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民族工业的萌芽出现在明末清初 B.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高潮出现在抗战期间
C. 抗战结束后,民族工业得到迅速的恢复 D. 辛亥革命后,国内出现了兴办民族工业的热潮
2.电视台拍摄了一部反映我国近代人们社会生活的电视剧,以下镜头不符合史实的是 ( )
A. 人们坐在家中读报纸 B. 男主角上街被剪掉了辫子
C. 剧中人物穿着中山装、西服、新式旗袍 D. 人们见面就叩头,口中称着“大人”“老爷”
3.下列情景你认为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张之洞坐轮船到北京向光绪帝述职
B. 慈禧太后对《申报》的某些报道甚为不满
C. 慈禧太后逃离北京后打电报给李鸿章让其到北京同八国联军谈判
D. 1912年孙中山在电影院欣赏3D电影
4.清末有一个状元,面对民族危亡,毅然弃官还乡,走“实业救国”之路,毛泽东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赞扬说“中国的轻工业不能忘记他”。他就是( )
A. 张謇 B. 周学熙 C. 荣宗敬 D. 荣德生
5.张謇15岁中秀才,41岁中状元,办厂遭遇困境时,翰林院催他回京任职,他固辞道:“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清状元110人,但状元经商成就大业,并造福社会只有他一人。以下哪项不属于他的事迹( )
A. 走上了实业救国的道路 B. 他的创业经历折射了民族企业的艰难曲折历程
C. 提出“父教育而母实业”口号,发展教育 D. 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民用工业大生纱厂
6.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
A. 《药》 B. 《阿Q正传》 C. 《文学改良刍议》 D. 《狂人日记》
7.阅读下面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拥有厂家
拥有资本
工人人数
9
1913
689家
33亿元
27万多
1920
1795家
50亿元
55万多
A. 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 B. 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大量外国资本
C. 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的企业 D. 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8.在凤凰卫视资讯台的《风范大国民》一集节目中,介绍了一个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的人,你知道他是谁吗( )
A. 李鸿章 B. 詹天佑 C. 张謇 D. 侯德榜
9.每周一的学校升旗仪式上,同学们都会高唱国歌。那么,谱写国歌的曲作者是谁?( )
A. 聂耳 B. 冼星海 C. 田汉 D. 徐悲鸿
10.嘉兴有一座南湖革命纪念馆,馆内三楼展厅里全方位地展示着自行车、收音机、电视机、手机等日常生活用品的发展历程。这直观地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 )
A. 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B. 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C. 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 D. 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
11.下图是中国第一家现代出版机构的标志。该出版机构创办于( )
A. 洋务运动时期 B. 戊戌变法时期 C. 辛亥革命时期 D. 新文化运动时期
12.火车和轮船的发明距今约有( )
A. 一百年左右 B. 二百年左右 C. 三百年左右 D. 四百年左右
9
13.中国的读书人,自古大都以参加科举,考取功名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而在中国近代,却有一位状元,毅然弃官从商,成为著名实业家。他是( )
A. 詹天佑 B. 张骞 C. 张謇 D. 荣宗敬
14.毛泽东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赞扬说:“轻工业不能忘记他”。他就是我国清末状元实业家( )
A. 陈独秀 B. 张謇 C. 梁启超 D. 林则徐
15.詹天佑曾经说:“中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我以为耻!”这体现了詹天佑的( )
①爱国主义精神②浓厚的民族自豪感③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④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6.清末状元张骞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如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他认为解决“目前之急”的关键是( )
A. 兴办实业 B. 创办学堂 C. 筹划海防 D. 编练新军
17.育才中学初二(3)班的历史兴趣小组要准备一期“近代中国摄影作品展”,你认为不可能收集到的历史照片是( )
A. 慈禧太后的生活照 B. 林则徐虎门销烟时的留影
C. 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开幕典礼留影 D. 武昌起义后的武昌城门楼
18.中国近代史上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
A. 《申报》 B. 商务印书馆 C. 《民报》 D. 中华书局
19.2006年7月1日,被誉为“天路”的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创造了世界交通史上又一奇迹。近代中国人独立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 )
A. 京张铁路 B. 沪宁铁路 C. 陇海铁路 D. 京沪铁路
二、材料分析题
9
20.阅读下列材料:郭沫若在阐述他写《屈原》的意图时说:“全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受着愤怒,因而我便把时代的愤怒复活到屈原的时代去了。换句话说,我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的时代。”
请回答:
(1)郭沫若创作《屈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2)郭沫若所说的“全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受着愤怒”的事件是什么?
(3)在当时,历史剧《屈原》创作有何现实意义?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以洋务运动为起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不仅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了变化,也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在近代史上,交通通讯工具开始在近代中国出现。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的应用,有线电报的传入,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新闻报纸、出版机构开始出现,中国社会的生活开始变得丰富多彩。
(1)火车、轮船的传入和应用,给近代中国带来哪些影响?
(2)我国什么时候开始架设有线电报?
(3)电报、照相和电影的传入,分别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4)最著名的“新闻报纸”是什么?当时最著名的出版机构是什么?
(5)“社会习俗”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有哪些?(举出一点即可)
(6)从近代社会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中,你感悟最深的是什么?(答出一点即可)
22.步入近代以来,我国工业从无到有,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工业强国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主要企业分布示意图
该图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的成就?请分别写出一个为“自强”和“求富”而创办的企业名称分)。
(2)材料二:
图一:民国初年民族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单位:千元)表
9
图二:1912——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在各省分布比例
根据材料二的两个图表,简要写出这个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
(3)材料三:
1957年新中国经济建设成就分布示意图
我国政府当时是如何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从材料可以看出,完成了哪些任务?
9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史实的识记。题目考查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程的识记,A选项我国民族工业的萌芽出现实在洋务运动中,故错误。B选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高潮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故错误。C选项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民族工业也没能得到很好的恢复,故错误。D选项是正确的,依据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第二子目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的内容中:“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他们认为,‘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发展的概况、原因、影响。
2.【答案】D
【解析】【分析】解题时首先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我国近代人们社会生活”,依据所学可知,当时出现的现象有剪辫易服,用握手礼代替跪拜礼,“大人”“老爷”改称“先生”“君”,故正确答案选择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答案】D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轮船在鸦片战争后就传入了中国,张之洞坐轮船到北京向光绪帝述职是可能的。《申报》于1872年在中国上海创办,慈禧太后能够看到这份报纸。1871年中国就出现了电报,故在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中慈禧太后能够使用电报传讯。而D项3D电影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所以D项不可能发生。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识记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主要表现。
4.【答案】A
【解析】【分析】甲午战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日益加剧。为挽救民族危亡,清末状元张謇毅然投身实业,怀揣实业救国的梦想,创办大生纱厂,之后又在教育,交通等方面做出贡献,被誉为“状元实业家”。故本题答案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孙被称为近代“状元实业家”的人。
5.【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察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中状元实业家张謇的历史史实,根据题目信息“清状元110人,但状元经商成就大业,并造福社会只有他一人”判断此人是张謇,面对民族危机,多家贫困,张謇弃官从商,发展实业,提倡实业救国,并提出“父教育而母实业”口号,发展教育,D项表述错误,大生纱厂是民族工业,民用工业是洋务派创办的,本题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是当时社会的两大思潮,本题学生容易错把民用工业和民族工业混淆起来,民用工业是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创办的,有一定的最求利润的目的,但封建性仍然很强,民族工业是民族资产阶级创办的,完全和外国资本主义竞争,争夺市场和原料,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打压,同学们要注意区分。
6.【答案】D
9
【解析】【分析】1917年胡适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为新文学形式作出初步设想。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选择答案D。
【点评】此题考查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7.【答案】D
【解析】【分析】上表反映了1913年──1920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其原因是列强忙于一战,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本题难度不大,注意扎实掌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
8.【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詹天佑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A项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B项詹天佑,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负责京张铁路的修建,经过努力,到1909年,京张铁路全线通车,C项是辛亥革命时期实业救国的代表人物,D项打破了西方国家对制碱技术的垄断,本题选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的识记能力,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研修建造的第一条铁路,总工程师詹天佑功不可没,此题还可以设计出一道连线题:
把下列人物和相对应的成就用线连接起来
李鸿章 修筑我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
张謇 江南制造总局
侯德榜 打破西方制碱技术的垄断
詹天佑 大生纱厂
9.【答案】A
【解析】【分析】《义勇军进行曲》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1949年,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被定为代国歌,1982年,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被定为国歌。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近现代文化的知识点,考查了《义勇军进行曲》的内容。解答本题应熟记《义勇军进行曲》的有关知识,理解该歌曲体现的内涵。
10.【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选A【点评】考查社会生活的变化
11.【答案】A
【解析】【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897年在上海创办了商务印书馆,是中国近代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1897年正处于洋务运动时期。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
12.【答案】B
【解析】【分析】分析题干,火车和轮船都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候发明创造的,火车由英国人史蒂芬孙于1825年试车成功,轮船由美国人富尔顿于1807年试航成功。应该距今有二百年左右,因此答案为B。
考点:此题考查人类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它涉及到世界史,而初二学生们还没有学习世界史,对世界史相对陌生。
13.【答案】C
【解析】【分析】詹天佑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爱国工程师,他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张骞几次出使西域,促进了中国同西亚各国的友好关系;荣宗敬是著名的民族实业家,但他并不是科举状元;而张健被称为状
9
元实业家,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所以应该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历史知识的记忆能力。
14.【答案】B
【解析】【分析】张謇是我国清末状元,他抱着实业救国的志向,回家乡创办了大生纱厂,故选B。陈独秀领导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梁启超是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之一,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
【点评】关于张謇,学生还要知道,他创办的大生纱厂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一家较大规模的棉纺织企业。20世纪20年代,张謇创办的企业处境艰难,濒临破产。他兴办实业的历程,成为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
15.【答案】D
【解析】【分析】我们要学习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点评】学习詹天佑精神
16.【答案】A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中给出了清末状元张骞这段话中强调“救国的根本在实力”在此,张骞认为解决“目前之急”的关键是实业救国。《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在中国开矿设厂,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张骞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于是他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状元实业家张骞的救国主张。
17.【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照相与电影的出现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第一子目照相与电影的出现中的内容:“照相术于19世纪30年代末在西方国家诞生,40年代以后传人中国。”可知,照相术是在19世纪40年代传入中国的,而虎门销烟发生于1839年,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照相与电影的出现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照相与电影出现的影响。
18.【答案】B
【解析】【分析】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商务印书馆的相关知识点。
19.【答案】A
【解析】【分析】近代中国人独立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詹天佑设计的京张铁路,故选A。
【点评】关于京张铁路,学生还要知道,它是1909年全线建成通车的,它的路轨铺设采用了“人”字形减缓坡度。它的建成。振奋了民族精神,为中国工程界赢得了荣誉。
二、材料分析题
20.【答案】(1)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了最为艰苦的时期,国民党顽固派积极反共,消极抗日,国统区统治黑暗,人人自危。
(2)蒋介石集团积极反共,破坏抗战,制造了皖南事变。
(3)表达了作者对国民党黑暗统治的不满,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对全国人民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团结抗战、反对分裂发挥了重要的舆论作用。
9
【解析】【分析】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现实,要领会作品产生的年代,反映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点评】考查作品反映的年代
21.【答案】(1)方便了全国各地人们的交往,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2)1880年以后。
(3)电报:加强了人们之间的联系和各种信息的传递;照相和电影: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为后人留下了珍贵资料。
(4)《申报》;商务印书馆
(5)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希望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
(6)我们应该与时俱进,革新落后的思想与观念,顺应时代的潮流和发展趋势。(其它内容也可)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涉及辛亥革命后社会生活的变化。前五问涉及课本知识,依据课本知识解答即可,第六问,结合近代社会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谈感受,需要学生自主发挥,我们应该与时俱进,革新落后的思想与观念,顺应时代的潮流和发展趋势。
【点评】考查辛亥革命后社会生活的变化。
22.【答案】(1)洋务运动。江南制造总局、安庆内军械所等。汉阳铁厂,开平矿务局等。
(2)发展快,轻工业,沿海分布。
(3)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发展交通运输业等.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图反映了洋务运动的成就;为“自强”而创办的企业名称是:江南制造总局、安庆内军械所等,为“求富”而创办的企业名称是:汉阳铁厂,开平矿务局。(2)根据材料二的两个图表的数据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是:发展快,轻工业,沿海分布。(3)我国政府当时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开展第一个五年计划,从材料的图表中可以看出,完成的任务有:重点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发展交通运输业等。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2)本题主要考查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3)本题主要考查第一个五年计划。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