催化剂,银氨溶液呈碱性,向淀粉水解的产物中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没有出现银镜,说明催化剂H2SO4与银氨溶液发生了反应,正确;D项,相同温度下将相同大小钠块分别加到水、醋酸、乙醇中,生成H2的速率:醋酸>水>乙醇,说明羟基氢的活性:醋酸>水>乙醇,乙醇属于非电解质,不能电离出H+,错误。‎ ‎3.(2018·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高三三模)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分离Fe2O3、Al2O3‎ 将混合物投入足量NaOH溶液中然后依次进行过滤、洗涤、蒸发、灼烧四项操作 B 验证淀粉溶液水解生成葡萄糖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共热,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 C 证明:Ksp(Ag2CrO4)c(OH-),HSO的电离能力大于水解能力,正确;C项,用激光笔照射,有光亮的通路,即有丁达尔效应,则淡蓝色液体属于胶体,正确;D项,氨气极易溶于水,检验铵根离子必须加浓的强碱且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错误。‎ ‎5.(2018·吉林省白城市通渭县三校高三模拟)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提纯氯气 将气体依次通过装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 B 配制100 mL 1.0 mol·L-1 CuSO4溶液 称取CuSO4·5H2O固体‎25.0 g,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C 制备硅酸胶体 向Na2SiO3‎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溶液(饱和溶液1∶2用水稀释)中加入几滴酚酞,再逐滴滴入盐酸,边加边振荡,至溶液红色变浅并接近消失 D 证明金属性:Fe>Cu 将铜片和铁片用导线连接插入浓硝酸中,铁片表面有气泡产生 答案 C 解析 A项,氯气通入溶液中生成的盐酸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错误;B项,配制溶液时不能把固体直接放在容量瓶中溶解,应该在烧杯中溶解并冷却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错误;C项,Na2SiO3溶液水解显碱性,逐滴滴入盐酸,至溶液红色变浅并接近消失,转化为硅酸胶体,正确;D项,将铜片和铁片用导线连接插入浓硝酸中,因为铁发生钝化反应,则铁为正极,铜为负极,铜片表面产生气泡,错误。‎ ‎6.(2018·深圳市高三调研)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及结论或解释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或解释 A 向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加硫酸钠溶液 有红褐色沉淀 胶体遇强电解质聚沉 B 将S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 C 将灼烧至红热的铜丝插入乙醇中 铜丝由黑变红 乙醇被还原 D 向氯化铝溶液中持续通入氨气 产生白色沉淀后溶解 Al(OH)3与碱反应 答案 A 解析 A项,根据胶体的性质,硫酸钠为电解质,向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加硫酸钠溶液,氢氧化铁胶体聚沉,出现红褐色沉淀,正确;B项,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SO2,溶液只变红,不褪色,错误;C项,灼热的铜丝插入到乙醇中,发生2Cu+O22CuO,CH3CH2OH+CuOCH3CHO+Cu+H2O,总反应是2CH3CH2OH+O22CH3CHO+2H2O,现象是铜丝先变黑后变红,乙醇被氧化,错误;D项,氯化铝溶液中通入氨气,发生Al3++3NH3·H2O===Al(OH)3↓+3NH,氢氧化铝溶解于强碱,不溶于弱碱,即只产生白色沉淀,错误。‎ ‎7.(2018·临沂市高三三模)根据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选项 实验 结论 A 常温下,测得0.1 mol·L-1‎ 酸性:HA>H2CO3‎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 NaA溶液的pH小于0.1 mol·L-1 Na2CO3溶液的pH B 向含有淀粉的FeI2溶液中加入足量溴水,溶液变蓝色 还原性:I->Fe2+‎ C 向饱和FeSO4溶液中加入CuS固体,测得溶液中c(Fe2+)不变 Ksp(CuS)<Ksp(FeS)‎ D 向氨水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无沉淀生成 Ag+与NH3·H2O能大量共存 答案 C 解析 HA是一元酸,H2CO3是二元酸,不能通过正盐水解程度大小来判断两者酸性的强弱,A错误;FeI2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溴水,生成溴化铁和单质碘,不能判断I-与Fe2+谁先与Br2反应,所以不能判断I-与Fe2+的还原性强弱,B错误;溶液中亚铁离子浓度不变,说明没有发生反应,可以证明Ksp(CuS)I-‎ 答案 A 解析 A项,向KNO3和KOH混合溶液中加入铝粉并加热,管口放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为蓝色,说明NO被还原为NH3,正确;B项,因为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可以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溶液变成红色,此实验不能证明Fe(NO3)2样品中一定含有Fe3+,错误;C项,产生黑色沉淀,说明Ksp(Ag2S)< Ksp(Ag2CO3),错误;D项,有机层呈橙红色,说明I-还原性强于Fe2+,错误。‎ ‎10.(2018·新余市高三二模)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 蔗糖变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炭,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B 铂丝保持红热,且瓶内有白烟产生 氨的催化氧化反应为放热反应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向盛有浓氨水的锥形瓶中通入氧气,并将灼热铂丝置于液面上方 C 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硫酸亚铁溶液 溶液变成棕黄色,一段时间后,溶液中出现气泡,随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Fe2+催化H2O2分解产生O2;H2O2分解反应放热,促进Fe2+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 D 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Mg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 先出现蓝色沉淀 Ksp[Mg(OH)2]>Ksp[Cu(OH)2]‎ 答案 C 解析 A项,浓硫酸能将有机物中H、O元素以2∶1水的形式脱去而体现脱水性,浓硫酸还将C氧化生成二氧化碳,体现强氧化性,正确;B项,氨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和水,铂丝保持红热,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正确;C项,H2O2溶液与酸化的硫酸亚铁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3+催化H2O2分解产生O2,溶液中有气泡出现,错误;D项,先出现蓝色沉淀,说明先生成氢氧化铜,进一步说明氢氧化铜更难溶,Ksp更小,正确。‎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