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试题(带答案河北武邑中学)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2019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试题(带答案河北武邑中学)》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河北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来学考试 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说,周代的宗法制是个成功的创造,“大宗维翰(栋梁)•小宗维城”,既讲“亲亲”,也讲“尊尊”……明清时期,家法族规和乡规民约得到官方的认可和批准,成为传统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由此可知宗法制( )‎ A.成为法律制度规范的源头 B.体现家国同构的特点 C.加强中央地方的政治联系 D.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 ‎2.下图是南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录取的《进士出身统计数据表》。其中父辈有官职者,低等级的又占了半数以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科举制度结束贵族体制 B.选官推动社会阶层流C.南宋时科举制走向成熟 D.考试成为做官必经之路 ‎3.清代某机构,其职能原为承命拟旨,参与军务,后逐渐演变为全国行政运行的中心。此机构的设置 A.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出现于康熙年间,以票拟形式参与机务 C.取代前朝内阁,成为最高行政机关 D.与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形成三足鼎立 ‎4.“军人和一切公职人员都由国家支付薪金。这样,一般公民也能当军人、法官、议员了。”这一现象开始出现于 A.雅典城邦形成时期 B.梭伦执政时期C.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 D.伯利克里执政时期 ‎5.“在北京东交民巷这地界,我们这些卖瓜的、卖菜的不能随便出入了,更不要说居住了,说什么皇上把这地界划给了洋人”。清末小商贩说的这种情景是因为签订了( )‎ A.《辛丑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南京条约》‎ ‎6.对于古代中国的某一制度创新,美国人史皮尔曾说:“中国人民的竞争使得整个政府管理的政治原则公开化。听吧!西方国家,它没有世袭等级,……它不主张任人唯亲。”该制度是( )‎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7.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有利于秦朝的强大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 B.有利于国家统一 C.奠定了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D.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 ‎8.《全球通史》:“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材料中的“官员”包括 ‎①丞相 ②郡守 ③县令 ④太尉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9.“陛”本来是指宫殿的台阶,“陛”的两侧有近臣持兵刃站列,以防不测,群臣不能直接对皇帝说话,而要由站在“陛下”的侍卫转达。后来,“陛下”代指皇帝。“陛下”称谓的由来从本质上反映了 A.专制皇权不容逾越 B.皇帝安危国之大事 C.封建等级制度森严 D.皇帝显示自己威风 ‎10.直接受太平军威胁的清朝地方官员曾国藩、李鸿章等人认识到,在军事上,太平天国借用了西洋技法,因而需“借洋兵助剿”;在中央的桂良等人也力主改变国策,向西方学长技。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A.加速了清政府统治的瓦解 B.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C.顺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D.获得了知识分子群体的支持 ‎11.著名实业家张謇说:“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由此可见,张謇认为辛亥革命的最大功绩是 A.推翻清朝统治 B.否定了帝制的存在 C.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D.推翻了封建私有制 ‎12.1992年,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和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在香港进行商谈,并取得了共识,称之为“九二共识”,其具体含义是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海峡两岸可以实行“一国两制”‎ C.海峡两岸同源同宗血浓于水 D.海峡两岸应该和平解决争端 ‎13.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另起炉灶”,其中“另起炉灶”是指 A.在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和特权之后再与西方国家建交 B.在否定了国民政府屈辱外交后再和他国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C.在两极格局之下权衡利弊之后选择倒向苏联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D.在废除北洋政府时期的外交政策后再考虑和他国建立外交关系 ‎14.“我们之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帝国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问题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周恩来的这段讲话是在 A.日内瓦国际会议 B.中印边境谈判会议 ‎ C.万隆亚非国际会议 D.中苏建交谈判会议 ‎15.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表明德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形成。下列条款中,最具有该 宪法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的是(  )‎ A.帝国依据本宪法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 B.德意志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 C.联邦议会主席职位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D.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16.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最深远的历史意义在于(  )‎ A.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被全面系统揭露出来 B.武装夺取政权成为无产阶级夺权的必由之路 C.各国无产阶级的联合斗争有了强有力的平台 D.世界政治文明的走向从此有了新的理论蓝图 ‎17. 某年出版的日本报纸,关于中国事件的报道,使用了下列小标题:“点燃革命之火”、“武汉的形势”、“排满兴汉宣言”、“列国的态度”等。这些文章集中报道可能是(  )‎ A.有关太平天国运动          B.出现在1895年 ‎ C.与八国联军侵华有关           D. 有关辛亥革命 ‎18. 毛泽东曾说,“严格地讲,我们研究党史,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对此论述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国的制度变革     B.五四运动动摇了北洋政府的统治 C.五四运动取得了中国外交的胜利     D.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19.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俄国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②罗曼诺夫王朝覆灭 ‎ ‎③布尔什维克党通过武装起义的决议 ④列宁发表“四月提纲” ⑤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②①④③⑤ D.②①③⑤④‎ ‎20.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以下不属于其世界意义的是( )‎ A.促进了俄国社会转型的完成 B.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道路 C.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D.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模式 ‎21.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在 ‎①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②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③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④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2.肖德甫在《大国法则》中认为:“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对材料中“光荣革命”意义理解错误的是 A. 极大地提高了英国议会权威 B. 使英国确立了责任内阁制政体 C. 开辟了和平与渐进的政治变革道路 D. 为英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23. 列宁指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列宁发表这一言论的背景是 A. 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全部结束    B. 俄国遭受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 C. 七月流血事件使人民群众觉醒    D. 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已经形成 ‎2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逐渐走向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全面对抗。苏联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协调和促进社会主义阵营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此举主要针对的是 A. 杜鲁门主义    B. 马歇尔计划     C. 北约组织        D.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25. 二战后成立的某国际组织首脑会议宣言强调:冷战和它变成真正战争的经常性的严重危 险……和平共处的原则是替代“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唯一办法。该组织是 A.欧洲联盟 B.不结盟运动 C.联合国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26.(2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国家的一切重大事务。大会每月约举行4次。在大会中,容许有充分的发言自由。‎ 材料二:《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那时的奏章都是刻在竹简上的。据说秦始皇每天看下面送来的奏章要看一百二十斤,不看完不休息。‎ ‎(1)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6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政体形势 直接民主 最高权力归属 皇帝 材料三:英国和美国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2)材料三反映了英美两国各自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6分)其形成的相关法律文件分别是什么?(6分)‎ 材料四 我认为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正发生相当的作用……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一切制度传统,只要已经沿袭到一百两百年的,也何尝不与当时人事相配合,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言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建国后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确立并完善了哪些制度?(请 写明制度全称)(7分)‎ ‎27.(12分)二战后,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刻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而不是对抗的时代,我们一直在进行谈判,我们在谈判中取得了一些进展,重要的事情上,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最富的国家,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另外一些潜在的经济力量有能力、有人可以在各个方面向我们挑战。 ——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7月6日)‎ 材料二 近年来,大国高层会晤十分广泛和频繁。‎2013年3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 ,两国元首就中俄关系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就加强中俄全方位战略合作达成重要共识,进一步推进中俄之间建立“平等、互信、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15年9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美国。在华盛顿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谈,就双边关系、各自内外政策和国际地区形势等重大问题交换意见,两国领导人就中美关系的发展目标和框架达成了共识,一致同意共同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导致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因素有哪些?(4 分)根源是什么?(1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有何积极影响?(3分) ‎ (2) 根据材料二,指出21世纪大国之间致力于建立怎样的关系?(2分)有何意义?(2分)‎ ‎28.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加强对外交往有利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题。(15分)‎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大体形成了两大阵营对的格局。对美国来说,国民党统治的中国属于美国的势力范围,但如果共产党得到政权,中国就会成为苏联的势力范围。因此,新中国成立后,美国重申确认国民党政府为合法政府,宣称“应尽一切努力防止 承认共产党政权为中国的唯一政府”,同时还在中国的周边组织起一条反对承认新中国的联合阵线。在对新中国的经济政策上,对华实行全面禁运、经济封锁政策。 ‎ ‎ ——摘编自王伟《战后初期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 材料二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与毛泽东、周恩来等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一起,共同打破了中美两国关系的“坚冰”,成为20世纪影响国际关系格局的最深远事件之一。 ‎ ‎——周正平、刘东凯《冀朝铸:见证中美关系史上关键时刻》‎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中国领导人开始接受国际贸易中“国际分工”的理念,认识到在国际市场上开发自身“比较优势”的重要性。东亚“四小龙”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为中国提供了效仿的榜样。中国几乎同时与所有的国家改善关系,加强了与世界市场的交往和联系。‎ ‎——摘编自郝雨凡《中国对外经济政策50年》‎ ‎(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新中国初期美国的对华政策。(5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美国方面 分析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5分) ‎ ‎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几乎同时与所有的国家改善关系”的原因。(5分) ‎ 历史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5:BBADA 6—10 DCBAB 11-15 BADCA 16-20 DDDCA 21-25 CBDBB[‎ 二. 非选择题 ‎26.(25分)‎ ‎(1)君主专制(2分) 公民大会(2分)‎ ‎(2)英国:君主立宪 美国:民主共和(答三权分立不给分)(2分)‎ ‎ 英国:《权利法案》 美国:《1787年宪法》(4分)‎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分)‎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分)‎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分)‎ ‎27.(12分)‎ ‎(1)因素:日本实力增强;欧共体的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三世界发展壮大;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4分)根源: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1分)‎ ‎ 影响: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3分)‎ ‎(2)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或结伴不结盟) (2分)意义: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2分)‎ ‎28. (1)政策:扶蒋反共;对新中国政治上不承认,外交上孤立,经济上封锁禁运。(2分)‎ ‎(2) 变化:由敌视(对抗)到缓和(正常化)。(2分) ‎ 原因:国家利益的需要;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面临西欧、日本的挑战,世界霸主地位动摇;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3分,任答其中3点) ‎ ‎(3)原因:中国政府接受国际分工的理念;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奉行不结盟政策;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或国家利益的需要);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国际环境的改变。(5分,任意3点) ‎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