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8年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训练(共10套)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题三 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题一般以“生产工艺”或“实验操作流程”为情境,将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生产阶段以生产流程呈现出来,并根据生产流程中有关的化学知识步步设问,形成与化工生产紧密联系的化工工艺试题。中考中的工艺流程题主要是物质的制备和除杂。‎ 工艺流程题常考的知识点有:物质成分的分析(推断某物质),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的除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操作步骤的名称及操作所需要的仪器等,绿色化学(物质的循环利用、废物处理、能量的充分利用等),工艺流程的评价等。因此解答化学工艺流程题,除了必须要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知识及分离、提纯物质的基本技能外,还要学会从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生产的产品。关注流程图中的出线、进线(均表示物料流向或操作流程)、可逆线(表示物质循环使用)和核心化学反应(如下所示)。‎ ‎1.物质成分的分析(推断流程图中的某种物质等)‎ ‎(1)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从几个方面解流程:‎ ‎①反应物是什么;‎ ‎②发生了什么反应;‎ ‎③图中有没有物质没有写上去或是省略了;‎ ‎④该反应造成了什么后果,对制造产品有什么作用。‎ ‎(2)要判断所加的试剂,可以从加入试剂的目的、反应的产物入手进行分析。‎ ‎(3)推断流程图中某一步中的物质,从上一步操作中反应物可能发生的反应入手进行分析,同时需注意所加试剂是否有剩余。‎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根据流程图书写某步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其可能发生的反应,然后写出反应物、产物,并进行配平。‎ ‎(2)陌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根据箭头方向,箭头进入的是投料(即反应物),出去的是生成物(包括主产物和副产物);若从已知信息中找出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不满足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在反应物或生成物中加上水,然后进行配平,还应注意反应条件的有关信息;若在空气中煅烧或通入空气则还需考虑空气中的氧气是否参与反应。‎ ‎3.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操作及所需仪器的判断 7‎ ‎(1)固体和液体混合物的分离:过滤。其所需的仪器有铁架台、漏斗、烧杯、玻璃棒、滤纸。‎ ‎(2)从物质的溶液中得到该物质的晶体常用的方法:‎ ‎①蒸发结晶(具体操作见粗盐的提纯)。‎ ‎②降温结晶,操作过程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4.判断能够回收利用或可循环使用的物质 ‎(1)回收利用的物质:若流程图中的原料在生产中以副产物的形式产生,则可将其进行回收利用。‎ ‎(2)循环使用的物质:步骤中一步的产物是另一步的原料,根据上图中箭头方向(可逆线)即可判断出可循环使用的物质。‎ ‎5.工艺流程的评价 ‎(1)设计方案的科学性:能否达到实验目的,杂质是否完全除去、是否引入新的杂质等。‎ ‎(2)安全性和简便性:尽量选用较温和的反应条件,避免高温、高压条件。‎ ‎(3)对环境的影响:是否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4)节约性:原料利用率要尽量高。‎ 注: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它的主要特点是:①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②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③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④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的产品。‎ 类型一 物质制备(实验室模拟、工业生产等) (2015、2012、2010、2008考)‎ 例1 (2017南通)实验室以MnO2为原料制备少量高纯MnCO3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MnO2+SO2=== MnSO4;‎ ‎②MnCO3、Mn(OH)2均难溶于水,MnCO3在100 ℃时开始分解。‎ ‎(1)反应Ⅰ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反应。‎ ‎(2)流程中“操作”的名称为__________,所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 ‎(3)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Ⅱ需控制溶液的酸碱性,若碱性过强,MnCO3粗产品中将混有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验证MnCO3粗产品表面附着有Na2SO4杂质:取样品少许,向其中加入水,搅拌、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5)为获得高纯MnCO3‎ 7‎ ‎,需选择“低温”干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 (2017广州)氯化亚铜(CuCl)广泛应用于冶金、电镀、医药等行业。已知CuCl难溶于水和乙醇,在潮湿空气中易变质。CuCl的制备流程如下:‎ ‎(1)“滤液1”中除了Na+、SO外,还存在较多的离子是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 ‎(2)“反应”中发生的化学变化是2CuCl2+Na2SO3=== 2CuCl↓+2NaCl+SO3,产生的SO3迅速与水化合生成一种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_,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水除外)是__________(写化学式)。‎ ‎(4)可用“水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醇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60 g CuSO4与足量NaCl经上述制备流程,可生成的CuCl最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 (2017陕西改编)我国每年报废的手机超过1亿部。废旧手机的电路板中含有铝、铁、铜、银、金等多种金属,化学兴趣小组为回收其中的铜,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已知:Cu+H2O2+H2SO4=== CuSO4+2H2O;不考虑金、银发生类似反应。‎ ‎(1)将电路板粉碎成粉末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步骤①所得滤液中的溶质除硫酸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步骤②中的实验现象:固体部分溶解,__________________。              ‎ ‎(4)步骤④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对废旧手机中的金属加以回收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 例4 (2015广东)现有工厂丢弃的废铜屑(铜屑表面呈绿色,其中混有少量生锈铁屑)。课外活动小组同学欲利用其制取胆矾,他们设计了下面的两种制取流程。已知:Cu+Fe2(SO4)3=== 2FeSO4+CuSO4。请回答:‎ 7‎ ‎(1)铜屑表面呈绿色的物质的化学式是Cu2(OH)2CO3,俗称________;操作①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 ‎(2)溶液A的溶质有____________(只写一种);铁锈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种方法比较,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是方法__________;方法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u+2H2SO4+________=== 2CuSO4+________;操作②的实验步骤为:________、降温结晶。‎ 类型二 分离提纯 (2014、2013、2011考)‎ 例5 (2016德州改编)CO2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而工业上却可用CO2来制备甲醛等物质,“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并加以利用——如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其过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1)用NaOH溶液“捕捉”C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物质所采用的基本操作是__________。‎ ‎(3)此化学工艺流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4)整个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例6 (2016兰州改编)粗盐中MgCl2、CaCl2等杂质,提纯粗盐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__________。‎ ‎(2)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②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3)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_。‎ ‎(4)步骤④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三 环保相关 (2017、2009、2008考)‎ 例7 (2017广东)某垃圾处理厂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与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如下图: ‎ 资料1: 垃级焚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SO2等有害气体。‎ 资料2:FeSO4容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 回答下列问题:‎ ‎(1)石灰浆吸收SO2(性质与CO2相似)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解步骤中同时发生的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Fe2(SO4)3=== 3Fe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所得FeSO4溶液在氮气环境中蒸发浓缩、__________、过滤,得到FeSO4晶体,其中氮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政府倡导垃圾分类,其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 注:领跑化学2017版课时作业P50第10题与该题基本一样。‎ 例8 某烟气脱硫的工艺不仅能消除SO2,还能将其转化为石膏(CaSO4·2H2O)等产品,实现“变废为宝”。主要物质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  ‎ 图2  ‎ ‎(1)设备1中,通过喷淋水脱去烟气中的S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烟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可能会导致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 7‎ ‎(2)设备2中,加入CaCO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备3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一工厂为防治SO2的污染,另外设计了一种治污方法,不仅吸收了二氧化硫,同时也得到了硫酸等工业产品,该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①Fe2(SO4)3吸收SO2的化学方程式是:Fe2(SO4)3+2__________+SO2=== 2FeSO4+2H2SO4。‎ ‎②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三 工艺流程 例1 (1)化合 (2)过滤 漏斗、玻璃棒、烧杯 ‎ ‎(3)MnSO4+2NaHCO3=== Na2SO4+MnCO3↓+CO2↑+H2O Mn(OH)2 (4)BaCl2 ‎ ‎(5)MnCO3的分解温度为100 ℃,为防止MnCO3高温分解,影响高纯MnCO3的纯度 例2 (1)Cu2+、Cl- (2)SO3+H2O=== H2SO4 (3)过滤 NaCl (4)能够除去可溶性杂质 可以除去水,防止在后续步骤中CuCl变质 (5)99.5‎ ‎【解析】(5)160 g CuSO4中铜元素质量为160 g××100%=64 g,反应过程中硫酸铜的铜元素完全转化到了氯化亚铜中,因此足量NaCl经上述制备流程,可生成的CuCl最多为64 g÷(×100%)=99.5 g。‎ 例3 (1)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硫酸铝、硫酸亚铁[或Al2(SO4)3、FeSO4]‎ ‎(3)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4)Fe+H2SO4=== FeSO4+H2↑‎ ‎(5)节约金属资源(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等)‎ 例4 (1)铜绿 漏斗 (2)CuSO4(或FeSO4,或H2SO4)‎ Fe2O3+3H2SO4=== Fe2(SO4)3+3H2O ‎(3)Ⅱ O2 2H2O 蒸发 ‎【解析】(2)分析溶液A中的溶质应注意利用题给信息,首先铜屑表面的铜绿及生锈的铁屑会与稀硫酸发生反应,分别生成CuSO4和Fe2(SO4)3,再根据题给信息Cu+Fe2(SO4)3=== 2FeSO4+CuSO4可以判断其中不含Fe2(SO4)3,同时还应注意稀硫酸是过量的。(3)方法Ⅱ中通入空气说明氧气参与反应,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有水生成。‎ 例5 (1)2NaOH+CO2=== Na2CO3+H2O (2)过滤 7‎ ‎(3)置换反应 (4)氢氧化钠 氧化钙 ‎【解析】(3)氧化钙和水反应的属于化合反应,碳酸钙高温分解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所以化学工艺流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4)根据箭头的方向确定可逆线,由此推出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 例6 (1)硼酸溶液 ‎(2)MgCl2+2NaOH=== 2NaCl+Mg(OH)2↓ 完全除去氯化钙 ‎(3)过滤 (4)防止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滴飞溅 例7 (1)Ca(OH)2+SO2=== CaSO3+H2O ‎ ‎(2)Fe+H2SO4=== FeSO4+H2↑‎ Fe2O3+3H2SO4=== Fe2(SO4)3+3H2O ‎ ‎(3)降温结晶 作保护气,防止FeSO4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提高转化率(合理即可)‎ ‎(4)方便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或有利于保护环境等) ‎ 例8 (1)SO2+H2O=== H2SO3 酸雨 (2)CaSO3‎ ‎(3)2CaSO3+O2=== 2CaSO4  (4)①H2O ②H2SO4和FeSO4‎ 7‎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