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五单元 生活哲理
组合滚动练 1
《紫藤萝瀑布》· 同步延伸练
延伸关注点:“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紫藤
萝曾经凋零过,但最终长成了绿色的瀑布;蒲公英终会枯萎,但也撒下了生命的种子。
枯萎的蒲公英
叶 子
①冬日的午后,阳光虽也明亮,但触一触还是有着沁骨的凉。冬以它的冷漠,裹挟尽百
花的艳影,留一地斑驳的枯黄。我不由得竖起大衣的领子。蓦地,一棵蒲公英,出现在我的
视野里。
②那是一株怎样的蒲公英!叶子的边缘已露出萎黄的老态,但还是透着铁一般的绿。叶
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也是呢,霜一次又一次从天而
降,树叶渐渐飞去,草茎慢慢垂下头来。生命的“红灯”,已经在不远处,正一点点逼近自
己,那就用尽全部的力,贴向地面,贴向地面……这就是蒲公英最聪明、最刚强也最负责任
的举动。他们明白,要想延续久远,就不能把头昂得太高,这样才能把最沉实的爱,尽可能
多地传递给儿女。
③我的心不由得疼了一下,这像极了我的母亲。
④去年的这个时节,冬阳阻不住东奔西跑的北风,正如我阻不住我八十岁老母的脚。她
在楼下,为我寻挖着蒲公英。“经霜的婆婆丁(蒲公英的俗称)能消炎败火,你这嗓子,应该
吃点。”
⑤她半弓着腰,在衰草连片的枯黄里,神情专注地寻找那一小簇一小簇的绿。她时不时
地弓下腰,用那曾经丰腴饱满而今肉皮松弛的手,极其小心地翻检着枯黄的草,似乎蒲公英
长着脚,一不小心,受了惊吓,就会跑掉了似的。母亲的脚步,已失去了早年的利落,有些
蹒跚。那是一双怎样的脚啊!为了让孩子们正常地进入学校,她携夫带子,脚板直探向千里
外陌生的异乡;为了一家老小能吃上饭,她不分白天和夜晚,不惧严寒和冰霜,用那细小的
绣花针,绣出蟒袍上那呼之欲出的龙的模样,再用一双脚板,驱北风,走冰路,登火车,为
一家换回不很丰裕的口粮。
⑥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种子。它是想探寻那
丝丝缕缕里,藏着多少生活的艰辛?那就去问问太阳和月亮,几十年晨昏的默默相伴,它们
如何把一个面如花、发如墨的纤纤女子,伴成了眼已花、头覆雪的颤颤老妪!探询那长长短
短里,浸着多少爱意的疲累?那就去问问星辰,千千万万次的斗转星移,如何刻录下一个个
儿女渐渐长大的足迹,还有母亲的血泪和汗滴。
⑦渐次地,她的儿女乘着她那用善良、勤苦织成的爱的伞,找到自己生根发芽的一片片
土地。她的脚,不怎么好用了——移动缓慢,脚步蹒跚,但她的心,还是不断地牵挂,就像
那天,风在楼下,母亲在楼下。
⑧如今,母亲已去,留一棵蒲公英在这冬日里与我面对。我伏下身,看着那泛黄的叶片,
眼就情不自禁地盈满了泪。我伸出手指,沿着叶脉轻抚,与你对话。你知道,你知道你碰到
了我心最柔软的角落,它在疼吗?在我疼惜的泪光里,我看到你透着如铁的刚强与坚毅,打
着爱的“旗语”,温暖着我层层叠叠的孤寂。
⑨一阵风吹过,蒲公英的叶子触碰着我的手指,散着阳光融融的暖意,如轻柔的爱抚,
久久不去。2
(选自《海燕》2015 年 9 期,有删改)
1. 文章第②段的描写突出了蒲公英________的特点。(2 分)
2. 文章两次提到“我”的心“疼”,结合全文说一说为什么“疼”。(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4 分)
(1)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种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析重点语句
1.从语言表达上赏析句子:看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看有无特殊句式,看精妙词语的
运用等。
2.从内容和情感上赏析句子:每个句子本身都可提炼出一定的内容,有的饱含着作者
的某种思想情感。在解答赏析句子的题目时,内容和思想情感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3.从写作手法上赏析句子:看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描写方法等。
4. 试分析文章最后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连文本· 课外拓展练
今天,我们怎样阅读
【百家争鸣】
碎片化阅读的“美丽”与“忧愁”
近年来,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逐渐盛行。
不超过 140 字的微博、手机、平板电脑等掌上阅读成为时尚,这种阅读方式被称为碎片化阅
读。
不少人觉得碎片化阅读是“美丽”的。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娱乐八卦,无论是耳熟能详
的经典名作还是冷门生僻的知识,都可以通过碎片化阅读迅速获取。同时,比起价格不菲的
大部头的纸质书,碎片化阅读的阅读成本更低。
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碎片化阅读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导致了知识来源的随意性和不
可靠性。零碎的阅读根本无法让读者走进大部头书籍和主题严肃的文本,人们习惯于简单的
口述和拼接后,就很难主动阅读,容易形成思维惰性,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碎片化阅读的“美丽”和“忧愁”是共生关系。但有一点毋庸
置疑:不管任何人,都要想办法去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否则便是这个世界上无根的流浪儿。
要做到这一点,有效的方法便是深度阅读。
(引自互联网)
【权威调查】
2010 年、2011 年 18-70 岁国民阅读调查摘要3
年 度 人均纸质书阅读
量
人均电子书阅读
量
日均纸质书阅读
时间
日均数字化阅读
时间
2010 年 4.25 本 0.73 本 16.78 分钟 12.07 分钟
2011 年 4.35 本 1.42 本 14.85 分钟 16.64 分钟
[注] 数字化阅读指上网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MP5 阅读等。
【媒体信息】
4 月 20 日,“左岸书店”店主发微博宣布:鄞州万达的左岸书店将于五一节后关门谢幕。
近年来,由于书店入不敷出,席殊书屋、新世界书店相继关门,如今左岸书店也即将和宁波
市民说再见。民营书店从“诗意地栖居”到在夹缝中艰难地生存,书店文化在宁波逐渐衰弱。
英国诗人多恩说: “一个书店倒闭毕竟跟一个饭馆倒闭不一样,如果没有人买书,也没有
人卖书,这个国家的文化就完了。”但愿,在全社会的关心下,我们的实体书店能够兴旺起
来。
(摘自 《现代金报》)
【它山之石】
在加拿大,人们喜欢全家逛书店,喜欢全家出动去图书馆,喜欢饭后一起围坐在暖烘烘
的壁炉前读书。加拿大几乎每座图书馆都有儿童读书区,家长可以把孩子放在那里,自己放
心地去阅读感兴趣的书籍。喜爱阅读的不只有加拿大人,据调查,以色列人均纸质书年阅读
量达到 64 本,日本为 40 本,韩国也有 11 本。
有资料显示,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等国,对小书店的税率为零,瑞士、意
大利的税率也只有 2%。法国政府长期免征书店所得税,日本和韩国则由政府制定图书最低
折扣以保证实体书店与网络书店处于平等的竞争舞台。此外,西方不少城市还有各类文化基
金,为一些有地标景观性质的书店提供资助,用以保护城市文化的多样性。
(摘自《宁波晚报》《现代金报》)
5.什么是碎片化阅读?请用一句话概括。(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
A.碎片化阅读往往能让人们迅速获得海量的信息,但也容易造成人们的思维惰性。
B.很多外国政府对所有的实体书店实行免税政策,并提供资助,以保护城市文化多样
性。
C.从近两年国民阅读调查所获得的数据看,我国国民的阅读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D.深度阅读是构筑人们精神家园的有效办法,这需要自身的努力和社会的关注。
7.阅读上述材料,推断民营书店逐渐衰弱的若干原因。(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它山之石】,结合前几则材料,说说你获得的启示。(至少两点)(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文言晒场·课外延伸练
养鱼记
[北宋] 欧阳修
折檐①之前有隙地,方四五丈,直对非非堂②。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因洿③以为池,
不方不圆,任其地形;不甃不筑④,全其自然。纵锸以浚⑤之,汲井以盈之,湛乎汪洋,晶
乎清明,微风而波,无波而平。若星若月,精彩下入。予偃息⑥其上,潜形于毫芒⑦,循漪
沿岸,渺然有江湖千里之想。斯足以舒忧隘而娱穷独⑧也。
乃求渔者之罟⑨,市数十鱼,童子养之乎其中。童子以为斗斛之水,不能广其容,盖活
其小者而弃其大。怪而问之,且以是对。嗟乎!其童子无乃嚚昏而无识乎⑩!予观巨鱼枯涸
在旁,不得其所;而群小鱼游戏乎浅狭之间,有若自足焉。感之而作《养鱼记》。
(选自《居士外集》)
[注] ①折檐: 屋檐下的回廊。②非非堂: 作者刚刚出仕,在洛阳做留守推官时所建,
在衙厅西侧。③洿(wū):地势低洼的地方。④甃(zhōu):砌池壁。筑:夯底土。⑤锸(chā):
铁锹。浚:挖沟疏通水路。⑥偃息:休息。⑦潜形于毫芒:在毫末之中隐藏了自己的身体。⑧舒
忧隘而娱穷独:释放忧愁郁闷的心情,在困厄孤独中快乐起来。⑨罟(gǔ):渔网。⑩无
乃……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不是……吗”“恐怕……吧”。 嚚(yín)昏:愚蠢糊涂。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 分)
(1)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 )
(2)纵锸以浚之,汲井以盈之( )
(3)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湖千里之想(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A.折檐之前有隙地 怪而问之 B.因洿以为池 童子以为斗斛之水
C.任其地形 不能广其容 D.微风而波 盖活其小者而弃其大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5 分)
予观巨鱼枯涸在旁,不得其所;而群小鱼游戏乎浅狭之间,有若自足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译文言文语句
考点解读:文言文语句翻译一直是历年中考的一个重点和热点,也是中考常见的一个失
分点。文言文语句翻译题往往设置几个关键得分点,这几个得分点基本上都是句子中的关键
词语或特殊句式。翻译文言文语句主要有两种考查形式:一是要用现代汉语对原文中的句子
进行翻译;二是给出对某个句子的译文选项,要求从中选出翻译正确或有误的一项。
答题思路:翻译文言文语句可用五字法,可概括为:留——年号、地名、书名、人名等
可以保留,直接使用;替——用现代汉语双音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词;调——调整语序,使
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补——补充省略成分,使意思完整;删——删去无实在意义的
词,不译。
4.下列六个句子分为四组,全部描写鱼池的一组是(2 分)( )
①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②纵锸以浚之,汲井以盈之。③湛乎汪洋,晶乎清明。④微风
而波,无波而平。⑤若星若月,精彩下入。⑥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湖千里之想。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②④⑥
5.文章结尾, 作者“感之而作《养鱼记》”,请结合全文,谈谈作者有怎样的感想。(3
分)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香撷瓣·鉴赏提升练
定林①所居
[宋] 王安石
屋绕湾溪竹绕山,
溪山却在白云间。
临溪放杖依山坐,
溪鸟山花共我闲。
二月四日作②
[宋] 陆 游
早春风力已轻柔,
瓦雪消残玉满沟。
飞蝶鸣鸠俱得意,
东风应笑我闲愁。
[注] ①定林:地名,为名胜之地。②此诗作于淳熙八年(1181),作者落职闲居家乡。
6.《定林所居》中的“溪”“山”分别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二月四日作》
通过____________和消残之雪来描写早春的景色。(3 分)
7.尽管两首诗都有“闲”字,诗人心境却不一样,请作具体分析。(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没有受伤,站起来,走到那个可怜的 B 身边,急急地把 B 和石头连起来的绳索割断,
抱起他,两脚使劲一蹬,浮出海面。
选段中的 A 是____________,B 是____________。(选填《海底两万里》中的人物名)
(2 分)6
详解详析
现代文·延伸拓展练
1.刚强坚毅(生命力顽强)
2.①为母亲付出的艰辛而心疼;②为蒲公英尚在,母亲已逝而心疼。
3.[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要判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再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
[答案] (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努力”“力量”“手脚”等人格化的词语,将蒲
公英紧贴地面、努力生长的状态鲜活地表现出来。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母亲的白发比喻为蒲公英种子,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母亲的
白发,突出了母亲为子女的辛勤付出。
4.①由联想回到现实,在结构上与开头照应;②升华主旨,赞美母亲刚强坚毅、无私
奉献的品质;③表达对母亲深深的思念。
5.碎片化阅读就是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
6.B
7.①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改变,数字化阅读比重增加;②碎片化阅读(或数字化阅读)
比纸质书阅读更方便、快捷;③碎片化阅读的阅读成本更低;④我国国民人均纸质书阅读量
不大,纸质书需求不大;⑤民营书店入不敷出;⑥网络书店对实体书店造成冲击。
8.示例:①当前我国国民的阅读习惯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不少人热衷于碎片化阅读,
以色列人、日本人、加拿大人对纸质书阅读的热情值得我们深思。静下心来深度阅读,我们
会获益更多。②从全民阅读调查中发现,与世界上的一些国家相比,我国国民的阅读量较少,
我们应该向爱读书的加拿大人、以色列人学习,积极参与到全民阅读的行列中。③民营书店的
逐渐衰弱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政府、民间组织可以学习国外好的做法,扶持民营书店。
古诗文·素养提升练
1.(1)种植 (2)满,充满 (3)顺着,沿着
2.[解析] C 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理解。A 项,结构助词,“的”/代词,
代指童子;B 项,介词,用,把/动词,认为;D 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C 项中
的两个“其”都是代词,代指鱼池。
3.我看那些大鱼枯死在池边,不能回到该去的地方;而那一群小鱼却在又浅又窄的池
塘里游玩嬉戏,好像很满足的样子。
4.[解析] C 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第①句写的是空地四周的环境;第②句写的是疏通
水路,如何引水灌池;第⑥句写的是作者的自足之感。
5.作者看到大鱼“不得其所”,而小鱼“有若自足”,感到两者命运不公,感叹像童子
一样的用人者糊涂无知,还感慨自己不能满足于现状,应到更广阔的空间施展才华。
[参考译文]
在我的屋檐下回廊前有块空地,方圆有四五丈,正对着非非堂。四周绿竹环绕,互相荫
蔽映照,不曾种植花草。于是借着低洼的地势用作水池,不是方形也不是圆形,就随着这块
地的形状;没有砌池壁,也没有夯池底,保全它本来的样子。用铁锹挖沟疏通水路,从井里
取水灌满水池,池水澄澈无垠,池面光亮明朗,有风,漾起水波;没风,水面平静清澈。星
星和月亮都能映照在池中。我在池边休息,如在毫末之中隐藏了自己的身体,顺着池面的微
波沿岸散步,有一种茫然身处千里江湖上的感受。这足以释放我忧愁郁闷的心情,也让我在
困厄孤独中渐渐快乐起来。
于是我寻找打鱼的地方,从渔人那里买回几十条鱼,叫小童放在水池中养着。可能小童
认为水池的水有限,不能扩大容积,只能先让小鱼活下来,而把大鱼都扔了。我感到奇怪,
问他,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我。唉!那个小童难道不是愚蠢糊涂又没有见识吗!我看那些大7
鱼枯死在池边,不能回到该去的地方;而那一群小鱼却在又浅又窄的池塘里游玩嬉戏,好像
很满足的样子。我很有感触,因而写了《养鱼记》。
6.蜿蜒曲折(弯曲) 高 轻柔之风(飞蝶鸣鸠)
7.《定林所居》中“闲”字写出了诗人纵情山水的闲适自得之情,而陆游《二月四日作》
中“闲”字很好地写出了诗人因落职闲居而失意苦闷的愁绪。
名著巡礼·素养积累练
尼摩船长 采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