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1
(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3分)
(1)《谐》之言曰:“ ,水击三千里……”(《北冥有鱼》)
(2) ,教然后知困。(《虽有佳肴》)
(3)唇焦口燥呼不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使老有所终, , ,
,男友分,女有归。(《大道之行也》)
(5) ,但余钟磬音。(《题破山寺后禅院》)
(6) ,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7) ,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 ,
”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
(9)《送友人》借马鸣来表达悠悠的别离之情的诗句是: ,
。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
2018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八分钟”表演 甲 (A、美轮美奂 B、富丽堂皇)、科技感十足,为观众献上了一场视觉盛宴。24台移动机器人①xié( )带“冰屏”与舞蹈演员配合完成了一系列曼妙复杂的舞美动作,展现了人工智能与中华文化的完美②融( )合,让观众 乙 (A、惊讶 B、惊叹)。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表明八分钟的演出完美成功。
(1)为文中①处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根据②处加点字写出正确的读音。(2分)
①处: ②处: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2分)
甲: 乙: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分)
原句: 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表明八分钟的演出完美成功。
修改句:
13
3.下列词语的注音、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推搡(shǎng) 拙劣(zhuó) 喧哗(xuān) 不修边幅
B.浮燥(zào) 漫溢(màn) 骤然(zòu) 平易近人
C.衰竭(shuāi) 敦实(dūn) 驰骋(chěng) 挑拨离间
D.蛮横(hèng) 瞭望(liào) 缅怀(miǎn) 强词夺理
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老王最近真是流年不利,倒楣的事儿纷至沓来,让他不知所措。
B.在奥运会上,我们中国梦之队的个个队员行将就木,为祖国赢得了一块又一块的金牌。
C.罗丹做什么事情多是漫不经心的,光是修改雕塑的细节部位都十分仔细,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D.虽然它精心设计了这个圈套,但还是能够自圆其说的。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记述了作者马丽华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东游览的经历。共写了两天的行踪,以第二天的见闻为主,书写了自己在不同地点的见闻感受。
B.《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是法国教育家顾拜旦1919年在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发表的演讲。文章站位高,格局广,语言庄重、典雅,阐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内涵。
C.《登勃朗峰》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文中记述了与友人游览勃朗峰的经历,上山部分重在写人,下山部分重在写景。或浓墨重彩,或简笔勾勒,笔法多变,妙趣横生。
D.《一滴水经过丽江》的作者是藏族诗人、作家阿来,文章以“一滴水”的踪迹为线索,把景物的描写和身体状况、渺远思绪融为一体,使得文章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和抒情性。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7题。(5分)
卖炭翁(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6.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1)何所营( ) (2)口称敕( )
7.“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形象?有何作用?(3分)
13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8—11题。(13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祗/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勾践宴群臣,而言吴王夫差之亡也以杀子胥故。群臣未应,大夫子余起而言曰:“臣尝之东海矣,东海之若游于青渚,介鳞之属以班见①。见夔②出,鳖延颈而笑,夔曰:‘尔何笑?’鳖曰:‘吾笑尔之跷跃③,而忧尔之踣④也。’夔曰:‘我之跷跃不犹尔之跛行乎?且我之用一,而尔用四,四犹不尔持也,而笑我乎?故跂⑤之则伤其足,曳⑥之则毁其腹,终日匍匐,所行几许。尔胡不自忧而忧我也?’今王杀大夫种⑦,而走范蠡⑧,四方之士掉首不敢南顾,越无人矣。臣恐诸侯之笑王者在后也。”王默然。
【注释】①以班见:按照等级依次拜见。②夔:kuí,传说中的一种动物,似龙,一足。③跷跃:用一只脚跳跃。④踣:跌倒 ⑤跂:踮起脚尖。⑥曳:拖,牵引。⑦大夫种:越国大夫文种,功臣,助勾践灭吴。后勾践听信谗言,令其自杀。⑧走范蠡:逼走范蠡。范蠡,越国大夫,助勾践灭吴,后为避祸而隐居江湖。
8.解释下列短语。(4分)
(1)才美不外见( ) (2)策之不以其道( )
(3)介鳞之属( ) (4)延颈而笑( )
9.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不饱,力不足
B.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大夫子余起而言曰
C.臣恐诸侯之笑王者在后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D.其正色邪 其真不知马也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四方之士掉首不敢南顾,越无人矣。
13
11.韩愈讽刺了假伯乐一类的统治者,你觉得勾践属于这一类人吗?请依据选文和补充注释加以辩证分析。(2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12分)
假如人生没有磨难
贺铭华
①到过农村的人常发现这样一种农事现象:农民们对刚出土的青苗要进行碾压。开始人们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认为对柔嫩的幼苗采取如此高压手段,似乎近于残酷。后来有经验的老农告诉我们,碾压青苗恰恰是为了能让青苗长得更好!刚出土的青苗头重根浅,耐不住风吹雨打,必须施以重压才能扎稳根须,夯实基础。根扎得稳,苗才长得壮。
②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生下来就掉进福堆里,左拥右抱,百般呵护,不经受种种磨砺,不遭受些许苦难,这种环境能培养出栋梁之材吗?显然不能!其实,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
③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不会进化,社会也不会向前发展。人类长期生活在一顺百顺、无忧无虑的环境中,那么既淘汰不了劣者,也筛选不出强者。假如当初就如此,人体的各种功能必将全面退化,最后可能倒退回原始状态。真的那样,人类也许现在还同猿猴们称兄道弟,与野兽们同林为伍!
④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可能会成为愚不可及的白痴蠢蛋。富贵温柔真如同一把无形利剑,它削去了人的铮铮铁骨、坚强意志、奋斗精神和冲天豪气,将猛虎变为猫咪,将雄狮变为绵羊,将雄鹰变为麻雀,将龙种变为跳蚤……古语说:“富贵不过三代”,又说“从来纨绔少伟男”。清代八旗子弟的历史悲剧就是明鉴。
⑤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会丧失很多优秀品质。胆识、进取、意志和坚韧等一串串闪光的字眼便没有任何社会意义,甚至可能会从字典中删除,黯然“下岗”。然而,现实中,正是这些千古不朽的社会理念在支撑着人生的框架,在构建着人生的坐标,在书写着人生的底蕴,在指引着人生的航向……
⑥所以,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其本身就是一种灾难。
⑦磨难乃人类的良师。它令人振作,催人奋进,教人警醒,激人超越。正是磨难本身使人产生了对于环境的种种“适应性”,诱发了人的种种潜智潜能。环境需要听力,人便提高了耳朵的听觉功能;环境需要视力,人便提高了眼睛的视觉功能;环境需要思维,人便促使
13
大脑日益聪睿精进。
⑧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关于磨难,司马迁曾深有感慨地说:“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此真乃千古良言,历久弥珍!我们甚至还可以将司马迁的名句续写下来:太史公受辱而作《史记》,杜甫流落乃成《三吏》《三别》,吴敬梓落第方有《儒林外史》,曹雪芹困顿而著《红楼梦》。中国历史上这些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无一不是因作者饱受磨难而成。假如当初这些文化先贤没有遭受如此磨难,恐怕人类就不会有这些文化精品出现了!
⑨有人说过,人的脸型就是一个“苦”字,天生就该受尽各种苦难。此言似乎不谬。想想人的一生,在自己的哭声中临世,在亲人的哭声中辞世,中间百十年的生涯,无时无刻不在与艰难、困苦、疾病、灾祸打交道。然而正是由于人类历尽磨难而甘之如饴,才将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
⑩因此,我们对于人生中的各种磨难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我们知道“阳光总在风雨后”“吹尽黄沙始见金”。我们向磨难要勇气,要智慧,要韧性,要成功!只要是人生中不可摆脱的磨难,尽管来吧!早些来吧!我们昂首挺胸地站立着!绝不胆怯!绝不屈服!(选自《时文选粹》第九辑)
1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13.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14.文章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5.第⑧段说“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请你举一个事例加以论证。(不能以文中出现的人物举例)(3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16分)
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
今夜,窗外的桂树在秋天清凉的夜色中散发着芬芳,青翠的绿叶在风中轻轻款摆,不知人间忧欢。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我的外婆。
我工作的学校在一个乡下的小镇。每天下班的时候,都会路过一户农家小院。有时院
13
子的门口会坐着一个老人。老人佝偻着身子,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别人不会注意到她,她也不会注意别人。她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马路上的车来人往。夕阳投下余晖,释放着她最后的光芒。老人的身影在余晖的映照下,那么的落寞和苍凉。
每当我路过老人的时候,总是将车速渐渐放慢,目光轻柔地抚过老人。也曾想过,将车停下。可是心里终究还是挂念着我一双幼小的儿女,想早点回家,又想着来日方长,于是踩下油门,绝尘而去。我在汽车的倒后镜中,看到老人的身影在傍晚的薄暮中渐渐模糊。我想,老人肯定不会知道,她疼爱的外孙女路过了,路过了她的苍老,路过了她的孤独,却没有肯为她做片刻的停留。
直到有一天,我终于将车停下,走进了那个小院。我和外婆打了声招呼后,便和一旁的舅妈唠着家常。在和舅妈说话的过程中,外婆一直茫然地看着我。终于,外婆忍不住了, 小心翼翼地问我:“孩子,你是哪个啊?”这一句“你是哪个”,像一根细针,生生地扎入心中,疼痛蔓延。我已经有多久没有认真地看望过外婆了?外婆已经老到快要认不出我了。外婆的头发已经全白了,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深深的皱纹,浑浊的眼睛里却有着孩子 般的单纯。“我是小萍。”外婆的表情瞬间生动起来。她笑了,脸上的皱纹宛若菊花,徐徐 绽放。外婆问起我的孩子们,我将孩子们的趣事说给她听,她的笑容越发的灿烂了,那双深深埋藏着岁月的沧桑的眼睛里,有光彩流转。我能感觉到,我能来看她,外婆非常开心。
这一次看望外婆,让我记起很多外婆对我的疼爱。小时候,用手帮我清洗满是泥巴的小脚,将我喜欢吃的东西留给我……甚至我成年后,春节没有去给她拜年,她还记着将压岁钱让我的母亲转交给我。竟然是三份!我和我的两个孩子各一份。
我的心里涌动着深沉的内疚,还有不安。外婆真的已经很老了,以后不管有多忙,我都该经常去看望她。我还计划着,在即将到来的国庆长假里,我会带着我的两个孩子去看她。我蓦然发现,外婆还没见过我的小儿子,我是一个不称职的外孙子啊,亏欠外婆的太多太多。
很多时候,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可是我们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击的脆弱。国庆还没到,我和外婆就又见面了。这一次,是在医院。妈妈哭着打电话告诉我,外婆得了这世界上最凶险的病,肝癌晚期。才几天时间,外婆就已经形容枯槁、卧床不起。然后又没有几天,她就迅速陷入昏迷,然后就在昏迷中死去了。从查出疾病到死亡,一共不到半个月时间。死亡来得是这样迅疾,没有给她自己和她的子女思想准备的时间。外婆就这样离开了。
外婆,如果来日方长,哪怕只有一次,让我再有机会路过您坐在我下班途中的院门口,
13
我一定停下前行的四轮,走到您的身边,轻轻地唤您一声“外婆”,然后匍匐在您的膝旁, 陪您说说话,听您说说您的快乐,或者不快乐,慰藉您寂寞的时光。
可是,这世间并没有多少来日方长。很多东西,当我们拥有的时候。我们并不懂得。 当我们懂得的时候,我们已经不能再拥有。可是明白了这个道理,要付出多么沉痛的代价!
今夜,桂树飘香,我想起了我的外婆。我再不幻想来日方长!
16.根据提示,将下面表格内容填写完整。 (3分)
我
外婆
路过外婆时没有停留
A
B
快乐地与“我”交谈
再一次与外婆相见
C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写桂树飘香,绿叶轻摆,“不知人间忧欢”,是为了引出下文,衬托“我” 忽视至亲痛失亲人的悲情。
B.“我”上门看望外婆,“外婆已经老到快要认不出我了”,一方面是说外婆已经老迈, 另一方面说明“我”太久没有看望外婆了。
C.“我”成年后,仍然接受外婆给“我”的压岁钱,说明“我”太过冷漠,不知感恩。
D.“我”因为内疚和不安,所以决定于国庆带两个孩子去看外婆。
18.根据要求,赏析下面语句。 (6分)
(1)老人佝偻着身子,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别人不会注意到她,她也不会注意别人。 她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马路上的车来人往。(从人物描写角度)
(2)这一句“你是哪个”,像一根细针,生生地扎入心中,疼痛蔓延。(从修辞运用角度)
19.请写出文章最后画线句的含义。(4分)
六、阅读下面材料,完成20—22题。(8分)
【材料一】
13
围棋,起源于中国,古代称为“弈”,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据先秦典籍《世本》记载,“尧造围棋,丹朱善之。”晋张华在《博物志》中继承并发展了这种说法:“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若白: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这说明,早在四千年以前,就有关于围棋的传说了。
春秋战国及秦汉时期,围棋就逐渐传播开来,并已相当普及了。三国两晋时期,围棋发展兴盛。梁朝的沈约在《棋品序》中说:“汉魏名贤,高品间出,晋宋盛土,逸思争流”。可见当时围棋兴盛,高手辈出。宋代张拟撰写的《棋经十三篇》,是一部流传很广的系统论述棋艺的著作,充满了朴素的辩证道理,对我国围棋理论及实践都有较大的影响。元朝,出现了围棋棋艺集大成著作《玄玄棋经》,收录了班固的《弈旨》、刘仲甫的《棋诀》等专门理论著述,还收录了许多围棋的死活研究和定式基本图型。明代,围棋活动更为广泛,知名棋手屡见于史籍。明末著名国手过百龄,不但棋艺精湛,还著有《官子谱》《三子谱》《四子谱》,对后世有很大影响。进入清代以后,围棋有了划时代的进展,达到我国古代围棋的顶峰。无论是棋手的数量,还是棋艺水平,都是空前的。康熙年间出生的范西屏和施定庵,就是当时棋坛上并峙的双峰。“当湖(即浙江平湖)十局”即他们对弈的杰作,历来被视为珍品。自改革开放以来,国运昌盛,棋风盛行,更造就出以聂卫平、马晓春为代表的新一代风流人物。
围棋在汉代就已传播到朝鲜半岛,《北史﹒百济传》中,有“百济之国 ……尤尚弈棋”的记载。从汉代开始,中国多次向东南亚地区大规模移民,也带去了围棋;唐代中日文化交流活跃,日本十余次派遣“遣唐使”,将围棋带回了日本;郑和下西洋时,曾经见到当地流行围棋。可见围棋影响之深远。
今天,围棋这种古老的棋类活动又与现代科技结合起来。各种围棋软件和网站纷纷出现,人们在网上就能与全国甚至世界各地围棋爱好者对弈。李世石、柯洁与“阿尔法狗”的人机大战,一时成为热门新闻。科技,让围棋这朵思维之花绽放出更夺目的光彩。
【材料二】
13
围棋,有非常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围棋的棋子、棋盘含有“天圆地方”的思想。棋子是圆的,所谓“天圆而动”;棋盘是方的,所谓“地方而静”。围棋棋盘有361个交叉点,表示农历的361天。棋盘分为四部分,就是四季;每一个部分都有90个交叉点,代表一个季度三个月的90天。棋盘的中央是太极,棋子的黑白两色表示阴阳。围棋别名很多,也体现出中国的文化和智慧。古代称围棋作“弈”,现在下围棋还叫对弈。人们还根据围棋的形态给它起了个方圆的别名。根据棋子的颜色,围棋还叫黑白、鹭乌。鹭鸶是白颜色的鸟,乌鸦是黑颜色的鸟,这样的名字很文雅。围棋也叫坐隐,这是特别有中国文化底蕴的名字--住在深山老林作隐士,寄居棋局之中。围棋又叫忘忧,下棋可以忘怀忧虑,这一点围棋爱好者一定都能理解。围棋还叫烂柯,这是个神话故事:东晋的时候,有个樵夫在山上打柴,回家路上看见两个童子在下围棋,于是樵夫就在旁边观看。当樵夫想离开的时候,他身旁砍柴斧子的木柄都烂掉了。等樵夫回到家,已过了很多代。围棋还叫木野狐,仿佛是木头的野狐狸,人一旦迷住就逃不了了。总之围棋的别名太多了,充分体现了中国的文化。 --摘自《围棋与东方智慧》
【材料三】
围棋术语介绍:
气:在棋盘上与棋子紧紧相邻的空交叉点叫作“气”,单独一个棋子的气数不超过四气,但两个或两个以上相连的棋子则可以有四气以上。气越多,生命力越强,对周围的影响力(威力)越大。
提:如果一颗棋子没有气了,就要拿离棋盘。提吃对方的棋子,称为“提子”。
打吃:也叫“叫吃”,指一方落子后,对方的某个子或某些子仅剩一口气,如果置之不理,下一手就会被提子,这手棋就被称为“打吃”。
20.请概括[材料一][材料二]中体现出来的围棋的特点。(3分)
21.围棋还有一个别称叫“手谈”,请根据[材料二]的相关内容,谈谈你对这个别称的理解. (2分)
22.阅读[材料三],观察下面的图片,找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白棋“2”共有两气。
B.黑棋“1”这手棋叫作“打吃”。
C.连着的六颗黑棋一共有七气。
D.靠右的两颗白棋如果连上最下的白棋“2”,就不会被“提子”。
七、名著阅读。(8分)
23.阅读语段,回答问题(4分)
1月9日
13
我为什么这样难过呢?还没有拿起笔来,就哭了一场。谁能想到我会失声痛哭,还哭得这样伤心!难道眼泪一定是意志薄弱的表现吗?今天流泪是因为有一种难以抑制的悲痛。
为什么悲痛会突然袭来呢?今天是大喜的日子,可怕的严寒已经被战胜,铁路各站堆满了宝贵的木柴,我又刚从祝捷大会—市苏维埃为庆祝筑路英雄们而召开的扩大会议---回来,为什么悲痛恰恰在这个时刻降临呢?我们是取得了胜利,但是,有两个人为此献出了生命:克拉维切克和保尔。
保尔的死揭示了我内心的真情:对我来说,他比我原先所想的更珍贵。
日记就记到这里吧,不知道哪天再提起笔来接着写。明天写信到哈尔科夫去,告诉他们我同意到乌克兰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去工作。
(1)这篇日记的作者是 ,日记中所说的“保尔的死”,是在铁路快要修成时 , 和这两种严重的病症让保尔昏迷不醒,导致大家误以为他已经死去。(2分)
(2)保尔后来有没有和这篇日记的作者结婚?为什么?(2分)
24.阅读《水浒传》第八十回片段,回答问题。(4分)
高太尉大醉,酒後不觉放荡,便道:“我自小学得一身相扑,天下无对。”卢俊义却也醉了,怪高太尉自夸“天下无对”,便指著燕青道:“我这个小兄弟,也会相扑,三番上岱岳争交,天下无对。”高俅便起身来,脱了衣裳,要与燕青厮扑。众头领见宋江敬他是个天朝太尉,没奈何处,只得随顺听他说;不想要勒燕青相扑,正要灭高俅的嘴,都起身来道:“好,好,且看相扑!”众人都哄下堂去。宋江亦醉,主张不定。两个脱了衣裳,就厅阶上,宋江叫把软褥铺下。两个在剪绒毯上,吐个门户。高俅抢将入来,燕青手到,把高俅扭得定,只一交,颠翻在地褥上,做一块半晌挣不起。这一扑,唤做“守命扑”。宋江,卢俊义慌忙扶起高俅,再穿了衣服,都笑道:“太尉醉了,如何相扑得成功,切乞恕罪!”高俅惶恐无限,却再入席,饮至夜深,扶入後堂歇了……
(1)高俅曾放言“若不杀尽贼寇,誓不回军!”,为何此时却在梁山上与一众好汉推杯换盏,还与燕青摔跤?(2分)
(2)燕青的相扑是他年幼时从 身上所学而来,最终成为了他的绝技。在七十四回“ ,李逵寿张乔坐衙”中,燕青几个回合便将两年未逢对手的任原摔下台去。(2分)
13
八、作文(60分)
25.也许只是一个偶然的意念,会成为悄悄改变你一生的重要决定。也许只因为听到一句话,也许只因为读到一行字,也许只因为看到一幅画,也许只因为听到一首歌,也是只因为偶尔抬头望见窗外的一朵云……生活中,总有很多东西如春风化雨般悄悄地改变了我们……
请以“悄悄改变了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补充完整题目,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积极健康向上。
②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
③卷面整洁,不少于700字。
④文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⑤不得抄袭套写。
参考答案
一、1.略
2.(1)携;róng
(2)A;B
(3)“表明”去掉
3.D
4.A
5.D
二、6.经营,这里指谋求。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7.“翩翩“本意是形容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表现了宫使得意忘形,骄横无理的样子,与卖炭翁为生活操劳的凄惨的个人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
三、8.(1)显现(表现、展示)出来;(2)鞭打;(3)类(4)(能)伸长
9.D
10.(1)况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日行千里呢?
(2)天下的贤能之士,都吓得转回身去(掉过头去),不敢到越国来,越国再没有治国的贤才了。
13
11.答案不外乎“要辩证分析”、“属于”、“不属于”三类,只要明确表态的,得1分,分析点3分。“辩证分析”类的3分起评,“属于”、“不属于”的2分起评。答案示例:这要辩证分析。勾践重用文种和范蠡重振越国雄风,说明他还是识人才的,但后来又逼死逼走两位功臣,说明勾践对两位人才的价值并没有认识到位,没有给千里马类的人才以合适的生存条件,又表现出统治者短视的一面,这符合韩愈讽刺的现象。
3分答案示例:属于同一类,勾践只是看到文种和范蠡的某一方面的才干,复国成功就卸磨杀驴,表现出统治者短视的一面,说明勾践也是一个假伯乐,这完全符合韩愈讽刺的现象。
不属于同一类。勾践重用文种和范蠡重振越国雄风,说明他识人才而且能重用人才。当大夫子余委婉讽谏之后,勾践以“默然”表示对自己的错误有所认识,看来伯乐也是会错误的。
四、12.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2分,用自 己的话概括,意思对亦可)
13.引出论点;是对论点的一个有力证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4.比喻论证;把“富贵温柔”比作“一把无形利剑”,形象生动地论述了富贵温柔对人的危害,从反面有力地证明了论点。(论证方法1分,作用2分,意思对即可)
15.示例一:举世闻名的贝多芬35岁时双耳完全失聪,但他能战胜人生中的磨难,最终完成了《命运》《英雄》《月光曲》等世界著名的音乐作品。示例二: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磨难中留下了旷世巨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6-19略
20.(历史悠久 名家辈出 相关著作很多 与现代科技结合 影响深远 有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3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21.下围棋时,对弈双方均默不作声,仅靠手指在棋盘上运筹棋子,如同手语交谈一般。(2分)
22.D(1分)
23.奥斯特洛夫斯基 格布鲁性肺炎 肠伤寒
13
详解详析
1.(1)kuà gāngà 屑 (2)旁 膀
2.[解析] A “无可厚非”指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这里应用“不可思议”。
3.[解析] C C项成分残缺,应在“坍塌”后加“的状况”。
4.(1)示例一:妈妈,您辛苦了!示例二:世上只有妈妈好!示例三:母亲,人生的第一任老师!示例四: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示例: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傅雷的《傅雷家书》、苏霍姆林斯基的《关于爱的思考》等。
6.这一句从侧面表现出父亲在冬天的劳动强度大,用父亲穿破的草鞋的高度来说明父亲的千辛万苦,说明建造新房不容易。
7.[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中人物形象的感悟能力。父亲花了大半辈子时间,日复一日地为新屋付出,表现了父亲的毅力和韧劲。
[答案] 父亲具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8.父亲的现金收入的来源是砍柴,起早贪黑,砍一天柴,才得一元五角,许多建材是捡来的。他的积累是如此艰难,归根到底是因为农村的经济极端落后。
9.①蜗牛尚小,母亲精心照料,儿子却说要吃蜗牛
②蜗牛长大了,儿子已放弃吃蜗牛的念头,母亲却突然端出一盆“蜗牛汤”
10.①突出了母亲对蜗牛照料的精心,表现了母亲对蜗牛的喜爱(或“突出了蜗牛对于母亲的特殊意义”);②为下文写母亲舍不得这些蜗牛被吃掉等情节作铺垫。(意思对即可)
11.示例一:通过人物的语言(对话)表现人物的心理。从儿子的话语,可以看出儿子想吃蜗牛的急切心理;从母亲看似矛盾的话语,可以看出母亲为蜗牛长大感到的自豪和舍不得蜗牛被吃掉的心理。示例二:用人物说话的语气变化表现人物的心理。儿子先疑惑后确定的语气变化,表现了他想吃蜗牛的急切心理;母亲先肯定后否定的语气变化,显示了她为蜗牛长大感到的自豪和舍不得蜗牛被吃掉的心理。示例三:选取能突出人物心理的词语表现人物的心理。写母亲时,先用“肯定”“分明”来突出她看到蜗牛长大时的自豪,后用“总是”“根本”表现她舍不得蜗牛被吃掉的心理。写儿子时,用“确定”“已经”“许多”突出他想要吃蜗牛的急切心理。
12.①表现了老人们对情感交流的渴望,希望引起人们的关注。文章开头点出母亲寂寞;中间写母亲精心照料蜗牛,和蜗牛进行心灵的交流;结尾提醒人们给予关注。②表现了浓浓的亲情。母亲爱孙儿,虽然舍不得蜗牛,却从未回绝孙儿吃蜗牛的请求,最后用巧妙的办法满足了孙儿的要求。孙儿爱奶奶,当明白自己的要求会剥夺奶奶的欢乐时,就再也不提吃蜗牛了。“我”爱母亲,能体察到母亲的寂寞和欢乐,常停止写作陪母亲观赏蜗牛,并说服儿子不再想要吃蜗牛。③表现了对小生命的爱。母亲像呵护儿女一样养蜗牛,舍不得伤害蜗牛,最后将能独立生活的蜗牛放生并继续照料它们。(写出任意两方面即可)
附:作文(4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
女儿问:“为什么有的西瓜甜,有的西瓜不甜呢?”父亲说:“甜的西瓜是因为被阳光照耀的时间长。”“那地里的西瓜不是都在接受阳光的照耀吗?”女儿又问。父亲说:“是啊,阳光是公平的,它一视同仁地照耀着所有西瓜。可是有的西瓜怕热,躲在阴影里,不肯接受阳光的照耀。”
要求: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