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题型四 “性质、原理型” 定性、定量综合实验
1.(2018·石家庄市高三下学期4月一模)AgNO3是中学化学常用试剂,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探究其性质。
Ⅰ.AgNO3的热稳定性
AgNO3受热易分解,用下图装置加热AgNO3固体,试管内有红棕色气体生成,一段时间后,在末端导管口可收集到无色气体a。
(1)实验室检验气体a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B中只生成一种盐,据此判断AgN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安全角度考虑,上述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缺陷,改进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AgNO3与盐溶液的反应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4)甲同学认为试管②中产生银镜是Fe2+所致,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认为要判断该观点正确,需增加如下实验,取2 mL 0.5 mol·L-1 AgNO3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只产生白色沉淀,证明甲同学观点正确。
(5)已知:AgSCN为白色沉淀。试管③中红色褪去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从平衡移动的角度解释)。
(6)设计实验证明Ksp(AgI)0),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硫化碱法制备Na2S2O3·5H2O的流程如下。
(1)吸硫装置如图所示。
①装置B的作用是检验装置A中SO2的吸收效率,B中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SO2吸收效率低的实验现象是B中溶液____________。
②为了使SO2尽可能吸收完全,在不改变A中溶液浓度、体积的条件下,除了及时搅拌反应物外,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条)。
(2)假设本实验所用的Na2CO3含少量NaCl、NaOH,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检验(室温时CaCO3饱和溶液的pH=10.2)。
序号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结论
①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振荡溶解,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有白色沉淀生成
样品含NaCl
②
另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溶解,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有白色沉淀生成,上层清液pH>10.2
样品含NaOH
(3)Na2S2O3溶液是定量实验中的常用试剂,测定其浓度的过程如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第一步:准确称取a g KIO3(相对分子质量为214)固体配成溶液;
第二步:加入过量KI固体和H2SO4溶液,滴加指示剂;
第三步:用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V mL。则c(Na2S2O3)=________________mol·L-1。
已知:IO+5I-+6H+===3I2+3H2O, 2S2O+I2===S4O+2I-
(4)某同学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操作都很规范,第三步滴速太慢,这样测得的Na2S2O3 浓度可能____________(填“不受影响” “偏低”或“偏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答案 (1)①品红、溴水或KMnO4溶液 颜色很快褪去 ②控制SO2的流速、适当升高温度(或其他合理答案)
(2)①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少量AgNO3溶液,振荡 ②加入过量CaCl2溶液,搅拌,静置,用pH计测定上层清液的pH
(3)(或)
(4) 偏低 4I-+4H++O2===2I2+2H2O
解析 (1)①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漂白性,所以可以用品红、溴水或KMnO4溶液,来检验二氧化硫是否被完全吸收,若SO2吸收效率低,则二氧化硫有剩余,B中的溶液会褪色。
②为了使SO2尽可能吸收完全,在不改变A中溶液浓度、体积的条件下,可以减缓二氧化硫的流速,使二氧化硫与溶液充分接触反应,适当升高温度,也能使二氧化硫充分反应。
(2)实验所用的Na2CO3含少量NaCl、NaOH,若检验NaCl存在,需先加稀硝酸排除干扰,再加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含有NaCl;已知室温时CaCO3饱和溶液的pH=10.2,若要检验氢氧化钠存在,需加入过量CaCl2溶液,把Na2CO3转化为CaCO3,再测量溶液的pH,若pH大于10.2,说明含有NaOH。
(3)n(KIO3)= mol,设参加反应的Na2S2O3为x mol;根据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I2+2Na2S2O3===Na2S4O6+2NaI,有:
KIO3 ~ 3I2 ~ 6Na2S2O3
1 6
mol x mol
所以x=,则c(Na2S2O3)=== mol·L-1。(4)第三步滴速太慢,I-被氧气氧化,发生4I-+4H++O2===2I2+2H2O,2S2O+I2===S4O+2I-,消耗的Na2S2O3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溶液的体积偏大,由c(Na2S2O3)= mol·L-1,V偏大,c偏低。
3.(2018·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四模)某化学学习小组在学习了Al、Fe的性质后,设计如下实验,探究Cu的常见化合物的性质。
[实验1]探究Cu(OH)2是否具有两性
药品:CuSO4溶液、浓NaOH溶液、稀H2SO4。
实验步骤:
①取少量CuSO4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浓NaOH溶液至产生较多蓝色沉淀,静置后过滤。
②结论:Cu(OH)2具有两性。
(1)实验步骤②的内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证明Cu(OH)2具有两性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2]探究Cu(Ⅰ)和Cu(Ⅱ)的稳定性
实验步骤:
①取98 g Cu(OH)2固体,加热至80~100 ℃时,得到80 g黑色固体粉末,继续加热到1 000 ℃以上,黑色粉末全部变成红色粉末A。
②冷却后称量,A的质量为72 g。
③向A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得到蓝色溶液,同时观察到容器中还有红色固体存在。
(3)通过计算判断A的化学式为________(不需要书写计算过程)。
(4)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得出Cu(Ⅰ)和Cu(Ⅱ)的稳定性大小的结论:固态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酸性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3]探究CuO被NH3还原的产物
该学习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未画出)。实验中观察到CuO变为红色物质。查资料可知,同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
(6)反应产生的无污染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
(7)有同学认为NH3与CuO反应后生成的红色物质是Cu,也有同学认为NH3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与CuO反应后生成的红色物质是Cu和A的混合物。请你设计个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红色物质中是否含有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将沉淀分成两份,分别加入稀H2SO4和浓NaOH溶液
(2)Cu(OH)2既能溶于稀H2SO4,又能溶于浓NaOH溶液
(3)Cu2O
(4)Cu2O+2H+===Cu+Cu2++H2O
(5)Cu(Ⅰ)比Cu(Ⅱ)稳定 Cu(Ⅱ)比Cu(Ⅰ)稳定
(6) N2
(7)取反应后生成的红色物质少许,加入稀H2SO4,若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红色物质中含有A,反之则无
解析 (1)要证明Cu(OH)2具有两性,应先在CuSO4溶液中加入碱生成Cu(OH)2,然后在氢氧化铜中加入硫酸以及氢氧化钠,观察其是否能反应,所以需要的试剂是H2SO4溶液、NaOH溶液,实验步骤②的内容为将沉淀分成两份,分别加入稀H2SO4和浓NaOH溶液。
(2)能证明Cu(OH)2具有两性的实验现象为Cu(OH)2既能溶于稀H2SO4,又能溶于浓NaOH溶液。
(3)98 g Cu(OH)2固体的物质的量为1 mol,热分解生成的72 g固体中含有Cu的物质的量为1 mol,即64 g,则氧原子的质量为72 g-64 g=8 g,n(O)==0.5 mol,则A中n(Cu)∶n(O)=2∶1,所以A的化学式为Cu2O。
(4)向A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得到蓝色溶液,同时观察到容器中还有红色固体存在,说明生成了铜和铜离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SO4===Cu+CuSO4+H2O,从而写出离子方程式。
(5)80~100 ℃时,得到黑色固体粉末,为CuO,继续加热到1 000 ℃以上,黑色粉末全部变成红色粉末,说明在较高温度时Cu2O稳定,与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铜,说明在酸性条件下+2价的铜稳定,所以结论为:固态时Cu(Ⅰ)比Cu(Ⅱ)稳定,酸性溶液中Cu(Ⅱ)比Cu(Ⅰ)稳定。
(6)氧化铜和氨气反应生成红色物质铜,根据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该气体无污染确定气体为氮气。
(7)如含有Cu2O,根据其与酸反应的现象可判断,反应方程式为Cu2O+2H+===Cu+Cu2++H2O,溶液变蓝,而铜与稀硫酸不反应。
4.(2018·郑州市高三下学期三模)为了更深刻地认识卤素的性质,某化学小组对卤素及其化合物的制备和性质进行如下探究实验,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一]氯气的制取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1)该小组拟用下图实验装置来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并完成与金属铁的反应(夹持仪器略去,下同)。每个虚线框表示一个单元装置,请用文字描述下列装置的错误之处并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探究氯化亚铁与氧气反应的产物
已知氯化亚铁的熔点为674 ℃,沸点为1 023 ℃;三氯化铁在100 ℃左右时升华,极易水解。在500 ℃条件下氯化亚铁与氧气可能发生下列反应:12FeCl2+3O22Fe2O3+8FeCl3、4FeCl2+3O22Fe2O3+4Cl2,该化学小组选用下图部分装置(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氯化亚铁与氧气反应产物的探究。
(2)实验装置的合理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E。
(3)假设加热装置中的氯化亚铁完全反应,则反应后剩余固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将F中的固体配成溶液的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三]卤素化合物之间反应实验条件控制探究
(5)在不同实验条件下KClO3可将KI 氧化为I2 或KIO3。下面是该小组设计的一组实验数据记录表(实验控制在室温下进行):
试管标号
1
2
3
4
0.20 mol· L-1
KI 溶液/mL
1.0
1.0
1.0
1.0
KClO3(s)/g
0.10
0.10
0.10
0.10
6.0 mol· L-1
H2SO4溶液/mL
0
3.0
6.0
9.0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蒸馏水/mL
9.0
6.0
3.0
0
实验现象
①该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2号试管反应完全后,取少量2号试管中的溶液滴加淀粉溶液后显蓝色,假设还原产物只有KCl,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②中试剂换为饱和氯化钠溶液(或饱和食盐水),③中导管改为长进短出,④中试管口加一出气导管
(2)D→B→F→D
(3)Fe2O3 取样少许加入稀盐酸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呈现红色
(4)先把F中的固体溶解于浓盐酸中,然后加水稀释
(5)①探究其他条件相同时,酸度对反应产物的影响
②ClO+6I-+6H+===Cl-+3I2+3H2O
解析 (1)装置①中发生的反应为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制得的Cl2中混有HCl(g)和H2O(g)。装置②中试剂用于除去HCl(g),NaOH溶液不仅吸收HCl(g)而且吸收Cl2,应将装置②中NaOH溶液改为饱和食盐水(或饱和氯化钠溶液);装置③中浓H2SO4用于干燥Cl2,应将装置③中导管改为长进短出;装置④密封会造成装置中气体压强过大,装置④试管口加一出气导管。
(2)装置A中Na2O2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O2,装置A制得的O2中混有H2O(g),根据可能的反应原理:12FeCl2+3O22Fe2O3+8FeCl3、4FeCl2+3O22Fe2O3+4Cl2,FeCl2与O2反应的产物可能有Fe2O3、FeCl3、Cl2,反应温度为500 ℃。FeCl3在100 ℃左右时升华且极易水解,用F装置收集FeCl3,FeCl2与O2反应的装置前和收集FeCl3的装置后都必须使用干燥装置,则实验装置的合理连接顺序为A(制备O2)→D(干燥O2)→B(实现O2与FeCl2反应)→F(用冰盐水冷却收集FeCl3)→D(防止E中水蒸气进入F中使FeCl3水解)→E(吸收尾气)。
(3)假设加热装置中的氯化亚铁完全反应,由于FeCl3 100 ℃ 左右时升华,反应后剩余固体的化学式是Fe2O3。要证明固体为Fe2O3,证明固体中含+3价Fe即可,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取样少许加入稀盐酸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呈现红色。
(4)装置F中用冰盐水冷却收集FeCl3,由于FeCl3极易水解,配制FeCl3溶液需要加入盐酸抑制FeCl3的水解。F中的固体配成溶液的操作方法:先把F中的固体溶解于浓盐酸中,然后加水稀释。
(5)①4支试管在室温下进行反应,对比各试管中所加物质,可见4支试管中KI、KClO3的浓度相同,H2SO4的浓度不同,该组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其他条件相同时,酸度对反应产物的影响。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②2号试管反应完全后,取少量2号试管中的溶液滴加淀粉溶液后显蓝色,即KI被氧化成I2,假设还原产物只有KCl,可写出反应:ClO+I-+H+―→Cl-+I2+H2O,反应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至-1价,I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至0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6I-+6H+===Cl-+3I2+3H2O。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