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化学专题综合强化真题精练(云南专用版13套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中考化学专题综合强化真题精练(云南专用版13套含答案)》 共有 14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第二部分 专题五 类型一 ‎1.(2018·曲靖)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加热条件下,镁不仅能与水反应还能与氯化铵溶液反应。小组同学对此产生兴趣,他们将砂纸打磨过的镁条加入氯化铵溶液中并加热,迅速产生大量气体。为确定生成气体的成分,他们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1)镁与氯化铵溶液反应生成两种气体,每种气体只含有氮、氢两种元素中的一种或两种。‎ ‎(2)镁与水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 ‎(3)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能与酸反应。‎ ‎【提出问题】该气体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一:H2和N2‎ 猜想二:N2和NH3‎ 猜想三:H2和NH3‎ ‎【进行实验】‎ 步骤一:小组同学闻气体气味,发现该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则猜想一不成立。‎ 步骤二:同学们把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水的A装置中除去氨气,再将剩余气体依次通入B、C、D装置中,一会儿后,加热试管中的氧化铜,观察到B中溶液不变色,C中无明显现象,D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固体,试管口有小水珠。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生成气体中含有的水分(合理即可),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uO Cu+H2O。‎ ‎【得出结论】猜想三成立。‎ ‎【拓展延伸】经过讨论,小华同学认为用点燃木条检验气体的方法代替装置D也能达到相同的探究目的。你认为是否可行?可行(填“可行”或“不可行”)。‎ ‎2.(2016·昆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小乐同学在探究金属和盐溶液反应时,发现将钠放入MgCl2溶液中有气泡和白色沉淀产生。为了进一步探究,小乐同学将充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得固体A和滤液B。‎ ‎【查阅资料】‎ ‎①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②MgCl2溶液呈中性。‎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分析与思考】‎ 小乐同学根据所学知识对产生的气体和固体A进行判断:‎ ‎(1)产生的气体是②(填序号)。‎ ‎①CO2   ②H2   ③Cl2‎ ‎(2)取A加入过量稀盐酸,A全部溶解,无气泡产生,则A的化学式是Mg(OH)2。‎ ‎【提出问题】滤液B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MgCl2;‎ 猜想三:NaCl、NaOH;‎ 猜想四:NaCl、MgCl2、NaOH。‎ 小乐同学认为猜想四不成立,理由是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水,不能共存。‎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取少量滤液B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溶液无明显现象 猜想三不成立 步骤二:取少量滤液B于试管中,滴加适量NaOH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二成立 ‎【结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钠不能将位于它后面的金属从该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拓展】将钠与MgCl2固体隔绝空气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时,钠可以从MgCl2中置换出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MgCl2 2NaCl+Mg。‎ ‎3.(2018·临沂)钠是一种活泼金属,常温下能与氧气、水等物质发生反应。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 2NaOH+H2↑。在实验室,小亮先取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于烧杯中,再取一小块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蓝色滤渣,并对滤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Na2SO4溶液呈中性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2SO4‎ 猜想二:Na2SO4和NaOH 猜想三:Na2SO4和CuSO4‎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猜想四:Na2SO4、CuSO4和NaOH 分析:小明认为猜想四不合理,理由是2NaOH+CuSO4=== Na2SO4+Cu(OH)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与验证】‎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仔细观察现象 溶液为无色 猜想三不成立 实验二 向实验一所取滤液中滴入酚酞溶液 酚酞溶液不变色 猜想二不成立 实验三 常温下,再取少量滤液,测溶液酸碱度 pH=7‎ 猜想一成立 ‎【拓展延伸】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钠及前面的金属不能(填“能”或“不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4.(2018·西宁)为探究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A中的现象是溶液变浑浊。‎ ‎(2)试管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 2FeCl3+3H2O。‎ ‎(3)甲同学把反应后的C、D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甲同学欲探究无色滤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无色滤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做出猜想】‎ 猜想Ⅰ:NaCl 猜想Ⅱ:NaCl和CaCl2‎ 猜想Ⅲ:NaCl和Na2CO3‎ 猜想Ⅳ:NaCl、CaCl2和Na2CO3‎ 小明认为猜想Ⅳ一定不成立,其原因是CaCl2+Na2CO3=== CaCO3↓+2NaCl(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进行实验】‎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碳酸钠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Ⅲ成立 ‎②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5.(2018·营口)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上,老师拿来一包粉末。它是由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铁粉和久置的碱石灰干燥剂混合而成,让同学们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固体样品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1)碱石灰干燥剂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2)BaCl2溶液显中性。‎ ‎【猜想与假设】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NaOH、Ca(OH)2、Na2CO3和CaCO3等七种物质。‎ ‎【进行实验】‎ 甲组同学对滤渣B的成分进行探究,记录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取少量滤渣B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①固体全部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滤渣B中有Fe2O3和CaCO3。实验操作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6HCl=== 2FeCl3+3H2O(答出一个即可)‎ 乙组同学对滤液C的成分进行探究,记录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C于试管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振荡 ‎①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酚酞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滤液C中有 NaOH、Na2CO3‎ ‎【解释与结论】(1)乙组同学实验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的目的是使碳酸钠完全反应,以防止对检验氢氧化钠产生影响。‎ ‎(2)通过以上实验探究,该固体样品中能确定一定含有的成分是Fe、Fe2O3、Ca(OH)2、Na2CO3。‎ ‎6.(2018·葫芦岛)同学们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小欣同学发现容器内液体是浑浊的,她很好奇,浑浊液体是什么?于是她和同学们一起将浑浊的液体过滤,得到滤液和固体,并对此展开了探究(溶解于水中的气体成分忽略不计)‎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以及过滤得到的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大理石中含有SiO2(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可能含有少量的Fe2O3等。‎ ‎②FeCl3溶液遇到硫氰化钾(KSCN)溶液能够很灵敏地显现出红色。‎ ‎【猜想验证】‎ Ⅰ.经讨论,大家认为滤液中一定含有CaCl2,原因是CaCO3+2HCl=== CaCl2+H2O+CO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Ⅱ.小欣同学根据资料中大理石的成分,猜想滤液中可能含有少量FeCl3。‎ 她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硫氰化钾(KSCN)溶液,观察到滤液颜色无变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不含有FeCl3。‎ Ⅲ.小雨又提出猜想,滤液中还可能含有HCl(填化学式)。请你和小雨一起验证他的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石蕊溶液 溶液变成红色 小雨的猜想成立 Ⅳ.根据小雨的验证结果,可知过滤得到的固体中含有SiO2。‎ ‎【得出结论】最终同学们确定了滤液中的溶质以及过滤得到的固体的成分。‎ ‎7.(2018·江西)兴趣小组利用提供的试剂:稀硫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和紫色石蕊溶液,探究酸碱盐的性质。小清同学将氯化钠溶液加入到稀硫酸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将混合溶液加热一段时间后,意外地闻到刺激性气味。‎ ‎【提出问题】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1.可能是二氧化硫 猜想2.可能是氯化氢 猜想3.可能是氨气 大家讨论后认为猜想3不合理,依据是反应物中没有氮元素,所以无法生成氨气。‎ ‎【查阅资料】SO2和CO2的化学性质相似,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钙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Ca(OH)2=== CaSO3↓+H2O。‎ ‎【实验探究】如图所示,小诚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红,于是他认为猜想2正确。‎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评价与改进】小煜认为小诚的结论不科学,于是他利用提供的试剂通过实验确认了猜想2正确。‎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如图所示,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无明显现象 ‎【结论】加热氯化钠与硫酸的混合溶液得到的气体是氯化氢。‎ ‎【拓展应用】实验室可用氯化钠和硫酸反应制取氯化氢气体,已知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请推测实验室制取氯化氢气体最适宜的方法为C(填序号)。‎ A.加热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的混合物 B.加热氯化钠固体和稀硫酸的混合物 C.加热氯化钠固体和浓硫酸的混合物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