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苏教版三轮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9年高考化学苏教版三轮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

ID:210316

大小:5.55 MB

页数:301页

时间:2019-04-02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 年高考化学苏教版三轮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 (含 13 套专题复习试题,2 套综合试题) 2019 届苏教版高中化学高考三轮冲刺复习 专题 1《从实验学化学》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 15 小题) 1.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密闭容器中加入 1.5 mol H2 和 0.5 mol N2,充分反应后可得到 NH3 分子数为 NA B. 1.0 L 的 0.1 mol·L-1Na2S 溶液中含有的 S2-离子数为 0.1NA C. 一定条件下,2.3 g 的 Na 完全与 O2 反应生成 3.6 g 产物时失去的电子数为 0.1NA D. 标准状况下,22.4 L 的苯中含有的苯分子数为 NA 2.为测定某镁铝合金样品中铝的含量,进行了下列实验:取一定量合金,加入 100 mL 0.3 mol·L-1 稀硫酸, 合金完全溶解,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560 mL;再加入 0.2 mol·L-1NaOH 溶液至沉淀质量恰好 不再变化,用去 350 mL NaOH 溶液。则所取样品中铝的物质的量为(  ) A. 0.005 mol B. 0.010 mol C. 0.020 mol D. 0.030 mol 3.amol FeS 和 bmol Fe3O4 投入到 VLcmol/L 的硝酸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假设只产生标准状况 2.24 L NO 气 体,溶液中只有 Fe(NO3)3 和 H2SO4 的混合液,向溶液中逐渐滴入 c′mol/L NaOH 溶液,则当沉淀达最大 时,消耗 NaOH 溶液的体积是(  ) A. L B. L C.D. L 4.设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31 g Na2O 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 2NA B. 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 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 NA C. 标准状况下,2.24 L CO2 和 SO2 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 0.2NA D. 常温常压下,0.1 mol Cl2 溶于足量 NaOH 溶液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0.2NA 5.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 A. 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 B. 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瓶中 C. 新制的氯水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 D. 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具橡皮塞的玻璃瓶中 6.有五瓶溶液分别是 ①10 mL 0.60 mol/L NaOH 溶液 ②20 mL 0.50 mol/L 硫酸溶液 ③30 mL 0.40 mol/L HCl 溶液 ④40 mL 0.30 mol/L CH3COOH 溶液 ⑤50 mL 0.20 mol/L 蔗糖溶液 以上各瓶溶液所含离子、分子总数的大小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①>③>④>⑤ C. ②>③>④>①>⑤ D. ⑤>④>③>②>① 7.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A. 选项 A B. 选项 B C. 选项 C D. 选项 D 8.已知:红矾钾(K2Cr2O7)和红矾钠(Na2Cr2O7)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根据溶解度差异,工 业上用红矾钠、氯化钾制备红矾钾,反应原理为 Na2Cr2O7+2KCl→K2Cr2O7↓+2NaCl,实验室模拟工业生产 制备红矾钾时,合理的操作步骤是(  ) A. 称量、溶解、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B. 称量、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C. 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D. 溶解、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9.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图 a 所示装置干燥 SO2 气体B. 用图 b 所示装置蒸发 CH3COONa 溶液得醋酸钠晶体 C. 用图 c 所示装置分离有机层与水层,水层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D. 用图 d 所示装置测量氨气的体积 10.如图表示从混合物中分离出 X 的两种方案,根据方案Ⅰ和方案Ⅱ指出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方案Ⅰ 方案Ⅱ A. 若含X的混合物为溴水,可通过方案Ⅰ进行分离,加入试剂为CCl4,充分振荡后液体分层,上层为X的CCl4 溶液 B. 若含 X 的混合物为苯和苯酚,可通过方案Ⅱ进行分离,加入试剂为浓溴水,X 为三溴苯酚 C. 若含 X 的混合物为皂化反应后的混合物,可通过方案Ⅰ进行分离,加入试剂为饱和食盐水,残留液中含有 甘油 D. 若含 X 的混合物为 Fe、Al,可通过方案Ⅱ进行分离,加入试剂为过量 NaOH 溶液,1 mol X 与足量氯气 完全反应时,转移 3 mol 电子 11.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16 g O3 气体含有氧原子数为 NA B. 标准况状下,44.8 L 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 2NA C. 0.1 mol·L-1 氯化铝溶液中含有 Al3+数为 0.1NA D. 2.4 g 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 0.1NA 12.下列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选项 A B. 选项 B C. 选项 C D. 选项 D 13.化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装置①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少量 NH3 或 O2 B. 可用从 a 处加水的方法检验装置②的气密性 C. 实验室可用装置③收集 H2、NH3 D. 利用装置④制硫酸和氢氧化钠,其中 b 为阳离子交换膜、c 为阴离子交换膜 14.下列实验装置图完全正确的是(  )A. 答案 A B. 答案 B C. 答案 C D. 答案 D 15.某温度下向 100g 澄清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 5.6g 生石灰,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 A. 沉淀物的质量为 5.6g B. 沉淀物的质量为 7.4g C. 饱和石灰水的质量大于 98.2g D. 饱和石灰水的质量小于 98.2g 二、填空题(共 3 小题) 16.)以氯化钠和硫酸铵为原料制备氯化铵及副产品硫酸钠,工艺流程如下: 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欲制备 10.7 g NH4Cl,理论上需 NaCl    g。 (2)实验室进行蒸发浓缩用到的主要仪器有    、烧杯、玻璃棒、酒精灯等。 (3)“冷却结晶”过程中,析出 NH4Cl 晶体的合适温度为    。 (4)不用其他试剂,检查 NH4Cl 产品是否纯净的方法及操作是 。 (5)若 NH4Cl 产品中含有硫酸钠杂质,进一步提纯产品的方法是 。 17.次硫酸钠甲醛(xNaHSO2•yHCHO•zH2O)俗称吊白块,在印染、医药以及原子能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它的 组成可通过下列实验测定:①准确称取 1.5400 g 样品,完全溶于水配成 100 mL 溶液。②取 25.00 mL 所配溶液经 AHMT 分光光度法测得甲醛物质的量浓度为 0.10 mol×L-1。③另取 25.00 mL 所配溶液,加 入过量碘完全反应后,加入 BaCl2 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洗涤、干燥至恒重得到白色固体 0.5825 g。次 硫酸氢钠和碘反应的方程式如下: xNaHSO2•yHCHO•zH2O + I2→ NaHSO4+ HI + HCHO + H2O(未配平) (1)生成 0.5825 g 白色固体时,需要消耗碘的质量为。 (2)若向吊白块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甲醛会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两种含氧有机物,写出该反应的 离子方程式。 (3)通过计算确定次硫酸氢钠甲醛的组成(写出计算过程)。 18.氯化亚铜(CuCl)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国家标准规定合格 CuCl 产品的主要质量指标为 CuCl 的质量分数大 于 96.50%。工业上常通过下列反应制备 CuCl: 2CuSO4+Na2SO3+2NaCl+Na2CO3===2CuCl↓+3Na2SO4+CO2↑ (1)CuCl 制备过程中需要质量分数为 20.0%的 CuSO4 溶液,试计算配制该溶液所需的 CuSO4·5H2O 与 H2O 的质量之比。 (2)准确称取所制备的 0.250 0 g CuCl 样品置于一定量的 0.5 mol·L-1FeCl3 溶液中,待样品完全溶解后,加水 20 mL,用 0.100 0 mol·L -1 的 Ce(SO4)2 溶液滴定到终点,消耗 24.60 mL Ce(SO4)2 溶液。有关化学反应 为 Fe3++CuCl===Fe2++Cu2++Cl- Ce4++Fe2+===Fe3++Ce3+通过计算说明上述样品中 CuCl 的质量分数是否符合标准。 三、实验题(共 3 小题) 19.纳米 TiO2 在涂料、光催化、化妆品等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制备纳米 TiO2 的方法之一是 TiCl4 水 解生成 TiO2·xH2O,经过滤、水洗除去其中的 Cl,再烘干、焙烧除去水分得到粉体 TiO2。用现代分析仪器 测定 TiO2 粒子的大小。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 TiO2 的质量分数:一定条件下,将 TiO2 溶解并还原为 Ti3+,再以 KSCN 溶液作指示剂,用 NH4Fe(SO4)2 标准溶液滴定 Ti3+至全部生成 Ti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TiCl4 水解生成 TiO2·xH2O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 TiO2·xH2O 中 Cl-是否被除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可用于测定 TiO2 粒子大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核磁共振法 b.红外光谱法 c.质谱法 d.透射电子显微镜法 (4)配制 NH4Fe(SO4)2 标准溶液时,加入一定量 H2SO4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使用的仪器除天平、 药匙、玻璃棒、烧杯、量简外,还需要下图中的_____(填字母代号)。 a b c d e (5)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滴定分析时,称取 TiO2(摩尔质量为 Mg·mol-1)试样 wg,消耗 cmol·L-1NH4Fe(SO4)2 标准溶液 VmL,则 TiO2 质量分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判断下列操作对 TiO2 质量分数测定结果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若在配制标准溶液过程中,烧杯中的 NH4Fe(SO4)2 溶液有少量溅出,使测定结果_____________。②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俯视标准液液面,使测定结果_________。 20.MnO2 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功能材料,粗 MnO2 的提纯是工业生产的重要环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 将粗 MnO2(含有较多的 MnO 和 MnCO3)样品转化为纯 MnO2 实验,其流程如下: (1)第①步加稀 H2SO4 时,粗 MnO2 样品中的(写化学式)转化为可溶性物质。 (2)第②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第③步蒸发操作必需的仪器有铁架台(含铁圈)、、、,已知蒸发得到的固体中有 NaClO3 和 NaOH,则一定 还有含有(写化学式)。 (4)若粗 MnO2 样品的质量为 12.69 g,第①步反应后,经过滤得到 8.7 g MnO2,并收集到 0.224 L CO2(标 准状况下),则在第②步反应中至少需要 mol NaClO3 21.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实验室以废铜屑为原料制取碱式碳酸铜的步骤 如下: 步骤一:废铜屑制硝酸铜。如图,用胶头滴管吸取浓 HNO3 缓慢加到锥形瓶内的废铜屑中(废铜屑过量), 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硝酸铜溶液。 步骤二:碱式碳酸铜的制备。向大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和硝酸铜溶液,水浴加热至 70℃左右,用 0.4 mol/L 的 NaOH 溶液调节 pH 至 8.5,振荡,静置,过滤,用热水洗涤,烘干,得到碱式碳酸铜产品。 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浓硝酸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2)上图装置中 NaOH 溶液的作用是______。反应结束后,广口瓶内的溶液中,除了含有 NaOH 外,还有 ____(填写化学式)。 (3)步骤二中,水浴加热所需仪器有____、__(加热、夹持仪器、石棉网除外);洗涤的目的是____。 (4)步骤二的滤液中可能含有 CO32-,写出检验 CO32-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影响产品产量的主要因素有____。 (6)若实验得到 2.42 g 样品(只含 CuO 杂质),取此样品加热至分解完全后,得到 1.80 g 固体,此样品中碱 式碳酸铜的质量分数是____。 四、推断题(共 3 小题) 22.1.40 g 含有碱金属(M)及其氧化物(M2O)的混合物,与水反应生成 1.79 g 碱,求混合物的成分及其组 成。 23.磷矿石主要以磷酸钙[Ca3(PO4)2·H2O]和磷灰石 [Ca5F(PO4)3、Ca5(OH)(PO4)3]等形式存在。图(a)为目前国 际上磷矿石利用的大致情况,其中湿法磷酸是指磷矿石用过量硫酸分解制备磷酸。图(b)是热法磷酸生产过 程中由磷灰石制单质磷的流程。 (a) (b) 部分物质的相关性质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上磷矿石最主要的用途是生产含磷肥料,约占磷矿石使用量的________%; (2)以磷灰石为原料,湿法磷酸过程中 Ca5F(PO4)3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现有 1 t 折合含有 P2O5 约 30%的磷灰石,最多可制得 85%的商品磷酸________t; (3)如图(b)所示,热法磷酸生产过程的第一步是将 SiO2、过量焦炭与磷灰石混合,高温反应生成白磷,炉 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冷凝塔1的主要沉积物是________,冷凝塔2的主要沉积物是________; (4)尾气中主要含有____________,还含有少量的 PH3、H2S 和 HF 等,将尾气先通入纯碱溶液,可除去 ____________;再通入次氯酸钠溶液,可除去________(均填化学式); (5)相比于湿法磷酸,热法磷酸工艺复杂,能耗高,但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现有一种碱金属的碳酸正盐和另一种碱金属的酸式碳酸盐组成的混合物,取其 1.012 g 加热至质量不 再变化,把放出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 0.400 g。将加热后残留的固体与足量稀 硫酸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经充分干燥后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粉末,结果过氧化钠粉末增重 0.168 g。通 过计算确定这两种盐的化学式。 五、计算题(共 3 小题) 25.将一定量的氯气通入 200 mL 的 KBr 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到 38.7g 干燥的固体物质。经 测定该固体物质中 K+与 B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求: (1)通入的氯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2)原 KBr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6.在一定条件下,有 aL O2 和 O3 的混合气体,当其中的 O3 全部转化为 O2 时,体积变为 1.2aL,求原混合气中 O2 和 O3 的质量百分含量。 27.将 46 g 金属钠和 54 g 金属铝同时放入足量的水中,最后得到 5.0 L 溶质仅为偏铝酸钠的溶液。计算: (1)得到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2)所得溶液中偏铝酸钠的物质的量浓度。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A 项,合成氨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错误;B 项,因 S2-离子会水解,使其数目小 于 0.1NA,错误;C 项,2.3 g 钠(0.1 mol)不论生成氧化钠还是过氧化钠,都生成+1 价的 Na+,都失去 0.1 mol 电子,正确。D 项,标准状况下苯是液态,错误。 2.【答案】B 【解析】沉淀质量恰好不再变化,得到 NaAlO2 和 Na2SO4 溶液,根据 S 元素守恒,n(SO )=n(H2SO4)= 0.1 L×0.3 mol·L-1=0.030 mol,根据 Na 元素守恒,则 n(Na+)=n(NaOH)=0.2 mol·L-1×0.35 L=0.070 mol, 则 n(AlO )=0.070 mol-0.030 mol×2=0.010 mol,根据 Al 元素守恒,n(Al)=n(AlO )=0.010 mol,B 项正 确。 3.【答案】B 【解析】沉淀反应后溶液只含 NaNO3 和 Na2SO4,因 n(NO )=Vc- =(Vc-0.1)mol,n(SO ) = amol , 故 应 加 入 n(NaOH) = n(NO ) + 2n(SO ) = (Vc - 0.1 + 2a)mol , V(NaOH) = = 。 4.【答案】C 【解析】A 项,离子总数为 ×3NA=1.5NA,错;B 项,CCl4 为液态,错;C 项,0.1 mol 无论是 CO2 还 是 SO2 中的 O 原子均为 0.2NA,正确;D 项,Cl2 与 NaOH 反应生成 NaCl 和 NaClO,1 mol Cl2 反应转移 1 mol 电子,错。 5.【答案】B 【解析】钠易与水和氧气反应,所以要隔绝空气保存,钠的密度大于煤油的,且和煤油不反应,所以可用 煤油保存,A 正确;浓硝酸见光易分解,所以应避光保存,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B 错误;氯水中的次 氯酸见光易分解而导致 Cl2 水变质,应于棕色试剂瓶避光保存,C 正确;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易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硅酸钠,盛 NaOH 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橡皮塞,D 正确。 6.【答案】D 【解析】五瓶溶液都为稀溶液,溶质离子或分子数目较小,可按水分子数的多少(即按水的体积)确定离子、分子总数的大小顺序。 7.【答案】D 【解析】A 错误,过量的 Fe 粉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物是 Fe2+,滴入 KSCN 溶液不可能显红色。B 错误,AgI 的溶度积常数小于 AgCl 的溶度积常数,Agl 沉淀中滴入稀 KCl 溶液不可能产生 AgCl 沉淀。C 错误,Al 箔插入稀 HNO3 中,不会发生钝化现象,反应生成 NO 和 Al(NO3)3。D 正确,氨水在溶液中会电离出氢氧 根离子而显碱性,当遇到红色石蕊试纸时会显蓝色。 8.【答案】B 【解析】由 Na2Cr2O7+2KCl=K2Cr2O7↓+2NaCl 可知,先称量物质的量比为 1:2 的红矾钠、氯化钾,再溶解 后,蒸发浓缩,因红矾钾(K2Cr2O7)和红矾钠(Na2Cr2O7)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然后冷却结 晶,最后过滤、洗涤、干燥。 9.【答案】B 【解析】A 错误,用干燥管干燥气体时,气体应从干燥管的大口进小口出;B 正确,醋酸钠晶体不带结晶 水,可以通过蒸发 CH3COONa 溶液获得;C 错误,分液漏斗中上层液体应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D 错误, 氨气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测量氨气的体积。 10.【答案】D 【解析】若含 X 的混合物为溴水,可通过方案Ⅰ进行分离,加入试剂为 CCl4,充分振荡后液体分层,因为 CCl4 密度比水大,所以下层为 X 的 CCl4 溶液,A 错误。B 项中生成的三溴苯酚可溶于苯,B 错误。C 项中的分离方 法应该为过滤,C 错误。Al 可与 NaOH 溶液反应而溶解,2Al+2NaOH+2H2O====2NaAlO2+3H2↑,且 1 mol Fe 与 Cl2 反应转移 3 mol 电子,所以 D 正确。 1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意在考查考生的计算能力。16 g O3 的物质的量为 1/3 mol,其含有的 氧原子数为 NA,A 项正确;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为液体,不能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B 项错误;Al3+能发生水解且溶液体积未知,故不能计算出 Al3+的数目,C 项错误;2.4 g 镁的物质的量为 0.1 mol,变为镁离子时失去 0.2 mol 电子,D 项错误。 12.【答案】A 【解析】25 g CuSO4·5H2O 溶于 100 mL 蒸馏水中溶液体积会发生变化,不再是 100mL,A 错误。利用 KNO3 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相差较大,而 NaCl 变化不大,从而将混合物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得到纯净的 KNO3,B 正确。双氧水可还原酸性高锰酸钾,当溶液紫色消失证明 MnO4-完全转化为 Mn2 +,C 正确。溶液中若混有 Na2CO3,加入 CaCl2 溶液会出现白色碳酸钙浑浊,D 正确。 13.【答案】D 【解析】A、①装置用于固体和液体反应生成气体的装置,实验室制备少量氨气可用浓氨水和生石灰,制 备少量氧气和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备,都可以用该装置,正确;B、②从 a 处加水,如左边液面不 发生变化,可证明气密性良好,正确;C、③氢气和氨气的密度都小于空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正 确;D、④电解硫酸钠溶液,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在阳极上生成氧气和硫酸,b 应为阴离子交换膜,阳离 子向阴极移动,在阴极上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c 应为阳离子交换膜,错误。 14.【答案】C 【解析】A 中的托盘天平,应该是左盘放药品,右盘放砝码,且称量氢氧化钠固体应该用烧杯盛装;B 中 应该用玻璃棒引流,且容量瓶应该用 250 mL 的;C 中检查装置气密性,可以做成封闭体系,观察液面差 能否稳定存在,推断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D 中因 CO2 密度大于空气,应长管进短管出。 15.【答案】D 【解析】设生石灰反应消耗掉的水的质量为 x,生成的氢氧化钙质量为 y。 x=1.8g,y=7.4g,即原饱和溶液中水被消耗了 1.8g,导致会析出部分晶体,所以导致溶液质量会小于 (100g-1.8g)=98.2g。而由于析出晶体和新生成的氢氧化钙没有溶解,所以产生的氢氧化钙的质量一定大 于 7.4g,选 D。 16.【答案】(1)11.7 (2)蒸发皿 (3)35℃(33℃~40℃都可以) (4)加热法;取少量氯化铵产品于试管底部,加热,若试管底部无残留物,表明氯化铵产品纯净 (5)重结晶 【解析】(1)由题目所给工艺流程图可得关系式: NaCl  ~  NH4Cl 58.5 53.5 m(NaCl) 10.7 g=  解得 m(NaCl)=11.7 g。 (3)为了最大程度地析出 NH4Cl 晶体,在保证不析出 Na2SO4 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温度。由溶解度曲线可知, 在 33℃和 100℃时,Na2SO4 的溶解度相同,温度再低时就会有 Na2SO4 析出,故温度最好在 33℃~40℃之 间。 (4)所得 NH4Cl 产品中有可能混有 Na2SO4,若要检验 NH4Cl 产品是否纯净,可利用 NH4Cl NH3↑+HCl↑ 而 Na2SO4 受热难分解的差异加以检验。 (5)因为 NH4Cl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Na2SO4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应选择重结晶法来提纯 产品。 17.【答案】(1)1.27g (2)2HCHO+OH-= CH3OH+ HCOO- (3)25.00 mL 溶液中: n(NaHSO2) =n(NaHSO4) =n( BaSO4)=0.5825 g/233 g·mol-1=0.0025 mol n(HCHO) =0.0025 mol 100 mL 溶液中: n(NaHSO2)= 4×0.0025 mol=0.01 mol n(HCHO)= 4×0.0025 mol=0.01 mol n(H2O)=(1.5400 g- 88 g·mol-1×0.01 mol-30 g·mol-1×0.01 mol)/18 g·mol-1=0.02 mol x:y:z=n(NaHSO2):n(HCHO) :n(H2O)=0.01: 0.01: 0.02 = 1:1:2 次硫酸氢钠甲醛的化学式为:NaHSO2·HCHO·2H 2O 【解析】(1)根据反应:xNaHSO2•yHCHO•zH2O+I2→NaHSO4+HI+HCHO+H2O,由电子守恒,生成 1mol 的 NaHSO4,消耗碘单质 1mol,由硫酸根守恒,得到白色固体 0.5825 g,生成硫酸钡的质量是 0.5825 g,物质 的量是 =0.0025 mol,消耗单质碘的质量是:0.005 mol×254 g/mol=1.27 g; (2)甲醛会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被氧化生成甲酸,被还原生成甲醇,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HCHO+OH﹣=CH3OH+HCOO﹣;(3)25.00mL 的溶液中,NaHSO2 的物质的量和 NaHSO4 的量是相等的,即为 =0.0025 mol,甲醛的 物质的量为 0.0025 mol,在 100 mL 溶液中,NaHSO2 的物质的量为 4×0.0025 mol=0.01 mol,甲醛的物 质的量为 0.01 mol,水的物质的量为: (1.540 g﹣88 g/mol﹣0.01 mol﹣1×0.01 mol)=0.02 mol,x:y: z=1:1:2,次硫酸氢钠甲醛的组成为:NaHSO2•HCHO•2H2O。 18.【答案】(1)5∶11 (2)符合 【解析】(1)设需要 CuSO4·5H2O 的质量为 x,H2O 的质量为 y。CuSO4·5H2O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50,CuSO4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60,依题意有 = ,x∶y=5∶11 (2)设样品中 CuCl 的质量为 z。 由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CuCl~Fe2+~Ce4+ = z=0.244 8 g CuCl 的质量分数为 ×100%=97.92% 97.92%>96.50%,所以样品中的 CuCl 符合标准。 19.【答案】(1) TiCl4+(2+x) H2O TiO2·xH2O+4HCl (2)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 AgNO3 溶液,不产生白色沉淀,说明 Cl-已除净。 (3)d (4)抑制 NH4Fe(SO4)2 水解 a c (5)溶液变成红色 (6) (7)偏高 偏低 【解析】(1)根据题意写出水解方程式为 TiCl4+(2+x) H2O TiO2·xH2O+4HCl;(2)检验沉淀是否洗净的方法是,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 AgNO3 溶液,若不产生白色沉淀则已经洗 涤干净; (3)核磁共振谱用于测有机物中含有多少种氢原子;红外光谱分析有机物含有哪种化学键和官能团;质谱法 常用于测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透射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微粒的大小; (4)NH4Fe(SO4)2 易水解,需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抑制水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还需要容量瓶 和胶头滴管; (5)因为是用 KSCN 作指示剂,终点时 NH4Fe(SO4)2 不再反应,生成血红色的 Fe(SCN)3; (6)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1 Ti3+~1 Fe3+,故n(Fe3+)=n(Ti3+)=n(TiO2)=cV×10-3mol,其质量分数为 ; (7) NH4Fe(SO4)2 溶液溅出,使物质的量浓度减小,消耗的体积增大,百分含量偏大;若终点俯视滴定管, 读取的体积比实际消耗的体积偏小,质量分数偏小。 20.【答案】(1)MnO 和 MnCO3 (2)5Mn2++2ClO3-+4H2O=5MnO2+Cl2↑+8H+ (3)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 NaCl (4)0.02mol 【解析】(1)MnO2 不溶于硫酸,所以加稀硫酸时样品中的 MnO 和 MnCO3 分别和硫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 MnSO4; (2) 介 质 环 境 为 酸 性 , 依 据 得 失 电 子 守 恒 可 以 配 平 , 反 应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是 : 5Mn2++2ClO3-+4H2O=5MnO2+Cl2↑+8H+; (3)第③属于蒸发,所以所需的仪器有铁架台(含铁圈)、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Cl2 通入热的 NaOH 溶 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氯气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NaClO3 属于氧化产物,因此一定有还原产物 NaCl; (4) 由 题 意 知 样 品 中 的 MnO 和 MnCO3 质 量 为 12.69 g - 8.7 g=3.99 g , 由 方 程 式 H2SO4+MnCO3=MnSO4+H2O+CO2↑可知 MnCO3 的物质的量为 0.01 mol,质量为 115 g/mol×0.01 mol=1.15 g,MnO 的质量为 3.99 g-1.15 g=2.84 g,n= =0.04 mol,因此与稀硫 酸 反 应 时 共 生 成 MnSO4 的 物 质 的 量 为 0.05 mol , 根 据 方 程 式5MnSO4+2NaClO3+4H2O=5MnO2+Cl2↑+Na2SO4+4H2SO4,可计算出需要 NaClO3 的物质的量为 0.02 mol。 21.【答案】(1)Cu+4H++2NO3-→Cu2++2NO2↑+2H2O (2)吸收氮氧化物(合理即给分) NaNO3、NaNO2 (3)烧杯、温度计 除去产品表面吸附的硝酸钠 (4)取样,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说明有 CO32- (5)温度、pH (6) 0.92 【解析】(1)离子方程式为 Cu+4H++2NO3-=Cu2++2NO2↑+2H2O; (2) 广 口 瓶 内 铜 与 浓 硝 酸 反 应 生 成 大 气 污 染 气 体 NOx , NaOH 溶 液 可 用 来 吸 收 NOx, 根 据 NO2+NaOH=NaNO2+NaNO3+H2O,反应结束后,广口瓶的溶液中还有新生成的 NaNO2 与 NaNO3。 (3)因反应器为大试管,故水浴加热中用来盛放水的仪器可以选用烧杯、温度计(测定水温);洗涤可除去碱 式碳酸铜表面的吸附的硝酸钠; (4)取样,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说明有 CO32-; (5)由步骤 2 可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控制溶液 pH 和反应温度,故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温度、pH; (6)碱式碳酸铜完全分解得到 CuO,设样品中碱式碳酸铜的质量分数为 x,依据碱式碳酸铜的方程式,利用 “差量法”可得:222:62=2.42x:(2.42-1.80),解得 x=0.92。 22.【答案】混合物由碱金属 K 及其氧化物 K2O 组成,K 的质量约为 0.498 g,K2O 的质量约为 0.902 g。 【解析】由于碱金属不确定,可用极端假设法加以讨论。即讨论 1.40 g 全部为碱金属单质及 1.40 g 全 部为碱金属氧化物时生成碱的质量,然后根据平均值规律建立不等式解题。 设 M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2M+2H2O===2MOH+H2↑ M2O+H2O===2MOH 若 1.40 g 全部为碱金属单质,则产生的 MOH 的质量为 g;若 1.40 g 全部为碱金属氧化 物 , 则 产 生 的 MOH 的 质 量 为 g 。 有 CO D. Al2O3 熔点很高,工业上还可采用电解熔融 AlCl3 冶炼 Al 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过程除去 AlCl3 溶液中含有的 Mg2+、K+杂质离子并尽可能减少 AlCl3 的损 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NaOH 溶液可以用氨水来代替 B. 溶液 a 中含有 Al3+、K+、Cl-、Na+、OH- C. 溶液 b 中只含有 NaCl D. 向溶液 a 中滴加盐酸需控制溶液的 pH 3.利用黄铜矿冶炼铜的主要原理为 8CuFeS2+21O2 8Cu+4FeO+2Fe2O3+16SO2,下列有关判断合理的是 (  )A. 避免污染,排放的尾气用 98.3%的浓硫酸吸收 B. CuFeS2 中铁显+2 价,该反应中只有 Cu 被还原 C. 检验炉渣中含+2 价铁的试剂是盐酸、KSCN 溶液和氯水 D. 冶炼铜的废料可以冶炼铁和制硫酸 4.向 FeI2,FeBr2 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2Fe2++ Br2===2Fe3++2Br-,2Fe3++2I-===2Fe2++I2。 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线段 BD 表示 Fe3+物质的量的变化 B. 原混合溶液中 FeBr2 的物质的量为 6 mol C. 当通入 2 mol Cl2 时,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 2Fe2++2I-+2Cl2===2Fe3++I2+4Cl- D. 原溶液中:n(Fe2+)∶n(I-)∶n(Br-)=2∶1∶3 5.含有 Cu(NO3)2,Zn(NO3)2,Fe(NO3)3,AgNO3 各 0.1 mol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0.1 mol 铁粉,充分搅拌后, Fe 溶解,溶液中不存在 Fe3+,同时析出 0.1 mol Ag,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 A. 溶液质量减轻 B. Fe3+的氧化性大于 Cu2+ C. 溶液中 Cu2+与 Fe2+的物质的量比为 1∶1 D. 1 mol Fe 可还原 2 mol Fe3+ 6.用含少量镁粉的铝粉制取纯净的氢氧化铝,下述操作步骤中最恰当的组合是 (  ) ①加盐酸溶解 ②加烧碱溶液溶解 ③过滤 ④通入过量 CO2 生成 Al(OH)3 沉淀 ⑤加入盐酸生成 Al(OH)3 沉淀 ⑥加入过量烧碱溶液 A. ①⑥⑤③      B. ②③④③ C. ②③⑤③ D. ①③⑤③ 7.室温下,在 0.2 mol·L-1Al2(SO4)3 溶液中,逐滴加入 1.0 mol·L-1NaOH 溶液,实验测得溶液 pH 随 NaOH 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点时,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 Al3+水解,离子方程式为 Al3++3OH- Al(OH)3 B. a~b 段,溶液 pH 增大,Al3+浓度不变 C. b~c 段,加入的 OH-主要用于生成 Al(OH)3 沉淀 D. d 点时,Al(OH)3 沉淀开始溶解 8.过碳酸钠是一种有多种用途的新型氧系固态漂白剂,化学式可表示为 Na2CO3·3H2O2,它具有 Na2CO3 和 H2O2 的双重性质。过碳酸钠与下列物质均会发生化学反应而失效,其中过碳酸钠只发生了氧化反应的是 (  ) A. MnO2 B. MnO4 溶液 C. 稀盐酸 D. Na2SO3 溶液 9.16.8 g NaHCO3 和 7.8 g Na2O2 在密闭容器中灼烧,充分反应后,将密闭容器保持温度为 500℃。最后容器 内的物质是 (  ) A. Na2CO3、Na2O2 和 O2 B. Na2CO3、O2 和 H2O(g)C. Na2CO3、CO2、O2 和 H2O(g) D. NaHCO3、Na2CO3 和 O2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Na2O 与 Na2O2 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 ②Na2CO3 溶液和 NaHCO3 溶液都能跟 CaCl2 溶液反应得到白色沉淀 ③钠在常温下不容易被氧化 ④Na2O2 可作供氧剂,而 Na2O 不行 ⑤Cu 与 HNO3 溶液反应,由于 HNO3 浓度不同可发生不同的氧化还原反应 A. 都正确 B. ②③④⑤ C. ②③⑤ D. ④⑤ 11.下图是一稀酸对 Fe-Gr 合金随 Cr 含量变化的腐蚀性实验结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稀硝酸对 Fe-Cr 合金的腐蚀性比稀硫酸和稀盐酸的弱 B. 稀硝酸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6HNO3(稀)—Fe(NO3)3+3NO2↑+3H2O C. Cr 含量大于 13%时,因为三种酸中硫酸的氢离子浓度最大,所以对 Fe-Cr 合金的腐蚀性最强 D. 随着 Cr 含量增加,稀硫酸对 Fe-Cr 合金的腐蚀性减弱 12.200 ℃时,11.6g CO2 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与过量的 Na2O2 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了 3.6g,再将反应 后剩余固体冷却后加入含有 Na+、HCO 、SO 、CO 等离子的水溶液中,若溶液体积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原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23.2g/mol B. 混合气体与 Na2O2 反应过程中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为 0.25mol C. 溶液中 SO 的物质的量浓度基本保持不变 D. 溶液中 HCO 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CO 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但是 HCO 和 CO 的物质的量浓 度之和基本保持不变 13.做焰色反应实验时用到的铂丝,应该用下列哪种溶液洗涤(  ) A. 稀 HCl B. 浓 HNO3 C. 稀 HNO3 D. 稀 H2SO4 14.某 CuSO4、Fe2(SO4)3、H2SO4 的混合溶液 100 mL,已知溶液中阳离子的浓度相同(不考虑水解),且 SO42-的 物质的量浓度为 6 mol·L-1,则此溶液最多可溶解铁粉的质量为 (  ) A. 5.6 g          B. 11.2 g C. 22.4 g D. 33.6 g 15. 下 列 有 关 实 验 操 作 、 现 象 和 解 释 或 结 论 都 正 确 的 是 (     )A. 答案 A B. 答案 B C. 答案 C D. 答案 D 二、填空题(共 3 小题) 16.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铁的卤化物,氧化物以及高价铁的含氧酸盐均为重要化合物。 (1)要确定铁的某氯化物 FeClx 的化学式,可利用离子交换和滴定的方法。实验中称取 0.54 g 的 FeClx 样品, 溶解后先进行阳离子交换预处理,再通过含有饱和 OH-的阴离子交换柱,使 Cl-和 OH-发生交换。交换完成 后,流出溶液的 OH-用 0.40 mol·L-1 的盐酸滴定,滴至终点时消耗盐酸 25.0 mL。计算该样品中氯的物质的 量,并求出 FeClx 中 x 的值:(列出计算过程)。 (2)现有一含有 FeCl2 和 FeCl3 的混合物样品,采用上述方法测得 n(Fe)∶n(Cl) = 1∶2.1,则该样品中 FeCl3 的物 质的量分数为。在实验室中,FeCl2 可用铁粉和反应制备,FeCl3 可用铁粉和反应制备。 (3)FeCl3 与氢碘酸反应时可生成棕色物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作为水处理剂和高容量电池材料。FeCl3 和 KClO 在强碱性条件下 反应可制取 K2FeO4,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与 MnO2—Zn 电池类似,K2FeO4—Zn 也可以组成碱性电池, K2FeO4 在电池中作为正极材料,其电极反应式为,该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7.废易拉罐的成分比较复杂,据查,铝易拉罐各部分成分及含量(质量百分含量)见表:为了验证罐身的组成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18.镁化合物具有广泛用途,请回答有关镁的下列问题: (1)单质镁在空气中燃烧的主要产物是白色的,还生成少量的(填化学式)。 (2)CH3MgCl 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剂,其中镁的化合价是,该化合物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下图是金属镁和卤素反应的能量变化图(反应物和产物均为 298 K 时的稳定状态)。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MgI2 中 Mg2+与 I-间的作用力小于 MgF2 中 Mg2+与 F-间的作用力 ②Mg 与 F2 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③MgBr2 与 Cl2 反应的△H<0 ④化合物的热稳定性顺序为 MgI2>MgBr2>MgCl2>MgF2 ⑤MgF2(s)+Br2(l)=MgBr2(s)+F2(g) ∆H=+600 kJ·mol-1 三、实验题(共 3 小题) 19.用含有 A12O3,SiO2 和少量 FeO·xFe2O3 的铝灰制备 A12(SO4)3·18H2O。工艺流程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 略): Ⅰ.向铝灰中加入过量稀 H2SO4,过滤; Ⅱ.向滤液中加入过量 KMnO4 溶液,调节溶液的 pH 约为 3;Ⅲ.加热,产生大量棕色沉淀,静置,上层溶液呈紫红色; Ⅳ.加入 MnSO4 至紫红色消失,过滤; Ⅴ.浓缩,结晶,分离,得到产品。 (1)H2SO4 溶解 A12O3 的离子方程式是。 (2)KMnO4 氧化 Fe2+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 (3)已知: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 pH 注:金属离子的起始浓度为 0.1 mol·L-1 根据表中数据解释步骤Ⅱ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己知:一定条件下,MnO4-可与 Mn2+反应生成 MnO2。 ① 向 Ⅲ 的沉淀中加入浓 HCI 并加热,能说明沉淀中存在 MnO2 的现象是。 ② Ⅳ 中加入 MnSO4 的目的是。 20.钠是很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 Na2O2。Na2O 的制取可以通过如下反应完成:Na+NaNO3 Na2O+N2↑(未配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写化学式)。制取 Na2O 时,若金属钠与 NaNO3 按质量比 2317 投料,充 分反应后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 1.12 m3(标准状况下),则制得的 Na2O 的质量为____kg。 (2)制取 Na2O 时由于设备密封性不好而进入了少量空气,导致制得的 Na2O 产品中含有 Na2O2 杂质。现有 Na2O 产品 mg(假设只含有 Na2O2 杂质),请从下面选用合适的仪器和试剂,设计一种可选用的实验仪器组 合,以完成样品中 Na2O 含量的测定。可选用的试剂: a. 浓硫酸 b.水 c.盐酸标准溶液 d.NaOH 标准溶液 e.酚酞 f.碱石灰 g.稀盐酸 (3)某学生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来测定该试样中 Na2O 的质量分数,其操作流程和实验数据如下: 该 Na2O 产品中 Na2O 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21.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铝镁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 和铝的相对原子质量。 (1)A 中试剂为________。 (2)实验前,先将铝镁合金在稀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查气密性,将药品和水装入各仪器中,连接好装置后,需进行的操作还有:①记录 C 的液面位置;② 将 B 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重;③待 B 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 C 的液面位 置;④由 A 向 B 滴加足量试剂。上述操作的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记录 C 的液面位置时,除视线平 视外,还应______________。 (4)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实验用铝镁合金的质量为 ag,测得氢气体积为 bmL(已换算为标准状况),B 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cg, 则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 (6)实验过程中,若未洗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则测得铝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 受影响”)。 四、推断题(共 3 小题) 22.如图所示为一定量 AlCl3 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后,产生 Al(OH)3 白色沉淀的质量与 NaOH 的物质的量 之间的关系曲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点时已参加反应的 AlCl3 和 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2)AB 段曲线所表示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 B 处生成的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4)向含有 0.1 mol NH4Al(SO4)2 溶液中逐滴加入 5 mol·L-1NaOH 溶液,开始发现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并逐渐增多;一段时间后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最后白色沉淀逐渐减少并最终消失。请在下图中画出生成 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 NaOH 溶液体积的关系示意图。 23.在一定量的稀 HNO3 中慢慢加入铁粉,得到的 Fe2+的物质的量(纵坐标)与所加铁粉的物质的量(横坐标) 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Fe3+ ②Fe2+ ③Fe,Fe2+④Fe2+,Fe3+ (1)AB 段铁元素以__________形式存在。 (2)BC 段铁元素以__________形式存在。 (3)CD 段铁元素以__________形式存在。 2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过程除去 AlCl3 溶液中含有的 Mg2+、K+杂质离子并尽可能减少 AlCl3 的 损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 出 混 合 物 中 加 入 足 量 氢 氧 化 钠 溶 液 时 , 溶 液 中 发 生 反 应 的 离 子 方 程 式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 氢 氧 化 钠 溶 液 能 否 用 氨 水 代 替 , 为 什 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液 a 中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在溶液 a 中加入盐酸时需控制溶液的 pH,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此,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试剂 X 如果为稀硫酸,溶液乙中一定含有 Fe3+、Al3+,由反应Ⅱ后无 Fe(OH)3 及 Fe2O3 生成,而 有 NaHCO3 生成知 X 为 NaOH,A 错误;结合 H+能力最强的是 OH-,C 错误;AlCl3 是共价化合物熔融 时不导电,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 Al2O3 冶炼 Al,D 错误。 2.【答案】D 【解析】Al(OH)3 能溶于 NaOH 溶液但不溶于氨水,则 NaOH 溶液不能用氨水来代替,A 错误;除去 AlCl3 溶液中 Mg2+、K+的流程为 则 BC 错误;NaAlO2 溶液中滴加盐酸时,若盐酸不足得到 Al(OH)3,若盐酸过量则得到 AlCl3,则 D 正确。 3.【答案】D 【解析】浓硫酸不能吸收 SO2,A 错误。该反应中铜、氧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B 错误。在+3 价铁存在下 检验+2 价铁,应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C 错误。炉渣含有氧化铁和氧化亚铁,可以冶炼铁;二氧化硫可以用作制 硫酸的原料,D 正确; 选 D。 4.【答案】B 【解析】通过题给信息可知,发生反应的先后顺序为:2I-+Cl2===I2+2Cl-,2Fe2++Cl2===2Fe3++2Cl -,2Br-+Cl2===Br2+2Cl-。在 AB 段发生反应 2I-+Cl2===I2+2Cl-,所以 n(I-)=2 mol;在 BD 段, 发生反应 2Fe2++Cl2===2Fe3++2Cl-,故原溶液中 n(Fe2+)=4 mol,所以 A 项正确;从 D 开始发生反应 2Br-+Cl2===Br2+2Cl-,所以原溶液中 n(Br-)=6 mol,所以 B 项错误,D 项正确;对于 C 项,根据发 生反应的先后顺序判断,也正确。综上,本题选择 B。 5.【答案】C【解析】由溶液析出 0.1 mol Ag,溶解 0.1 mol 铁粉可知溶液质量减轻;依信息可知只有 Ag 析出,Cu2+没 有参加反应,Ag+全部被铁还原,2Ag++Fe===2Ag+Fe2+,消耗 Fe 为 0.05 mol,生成 0.05 mol Fe2+;溶 液中不含 Fe3+,余下的 0.05 mol Fe 恰好完全反应,Fe+2Fe3+===3Fe2+,生成 0.15 mol Fe2+;溶液中的 Cu2 +与 Fe2+的物质的量比为 1∶2。 6.【答案】B 【解析】利用 Al 溶于 NaOH 溶液生成 NaAlO2,而 Mg 不溶于 NaOH 溶液可除去 Mg,NaAlO2 与 CO2 生成 Al(OH)3;选 B。 7.【答案】C 【解析】A 项,Al2(SO4)3 为强酸弱碱盐,Al3+水解使溶液显酸性,离子方程式应为 Al3++3H2O Al(OH)3 +3H+,错误;B 项,a~b 段,加入 NaOH 消耗 H+,使 Al3++3H2O Al(OH)3+3H+反应正向进行, Al3+的浓度减小,错误;C 项,b~c 段,pH 变化不明显,说明 OH-主要用于生成 Al(OH)3 沉淀,正确;D 项,c~d 过程中,pH 变化较大,说明发生了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所以 c 点以后 Al(OH)3 开始溶解,错误。 8.【答案】B 【解析】在 A 中,MnO2 起催化作用使其中 H2O2 分解而失效,H2O2 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在 B 中,MnO4 溶液的氧化性很强,所以过碳酸钠只作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在 C 中,稀盐酸与过碳酸钠反应放出 CO2 气体,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在 D 中,Na2SO3 溶液具有还原性,而过碳酸钠中 H2O2 具有氧化性,只发生还 原反应。 9.【答案】B 【解析】:2NaHCO3 Na2CO3+H2O↑+CO2↑  168          18   44 16.8 g        1.8 g  4.4 g 2Na2O2+2CO2===2Na2CO3+O2  156   88  7.8 g  4.4 g 7.8 g Na2O2 恰好与 NaHCO3 分解产生的 4.4 g CO2 完全反应生成 Na2CO3 和 O2。所以最后容器内的物质是Na2CO3、O2、H2O(g)。 10.【答案】D 【解析】过氧化钠属于过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①错;碳酸氢钙易溶于水,②错;钠是活泼金属, 被空气中氧气氧化,③错;过氧化钠与水、CO2 反应放出氧气,Na2O 与水(CO2)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Na2CO3),④对;金属与硝酸反应,浓硝酸的还原产物为 NO2,稀硝酸的还原产物为 NO,⑤对。 11.【答案】D 【解析】A 错误,应该说铬的含量大于 13%,稀硝酸对合金的腐蚀速率比盐酸硫酸弱;B 错误,应生成 NO;C 错误,不能解释盐酸硝酸氢离子浓度相等,但硝酸腐蚀速度慢,选择 D。 12.【答案】A 【解析】解答本题时首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产生 O2 的量,然后利用 Na2O2 与 CO2、水蒸气反应的物 质的量的关系确定 CO2 和水蒸气的物质的量。CO2 和 H2O 与过量 Na2O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Na2O2 +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反应后固体为 Na2O2、NaOH、Na2CO3 的混合 物。固体质量增加了 3.6g,即生成 O2 的质量为 11.6g-3.6g=8g,物质的量为 8g÷32g/mol=0.25mol,所以 CO2和 H2O 的总物质的量为 0.25mol×2=0.5mol;原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11.6g÷0.5mol=23.2g/mol,A 正确。生成 O2 的物质的量为 0.25mol,而生成 1mol O2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2 mol,所以反应过程中电子 转移的物质的量为 0.5mol,B 错误。剩余固体中含有 Na2O2 具有强氧化性,能够将 SO 氧化为 SO ,所 以 SO 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C 错误。剩余固体中含有 NaOH,溶液中 HCO 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CO 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但是固体中还含有 Na2CO3,所以 HCO 和 CO 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也要增大,D 错误。 13.【答案】A 【解析】铂丝应用盐酸洗涤,而不能利用硫酸洗涤,硫酸不挥发,不能利用浓硝酸,浓硝酸容易分解,选 A。 14.【答案】C 【解析】n(S )=6 mol·L-1×0.1 L=0.6 mol,因溶液中三种阳离子 Cu2+、Fe3+、H+的浓度相同,故 CuSO4 为 0.2 mol,Fe2(SO4)3 为 0.1 mol,H2SO4 为 0.1 mol, 能 溶 解 铁 的 物 质 的 量 为 0.2+0.1+0.1=0.4(mol),m(Fe)=0.4 mol×56 g·mol-1=22.4 g; 选 C。 15.【答案】D【解析】A 选项,过量的 Fe 粉会与 Fe3+反应,最后溶液中有 Fe2+、无 Fe3+,错误;B 选项,不论溶液中 是否含有 Fe3+,只要溶液中有还原性物质,都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错误;C 选项,钝化也属于化 学变化,错误;D 选项,加氯水后,可以把 Fe2+氧化为 Fe3+,正确;选 D。 16.【答案】(1) ∵n(Cl) = 0.0250 L×0.40 mol·L-1= 0.01 mol ∴m(Fe) = 0.54 g – 0.10 mol×35.5 g·mol-1= 0.19 g 故 n(Fe) = 0.19 g/56 g·mol-1= 0.0034 mol ∴n(Fe)∶n(Cl) = 0.0034∶0.010 ≈ 1∶3, 即 x = 3 (2) 0.10 盐酸 氯气 (3) 2Fe3++ 2I-= 2Fe2++ I2(或 2Fe3++ 2I-= 2Fe2++ I3-) (4) 2Fe(OH)3+ 3ClO-+ 4OH-= 2FeO42-+ 5H2O + 3Cl-FeO42-+ 3e-+ 4H2O = Fe(OH)3+ 5OH- 2FeO42-+ 8H2O + 3Zn = 2Fe(OH)3+ 3Zn(OH)2+ 4OH- 【解析】(1) (1) ∵n(Cl) = 0.0250 L×0.40 mol·L-1= 0.01 mol ∴m(Fe) = 0.54 g – 0.10 mol×35.5 g·mol-1= 0.19 g 故 n(Fe) = 0.19 g/56 g·mol-1= 0.0034 mol ∴n(Fe)∶n(Cl) = 0.0034∶0.010 ≈ 1∶3, 即 x = 3; (2)FeCl2 和 FeCl3 的混合物的样品中 FeCl2 物质的量为 x,FeCl3 的物质的量为 y,则(x+y):(2x+3y)=1:2.1, 得到 x:y=9:1,氯化铁物质的量分数= ×100%=10%;在实验室中,FeCl2 可用铁粉和盐酸反应得到,FeCl3 可用铁粉和氯气反应生成; (3)氯化铁具有氧化性碘化氢具有还原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亚 铁和碘单质,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3++2I-=2Fe2++I2; (4)用 FeCl3 与 KClO 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制取 K2Fe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3++3ClO-+10OH-=2FeO42-+3Cl-+5H2O,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 极电极反应式为:①FeO42-+3eˉ+4H2O=Fe(OH)3+5OH-;负极电极反应为:②Zn-2e-+2OH-=Zn(OH)2;依据 电极反应的电子守恒,①×2+②×3 合并得到电池反应为:3Zn+2FeO42-+8H2O=3Zn(OH)2+2Fe(OH)3+4OH-。 17.【答案】(1)漏斗,烧杯,玻璃棒 (2)Fe,Cu,Mn,Mg 等(3)开始生成白色沉淀,并逐渐增多,后沉淀部分溶解 H++[Al(OH)4]-===Al(OH)3↓+H2O Al(OH)3+3H+===Al3++3H2O 2H++SiO32-===H2SiO3↓ (4)< 【解析】(1)操作①②为过滤,所用到的玻璃仪器为漏斗,烧杯,玻璃棒。 (2)Al,Si 都溶于 NaOH 溶液,过滤后滤渣为 Fe,Cu,Mn,Mg 等金属。 (3)溶液 A 中含有 Na[Al(OH)4],Na2SiO3,Na[Al(OH)4]与盐酸反应,开始生成 Al(OH)3 沉淀,继而又溶解 于过量的盐酸中,Na2SiO3 与盐酸反应生成 H2SiO3 沉淀。 (4)因为 NaOH 溶液仅与 Al,Si 反应,而稀盐酸能与 Al,Fe,Mg 等金属反应,依据易拉罐各元素的质量 分数,不难看出后者反应后放出的气体多。 18.【答案】(1)MgO Mg3N2; (2)+2 CH3MgCl+2H2O=Mg(OH)2+CH4+HCl (3)①②③⑤ 【解析】(1)镁在空气中燃烧,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和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所以单质镁在空气中燃 烧的主要产物是白色的氧化镁,还生成少量的氮化镁; (2)CH3MgCl 中,Cl 元素的化合价是-1 价,H 元 素的化合价是+1 价,C 元素的化合价是-4 价,所以镁元素的化合价是+2 价,CH3MgCl 水解生成氢氧化镁、 氯化氢和甲烷,水解方程式为:CH3MgCl+2H2O=Mg(OH)2+CH4+HCl; (3)①正确,相同类型的离子晶体 中,离子键越大,则离子间作用力越强,物质含有的能量越低,所以 MgI2 中 Mg2+与 I-间的作用力小于 MgF2 中 Mg2+与 F-间的作用力;②正确,根据图象知,反应物的能量大于生成物能量,所以 Mg 与 F2 的反应是 放热反应;③正确,氯化镁的能量小于溴化镁的能量,氯气的能量大于溴的能量,所以 MgBr2 与 Cl2 反应 是放热反应,即△H<0;④错误,能量越小的物质越稳定,所以化合物的热稳定性顺序为 MgI2<MgBr2< MgCl2<MgF2;⑤正确,Mg(s)+F2(l)=MgF2(s) △H=-1124 kJ/mol,Mg(s)+Br2(l)=MgBr2(s) △H=-524 kJ/mol, 将 第 二 个 方 程 式 与 第 一 方 程 式 相 减 得 MgF2(s)+Br2(l)=MgBr2(s)+F2(g) ; △H=+600 kJ•mol-1 , 故 选 ①②③⑤. 19.【答案】(1)Al2O3+6H+===2Al3++3H2O(2)5  8H+ 5  4H2O (3)pH 约为 3 时,Fe2+和 Al3+不能形成沉淀,将 Fe2+氧化为 Fe3+,可使铁完全沉淀 (4)①生成黄绿色气体  ②除去过量的 MnO 【解析】(1)H2SO4 溶解 Al2O3 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6H+===2Al3++3H2O,在操作Ⅰ中,FeO·xFe2O3 也同时被溶解,滤液中含有 Al3+,Fe2+,Fe3+等; (2)步骤Ⅰ所得溶液中会有过量 H2SO4,故反应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由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可知 MnO 和 Fe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1:5,然后观察配平。得 MnO +5Fe2++8H+===Mn2++5Fe3++4H2O; (3)步骤Ⅱ中,加入过量 KMnO4 溶液目的是把 Fe2+氧化成易除去的 Fe3+。调节 pH 约为 3,由表中数据分 析,可知该条件使 Fe3+完全沉淀而 Al3+不被沉淀,从而达到分离 Fe3+和 Al3+的目的; (4)①联想 Cl2 的实验室制法,很容易分析实验设计的意图,即通过是否产生 Cl2 来判断沉淀中有无 MnO2。② 操作Ⅳ中加入 MnSO4,紫红色消失,说明过量的 MnO 因加入 MnSO4 而被转化成沉淀,然后过滤,以除 去 MnO ,保证产品的纯度。 20.【答案】(1)NaNO3 18.6 (2)(以下三种方法任选一种,其他合理方法亦可)(3)80% 【解析】(1)由 N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可知,NaNO3 是氧化剂。配平方程式:10Na+2NaNO3 6Na2O+ N2↑,收集到 1.12 m3(标准状况下)N2,n(N2)=50 mol,那么 n(Na2O)=300 mol,故 m(Na2O)=18.6 kg。 (2)要测定样品中氧化钠的含量有多种方法,可通过测生成 O2 的体积来计算 Na2O2 的量;也可测反应后锥 形瓶和溶液的总质量与反应前锥形瓶、样品和水的总质量之差,还可以通过滴定法测锥形瓶中生成 NaOH 的量来计算。 (3)设试样中 Na2O 的物质的量为 xmol,Na2O2 的物质的量为 ymol,则有:62x+78y=7.75 g,78(x+y)=9.35 g,解得:x=0.1 mol,那么 Na2O 的质量分数为 ×100%=80%。 21.【答案】(1)NaOH 溶液 (2)除去铝镁合金表面的氧化膜 (3)①④③② 使 D 和 C 的液面相平(4)2Al+2NaOH+2H2O===2NaAlO2+3H2↑ (5)  (6)偏小 【解析】(1)观察实验装置图可知是用定量集气法完成实验目的,故 A 中应盛 NaOH 溶液,在 B 中发生反 应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目的是除去铝镁合金表面的氧化膜。 (3)正确顺序应为①④③②;为使 C 中气体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相等,还应使 D 与 C 的液面相平。 (5)据 2Al   ~   3H2 2 mol 3 mol    得 M(Al)= (6)据 w(Al)= ×100%的计算公式可知未洗涤不溶物会造成铝的质量分数偏小。 22.【答案】(1)1∶3 (2)Al(OH)3+OH-===AlO +2H2O (3)生成白色沉淀 (4) 【解析】 23.【答案】(1)① (2)④ (3)③ 【解析】向稀 HNO3 中加入铁粉,开始时稀 HNO3 过量应生成 Fe3+,随加入铁粉量的增加,HNO3 反应完 全后,发生反应 2Fe3++Fe===3Fe2+,最后全部转化为 Fe2+。 24.【答案】(1)Mg2++2OH-===Mg(OH)2↓、Al3++3OH-===Al(OH)3↓、Al(OH)3+OH-===AlO +2H2O 不能,因为在 Al3+与氨水反应生成 Al(OH)3 后,不能继续与氨水反应,不能将 Al(OH)3 与 Mg(OH)2 分开 (2)K+、Cl-、Na+、AlO 、OH- 因为 Al(OH)3 能溶于强酸,所以需控制 pH,防止部分氢氧化铝转化成 Al3 + 向 a 溶液中通入过量 CO2 气体 【解析】 (1)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Mg2+可与 OH-反应生成 Mg(OH)2 沉淀,Al3+与 OH-反应生成 AlO 和 H2O;氢氧化钠溶液不能用氨水代替,因为在 Al3+与氨水反应生成 Al(OH)3 后,Al(OH)3 不能与氨水 继续反应,从而不能将 Al(OH)3 与 Mg(OH)2 分开; (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除去了 Mg2+,但又引入了 Na+,同时 Al3+转化成了 AlO ;因为氢氧化铝能与强 酸反应,所以在加入盐酸沉淀 AlO 时,需要控制溶液的 pH,以防止部分氢氧化铝转化成 Al3+;氢氧化 铝只能与强碱或强酸反应,因此,可在溶液 a 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气体。 2019 届苏教版高中化学高考三轮冲刺复习 专题 4《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 15 小题) 1.下列实验现象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 A. 品红溶液中分别通入 SO2 和 Cl2,品红均褪色 B. 溴水分别滴入植物油和裂化汽油中,溴水均褪色 C. 鸡蛋白溶液中分别加入 NaCl 溶液和 HgCl2 溶液,均有固体析出 D. 分别加热盛有 NH4Cl 和单质碘的试管,管口均有固体凝结 2.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 答案 A B. 答案 B C. 答案 C D. 答案 D 3.下列物质与水作用形成的溶液能与 NH4Cl 反应生成 NH3 的是( ) A. 二氧化氮 B. 钠 C. 硫酸镁 D. 二氧化硅 4.常温下,向饱和氯水中逐滴滴入 0.1 mol•L﹣1 的氢氧化钠溶液,pH 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是( ) A. ①点所示溶液中只存在 HClO 的电离平衡 B. ②点所示溶液中:c(Na+)=c(Cl﹣)+c(ClO﹣) C. I﹣能在②点所示溶液中存在 D. ①到②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 5.能鉴别 Na2SO4、NH4NO3、KCl、(NH4)2SO4 四种溶液(可以加热)的一种试剂是( ) A. BaCl2 B. Ba(NO3)2 C. Ba(OH)2D. AgNO3△ 6.下列反应中说明 NH3 既有还原性,又有碱性的是 (  ) A. 4NH3+5O2 4NO+6H2O B. NH3+HNO3===NH4NO3 C. 8NH3+3Cl2===N2+6NH4Cl D. 2NH3+3CuO 3Cu+N2+3H2O 7.已知甲、乙、丙、丁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下转化: 下列相关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错误的是(  ) A. ①可能为 Al +H++H2O==Al(OH)3↓ B. ①可能为 Fe+2Fe3+==3Fe2+ C. ②可能为 2NO+O2==2NO2 D. ②可能为 Na2CO3+H2O+CO2==2NaHCO3 8.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  ) A. 向 NaHCO3 固体中加入新制的氯水,有无色气泡产生(H+) B. 新制氯水使红色布条褪色(HCl) C. 将 AgNO3 溶液滴加到新制氯水中,有白色沉淀产生(Cl-) D. 向 FeCl2 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再滴加 KSCN 溶液,溶液呈红色(Cl2) 9.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氯气具有漂白性,可以直接使有色布条褪色 ②二氧化硫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③Zn 具有还原性和导电性,可用作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④Al(OH)3 是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强酸或强碱 A. ③    B. ②③④    C. ③④    D. ④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硅 B. 常用氢氟酸(HF)来刻蚀玻璃 C. 制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烧碱、石灰石、石英 D. 实验室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保存氢氧化钠溶液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石英只能用于生产光导纤维 B. 从海水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C. 为了增加食物的营养成分,可以大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D. 淀粉、纤维素和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12.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 CCl4。下列装置中不适宜做氨气的尾气吸收的是(  ) A. 答案 A B. 答案 B C. 答案 CD. 答案 D 13.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 用 SO2 漂白纸浆和草帽辫 B. 用硫酸清洗锅炉中的水垢 C. 高温下用焦炭还原 SiO2 制取粗硅 D. 用 Na2S 做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 Cu2+和 Hg2+ 14.将 8.7 g MnO2 粉末与含 14.6 g HCl 的浓盐酸共热完全反应后,生成氯气的体积(标准状况)为(不考虑盐酸 的挥发)(  ) A. 等于 4.48 L       B. 等于 2.24 L C. 在 2.24 L~4.48 L 之间 D. 小于 2.24 L 15.硅及其化合物在材料领域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晶项链是硅酸盐制品 B. 硅单质广泛用于光纤通讯 C. 利用盐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 D. 硅酸钠可用于制备木材防火剂 二、填空题(共 3 小题) 16.除去下列气体中混有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可采取的方法: (1)CO(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O2(C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O2(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O2(S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CO2(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CO2(H2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列问题均涉及到化学学科重要的思想和观点,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量变和质变的观点:① 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当硫酸浓度逐渐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可生成的气体是(填化学式,下同); ② 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当硝酸浓度逐渐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可生成的气体是; ③稀盐酸的还原 性较弱,与二氧化锰不反应,浓盐酸的还原性增强,与二氧化锰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为. (2)微粒观:①18g2H2O 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为,所含的中子数为; ②Na2O2、Na2O 中阳离子和阴离子个数比分别为、. (3)守恒的思想:①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 成的混合溶液,其 c(H+)= 0.1mol•L-1,c(Al3+)=0.4mol•L-1,c(SO42-)=0.8mol•L-1,则 c(K+)为; ②mM+nH++O2═xM2++yH2O,则 x 值为. ③ClO2与 Cl2均有强氧化性,在处理废水的过程中自身均被还原为 Cl-,在处理相同量的废水时,所需要 ClO2 的物质的量是 Cl2 的倍. 18.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说明理由。 ①氨气溶于水能导电,所以氨气是电解质。 ②实验室用浓氨水与 NaOH 固体制取氨气。 ③氨与酸反应生成铵盐,与挥发性酸相遇时能形成白烟。 ④某晶体与 NaOH 共热放出一种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该晶体中含有 NH 。 ⑤氨水中含氮微粒中最多的微粒是 NH 。 ⑥把 NH3 通入稀 HNO3 中,当溶液的 pH 等于 7 时,溶液中 NH3 和 HNO3 等物质的量反应。 ⑦液氨作为清洁能源的反应原理是 4NH3+5O2 4NO+6H2O。 ⑧氨水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粒子是 NH3·H2O(除水)。 ⑨在 1 mol·L-1 氨水中,NH3·H2O、NH 、NH3 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为 1 mol·L-1。 三、实验题(共 3 小题) 19.氨水是一种的常用的化学试剂。(1)以浓氨水和生石灰为原料,用如下装置为发生装置,可制取少量氨气。 已知:NH3·H2O+CaO=Ca(OH)2+NH3↑ ①生石灰应该装在____(填 A 或 B); ②试从电离平衡角度分析该实验中氨气逸出的原因:; ③现要用试管和必要实验用品收集一试管氨气,请在 C 处补充相应收集装置。 (2)化学兴趣小组用氨水与硝酸银溶液配制好银氨溶液后,进行乙醛的银镜反应实验,但部分同学实验时间 长,且效果不明显。影响乙醛银镜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呢?请你完成如下猜想: ①猜想:因素一:银氨溶液的 pH 大小; 因素二: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影响因素一,完成下表中内容; 提供试剂:乙醛、2%稀氨水、 0.25 mol/L NaOH 溶液、盐酸 、2% AgNO3 溶液 实验用品:烧杯(装有热水)、试管 (3)吸取 20.00ml 上述氨水于锥形瓶,滴加 3 滴甲基橙指示剂,用 0.0050 mol/L 标准硫酸滴定,滴定至出 现红色为终点,重复 3 次实验,平均消耗标准硫酸 20.04 mL,计算上述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 20.某同学对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黑色沉淀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Ⅰ. 将光亮铜丝插入浓硫酸,加热;Ⅱ. 待产生大量黑色沉淀和气体时,抽出铜丝,停止加热; Ⅲ. 冷却后,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黑色沉淀,洗净、干燥备用。 (1)步骤Ⅱ产生的气体是。 (2)步骤Ⅲ中,“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黑色沉淀”的操作是。 (3)该同学假设黑色沉淀是 CuO。检验过程如下: 查阅文献:检验微量 Cu2+的方法是:向试液中滴加 K4[Fe(CN)6] 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证明有 Cu2+。 ① 将 CuO 放入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后,未见明显现象,再滴加 K4[Fe(CN)6] 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② 将黑色沉淀放入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后,滴加 K4[Fe(CN)6] 溶液,未见红褐色沉淀。 由该检验过程所得结论是。 (4)再次假设,黑色沉淀是铜的硫化物。实验如下: ① 现象 2 说明黑色沉淀具有性。 ② 产生红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 能确认黑色沉淀中含有 S 元素的现象是,相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④ 为确认黑色沉淀是“铜的硫化物”,还需进行的实验是。 (5)以上实验说明,黑色沉淀中存在铜的硫化物。进一步实验后证明黑色沉淀是 CuS 与 Cu2S 的混合物。将 黑色沉淀放入浓硫酸中加热一段时间后,沉淀溶解,其中 CuS 溶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21.目前世界上 60%的镁是从海水提取的。海水提镁的主要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离子反应的角度思考,在海水中加入石灰乳的作用是 , 写出在沉淀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石灰乳是生石灰与水形成的化合物,从充分利用海洋化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生产生石灰的主要 原料来源于海洋中的    。 (3)操作 A 是    ,操作 B 是    。 (4)加入的足量试剂 a 是    (填化学式)。 (5)无水 MgCl2 在熔融状态下,通电后会产生 Mg 和 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从考虑成本和废物循环利用的角度,副产物氯气可以用于 。 (6)海水提镁的过程,为什么要将海水中的氯化镁转变为氢氧化镁,再转变为氯化镁?  。 (7)有同学认为:可直接加热 Mg(OH)2 得到 MgO,再电解熔融 MgO 制金属镁,这样可简化实验步骤,体现实验 的简约性原则。你    (填“同意”或“不同意”)该同学的想法,理由是 。 四、推断题(共 3 小题) 22.已知 A,B,C,D,E,F 六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有如图所示的相互转化关系,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均 已给出。试回答下列问题:(1)若反应①②③均为溶液中的置换反应,A,D,E 为常见金属单质,则 A,D,E 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 顺序为________,请写出满足以上要求的离子方程式: 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反应①②③均为复分解反应,且 A,E 均为常见的碱,溶液中形成的 D 是白色沉淀,请写出满足要 求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 B 是水,C 是一种具有磁性的化合物,E 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 23.含 A 元素的一种单质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含 A 元素的一种化合物 C 可用于制造高性能的现代通 讯材料——光导纤维,C 与烧碱反应生成含 A 元素的化合物 D。 (1)在元素周期表中,A 位于________族,与 A 同族但相对原子质量比 A 小的元素 B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________ , A 与 B 在 原 子 的 电 子 层 结 构 上 的 相 同 点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易与 C 发生化学反应的酸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3)将 C 与纯碱混合高温熔融时也发生化学反应生成 D,同时还生成 B 的最高价氧化物 E;将全部的 E 与 全部的 D 在足量的水中混合后,又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含 A 的化合物 F。 ①分别写出生成 D 和 F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要将纯碱高温熔化,下列坩埚中不可选用的是(  ) A.普通玻璃坩埚 B.石英玻璃坩埚 C.氧化铝坩埚 D.铁坩埚 (4)100 g C 与石灰石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11.2 L,100 g 混合物中石灰 石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24.有一化合物 X,其水溶液为浅绿色,可发生如下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其中 B,D,E、F均为无色气体,M、L 为常见的金属单质,C 为难溶于水的红褐色固体。在混合液中加入 BaCl2 溶液可生成不 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H 和 M 反应可放出大量的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 的电子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出元素 M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质 X 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电解混合液时阳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要求写出上述转化关系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含有 L 元素的化合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含有 L 元素的置换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 ag E 气体在 D 中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放出 bkJ 的热量,写出 E 气体燃烧热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A 错误,SO2 与品红结合成无色物质,且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Cl2 与水反应生成 HClO,有强氧化性,能将品红氧化而使其褪色;B 正确,植物油与裂化汽油中都含有不饱和的有机物,能 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C 错误,NaCl 溶液使蛋白质因溶解度降低而析出,而 HgCl2 溶液使蛋白质变性;D 错误,NH4Cl 受热先分解成 NH3 和 HCl,遇冷后 NH3 和 HCl 又化合成 NH4Cl,属于化学变 化,单质碘受热升华,遇冷又凝华,属于物理变化。 2.【答案】A 【解析】 A 项,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 NO2 气体,用冰水混合物冷却降温可研究温度对 2NO2N2O4 平 衡的影响,正确;B 项,铂是一种金属,它散热快,容易使所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偏小,错误;C 项,研究 催化剂对 H2O2 分解速率的影响,应该采用相同浓度的 H2O2,错误;D 项,因为 KMnO4 具有很强的氧化 性,弱还原性的物质也能与它反应,该反应只能证明 SO2 具有还原性,而不是强还原性,错误。选 A。 3.【答案】B 【解析】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硝酸和氯化铵不反应,A 错误。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 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氨气,B 正确。硫酸镁和氯化铵不反应,C 错误。二氧化硅和氯化铵不反 应,D 错误。 4.【答案】B 【解析】①点时没有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 HClO 和水的电离平衡,A 错误; ②点时溶液 pH=7,则 c(H+)=c(OH﹣),根据电荷守恒得 c(H+)+c(Na+)=c(Cl﹣)+ c(ClO﹣)+c(OH﹣),所以 c(Na+)=c(Cl﹣)+c(ClO﹣),B 正确; ②点时溶液存在 ClO﹣,具有强氧化性,可氧化 I﹣,C 错误; ①到②溶液 c(H+)之间减小,酸对水的电离的抑制程度减小,则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D 错误;选 B。 5.【答案】C 【解析】NH4+的检验方法是:将待检物取出少量置于试管中,加入 NaOH 溶液后,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 蕊试纸在管口检验,若试纸变蓝色,则证明待检物中含铵盐(NH4+): NH4++ OH-NH3↑ + H2O 上述四种物质中,有两种含 NH4+,另有两种含 SO42-,SO42-的检验用 Ba2+,所以选择 Ba(OH)2 来鉴别。将 Ba(OH)2 溶液分别加入到上述四种溶液中的现象分别为:只有白色沉淀;只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无现象; 既有白色沉淀又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选 C。 6.【答案】C【解析】在 A,D 两项中,参加反应的 NH3 全部被氧化,NH3 只体现还原性,所以这两项错误。B 项反应 为非氧化还原反应,NH3 只体现碱性,所以该项错。C 项中参加反应的 8 mol NH3 有 2 mol 被氧化,NH3 既 体现碱性又体现还原性,所该项正确。 7.【答案】B 【 解 析 】 根 据 题 意 , 甲 为 Al , 则 丁 为 H+ 、 乙 为 Al(OH)3, 则 丙 为 Al3+, 相 关 方 程 式 为 Al +H++ H2O==Al(OH)3↓,Al(OH)3+3H+=Al3++3H2O,正 A 正确;根据题意,甲无论为 Fe 还是 Fe3+均无法有第二个连续反 应,B 错误;根据题意,丙为 NO2,则丁为 O2,乙为 NO,则甲为 NH3 或 N2,相关方程式为 4NH3+5O2 4NO+6H2O( 或 N2+O2 2NO),2NO+O2====2NO2,C 正 确 ; 根 据 题 意 , 丙 为 NaHCO3, 则 丁 为 CO2, 乙 为 Na2CO3,则甲为 NaOH,相关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Na2CO3+H2O+CO2====2NaHCO3,D 正 确;选 B。 8.【答案】B 【解析】氯水使红色布条褪色与 HClO 的强氧化性有关,与 HCl 无关,B 错误。选 B。 9.【答案】C 【解析】①氯气没有漂白性,次氯酸有漂白性,错误;②二氧化硫虽然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但浓硫酸不 能氧化二氧化硫,所以能用浓硫酸干燥,错误;③Zn 具有还原性和导电性,可用作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 料,正确;④Al(OH)3 是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强酸或强碱,正确。选 C。 10.【答案】B 【解析】A 项,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错误;C 项,制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纯碱、石灰石、 石英,错误;D 项,保存氢氧化钠溶液不能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因为 NaOH 与玻璃的主要成分反应生成 的硅酸钠是一种矿物胶,时间长了会打不开瓶塞,错误。选 B。 11.【答案】D 【解析】石英可以应用在冶金工业、玻璃工业、建筑工业、化学工业等广泛领域,A 错误;从海水提取食 盐是物理变化, B 错误;有许多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有害,不能大量添加,C 错误;淀粉、纤维素和脂肪在 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D 正确;选 D。 12.【答案】C 【解析】A 项,氨气不溶于 CCl4,不会发生倒吸;B 项,导管末端连接倒置漏斗,漏斗下沿刚好没入水中可有效防止倒吸;C 项,可发生倒吸;D 项,导管末端连接干燥管,干燥管细口没入水中少许可有效防止 倒吸。选 C。 13.【答案】B 【解析】SO2 具有漂白性,可用来漂白纸浆和草帽辫,但不能用来漂白食品,A 正确。H2SO4 能和水垢反 应,但生成的 CaSO4 微溶,由一种微溶物转化成另一种微溶物,并没有被除去,应选取盐酸或醋酸,B 错 误。2C+SiO22CO+Si,C 正确。S2-与 Cu2+,Hg2+均能形成沉淀,可除去重金属离子的污染,D 正确。 14.【答案】D 【解析】根据实验室制取 Cl2 的化学方程式 MnO2+ 4HCl MnCl2+ Cl2↑ + 2H2O 87 g 146 g 22.4 L 8.7 g 14.6 g V(Cl2) 从上述数据看出,MnO2 和 HCl 恰好完全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 Cl22.24 L。但事实上,MnO2 与浓盐酸反应才 能生成Cl2,即当盐酸的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后,不能再生成氯气,所以,实际上生成的氯气应小于2.24 L;选D。 15.【答案】D 【解析】水晶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并且广泛用于光纤通讯行业,它只和弱酸 HF 反应。选 D。 16.【答案】(1)通过盛有浓 NaOH 溶液的洗气瓶 (2)通过盛放灼热 CuO 的硬质玻璃管 (3)通过盛放灼热铜 网的硬质玻璃管 (4)通过饱和 NaHCO3 溶液或酸性 KMnO4 溶液 (5)通过饱和 NaHCO3 溶液 (6)通过 CuSO4 溶液 【解析】 17.【答案】(1) SO2;NO2;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2) 9mol;9 NA;2:1;2:1; (3) 0.3mol•L-1;2;0.4. 【解析】(1)①浓硫酸具有强的氧化性,与锌反应还原产物为 SO2; ②浓硝酸还原产物为 NO2,稀硝酸 还原产物为一氧化氮; ③浓盐酸具有强的还原性,能够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氯气;稀盐酸还原性较弱, 与二氧化锰不反应; (2)①1 个 2H2O 中含有 10 个质子,10 个中子,18g2H2O 的物质的量为 0.9mol,含质子的物质的量为 9mol,含的中子数为 9 NA; ②Na2O2、Na2O 中阳离子都是钠离子,阴离子分别是 过氧根离子和氧离子,阳离子和阴离子个数比都是 2:1; (3)①根据溶液电荷守恒,溶液中存在 3c(Al3+)+c(K+)+c(H+)=2c(SO42-)+c(OH-),而溶液中 c (OH-)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则有 3c(Al3+)+c(K+)+c(H+)=2c(SO42-),所以:c(K+)=2c ( SO42- ) -3c ( Al3+ ) -c ( H+ ), c ( K+ ) ═2×0.8mol/L-3×0.4mol/L-0.1mol/L=0.3mol/L ; ② 在 反 应 mM+nH++O2===xM2++yH2O 中,由 O 原子守恒可确定 y=2,则 n=4,由电荷守恒可知 4×1=2×x,x=2; ③ClO2 和 Cl2 的还原产物都为 Cl-,则反应中 Cl 元素化合价分别由+4 价、0 价降低到-1 价,化合价分别变 化 5、1,则 ClO2 的消毒效率是 Cl2 的 2.5 倍,在处理相同量的废水时,所需要 ClO2 的物质的量是 Cl2 的 0.4 倍; 18.【答案】②③④⑧⑨正确。①不正确,NH3 本身不导电,溶于水,与水发生反应 NH3+H2O NH3·H2O NH +OH-而导电,故 NH3 不是电解质;⑤不正确,氨水中存在大量的 NH3·H2O 和少量的 NH ;⑥ 不正确,NH3 和 HNO3 等物质的量反应时,得到 NH4NO3 溶液,NH 水解使溶液显酸性,pHA>D Fe+Cu2+===Fe2++Cu Zn+Fe2+===Zn2++Fe(或 Cu+2Ag+===Cu2++2Ag  Fe+Cu2+===Fe2++Cu,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3NH3·H2O+AlCl3===3NH4Cl+Al(OH)3↓ NH4Cl+NaOH===NH3·H2O+NaCl(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3Fe+4H2O(g) Fe3O4+4H2 【解析】(1)根据置换反应的特点,反应①中还原性 A>D,反应②中还原性 E>A,反应③中还原性 E>D, 综上得三种金属的还原性顺序为 E>A>D,因此按图示转化关系可设 A,D,E 分别为 Fe,Cu,Zn(或 Cu, Ag,Fe)。(2)根据反应①③,A,E 两种碱分别与 B 反应,均能生成白色沉淀 D,因此很容易联想到 A 为 NH3·H2O,E 为 NaOH,D 为 Al(OH)3。(3)符合题意的 A 为 Fe,C 为 Fe3O4,D 为 H2,E 为 CO,F 为 CO2。 23.【答案】(1)ⅣA   最外层均有 4 个电子 (2)氢氟酸 SiO2+4HF===SiF4↑+2H2O (3)①SiO2+Na2CO3 Na2SiO3+CO2↑; 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 ②ABC (4)50% 【解析】(1)A 的单质可作半导体材料,可知 A 为 Si,位于ⅣA 族,与之同族且相对原子质量较小的是碳 元素,两者共同点是最外层均有 4 个电子。(2)C 为 SiO2,易与氢氟酸反应生成 SiF4 和 H2O。(3)SiO2 与纯 碱高温反应生成 Na2SiO3(D)和 CO2(E),Al2O3 高温下也与碱性物质反应。(4)不论 CaCO3 过量与否,生成的 CO2 由 CaCO3 决定,由关系式 CaCO3~CO2 得: = ,解得 m(CaCO3)=50 g。混合物中 石灰石的质量分数为: ×100%=50%。 24.【答案】(1) (2) (3)(NH4)2Fe(SO4)2 (4)4OH--4e-=O2↑+2H2O (5)①4Fe(OH)2+O2+2H2O====4Fe(OH)3 ②Fe2O3+2Al 2Fe+Al2O3 (6)H2(g)+ O2(g)====H2O(l) ΔH=- kJ·mol-1【解析】由颜色可知 C 为 Fe(OH)3,则 A 为 Fe(OH)2、H 为 Fe2O3,由 M、L 为常见的金属单质,可知 M、L 分 别为 Al、Fe;X 与 NaOH 反应生成气体 B,B 一定是 NH3;在混合液中加入 BaCl2 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 色沉淀,可知含有 S ,所以 X 为(NH4)2Fe(SO4)2,混合液为 NaOH 和 Na2SO4 溶液,电解生成 H2、O2,D、E 分别为 O2、H2,F 为 NO,G 为 HNO3。代入框图,符合转化关系。根据推断得出各物质的性质,写出答案。 2019 届苏教版高中化学高考三轮冲刺复习 专题 5《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 15 小题) 1.短周期元素 X 和元素 Y,元素 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a,次外层电子数为 b;元素 Y 原子的 M 层电子 数为(a-b),L 层电子数为(a+b),则 X、Y 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 和水反应        B. 和硫酸反应 C. 和氢氧化钠反应 D. 和氯气反应 2.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氢键无关的是(  ) A. 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 B. NH3 易液化 C. H2Se 沸点比 H2S 的沸点高 D. NH3 极易溶于水 3.我国在砷化镓太阳能电池研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砷(As)和镓(Ga)都是第四周期元素,分别属于ⅤA 和ⅢA 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Ga>As>P B. 热稳定性:NH3>PH3>AsH3 C. 酸性:H3AsO4>H2SO4>H3PO4 D. Ga(OH)3 可能是两性氢氧化物4.沸沸扬扬的南京丢失的放射源铱-192,于 2014 年 5 月 11 日成功找回。铱-192 是一种放射性金属,铱-192 探伤机因其体积小、轻便、无需电源与水源、灵敏度高、性能稳定、曝光角度大可检查机械设备本身是否 有裂纹或内部损害,在建筑、电力等领域使用比较广泛。下列关于铱-192(19277Ir)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质子数 77 B. 中子数与质子数差为 38 C. 铱-191 和铱-193 无放射性,铱-192 是在核反应堆中照射含有铱-191 和铱-193 的铱丝、圆片或大块而 得到的,该核反应是化学变化 D. 铱-192 与铱-191、铱-193 互为同位素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30Th 和 232Th 是钍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B. H2 与 T2 互为同位素 C. 甲醇与乙二醇互为同系物 D. 乙酸乙酯与丁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6.有人建议将氢元素排在元素周期表的第ⅦA 族。下列事实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①氢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最外层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②氢分子的结构式为 H—H  ③与碱金属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 M+[∶H]-  ④分子中原子间的化学键都属于非极性键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7.下列物质变化,只与范德华力有关的是(  ) A. 干冰熔化 B. 乙酸汽化 C. 乙醇与丙酮混溶D. 溶于水 8.X、Y、Z、W 是前 20 号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 子数是电子层数的 2 倍;Z 元素的-1 价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W 元素为金属,它的某种化 合物可用于烟气脱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X、Y 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双键 B. X 单质和 Z 单质在暗处能剧烈反应 C. W 元素与 Z 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为: D. XZ 的沸点在与 Z 同族的其它 X 的化合物中最高 9.镭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的ⅡA 族元素。下面关于镭的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化合物中呈+2 价 B. 单质使水分解、放出氢气 C. 氢氧化物呈两性 D. 碳酸盐难溶于水 10.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 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 N2 的电子式: C. CH4 分子的比例模型: D. 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11.下列关于 12C 和 13C 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者互为同位素 B. 两者互为同素异形体C. 两者属于同一种核素 D. 两者属于不同的元素 12.有 X、Y、Z、W 四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 6、10、11、17,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X 和 W 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B. Z 和 W 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C. Y 和 Z 不能形成化合物 D. Y 分子中存在共价键 13.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所有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B. P、S、Cl 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强 C. 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D.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14.16O 和 18O 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6O2 与 18O2 互为同分异构体 B.16O 与 18O 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 C. 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 16O 与 18O 间的相互转化 D. 标准状况下,1.12 L16O2 和 1.12 L18O2 均含有 0.1NA 个氧原子 15.下列物质按只含离子键、只含共价键、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氯气 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 B. 氯化钠 过氧化氢 氯化铵 C. 氯化钠 过氧化钠 氯化铵 D. 氯化钠 氦气 氢氧化钠 二、填空题(共 3 小题) 16.C,N、O、Al、Si,Cu 是常见的六种元素。 (1)Si 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 (2)N 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Cu 的基态原子最外层有________个电子。 (3)用“>”或“H3PO4>H3AsO4, 故 C 错误。 4.【答案】C 【解析】A 正确,由 19277Ir 可知其质子数为 77;B 正确,其中子数等于 192 - 77= 115,所以中子数与质子 数差为 38; C 错误,化学反应中最小微粒是原子,所以核反应是物理变化;D 正确,同种元素的不同原 子互为同位素。 5.【答案】D。 【解析】A、230Th 和 232Th 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相差 2,都是由钍元素组成的两种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错误; B、H2 与 T2 都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氢单质,错误; C、甲醇的分子式为 CH4O,乙二醇的分子 式为 C2H6O2,分子组成上相差 CH2O,因此甲醇与乙二醇不互为同系物,错误; D、乙酸乙酯与丁酸的分 子式为 C4H8O2,乙酸乙酯含有酯基,丁酸含有羧基,二者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正确。 6.【答案】A 【解析】①②③均符合第ⅦA 族元素的特点,而④是非金属元素的共同特点,不只是第ⅦA 族元素具有 的特点。所以④不能支持这一观点。选 A 7.【答案】A 【解析】A.干冰属于分子晶体,熔化时克服范德华力,正确; B.乙酸气化时克服氢键和范德华力,错 误; C.乙醇分子间含有氢键,与丙酮混溶克服氢键和范德华力,错误; D. 分子间含有氢 键,错误。 8.【答案】C 【解析】由信息可以推出 X、Y、Z、W 分别是 H,C,F,Ca,A 正确,C,H 元素可以组成有机物烃类, 其中烯烃就含有双键;B 正确,F 的非金属性很强,氟单质与氢气在暗处就能发生化合反应;C 错误,Ca 元 素 与 F 元 素 形 成 的 化 合 物 用 电 子 式 表 示 形 成 过 程 应 为 : ;D 正确,HF 分子间存在氢键,因此 HF 的沸点 比与 F 元素同族的其它氢化物都高。 9.【答案】C 【解析】A.镭最外层有 2 个电子,在化合物中呈+2 价,正确;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 镭的金属性较强,单质性质活泼,与水反应放出氢气,正确;C.镭的金属性较强,氢氧化物呈碱性,且 为强碱,错误;D.同主族元素性质相似,碳酸钙不溶于水,则碳酸镭难溶于水,正确。 10.【答案】C 【解析】A、氯原子的核外有 17 个电子,故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错误; B、氮气分 子中两个氮原子形成的三对共用电子对,还有两对孤对电子,其正确的电子式为 ,错误;C、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碳原子半径大于氢离子,则甲烷的比例模型为 ,正确;D、氯化氢是共 价化合物,不存在离子键,氢原子与氯原子之间形成 1 对共用电子对,氯原子最外层有 7 个电子,氯化氢 分子的形成过程: ,错误。 11.【答案】A 【解析】12C 和 13C 中子数不同,是碳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A 正确;同素异形体的研究对象是 单质,12C 和 13C 是碳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B 错误;12C 和 13C 中子数不同,是碳元素的不同核 素,C 错误;12C 和 13C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是碳元素不同核素,都属于碳元素,D 错误。 12.【答案】D 【解析】X、Y、Z、W 四种元素分别为 C、Ne、Na、Cl。C 和 Cl 形成共价化合物 CCl4,Na 和 Cl 形成离 子化合物 NaCl,Ne 是稀有气体元素不与其他三种元素原子化合,且 Ne 是单原子分子,分子内无化学键。 13.【答案】B 【解析】氟无正化合价,A 错误;P、S、Cl 同周期,非金属性 PMg>Al;非金属性:Cl>S (5)Na、Mg、Al、S、Cl 原子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但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 1、2、3、6、7,原子半径随电 子数增多而减小,所以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依次增强,失电子能力减弱,得电子能力增强。 (6)方案一:测定 0.1 mol·L-1 的 Na2SiO3、Na3PO4 的 pH,由此判断两种盐溶液的水解能力,得出硅酸、磷 酸两种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顺序,进而得出硅、磷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顺序。 方案二:在硅酸钠溶液中滴加磷酸溶液,可发生反应生成硅酸沉淀,进而得出硅、磷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 弱的顺序。 【解析】该题综合性很强,以实验探究的形式考查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并且以实验方案设计的形式考查学 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解答该题要认真审题,结合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系统 分析,填出(3)表中内容。再结合实验要求,得出实验目的、实验所需仪器、药品,综合分析,得出实验结 论。结合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分析(5)。该题中的实验对第三周期的元素进行了实验探究,但没有涉及 Si 和 P 两种元素,结合 Si、P 两元素在第三周期的位置和其性质、设计实验方案,证明其非金属性的递变规 律,可利用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或利用最高价含氧酸的钠盐的水解程度等方法。 20.【答案】(1)探究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2)试管 胶头滴管 (3)(4)同一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 (5)①同一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 逐渐减弱 ②F2 在冷暗处就可以与 H2 剧烈反应而爆炸,而 Cl2 与 H2 只有在光照或点燃的条件下才能反应; HF 比 HCl 稳定或 F2 能与 H2O 发生置换反应生成 O2,而 Cl2 不能(任意写一种) 【解析】(1)元素周期律包括同一周期与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根据给出的实验药品不难看出,该 学生想以同族元素为例,设计实验验证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2)本实验属于试管试验,主要使用 试管和胶头滴管。(3)根据提供的药品,显然是用 Cl2、Br2、I2 之间的置换反应来证明 Cl、Br、I 三种元素 的非金属性的强弱。(4)通过实验事实可以证明 Cl、Br、I 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进而可以说明同一 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5)①该题应该从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大小来回 答。②一般来说,置换反应能直接说明两种单质的氧化性强弱,但 F2 过于活泼,不好直接置换 Cl2,只能 用间接的证据。如可从它们与氢气反应的难易程度,与水反应能否置换出 O2,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等方面证明。 21.【答案】(1)验证第三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的规律 (2)试管、酒精灯、砂纸、镊子、小刀、胶头滴管等 镁带、钠、铝条、新制氯水、新制硫化氢饱和溶液、 2 mol·L-1 的盐酸、NaOH 溶液、蒸馏水、酚酞、AlCl3 溶液 (3)(4)金属性:Na>Mg>Al;非金属性:Cl>S (5)Na、Mg、Al、S、Cl 原子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但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 1、2、3、6、7,原子半径随核 电荷数增多而减小,所以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依次增强,原子失电子能力减弱,得电子能力增强。 (6)方案一:测定 0.1 mol·L-1 的 Na2SiO3 溶液、Na3PO4 溶液的 pH,由此判断两种盐溶液的水解能力,得出 硅酸、磷酸两种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顺序,进而得出硅、磷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顺序。 方案二:在硅酸钠溶液中滴加磷酸溶液,可发生反应生成硅酸沉淀。 【解析】该题综合性很强,以实验探究的形式考查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并且以实验方案设计的形式考查学 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该题要认真审题,结合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和元素周期律的知 识,系统分析,填出(3)表中内容。再结合实验要求,得出实验目的、实验所需仪器和药品,综合分析,得 出实验结论。结合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分析(5)。可通过比较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或最高价含氧酸 的钠盐的水解程度大小等方法来证明 S 和 P 的非金属性强弱。 22.【答案】(1)K Cl S (2)HCl (3)F2 (4)H2S (5)H2O2(或 PH3) (6)C2H6 【解析】含有 18 个电子的简单阳离子为 Ca2+和 K+,简单阴离子为 Cl-、S2-等,氢化物有 HCl、H2S、 PH3、H2O2、C2H6 等,其他的如 F2、Ar 等。 23.【答案】(1)⑥⑦⑨ ④ ③⑤ (3)共价化合物 氯化铝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 (4)①B C ②CCl4(或 PCl3) 【解析】1:2 型离子化合物,通常 X 为+2 价,Y 为-1 价,故 X 可能是 Mg2+或 Ca2+,Y 可能是 F-或 Cl -,结合 XY2 中含有 38 个电子条件可推出 XY2 为 CaF2.1:2 型共价化合物一般是碳族元素与氧族元素化合形成的,如 CO2,CS2 等,结合 XY2 中共有 38 个电子,可推出 XY2 为 CS2。 24.【答案】(1)Na+[∶ ∶ ]- (2)2H2O2 2H2O+O2↑ (3)2SO2+O2 2SO3 (4)NaOH NaClO(或 NaHS) 【解析】根据 Y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 3∶4,则 Y 是 O 元素;M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 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之比为 3∶4,则 M 是 S 元素,N 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大于 S 元素,N 为 Cl 元素,根据化合物 XN 在常温下为气体,推断 X 为 H,根据 N-、Z+、X+的半径逐渐减小,推断 Z 为 Na 元素。 2019 届苏教版高中化学高考三轮冲刺复习 专题 6《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 15 小题) 1.如图装置Ⅰ是一种可充电电池,装置Ⅱ为 电解池。装置Ⅰ的离子交换膜只允许 Na+通过,已知 电池充放电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NaBr3Na2S4+3NaBr,当闭合开关 K 时,X 电极附近溶液变红。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闭合开关 K 时,钠离子从右到左通过离子交换膜 B. 闭合开关 K 时,负极反应式为:3NaBr-2e-===NaBr3+2Na+ C. 闭合开关 K 时,X 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 D. 闭合开关 K 时,当有 0.1 mol Na+通过离子交换膜时,X 电极上放出标准状况下气体 1.12 L 2.近年来科学家正在研制一种高容量、低成本锂﹣铜空气燃料电池.该电池通过一种复杂的铜腐蚀现象产生电力,其中放电过程为 2Li+Cu2O+H2O═2Cu+2Li++2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放电时,Li+透过固体电解质向 Cu 极移动  B. 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uO+H2O+2e===Cu+2OH﹣  C. 通空气时,铜被腐蚀,表面产生 Cu2O  D. 整个反应过程中,铜相当于催化剂 3.某新型电池,以 NaBH4(B 的化合价为+3 价)和 H2O2 作原料,该电池可用作深水勘探等无空气环境电源, 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池工作时 Na+从 b 极区移向 a 极区 B. 每消耗 3 mol H2O2,转移 3 mol e- C. b 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H2O2+2e-+2H+===2H2O D. a 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BH +8OH--8e-===BO +6H2O 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常温下,0.1 mol·L-1CH3COOH 溶液的 pH=1 B. 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增加,正极 pH 减少 C. 反应 CO2(g)+C(s)=2CO(g)在低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则其△H>0D. 常温下,向 AgCl 浊液中加入少量 NaCl 饱和溶液,则 c(Ag+)、Ksp(AgCl)均减小 5.相同材质的铁在下列情形下最不易被腐蚀的是(  ) A. 答案 A B. 答案 B C. 答案 C D. 答案 D 6.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 研读右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K 闭合时,d 电极反应式:PbSO4+2H2O-2e-=PbO2+4H++SO42- B. 当电路中转移 0.2 mol 电子时,I 中消耗的 H2SO4 为 0.2 mol C. K 闭合时,II 中 SO42-向 c 电极迁移 D. K 闭合一段时间后,II 可单独作为原电池,d 电极为正极 7.海洋电池,是以铝合金为电池负极,金属(Pt、Fe)网为正极,科学家把正极制成仿鱼鳃的网状结构.用 海水为电解质溶液,它靠海水中的溶解氧与铝反应产生电能的.海水中只含有 0.5%的溶解氧.不放入海洋 时,铝极就不会在空气中被氧化,可以长期储存.用时,把电池放入海水中,便可供电,电池设计使用周 期可长达一年以上,避免经常交换电池的麻烦.即使更换,也只是换一块铝合金板,电池总反应式:4Al+3O2十 6H2O=4Al(OH)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负极铝被氧化  B. 海水温度升高,电池反应速率可能加快  C. 正极制成仿鱼鳃的网状结构的目的是增大正极材料和氧气接触面积  D. 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O2+4H++4e﹣=2H2O 8.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 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 法正确的是( ) A. 正极反应式:Ag+Cl--e-=AgCl B. 每生成 1 mol Na2Mn5O10 转移 2 mol 电子 C. 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 D. AgCl 是还原产物 9.利用太阳光能分解水制氢气是未来解决能源危机的理想方法之一.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循环系 统实现光能分解水制氢气.反应过程中所需的电能由太阳光能电池提供,反应体系中 I2 和 Fe3+等可循环使 用.则下列有关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外电路中每通过 0.2 mol 电子,电解池 B 中就会生成 1.12L 氧气 B. 光催化反应池中离子反应式是:2Fe2++I2 Fe3++2I﹣  C. 电解池 B 中阴极反应式是:Fe3++e﹣═Fe2+  D. 电解池 A 的阳极反应式是:2I﹣﹣2e﹣═I2 10.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 图Ⅰ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 图Ⅱ表示常温下,0.1000mol/LNaOH 溶液滴定 20.00mL、0.100mol/LHCl 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线  C. 图Ⅲ表示一定质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醋酸溶液电离程度:c<a<b  D. 图Ⅳ表示反应 4CO(g)+2NO2(g) N2(g)+4CO2(g),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 物 CO 的物质的量,平衡时 N2 的体积分数变化情况,由图可知 NO2 的转化率 c>b>a 11.下列有关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吸热反应需不断从外界获得能量,放热反应不需从外界获得能量 B. 甲烷的燃烧热△H=﹣890kJ/mol,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 (g)△H=﹣890kJ•mol﹣1 C. 已知常温常压下:HCl(aq)+NaOH(aq)=== NaCl(aq)+H2O(l)△H=﹣57.3 kJ•mol﹣1,则有:H2SO4 (aq)+Ba(OH)2(aq)=== BaSO4(s)+2H2O(l)△H=﹣114.6 kJ•mol﹣1 D . 已 知 : S ( s ) +O2 ( g ) =SO2 ( g ) △H1=﹣Q1kJ•mol﹣1 , S ( g ) +O2 ( g ) =SO2 ( g ) △H2=﹣Q2kJ•mol﹣1,则 Q1<Q2 12.利用碳纳米管能吸附氢气,设计一种新型二次电池,其装置如图所示,关于该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电池放电时 K+移向正极  B. 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H2﹣2e﹣+2OH﹣═2H2O  C. 电池充电时镍电极 NiOOH 转化为 Ni(OH)2  D. 电池充电时碳纳米管电机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13.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i) I2(s)+H2(g)═2HI(g)△H2=+26.47kJ/mol(ii) I2(g)+H2(g)═ 2HI(g)△H2=﹣9.48kJ/mol.下 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反应(ii)的产物比反应(i)的产物稳定  B. 1 mol I2(s)比 1 mol I2 总能量低 35.96 kJ  C. 254 g I2 中通入 2 g H2(g)充分反应放热 9.48 kJ  D. 反应(ii)反应物的总能量比反应(i)反应物的总能量高 l7 kJ 14.Li—Al/FeS 电池是一种正在开发的车载电池,该电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Li++FeS+ 2e-=Li2S+Fe,有关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Li—Al 在电池中作为负极材料,该材料中 Li 的化合价为+1 价 B. 该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2Li+FeS=Li2S+Fe C.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l−3e-=Al3+ D. 充电时,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Li2S+Fe-2e-=2Li++FeS 15.下列有关铜锌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盐桥中的 Cl﹣移向 CuSO4 溶液  B. 电池总反应为 Zn+Cu2+=Zn2++Cu  C. 在外电路中,电子从正极流向负极  D. 取下盐桥,原电池仍可工作 二、填空题(共 3 小题) 16.NaClO 具有强氧化性,其溶液可用于游泳池及环境消毒. (1)已知: ①Cl2(g)+2NaOH(aq)=NaCl(aq)+NaClO(aq)+H2O(l)△H=﹣101.1kJ•mol﹣1 ②3NaClO(aq)=2NaCl(aq)+NaClO3(aq)△H=﹣112.2kJ•mol﹣1 则 3Cl2(g)+6NaOH(aq)=5NaCl(aq)+NaClO3(aq)+3H2O(l)△H=       (2)工业上可用石墨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制取次氯酸钠溶液装置如图所示 ①电源中,a 电极名称是       ②用此装置电解热的氯化钠溶液时会有部分氯酸钠生成,若电解消耗了 117g 氯化钠时,电路中共转移的 电子为 8mol,则次氯酸钠的产率为      (3)向次氯酸钠溶液通入少量的 CO2,只生成次氯酸钠和碳酸氢钠,则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a2CO3、NaClO、NaHCO3 溶液的 pH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4)向盛有硫酸酸化的淀粉 KI 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次氯酸钠溶液,会立即观察到溶液变成蓝色,该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再向上述的蓝色溶液中,继续滴加 Na2SO3 溶液,又发现蓝色溶液逐渐 褪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对比上述两组实验所得结果,比较 ClO﹣、I2、SO42﹣三种微 粒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 17.CuI 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可以由反应:2Cu2++4I-===2CuI↓+I2 得到。现以石墨为阴极,以 Cu 为阳极电解 KI 溶液,通电前向电解液中加入少量酚酞和淀粉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阳极区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阳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研究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1)已知 2SO2(g)+O2(g) 2SO3(g)△H=﹣198kJ•mol﹣1 的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 1: ①反应通常用 V2O5 作为催化剂,加入 V2O5 会使图中的 B 点      (填“升高”、“不变”或“降 低”).②E2 表示的意义为      . (2)如图 2 中的 a 和 b 为氢镍换可充电碱性电池的电极,该电池总反应式为 2Ni(OH)2 H2+2NiO (OH). ①为了实现铜与稀硫酸反应,用 Z 通入氧气的同时,将开关 K 与 Y 相连即可.石墨电极的反应式 为      ,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不通入氧气,直接将 K 与 X 相连也能实现铜与稀硫酸反应.则氢镍碱性电池的负极为      (填 “a”或“b”),电解槽内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③当给氢镍碱性电池充电时,该电池的阳极反应式为      ;氢镍电池放电时,负极附近的 pH 会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若将图 2 中的稀硫酸换成 CuSO4 溶液,并且将氢镍碱性电池的电极反接,将 K 连接 X,通电一段时 间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 0.2mol 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后,恰好恢复到原来的浓度和 pH(不考虑 CO2 的溶解),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三、实验题(共 3 小题) 19.I.碱性锌锰干电池的总反应为 Zn+2MnO2+2H2O=2MnOOH+Zn(OH) 2 .该电池中,负极材料 是      ,正极反应式为      . Ⅱ.以废旧锌锰干电池处理得到的混合物为原料制备锰锌铁氧体的主要流程如图 1 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MnxZn1﹣xFe2O4 中铁元素化合价为+3,则锰元素的化合价为      . (2)活性铁粉除汞时,铁粉的作用是      (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3)除汞是以氮气为载气吹入滤液中,带出汞蒸气经 KMnO4 溶液进行吸收而实现的.在恒温下不同 pH 时,KMnO4 溶液对 Hg 的单位时间去除率及主要产物如图 2 所示. ①写出 pH=2 时 KMnO4 溶液吸收汞蒸气的离子方程式      . ②在强酸性环境中汞的单位时间去除率高,其原因除氢离子浓度增大使 KMnO4 溶液的氧化性增强外,还 可能是      . (4)用惰性电极电解 K2MnO4 溶液制备 KMnO4 的装置如图 3 所示. ①a 应接直流电源的      (填“正”或“负”)极. ②已知 25℃,两室溶液的体积均为 100mL,电解一段时间后,右室溶液的 pH 由 10 变为 14,则理论上可 制得      mol KMnO4(忽略溶液的体积和温度变化). 20.研究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1)已知 2SO2(g)+O2(g) 2SO3(g)△H=﹣198kJ•mol﹣1 的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 1: ①反应通常用 V2O5 作为催化剂,加入 V2O5 会使图中的 B 点      (填“升高”、“不变”或“降 低”). ②E2 表示的意义为      . (2)如图 2 中的 a 和 b 为氢镍换可充电碱性电池的电极,该电池总反应式为 2Ni(OH)2 H2+2NiO (OH). ①为了实现铜与稀硫酸反应,用 Z 通入氧气的同时,将开关 K 与 Y 相连即可.石墨电极的反应式 为      ,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不通入氧气,直接将 K 与 X 相连也能实现铜与稀硫酸反应.则氢镍碱性电池的负极为      (填 “a”或“b”),电解槽内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③当给氢镍碱性电池充电时,该电池的阳极反应式为      ;氢镍电池放电时,负极附近的 pH 会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若将图 2 中的稀硫酸换成 CuSO4 溶液,并且将氢镍碱性电池的电极反接,将 K 连接 X,通电一段时 间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 0.2mol 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后,恰好恢复到原来的浓度和 pH(不考虑 CO2 的溶解),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21.含氮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存在如下转化关系:(1)工业上常用浓氨水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泄漏. ①氨气溶于水的过程中存在的平衡有(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②向固体氧化钙中滴加浓氨水,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少量氨气,简述原理      . ( 2 ) 转 化 Ⅱ 中 发 生 的 系 列 反 应 , 在 工 业 上 可 以 用 来 制 备 硝 酸 , 写 出 ① 中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 (3)现代工业常以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氨气为原料制备纯碱.转化Ⅲ中部分反应如下: NH3+CO2+H2O═NH4HCO3,NH4HCO3+NaCl(饱和)═NaHCO3↓+NH4Cl. ①转化Ⅲ中有 NaHCO3 沉淀析出的原因是      . ②欲测定某工业纯碱样品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某同学设计方案如下: 准确称取 10.00g 样品,加入过量的盐酸,充分反应,蒸干、冷却后称量.反复加热、冷却、称量,直至所 称 量 的 固 体 质 量 几 乎 不 变 为 止 , 此 时 所 得 固 体 的 质 量 为 10.99g . 样 品 中 碳 酸 钠 的 质 量 分 数 为      . (4)以氨作为燃料的固体氧化物(含有 O2﹣)燃料电池,具有全固态结构、能量效率高、无污染等特点.工 作原理如图 2 所示: ①固体氧化物作为电池工作的电解质,O2﹣移向(填字母)      . A.电极 a B.电极 b ②该电池工作时,电极 a 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四、推断题(共 3 小题) 22.如图是一个化学过程的示意图.已知甲池的总反应式为 2CH3OH+3O2+4KOH═2K2CO3+6H2O请回答: (1)甲池是      池,通入 O2 的电极作为      极,电极反应式为      . (2)乙池是      池,A 电极名称为      极,电极反应式为      . 乙池中的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一段时间后溶液的 pH      (填“增大”、“减小”或“不 变”). (3)当乙池中 B(Ag)极的质量增加 5.40g 时,甲池中理论上消耗 O2      mL(标准状况下). 23.如图所示,在不同的电解质溶液中可以组成不同的电池。 (1)① 当 电 解 质 溶 液 为 稀 硫 酸 时 , Fe 电 极 是 ________( 填 “ 正 ” 或 “ 负 ”) 极 , 其 电 极 反 应 式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当 电 解 质 溶 液 为 NaOH 溶 液 时 , Al 电 极 是 ________( 填 “ 正 ” 或 “ 负 ”) 极 , 其 电 极 反 应 式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把铝改为锌,电解质溶液为浓硝酸,则 Fe 电极是________(填“正”或“负”)极,其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工业尾气 SO2、NO2 是污染大气、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 CO 可以消除 SO2 污染。已知一定条件下,2CO(g)+O2(g)==2CO2(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由固体 S 单质生成 l molSO2(g)的焓变为 296kJ·mol 。在相同条件下,CO 与 SO2 反应生成单质 S 与 CO2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异氰酸(化学式:HNCO,C 为+4 价)可用于消除尾气中的 NO2。其反应原理为: HNCO+NO2→N2+CO2+ (未配平)。 ①上述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_。 ②配平后方框内应填写____________。 ③每处理 33.6LNO2(标准状况),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当闭合开关 K 时,X 电极附近溶液变红”说明 X 是阴极,Y 为阳极,则电池的左侧是负极。在原 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故 A 错;NaBr3―→3NaBr,溴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是得到电子而不是失去, 故 B 错;X 极是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故 C 错;“当有 0.1 mol Na+通过离子交 换膜时”说明转移了 0.1 mol 电子,则 X 电极生成 0.05 mol H2,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1.12 L,故 D 正确。 2.【答案】B 【解析】A.放电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 Li+透过固体电解质向 Cu 极移动,正确; 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Li﹣e﹣═Li+,错误; C.放电过程为 2Li+Cu2O+H2O═2Cu+2Li++2OH﹣,可知通空气时,铜被腐蚀,表面产生 Cu2O,正确; D.通空气时,铜被腐蚀,表面产生 Cu2O,放电时 Cu2O 转化为 Cu,则整个反应过程中,铜相当于催化剂, 正确.3.【答案】D 【解析】该电池工作时,a 电极反应式为 BH +8OH--8e-===BO +6H2O;b 电极反应式为 4H2O2+8e -===8OH-;随着不断放电,a 极负电荷减少,b 极负电荷增多,故 Na+从 a 极区移向 b 极区;每消耗 3 mol H2O2 转移 6 mol e-,故 A,B,C 错误,D 正确。 4.【答案】C 【解析】A 错误,醋酸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常温下,0.1mol•L﹣1CH3COOH 溶液中的 c(H+) <0.1mol/L,pH>1;B 错误,铅蓄电池放电过程中,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Pb﹣2e﹣+SO42﹣=PbSO4、正极反 应式为 PbO2+2e﹣+4H++SO42﹣=PbSO4+2H2O,负极质量增加,正极 pH 增大;C 正确,当反应的△H﹣T△S> 0 时该反应不能自发进行,该反应的熵变△S>0,且该反应不能自发进行,其△H>0;D 错误,溶度积常数 只与温度有关,与物质浓度无关,温度不变,则 Ksp(AgCl)不变。 5.【答案】C 【解析】A、B、D 均可构成原电池而加速铁的腐蚀,C 中铜镀层把铁完全覆盖,构不成原电池,不易被腐 蚀。 6.【答案】C 【解析】A 正确,K 闭合时Ⅰ为原电池,Ⅱ为电解池,Ⅱ中发生充电反应,d 电极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其反应式为 PbSO4+ 2H2O -2e-= PbO2+ 4H++ SO42-。B 正确,在上述总反应式中,得失电子总数为 2e-,当 电路中转移 0.2 mol 电子时,可以计算出Ⅰ中消耗的硫酸的量为 0.2 mol。C 错误,K 闭合时 d 是阳极,阴 离子向阳极移动。D 正确,K 闭合一段时间,也就是充电一段时间后Ⅱ可以作为原电池,由于 c 表面生成 Pb,放电时做电源的负极,d 表面生成 PbO2,做电源的正极。 7.【答案】D 【解析】A、电池工作时,负极为 Al,发生氧化反应,正确; B、温度升高,离子运动速率加快,电池反应速率可能加快,正确; C、铂做成网状的目的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正确; D、正极上通入空气,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反应式为 O2+2H2O+4e﹣=4OH﹣,错误. 8.【答案】B 【解析】A 错误,正极反应应该得电子。B 正确,根据方程式,每生成 1 mol Na2Mn5O10 时,有 2 mol Ag生成 2 mol Ag+,转移 2 mol 电子。C 错误,MnO2 是正极,Na2Mn5O10 在正极生成,所以 Na+不断向“水” 电池的正极移动。D 错误,Ag 是反应的还原剂,因此 AgCl 是氧化产物。 9.【答案】A 【解析】A.温度和压强未知导致气体摩尔体积未知,能根据氧气和电子之间的关系式计算氧气物质的量, 但无法计算气体体积,错误; B.根据图片知,光电池中亚铁离子、碘反应生成铁离子、碘离子,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2Fe2++I2 Fe3++2I﹣,正确; C.电解池 B 中阴极上铁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Fe3++e﹣═Fe2+,正确; D.电解池 A 中阴极上碘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2I﹣﹣2e﹣═I2,正确. 10.【答案】D 【解析】A、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中加入催化剂会降低活化能,与图不 符,错误; B、0.1000mol/LNaOH 溶液滴定 20.00mL、0.100mol/LHCl,HCl 的开始的 pH 为 1,恰好中和消耗氢氧化钠 20.00ml,氢氧化钠过量时,溶液显碱性,但是 pH 不可能等于或大于 13,所以与图象不相符合,错误; C、冰醋酸加水,溶解,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强达到平衡后继续加入水促进醋酸电离,但离子浓度 减小导电能力减小,图象符合离子浓度变化,导电能能力 b>a>c,a、b、c 三点醋酸的电离程度:a<b< c,错误; D、反应 4CO(g)+2NO2(g) N2(g)+4CO2(g)△H<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起始物 CO 的物质的量,二氧化氮转化率增大,NO2 的转化率 c>b>a,正确. 11.【答案】D 【解析】A、反应是不可能自然进行的,无论放热还是吸热反应都要从外界吸收一部分热量达到反应的活 化状态,对于放热反应来说是放出的热量大于吸收的热量,对于吸热反应来说是吸收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 量,错误; B、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中,稳定的氧化物应该是液态水,错误; C、H2SO4 与 Ba(OH)2 反应生成沉淀,也释放出热量,△H 小于﹣114.6 kJ•mol﹣1,错误;D、S(g)变化为 S(s)还要释放出热量,所以 Q2>Q1,正确. 12.【答案】C 【解析】A.原电池放电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 K+移向正极,正确; B.放电时,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H2﹣2e﹣+2OH﹣═2H2O,正确; C.充电时,镍电极作阳极,阳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Ni(OH)2﹣e﹣+OH﹣=NiO (OH)+H2O,错误; D.充电时,碳纳米管电极作阴极,则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正确。 13.【答案】B 【解析】已知:①I2(g)+H2(g)═ 2HI(g)△H=﹣9.48kJ•mol﹣1;②I2(s)+H2(g)═ 2HI(g) △H=+26.47kJ•mol﹣1 , 利 用 盖 斯 定 律 将 ①﹣② 可 得 I2 ( g ) ==I2 ( s ) △H=﹣9.48kJ•mol﹣1﹣26.47kJ•mol﹣1=﹣35.95kJ•mol﹣1, A.反应①、②的产物都是 HI,状态相同,稳定性相同,错误; B.由 I2(g)==I2(s)△H=﹣35.95kJ•mol﹣1,可知 I2(g)能量大于 I2(s),正确; C.n(I2)= =1moL,n(H2)=1mol,由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则放出的热量小于 9.48kJ,错 误; D.由 I2(g)==I2(s)△H=﹣35.95kJ•mol﹣1,氢气能量相同,可知 1mol 固态碘与 1mol 气态碘所含的能 量相差 35.95kJ,错误. 14.【答案】C 【解析】根据给出的正极的电极反应式,原电池的电极材料 Li-Al/FeS,可以判断放电时(原电池)负极的电 极反应式为 Al-3e-=Al3+。A 错误,Li 和 Al 分别是两极材料;B 错误,应有 Al 的参加;D 错误,应当是 阳极失电子反应,选择 C。 15.【答案】B 【解析】A、盐桥中的 Cl﹣移向负极 ZnSO4 溶液,错误; B、铜锌原电池中,锌较活泼,为原电池的负极,发生 Zn﹣2e﹣=Zn2+,铜为正极,发生 Cu2++2e﹣=Cu,正确; C、原电池工作时,电子从电池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错误; D、取下盐桥,不能形成闭合回路,原电池不能工作,错误. 16.【答案】(1)﹣415.5kJ•mol﹣1; (2)①负极;②50%; (3)pH(Na2CO3)>pH(NaClO)>pH(NaHCO3); (4)2H++2I﹣+ClO﹣=Cl﹣+H2O+I2; SO32﹣+H2O+I2=2I﹣+SO42﹣+2H+,ClO﹣>I2>SO42﹣. 【解析】(1)已知: ①Cl2(g)+2NaOH(aq)=NaCl(aq)+NaClO(aq)+H2O(l)△H=﹣101.1kJ•mol﹣1 ②3NaClO(aq)=2NaCl(aq)+NaClO3(aq)△H=﹣112.2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将①×3+②即可得:3Cl2(g)+6NaOH(aq)=5NaCl(aq)+NaClO3(aq)+3H2O(l) △H=3×(﹣101.1kJ•mol﹣1)+(﹣112.2kJ•mol﹣1)=﹣415.5kJ•mol﹣1; (2)用石墨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阳极反应:2Cl﹣﹣2e﹣=Cl2↑ 阴极反应:2H++2e﹣=H2↑,故 Cl2 是阳极产物,H2 和 NaOH 是阴极产物,故要想制得次氯酸钠,即让 Cl2 和 NaOH 反应即可. ①从装置图可知看出,图中上方的导气管应是排出氢气的,而且为了增大氯气与 NaOH 的接触面积,应使 氯气从下方产生,故 b 极为正极,则 a 极为负极; ②设出 NaClO 为 Xmol,NaClO3 为 Ymol,根据氯原子的守恒可知:X+Y=2 ① 根据得失电子数守恒可知:2X+6Y=8 ②,解①②方程组可知:X=1mol Y=1mol 故次氯酸钠的产率为 ×100%=50%; (3)向次氯酸钠溶液通入少量的 CO2,只生成 NaClO 和 NaHCO3 而不是 HClO 和 Na2CO3,说明 HClO 能 和 Na2CO3 反应生成 NaClO 和 NaHCO3,据此得出酸性强弱顺序为:H2CO3>HClO>HCO3 ﹣,酸越弱,对 应的盐就越水解,故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a2CO3、NaClO、NaHCO3 溶液的水解程度逐渐变小,则 pH 逐渐变小,故 pH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pH(Na2CO3)>pH(NaClO)>pH(NaHCO3); (4)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I﹣具有强还原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H++2I﹣+ClO﹣=Cl﹣+H2O+I2,生成的碘遇淀粉变蓝,由于氧化剂为 ClO﹣,而 I2 为氧化产物,而氧化剂的 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可知氧化性:ClO﹣>I2;I2 与 SO3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I﹣和 SO42﹣,反应的离 子方程式为 SO32﹣+H2O+I2=2I﹣+SO42﹣+2H+,单质碘被消耗导致蓝色消失,反应中,I2 做氧化剂,SO42﹣是 氧化产物,故氧化性:I2>SO42﹣,故 ClO﹣、I2、SO42﹣三种微粒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lO﹣>I2> SO42﹣. 17.【答案】(1)铜电极逐渐溶解,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变为蓝色 (2)2Cu+4I--4e-===2CuI↓+I2 【解析】 18.【答案】(1)①降低; ②2molS03 完全分解反应的活化能或 2molS 和 6molO 生成 2molS03 释放的能量; (2)①O2+2H2O+4e﹣=4OH﹣;2Cu+2H2S04+O2=2CuS04+2H2O; ②a;Cu+2H+ Cu2++H2↑; ③OH﹣+Ni(OH)2﹣e﹣=NiO(OH)+H2O;变小; (3)1.2mol. 【解析】(1)①加入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②E2 为生成物的活化能,表示 2molS03 完全分解反应的活化能或 2molS 和 6molO 生成 2molS03 释放的能 量; (2)①为了实现铜与稀硫酸反应,用 Z 通入氧气的同时,将开关 K 与 Y 相连,形成原电池反应,铜为负 极被氧化,通入氧气的一极为正极,电极方程式为 O2+2H2O+4e﹣=4OH﹣, 总反应生成硫酸铜,总方程式为 2Cu+2H2S04+O2=2CuS04+2H2O; ②不通入氧气,直接将 K 与 X 相连也能实现铜与稀硫酸反应,铜应为阳极,则原电池 a 为负极,b 为正极, 铜被氧化,阴极生成氢气,电解槽内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u+2H+ Cu2++H2↑; ③当给氢镍碱性电池充电时,该电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Ni(OH)2 被氧化生成 NiO(OH),电极方程 式为 OH﹣+Ni(OH)2﹣e﹣=NiO(OH)+H2O, 氢镍电池放电时,负极上氢气被氧化生成水,电极方程式为 H2﹣2e﹣+2OH﹣=2H2O,则溶液 pH 减小; (3)若将图 2 中的稀硫酸换成 CuS04 溶液,并且将氢镍碱性电池的电极反接,将 K 连接 X,铜为阴极,Y 为阳极,阴极上铜离子和氢离子放电、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碱式碳酸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水 和二氧化碳,所以加入 0.2mol 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相当于加入 0.4molCuO、0.2molH2O,根据生 成物知,阴极上铜离子和氢离子放电、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根据 Cu 原子、H 原子守恒得阴极上析出 n (Cu)=0.4mol、n(H2)=0.2mol,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0.4mol×2+0.2mol×2=1.2mol. 19.【答案】Ⅰ、Zn;MnO2+e﹣+H2O=MnOOH+OH﹣; Ⅱ、(1)+2; (2)还原剂; (3)①5Hg+2MnO4 ﹣+16H+=5Hg2++2Mn2++8H2O; ②Mn2+具有催化作用; (4)①正;②0.1. 【解析】Ⅰ、碱性锌锰电池的总反应是:Zn+2MnO2+2H2O=2MnOOH+Zn(OH)2,Zn 为负极,Zn 失电子 生成锌离子,正极 MnO2 得电子被还原生成 MnOOH,反应式为 MnO2+H2O+e﹣═MnOOH+OH﹣; Ⅱ、(1)在 MnxZn1﹣xFe2O4 中,Fe 是+3 价,O 是﹣2 价,Mn 和 Zn 相当于 1 个原子,任何化合物中元素 化合价代数和为 0,所以 Mn 和 Zn 都是+2 价; (2)铁粉具有还原性,能把汞离子还原为汞单质,所以铁粉的作用是还原剂; (3)①酸性高锰酸钾能够将 Hg 氧化为汞离子,本身被还原为锰离子,Mn 化合价从+7 降为+2 价,Hg 从 0 价 升 至 +2 价 , 其 物 质 的 量 之 比 为 5 : 2 , 结 合 原 子 守 恒 配 平 方 程 式 为 : 5Hg+2MnO4 ﹣+16H+=5Hg2++2Mn2++8H2O; ②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浓度降低、温度不变、溶液中压强无影响,反应速率加快,只能是生成的 Mn2+具 有催化作用;(4)①阳极上锰酸根离子失电子反应氧化反应生成高锰酸根离子,所以 a 为正极; ②据电极反应式 2H2O+2e﹣=H2↑+2OH﹣可知,两室溶液的体积均为 100mL,电解一段时间后,右室溶液的 pH 由 10 变 为 14 , 生 成 n ( OH﹣ ) =1mol/L×0.1L=0.1mol , 总 反 应 方 程 式 为 2MnO42﹣+2H2O=2MnO4 ﹣+H2↑+2OH﹣,所以生成 MnO42﹣物质的量为 0.1mol. 20.【答案】(1)①降低; ②2molS03 完全分解反应的活化能或 2molS 和 6molO 生成 2molS03 释放的能量; (2)①O2+2H2O+4e﹣=4OH﹣;2Cu+2H2S04+O2=2CuS04+2H2O; ②a;Cu+2H+ Cu2++H2↑; ③OH﹣+Ni(OH)2﹣e﹣=NiO(OH)+H2O;变小; (3)1.2mol. 【解析】(1)①加入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②E2 为生成物的活化能,表示 2molS03 完全分解反应的活化能或 2molS 和 6molO 生成 2molS03 释放的能 量; (2)①为了实现铜与稀硫酸反应,用 Z 通入氧气的同时,将开关 K 与 Y 相连,形成原电池反应,铜为负 极被氧化,通入氧气的一极为正极,电极方程式为 O2+2H2O+4e﹣=4OH﹣, 总反应生成硫酸铜,总方程式为 2Cu+2H2S04+O2=2CuS04+2H2O; ②不通入氧气,直接将 K 与 X 相连也能实现铜与稀硫酸反应,铜应为阳极,则原电池 a 为负极,b 为正极, 铜被氧化,阴极生成氢气, 电解槽内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u+2H+ Cu2++H2↑; ③当给氢镍碱性电池充电时,该电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Ni(OH)2 被氧化生成 NiO(OH),电极方程 式为 OH﹣+Ni(OH)2﹣e﹣=NiO(OH)+H2O, 氢镍电池放电时,负极上氢气被氧化生成水,电极方程式为 H2﹣2e﹣+2OH﹣=2H2O,则溶液 pH 减小; (3)若将图 2 中的稀硫酸换成 CuS04 溶液,并且将氢镍碱性电池的电极反接,将 K 连接 X,铜为阴极,Y为阳极,阴极上铜离子和氢离子放电、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碱式碳酸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水 和二氧化碳,所以加入 0.2mol 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相当于加入 0.4molCuO、0.2molH2O,根据生 成物知,阴极上铜离子和氢离子放电、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根据 Cu 原子、H 原子守恒得阴极上析出 n (Cu)=0.4mol、n(H2)=0.2mol,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0.4mol×2+0.2mol×2=1.2mol. 21.【答案】(1)①NH3+H2O⇌NH3∙H2O⇌NH4++OH﹣; ②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生成氢氧化钙溶于水增大了 OH﹣离子浓度,氨水中的离子平衡向左移动,使氨 气挥发出来; (2)4NH3+5O2 4NO+6H2O; (3)①混合液中 NaHCO3 的溶解度最小,溶液达过饱和时会有 NaHCO3 晶体析出; ②95.4%; (4)①A;②2NH3+3O2﹣﹣6e﹣=N2+3H2O. 【解析】(1)①氨气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形成铵根和氢氧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 NH3+H2O⇌NH3∙H2O⇌NH4++OH﹣; ②向固体氧化钙中滴加浓氨水,因为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促进氨水中的离子平衡向左移动,使氨气挥发 出来; (2)氨气发生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和水,方程式为:4NH3+5O2 4NO+6H2O; (3)①因为 NaHCO3 的溶解度最小,所以溶液达过饱和时会有 NaHCO3 晶体析出; ②设 10.00g 样品中含碳酸钠为 xg,则 Na2CO3+2HCl═2NaCl+CO2↑+H2O 106 2×58.5 x 10.99 所以 = ,解得 x=9.54g,则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100%=95.4%;(4)①通入氨气的一极为负极,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即由电极 b 向电极 a 移动; ②在 a 上发生的反应为负极反应,氨气被氧化生成氮气,电极方程式为 2NH3+3O2﹣﹣6e﹣=N2+3H2O. 22.【答案】(1)原电;正;O2+2H2O+4e﹣═4OH﹣; (2)电解;阳;4OH﹣﹣4e﹣═O2↑+2H2O;4Ag++2H2O 4Ag+O2↑+4H+;减小; (3)280. 【 解 析 】(1) 甲 为 原 电 池 , 通 入 氧 气 的 一 极 为 原 电 池 的 正 极 , 发 生 还 原 反 应 , 电 极 方 程 式 为 O2+2H2O+4e﹣═4OH﹣; ( 2 ) 乙 为 电 解 池 , A 与 原 电 池 正 极 相 连 , 为 电 解 池 的 阳 极 , 发 生 氧 化 反 应 , 电 极 方 程 式 为 4OH﹣﹣4e﹣═O2↑+2H2O,电解硝酸银溶液,阳极生成氧气,阴极生成银,电解总反应式为 4Ag++2H2O 4Ag+O2↑+4H+,生成 H+,则溶液 pH 减小; (3)乙池中 B 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方程式为 Ag++e﹣=Ag,n(Ag)= =0.05mol,则转移电 子 0.05mol,由电极方程式 O2+2H2O+4e﹣═4OH﹣ 可知消耗 =0.0125mol 氧气,则 V(O2 ) =0.0125mol×22.4L/mol=0.28L=280mL. 23.【答案】(1)①正 2H++2e-===H2↑ ②负 Al-3e-+4OH-===AlO +2H2O (2)正 NO +2H++e-===NO2↑+H2O 【解析】(1)①电解质溶液是稀硫酸时,Al 电极是负极,Fe 电极是正极,正极反应式为 2H++2e-===H2↑。② 当电解质溶液是 NaOH 溶液时,铝与 NaOH 溶液反应,而 Fe 不反应,故铝作原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 为 Al-3e-+4OH-===AlO +2H2O。 (2)把铝改为锌,用浓硝酸作电解质溶液,铁遇浓硝酸发生钝化,则 Fe 电极是正极, Zn 电极是负极,Fe 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NO +2H++e-===NO2↑+H2O。 24.【答案】(1)2CO(g)+SO2(g) 2CO2(g)+S(s) ΔH=△H1—△H2=—270kJ•mol-1(2)①NO2②4H2O ③ 6moL 【解析】(1)根据图示可写出热化学方程式①2CO(g)+O2(g)= 2CO2(g)△H1=—566kJ•mol—1,②S(s) +O2(g)= SO2(g)△H2=—296kJ•mol—1 , 根 据 盖 斯 定 律 , 2CO(g)+SO2(g) 2CO2(g)+S(s) , 该 反 应 反 应 热 为 ΔH=△H1—△H2=—270kJ•mol-1,则在相同条件下,CO 与 SO2 反应生成单质 S 与 CO2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CO(g)+SO2(g) 2CO2(g)+S(s) ΔH=△H1—△H2=—270kJ•mol-1 (2)①HNCO 中 N 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C 为+4 价,生成物 N2 的化合价为 0 价,NO2 中 N 元素的化合价 为+4 价,所以,HNCO 为还原剂,N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NO2 是氧化剂,N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②根据 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该反应为:8HNCO+6NO2═7N2+8CO2+4H2O;所以配平后方框内应填写 H2O ③8HNCO+6NO2═7N2+8CO2+4H2O 电子转移 24 ,33.6LNO2 的物质的量为 1.5moL,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 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6moL 2019 届苏教版高中化学高考三轮冲刺复习 专题 7《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 15 小题) 1.等质量的三份锌 a、b 和 c,分别加入足量的稀 H2SO4 中,a 中同时加入适量 CuSO4 溶液,c 中加入适量 CH3COONa。下列各图中表示其产生 H2 总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 A. 答案 A B. 答案 B C. 答案 C D. 答案 D 2.在一定温度下,将 6mol CO2 和 8mol H2 充入 2L 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H<O 分别在 t 时测得在该容器内 n(H2)的数值如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温度下,平衡常数 K=0.5  B. 反应进行 4min 时,V(C02)=0.45 mol/(L•min)  C. 反应进行到 9min 时,H2 的转化率比 8min 时高  D. 反应进行 11min 后,若增大容器内压强,CO2 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3.一定温度下,反应 N2(g)+3H2(g) 2NH3(g)的反应热和化学平衡常数分别为 ΔH 和 K,则相同温度时反应 4NH3(g) 2N2(g)+6H2(g)反应热和化学平衡常数为(  ) A. 2ΔH 和 2K        B. -2ΔH 和 K2 C. -2ΔH 和 K-2 D. 2ΔH 和-2K 4.对下列图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根据图①可判断反应的△H<0 B. 根据图②,除去 CuSO4 溶液中的 Fe3+,可加入 CuO 调节 pH 至 3~5 C. 图③可表示压强(p)对反应 2A(g)+2B(g)⇌3C(g)+D(s)的影响 D. 图④可表示向醋酸溶液中通入氨气时,溶液导电性随氨气量的变化 5.已知:3CH4(g)+2N2(g) 3C(s)+4NH3(g)△H>0,700℃时,CH4 与 N2 在不同物质的量之比[n(CH4)/n(N2)]时 CH4 的平衡转化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n(CH4)/n(N2)越小,CH4 的转化率越高 B. n(CH4)/n(N2)不变时,若升温,NH3 的体积分数会增大 C. b 点对应的平衡常数与 a 点一样 D. a 点对应的 NH3 的体积分数约为 26% 6.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 X、Y、Z、W 四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反应达到平衡时,X 的体积分数为 10% B. 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 K=16 C. 保持温度不变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 若 X、Y 的初始浓度均为 0.8 mol•L﹣1,相同条件下达到平衡,W 的浓度为 0.64 mol•L﹣1 7.某化学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密闭容器中某一条件对 A2(g) +3B2(g)===2AB3(g) 化学平衡状 态的影响,得到如下图所示的曲线(图中 T 表示温度,n 表示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在 T2 和 n(A2)不变时达到平衡,AB3 的物质的量大小 为:c>b>a B. 若 T2>T1,则正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C. 达到平衡时 A2 的转化率大小为:b>a>c D. 若 T2>T1,达到平衡时 b、d 点的反应速率为 vd>vb 8.某化学反应其 ΔH 为-122 kJ·mol-1,ΔS 为-231 J·mol-1·K-1,则此反应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能自发进 行(  ) A. 在任何温度自发进行 B. 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自发进行 C. 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 D. 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 9.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mo1N2 和 8mo1H2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H2 的转化率为 25%,则平衡时的氮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 ) A. 5% B. 10% C. 15% D. 20% 10.反应 2SO2+O2 2SO3 经一段时间后,SO3 的浓度增加了 0.4 mol·L-1,在这段时间内用 O2 表示的反应 速率为 0.04 mol·L-1·s-1,则这段时间为(  ) A. 0.1 s B. 2.5 sC. 5 s D. 10 s 11.700 ℃时,向容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 CO 和 H2O,发生反应:CO(g)+H2O(g) CO2(g) +H2(g)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 t2>t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在 t1min 内的平均速率为 v(H2)= mol/(L·min) B.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 0.60 mol CO 和 1.20 mol H2O,达到平衡时 n(CO2)= 0.40 mol C.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 0.20 mol H2O,与原平衡相比,达到新平衡时 CO 转化率 增大,H2O 的体积分数减小 D. 温度升高至 800 ℃,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 0.64,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12.反应 2NO2(g) N2O4(g)+57kJ,若保持气体总质量不变.在温度为 T1、T2 时,平衡体系中 NO2 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c 两点气体的颜色:a 浅,c 深  B. a、c 两点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a>c  C. b、c 两点的平衡常数:Kb=Kc D. 状态 a 通过升高温度可变成状态 b 13.对于可逆反应:2A(g)+B(g) 2C(g),分别测定反应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 B 的转化率,绘制了 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中 a、b、c 三点分别表示不同的时刻状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 ΔHT1,达到平衡时 b、d 点的反 应速率为 vd1,反应速率与氢离子浓度成正比,等浓度的HA和盐酸溶液中,HA中氢离子浓度小, 所以开始时反应速率慢,则试管上方的气球鼓起慢。 (3)两种电解质的强弱未知,无法确定两种酸浓度的大小,故 A 错误;溶液的 pH 越大,氢离子浓度越小,其酸性越 弱,故 B 正确;若 a=4,A 完全电离,则 A 是强酸,B 的 pH 变化小,则 B 为弱酸,故 C 正确;pH=1 的酸,加水稀释到 1000 倍,若 pH=4,为强酸,若 a7 时,HA 是弱酸 (2)C (3)c(Na+)>c(A-)>c(OH-)>c(H+) (4)10-4-10-10 (5)A、C 【解析】(1)一元酸 HA 与 NaOH 等物质的量反应,酸性强弱取决于完全中和后盐溶液的 pH,a=7 时 HA 为 强酸;a>7 时 HA 为弱酸。 (2)根据电荷守恒 c(Na+)+c(H+)=c(A-)+c(OH-),因 c(H+)=c(OH-),所以 c(Na+)=c(A-)。 (3)丙为等浓度的 HA 与 NaA 的混合溶液,由 pH>7 知 A-水解程度大于 HA 的电离程度,离子浓度的大小 关系为 c(Na+)>c(A-)>c(OH-)>c(H+)。 (4)根据电荷守恒 c(Na+)+c(H+)=c(A-)+c(OH-),推知 c(Na+)-c(A-)=c(OH-)- c(H+)=10-4-10-10(mol·L-1)。 (5)注意题干中的电离方程式,一级电离为完全电离。判断 A 项为 B 原子的物料守恒,C 项为溶液中的质 子守恒。 23.【答案】(1)a=7 时,HA 是强酸;a>7 时,HA 是弱酸 (2)C (3)c(Na+)>c(A-)>c(OH-)>c(H+) (4)10-4-10-10(5)A、C 【解析】(1)一元酸 HA 与 NaOH 等物质的量反应,酸性强弱取决于完全中和后盐溶液的 pH,a=7 时为强酸,a>7 时为弱酸。 (2)据电荷守恒,有 c(Na+)+c(H+)=c(A-)+c(OH-),因 c(H+)=c(OH-),所以 c(Na+)=c(A-)。 (3)丙为等浓度的 HA 与 NaA 的混合溶液,由 pH>7 知 A-水解程度大于 HA 的电离程度,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c(Na+)>c(A-)>c(OH-)>c(H+)。 (4)据电荷守恒 c(Na+)+c(H+)=c(A-)+c(OH-),推导 c(Na+)-c(A-)= c(OH-)-c(H+)=10-4-10-10(mol·L-1)。 (5)注意题干中的电离方程式,一级电离为完全电离。判断 A 项为 B 元素的物料守恒,C 项为溶液中的质子守 恒。 24.【答案】(1)K4[Fe(CN)6] (2)避免与醋等酸性物质一起烹饪;控制烹饪温度不超过 400 ℃ (3)> (0.5a-0.005)×10-7/0.005 mol·L-1 (4)2Fe3++SO2+2H2O===2Fe2++SO +4H+ 变废为宝,消除污染 (5)c(Fe3+)= =1.1×10-3mol·L-1>1×10-5mol·L-1,故 Fe3+没有沉淀完全 【解析】(1)对于加热失去结晶水的研究,注意开始时质量变化为失去水的质量: K4[Fe(CN)6]·3H2O K4[Fe(CN)6]·xH2O+(3-x)H2O 1                    3-x 0.1 mol                 0.3 mol x=0 则 150 ℃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 K4[Fe(CN)6]。 (2)为防止有毒的 HCN 和 KCN 生成,应避免与酸性物质接触和控制烹饪温度。 (3)由于 KCN+HCl===HCN+KCl,当反应后 pH=7,则溶液中有过量的 KCN,故 a>0.01 mol·L-1 由溶液中电荷守恒得:c(K+)+c(H+)=c(OH-)+c(CN-)+c(Cl-),又因为 pH=7,则 c(H+)=c(OH-),故c(K+)=c(CN-)+c(Cl-)=0.5amol·L-1 由物料守恒得:c(K+)=c(CN-)+c(HCN),则 c(HCN)=c(Cl-)=0.005 mol·L-1 c(CN-)=(0.5a-0.005)mol·L-1 平衡常数 K=c(CN-)·c(H+)/c(HCN)=(0.5a-0.005)×10-7/0.005 mol·L-1。 25.【答案】(1)2 (2)2.9 (3)11 (4)9.7 (5)6 (6)3 (7)11 (8)2.3 (9)5 【解析】(2)CH3COOH CH3COO-+ H+ c(初始) 0.1 mol·L-10 0 c(电离)c(H+)c(H+)c(H+) c(平衡) 0.1-c(H+)c(H+)c(H+) 则 Ka= =1.8×10-5 解得 c(H+)=1.3×10-3mol·L-1, 所以 pH=-lgc(H+)=-lg(1.3×10-3)=2.9。 (3)    NH3·H2O OH- +  NH c(初始) 0.1 mol·L-10 0 c(电离) 0.1×1% 0.1×1% 0.1×1% mol·L-1mol·L-1mol·L-1 则 c(OH-)=0.1×1% mol·L-1=10-3mol·L-1 c(H+)=10-11mol·L-1,所以 pH=11。 (4)将 pH=8 的 NaOH 与 pH=10 的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 c(H+)很明显可以根据 pH 来算,可 以根据经验公式来求算 pH=10-lg2(即 0.3),所以答案为 9.7。 (5)pH=5 的盐酸溶液中 c(H+)=10-5mol·L-1,pH=9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c(OH-)=10-5mol·L-1,两者以体 积比 11∶9 混合,则酸过量,混合液的 pH 小于 7。c(H+)= =1.0×10-6mol·L-1, pH=-lg(1.0×10-6)=6。 26.【答案】(1)Cl-先沉淀 (2)4.13×10-6mol·L-1 【解析】由 Ksp(AgCl)=c(Ag+)·c(Cl-)得 c(Ag+)= = mol·L-1=1.8×10-8mol·L-1。 由 Ksp(Ag2CrO4)=c2(Ag+)·c(CrO ),得 c(Ag+)= = mol·L -1=4.36×10- 5mol·L -1,生成 AgCl 沉淀需 c(Ag+)小于生成 Ag2CrO4 沉淀时所需 c(Ag+),故 Cl-先沉淀。刚开始生成 Ag2CrO4 沉淀时,c(Cl-)= = mol·L-1=4.13×10-6mol·L-1。 27.【答案】(1)由 AgCl(s) Ag+(aq)+Cl-(aq) 知 c(Ag+)=c(Cl-) 所以 Ksp(AgCl)=1.8×10-10=c(Ag+)·c(Cl-)=c2(Ag+) 解得 c(Ag+)=1.3×10-5mol·L-1 (2)由 Mg(OH)2(s) Mg2+(aq)+2OH-(aq) 知 Ksp[Mg(OH)2]=1.8×10-11=c(Mg2+)·c2(OH-)= ·c2(OH-) 解得 c(OH-)=3.3×10-4mol·L-1 所以 c(H+)= =3.0×10-11mol·L-1 所以 pH=10.5 (3)由 Ksp[Mg(OH)2]=1.8×10-11=c(Mg2+)·c2(OH-)=0.01·c2(OH-) c(OH-)=4.2×10-5mol·L-1 c(H+)= =2.4×10-10mol·L-1 所以 pH=9.6,即当 pH=9.6 时,开始出现 Mg(OH)2 沉淀。 由于一般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 1×10-5mol·L-1 时,沉淀已经完全。故 Mg2+完全沉淀时有: 1×10-5·c2(OH-)=1.8×10-11所以 c(OH-)=1.34×10-3mol·L-1 c(H+)= =7.46×10-12mol·L-1 所以 pH=11.1 【解析】 2019 届苏教版高中化学高考三轮冲刺复习 专题 9《有机化合物》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 15 小题) 1.苯环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的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是 ①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②苯不能使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③苯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④经测定,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 ⑤经测定 ,苯环上碳碳键的键长相等,都是 1.40×10-10m A. ①②④⑤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③         D. ①② 2.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基本营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吃馒头时越嚼越感觉甜是因为淀粉发生了水解反应 B. 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哈喇味是因为油脂发生了加成反应 C. 人体中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所以纤维素在人体中没有任何作用 D. 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所以羊毛衫上沾有奶渍时可以用加酶洗衣粉洗涤 3.如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向 a 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入冰醋酸 B. 试管 b 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目的是防止实验过程中产生倒吸现象 C. 实验时加热试管 a 的目的之一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使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D. 试管 b 中饱和 Na2CO3 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 4.下列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 淀粉水解制葡萄糖 B. 石油裂解制丙烯 C. 乙醇与乙酸反应制乙酸乙酯 D. 油脂与浓 NaOH 反应制高级脂肪酸钠 5.下列现象中,不是因为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是(  ) A. 乙烯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 B. 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 C. 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 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烯和聚氯乙烯均能使溴水褪色,发生加成反应 B. 丁烷(C4H10)和二氯甲烷都存在同分异构体 C. “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其成分与矿物油不同 D. 淀粉,蛋白质,蔗糖都是能发生水解的高分子化合物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沼气和水煤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B. 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有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 C. 不能用植物油萃取溴水中的溴 D. 可以用加热使蛋白质变性的方法分离提纯蛋白质 8.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纤维素、淀粉、脂肪、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B. 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C. 误食重金属盐而引起的中毒可服用大量豆浆或牛奶进行解救 D. 脂肪能发生皂化反应,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钠 9.下列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及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A. 加聚反应 B. 酯化反应 C. 加成反应 D. 取代反应 10.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判断错误的是(  ) A. 乙烯和苯使溴水褪色的原理不同 B. 乙醇、乙酸都能和金属钠反应 C. C2H6O 只代表一种物质 D. 淀粉和纤维素都可作为工业上生产葡萄糖的原料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淀粉、纤维素、蔗糖和麦芽糖都能水解,最终水解产物都为葡萄糖。 ②将 SO2 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后加热恢复原色;将 SO2 通入溴水,溴水褪色后加热也能恢复原色。 ③用新制备的碱性 Cu(OH)2 悬浊液与病人尿液共热,可检验病人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④“酸雨”是由大气中的碳、硫、氮的氧化物溶于雨水造成。 ⑤明矾可以用于净水,主要是由于铝离子可以水解得到氢氧化铝。 ⑥常温常压下,S2 和 S8 的混合物共 6.4 g,其中所含硫原子数一定为 0.2NA(N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⑦铝和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所以电工操作时,可以把铜线和铝线绞接在一起。 A. ①②④⑦ B. ④⑥⑦ C. ①②⑥⑦ D. ③④⑤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淀粉、油脂、氨基酸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 B. SO2 具有氧化性,因此可用于漂白纸浆 C. 植物油和裂化汽油都能使溴水褪色 D. 对“地沟油”进行分馏可以制得汽油、煤油,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 13.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B. 米酒变酸的过程涉及了氧化反应。 C. 乙烯和聚丙烯都能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 D. 淀粉、葡萄糖、脂肪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14.化学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 B. 葡萄糖和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可用作制镜子 C. 往花生油中加入稀硫酸能发生皂化反应 D. 鸡蛋清中加入胆矾可以使蛋白质发生盐析 15.以下有关物质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B. CH2==CH—C6H5 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C. 乙烷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D. 二氯甲烷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 二、填空题(共 3 小题) 16.石油和煤炭加工过程涉及多种技术和设备。 (1)石油分馏时,在不断向_________(填工业设备名称)内投放原料的同时获得产品,该过程为__________ 操作过程。 (2)石油裂化分为热裂化、________ 和加氢裂化,裂化的目的是提高________ 的产量。 (3)煤的洗选是为了降低原煤中灰分和__________的含量。煤的流化床燃烧是指空气从底部吹向煤炭颗粒, 并使全部煤炭颗粒_______进行燃烧的过程。 (4)煤的直接液化是煤与适当溶剂混合后在高温和_________存在下与__________作用生成液体燃料的过程。 17.甲苯是对煤的综合利用得到的产物之一,其结构简式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苯与甲苯的相互关系为________。 A.同分异构体 B.同位素 C.同素异形体 D.同系物 (2)甲苯燃烧时的现象为________,1 mol 甲苯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3)甲苯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________种。(4) 已 知 具 有 结 构 的 物 质 可 被 酸 性 高 锰 酸 钾 氧 化 。 区 分 苯 和 甲 苯 的 方 法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填写仪器名称: ①制取蒸馏水的受热容器是________; ②石油蒸馏装置中通水冷却的仪器是____________。 ③用于分液的关键仪器是____________。 (2)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萃取分液法 B.加热分解 C.结晶法 D.分液法 E.蒸馏法 F.过滤法 ①________分离饱和食盐水和沙子的混合物; ②________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获得硝酸钾; ③________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 ④________分离四氯化碳(沸点为 76.75℃)和甲苯(沸点为 110.6℃),已知四氯化碳和甲苯互溶。 三、实验题(共 3 小题) 19.燃料乙醇的生产过程可由下图表示: (1)粉碎玉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产过程中为了检验淀粉水解是否完全,可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_。 (3)步骤 a 的操作是________。 A.蒸发 B.萃取 C.蒸馏 D.分液 (4)发酵产生的 CO2 纯度可达到 99%,能回收利用,请举出它的两项用途__________________。(5)以玉米等淀粉原料生产乙醇的化学反应可用下式表示: (C6H10O5)n+nH2O―→nC6H12O6 C6H12O6―→2C2H5OH+2CO2 根据上述反应式,可以算出 100 kg 淀粉理论上可生产无水乙醇________kg。 20.为了验证凯库勒有关苯环结构的观点,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图连接好各仪器; 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③在 A 中加入适量的苯和液溴的混合液体,再加入少量铁粉,塞上橡皮塞,打开止水夹 K1、K2、K3; ④待 C 中烧瓶收集满气体后,将导管 b 的下端插入烧杯里的水中,挤压预先装有水的胶头滴管的胶头,观 察实验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中所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证明凯库勒观点错误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2)装置 B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 中烧瓶的容积为 500 mL,收集气体时,由于空气未排尽,最终水未充满烧瓶,假设烧瓶中混合气体 对 H2 的相对密度为 37.9,则实验结束时,进入烧瓶中的水的体积为________mL(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为 29)。 (4) 实 验 前 应 对 A 、 B 、 C 三 个 装 置 的 气 密 性 进 行 逐 一 检 查 , 则 检 查 装 置 C 气 密 性 的 操 作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近几年,节能减排、提高原料利用率来提高经济效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某化工厂利用甲烷与氯气反应得到的副产品来制取盐酸实现了变废为宝的梦想,其生产原理可在实验室中模拟如下,请根据要求填空: (1)B 装置有三种功能:①控制气流速度;②均匀混合气体; ③          。 (2)设 =x,若理论上欲获得最多的氯化氢,则 x 值应       。 (3)在 C 装置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光照射后,发现硬质玻璃管内壁附着有油珠,生成的油状液滴中的氯仿可作 局部麻醉剂,常因保存不慎而被空气氧化,产生剧毒气体——光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CHCl3+O2 2COCl2+2HCl,上述反应         (填选项符号,下同)。 A.属于取代反应 B.不属于取代反应 为防止事故发生,在使用前检验氯仿是否变质可选用的试剂是         。 A.氢氧化钠溶液 B.硝酸银溶液 C.稀盐酸 D.水 E.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F.湿润的无色酚酞试纸 (4)D 装置的石棉中均匀混有 KI 粉末,其作用是           。 (5)E 装置的作用是      (填编号)。 A.收集气体 B.吸收氯气C.防止倒吸 D.吸收氯化氢 (6)E 装置除生成盐酸外,还含有有机物,从 E 中分离出盐酸的最佳方法为        ; 该装置还有缺陷,原因是没有进行尾气处理,其尾气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         (填编号)。 ①CH4  ②CH3Cl  ③CH2Cl2 ④CHCl3⑤CCl4 四、推断题(共 3 小题) 22.某烃 A 是有机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A 还是一种 植物生长调节剂,A 可发生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其中①②③属于同种反应类型。根据图回答下 列问题: (1)写出 A、B、C、D 的结构简式: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②、④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②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 ④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 23.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以乙烯为原料衍生出部分化工产品的反应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物质的化学名称是      ;(2)写出 A 在铜作催化剂条件下与 O2 加热的反应方程式      . ( 3 ) 写 出 C 在 一 定 条 件 下 反 应 生 成 A 和 B 的 反 应 方 程 式             , 该 反 应 的 类 型 为      . (4)聚乙烯的单体为      ,链节为      . 24.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以乙烯为原料衍生出部分化工产品的反应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物质的 化学名称是; (2)写出 A 在铜作催化剂条件下与 O2 加热的反应方程式. (3)写出 C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 成 A 和 B 的反应方程式,该反应的类型为. (4)聚乙烯的单体为,链节为.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①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苯中不存在碳碳双键,正确;②苯不能使 酸性高锰酸 钾溶液褪色,说明苯中不存在碳碳双键,正确;③苯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发生加成反应能说明存在碳碳双键,错误;④如果存在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的交替结构,则邻二甲苯有两 种结构,因此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能说明环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的交替结构,正确;⑤苯 环上碳碳键的键长相等,都是 1.40×10-10m,这说明环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的交替结构,正确。 2.【答案】A 【解析】A.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有甜味,正确; B.变质的油脂有哈喇味是因为油脂发生了氧 化反应,错误; C.纤维素在人体中能够加强胃肠蠕动,具有通便功能,错误; D.羊毛衫中含有蛋白 质,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错误. 3.【答案】A 【解析】浓硫酸的密度大,与乙醇和乙酸混合时放出大量的热。三种物质混合顺序为:将浓硫酸逐滴加入 乙醇中,冷却后再加入冰醋酸。故 A 不正确。 4.【答案】B 【解析】A 项,淀粉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该反应是取代反应,错误;B 项,石油裂解制丙烯的反应 属于分解反应,不是取代反应,正确;C 项,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该反应是取代反应,错误;D 项,油脂与浓 NaOH 发生皂化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错误。 5.【答案】B 【解析】A 项乙烯与酸性 KMnO4 发生氧化反应,褪色;B 项溴水中的溴被苯萃取,而使水层接近无色;C 项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褪色;D 项 CH4 与 Cl2 光照时发生取代反应,褪色。 6.【答案】C 【解析】聚氯乙烯不含碳碳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 A 错误;二氯甲烷为甲烷中的 2 个 H 被氯原子 取代生成得到产物,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故二氯甲烷不存在同分异构体,故 B 错误;油脂的成分是高级 脂肪酸甘油酯,属于酯类,而汽油、煤油均属于复杂烃类的混合物,故 C 正确;葡萄糖等单糖为最简单的 糖,不能发生水解,且为小分子化合物,故 D 错误. 7.【答案】C 【解析】沼气是由发酵产生的,属于可再生能源,但水煤气是由煤和水高温反应的产物,则是不可再生能 源,故 A 错误;高分子是相对分子质量达几万或几十万的分子,石油和油脂不属于高分子,故 B 错误;植 物油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单质溴发生加成反应,不符合萃取的条件,所以植物油不可用于萃取溴水中的 溴,故 C 正确;加热能使蛋白质变性,变性是不可逆过程,故 D 错误. 8.【答案】A 【解析】A.脂肪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是高分子化合物,错误; B.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能发 生银镜反应,正确; C.重金属盐中毒的原理即破坏人体的蛋白质结构,豆浆、牛奶中含有蛋白质,服 用豆浆、牛奶,可防止人体本身的蛋白质被破坏,能用于解毒,正确; D.脂肪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水 解生成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正确. 9.【答案】B 【解析】乙烯与氯化氢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不是加聚反应,故 A 错误;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也属 于取代反应,故 B 正确;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不是加成反应故 C 错误; D、苯易发生取代反应,与 浓 硝 酸 、 浓 硫 酸 的 混 合 酸 共 热 时 发 生 硝 化 反 应 , 即 ,故 D 错误. 10.【答案】C 【解析】苯和溴不反应,可萃取,而乙烯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二者原理不同,故 A 正确;由于乙醇和乙酸中都有羟基,都能够和钠反应生成氢气,故 B 正确; C2H6O 可以代表乙醇,也可以代表甲醚,存在同 分异构体,故 C 错误;淀粉与纤维素的最终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都可作为工业上生产葡萄糖的原料, 故 D 正确,故选 C. 11.【答案】A 【解析】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其他物质水解生成葡萄糖,①错误;SO2 通入溴水生成氢溴酸和硫 酸,加热不能恢复原色,②错误;糖尿病人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葡萄糖含有醛基,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 液能和葡萄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所以可以用新制备的 Cu(OH)2 悬浊液与病人尿液共热,检验病人尿液 中是否含有葡萄糖,③正确;硫、氮的氧化物溶于雨水呈酸性,形成酸雨,碳的氧化物不是形成酸雨的原 因,④错误;明矾中含有铝离子,能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所以能净水,⑤正确; 6.4 g 含硫原子的物质的量是 0.2 mol,含硫原子数一定为 0.2NA,⑥正确;电池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铜 和铝和电解质溶液能形成原电池,⑦错误;选择 A。 12.【答案】C 【解析】A.淀粉和油脂能够水解,但是淀粉的最终水解产物只有葡萄糖,氨基酸不能发生水解,错误; B.SO2 可用于漂白纸浆,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不能说明有氧化性,错误; C.植物油的烃基中含 有碳碳双键、裂化汽油中含有烯烃,所以二者都能够使溴水褪色,正确; D.分馏为物理变化,对地沟 油分馏无法获得汽油、煤油,而对地沟油进行裂解可以获得汽油、柴油等,错误. 13.【答案】B 【解析】甲烷可以通过石油分馏得到,乙烯通过石油裂化裂解得到,石油催化重整可以得到芳香烃,A 错 误;乙醇被氧化成乙酸,B 正确;聚丙烯中没有碳碳双键不能发生加成,C 错误;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D 错误。 14.【答案】B 【解析】A.汽油、柴油是碳氢化合物,植物油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故不是碳氢化合物,错误; B.葡萄糖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利用此性质可以制作镜子,正确; C.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叫 皂化反应,可以制作肥皂,错误; D.胆矾属于重金属盐,与蛋白质发生变性,不是盐析,错误. 15.【答案】B 【解析】由于甲苯、乙烷分子中含—CH3,碳原子四个键为空间四面体结构,不可能全部共面;苯和乙烯 均为平面结构,故苯乙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二氯甲烷分子中 C—H 与 C—Cl 不相同,故不可能为正四面体结构。 16.【答案】(1)分馏塔 连续 (2)催化裂化 轻质燃料油(或汽油) (3)硫 浮动 (4)催化剂 氢气 【解析】(2)石油裂化分为热裂化、催化裂化和加氢裂化,裂化的目的是提高汽油的产量; (3)煤的洗选是 为了降低原煤中灰分和硫分、矸石的含量;煤的流化床燃烧是指空气从底部吹向煤炭颗粒,并使全部煤炭 颗粒进行燃烧的过程; (4)煤的直接液化是煤与适当溶剂混合后在高温和催化剂存在下与 H2O 作用生成 液体燃料的过程。 17.【答案】(1)D (2)火焰明亮,冒浓烟 9 mol (3)3 (4)取无色液体,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后若紫色消失,则该液体为甲苯,若紫色不消失,则该液体 为苯 【解析】 18.【答案】(1)①蒸馏烧瓶 ②冷凝管 ③分液漏斗 (2)①F ②C ③D ④E 【解析】(2)①沙子(固体)不溶于食盐水,可用过滤法分离。②硝酸钾在温度高时溶解度很大,在温度低时 溶解度较小,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幅度不大,可以利用这个特征来提纯硝酸钾。可采用冷却热饱 和溶液的方法析出硝酸钾晶体。③水和汽油互不相溶,可用分液法分离。④四氯化碳和甲苯沸点相差较 大,可用蒸馏法分离。 19.【答案】(1)加快反应速率 (2)碘水 (3)C (4)制饮料、制干冰、制取纯碱(任填两种答案合理即可) (5)56.8 【解析】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条件及相关化学知识可以判断: (1)粉碎玉米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快反应速率或使反应进行的更充分。 (2)根据碘遇淀粉变蓝的性质,检验淀粉水解是否完全,可以使用的试剂是含单质碘的物质,如碘水、碘酒 等。(3)由生产过程中的转化关系可以判断:玉米粉碎得到的淀粉经水解生成葡萄糖,再经发酵可以得到乙醇, 经过滤后得到的滤液经过蒸馏可以分离出乙醇。 (4)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回收利用,如用于制饮料、干冰、纯碱、碳酸钙(或其他碳酸盐或碳酸氢盐)等。 (5)由题目提供的反应得到如下关系: 即答案为 56.8。 20.【答案】(1)取代反应 C 中产生“喷泉”现象 (2)除去未反应的苯蒸气和溴蒸气 (3)450 (4)关闭 K2 打开 K3,将装置 C 中导管 b 的下端插入水中,双手捂热烧瓶,若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则 说明装置 C 的气密性良好 【解析】如果苯分子中碳碳间以单、双键交替结合成环状,就应有烯烃的性质,如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等, 而不会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HBr。而在甲同学的实验中,通过在圆底烧瓶 C 内观察到“喷泉”现象,说明 苯与溴发生了取代反应,有 HBr 生成,从而证明凯库勒的观点是错误的。烧瓶 C 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 子质量为 37.9×2=75.8,利用十字交叉法可求得空气与 HBr 气体的体积之比为 1∶9,即 HBr 的体积为 500 mL×9/10=450 mL。 21.【答案】(1)干燥混合气体 (2)大于或等于 4 (3)B B、E (4)吸收过量的氯气 (5)C、D (6)分液 ①、② 【解析】利用 MnO2 和浓盐酸共热制得氯气;CH4 和 Cl2 取代物中只有 CH3Cl 是气体,可能成为尾气;氯仿变 质后产生 HCl,检验产物 HCl 即可,加入硝酸银溶液后,若产生沉淀,则氯仿变质;HCl 溶于水为盐酸,可以使湿 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副产物 HCl 极易溶于水,需要防止倒吸装置来制取氯化氢;分离不易溶于水的有机 物和无机物的水溶液选择萃取的方法。 22.【答案】(1)CH2===CH2 CH3CH3 CH3CH2Cl CH3CH2OH(2)CH2===CH2+HCl―→CH3CH2Cl 加成反应 CH3CH3+Cl2 CH3CH2Cl+HCl 取代反应 【解析】由题中 A 的地位和作用可知 A 为乙烯,由乙烯的框图可知 B、C、D 分别为 CH3CH3 、 CH3CH2Cl、CH3CH2OH,①②③都是加成反应,④为 CH3CH3 与 Cl2 的取代反应。 23.【答案】(1)乙醇; (2)2CH3CH2OH+O2 2CH3CHO+2H2O; (3)CH3COOCH2CH3+H2O CH3CH2OH+CH3COOH;取代反应; (4)乙烯;﹣CH2﹣CH2﹣; 【解析】乙烯与水加成生成 A,A 为乙醇,乙醇催化氧化生成 B,B 为乙酸,乙酸与乙醇反应生成 C,C 为乙酸乙酯, (1)由上述分析可知,A 是乙醇; (2) 乙 醇 中 含﹣OH, 能 发 生 催 化 氧 化 生 成 乙 醛 , 该 反 应 方 程 式 为 :2CH3CH2OH+O2 2CH3CHO+2H2O; (3)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乙酸与乙醇,反应方程式为:CH3COOCH2CH3+H2O CH3CH2OH+CH3COOH; (4)乙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乙烯为聚乙烯的单体,﹣CH2﹣CH2﹣为链节; 24. 【 答 案 】 ⑴ 乙 醇 ; ⑵2CH3CH2OH+O2 2CH3CHO+2H2O ; ⑶CH3COOCH2CH3+H2O CH3CH2OH+CH3COOH;取代反应; ⑷乙烯;-CH2-CH2-. 【解析】乙烯与水加成生成 A,A 为乙醇,乙醇催化氧化生成 B,B 为乙酸,乙酸与乙醇反应生成 C,C 为乙酸乙酯, (1)由上述分析可知,A 是乙醇; (2)乙醇中含-OH,能发生催化氧化生成乙醛,该反应方 程式为: 2CH3CH2OH+O2 2CH3CHO+2H2O; (3)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乙酸与乙醇,反应方程 式为:CH3COOCH2CH3+H2O CH3CH2OH+CH3COOH;(4)乙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乙烯为聚乙烯的单体,-CH2-CH2-为链节. 2019 届苏教版高中化学高考三轮冲刺复习 专题 10《化学实验热点》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 15 小题) 1.下列实验设计能完成或实验结论合理的是(  ) A. 证明一瓶红棕色气体是溴蒸气还是二氧化氮,可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观察试纸颜色的变 化 B. 铝热剂溶于足量稀盐酸再滴加 KSCN 溶液,未出现血红色,铝热剂中一定不含铁的氧化物 C. 测氯水的 pH,可用玻璃棒蘸取氯水点在 pH 试纸上,待其变色后和标准比色卡比较 D. 用新制氢氧化铜鉴别乙醇和丙三醇 2.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A. 图 1 所示装置可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 B. 图 2 所示装置可萃取碘水中的碘 C. 图 3 所示装置可证明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了乙烯 D. 图 4 所示装置可制备 Fe(OH)2 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 3.某同学进行胆矾结晶水测定实验,得到下(1)~(4)组数剧:实验数据表明有两次实验失误,失误的实验是(  ) A. (1)和(2) B. (2)和(4) C. (1)和(3) D. (3)和(4) 4.测定 Cu(NO3)2•nH2O 的结晶水含量,下列方案中肯定不可行的是(  ) A. 称量样品→加热→冷却→称量 CuO B. 称量样品→加热→冷却→称量 Cu(NO3)2 C. 称量样品→加热→用已知质量的无水氯化钙吸收水蒸气并称量 D. 称量样品→加 NaOH→过滤→加热→冷却→称量 CuO 5.有一化学平衡 mA(g)+nB(g) pC(g)+qD(g),如图表示的是 A 的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 A.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m+n>p+q B. 正反应是吸热反应;m+np+q。6.【答案】B 【解析】Cu 和 Cu2O 都能溶于稀 HNO3,A 项错误,应改为稀 H2SO4,BaCl2 与 Na2CO3 反应生成 BaCO3, 反应方程式为:BaCl2+Na2CO3===BaCO3↓+2NaCl,过滤后,用标准浓度的盐酸可滴定测出溶液中 NaOH 的量,B 正确;CCl4 也能溶于苯,无法用苯萃取 CCl4 中的 Br2,C 错误;D 项中结论错误,只能说明水垢 中含有 CO 但不能说明一定有 MgCO3。 7.【答案】B 【解析】高锰酸钾分解后残留的二氧化锰可以用热的浓盐酸洗涤,不能用稀盐酸来清洗。加入(NH4)2CO3 溶 液时,AgNO3 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稀盐酸中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NaOH 溶液中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 体,AlCl3 溶液中既有白色沉淀又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做焰色反应实验应选用铂丝,不能选用铜丝,因为铜 丝灼烧时会产生明显的绿色火焰。裂化汽油中含有较多的烯、炔等不饱和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8.【答案】B 【解析】C、D 两选项中制 HCl 采用光照易爆炸,C、D 不合理。A 项采用高温制 FeCl3 的方法不如 B 项的 原理好。 9.【答案】D 【解析】设析出 Na2CO3·10H2O 质量为 x,则:其中含 Na2CO3 质量为 106x/286,含水质量为 180x/286; (106x/286-1.06 g)∶50.0 g=(180x/286)∶100g x=18.9 g 10.【答案】A 【解析】B 选项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是利用氯化铁在沸水中水解;C 选项如果加入氢氧化钠过量,会使得 氢氧化铝溶解,方案不佳;D 选项原溶液中可能含有 Fe3+。 11.【答案】A 【解析】NaHCO3 溶液分别与稀盐酸、NaOH 溶液、AlCl3 溶液、NaAlO2 溶液混合的现象为:气体生成、 无现象、气体和沉淀生成、沉淀生成,现象不同,可鉴别,A 正确;黑色物质为二氧化锰,与稀盐酸不反 应,应选浓盐酸、加热洗涤,B 错误;二者均与 Na2SO3 溶液反应,应选饱和 NaHSO3 溶液除杂,C 错误; 水温下降,可能为溶解时吸热,则不能说明硝酸铵水解是吸热的,D 错误。 12.【答案】A【解析】为验证溶液呈绿色是 c(Cu2+)大小引起还是因溶有 NO2 引起,可采取的实验方案应只改变其中的 一种影响因素,不能同时改变 c(Cu2+)大小与 NO2 的量。A 项加入水,c(Cu2+)变小,同时水也会与溶液中 可能溶有的 NO2 反应生成 HNO3,故不能得出溶液呈绿色的原因;B、C 项操作都是赶出溶液中可能溶有 的 NO2,对 c(Cu2+)大小无影响,方案可行;D 项向无 NO2 的硝酸铜溶液中通入 NO2 后,通过观察溶液颜 色变化,可得出结论,方案可行。 13.【答案】C 【解析】解:A.Cu+4HNO3(浓)=Cu(NO3)2+2NO2↑+2H2O,二氧化氮有毒而污染环境,所以不符合 条件,错误;B.3Cu+8HNO3=3Cu(NO3)2+2NO↑+4H2O,NO 有毒会污染环境,所以不符合条件,错误; C.2Cu+O2 2CuO、CuO+2HNO3=Cu(NO3)2+H2O,该反应中没有有毒气体生成,且能节约硝酸,所以 符 合 条 件 , 正 确 ;D.Cu+2H2SO4 ( 浓 ) CuSO4+SO2↑+2H2O、CuSO4+Ba(NO3 ) 2=BaSO4↓+Cu (NO3)2,该过程中生成有毒气体二氧化硫且浪费浓硫酸、硝酸钡,所以不符合条件,错误。 14.【答案】A 【解析】A 项可以根据右边玻璃管中的刻度读数得到气体体积,正确;B 项是酸式滴定管,错误;C 项氨 气不能使干燥的 pH 试纸显色;D 项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支管口下沿位置,错误。 15.【答案】D 【解析】两种气态烃的混合物,完全燃烧后生成 CO2 的物质的量小于生成 H2O 的物质的量,根据原子守 恒可知,烃平均组成中 C、H 原子数目之比小于 1:2,A.CH4 和 C2H2 混合,平均组成中 C、H 原子数目 之比介于 1:4 与 1:1 之间,可能小于 1:2,正确;B.CH4 和 C2H4 混合,平均组成中 C、H 原子数目之 比介于 1:4 与 1:2 之间,可能小于 1:2,正确;C.C2H6 和 C2H2 混合,平均组成中 C、H 原子数目之 比介于 1:3 与 1:1 之间,可能小于 1:2,正确;D.C2H4 和 C2H2 混合,平均组成中 C、H 原子数目之 比介于 1:2 与 1:1 之间,不可能小于 1:2,错误。 16.【答案】(1)CO 、OH- (2)ClO-+Mn2++H2O===MnO2↓+Cl-+2H+,2H++ClO-+2Fe2+===2Fe3++Cl-+H2O (3)1.2×10-6mol·L-1 (4)SO  (5)滤渣 2 紫 11.2% 【解析】(1)过量酸处理后,滤液为酸性,故滤液 A 中不能大量存在 CO 、OH-。(2)步骤①加入的 NaClO为强氧化性物质,溶液中的 Mn2 +、Fe2 +均能被氧化,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Mn2 ++ClO -+ H2O===MnO2↓+2H++Cl-,ClO-+2Fe2++2H+===2Fe3++Cl-+H2O。(3)根据题目所给物质的 Ksp 数据 知,溶液中的 c2(OH -) = = mol2·L -2 =1.0×10 -5mol2·L -2 ,故 c(Mg2 +) = = mol·L-1=1.2×10-6mol·L-1。(4)通过(1)中离子共存的判断可知溶液中一定含 有 SO ,通过步骤①可知生成 Cl-,故滤液 3 中含有酸根离子为 SO 、Cl-。应先检验 SO ,使之转 化为 BaSO4 沉淀,然后再检验 Cl-;若先检验 Cl-,则 SO 与 Ag+生成微溶的 Ag2SO4,影响 Cl-的检验。 (5)步骤②调节 pH=5,Fe3+生成 Fe(OH)3 沉淀,故滤渣 2 为 Fe(OH)3,用酸溶解可得 Fe3+,再使其中的铁 元素还原为 Fe2+,Fe2+可被 KMnO4 氧化,故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为紫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Fe2 ++MnO +8H+===5Fe3++Mn2++4H2O,所以 100 mL 溶液中 n(Fe2+)=5×5×0.100 0 mol/L×0.016 00 L =0.04 mol,故矿样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11.2%。 17.【答案】(1)①2NH4HSO4 (NH4)2S2O8+H2↑ ②(NH4)2S2O8+2H2O = 2NH4HSO4+H2O2 ③铅会在阳极失电子生成阳离子进入溶液,且在阳极生成的 S2O82-会氧化铅。 ④减压水解、蒸馏是为了减少双氧水的分解损失。 (2)①H2O2②2Mn2++5S2O82-+8H2O 2MnO4-+10SO42-+16H+ 【解析】(1) ①硫酸铵和硫酸配制成电解液,以铂作电极进行电解,生成过硫酸铵溶液,说明电解时阳极 上 SO42﹣ 被 氧 化 生 成 S2O82﹣ , 溶 液 呈 酸 性 , 阴 极 发 生 还 原 反 应 生 成 氢 气 , 电 解 方 程 式 为 2SO42﹣+2H+S2O82﹣+H2↑;②(NH4)2S2O8 溶液送往水解器中减压水解、蒸发,蒸出过氧化氢的水溶液,剩 余 溶 液 流 到 阴 极 室 再 循 环 使 用 , 说 明(NH4)2S2O8 水 解 生 成 双 氧 水 和 硫 酸 氢 铵 , 反 应 方 程 式 为 : (NH4)2S2O8+2H2O=2NH4HSO4+H2O2;③铅是活泼金属,作阳极易失电子而进入溶液,且在阳极生成的 S2O82﹣会氧化铅;④双氧水不稳定,在温度高时双氧水易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为了减少双氧水的损失,水 解器中使用减压水解、蒸发; (2)①过硫酸钾 80℃以上易发生分解生成 X,X 在 FeCl3 溶液作用下生成气体,该气体应为氧气,X 为 H2O2;②由题意可知:紫红色溶液应为 MnO4-,MnSO4 被氧化,则过硫酸钾(K2S2O8)被还原成 SO42-, 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Mn2++5S2O82-+8H2O 2MnO4-+10SO42-+16H+。 18.【答案】(1) +131.45 kJ·mol-1(2) ①2CO+O2 2CO2 ②Ce2(C2O4)3 2CeO2+4CO↑+2CO2↑ ③HIO3 3.528 (3) a HCOOH-2e-=CO2↑+2H+ 【解析】(1)已知:①C(s)+ O2(g)═CO(g)△H1=﹣110.35 kJ•mol﹣1 ②2H2O(l)═2H2(g)+O2(g)△H2=+571.6 kJ•mol﹣1 ③H2O(l)═H2O(g)△H3=+44. 0 kJ•mol﹣1 则 : 反 应 C(s)+H2O(g)═CO(g)+H2(g) 可 以 是 ①+②× ﹣③ 得 到 , 根 据 盖 斯 定 律 , △H4=①+②× ﹣③=(﹣110.35 kJ•mol﹣1)+(571.6 kJ•mol﹣1)× ﹣44.0 kJ•mol﹣1 =+131.45 kJ/mol; (2)①160℃、CuO/CeO2 作催化剂时,CO 优先氧化为二氧化碳,方程式为:2CO+O2 2CO2; ②灼烧草酸铈[Ce2(C2O4)3],分解制得 CeO2、一氧化碳以及二氧化碳,即 Ce2(C2O4)32CeO2+4CO↑+2CO2↑; ③CuO/CeO2 催化剂催化性能最好,即化学反应速率最快,据图象知道当 HIO3 加入时,催化性能最好,催 化剂为 CuO/CeO2﹣HIO3,120℃时,CO 的转化率是 80%,气体混合物流速为 1800 mL•h﹣1;体积分数为: 0.98%的 CO,则反应 1 小时后 CO 的体积为 ×1800×1×0.98%×80%=3.528; (3) 在 燃 料 电 池 中 , 氢 离 子 移 向 正 极 b 极 , a 是 负 极 , 在 负 极 上 发 生 燃 料 失 电 子 的 氧 化 反 应 : HCOOH-2e﹣=CO2+2H+。 19.【答案】(1)2Al+2OH﹣+2H2O=2AlO2 ﹣+3H2↑; (2)稀硫酸或 H2SO4 过滤; (3)在装置 I 和Ⅱ之间增加一个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 (4)3Cu+2NO3 ﹣+8H+=3Cu2++2NO↑+4H2O 途径②最佳,理由是原料利用率高,环境污染小【解析】铝、铁和铜的合金中只有金属铝可以和氢氧化钠之间反应生成溶液 A 偏铝酸钠,固体 B 是金属铁 和金属铜,A 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可以得到氢氧化铝沉淀 C 和碳酸氢钠溶液 D,金属铁可以和硫酸之间 发生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但是金属铜和稀硫酸之间不反应,硫酸亚铁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以 获得绿矾晶体,金属铜可以获得胆矾晶体。 (1)步骤Ⅰ加过量的氢氧化钠,金属铝和氢氧化钠反应,金属铝溶解其中生成偏铝酸钠溶液,即 2Al+2OH﹣+2H2O=2AlO2 ﹣+3H2↑; (2)金属铁和金属铜不与氢氧化钠反应,金属铜和稀硫酸之间不反应,但是金属铁可以和稀硫酸之间反应生 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进而制的绿矾晶体,步骤Ⅰ、Ⅱ、Ⅲ均是固体和液体的分离操作,应该是过滤; (3)进行步骤Ⅱ时,该小组用如图 2 所示装置及试剂将制得的 CO2 气体通入溶液 A 中.一段时间后,观察 到烧杯中产生的白色沉淀逐渐减少,其原因是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从盐酸中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氯化氢 在水中溶解了部分沉淀氢氧化铝,发生的反应为 Al(OH)3+3H+=Al3++3H2O,为了避免固体 C 减少,可在制 取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中增加一个洗去氯化氢的装置,二氧化碳在饱和碳酸氢钠中不溶,氯化氢和碳酸氢 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可在装置 I 和Ⅱ之间增加一个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除去二氧 化碳中的氯化氢; (4)金属铜可以和硝酸之间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即 3Cu+2NO3 ﹣+8H+=3Cu2++2NO↑+4H2O,铜 不能和稀硫酸反应,但是当加热并通入空气之后,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然后氧化铜会和硫酸反应生 成硫酸铜,不会产生污染大气的气体,该过程原料利用率高,所以途径②最佳。 20.【答案】(1) 2Fe+3Cl2 2FeCl3 (2 在沉积的的 FeCl3 固体下方加热 (3)②⑤ (4)冷却 FeCl3 使其沉积,便于收集产品 干燥管 K3[Fe(CN)6]溶液(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5) (6)2Fe3++H2S=2Fe2++S↓+2H+ (7) Fe2+-e-=Fe3+(8) FeCl3 可以循环利用 【解析】(1)装置 A 中进行的是 Fe 与 Cl2 制取 FeCl3 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Fe+3Cl2 2FeCl3; (2)由于 FeCl3 沉积在反应管 A 右端,时间长了会堵塞,所以应在此处进一步加热使 FeCl3 再次升华进入收 集装置; (3)通入干燥氯气可排出空气以及所含的水蒸气,反应完毕后用 N2 将多余 Cl2 赶出,将收集器密封以防吸收 空气中的水蒸气,避免 FeCl3 的潮解; (4)通过冷水浴将升华的 FeCl3 冷却收集,Fe2+的检验可通过与赤铁盐(K3[Fe(CN)6])生成蓝色沉淀的方法来 完成; (5)氯气的吸收用 NaOH 溶液,不用采取防倒吸装置; (6) 离子方程式为 2Fe3++H2S=2Fe2++S↓+2H+; (7)阳极:Fe2+- e-===Fe3+; (8)电解 FeCl2 溶液,通过阴极:2H++2e-===H2↑,阳极:Fe2+- e-===Fe3+来完成溶液中 FeCl3 的循环 利用。 21.【答案】(1)作氧化剂 过滤 (2)Cu(NH3) +2RH===2NH +2NH3+CuR2 分液漏斗 ab (3)RH 分液漏斗下端尖嘴未紧靠烧杯内壁、液体过多 (4)O2、H2SO4 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5)H2SO4 防止由于溶液中的 c(OH-)过高,生成 Cu(OH)2 沉淀 【解析】(1)废电路板中含有 Cu 单质,加入 H2O2 的目的是将 Cu 氧化为 Cu2+;将溶液和固体分离的方法 是过滤,所以操作①是过滤。(2)由流程图知,铜氨溶液中的 Cu(NH3) 与有机物 RH 反应后得到 CuR2 和 NH3、NH4Cl,所以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u(NH3) +2RH===2NH +2NH3+CuR2;操作②是萃取分 液,所以用到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通过操作②,可以富集铜元素,同时使铜元素与水溶液中其他物质 分离,故选 a、b。(3)CuR2 中 R 为-1 价,再结合流程图可知反应Ⅲ是有机溶液中的 CuR2 与稀硫酸发生反 应生成 CuSO4 和 RH;操作③是分液,图中出现的错误主要有分液漏斗颈尖嘴一侧未紧靠烧杯内壁及所加 液体过多。(4)以石墨作电极电解 CuSO4 溶液,阳极电极反应式为 2H2O-4e-===4H++O2↑,故阳极产物为 O2、H2SO4;操作⑤由硫酸铜溶液制胆矾的主要步骤为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5)操作④得到的 H2SO4 可以利用到反应Ⅲ中,所以第三处循环的试剂为 H2SO4;NH4Cl 水解溶液呈酸性,可以中和溶液中 的 OH―,防止由于溶液中的 c(OH-)过高,生成 Cu(OH)2 沉淀。 22.【答案】(1)MnO2+SO2===MnSO4 或 H2O+SO2=H2SO3、MnO2+H2SO3===MnSO4+H2O (2)Fe(OH)3、Al(OH)3 (3)Na2S 会增大回收的(NH4)2SO4 中 Na+含量 (4)2H2O-4e-===O2↑+4H+或 4OH--4e-=O2↑+2H2O (5)Mn2++2HCO MnCO3↓+CO2↑+H2O NH4HCO3 与 H+反应,防止 MnCO3 沉淀溶解损失;NH4HCO3 受热分解损失 【解析】由流程可知,“脱硫浸锰”环节:二氧化硫与软锰矿浆作用生成硫酸锰和少量的硫酸铝、硫酸亚铁 等,二氧化硅不反应经过滤成为滤渣Ⅰ;氧化环节:双氧水可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加氨水调节溶液 的 PH=5~6 把铁离子和铝离子转化为沉淀除去;加硫化铵把重金属转化为沉淀除去;通过电解得到金属锰; 在阳极液中加碳酸氢铵得碳酸锰和硫酸铵等. (1)由流程可知,“脱硫浸锰”环节:二氧化硫与软锰矿浆作用生成硫酸锰和少量的硫酸铝、硫酸亚铁等,二 氧化硅不反应经过滤成为滤渣Ⅰ“脱硫浸锰”生成 MnSO4 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O2+SO2═MnSO4 或 H2O+SO2=H2SO3、MnO2+H2SO3═MnSO4+H2O; (2)加氨水调节溶液的PH=5~6把铁离子和铝离子转化为沉淀除去,“滤渣2”中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Fe(OH)3、 Al(OH)3; (3)加硫化铵把重金属转化为沉淀除去,“除重金属”时使用(NH4)2S 而不使用 Na2S 的原因是 加 Na2S 会引入 钠离子,增大回收的(NH4)2SO4 中 Na+含量; (4)“电解”时用惰性电极,阳极应该是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放电,电极反应式为 2H2O﹣4e﹣═O2↑+4H+或 4OH﹣﹣4e﹣=O2↑+2H2O; (5)“50℃碳化”得到高纯碳酸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Mn2++2HCO3 ﹣ MnCO3↓+CO2↑+H2O;原溶液 显酸性,且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故“50℃碳化”时加入过量 NH4HCO3,可能的原因是 NH4HCO3 与 H+反应, 防止 MnCO3 沉淀溶解损失;NH4HCO3 受热分解损失。 23.【答案】(1)cd(2)3Cu2O+2Al Al2O3+6Cu; (4)bd (5)4H++O2+4e-=2H2O 【解析】(1)由流程图转化可知,气体 A 中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选择试剂吸收二氧化硫,不能产 生新的污染气体。浓 H2SO4 不能吸收二氧化硫, a 错误;稀 HNO3 可以吸收二氧化硫,但生成 NO 污染大 气, b 错误; NaOH 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c 正确;氨水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铵, d 正确; (2)用稀 H2SO4 浸泡熔渣 B,取少量所得溶液,滴加 KSCN 溶液后呈红色,说明含有 Fe3+;当有 Fe3+干扰的 时候检验 Fe2+不能用氧化剂氧化后加 KSCN 溶液,利用 Fe2+具有还原性,用 KMnO4 溶液检验,取少量溶 液,滴加 KMnO4 溶液,KMnO4 溶液紫色褪去; (3)由流程图转化可知,Cu2O 与 Al 反应置换反应生成 Al2O3 与 Cu,反应方程式为 3Cu2O+2Al Al2O3+6Cu; (4)反应中有热能产生, a 错误;精炼铜时,粗铜做阳极,连接电源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b 正确;溶液 中 Cu2+向阴极移动,c 错误;Ag、Pt、Au 不如铜活泼,铜放电后 Ag、Pt、Au 从粗铜脱落,利用阳极泥可 回收 Ag、Pt、Au 等金属,d 正确; (5)利用反应 2Cu+O2+2H2SO4═2CuSO4+2H2O 可制备 CuSO4,若将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正极上是氧气得 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酸性溶液中生成的氢氧根离子以水的形式存在,其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4H++O2+4e-=2H2O。 24.【答案】(1) (2)Fe (3)离子键和共价键  (4)2NaHCO3 Na2CO3+CO2↑+H2O (5)①CO2、H2O ②65% 【解析】(1)氮原子最外层有 5 个电子,共用 3 对电子形成氮气,氮气的电子式为 。(2) 置换反应中,Fe2O3 作氧化剂,还原产物是铁。(3)KClO4 中 K+与 ClO 之间存在离子键,ClO 内部 Cl 与O 之间存在共价键。(4)NaHCO3 受热分解生成 Na2CO3、CO2、H2O。(5)①碱石灰是 CaO 和 NaOH 组成的 混合物,可以吸收水和 CO2。②n(N2)=1.5mol,根据氮原子守恒 n(NaN3)= =1mol,w(NaN3) = ×100%=65%。 25.【答案】3.45 g 【解析】先求加入的 1.06 g 无水 Na2CO3 形成并析出晶体的质量 m1(Na2CO3·10H2O)及溶液中由此减少的水 的质量 m1(H2O) Na2CO3~ Na2CO3·10H2O ~ 10H2O 106 g 286 g 180 g 1.06 gm1(Na2CO3·10H2O)m1(H2O) m1(Na2CO3·10H2O)=2.86 gm1(H2O)=1.80 g 再 求 溶 解 在 1.80 g 水 中 Na2CO3 的 质 量 m2(Na2CO3) , 及 这 些 Na2CO3 析 出 所 形 成 晶 体 的 质 量 m2(Na2CO3·10H2O)和溶液由此而减少水的质量 m2(H2O) m2(Na2CO3)= =0.180 g Na2CO3~ Na2CO3·10H2O ~ 10H2O 106 g 286 g 180 g 0.180 gm2(Na2CO3·10H2O)m2(H2O) m2(Na2CO3·10H2O)=0.486 gm2(H2O)=0.306 g 26.【答案】(1)2.0×10-4 (2)MnO4-+5Fe2++8H+=5Fe3++Mn2++4H2O (3)偏低 (4)KMnO4 的总物质的量为:0.0010×12×10-3=1.2×10-5mol (NH4)2Fe(SO4)2 溶液滴定消耗的过量的 KMnO4 的物质的量为:0.0020×20.00×10-3× =8.0×10-6mol 与 H2C2O4 反应的 KMnO4 的量为:1.2×10-5mol-8.0×10-6mol=4.0×10-6mol n(H2C2O4)=4.0×10-6mol× =1.0×10-5mol n(CaC2O4)=1.0×10-5mol 100 mL 血样中 Ca2+的含量为:1.0×10-5mol×40 g·mol-1× × =0.04 g 【解析】(1)由 Ksp=c(C2O42﹣)•c(Ca2+)可知,欲使 c(Ca2+)≤1.0×10﹣5mol•L﹣1 ,应保持溶液中 c(C2O42﹣)≥ = mol/L=2.0×10﹣4mol/L; (2)(NH4)2Fe(SO4)2 溶液中的 Fe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 Fe3+,离子方程式为: MnO4 ﹣+8H++5Fe2+=Mn2++5Fe3++4H2O; (3)若步骤⑤滴定管在使用前未用标准(NH4)2Fe(SO4)2 溶液洗涤,则因滴定管壁有蒸馏水,注入的标准 (NH4)2Fe(SO4)2 溶液会被稀释,消耗更多的标准(NH4)2Fe(SO4)2 溶液,测得剩余 KMnO4 溶液偏多,KMnO4 溶液氧化 H2C2O4 偏少,测得血液中 Ca2+的含量将偏低; (4)KMnO4 的总物质的量为:0.0010 mol•L﹣1×12×10﹣3L=1.2×10﹣5mol, (NH4)2Fe(SO4)2 溶 液 滴 定 消 耗 的 过 量 的 KMnO4 的 物 质 的 量 为 : 0.0020 mol•L﹣1×20.00×10﹣3L× =8.0×10﹣6mol , 与 H2C2O4 反 应 的 KMnO4 的 量 为 : 1.2×10﹣5mol﹣8.0×10﹣6mol=4.0×10﹣6mol , n(H2C2O4)=4.0×10﹣6mol× =1.0×10﹣5mol , n(CaC2O4)=1.0×10﹣5mol , 100 mL 血 样 中 Ca2+ 的 含 量 为 : 1.0×10﹣5mol×40 g•mol﹣1× × =0.04g。 27.【答案】(1)CO(NH2)2+H2SO4+H2O=CO2↑+(NH4)2SO4 (2)5.0×10﹣8 (3)30.8% (4)1:5【 解 析 】 (1)CO(NH2)2 与 硫 酸 反 应 生 成 硫 酸 铵 和 二 氧 化 碳 气 体 , 反 应 的 方 程 式 为 CO(NH2)2+H2SO4+H2O=CO2↑+(NH4)2SO4; (2)由 Ksp[Ca3(P04)2]=c3(Ca2+)×c2(PO43﹣)可知,c(Ca2+)≥ mol•L﹣1=5.0×10﹣8mol•L﹣1; (3)由关系式 n(N)~n(NH4+)~n(H+)~n(NaOH)可知,n(N)=0.5000 mol•L﹣1×0.022 L=0.011 mol,m(N)=0.011 mol×14 g/mol=0.154 g, ω(N)= ×100%=30.8%; (4)n(NH4H2PO4)=n(PO43﹣)=2n[Ca3(P04)2]=2× =0.001 mol, n(CO(NH2)2)= [n 总(N)﹣n(NH4H2PO4)]= ×(0.011 mol﹣0.001 mol)=0.005 mol, 则 n(NH4H2PO4):n(CO(NH2)2)=1:5。 2019 届苏教版高中化学高考三轮冲刺复习专题 11《有机化学基础》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 15 小题) 1.香精(Z)可用下列反应制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反应发生时 X、Y 均是 C—O 键断裂 B. X、Z 均可作为合成聚合物的单体 C. X 和 Y 均可与氨基酸发生成肽反应 D. 若 Z 中含有 X、Y,可添加 NaOH 溶液通过分液除去 2.分子式为 C7H8 的某有机物,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不能与溴水反应. 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 下与 H2 完全加成,其生成物的一氯代物的种类有( )A. 3 种 B. 4 种 C. 5 种 D. 6 种 3.分子式为 C9H11Cl,且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的芳香族化合物,其可能的结构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 5 种 B. 9 种 C. 12 种 D. 15 种 4.已知 1mol 某有机物含碳原子 nmol,在恰好完全燃烧时只生成 CO2 和 H2O,耗氧气 1.5nmol,则对该有机 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该有机物分子可能含 2 个氧原子 ②该有机物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褪色 ③若该有机物能与金属钠反应,则分子中的碳氢关系符合 CnH2n+2④若该有机物不能与金属钠反应, 则分子中的碳氢关系一定符合 CnH2n.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醇和二氯甲烷都存在同分异构体 B.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才能水解 C. 制聚乙烯塑料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D. 高温消毒是利用蛋白质变性的原理 6.下列关于物质的使用合理的是( ) A. 味精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烧菜时可加入适量B. 使用青霉素时,不用进行试验直接静脉注射 C. 为了防止龋齿,人人都要使用含氟牙膏 D. 误食重金属盐而引起的中毒的急救方法是服用大量的豆浆或牛奶 7.绿原酸是咖啡的热水提取液成分之一,结构简式如图,关于绿原酸判断正确的是(  ) A. 绿原酸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 B. 绿原酸水解产物均可以与 FeCl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 1mol 绿原酸与足量溴水反应,最多消耗 2.5 mol Br2 D. 1mol 绿原酸与足量 NaOH 溶液反应,最多消耗 8 mol NaOH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石油分馏、煤的干馏均是物理变化 B. PM2.5 是指氮、硫的氧化物溶于水形成的酸性液体造成的空气污染 C. 资源的“3R”即减少消耗(Reduce)、增加重复使用(Reuse)、重复再生(Recycle)有利于实现“低碳生 活” D. 铅蓄电池、锂电池、碱性锌锰干电池都属于二次电池 9.下列有关除杂质(括号中为杂质)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福尔马林(蚁酸):加入足量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振荡,蒸馏,收集馏出物 B. 溴乙烷(乙醇)多次加水振荡,分液,弃水层 C. 苯(苯酚):加溴水,振荡,过滤除去沉淀 D. 乙酸乙酯(乙酸):加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振荡,分液,弃水层 10.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下列命名正确的是(  )A. 1-甲基-2-丙醇 B. 2-甲基丁烷 C. 1,2,3-甲基丙烷 D. 2,3-甲基-3-丁烯 11.下列常见有机物中,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使溴的 CCl4 溶液反应褪色的是(  ) A. 甲苯 B. C. 植物油 D. CH3COOH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烷、汽油、生物柴油、酒精都是碳氢化合物,都可作燃料 B. 可食用植物油含有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是人体的营养物质 C. 钢铁在海水中比在河水中更易被腐蚀,主要原因是海水含氧量高 D. 用 CuSO4 溶液使蛋清溶液发生盐析,进而提纯分离蛋白质 13.某有机物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 4 个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内 C. 与它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还有 4 种 D. 与乙醇互为同系物14.甲苯苯环上的氢原子被-C4H9 取代的同分异构体的种类数有(  ) A. 3 种 B. 6 种 C. 12 种 D. 18 种 15.某种解热镇痛药的结构简式为 ,当它完全水解时,可得到的产物有 (  ) A. 2 种    B. 3 种    C. 4 种    D. 5 种 二、填空题(共 3 小题) 16.2-苯基-2-丁醇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以溴苯为原料合成该中间体的反应原理如下: 17.异丙苯( ),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1)由苯与 2- 丙醇反应制备异丙苯属于反应;由异丙苯制备对溴异丙苯需要的反应物(写名称)是,反应条件 是. (2)异丙苯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一溴代物最少的芳香烃的名称是. (3)α-甲基苯乙烯 ( )是生产耐热型 ABS 树脂的一种单体,工业上由异丙苯催化脱氢得到.写出由异丙苯制 取该单体的另一种方法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4)耐热型 ABS 树脂由丙烯腈 CH2=CHCN)、1,3-丁二烯和 α-甲基苯乙烯共聚生成,写出该树脂的结构简式。 (要求:不考虑单体比例,链节按照丙烯腈、1,3-丁二烯、α-甲基苯乙烯从左到右的次序来写). 18.肉桂酸用途广泛,常被用作食品保鲜剂、食品添加剂、有机合成中间体等。其一种合成原理如下: 三、实验题(共 3 小题) 19. 乙 醇 是 制 取 饮 料 、 香 精 、 染 料 、 涂 料 、 洗 涤 剂 等 产 品 的 原 料. 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室用乙醇制取乙烯时, 浓硫酸的用量远远超过作为催化剂的正常用量,原因是. (2)验证乙烯加成反应性质时,需对乙烯气体中 的干扰物质进行处理,可选用的试剂是(填写化学式);能确定乙烯通入溴水中发生了加成反应的事实 是.(选填编号) a.溴水褪色 b.有油状物质生成 c.反应后水溶液酸性增强 d.反应后水溶液接近中 性 (3)实验室用乙醇和乙酸制备乙酸乙酯时,甲乙两套装置如图 1 都可以选用.关于这两套装置的说法正 确的是.(选填编号) a.甲装置乙酸转化率高 b.乙装置乙酸转化率高 c.甲装置有冷凝回流措施 d.乙装置有冷凝回流措 施 (4)用乙装置实验时,提纯乙中乙酸乙酯的流程如图 3 以上流程中试剂 A 的化学式是;操作Ⅱ的名称是;操作Ⅲ一般适用于分离混合物. (5)如图 2 是用乙醇制备溴乙烷的装置,实验中有两种加料方案: ① 先加溴化钠→再加乙醇→最后加 1∶1 浓硫酸; ②先加溴化钠→再加 1∶1 浓硫酸→最后加乙醇. 按方案① 和②实验时,产物都有明显颜色,若在试管中加入,产物可变为无色.与方案①相比较,方案②的明显 缺点是. 20.某些废旧塑料可采用下列方法处理,将废塑料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变成有用的物质,实验装置如图所 示.加热聚丙烯废塑料得到的产物如下表所示: (1)试管 A 中残余物有多种用途,如下列转化就可制取高聚物聚乙炔. 写出反应②、③的化学方程式      . (2)试管 B 收集到的产品中,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其一氯代物有      种. (3)锥形瓶 C 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经溴水充分吸收后,剩余气体经干燥后平均相对分子质 量为      . (4)写出 C 中逸出的气体在工业上的两种用途      、      . 21.4,7-二甲基香豆素(熔点:132.6℃)是一种重要的香料,广泛分布于植物界中,由间甲苯酚为原料的合成 反应如下:实验装置图如下: 主要实验步骤: 步骤 1.向三口烧瓶中加入 60 mL 浓硫酸,并冷却至 0℃以下,搅拌下滴入间甲苯酚 30 mL(0.29 mol)和乙酰 乙酸乙酯 26.4 mL (0.21 mol)的混合物。 步骤 2.保持在 10℃下,搅拌 12h,反应完全后,将其倒入冰水混合物中,然后抽滤、水洗得粗品 步骤 3.粗品用乙醇溶解并重结晶,得白色针状晶体并烘干,称得产品质量为 33.0 g。 (1)图中仪品名称:a _______,b_______; (2)浓 H2SO4 需要冷却至 0℃以下的原因是_______; (3)反应需要搅拌 12 h,其原因是_______; (4)确定最终产品是 4,7-二甲基香豆素的实 验或方法是_______; (5)本次实验产率为_______。 四、推断题(共 3 小题) 22.H 是一种新型香料的主要成分之一,其结构中含有三个六元环.H 的合成路线如下(部分产物和部分反 应条件略去):已知: ①RCH=CH2+CH2=CHR′ CH2=CH2+RCH=CHR′ ②B 中核磁共振氢谱图显示分子中有 6 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 ③D 和 G 是同系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CH3)2C=CH2:      . (2)A→B 反应过程中涉及的反应类型有      . (3)写出 D 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      . (4)写出生成 E 的化学方程式:      . (5)写出 H 的结构简式:      . (6)同时满足下列条件:①与 FeCl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②能发生水解反应;③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的 G 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不包括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 5 组峰的为      (写 结构简式). 23.香豆素是一种天然香料,存在于黑香豆,兰花等植物中。工业上常用水杨醛与乙酸酐在催化剂存在下加 热反应制得: 以下是由甲苯为原料生产香豆素的一种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及副产物已略去) 已知以下信息: ①A 中有五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②B 可与 FeCl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③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通常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香豆素的分子式为_______。 (2)由甲苯生成 A 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A 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 (3)由 B 生成 C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B 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______种,其中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只出现四组峰的有_______种。 (5)D 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______中,其中既能发生银境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________(写结构简式);能够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 CO2 的是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24.有机物 A、B、C、D、E、F、G、H 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5.2 g F 能与 100 mL 1 mol/L NaOH 溶液恰好完全中和,0.1 mol F 还能与足量 NaHCO3 反应,在标准状况下放出 4.48 L CO2。D 的分子 式为 C3H3O2Na,E 的分子中含有羧基。 (1)写出物质 C 中的官能团的名称:; (2)写出物质 F、H 的结构简式; F、H; (3)写出反应①、④的化学反应类型:①、④; (4)写出变化①的化学方程式; (5)写出相对分子质量比 B 大 14,且与 B 具有相同官能团的物质的结构简式(仅写一种)。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酯化反应的历程为羧酸脱羟基醇脱氢原子,故醇断裂的是 O—H 键,A 错误;X 和 Z 均具有碳碳双键, 故均可作为合成聚合物的单体,B 正确;Y 中没有羧基或者氨基,故不能与氨基酸发生成肽反应,C 错误;NaOH 能使酯发生水解,故 D 错误。 2.【答案】C 【解析】分子式为 C7H8 的某有机物,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不能与溴水反应,可以判断出一 定是甲苯,甲苯与氢完全加成后,生成甲基环已烷,上边有五种不等效氢,因此其生成物的一氯代物的种 类共有五种。 3.【答案】D 【解析】分子式为 C9H11Cl,且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的芳香族化合物,则两个取代基可以是氯原子与正丙基、 氯原子与异丙基、CH2Cl 与乙基、甲基与 CH2CH2Cl 或甲基与 CHClCH3,且均有邻间对三种情况,所以其 可能的结构有 5×3=15 种,答案选 D。 4.【答案】B 【解析】依据题意可知:1mol 某有机物含 C 数为 n mol,恰好完全燃烧只生成 CO2 和 H2O,设化学式为 CnHyOz,该有机物燃烧通式为: 得:y=2n+2z;该有机物通式为:CnH(2n+2z)Oz,有机物中碳原子数与氢原子数比≤1:4; Z=0,y=2n, CnH2n,可能为烯烃或者环烷烃;Z=1,y=2n+2,CnH(2n+2)O 饱和一元醇或者饱和一元醚;Z=2,y=2n+4, CnH(2n+4)O2 不符合碳氢原子个数比要求. ①依据有机物通式:CnH(2n+2z)Oz,当 n=2 时,为 CnH(2n+4) O2,则 n(C):n(H)=n:(n+4)>1:4,不符合碳原子成键方式,错误; ②当 z=0 时,有机物通 式为:CnH2n,可能为烯烃,烯烃含有不饱和键能够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正确; ③当 Z=1, y=2n+2,CnH(2n+2)O,可能为饱和一元醇,能够与金属钠反应,此时,碳氢关系符合 CnH2n+2,正确; ④当 Z=0,y=2n,有机物为 CnH2n,可能为烯烃或者环烷烃,二者都不能与钠反应; 当 Z=1,y=2n+2,CnH (2n+2)O,可能为饱和一元醇或者饱和一元醚,如果为饱和一元醚,也不能够与钠反应,错误. 5.【答案】D 【解析】A、乙醇的同分异构体是甲醚,二氯甲烷不存在同分异构体,错误; B、油脂在酸性条件与碱性 条件下均能水解,酸性条件下得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碱性条件下得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错误; C、制 取乙烯塑料是发生的加聚反应,错误; D、蛋白质遇高温变性,正确. 6.【答案】D 【解析】A 错误,味精的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不是蛋白质;B 错误,使用青霉素时,必须进行试验而不 能直接静脉注射;C 错误,高氟地区的人们,尤其是儿童不要使用含氟牙膏;D 正确,误食重金属盐会使 蛋白质变性,因此服用大量蛋白质如:豆浆或牛奶可以解毒。 7.【答案】A 【解析】分子中含有酚羟基、碳碳双键,以及羟基,都可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 正确;绿 原酸水解产物中含酚-OH 可以与 FeCl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但含 4 个-OH 和 1 个-COOH 的环己烷结构不能 与 FeCl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B 错误;1mol 绿原酸含有酚羟基的邻对位氢原子共 3mol,可以和 3mol 溴发 生取代反应,1mol 绿原酸含有碳碳双键 1mol,可以和 1mol 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最多消耗 4mol 溴水,C 错误;1mol 绿原酸含有酚羟基 2mol,含有羧基 1mol,含有酯基 1mol,可以和 4mol 氢氧化钠反应,D 错 误。 8.【答案】C 【解析】A、石油的分馏是通过控制沸点的不同来实现物质分离的方法,属于物理变化,煤的干馏、石油 裂化及乙稀的聚合过程,均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过程,错误; B,PM2.5 为固体颗粒物导致的 空气污染,而氮、硫的氧化物溶于水形成的酸性液体为酸雨,错误; C、减少资源消耗(Reduce)、增加 资源的重复使用(Reuse)、资源的循环再生(Recycle)符合节能减排的原则,正确; D,碱性锌锰干电 池是干电池,不是二次电池,错误. 9.【答案】C 【解析】甲酸是有机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甲酸钠和水,福尔马林(甲醛溶液)中的溶质不 与碳酸钠反应.甲醛易挥发,而盐类不挥发,所以用蒸馏法就能除杂,故 A 正确;溴乙烷不溶于水,乙醇 易溶于水,多次加水振荡,分液,弃水层可分开,故 B 正确;苯中混有苯酚,加入溴水,溴易溶于有机溶剂苯,引进了新的杂质,且生成的三溴苯酚也溶于苯中,应该加入 NaOH 后生成可溶于水的苯酚钠,然后 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 C 错误;乙酸乙酯(乙酸):加饱和碳酸钠溶液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乙酸和碳 酸钠反应生成乙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分液分离,故 D 正确; 10.【答案】B 【解析】1-甲基-2-丙醇:该命名选取的主链不是含有羟基的最长碳链,该有机物主链为丁醇,羟基在 2 号 C,正确命名为:2-丁醇,故 A 错误;此有机物最长碳链为 4,在 2 号碳上含有 1 个甲基,正确命名为 2- 甲基丁烷,故 B 正确;烷烃命名出现 1-甲基,说明选取的不是最长碳链,此有机物最长碳链应为 5,且在 3 号碳上含有 1 个甲基,正确命名为:3-甲基戊烷,故 C 错误;选取含有碳碳双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即 为 4 个碳,应为丁烯,然后选取距离碳碳双键最近的一端命名为 1 号碳,故正确命名应为:2,3-二甲基-1- 丁烯,故 D 错误. 11.【答案】C 【解析】在一定条件下四种物质都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只有植物油能与溴发生反应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褪色,故本题答案为 C。 12.【答案】B 【解析】酒精含有碳氢氧元素,不属于碳氢化合物,A 错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是人体的营养物质,B 正 确;铁在海水中易腐蚀的原因是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电解质,形成了无数微小的原电池造成的,不是因 为海水中含氧量高造成的,C 错误;硫酸铜是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变性是不可逆过程,D 错 误。 13.【答案】D 【解析】A 错误,由结构可以推出该有机物是醇,不会电离出 H+,没有酸性,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B 错误,连—OH 的碳原子是饱和碳,因此它与其它三个直接与它相连的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C 错 误,与它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可表示为—C4H9OH,—C4H9 只有 4 种结构,与它具有相同官能团 的同分异构体只有 3 种;D 正确,该有机物与乙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 2 个 CH2,属于同系物。 14.【答案】C 【解析】-C4H9 有四种结构,分别为:CH3-CH2-CH2-CH2-、CH3-CH2-CH(CH3)-、(CH3)2CH-CH2-、 (CH3)3C-,甲苯上含有 1 个甲基,此时分为邻间对三种取代位置,故总共有同分异构体数目为 4×3=12 种,故选 C.15.【答案】C 【解析】 完全水解产生 CH3COOH、 、 和 CH3CH2COOH。 16.【答案】(1)做催化剂 (2)恒压漏斗 该反应放热,防止反应过于剧烈 (3)将混合液置于分液漏斗中,先放出下层液体于烧杯中,再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入另一烧杯中 (4)抽气泵 降低 2-苯基-2-丁醇的沸点,防止温度过高发生分解 【解析】(1)由题意引发反应可得出碘为催化剂; (2)装置Ⅰ中滴加液体所用的仪器为恒压漏斗;反应②需将三颈烧瓶置于冰水中,且逐滴加入丁酮和乙醚, 其目的是该反应放热,防止反应过于剧烈; (3)操作是将混合液置于分液漏斗中,先放出下层液体于烧杯中,再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入另一烧杯中 (4)验时需将吸滤瓶需连接抽气泵,原因是降低 2-苯基-2-丁醇的沸点,防止温度过高发生分解。 17. 【 答 案 】( 1 ) 取 代 反 应 ; 液 溴 ; 溴 化 铁 做 催 化 剂 ; ( 2 ) 1 , 3 , 5- 三 甲 苯 ; ( 3 ) ; ( 4 ) . 【解析】(1)苯与 2-丙醇反应,苯基取代丙醇中的羟基生成异丙苯,由异丙苯制备对溴异丙苯的反应试剂 和反应条件为 Br2/FeBr3 或 Br2/Fe; (2)在异丙苯的多种同分异构体中,一溴代物最少的是 1,3,5-三 甲苯,只有一取代物; (3)异丙苯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代物,然后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溶液中 发 生 消 去 反 应 生 成 α- 甲 基 苯 乙 烯 , 反 应 的 方 程 式 为 :; (4)丙烯腈(CH2=CHCN)、1,3-丁二烯和 α-甲基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可生成耐热型 ABS 树脂, . 18.【答案】(1)a (2)有利于除去产物中的苯甲醛 (3)检验装置气密性 平衡气压,检查装置是否阻塞 (4)液体变为无色透明 (5)dcba 【解析】(1)冷凝水流向为下进上出; (2)有利于除去产物中的苯甲醛; (3)装置 B 在进行水蒸气蒸馏之前,需进行的操作为检查装置气密性,玻璃管的作用为平衡气压,检查装置 是否阻塞; (4)当观察到冷凝管中液体变为无色透明时说明水蒸气蒸馏结束; (5)正确的顺序为加入静置,趁热过滤得肉桂酸钠溶液,再加浓盐酸调节 pH=3,冷却、抽滤,水洗晶体, 最后重结晶。 19.【答案】(1)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使反应向有利于生成乙烯的方向进行; (2)NaOH;d; (3) b、d; (4)Na2CO3;分液;相互溶解但沸点差别较大的液体混合物; (5)Na2SO3;先加浓硫酸会有 较多 HBr 气体生成,HBr 挥发会造成 HBr 的损耗. 【解析】(1)乙醇制取乙烯,生成物中含有水,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使反应可以 向有利于生成乙烯的方向进行; (2)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生成乙烯,产物中可能含有二氧化硫,二氧 化硫存在会对乙烯的验证造成干扰,由于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故可以利用氢氧化钠将二氧化硫除去;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而溴乙烷,是油状液体; (3)甲装置采取边反应边蒸馏 的方法,乙装置则采取直接回流的方法,待反应后再提取产物,所以乙装置更充分反应,乙酸转化率高, 故选 b、d; (4) 乙酸乙酯是不溶于水的物质,乙醇和乙酸均是易溶于水的,乙酸和乙醇的碳酸钠水溶 液是互溶的,分离粗产品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的混合物,加入饱和碳酸钠溶 液,实现酯与乙酸和乙醇 的分离,分离油层和水层采用分液的方法即可.对水层中的乙酸钠和乙醇进一步分离时应采取蒸馏操作分 离出乙醇.然后水层中的乙酸钠, 根据强酸制弱酸,要用硫酸反应得到乙酸,再蒸馏得到乙酸,蒸馏一 般适用于相互溶解但沸点差别较大的液体混合物; (5)按方案①和②实验时,产物都有明显颜色,即 会有溴单质生成,溶于水形成橙红色,溴单质具有氧化性,能与亚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溴化钠;溴化 氢具有挥发性,把浓硫酸加入到溴化钠中会有 HBr 生成,导致 HBr 损失. 20.【答案】(1)CaC2+2H2O→Ca(OH)2+C2H2↑; ; (2)4; (3)棕黄色溶液变无色或褪色;4.8; (4)合成氨原料;作燃料或有机化工原料. 【解析】(1)反应②是碳化钙与水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反应③ 是乙炔能发生加聚反应: ; (2)试管 B 中含有苯和甲苯,苯不能使高锰酸钾褪色,甲苯可以使高锰酸钾褪色,一氯甲苯的同分异构 体有: ,总计 4 种; (3)产物中的乙烯、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够与溴水发生反应,溴水褪色,设混合气体的质量为 100g,则氢气的质量为 12g,物质的两为 6mol,甲烷的质量为 24g,物质的量为 1.5mol,混合气体的摩尔 质量为: =4.8g/mol,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4.8; (4)最后得到的气体是甲烷和氢气,氢气可以用于合成氨工业,甲烷可以做燃料. 21.【答案】(1)恒压滴液漏斗 吸滤瓶(2)防止浓硫酸将有机物氧化和炭化 (3)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反应,提高反应产率 (4)测量熔点或测定其红外(紫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氢谱)等 (5)89.0% 【解析】(1)a 为恒压滴液漏斗,b 为吸滤瓶; (2)反应需要搅拌 12 h,其原因是防止浓硫酸将有机物氧化和炭化; (3)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反应,提高反应产率; (4)测量熔点或测定其红外(紫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氢谱)等 (5) 。 22.【答案】(1)2﹣甲基﹣1﹣丙烯; (2)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3)羟基、羧基; (4) ; (5) ; (6)9; . 【解析】由 A 与氯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 ,可知 A 的结构简式为: ,故苯乙 烯与(CH3)2C=CH2 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A, 与 HCl 反应生成 B,结合 B 的分子式可知,应是发生加成反应,B 中核磁共振氢谱图显示分子中有 6 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故 B 为 ,顺 推可知 C 为 ,D 为 .苯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E,E 可以氧化生成 C8H8O2 ,说明 E 中羟基连接的 C 原子上有 2 个 H 原子,故 E 为 ,C8H8O2 为 , 与溴反应生成 F,F 在氢氧化钠溶液条件下水解、酸化得到 G,且 D 和 G 是同系物,故 中亚甲基上 1 个 H 原子被 Br 原子取代生成 F,F 为 ,G 为 ,D 与 G 生成 H,H 结构中含有三个六元环,则 H 为 , (1)(CH3)2C=CH2 系统命名为:2﹣甲基﹣1﹣丙烯; (2)A 与氯气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 与 HCl 反应发生加成反应 B; (3)D 为 ,含有的官能团为:羟基、羧基; (4)生成 E 的化学方程式为: ; (5)由上述分析可知,H 的结构简式为: ; (6)G 为 ,G 的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①与 FeCl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含有酚羟基;②能发生水解反应,含有酯基;③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为﹣OH、﹣OOCCH3 或﹣OH、﹣CH2OOCH 或﹣OH、﹣COOCH3,各有邻、间、对 3 种位置关系,故符合 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9 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 5 个吸收峰同分异构体为: . 23.【答案】(1)C9H6O2(2)取代反应 2-氯甲苯(或邻氯甲苯) (3) (4)4 2 (5)4 【解析】(1)香豆素的分子式为 C9H6O2; (2)甲苯与氯气在 FeCl3 的催化作用下发生苯环上的取代,生成 邻氯甲苯; (3)B 可与 FeCl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 B 中含有酚羟基.在光照条件下,甲基上的两个氢原子被取代, 方程式为 ; (4)分子式为 C7H8O 且含苯环的物质除邻甲基苯酚外,还 有间甲基苯酚,对甲基苯酚,苯甲醚,苯甲醇四种,其中对甲基苯酚和苯甲醚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只出现四 组峰; (5)D 的结构简式是 ,若不改变取代基的种类和个数,有对羟基苯甲醛和间羟基苯甲醛两种;若 只有一个取代基可以是 ,也可以是 .其中既能发生银境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 的是 ;能够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 CO2 的是 。 24.【答案】(1)羟基、溴原子 (2)HOOCCH2COOH (3)消去反应(也含中和反应)、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 (4) (5)CH3CH=CHCOOH CH2=CHCH2COOH(任写一种) 【解析】0.1 mol F 能与足量 NaHCO3 反应,在标准状况下放出 4.48 L CO2,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 4.48L/22.4L/mol=0.2mol,则 1molF 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 2mol 二氧化碳,所以 F 中含有 2 个羧基; 5.2 g F 能与 100 mL 1 mol/L NaOH 溶液恰好完全中和,说明 5.2gF 中含有的羧基的物质的量与 0.1molNaOH 中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 5.2gF 的物质的量是 0.1mol/2=0.05mol,则 F 的摩尔质量是 5.2g/0.05mol=104g/mol,1 个-COOH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45,则 F 中除含有 2 个羧基外,还含 有 1 个-CH2,所以 F 是丙二酸,结构简式为 HOOCCH2COOH;D 的分子式为 C3H3O2Na,则 D 为丙烯酸 钠;则 A 属于酯类,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 D 和 G,G 的结构简式为 HOCH2CH2CH2OH;所 以 A 的结构简式是 CH2=CHCOOCH2CH2CH2OBr;A 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 B 和 C,B 能发生 聚合反应,说明 B 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则 B 的结构简式为 CH2=CHCOOH;则 C 为 BrCH2CH2CH2OH;E 的分子中含有羧基,则 E 的结构简式为 BrCH2CH2COOH;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 E 发生消去反应得到 D。 (1)根据以上分析,C 中的官能团的名称是醛基、溴原子; (2)F 的结构简式为 HOOCCH2COOH;H 是 CH2=CHCOOH 发生加聚反应得到的产物,所以 H 的结构简 式为 ; (3)反应①、④的化学反应类型分别是消去反应、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 ( 4 ) E 在 氢 氧 化 钠 的 醇 溶 液 中 E 发 生 消 去 反 应 得 到 D ,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 (5)B 的结构简式为 CH2=CHCOOH,比 B 的相对分子质量大 14,则比 B 的结构多一个-CH2,所以该物 质的结构简式为 CH3CH=CHCOOH 或 CH2=CHCH2COOH。 2019 届苏教版高中化学高考三轮冲刺复习 专题 12《物质结构与性质》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 15 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沸点:H2O>H2S>H2Se>H2Te B. 稳定性:SiH4>PH3>H2S >HCl C. 熔点:SiC >KCl> I2>CO2 D. 沸点:CH4>SiH4>GeH4>SnH4 2.“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有时会产生错误的结论,下列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第二周期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是:HF> H2O>NH3,则第三周期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也是:HCl>H2S>PH3 B. ⅣA 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顺序是 GeH4>SiH4>CH4,则ⅤA 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顺序也是 AsH3>PH3>NH3 C. 晶体中有阴离子,必有阳离子,则晶体中有阳离子,必有阴离子 D. 干冰(CO2)是分子晶体,则 SiO2 也是分子晶体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凡 AB2 型的共价化合物,其中心原子 A 均采用 sp 杂化轨道成键 B. 25℃时,在 Mg(OH)2 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 NH4Cl 固体,c(Mg2+)增大 C. 反应 2A(g)+B(g)═3C(s)+D(g)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0 D. SO2 与 SiO2 的晶体中,化学键种类和晶体类型均相同 4.下面的排序不正确的是(  ) A. 晶体熔点由低到高:CF4<CCl4<CBr4<CI4 B. 硬度由大到小: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C. 熔点由高到低:Na>Mg>Al D. 晶格能由大到小:NaF>NaCl>NaBr>NaI 5.以下几种物质:①白磷、②单晶硅、③甲烷、④四氯化碳,具有正四面体构型的分子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6.2008 年秋天,毒奶粉事件震惊全国,这主要是奶粉中含有有毒的三聚氰胺 。下列关于 三聚氰胺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碳原子采用 sp3 杂化,所有氮原子采用 sp3 杂化B. 一个分子中共含有 15 个 σ 键 C. 属于极性分子,故极易溶于水 D. 分子内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 7.下列物质的分子中,既有 σ 键又有 π 键的是( ) A. C2H6 B. HClO C. CH4 D. CO2 8.下列说法或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达正确的是(  ) A. 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p 轨道电子能量一定高于 s 轨道电子能量 B. 基态 Fe 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图为: C. 因氧元素电负性比氮元素大,故氧原子第一电离能比氮原子第一电离能大 D. 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Cu 在周期表中属于 s 区元素 9.有关乙烯分子中的化学键描述正确的是( ) A. 每个碳原子的 sp2 杂化轨道中的其中一个形成 π 键 B. 每个碳原子的未参加杂化的 2p 轨道形成 σ 键 C. 碳原子的三个 sp2 杂化轨道与其它原子形成三个 σ 键 D. 碳原子的未参加杂化的 2p 轨道与其它原子形成 σ 键 10.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结构示意图如下),可由石墨剥离而成,具有极好的应 用前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墨烯与石墨互为同位素 B. 0.12 g 石墨烯中含有 6.02×1022 个碳原子 C. 石墨烯是一种有机物 D. 石墨烯中的碳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 11.Co(Ⅲ)的八面体配合物为 CoClm·nNH3,若 1 mol 该配合物与 AgNO3 作用生成 1 mol AgCl 沉淀,则 m、n 的值是(  ) A.m=1,n=5 B.m=3,n=4 C.m=5,n=1 D.m=4,n=5 1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根据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趋势,推出 P 的第一电离能比 S 大 B. 根据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 族序数的关系,推出卤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都是+7 C. 晶体中一定存在化学键 D. 正四面体分子中键角只能是 109°28′ 13.下表给出几种氯化物的熔点和沸点: 有关表中所列四种氯化物的性质,有以下叙述:①氯化铝在加热时能升华,②四氯化硅在晶态时属于分 子晶体,③氯化钠晶体中微粒之间以范德华力结合,④氯化铝晶体是典型的离子晶体。其中与表中数据 一致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C. ①②④ D. ②④ 14.NH3 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 CH4 是正四面体形,这是因为( ) A. NH3 分子中 N 为 sp2 杂化,CH4 分子中 C 为 sp3 杂化 B. NH3 分子中 N 原子形成 3 个杂化轨道,CH4 分子中 C 原子形成 4 个杂化轨道 C. 中心原子 N、C 都是 sp3 杂化,但 NH3 分子中 N 原子上的一未形成共价键的孤对电子对分子构型有影 响,CH4 分子中共价键完全相同且分子构型完全对称 D. NH3 分子中 3 个 N—H 键长大于 CH4 分子中 4 个 C—H 键长 15.如图是第三周期 11~17 号元素某些性质变化趋势的柱形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y 轴表示的可能是第一电离能 B.y 轴表示的可能是电负性 C.y 轴表示的可能是原子半径 D.y 轴表示的可能是形成基态离子转移的电子数 二、填空题(共 3 小题) 16.一项科学研究成果表明,铜锰氧化物(CuMn2O4)能在常温下催化氧化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和甲醛(HCHO)。 向 CuSO4 溶液中加入过量 NaOH 溶液可生成[Cu(OH)4]2-。不考虑空间构型,[Cu(OH)4]2-的结构可用示意 图表示为________。 17.铜在我国有色金属材料的消费中仅次于铝,广泛地应用于电气,机械制造,国防等领域。回答下列问题: (1)铜原子基态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晶体的 x 射线衍射法可以测得阿伏加德罗常数。对金属铜的测定得到以下结果:晶胞为面心立方最密 堆积,边长为 361pm。又知铜的密度为 9.00 g•cm-3,则镉晶胞的体积是 ____________cm3,晶胞的质量是____________g,阿伏加德罗常数为____________(列式计算,己知 Ar(Cu)=63.6)。 18.卤族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很多,我们可以利用所学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相关知识去认识和理解它们。卤族 元素位于周期表的_______区;溴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共 1 小题) 19.现有两种配合物晶体[Co(NH3)6] Cl3 和[Co(NH3)5Cl]Cl2,一种为橙黄色,另一种为紫红色。请设计实验 方案将这两种配合物区别开来。 四、推断题(共 3 小题) 20.根据下列五种元素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数据(单位:kJ·mol-1),回答下列各题: (1)在周期表中,最可能处于同一族的是。 A.Q 和 R B.S 和 T C.T 和 U D.R 和 T E.R 和 U (2)下列离子的氧化性最弱的是。 A.S2+B.R2+C.T3+D.U+ (3)下列元素中,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最像 Q 元素的是。 A.硼 B.铍 C.氦 D.氢 (4)每种元素都出现相邻两个电离能的数据相差较大的情况,这一事实从一个侧面说明: , 如果 U 元素是短周期元素,你估计它的第 2 次电离能飞跃数据将发生在失去第个电子时。 (5)如果 R、S、T 是同周期的三种主族元素,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其中元素的第一电离 能异常高的原因是。 21.现有 aA,bB,cC,dD,eE,gG 六种短周期元素,a+b=c,a+c=d,a+d=e,d+e=g,B,C,E,G 的单质均有多种同素异形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C,D,E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关系为____________。(用相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2)请比较 C2A4,D2A4,G2A4 三种化合物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有某种分子式为 C4D4E8 的物质(该物质中同种原子的化学环境完全相同,不含碳碳双键)是一种威力极强 的炸药,则可推知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22.氮元素可形成氢化物、卤化物、氮化物、叠氮化物和配合物等多种化合物。 (1)肼(N2H4)可用作火箭燃料,其原理是:N2O4(l)+2N2H4(l)=3N2(g)+4H2O(g),若反应中有 4 mol N-H 键断 裂,则形成的 π 键有 mol。 (2)配合物 Y 的结构如下图,Y 中含有(填序号); A.极性共价键 B.非极性共价键 C.配位键 D.氢键 Y 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 五、计算题(共 1 小题) 23.图中 NaCl 晶体结构向三维空间延伸得到完美晶体。最近的 Na+与 Cl-核间距离为 a×10-8cm,求晶体密度?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 2.【答案】A 【解析】B 项 V A 族中的 NH3 分子之间有氢键,沸点高于 AsH3;C 项金属晶体只有阳离子,没有阴离子;D 项 SiO2 为原子晶体。 3.【答案】B 【解析】A.AB2 型的共价化合物,其中心原子 A 价层电子对为 2,则中心原子以 sp 杂化轨道成键,如氯 化铍分子中,铍原子含有两个共价单键,不含孤电子对,所以价层电子对数是 2,中心原子以 sp 杂化轨道 成键,AB2 型的共价化合物,也有不采用 sp 杂化轨道成键,如二氧化硫分子中,价层电子对数=3,所以采 取 sp2 杂化; B.氢氧化镁存在着微弱的电离,产生的氢氧根和氯化铵电离出来的铵根结合,产生一水合 氨,使平衡正向移动,所以镁离子的浓度增加; C.2A(g)+B(g)==3C(s)+D(g)的△S<0,在一 定条件下能自发进行,则△H-T△S<0,所以该反应的△H<0; D.SO2 是分子晶体,SiO2 是原子晶体, SiO2、SO2 都只含共价键; 4.【答案】C 【解析】分子晶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大,则晶体熔点由低到高顺序为 CF4 NaBr > NaI。5.【答案】B 【解析】 6.【答案】B 【 解 析 】 7.【答案】D 【解析】共价化合物中单键为 σ 键双键或三键中有一个为 σ 键其余为 π 键,CO2 结构式为 O=C=O 8.【答案】B 【解析】A.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n-1p 轨道电子能量低于 ns 轨道电子能量。B 正确。C.因氧元素电负 性比氮元素大,但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VA 与 VIA 反常故氧原子第一电离能比氮原子第一电离能小。D.根 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Cu 在周期表中属于 ds 区元素。 9.【答案】C 【解析】 10.【答案】D 【解析】A 错误,两者互为同素异形体。B 错误,0.12 g 石墨烯的物质的量为 0.01 mol,所含碳原子个数 为 0.01NA。C 错误,石墨烯为单质。D 正确,由图示可知,石墨烯中碳原子间均为共价键结合。 11.【答案】B 【解析】由 1 mol 配合物生成 1 mol AgCl 知道 1 mol 配合物电离出 1 mol Cl-即配离子显+1 价,故外界有 一个 Cl-。又因为 Co 显+3 价,所以[CoClm-1·nNH3]+中有两个 Cl-,又因为是正八面体,所以 n=6-2= 4。 12.【答案】A【解析】 13.【答案】A 【解析】氯化铝的熔、沸点都很低,其晶体应该是分子晶体,并且沸点比熔点还低,加热时容易升华;四 氯化硅是共价化合物,并且熔、沸点很低,应该属于分子晶体;氯化钠是离子晶体。 14.【答案】C 【 解 析 】 15.【答案】B 【解析】对于第三周期 11~17 号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第一电离能呈现增大的趋势,但 Mg、P 特 殊,A 项错误;原子半径逐渐减小,C 项错误;形成基态离子转移的电子数依次为:Na 为 1,Mg 为 2,Al 为 3,Si 不易形成离子,P 为 3,S 为 2,Cl 为 1,D 项错误。 16.【答案】 【解析】Cu2+有空轨道,O 有孤对电子,可以形成配位键 17.【答案】⑴ 1s22s22p63s23p63d104s1⑵ 4.70×10−234.23×10−22NA=6.01×1023mol-1 【解析】(1)铜是 29 号元素,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 (2)一个晶胞的体积为(361×10-10cm)3=4.7×10-23cm3 ;晶胞的质量=体积×密度,故一个晶胞的质量为4.7×10-23cm3×9.00 g•cm-3=4.23×10-22g;铜的晶胞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一个晶胞中 Cu 原子数目为 8× +6× =4,铜的摩尔质量= ×晶胞质量×NA,63.6 g•mol-1= ×4.23×10-22g×NA,得 NA=6.01×1023mol-1。 18.【答案】p 4s24p5 【解析】卤族元素位于周期表的 p 区,溴的价电子的排布式为 4s24p5。 19.【答案】称取相同质量的两种晶体配成溶液,向两种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静置、过滤、 干燥、称量,所得氯化银固体多的是[Co(NH3)6]Cl3,少的是[Co(NH3)5Cl]Cl2 【解析】配合物的内界以配位键相结合,很牢固,难以在水溶液中电离,而内界和外界之间以离子键结合, 在溶液中能够完全电离。因此,相同质量的两种晶体在溶液中能够电离出的 Cl-是不同的,可以利用这一 点鉴别。 20.【答案】(1)E  (2)D  (3)C (4)电子分层排布,各能层能量不同 10 (5)R 【解析】(1)根据电离能的变化趋势知,Q 为稀有气体元素,R 为第ⅠA 族元素,S 为第ⅡA 族元素,T 为 第ⅢA 族元素,U 为第ⅠA 族元素,所以 R 和 U 处于同一主族。 (2)由于 U+为第ⅠA 族元素且比 R 电离能小,所以 U+的氧化性最弱。 (3)由于 Q 是稀有气体元素,所以氦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与此最像。 (4)电离能的突跃变化,说明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若 U 是短周期元素,则 U 是 Na,其核外电子排布式 为 1s22s22p63s1,由于 2s22p6 所处能层相同,所以它的第 2 次电离能飞跃数据发生在失去第 10 个电子时。 (5)同一周期,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ⅡA、ⅤA 族比相邻元素要高,因为其最外层电子呈全充满或半 充满结构。 21.【答案】(1)N>O>C (2)N2H4>P2H4>C2H4(3) 【解析】短周期元素为 1-18 号元素 A,B,C,E, G 的单质均有多种同素异形体,所以它们为硼、碳、氧、 硅、硫、磷中的一种,A, B, C, D, E, G 六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有如下关系 a+b=c,a+c=d,a+d=e,d+e=g,因各关系式中都有 a,且与其它元素和小于 18,所以若 a=1,则 b=5,所以 A 为氢元素,B 为硼元素,符合题意;所以 A 为 1 号氢元素,B 为 5 号硼元素,a+c=d,C 的单质均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可 能为碳,若为碳,则 d 为氮元素,E 为 8 号氧元素,符合题意;d+e=g,G 为 15 号磷元素,所以六种短周 期元素分别为 A 为 1 号氢元素,B 为 5 号硼元素,C 为 6 号碳元素,D 为 7 号氮元素,E 为 8 号氧元素,G 为 15 号磷元素; (1)C 为 6 号碳元素,D 为 7 号氮元素,E 为 8 号氧元素,同周期自左而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 ⅡA 族和第 IIIA 族反常,故第一电离能 N>O>C; (2)C2A4,D2A4,G2A4 三种化合物分别为 C2H4,N2H4,P2H4,分子间有氢键沸点高,没有氢键的分子量越 大沸点越高; (3)分子式为 C4D4E8 的物质为 C4N4O8,该物质中同种原子的化学环境完全相同,说明具有对称性,是一种 威力极强的炸药,说明含有硝基,所以含 4 个硝基。 22.【答案】(1)3 (2)A B C D sp2sp3 【解析】(1) 反应中有 4 mol N-H 键断裂时生成了 1.5 mol N2,1 mol N2 中有 2 mol π 键,则形成的 π 键有 3 mol; (2)Y 中有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配位键、氢键,C 有单键碳、双键碳,所以杂化方式有 sp3,sp2。 23.【答案】ρ=(1/2)个×58.5g·mol-1÷6.02×1023 个·mol-1)/(a3×10-24cm3)=(48.6/a3)g·cm-3 【解析】截取一个 1/8 大的小立方体如图,因各顶点上的 Na+或 Cl-为 8 个小立方体共用,故小立方体占 1/2 个 Na+,1/2 个 Cl-,即占 1/2Na+—Cl-离子对。立方体体积为:V=(a×10-8)3cm3,故密度:ρ=((1/2)个 ×58.5g·mol-1÷6.02×1023 个·mol-1)/(a3×10-24cm3)=(48.6/a3)g·cm-3 2019 届苏教版高中化学高考三轮冲刺复习 专题 13《化学与技术》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 15 小题) 1.用焦炭、水、空气来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C+H2O(g) CO+H2,CO+H2O(g) CO2+H2, N2+3H22NH3,参加反应的焦炭与氨气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3∶4B. 3∶2 C. 1∶1 D. 1∶2 2.根据下列物质的化学性质,判断其应用错误的是( ) A. 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B. CaO 能与 SO2 反应,可作工业废气的脱硫剂 C. 明矾水解时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可作漂白剂 D. 镧镍合金能大量吸收 H2 形成金属氢化物,可作储氢材料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煤是各种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 ②煤燃烧时,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氧化物和烟尘等污 染物 ③煤是以单质碳为主的复杂混合物 ④以煤为主要原料,不仅可以合成甲醇,还可以加工成高级 汽油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在冶金工业上,均不能用通常化学还原剂制得的金属组是 (  )。 A. Na,Ba,Mg,Al B. Na,K,Zn,Fe C. Zn,Fe,Cu,Ag D. Mg,Al,Zn,Fe 5.NaCl 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5℃,NaHCO3 在水中的溶解度比 Na2CO3 的大 B. 石灰乳与 Cl2 的反应中,Cl2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 常温下干燥的 Cl2 能用钢瓶贮存,所以 Cl2 不与铁反应 D. 图中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6.某些含结晶水的铝硅酸盐失水后成为多孔的晶体,这些孔穴能让气体和液体中直径比孔道小的分子通过, 而将大分子留在外面,起着“筛分”的作用,因此有“分子筛”之称,某沸石分子筛,其主要成分为 Na2H8AlxSi2O12,它可以用氧化物形式来表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2Na2O·Al2O3·4SiO2·4H2O B. Na2O·Al2O3·2SiO2·4H2O C. Na2O·Al2O3·SiO2·H2O D. 2Na2O·Al2O3·2SiO2·4H2O 7.下列化学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 氯化钾 B. 硝酸铵 C. 磷酸二氢钙 D. 硝酸钾 8.下列关于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煤是工业上获得苯及同系物的一种重要来源B. 煤的干馏过程只有化学变化 C. 煤是由多种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混合物 D. 煤除了主要含有碳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氢、氮、硫、氧等元素 9.下列方法适宜软化永久硬水的是(  ) A. 离子交换法 B. 长时间加热 C. 加入硫酸钠 D. 加入硝酸银 10.下列由事实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 维勒用无机物合成尿素,突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 B. 门捷列夫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元素周期律,表明科学研究既要继承又要创新 C. C60 是英国和美国化学家共同发现的,体现了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性 D. 科恩和波普尔因理论化学方面的贡献获诺贝尔化学奖,意味着化学已成为以理论研究为主的学科 11.海水中含有氯化镁,是镁的主要来源之一。从海水中提取镁,可按如下步骤进行:①把贝壳制成石灰 乳;②在引有海水的水渠中加入石灰乳、沉降、过滤、洗涤沉淀物;③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结晶、过 滤、干燥产物;④将得到的产物熔融后电解。关于提取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法对环境不会造成任何污染 B. 沉降、过滤、洗涤沉淀物操作中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 C. 若提取 12 kg Mg,则电子转移 1 000 mol D. 以上提取镁的过程涉及的离子反应共有 3 个 12.制肥皂时,皂化反应后加盐的作用是(  ) A. 加大溶液密度     B. 催化作用 C. 与甘油反应    D. 盐析使肥皂析出 13.在制玻璃的原料中,再加入下列物质后,可制得各种不同用途的玻璃: A. 氧化亚铜(Cu2O) B. 氧化钴(Co2O3) C. 氧化铅(PbO) D. 硼砂(Na2B4O7·10H2O)(1)制造化学仪器的玻璃需加入的物质是______。(2)制造光学仪器的玻璃需加入 的物质是______。(3)制造蓝色玻璃需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4)制造红色玻璃需加入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 14.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下列做法:①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②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③推 广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④推广使用清洁能源;⑤过量施用化肥、农药;⑥推广使用无氟冰箱。其中有 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 ①②④⑤ B. ②③④⑥ C. ①②④⑥ D. ③④⑤⑥ 15.金属陶瓷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高科技的复合材料,合成方法是将陶瓷(主要成分为 Al2O3、ZnO2 等耐高温 材料)和黏结金属(主要是 Cr、Mo、W、Ti 等高熔点金属)研磨混匀成型后,高温烧结使金属仍然以单质的 形式存在于金属陶瓷之中,据此判断合成工艺必须 (  ) A. 在氧气中合成 B. 在 HCl 气氛中合成 C. 在氮气气氛中合成 D. 在空气中合成 二、填空题(共 3 小题) 16.市场上出售的“热敷袋”中的成分主要是铁粉、碳粉、木屑和少量氯化钠、水等。“热敷袋”用塑料袋密封, 使用时从袋中取出轻轻揉搓就会放出热量,用完后袋内有大量铁锈生成,回答下列各问题:(1)“热敷袋”放出的热量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碳粉和氯化钠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有关的电极反应式和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精细化工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 (1)精细化学品往往有特定的功能从而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下列洗涤方法原理各不相同,请比较分析: 沾有油脂的器皿可用汽油擦洗,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可用洗洁精和水洗涤,其原 理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还 可 以 用 纯 碱 或 稀 氢 氧 化 钠 溶 液 洗 涤 , 其 原 理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水溶液的硬度很大,用肥皂与合成洗涤剂哪个洗涤剂效果 更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报道,我国某地发生误食工业用猪油的中毒事件,原因是工业品包装中混入有机锡等,下列有关叙述 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猪油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猪油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C.猪油发生皂化反应后,反应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D.猪油皂化反应完全后,反应混合物静置后分为两层 (3)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药剂,其化学名称为乙酰水杨酸,其分子结构如图: 阿司 匹林的一种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和两个羧基,且苯环上只有一个侧链,则阿司匹林的这种同分异构体的 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以苯酚为原料合成水杨酸,为阿司匹林的大量生产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其生产 阿司匹林的流程如下: 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现有一份“将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铵”的资料,摘录如下:“一个典型的实例:初步处理后的废气含 0.2% 的二氧化硫和 10%的氧气(体积分数)。在 400 ℃时废气以 5 m3·h-1 的速率通过五氧化二钒催化剂层与 20 L·h-1 的速率的氨气混合,再喷水,此时气体温度由 400 ℃降至 200 ℃,在热的结晶装置中得到硫酸铵晶体”(气 体体积均折算为标准状况),利用上述资料,用氨来除去工业废气中的 SO2,回答下列问题: (1)按反应中的理论值,二氧化硫与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该资料中这个比值是________,简述不采 用 2∶1 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计算,说明为什么废气以 5 m3·h-1 的速率与 20 L·h-1 速率的氨气混合? (3)若某厂每天排放 1×104m3 这种废气,按上述方法该厂每月(按 30 天计)可得硫酸铵多少吨?消耗氨气多少 吨? 三、实验题(共 3 小题) 19.工业上制取硝酸铵的流程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工业制硝酸的生产中,B 设备的名称是,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此生产过程中,N2 与 H2 合成 NH3 所用的催化剂是。1909 年化学家哈伯在实验室首次合成了氨,2007 年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哈伯研究所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 分别表示 N2、H2、NH3。图⑤表示生成的 NH3 离开催化剂表面,图②和图③的含义分别是、。 (3)在合成氨的设备(合成塔)中,设置热交换器的目的是;在合成硝酸的吸收塔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4)生产硝酸的过程中常会产生一些氮的氧化物,可用如下两种方法处理:碱液吸收法:NO+NO2+2NaOH=2NaNO2+H2O NH3 还原法:8NH3+6NO2 7N2+12H2O(NO 也有类似的反应) 以上两种方法中,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5)某化肥厂用 NH3 制备 NH4NO3。已知:由 NH3 制 NO 的产率是 96%、NO 制 HNO3 的产率是 92%, 则制 HNO3 所用去的 NH3 的质量占总耗 NH3 质量(不考虑其它损耗)的  %。 (6)硝酸铵是一种常用的氮肥,在贮存和使用该化肥时,应注意的事项及理由是: 20.工业上对海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电解饱和食盐水常用离子膜电解槽和隔膜电解槽。离子膜和隔膜均允许通过的分子或离子是________。 电解槽中的阳极材料为____________。 (2)本工艺流程中先后制得 Br2 、CaSO4 和 Mg(OH)2 ,能否按 Br2 、Mg(OH)2 、CaSO4 的顺序制备? 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溴单质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得多,四氯化碳与水不互溶,故可用于萃取溴,但在上述工艺 中却不用四氯化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实验室里需要纯净的氯化钠溶液,但现在只有混有硫酸钠、碳酸氢铵的氯化钠。某学生设计了如下方案:如果此方案正确,那么: (1)操作①可选择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仪器。 (2)操作②是否可改为加硝酸钡溶液?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进行操作②后,如何判断 SO42-已除尽,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操 作 ③ 的 目 的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为 什 么 不 先 过 滤 后 再 加 碳 酸 钠 溶 液 ? 理 由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操作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推断题(共 3 小题) 22.最近医用化学杂志报道,用聚乙交酯纤维材料所制成的医用缝合线比天然高分子材料(如肠线)还好。聚 乙 交 酯 纤 维 的 化 学 结 构 简 式 可 表 示 为 , 它 是 用 中 间 有 机 物 聚合而成的。 (1)试推导聚乙交酯纤维的单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联碱法(侯氏制碱法)和氨碱法的生产流程简要表示如下图:(1)沉淀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X 是________,Y 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Z 中除了溶解的氨气、食盐外,其它溶质还有________________;排出液 W 中的溶质除了氢氧化钙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 (4)从理论上分析,在氨碱法生产过程中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 补充氨气。 (5)根据联碱法中从母液中提取氯化铵晶体的过程推测,所得结论正确是 ________(填序号)。 a.常温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比氯化钠小 b.通入氨气目的是使氯化铵更多析出 c.加入食盐细粉目的是提高 Na+的浓度,促进碳酸氢钠结晶析出 (6)联碱法与氨碱法相比,指出联碱法的一项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 24.以食盐为原料进行生产并综合利用的某些过程如下图所示。(1)除去粗盐中的 Ca2+、Mg2+和 SO 离子,加入下列沉淀剂的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a.Na2CO3  b.NaOH  c.BaCl2 (2)将滤液的 pH 调至酸性除去的离子是________。 (3)电解氯化钠稀溶液可制备“84 消毒液”,通电时氯气被溶液完全吸收,若所得消毒液仅含一种溶质,写出 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上,可以用纯碱代替烧碱生产某些化工产品。如用饱和纯碱溶液与 Cl2 反应制取有效成分为 NaClO 的消毒液,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酸性:碳酸>次氯酸>碳酸氢根离子)。 (5)若向分离出 NaHCO3 晶体后的母液中加入过量生石灰,则可获得一种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其化学式是 ________。 五、计算题(共 1 小题) 25.铁的某种氧化物 20 g,在加热的条件下通入足量的 CO 完全反应,将生成的气体用石灰水吸收,得到沉 淀 37.5 g,求该氧化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前两个化学方程相加得:C+2H2O CO2+2H2 因此,有关系式 C~2H2① 而 N2+3H22NH3 中有:3H2~2NH3② 因此,①×3+②×2 得 3C~4NH3,故 n(C)∶n(NH3)=3∶4。 2.【答案】C 【解析】使蛋白质变性的化学因素有强酸,强碱,重金属盐,乙醇,丙酮等,A 正确。Ca+SO2=CaSO3 可 减少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B 正确。明矾作净水剂是由于水解产生的胶体粒子 Al(OH)3,吸附水中 的杂质达到净水效果,没有漂白作用,C 错误。镧镍合金可作储氢材料,D 正确。 3.【答案】C 【解析】煤是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除主要含有 C 元素外,还含有 H、O、S、N 等元素, 但不含碳单质和简单的有机物,因此①③是错误的;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所以②正 确,④正确。 4.【答案】A 【解析】金属的冶炼方法,根据金属的活动性归纳如下: 方法名称  冶炼的金属     举例 电解法: K~Al 2Al2O3 Al+3O2↑ 还原剂法: Zn~Cu 2Al+Fe2O3 2Fe+Al2O3 加热法 Hg、Ag HgS+O2 Hg+SO2 因为活泼金属的阳离子氧化性很弱,一般还原剂难以将它还原为金属,所以采用电解法,不活泼金属的阳 离子氧化性强,加热时可从化合物内部得电子被还原成单质,所以可用加热法。 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综合内容,拓展延伸至电解饱和食盐水、电解熔融氯化钠、侯氏制碱等 内容,但落点很低,仅考查 NaHCO3Na2CO3 的溶解度、工业制漂白粉,干燥的 Cl2 贮存和基本反应类型。 重基础、重生产实际应该是我们高三复习也应牢记的内容。Na2CO3 在水中的溶解度比 NaHCO3 的大,A 错误;石灰乳与 Cl2 的反应中氯发生歧化反应,Cl2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 正确;常温下干燥的 Cl2 能用钢瓶贮存仅代表常温 Cl2 不与铁反应,加热、高温则不然,C 错误;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为碳酸钠、水 和二氧化碳,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 错误。 6.【答案】B 【解析】根据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 x=2,故改写成氧化物的形式应为 Na2O·Al2O3·2SiO2·4H2O。 7.【答案】D 【解析】复合肥料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N、P、K)的化学肥料。依据所给物质的化学组成可以 推断 D 中含有 N 和 K 两种营养元素,因此答案应为 D。 8.【答案】B 【解析】B、煤是由多种有机物和少量的无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煤的干馏过程发生了复杂的物理、 化学反应。 9.【答案】A 【解析】离子交换法适宜软化永久硬水。 10.【答案】D 【解析】科恩和波普尔仅在某个方面取得了突破,化学仍是以实验为主的学科,D 项错。 11.【答案】C 【解析】沉降、过滤、洗涤沉淀物操作都是物理过程,提取 12 kg Mg,转移电子数为 ×2e-=1 000 mol e-。 12.【答案】D 【解析】皂化反应后的混合液是不分层的,需要加入食盐将肥皂的有效成分析出,即盐析。 13.【答案】(1)D (2)C (3)B (4)A 【解析】Cu2O 为红色,Co2O3 为蓝色,铅玻璃中光线折射率大,常制光学仪器,硼砂玻璃耐骤热骤冷,常作化学仪器。 14.【答案】C 【解析】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对环境有破坏作用,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必定会导致树木大量砍伐,对环 境保护不利。 15.【答案】C 【解析】由题给信息“高温烧结使金属仍然以单质的形式存在”知 C 正确,其他三个选项所列举的反应条件 均会使黏结金属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在高温下氧气与金属反应生成氧化物、在 HCl 气氛中金属变成氯 化物。 16.【答案】(1)铁粉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的热量 (2)碳粉构成原电池的正极,氯化钠溶液起电解质溶液作用,从而形成原电池,加速铁的氧化 (3)负极:2Fe-4e-===2Fe2+,正极:2H2O+O2+4e-===4OH-; 总反应:2Fe+O2+2H2O===2Fe(OH)2; 进一步发生的反应:4Fe(OH)2+O2+2H2O=== 4Fe(OH)3, 2Fe(OH)3===Fe2O3+3H2O[或 2Fe(OH)3===Fe2O3·nH2O+(3-n)H2O]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原电池电极反应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7.【答案】(1)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汽油与油脂互溶除去 洗洁精属于合成洗涤剂,含有亲水基和憎水基, 可将油污洗去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从而用纯碱或稀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除去油脂 用合成洗涤剂较 好,因为在硬水中肥皂会形成硬脂酸钙(镁)沉淀而失去去污能力 (2)B 【解析】 18.【答案】(1)1∶50 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过量的 O2 可提高 SO2 的转化率 (2)废气中 SO2 的速率为 1 000 L·m-3×5 m3·h-1×0.2%=10 L·h-1V(SO2)∶V(NH3)=10∶20=1∶2 恰好生成(NH4)2SO4 (3)3.54 t 硫酸铵, 0.91 t NH3 【解析】SO2 转化为一可逆反应,为提高 SO2 的转化率可用过量的 O2;据关系式 SO2~SO3~2NH3~ (NH4)2SO4 可知废气中 SO2 与 NH3 应以 1∶2 通入。 19.【答案】(1)氧化炉 4NH3+5O2 4NO+6H2O。 (2)铁砂网(或铁)。N2、H2 被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在催化剂表面,N2、H2 中化学键断裂 (3)利用余热,节约能源;可使 NO 循环利用,全部转化成 HNO3 (4)NH3 还原法 (5)53 (6)①不能与碱性肥料混施 硝酸铵溶液呈酸性;②不能剧烈撞击 硝酸铵易爆炸; ③不能在雨水较多的地区使用 硝酸铵吸水性强,易流失 【解析】(1)在上述工业制硝酸的生产中,B 设备是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反应,在氧化炉中进行;其中的方 程式是: 4NH3+5O2 4NO+6H2O; (2)根据流程图,N2、H2 被合成氨时在铁砂网中进行,故催化剂是铁砂网或铁;化学反应的过程是旧化 学键的断裂和新建的形成,根据分子结构观察图‚是 N2、H2 被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图 ƒ 表示在催化剂表面, N2、H2 中化学键断裂 (3)在合成氨的设备(合成塔)中,设置热交换器的目的是利用余热,节约能源;在合成硝酸的吸收塔 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有充足的氧气可使 NO 循环利用,全部转化成 HNO3 (4)绿色化学是要求反应对环境无污染、原子利用率高等优点,所以 NH3 还原法符合绿色化学 (5)根据氮原子守恒可知,NH3~NO~HNO3,则 1mol 氨气可得到硝酸 1mol×96%×92%=0.8832mol,由 HNO3+NH3═NH4NO3,则该反应消耗的氨气的物质的量为 0.8832mol,氨气的质量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则制 HNO3 所用去的 NH3 的质量占总耗 NH3 质量的百分数为:1mol÷(1mol+0.8832mol) ×100%=53% 故答案为:制 HNO3 所用去的 NH3 的质量占总耗 NH3 质量的 53%。 (6)硝酸铵是一种常用的氮肥,在贮存和使用该化肥时,应注意的事项及理由是①不能与碱性肥料混施 硝酸铵溶液呈酸性; ②不能剧烈撞击 硝酸铵易爆炸; ③不能在雨水较多的地区使用 硝酸铵吸水性强,易流失 20.【答案】(1)阳离子(或 Na+) 钛(或石墨) (2)否 如要先生成沉淀 Mg(OH)2,则沉淀中会夹杂有 CaSO4 沉淀,产品不纯 (3)四氯化碳萃取法工艺复杂、设备投资大、经济效益低、环境污染严重 【解析】(1)为防止 H2 和 Cl2 相遇,离子膜和隔膜均允许通过的离子为 Na+,根 据电解原理,该电解槽的阳极材料应该用惰性电极,如钛或石墨。(3)工业生 产中除了从理论上考虑外,还应从成本、工艺的简繁、可操作性、生产效率 等方面考虑。 21.【答案】(1)试管 坩埚 (2)不可以。改用 Ba(NO3)2 会在溶液中引入新的杂质离子 NO3-,后续操作中无法除去。 (3)取上层清液加入 BaCl2 溶液,若无沉淀,说明 SO42-已除尽 (4)除去过量的 Ba2+减少一次过滤操作 (5)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 CO2 和 HCl 【解析】实验的第①步是通过加热使混合物中的 NH4HCO3 分解除去,因此所选的仪器应是试管或坩埚。 在操作②中,如用 Ba(NO3)2 溶液,则会引入新的杂质。证明 SO42-是否除尽,则在滤液中加入 BaCl2 溶液, 看是否产生沉淀。而加入试剂除杂质时所加试剂尽可能过量,过量后应加入另一种试剂使之除去。加 Na2CO3 溶液的目的是使操作②中所加入的过量 BaCl2 溶液被除去。加入 BaCl2 溶液可以产生 BaSO4 沉淀, 加入 Na2CO3 溶液可以生成 BaCO3 沉淀,两者都是沉淀,可以采取一步过滤。当除去 Ba2+时,是加入过量 的 Na2CO3,而引入杂质 CO32-,加盐酸的目的是让 CO32-生成 CO2 而被除去,但 CO2 在溶液中仍有一定的 溶解,因此用煮沸的方法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 CO2。 22.【答案】(1)HO—CH2—COOH【解析】本题可采用逆推法,具体推导如下: (1) 由结构简式 可推知单体为 。既然高分子聚合物是由单 体缩去小分子形成的,观察聚合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原单体应为羟基酸,所以给其链节左边的 O 原子上加 H 原子,给右边的 上的 C 原子加—OH 即可。 (2)先由单体 进行分子间脱水形成环酯,即中间有机物 ,再 由中间有机物断裂成链状进一步形成高分子化合物 23. 【 答 案 】 (1)NaCl + NH3 + H2O + CO2===NaHCO3↓ + NH4Cl   (2)CO2   NH3   (3)NaHCO3 、 NH4Cl  CaCl2、NaCl (4)不需要 (5)b (6)不产生无用的 CaCl2(或提高了食盐的转化率等)。 【解析】(1)两种方法中沉淀池内产生的物质均为 NaHCO3 和 NH4Cl 且析出的均是 NaHCO3,发生的反应是 NH3+H2O+NaCl+CO2===NaHCO3↓+NH4Cl。 (2)两种方法中煅烧炉内发生的反应均是:2NaHCO3 Na2CO3+CO2↑+H2O↑,可见循环的 X 是 CO2。氨 碱法中:向母液加入 CaO 后,生成 NH3 循环利用,排出液 W 中含有 CaCl2 及未反应的 NaCl、Ca(OH)2 等。 (3)联碱法中,母液中含有 NaCl、NH3、NH4Cl(少量)、NaHCO3(少量)。 (4)从理论上分析,氨碱法生产中的母液主要含有 NH4Cl、NaHCO3,加入过量 CaO 后,NH4Cl 与 Ca(OH)2 反应生成 NH3,显然不用补充氨气。 (5)增大母液中 c(NH4+)和 c(Cl-)均可以使 NH4Cl 析出。 24.【答案】(1)cab 或者 cba 或者 bca  (2)CO 和 OH-(3)NaCl+H2O NaClO+H2↑ (4)2CO +Cl2+H2O===Cl-+ClO-+2HCO (5)NH3【解析】(1)除去 Ca2+、Mg2+和 SO 离子的沉淀试剂分别为 Na2CO3、NaOH 、BaCl2,为了不引入新的 杂质,加 Na2CO3 应在加 BaCl2 之后。故加入除杂试剂的顺序为 cab 或 cba 或 bca。(2) 滤液的 pH 调至酸 性目的是除去过量的 CO 和 OH-。(3)整个过程中,反应物是氯化钠和水,根据电解原理和“仅有一种溶 质”可判断出产物为次氯酸钠和氢气。(4)因为酸性:碳酸>次氯酸>碳酸氢根离子,故结合 H+的能力: CO > ClO->HCO ,再结合题意,反应物为碳酸钠溶液和氯气,则产物为 NaCl、NaClO、NaHCO3。(5) 饱和食盐水和 NH3、CO2反应生成 NaHCO3晶体和 NH4Cl。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 NH4Cl 反应生成 NH3。 25.【答案】该氧化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7∶3 【解析】CO 与铁的氧化物反应生成单质铁和 CO2 气体。CO2 通入石灰水中,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 CaCO3 沉淀 37.5 g。由此可计算出 CO2 的质量。 设生成 37.5 g CaCO3 沉淀时,需 CO2 的质量为 x CO2+Ca(OH)2====CaCO3↓+H2O 44 g 100 g x37.5 g ,x=16.5 g 再设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FexOy,则: FexOy+yCO====xFe+yCO2 56x+16y 44y 20 g 16.5 g (56x+16y)∶44y=20∶16.5 解得:x∶y=2∶3 则该铁氧化物为 Fe2O3。在三氧化二铁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m(Fe)∶m(O)=56×2∶16×3=7∶3。 2019 届苏教版高中化学高考三轮冲刺复习 综合测试卷 I一、单选题(共 15 小题) 1.(多选)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了著名的“侯氏制碱法”(流程简图如图),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下列有 关 说 法 正 确 的 是 ( ) A. 沉淀池中的反应物共含有六种元素 B. 过滤得到的“母液”中一定含有两种溶质 C. 图中 X 可能是氨气 D. 通入氨气的作用是使溶液呈碱性,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更多地析出沉淀 2.在一个不导热的密闭反应器中,只发生两个反应: a(g)+b(g) 2c(g);∆H0 进行相关操作且达到平衡后(忽略体积改变所做的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等压时,通入惰性气体,c 的物质的量不变 B. 等压时,通入 x 气体,反应器中温度升高 C. 等容时,通入惰性气体,各反应速率不变 D. 等容时,通入 x 气体,y 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 3.化学键使得一百多种元素构成了世界的万物。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 B. 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离子键,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C. 构成单质分子的粒子一定含有共价键D. 在氧化钠中,除氧离子和钠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外,还存在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斥 作用 4.下列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氯水中:c(Cl2)=2[c(ClO-)+c(Cl-)+c(HClO)] B. 氯水中:c(Cl-)>c(H+)>c(OH-)>c(ClO-) C. 等体积等浓度的氢氧化钠与醋酸混合:c(Na+)=c(CH3COO-) D. Na2CO3 溶液中:c(Na+)>c(CO )>c(OH-)>c(HCO )>c(H+) 5.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判断错误的是(  ) A. 乙烯和苯使溴水褪色的原理不同 B. 乙醇、乙酸都能和金属钠反应 C. C2H6O 只代表一种物质 D. 淀粉和纤维素都可作为工业上生产葡萄糖的原料 6.下图装置可用来监测空气中 NO 的含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外电路中电流由 Pt 电极流向 NiO 电极 B. Pt 电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C. NiO 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NO+O2--2e-====NO2 D. 每流经 1 m3 空气(假设 NO 被完全吸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2×10-7mol,则该空气中 NO 的含量约 为 3×10-2mg·m-3 7.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乙位于第ⅤA 族,甲与丙同主族,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则(  ) A. 原子半径:丙>丁>乙B. 单质的还原性:丁>丙>甲 C. 甲、乙、丙的氧化物均为共价化合物 D. 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不能相互反应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炽热碎瓷片的作用下,石蜡油分解产生了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乙烯 B. 葡萄糖遇碘水会变蓝,油脂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 C. 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燃料 D. 甲苯能与溴水反生化学反应,乙醇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9.把 3 体积 NO2 气体依次通过①饱和 NaHCO3 溶液;②浓硫酸;③Na2O2 后(假设每一步的反应都是充分 的),再用排水法收集残留气体,则收集到的气体是 (  )。 A. 1 体积 NO B. 1 体积 NO2 和 体积 O2 C. 体积 O2 D. 体积 NO 10.短周期主族元素 A,B,C,D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C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2,B,C,D 位于同一周期,C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既是 A 原子内层电子数的 3 倍又是 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 3 倍。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元素 A,C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弱酸 B. 元素 B 能与 A 的最高价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 C. 元素 B 和 D 能形成 BD2 型的共价化合物 D. D 的单质有毒,且有漂白性 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乙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生成的氯乙烷中,既有 1,1-二氯乙烷,又有 1,2-二氯乙烷B. 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分子中所含化学键为非极性共价键 C. 乙烯与 HBr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可生成溴乙烷 D. 苯与溴水在 FeBr3 作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溴苯 12.下列各化合物中,能发生酯化、还原、加成、消去四种反应的是(  ) A. CH3—CH===CH—CHO B. C. HOCH2—CH2—CH===CH—CHO D. 13.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电解质为铁氰化钾 K3[Fe(CN)6]和亚铁氰化钾 K4[Fe(CN) 6]的混合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K+移向催化剂 b  B. 催化剂 a 表面发生的化学反应:[Fe(CN)6]4﹣﹣e﹣═[Fe(CN)6]3﹣  C. [Fe(CN)6]3﹣在催化剂 b 表面被氧化  D. 电解池溶液中的[Fe(CN)6]4﹣和[Fe(CN)6]3﹣浓度基本保持不变 14.科技文献中经常出现下列词汇,其中与相关物质的颜色并无联系的是(  ) A. 赤色海潮B. 绿色食品 C. 白色污染 D. 棕色烟气 15.室温下,将 0.1000 mol 盐酸滴入 20.00 mL 未知浓度的某一元碱 MOH 溶液中,溶液 pH 随加入盐 酸体积变化曲线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一元碱溶液浓度为 0.100 0 mol B. a、b、c 点的水溶液导电性依次增强 C. b 点: D. 室温下,MOH 的电离常数 二、填空题(共 3 小题) 16.(1)可正确表示原子轨道的是:。 A.2s B.2d C.3pzD.3f (2)写出基态镓(Ga)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17.研究 CO2 的利用对促进低碳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1)已知石墨的标准燃烧热为 ykJ·mol-1,1.2g 石墨在 1.68L(标准状况)氧气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放出 xkJ 热量。则石墨与氧气反应生成 CO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温时,用 CO 还原 MgSO4 可制备高纯 MgO。①750℃时,测得气体中含等物质的量 SO2 和 SO3,此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 MgO 可制成“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其装置示意图如图 2 所示,该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 1 图 2 图 3 (3)二氧化碳合成甲醇是碳减排的新方向,将 CO2 转化为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O2(g) +3H2(g) CH3OH(g) +H2O(g) △H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取五份等体积 CO2 和 H2 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之比均为 1∶3),分别加入温度不同、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 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反应相同时间后,测得甲醇的体积分数 φ(CH3OH)与反应温度 T 的关系曲线如图 13 所示,则上述 CO2 转化为甲醇反应的 ΔH__________(填“>” “” “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充入少量 He 使容器内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均分子量变小 C. 继续加入少量 X,X 的转化率减小,Y 的转化率增大 D. 继续加入少量 Y,再次平衡时,Y 的体积分数比上次平衡小5.某 FeSO4、Fe2(SO4)3、H2SO4 的混合溶液 100mL,已知溶液中阳离子的浓度相同(不考虑水解),且 SO42﹣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6mol/L,则此溶液最多可溶解铁粉的质量为(  ) A. 11.2 g B. 16.8 g C. 19.6 g D. 22.4 g 6.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两种变化在本质上的差别是( ) A. 加热的温度不同 B. 得到的产品不同 C. 前者要隔绝空气,后者不必 D. 干馏是化学变化,分馏是物理变化 7.对室温下 100 mL pH=2 的醋酸和盐酸两种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加水稀释至溶液体积为 200 mL,醋酸溶液的 pH 变为 4 B. 温度都升高 20 ℃后,两溶液的 pH 不再相等 C. 加水稀释至溶液体积为 200 mL 后,两种溶液中 c(OH-)都减小 D. 加足量的锌充分反应后,两溶液中产生的氢气体积可用上图表示 8.1 mol Cu2S 与 2 mol FeO 投入到足量稀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得到 Fe(NO3)3、Cu(NO3)2、CuSO4 的混合溶 液,并产生 NO 气体。则最终反应所得 NO 的物质的量为(  ) A. 4 mol B. 5 molC. 6 mol D. 7 mol 9.一定温度时,向容积为 2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 SO2 和 O2,发生反应 2SO2(g)+O2(g) 2SO3(g)△H=-196kJ•moL-1,一段时间后达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 A. 反应在前 5min 的平均速率为 v(SO2)=0.08mol•L-1•min-1 B. 保持温度不变,向平衡后的容器中再充入 1molSO2 和 0.5molO2 时,v(正)>v(逆) C. 该温度,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11.25L•mol-1 D. 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 1.5molSO3,达平衡时 SO3 的转化率为 40% 10.准确移取 20.00mL 某待测 HCl 溶液于锥形瓶中,用 0.1000mol·L-1NaOH 溶液滴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装入 NaOH 溶液进行滴定 B. 随着 NaOH 溶液滴入,锥形瓶中溶液 pH 由小变大 C. 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停止滴定 D. 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测定结果偏小 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0.1 mol·L-1NH4Cl 溶液加蒸馏水稀释,溶液的 pH 不断减小 B. 常温下,pH=2 的 CH3COOH 溶液与 pH=12 的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 pHc(H+)>c(H2A)>c(A2-) 12.LED 产品的使用为城市增添色彩.下图是氢氧燃料电池驱动 LED 发光的一种装置示意图.下列有关叙 述正确的是(  ) A. a 处通入 O2  B. b 处为电池正极,发生了还原反应  C. 通入 O2 的电极发生反应:O2+4e﹣+4H+=2H2O  D. 该装置将化学能最终转化为电能 13.在 2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CO(g)+H2O(g) TCO2(g)+H2(g),有如下数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 实验 1 中,CO 的转化率为 80%  C. 650℃时,化学平衡常数 K=  D. 实验 1 再加入 1.0 mol H2O,重新达到平衡时,n(CO2)为 1.6 mol 14.已知: 锂离子电池的总反应为 LixC+Li1-xCoO2 C+LiCoO2 锂硫电池的总反应 2Li+S Li2S 有关上述两种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 A. 锂离子电池放电时,Li+向负极迁移 B. 锂硫电池充电时,锂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 理论上两种电池的比能量相同 D. 下图表示用锂离子电池给锂硫电池充电 15.某学生设计了如下方法对 X 盐进行鉴定: 由此分析,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 X 中一定有 Fe3+ B. Z 中一定有 Fe3+ C. Y 为 AgI 沉淀 D. X 一定为 FeBr2 溶液 二、填空题(共 3 小题) 16.下列物质的分子中①HCl ②H2O ③N2 ④H2O2 ⑤C2H4 ⑥C6H6 既有 σ 键,又有 π 键的是 ________。17.铅蓄电池是典型的可充电电池,它的正负极极板是惰性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氢、氧的氧化还 原): (1)放电时电解液中 H2SO4 的浓度将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 外电路通过 1 mol 电子时,理论上负极板的质量增加________g。 (2)在完全放电耗尽 PbO2 和 Pb 时,若按下图连接,电解一段时间后,则在 A 电极上生成________,B 电极 上生成____________,此时铅蓄电池的正负极的极性将________。 18.现有一份“将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铵”的资料,摘录如下:“一个典型的实例:初步处理后的废气含 0.2% 的二氧化硫和 10%的氧气(体积分数)。在 400 ℃时废气以 5 m3·h-1 的速率通过五氧化二钒催化剂层与 20 L·h -1 的速率的氨气混合,再喷水,此时气体温度由 400 ℃降至 200 ℃,在热的结晶装置中得到硫酸铵晶体”(气 体体积均折算为标准状况),利用上述资料,用氨来除去工业废气中的 SO2,回答下列问题: (1)按反应中的理论值,二氧化硫与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该资料中这个比值是________,简述不采 用 2∶1 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计算,说明为什么废气以 5 m3·h-1 的速率与 20 L·h-1 速率的氨气混合? (3)若某厂每天排放 1×104m3 这种废气,按上述方法该厂每月(按 30 天计)可得硫酸铵多少吨?消耗氨气多少 吨? 三、实验题(共 3 小题) 19. 如 图 是 实 验 室 制 备 1 , 2 一 二 溴 乙 烷 并 进 行 一 系 列 相 关 实 验 的 装 置 ( 加 热 及 夹 持 设 备 已 略). 有关数据列表如下: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 G 的名称为,G 中药品为 1,3 的无水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写出制 备乙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装置 B 中长直导管的作用是。 (3)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 E 中大试管,但又不能过度冷却(如用冰水),其原因是。 (4)某学生发现反应结束时,G 中试剂消耗量大大超过理论值(装置不漏气),其原因是。 (5)有学生提出,装置 F 中可改用足量的四氯化碳液体吸收多余的气体,其原因是。 (6)若消耗无水乙醇的体积为 100mL,制得 1,2 一二溴乙烷的体积为 40mL,则该反应的产率为。 20.二氧化硫是硫的重要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二氧化硫有毒,并且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无论是实验室制备还是工业生产,二氧化硫尾气吸收或烟气脱硫都非常重要。 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室可用铜和浓硫酸加热或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制取二氧化硫。 如果用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并希望能控制反应速度,上图中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写字母)。 (2)若用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制取 3.36 L(标准状况)二氧化硫,至少需要称取亚硫酸钠 g(保留一位小数); 如果已有 4.0%亚硫酸钠(质量分数),被氧化成硫酸钠,则至少需称取该亚硫酸钠 g (保留一位小数)。 (3)实验室二氧化硫尾气吸收与工业烟气脱硫的化学原理相通。石灰-石膏法和碱法是常用的烟气脱硫法。石灰-石膏法的吸收反应为 SO2+Ca(OH)2→CaSO3↓+H2O。吸收产物亚硫酸钙由管道输送至氧化塔氧化,反 应为 2CaSO3+O2+4H2O→2CaSO4·2H2O。其流程如下图: 碱法的吸收反应为 SO2+2NaOH→Na2SO3+H2O。碱法的特点是氢氧化钠碱性强,吸收快,效率高。其流程 如下图: 已知: 石灰-石膏法和碱法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原理相同之处是。和碱法相比,石灰-石膏法的优点是,缺点是。 (4)在石灰-石膏法和碱法的基础上,设计一个改进的,能实现物料循环的烟气脱硫方案(用流程图表示)。 21.某实验小组以 H2O2 分解为例,研究浓度、催化剂、溶液酸碱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常温下按照如下 方案完成实验。 (1)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常温下 5% H2O2 溶液的 pH 约为 6,H2O2 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时由于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无法得出结论。资料显示,通常条件下 H2O2 稳定,不易分解。为了达 到实验目的,你对原实验方案的改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③、④、⑤中,测得生成氧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 分析上图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推断题(共 3 小题) 22.10 ℃时加热 NaHCO3 饱和溶液,测得该溶液的 pH 发生如下变化: (1)甲同学认为,该溶液的 pH 升高的原因是 HCO 的水解程度增大,故碱性增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认为,溶液 pH 升高的原因是 NaHCO3 受热分解,生成了 Na2CO3,并推断 Na2CO3 的水解程度 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NaHCO3。 (2)丙同学认为甲、乙的判断都不充分。丙认为,只要在加热煮沸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试剂 X,若产生沉淀, 则__________(填“甲”或“乙”)的判断正确。试剂 X 是________。 A.Ba(OH)2 溶液 B.BaCl2 溶液 C.NaOH 溶液 D.澄清的石灰水 (3)将加热后的溶液冷却到 10 ℃,若溶液的 pH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8.3,则________(填“甲” 或“乙”)的判断正确。 (4)查阅资料,发现 NaHCO3 的分解温度为 150 ℃,丙断言________(填“甲”或“乙”)的判断是错误的,理由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已知元素 A、B、C、D、E、F 均属前四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其中 A 含有 3 个能级,且每个能级 所含的电子数相同,C 的基态原子 2p 轨道有 2 个未成对电子;C 与 D 形成的化合物中 C 显正化合价;E 的 M 层电子数是 N 层电子数的 4 倍,F 除最外层原子轨道处于半充满状态,其余能层均充满电子,请回 答下列问题: (1)元素 A、B、C 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是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F 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F 的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是下图中的_______(填写“甲”、“乙” 或“丙”)。 (3)B 与 C 形成的四原子阴离子的立体构型为,其中 B 原子的杂化类型是。 (4)任写一种与 AB-离子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 (5)F(OH)2 难溶于水,易溶于氨水,写出其溶于氨水的离子方程式。 (6)D 和 E 形成的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其化学式为, 已知晶体的密度为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NA,则晶胞边长 a=cm。(用 、NA 的计算式表示) (7)A、B、C 三种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氰酸有两种结构,一种分子内含有叁键,称为氰酸,另一种分子 内不含叁键,称为异氰酸,且两种结构中所有原子最外层均已达到稳定结构,分子中也不含环状结构。请 分别写出氰酸和异氰酸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X、Y、Z、W 是四种短周期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1)Y 单质分子中 σ 键和 π 键的个数比是     ;X—W 键和 Y—W 键相比,键能较小的是     (用 元素符号表示);X、Y、W 三种元素能形成的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共价键,则该物质的化学式 为    。 (2)比 X 原子序数大 12 的元素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 (3)与 X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分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的非金属单质是      (填写化学式),元素 Y 的简 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远高于同族相邻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其主要原因是。 (4)在 25℃、101 kPa 下,已知 6.75 g Z 单质在 O2 中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状态,放热 209.5 kJ,该反应的热 化学方程式是。 五、计算题(共 3 小题) 25.氨和联氨(N2H4)是氮的两种常见化合物,在科学技术和生产中有重要的应用。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计算: (1)联氨用亚硝酸氧化生成氮的另一种氢化物,该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3.0,其中氮原子的质量分数为 0.977,计算确定该氢化物的分子式。该氢化物受撞击则完全分解为氮气和氢气。4.30 g 该氢化物受撞击后 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 (2)联氨和四氧化二氮可用作火箭推进剂,联氨是燃料,四氧化二氮作氧化剂,反应产物是氮气和水。 由联氨和四氧化二氮组成的火箭推进剂完全反应生成 72.0 kg 水,计算推进剂中联氨的质量。 (3)氨的水溶液可用于吸收 NO 与 NO2 混合气体,反应方程式为 6NO+ 4NH3=5N2+6H2O,6NO2+ 8NH3= 7N2+12H2O;NO 与 NO2 混合气体 180 mol 被 8.90×103g 氨水(质量分数 0.300)完全吸收,产生 156 mol 氮气。吸收后氨水密度为 0.980 g/cm3。计算:①该混合气体中 NO 与 NO2 的体积比。②吸收后氨水的物 质的量浓度(答案保留 1 位小数)。 (4)氨和二氧化碳反应可生成尿素 CO(NH2)2。尿素在一定条件下会失去氨而缩合,如两分子尿素失去一分子氨形成二聚物: 已知常压下 120 mol CO(NH2)2 在熔融状态发生缩合反应,失去 80 mol NH3,生成二聚物(C2H5N3O2)和三 聚物。测得缩合产物中二聚物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0.60,推算缩合产物中各缩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26.Na2SO3·7H2O 是食品工业中常用的漂白剂、抗氧化剂和防腐剂。Na2SO3 在 30℃时的溶解度为 35.5 g/100 g H2O。 (1)计算 30℃时 Na2SO3 饱和溶液中 Na2SO3 的质量分数 。(保留 2 位小数) (2)计算 30℃时 271 g Na2SO3 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 (3)将 30℃的 Na2SO3 饱和溶液 271 g 冷却到 10℃,析出 Na2SO3·7H2O 晶体 79.5 g,计算 10℃时 Na2SO3 在 水中的溶解度。 27.一瓶久置的 Na2SO3(杂质只有 Na2SO4),为了测定其纯度,取样品 5.0g 配成 100mL 溶液,取其中 25.00mL 于锥形瓶中,用 0.10mol•L-1 酸性 KMnO4 溶液进行滴定,到终点时消耗 KMnO4 溶液 20.00mL.求此样品的 纯度.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A 项,苯分子中不含典型的碳碳双键,错误;B 项,由于碳酸根离子发生水解反应,正确;C 项, 标准状况下己烷为液体,错误;D 项,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浓度降低,稀硫酸不与铜反应,转移的电 子的数目小于 0.92NA,错误。 2.【答案】C 【解析】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氯离子失电子生成氯气,阴极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溶液中得到氢氧 化钠溶液,是氯碱工业,A 正确; 海水提取氯化钠后得到的卤水,加入碱沉淀镁离子生成氢氧化镁,加入盐酸溶解,通过浓缩蒸发,电解氯 化镁得到金属镁,加入氯气氧化溴离子、碘离子为单质,加入萃取剂通过蒸馏得到溴单质,碘单质,从海 水中可以制取镁、溴、碘等物质,B 正确; 电解精炼铜,粗铜做阳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锌离子、铜离子等,电精炼铜(含少量 Fe、Zn、Pt)的电 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有 Fe2+、Zn2+、Cu2+,C 错误; 镀件上电镀铜,镀件做电解池阴极镀层,金属铜金属做阳极,含镀层金属铜离子的电解质溶液,D 正确; 选 C 3.【答案】A 【解析】CO2 在 NaHCO3 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因此不能形成喷泉;NH3 极易溶于水生成 NH3·H2O,NH3·H2O 发生电离生成 OH-,遇酚酞使之显红色;H2S 和 CuSO4 反应生成 CuS 黑色沉淀;HCl 极易溶于水,且和 AgNO3 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因此 A 不正确。 4.【答案】D 【解析】A.充入少量 He 使容器内压强增大,但是反应体系中各气体的分压没有发生改变,平衡不移动, 错误;B.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确,但是气体的总质量没变,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 故平均分子量增大;C.X 是固体,改变固体的用量对平衡几乎没有影响,错误;D.继续加入少量 Y,平 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再次平衡时,Y 的体积分数比上次平衡小,正确。 5.【答案】A 【解析】溶液中 n(SO42﹣)=0.1L×6mol•L﹣1=0.6mol,FeSO4、Fe2(SO4)3、H2SO4 的溶液中阳离子的浓度相同,所以阳离子物质的量也相同,则有 n(Fe2+)=n (H+)=n(Fe3+),设 Fe2+、Fe3+、H+三种离子物质的量均为 n,根据电荷守恒知道:2n+3n+n=0.6mol×2, 解得 n=0.2mol, H+、Fe3+都能与 Fe 反应生成 Fe2+,最后溶液的成分为 FeSO4,则 n(FeSO4)=0.6mol,根据 Fe 的守恒可知, 此溶液最多溶解铁粉的物质的量为 0.6mol﹣0.2mol﹣0.2mol=0.2mol, 则此溶液最多溶解铁粉的质量为 0.2mol×56g/moL=11.2g,选 A. 6.【答案】D 【解析】分馏:用加热蒸馏、冷凝的方法把液体混合物分成不同沸点范围的产物,里面无新物质生成,属 于物理过程。煤的干馏是指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煤分解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7.【答案】B 【解析】A 选项中醋酸是弱酸,存在电离平衡,加水稀释至 200 mL 时,pH<4;C 选项中加水稀释时,两 种溶液中 c(OH-)都增大;D 选项中 pH 相等的醋酸溶液和盐酸,醋酸溶液的浓度大于盐酸,二者与足量的 锌反应得到的氢气体积不相等。 8.【答案】A 【解析】2 mol +1 价的铜离子失去 2 mol 电子变成了+2 价,1 mol -2 价硫离子失去 8 mol 电子 变成了+6 价,2 mol +2 价的铁离子失去 2 mol 电子变成了+3 价,所有还原剂共失去了 12 mol 电 子,只有氮元素得到电子,从+5 价变成+2 价,所以最终生成 NO 为 12/3=4 mol,A 正确。 9.【答案】D 【 解 析 】 A 、 根 据 已 知 数 据 , 用 二 氧 化 硫 表 示 化 学 反 应 速 率 ,正确; B、温度不变,向平衡后的容器中 再充入 1molSO2 和 0.5molO2 时,相当于增大压强,化学平衡正向移动,v(正)>v(逆),故 B 正确; C、 2SO2(g)+O2(g) 2SO3(g) 初始量(mol):2 1 0 变化量(mol):1.2 0.6 1.2 平 衡量(mol):0.8 0.4 1.2 容器体积为 2L,化学平衡常数 , 正确; D、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 1.5mol SO3,如果转化率是 40%,则 2SO2(g)+O2(g) 2SO3 (g) 初始量(mol/L):0 0 0.75 变化量(mol/L):0.3 0.15 0.3 平衡量(mol/L):0.3 0.15 0.45 则 ,不等于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错误. 10.【答案】B 【解析】A 项,滴定管用水洗涤后,还要用待装溶液润洗,否则将要引起误差,错误;B 项,在用 NaOH 溶液滴定盐酸的过程中,锥形瓶内溶液由酸性逐渐变为中性,溶液的 pH 由小变大,正确;C 项,用酚酞 作指示剂,锥形瓶中溶液应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时才能停止滴定,错误;D 项,滴 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碱液的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大,错误。 11.【答案】B 【解析】加水稀释溶液的浓度减小,所以 0.1mol·L-1NH4Cl 溶液加蒸馏水稀释时,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减小,则 溶液的 pH 不断增大,故 A 错误;CH3COOH 在溶液中部分电离,所以常温下,pH=2 的 CH3COOH 溶液中醋酸的 浓度大于 0.01mol·L-1,pH=12 的 NaOH 溶液中氢氧化钠的浓度为 0.01mol·L-1,所以二者等体积混合后,醋酸过 量,溶液的 pHc(H+)>c(A2-)>c(H2A),故 D 错误。 12.【答案】B 【解析】A、由电子流向可知 a 为负极,b 为正极,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通入氢气,正极上发生还原反 应,通入的是氧气,错误; B、b 为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O2+2H2O+4e﹣═4OH﹣,发生还原反应,正确; C、通氧气的一极为 b 极,b 为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O2+2H2O+4e﹣═4OH﹣,错误; D、该装置的能量转换有化学能、电能和光能,错误. 13.【答案】C 【解析】A.在 650℃时 CO(g )+H2O(g) CO2(g)+H2(g), 起始(mol) 2.0 1.0 0 0 转化(mol) 0.8 0.8 0.8 0.8 平衡(mol) 1.2 0.2 0.8 0.8平衡常数 K= = = , 在 800℃时 CO(g )+H2O(g) CO2(g)+H2(g), 起始(mol) 2.0 2.0 0 0 转化(mol) 1.0 1.0 1.0 1.0 平衡(mol) 1.0 1.0 1.0 1.0 平衡常数 K= =1, 由此可知在 650℃时平衡常数大于 800℃的平衡常数,即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故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 反应,错误; B.在 650℃时 CO(g )+H2O(g) CO2(g)+H2(g), 起始(mol) 2.0 1.0 0 0 转化(mol) 0.8 0.8 0.8 0.8 平衡(mol) 1.2 0.2 0.8 0.8 CO 的转化率= ×100%=40%,错误; C.由 A 中的计算可知,650℃时,化学平衡常数 K= ,正确; D.设平衡时 n(CO2)为 x,则 CO(g )+H2O(g) CO2(g)+H2(g), 起始(mol) 2.0 2.0 0 0 转化(mol) x x x x 平衡(mol) 2﹣x 2﹣x x x 平衡常数 K= = ,解得 x≠1.6,错误.14.【答案】B 【解析】电池工作时,阳离子(Li+)向正极迁移,A 项错误;锂硫电池充电时,锂电极上发生 Li+得电子生 成 Li 的还原反应,B 项正确;两种电池负极材料不同,故理论上两种电池的比能量不相同,C 项错误;根 据电池总反应知,生成碳的反应是氧化反应,因此碳电极作电池的负极,而锂硫电池中单质锂作电池的负 极,给电池充电时,电池负极应接电源负极,即锂硫电池的锂电极应与锂离子电池的碳电极相连,D 项错 误。 15.【答案】B 【解析】由反应过程可知,Z 与 KSCN 溶液反应后溶液显红色,Z 中一定有 Fe3+;而 X 中不一定有 Fe3+,也可能 是 Fe2+被酸化硝酸根氧化为 Fe3+,AgI 沉淀为黄色而不是淡黄色,AgBr 为淡黄色沉淀,所以只有 B 项正确。 16.【答案】N2、C2H4、C6H6  【解析】当两个原子间能形成多个共用电子对时,先形成一个 σ 键,另外的原子轨道只能形成 π 键。N2 中 有三个共价键:一个 σ 键,两个 π 键;C2H4 中碳碳原子之间有两个共价键:一个 σ 键,一个 π 键;C6H6 中碳碳原子之间有 7 个共价键:6 个 σ 键,1 个 π 键。 17.【答案】(1)小  48 (2)Pb PbO2 对换 【解析】(1)放电时为原电池,正极为 PbO2,其电极反应式为 PbO2+4H++SO +2e-===PbSO4+2H2O。 从电池总反应式可知,随着电池放电,H2SO4 不断被消耗,因此,其浓度逐渐变小;由 Pb+SO -2e- ===PbSO4 可知,当外电路通过 1 mol e-时,理论上负极板有 0.5 mol Pb 变为 0.5 mol PbSO4,即质量增加 96 g·mol-1×0.5 mol=48 g。(2)当完全放电耗尽 PbO2 和 Pb 时,两极均变为 PbSO4,再按图中通电——电解时, A 极板发生反应:PbSO4+2e-===Pb+SO ,B 极板发生反应:PbSO4+2H2O-2e-===PbO2+4H++ SO 。此时铅蓄电池的正负极的极性将对换。 18.【答案】(1)1∶50 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过量的 O2 可提高 SO2 的转化率 (2)废气中 SO2 的速率为 1 000 L·m-3×5 m3·h-1×0.2%=10 L·h-1 V(SO2)∶V(NH3)=10∶20=1∶2 恰好生成(NH4)2SO4 (3)3.54 t 硫酸铵, 0.91 t NH3 【解析】SO2 转化为一可逆反应,为提高 SO2 的转化率可用过量的 O2;据关系式 SO2~SO3~2NH3~ (NH4)2SO4 可知废气中 SO2 与 NH3 应以 1∶2 通入。19.【答案】(1)连通滴液漏斗; ; (2)防止倒吸; (3)1,2-二 溴乙烷易凝结成固体而发生堵塞; (4)副反应发生或反应太剧烈乙醇部分挥发; (5)尾气的成分是 乙烯和溴,二者都易溶于四氯化碳; (6)27.26%. 【解析】(1)G 的名称为连通滴液漏斗;乙醇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 170℃时生成乙烯,方程式为:其反 应方程式为: ; (2)长直导管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3)液溴易挥 发,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 E,能减少液溴挥发,由表中数据可知 1,2-二溴乙烷的熔点为 9℃,如 用冰水冷却时温度太低,1,2-二溴乙烷会凝结为固体,从而导致导管堵塞; (4)乙醇在浓硫酸作催化 剂作用下会有乙醚等副产物生成,反应太剧烈时乙醇部分挥发;(5)实验中尾气的成分是乙烯和溴,二 者都易溶于四氯化碳,所以能用四氯化碳液体吸收多余的气体; (6)n(乙醇)=(100mL×0.79g/ml) ÷46g/mol=1.7173mol,n(1,2-二溴乙烷)=(40mL×2.2g/ml)÷188g/mol=0.4681mol,该反应的产率为 ; 20.【答案】(1)a e (2)18.9 19.8 (3)利用 SO2 是酸性氧化物,可与碱反应 原料易得,吸收成本低 吸收速率慢,效率低 (4) 【解析】(1)用硫酸和亚硫酸钠制取 SO2 的试剂为固态和液态,反应条件不需加热,可通过控制添加硫酸的 速率来控制反应速率,结合装置可知 a,e 可达到目的; (2)由硫守恒可得:Na2SO3~SO2,因此需称取 m(Na2SO3)=126 g•mol-1× =18.9 g ; 4 g 亚 硫 酸 钠 氧 化 为 硫 酸 钠 后 质 量 变 为 =4.5 g,则有 4.0%亚硫酸钠被氧化为硫酸钠的样品中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100%=95.5%,因此称取变质样品的质量应为:18.9g÷95.5%=19.8 g; (3)石灰-石膏法与碱法吸 收 SO2 都是利用 SO2“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的性质”;利用题中已知和有关信息可知采用石灰-石膏法所用原料易得,成本低等,但因 Ca(OH)2 碱性弱,导致吸收速率慢,效率低; (4)依据上述流程操作存在的 缺点,能实现物料循环的烟气脱硫方案 21.【答案】(1)降低了活化能 (2)H2O2 H++HO (3)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向反应物中加入等量同种催化剂(或将盛有反应物的试管放入同一热水浴 中) (4)碱性环境能增大 H2O2 分解的速率,酸性环境能减小 H2O2 分解的速率 【解析】(1)加入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更多的分子成为活化分子,从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2)常温下,H2O2 的 pH 约为 6,则 H2O2 为弱酸,其电离方程式为 H2O2 H++HO 。 (3)实验①、②中均没有使用催化剂,只是增大了 H2O2 的浓度,故实验①、②的目的是探究浓度对化学 反应速率的影响。 因实验过程中现象不明显,可采用升温或使用同种催化剂的方法加快反应速率来达到实验目的。 (4)实验③、④、⑤中 H2O2 的浓度相同,并加入相同量的同种催化剂,而改变的条件是④中酸性增强,⑤ 中碱性增强。通过相同时间内产生 O2 的快慢(⑤>③>④)可得出如下结论:溶液的碱性增强,能加快 H2O2 的分解,而溶液的酸性增强,能减慢 H2O2 的分解。 22.【答案】(1)HCO +H2O≒H2CO3+OH- 大于 (2)乙 B (3)等于 甲(或高于 乙) (4)乙 常压下加热 NaHCO3 的水溶液,溶液温度达不到 150 ℃ 【解析】(1)HCO 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HCO +H2O≒H2CO3+OH-,当 NaHCO3 分解生成 Na2CO3,且 Na2CO3 的水解程度大于 NaHCO3 时,乙同学的判断才是正确的。 (2)Na2CO3 和 NaHCO3 溶液都能和 Ba(OH)2、Ca(OH)2 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和 NaOH 溶液混合都无明显 现象,BaCl2 和 Na2CO3 产生白色沉淀,和 NaHCO3 溶液不反应,则加入 BaCl2 溶液,若产生沉淀,说明乙正确。 (3)10 ℃时溶液的 pH=8.3,则溶液为 NaHCO3,若 pH 高于 8.3,则溶液为 Na2CO3 溶液或 Na2CO3 和 NaHCO3 的混合液,因为 Na2CO3 水解程度大。加热后冷却到 10 ℃,若 pH 高于 8.3,说明 NaHCO3 分解生成 Na2CO3 和 CO2,CO2 挥发,冷却后 pH 升高,乙正确;若 pH 等于 8.3,说明升、降温只影响了 HCO 的水解平衡, 甲正确。 (4)常压下加热 NaHCO3 的水溶液温度不可能达到 150 ℃,所以乙的判断是错误的。 23.【答案】(1)C O N (2)3d104s1 丙 (3)平面三角形 sp2 (4)C22-或 O22+ (5)Cu(OH)2+4NH3·H2O = Cu(NH3)42++ 2OH-+ 4H2O (或 Cu(OH)2+4NH3= Cu(NH3)42++ 2OH-) (6)CaF2(7) 【解析】24.【答案】 (1)1∶2 N-H NH4Cl (2)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 3d104s1) (3)F2 氢化物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4)4Al(s)+3O2(g)=2Al2O3(s) ΔH=-3 352 kJ·mol-1 (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根据 X、Z 的信息知 X 是 Cl,Z 是 Al,根据同周期的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趋势知 Y 是ⅡA 族或ⅤA 族元素,根据 W 与 Y 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知 Y 是 N,W 是 H。 (1)N2 的结构式为 N≡N,σ 键与 π 键的个数比为 1∶2,非金属性 Cl>N,则 N—H 键键能小些,N、H、Cl 形 成的化合物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键的是 NH4Cl。 (2)比 Cl 的原子序数大 12 的是 29 号元素铜,电子排布式为 3d104s1。 (3)HCl 分子含 18 个电子,则与其有相同电子数的非金属单质是 F2,氨气的沸点比同主族的相邻元素的氢 化物高,是因为氨分子间存在氢键。 (4)根据题意 1 mol Al 燃烧放热 838 kJ,热化学方程式为 4Al(s)+3O2(g)=2Al2O3(s) ΔH=-3 352 kJ·mol-125.【答案】(1)HN34.48 (2)64 kg (3)①9:1 ②2.4 mol/L (4)3:1:1 【解析】(1)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3.0,其中氮原子的质量分数为 0.977,则氢原子的质量分数为 0.023,则 n(N):n(H)= =3:1,所以最简式为 HN3,设化学式为(HN3)n,有(1+14×3)n=43, n=1,所以分子式为 HN3,4.30 g 该氢化物的物质的量为 n= =0.1mol,根据反应 2HN3═H2+3N2, 共 产 生 气 体 的 物 质 的 量 为 0.2mol , 体 积 为 0.2mol×22.4L/mol=4.48L 。 (2) 反 应 的 方 程 式 为 : 2N2H4+N2O4═3N2+4H2O,生成 72.0 kg 水时,n(H2O)= =4000mol,则消耗的 n(N2H4)=2000 mol, 联氨的质量为 2000 mol×32 g/mol=64000 g,即 64 kg; (3)①根据 N 原子守恒可求得参加反应的氨的物质的 量,n(NH3)+180 mol=156 mol×2,n(NH3)=132mol。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可求得 NO 与 NO2 的物质的量,设为 NO 的物质的量 x,NO2 的物质的量为(180 mol-x),132 mol×3=xmol×2+(180-X) mol×4, x=162 mol,(180 mol-x)=18 mol,NO 与 NO2 体积比为 162:18=9:1; ②根据质量守恒可求得反应后溶液质 量 , 8.90×103g+162 mol×30 g•mol-1+18 mol×46 g·mol-1-156 mol×28 g•mol-1=10220 g , 其 溶 液 体 积 为 =10428 cm3=10428 mL =10.428 L,反应后溶液中剩余溶质氨的物质的量是 ,吸收后 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4 mol•L-1; (4)三聚物有两种情况,一种为链状缩合时每生成一摩尔三聚物同时生成 2 摩尔氨气,一种为环状缩合时每 生成一摩尔三聚物同时生成 3 摩尔氨气,根据二聚物物质的量分数为 0.6,则三聚物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0.4,设二聚物的物质的量为 x,链状三聚物的物质的量为 y,环状三聚物的物质的量为 z,则有 2x+3y+3z=120,x+2y+3z=80,x:(y+z)=3:2,解之得 x=30 mol, y=10 mol,z=10 mol。 26.【答案】(1)30℃时 Na2SO3 饱和溶液中 Na2SO3 的质量分数为 0.26 (2)30℃时 271 gNa2SO3 饱和溶液中水 的质量为 200 g(3)10℃时 Na2SO3 在水中的溶解度为 19.5 g 【解析】(1)根据 Na2SO3 的溶解度,ω(Na2SO3)= ≈0.26; (2)271 g 饱和溶液中,假设其含有的溶剂质量为 x,则 ,解之得:x=200 g; (3)冷却溶液 后,析出晶体 79.5 g,根据其晶体 Na2SO3•7H2O 的组成,其中含有水和亚硫酸钠为:m(Na2SO3)=79.5 g× =39.75 g,m(H2O)=79.5 g-39.75 g=39.75 g,10℃时 Na2SO3 的质量为 271 g- 200 g-39.75 g=31.25 g,10℃时 H2O 的质量为 200 g-39.75 g=160.25 g;假设 10℃时 Na2SO3 的溶解度为 y ,解得 y=19.5 g。 27.【答案】50.4%。 【 解 析 】 20mL 样 品 溶 液 消 耗 n(KMnO4)=0.020L×0.1mol/L=0.002mol , 则 100mL 样 品 溶 液 消 耗 n(KMnO4)=0.002mol× =0.008mol , 5SO32-+2MnO4-+6H+═5SO42-+2Mn2++3H2O 5 2 n(SO32-)0.01mol n(SO32-)= =0.02mol 故 n(Na2SO3)=n(SO32-)=0.02mol, 故样品纯度= ×100%=50.4%

资料: 8611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