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专题(三)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专项提分练习
1.[2018·安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本书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列宁在1895年指出:“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1)“这本书”是指什么?它鼓舞、推动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材料二 苏联模式在经济方面表现为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排斥市场调节。计划完全是指令性的,各级领导机关必须执行,企业没有主动性。在政治方面,苏联模式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建设。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据周尚文、王斯德《苏联兴亡史》等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苏联模式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苏联产生的负面影响。
材料三 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的应用它。
——毛泽东《论新阶段》
(3)以中国革命和建设为例,阐释材料三的观点。
2.[2018·泰州]马克思主义能与各民族的特点相融合,能与时俱进、与世开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目前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
4
败了。……我们正在学习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大厦而不犯这些错误。
——列宁
材料二
图一 改革开放初期农产品商品化柱状图
图二 1992年—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曲线图
材料三 1992年,88岁高龄的邓小平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他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南方谈话激起春潮澎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指明了方向,带来了改革开放的第二个春天。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
材料四 对待科学的理论必须有科学的态度。……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大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苏俄政府在“尝试”失败后,于1921年实行了哪一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政策的特点和意义。
(2)从图一中你能得出怎样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一现象产生的政策性因素。
4
(3)图二中1992年—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呈现怎样的趋势?结合材料三分析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材料四观点的理解。
4
参考答案
1.(1)《共产党宣言》。十月革命。
(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阻碍了民主法制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后来的改革也未能从根本上突破苏联模式,弊端的不断积累最终导致苏联解体。(言之有理即可)
(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诞生了毛泽东思想;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其他如建立井冈山根据地、遵义会议、开展游击战争等,言之有理亦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他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国两制”构想等,言之有理亦可)
2.(1)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联系起来。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2)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
(3)持续增长。邓小平南方谈话为改革开放指明新的方向。
(4)科学的理论需要同具体国情相结合;科学的理论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创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