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
◆ 教材分析
《静夜思》一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体现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诗人的心弦;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所描写的意境。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会认“夜、疑”等9个生字,会写 “思、床”等7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诗歌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会认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诗文,感受诗歌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 课前准备
◆
多媒体课件、图文影音素材。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激趣入境:
1.出示图片,图中的人在干什么,他在想些什么?
3
2.你喜欢月亮吗?自古至今,许多诗人、作家也很喜欢月亮,望着月亮他们会想起许多。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
3.你对诗人哪些了解?学生自由回答,师简介作者。
4.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认读生字“夜”。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自主练读课文,并用“○”圈出不认识的字。
2.小组学习:说一说认识哪些字,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学,组内交流学习成果,互教互学。
3.指名学生一句一句读诗文。注意正音,指导读好 “ 床、 光、望、乡”的后鼻音。
4.同桌互相读一读,争取人人把诗文读准、读顺。
5.这些字都会读,诗是不是也能读正确?指名读古诗,相机正音。
三、感受诗意,再读古诗:
1.出示插图谈话,欣赏图片。
在一个安静的夜晚,李白站在窗前难以入睡。他仰望天上那如霜的明月,又低下头看看地上的月光,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写下这首《静夜思》。
2.离开家乡,离开亲人,李白的心里会想什么?
3.教师范读,学生看着画面,感受诗中之情。
4.诗人看着明月,想到故乡。你们看到月亮会想到什么?
5.带着感受读这首古诗。
6.模仿练读,想象意境。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1.指名读诗,说说诗的大意。
2.角色表演:请你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表演一下这首诗。
3.指名最佳表演者上台表演,配乐。
4.通过多种方式背诵、积累这首古诗。
5.播放朗读表演:现在请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圆月……
二、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3
2.你发现了什么?哪几笔该给大家提个醒的?
3.教师范写。
4.学生描红、临写。
5.展示学生作业,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三、拓展延伸,总结全诗:
1.《静夜思》这首诗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
2.你还读过哪些写月亮的诗,引导学习《望月远怀》。
3.回家和爸爸、妈妈找一找有关写月亮的诗句,读一读,背一背。
◆ 教学反思
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