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政论文)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微观经济是整个社会经济的基础,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提高微观层次的经济发展质量。首先,生产经营者要确保产品和服务符合法律法规提出的质量要求,并且能够满足消费者的质量需求。1993年,我国颁布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并于2000年、2009年两次进行修改,为我国产品质量控制提供了法律制度保障。生产经营者努力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其次,生产经营者要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生产和服务的效率和效益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最后,要积极鼓励创新创业。勇于创新、自主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将微观创新创业小溪汇聚成全社会高质量发展大河的必由之路。
宏观经济状况体现一个国家经济的总体水平。在新时代,只有实现宏观层次的高质量发展,才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宏观层次的高质量发展,主要应抓好以下几方面:第一,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和保持总体经济的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正视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特别是发展质量和效益不够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升、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等问题,努力寻求解决之道。第二,提高总体经济的投入产出效益,把各项成本特别是各层次的管理成本切实降下来。重点是通过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和行政管理成本。第三,在宏观经济管理方面,进一步增强对可能发生的市场风险、外部风险特别是金融风险等各类经济风险的预判和识别能力,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风险形成,化解风险冲击或减缓风险影响。第四,进一步提高应对经济领域重大突发事件特别是外部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能力主要包括:物质能力如应对能源、 粮食、外汇储备等方面突发事件的能力,政策反应能力如信息搜集处理能力、突发事件预案储备等。在对风险的预判、识别以及重大突发事件应对方面,宏观调控水平是国家总体经济发展质量的一个重要体现。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必须落实到社会民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上。这主要表现在:第一,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能够满足全体居民的需要。第二,能够创造较为充分的就业机会,形成基本合理的收入分配体制机制,使居民总体收入稳定提高,中等收入群体不断壮大,基本消除贫困。第三,社会风气积极向上,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人们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社会氛围公平、公正、民主、和谐。第四,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生态环境得到充分保护,居民生活环境美好宜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节选自2018年第14期《新华文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要想使我国经济取得高质量的发展,不管何时,我们都要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内在要求。
B.高质量发展是建成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基础,是一个需要不懈努力的过程。
C.要想实现我国经济宏观层次的高质量发展,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应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D.我们要高度重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列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颁布、修改情况,意在证明法律法规对提高微观经济发展质量的作用。
B.文章主要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突出强调了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C.文章论证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微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宏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社会民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D.文章在论证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时谈到,高质量发展有若科学的理论概括和发展要求,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微观层次的高质量发展中谈到,提高生产和服务的效率和效益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B.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升、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等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是我们当下要克服的重点。
C.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可以落实到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产品,就业机会,社会风气,绿色发展理念等社会民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上。
D.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党的十九大不仅以新思想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也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着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把“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将“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目标,党的十九大站在中国与世界的交汇点上,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对新时代中国外交作出了重要部署,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国际视野和天下情怀。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才能让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交相辉映,不断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局面。
今天的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努力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就要把握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的新内涵。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新型国际关系的内涵从“以合作共赢为核心”,充实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既是对新时代中国外交思想的丰富发展,也是对未来世界秩序演进方向的重要判断。紧紧围绕建设新型国际关系这一战略选择,我们就能超越强者必霸、赢者通吃、结盟对抗、零和博弈等旧思维模式,让铸剑为犁、永不再战的理念深植人心,让发展繁荣、公平正义的理念践行人间。
人类社会从未像今天这样唇齿相依,也从未像今天这样面临众多共同挑战。“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党的十九大以“五个世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了方向。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就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按照党的十九大的战略部署,我们将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不断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更好地成为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国际秩序维护者。
世界命运握在各国人民手中,人类前途系于各国人民的抉择。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展现新作为、焕发新气象,和世界各国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摘编自《努力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八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党的十九大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
B.党的十九大认为新型国际关系的内涵已经发生了根本转变,从“以合作共赢为核心”转变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
C.“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成为世界各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目标。
D.新时代的中国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各国人民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着眼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判国际发展趋势,深入阐述了中国外交的立场和使命。
B.文章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和人类的责任为立论前提,指向了中国人民为世界共同繁荣所作的努力。
C.文章第三段分析了新型国际关系的新内涵,为下文论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下了基础。
D.对于“五个世界”,文章第四段先交代背景和具体内容,接着指出了它的意义,最后指出了它对人类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局面,就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B.只有超越强者必霸、赢者通吃、结盟对抗、零和博弈等旧思维模式,才能实现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的战略目标。
C.只有按照党的十九大的战略部署,采取必要的行动和措施才能使我国更好地成为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国际秩序维护者。
D.如果没有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那么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将无法实现。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重大进展。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7年底的3046万人,年均减少1370万人。到2020年,我国将告别农村绝对贫困,贫困县全部摘帽的目标也将实现。2016年,全国592个贫困县中已有28个摘帽;2017年,又有125个贫困县申请摘帽,目前正在进行评估。但是,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和贫困县摘帽,并不意味着农村贫困的消失,农村贫困在2020年后仍将以相对贫困和多维度贫困的形式存在。特别是,如果目前的脱贫工作质量不高,一些贫困人口即使现在脱贫了,将来也有可能返贫。因此,衡量脱贫攻坚成效,关键要看能否做到不返贫;而做到不返贫,就要实现脱贫攻坚成果可持续。
一个地区可持续脱贫,需要建立起可持续的脱贫机制。可持续的脱贫机制,主要是指在制度上形成保障贫困户脱贫后不会返贫的机制,在新的贫困出现或出现返贫现象时具有能够有效兜底的制度保障。例如,教育扶贫特别是在深度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不仅是防止新的贫困产生的有效机制,还是防止返贫的重要制度保障。在当前脱贫摘帽的决胜阶段,建立起可持续的脱贫机制、确保可持续脱贫非常重要。
一个地区可持续脱贫,需要脱贫产业可持续发展。看一个地区是不是实现了真正脱贫,不能只看发展了多少脱贫产业、农民收入短期增加多少,更要看脱贫产业能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比如,有的地区贫困人口收入提高较慢,主要原因是产业单一,贫困人口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农业特别是种植业。这类地区贫困人口可持续脱贫的出路就在于,发展多种产业,实现收入多元化。要深入实施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提升工程,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对贫困户增收带动作用明显的种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特色手工业和乡村旅游,积极培育和推广有市场、有品牌、有效益的特色产品。与此同时,要对发展扶贫主导产业面临的技术和市场等风险进行评估,制定防范和处置风险的有效措施。
一个地区可持续脱贫,还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各地应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各种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扶贫救助机制,探索符合贫困群众特点的综合性脱贫机制。要激励企业积极参与扶贫,落实国有企业精准扶贫责任,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公益扶贫。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加快建立社会组织帮扶项目与贫困地区需求信息对接机制,确保贫困人口发展需求与社会帮扶有效对接。同时,积极组织动员各类志愿服务团队、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开展扶贫志愿服务。
(摘编自李小云《脱贫摘帽重在不返贫》,《人民日报》2018年08月26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新时代我国扶贫工作取得重大进展,2012年起每年脱贫人口都超过一千万。
B.衡量脱贫攻坚成效要看能否做到不返贫,因为目前的脱贫工作质量不高。
C.建立可持续的脱贫机制就是做好教育扶贫,在新的贫困出现时有效兜底。
D.实现脱贫产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评估扶贫主导产业的相关风险,制定有效措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三个角度分析一个地区可持续脱贫的措施,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意义重大。
B.文章以脱贫后又返贫的可能性为立论前提,并由此引出了有关可持续脱贫的建议
C.文章立足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的立场,运用了比喻论证和举例论证来论证有关主张
D.对于扶贫工作,文章先交代背景,再提出问题,用大量篇幅阐述脱贫不返贫的措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贫困农村目前存在着相对贫困和多维度贫困两种形式,所以要审视脱贫又返贫问题。
B.建立起可持续的脱贫机制、确保可持续脱贫在当前脱贫摘帽的决胜阶段意义重大
C.只要能够发展多种脱贫产业,实现收入的多元化,就能确保脱贫产业可持续发展
D.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需要激励企业积极参与,落实它们的精准扶贫责任。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全球经济、金融、贸易、生产和投资一体化时代,贸易强国应该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广义上看,当今可进行国际贸易的不仅包括传统的商品和服务,还包括货币、规则、技术以及产品标准。后者属于全球公共品和地区公共品范畴,也必须纳入到贸易强国的评判标准中,并作为划分贸易强国分类体系的一部分。
贸易强国不是少数贸易大国的专有品,贸易小国也能成为贸易强国。贸易小国囿于国内市场规模、资源要素数量等限制,不可能形成很大的贸易规模,但它们可能在某些细分产品市场上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也应该属于贸易强国。因此,能否在商品与服务的生产中利用已有比较优势以及培育新优势是贸易强国的标志之一。更进一步,贸易强国应该具有层级结构。
从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视角来看,贸易强国的内涵又有所不同。以往的贸易强国概念一般针对最终产品而言,但随着GVC贸易逐渐占主导地位,能否管控和协调GVC,能否占据GVC主导位置,能否在GVC某个生产工序上具有比较优势则是贸易强国所需要具备的新品质。事实上,一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只是由于参与GVC低端的加工组装环节,才得以很快提高其贸易规模,并在表面上出口高技术产品,但获取的增加值并不高。发达国家仍控制着GVC高端环节,并攫取了发展中国家出口的高技术产品的绝大部分增加值。所以,GVC背景下的贸易强国更多地应该表现为对GVC的控制能力、关键零部件产品和生产性服务的生产能力以及相应的创造贸易增加值的能力。
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能力也是贸易强国的重要标志。一国境内生产能力不等于国际交换能力,后者更多取决于跨国生产能力、国际运输能力、国际营销能力等。跨国资本流动和跨国企业并购是形成国际化生产经营网络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的主要形式。所以国际投资、跨国公司的数量和作用是衡量一国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的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尺度,也是贸易强国的重要标志。
本国货币的国际流通能力往往反映了一个国家贸易的综合实力。国际交换与国内交换不同,国际交换中商品和服务的定价权不仅来自一国商品和服务的贸易量,还来自该国货币在世界的流通能力。除了黄金具有世界货币的天然属性之外,在金本位制结束后,纸币在世界上能否具有较强的流通能力,取决于三种功能,即贸易结算功能、投资工具功能和储蓄货币功能。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这些功能,流通能力必然不强,那么也就不可能取得商品和服务交换中的定价权。
一个国家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的能力越强,越能占据国际贸易的有利位置。国际贸易必须在一定的全球经济治理框架下进行,同时也受这种治理框架的制约。依据经济学属性,全球经济治理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全球公共品,传统上把它们归纳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国际规则。第二类是主权经济体为国际规则的执行所提供的运行载体、平台或其成本。第三类是企业和私人机构对优化国际经济治理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或服务。本文提出第四类全球公共品,即跨国公司(或其行业协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技术标准、规范和准则。国际贸易中必须有各国都遵循的商业规则,这种规则的制订,攸关利益,而贸易强国一般都有较大的话语权。
(摘编自裴长洪、刘洪愧《中国怎样迈向贸易强国——一个新的分析思路》)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贸易强国的评判标准不仅涉及商品与服务,也涉及货币、技术等全球公共品。
B.贸易强国主要体现在贸易规模上,也体现在细分产品市场的国际竞争能力上。
C.贸易强国不是在出口最终产品上具有优势,而是占据全球价值链的主导地位。
D.贸易强国既体现在国内生产能力上,也体现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能力上。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在论证贸易强国不只有少数贸易大国时,进而指出贸易强国应该进行分类。
B.文章通过比较论证法,有力证明了创造贸易增加值的能力对贸易强国的重要性。
C.依据经济学属性,文章在对全球经济治理进行分类时,把它们归纳为三种类别。
D.对于贸易强国,文章先交代背景和评判标准,然后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它的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贸易强国只针对最终产品而言,一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或可称得上贸易强国。
B.一国的货币在世界的流通能力强,那么该国就能取得商品和服务交换中的定价权。
C.中国只有加强对GVC的控制能力和提供全球公共品的能力,才可能成为贸易强国。
D.贸易强国的评判标准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本文仅仅是对该问题的一种新阐释。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作为一种发展战略,有国内外经验可供参考。要使乡村振兴战略获得成功,必须了解国外乡村振兴的经验教训以及我国历次“三农”政策实施的原因与效果,在发展思路和具体措施上进行实质性的创新。
通过制度与技术创新振兴农村产业。没有产业的振兴,其他方面的振兴和发展就失去了基础。产业发展是指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发展与融合。农业的发展主要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非农产业的发展需要吸引多元化的发展主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需要创新制度,探索促进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流动的政策措施。
新时期需要有高起点,尤其是要避免过去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发展中有时出现的产业雷同、挡次不高、无序竞争等现象。近期,需要在选准特色主导产业的基础上,重点考虑重组产业链,并适当调整空间布局,促进企业联盟和技术创新联盟的发展,逐步将传统的农业产业集群改造升级为现代创新集群。未来,则需要在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推动龙头企业集群发展,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使其不但在农业产业链中发挥影响,同时在科技产业链与价值链中显示出应有的作用。
通过社会管理创新实现乡村宜居。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有效治理都是为了实现乡村宜居,而这些必须依靠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协调各种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
随着农村社区建设与发展进程的推进,无论是社会管理格局、社会管理体制、社会管理方式,还是社会管理问题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需要我们进行社会管理创新。越来越多的中介组织、非政府组织等第三部门渴望参与农村社区建设,这势必会影响原来的管理格局。随着地方政府的放权以及村民自治意识的增强,管理方式必然要发生转变。因此,需要因地制宜,根据农村社区的发展程度确定不同的社会管理方式。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要追求“以人为本”,为各利益相关者提供参与平台和利益诉求渠道,通过全民参与解决社会问题。只有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提高乡村振兴多元主体参与决策的程度, 才能减少决策的偏误和实施的阻力,实现发展成果的共享。因此,只有通过构建有效的民间参与机制等,才能有效保障农民的利益,减少各种社会冲突,确保乡村振兴具体项目的顺利推进。
(摘编自高启杰《乡村振兴需要实质性创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发展融合是其他方面振兴发展的基础,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
B.非农产业的发展需要促进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流动,因此只有非农产业需要创新。
C.农业产业化示范区既能影响农业产业链,也能在科技产业链与价值链中显示其作用。
D.传统的农业产业集群产业雷同、档次不高、无序竞争,因此要改造升级为现代创新集群。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以十九大报告引出乡村振兴战略,论述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必要的举措。
B.文章从制度技术创新与社会管理创新两方面论述了乡村振兴需要的实质性创新内容。
C.文章第五段论述了社会管理的格局、方式等,为乡村振兴战略实质性创新指明了方向。
D.文章全文采用总一分结构;其中,后面三段层层推进,论述了实现乡村宜居的必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乡村振兴战略获得成功,参照国外乡村振兴的经验教训进行实质性的创新是必要前提。
B.社会管理的实质性创新可以实现乡村宜居,从而推进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有效治理。
C.中介组织、非政府组织不参与农村社区建设,乡村管理格局和方式就不会发生改变。
D.全民参与解决社会问题,利于有效保障农民的利益,确保乡村振兴具体项目的顺利推进。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观察中国经济的一扇新窗
日前,国家统计局对外发布,2015年-2017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分别为123.5、156.7、210.1,分别比上年增长23.5%、26.9%和34.1%。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逐年攀升,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正加速发展壮大。
新动能是什么?普通人也并不陌生。它是奔驰于街巷的新能源汽车,劲舞于戈壁的风力叶片;是手机轻点就及时递达的高铁外卖,电商超市里现买现做的海鲜大餐;是远在千里的智慧工厂,也是近在身边的共享经济;它是“云”端的服务、“网”上的便捷,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迸发的汩汩智慧,更是观察当代中国经济的一扇新窗。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告别短缺是中国经济的主旋律,工业产量是观察中国经济的重要窗口。以钢产量为例,1989年,6000万吨钢产量令多少中国人夜不能寐;1996年,“亿吨钢铁壮国威”更成为媒体热词。然而,2015年,当我们拥有12亿吨钢铁产能的时候,却陷入了“钢铁沦为‘白菜价’”的窘境,钢铁去产能还成了“国家任务”。那么这一年,中国经济撞上“冰山”了吗?这一年,中国经济不仅一如既往稳中向好,对外货物贸易总额还稳居世界首位,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跑赢人均CDP增速!可见,告别短缺之后,再以传统工业品产量去衡量中国经济的冷热,是不合时宜的。
不仅是传统工业品产量,不少传统指标都难以全面反映当今中国的经济活力,亟须新动能指数来“拾遗补缺”。铁路货运量与工业用电量,曾被视为中国经济“晴雨表”。过去几年,当这两个指标迅速下行时,也有人高呼“中国经济即将硬着陆”。然而,他们忽略了,我国服务业占GDP比重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然超过第二产业。
中国旧动力高速扩张期已经过去,新动能正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向好不可忽视的力量。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三新”经济增加值近13万亿元,相当于GDP的比重为15.7%。新动能无疑是缓解经济下行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不仅如此,当我们打开新动能指标这扇新窗,就会发现一个别开生面的活力中国。这里是日均注册近5.3万户市场主体、一年诞生80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创业热土;这里也是一天运输1亿件快递、—年产生29.2万亿元电子商务平台交易额的网络大国;这里更是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突破万亿元大关,研发投入强度超过欧盟15个初创国家平均水平的创新中国。新动能源源不断地涌流,将为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回顾改革开放40年,将所有指数拼凑起一条上升的时间线,就是我国一部转型升级的“时间简史”,每一个指标都透露着奋斗者的精彩,也预示着中国经济无可限量的未来。
(《人民日报》2018年11月28日09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据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消息来看,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已飞速壮大。
B.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下的中国新动能,是衡量当代中国经济状况的"晴雨表"。
C.中国旧动力高速扩张期过去之后,新动能将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
D.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促进了中国的转型升级,预示着中国经济的前景将更加光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运用了数据分析法来证明观点,切中了经济发展这一领域的要领,使得全文具有了胜于雄辩的说服力。
B.文章通过对比,论证了只有完成由传统工业到新动能模式的转型升级,中国经济才有无可限量的未来这一观点。
C.文章第二段以描述的方式呈现新动能现状,使读者对新动能有真观具体的了解,但这种方式又有别于下定义。
D.文章论证分析理性而客观,但字里行间也传达出作者对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的自豪感。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逐年攀升,使我们看到了奋斗者的精彩与一个更具活力的中国。
B.新动能不断涌流,为缓解经济下行压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C.告别短缺后,以传统工业品产量来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已不合时宜,也许会被淘汰。
D.打开新动能指标这扇新窗,世界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创新的中国,一个智慧的中国。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和“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建设什么样的中国、怎样建设中国”这一问题的具体回应。它具有三个维度,内含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价值理念,蕴藏着新时代应该塑造与弘扬的伦理与道德。它不仅具有审美意义,而且还是先进文化的表征。
“美丽中国”的价值维度。“美丽中国”宏伟目标的设定体现了人们对“美的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改革开放带来了生产力的迅速释放,却也使资源与环境、物质享受与精神追求之间的隐性矛盾日益显现。建立在单纯追求物质丰富基础上的幸福是不完整的,也是不可持续的。幸福是物质生产丰富与精神生活愉悦的统一,“美丽中国”建设就是将“物质美”与“精神美”统一起来,从而将美的形式与内容统一起来,以物质与精神共同美的视角去审视中国整体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让中国变得物质富饶、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善。“美丽中国”建设既强调变美的过程又突出美的结果,最终成就幸福的理想状态。可以说,生态整体繁荣是“美丽中国” 的基点,人的全面发展是“美丽中国”的最高价值目标。
“美丽中国”的关系维度。“美丽中国”的内涵包括了两部分内容,一是美的对象,即让谁变美丽的问题;二是美的内容.即究竟怎样美丽的问题。美丽的对象是中国,这是广义的具有指向意义的地域代名词,其内含了中国地域范围内的人、社会与自然三部分,所以说广义上的“美丽中国”就是美丽的人、美丽的社会与美丽的自然之统称。美丽的内容是在审美视域下审视中国的人、自然与社会,实现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的双繁荣。“美丽中国”内含了特殊的主客体活动及人们需求的改变。审美意义上的社会是人与人的和谐共处、真诚相待,是公正、公平与正义的结合。客体的人、自然、社会在“美丽中国”视域下成为审美意义的客体,它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与物质积累过程中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内容与价值目标。
“美丽中国”的文化维度。生态文化是“美丽中国”的文化形态,它包含了多层次的内容,涉及伦理、价值观、科技、教育、艺术、美学等范畴,其特征是和谐共生的物质关系。人与自然和谐与协同共进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核心价值理念,体现为文化上的意识形式就是人与自然协同共进的价值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伦理观。其实,无论哪个领域都需要以和谐与协同的价值理念为导向,而这正是生态文化的主体内容。“美丽中国”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建,是置于一定器物形式上的意识提升,其实质是文化的进步和文明的超越。
(摘编自卢艳芹《“美丽中国”的三个维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美丽中国”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和“中国梦”,具有三个维度。
B.在“美丽中国”的建设过程中,人的全面发展比生态整体繁荣更为重要。
C.“美丽中国”的对象包含了美丽的人、美丽的社会和美丽的自然三部分。
D.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既重视物质也重视精神,既重视过程也重视结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总一分”结构,从三个层面逐步纵深来展开论述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B.文章提出建设“美丽中国”要将物质美与精神美统一起来,分析了这样做的必要性。
C.文章在论述“美丽中国”的关系维度时,围绕美的内涵从两方面来展开论述和分析。
D.文章在论述“美丽中国”的文化维度时,论述了生态文化的主体内容及特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人类与自然无法和谐共处、协同共进,“美丽中国”的建设也就无法实现。
B.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表现出的重物质轻精神的片面追求,不符合“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
C.实现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的共同繁荣,这有利于审美意义上的社会的形成。
D.建设“美丽中国”的问题,其实质就是“建设什么样的中国、怎样建设中国”问题。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代海权可界定为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一个国家在海洋领域或运用海洋所享有的实力、影响力或控制力,它不仅包括海上军事力量,还包括海洋经济实力和海洋科技水平。海权中的海军要素并不足以保证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海军的强大有利于保护国家的海外贸易,反过来,雄厚的经济实力有利于加强海军的实力。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必然要求实施海洋强国战略,这在一定程度上依赖海军实力的加强。但是中国的海权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海权,这主要是由文化传统和外交战略的差异决定的。
与西方文明相比,儒家文明缺乏侵略性和扩张性,这使得中国崛起的范式和要素不同于西方大国。作为殖民主义的受害者,中国一贯反对各种形式的殖民主义,中国经济的强大更多取决于内在的廉价的劳动力和勤劳节俭的民族传统,而不是依赖干涉性的全球海军体系和寄生性的国际货币体系。但是只要国际法还不能完全有效地制止侵略行为,中国就必须发展海军实力,以强化海权。不过中国海权的内涵与西方扩张性的传统海权有所不同,中国海军实力的提升,主要目的在于战术上的自卫和战略上的威慑,从而有效维护国家权益。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南海各国就是趁中国海军实力虚弱,事实上侵占了中国的南沙诸岛。
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外交传统也使中国的海权缺乏攻击性和扩张性,中国海军强国的目的不是干涉他国内政,而是为了从海洋利用与世界和平中获取物质利益和安全保障。中国海军的制海权旨在有限防卫而不是无限战争,而且陆上防卫压力也使海军建设不能从战略层面向战术层面无限推进。战术意义上的海洋维权可由政府执法部门来完成,这样可以减轻国际舆论和外交的压力,也符合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因为执法争端可归因于对国际法实施和解释上的分歧,而战术上的军事行动会因违背和平与发展潮流诱发“中国威胁论”。
通过经济发展和海洋战略实现和平崛起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中国的战略目标是从海洋大国走向海洋强国,而不是与西方国家争夺世界霸权。只有成为海洋强国,才能有效地维护国际海洋法所赋予的基本权利,而海洋霸权国则有可能威胁他国的海洋权益。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的潮流以及儒家文化都使中国应坚持和发展海权的和平性内涵,并以国际海洋法律秩序的建构和海洋争端的解决能力等软实力来和平地维护其海洋权益。
(摘编自江河《国际法框架下的现代海权与中国的海洋维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的海洋强国战略是通过加强海军实力来强化海权,保证经济实力的提升。
B.中国海军的主要任务是战术上的自卫和战略上的威慑,因此不会被视为威胁。
C.中国海权的内涵不仅受文化传统和外交战略的影响,也受制于陆上防卫压力。
D.中国目前主要依靠国际海洋法律秩序的建构等软实力来和平地维护海洋权益。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权中的海军要素和国家经济实力之间的互动关系是阐述中国海权维护问题的基础。
B.中国南沙诸岛被长期侵占的事实说明目前国际法还不能十分有效地制止侵略行为。
C.本文先通过比较分析阐述了中国海权的特点,然后提出了中国海洋维权的目标。
D.中国经济强大的内在原因,是中国迫切需要壮大海军力量成为海洋强国的有力证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要干涉性的全球海军体系依然存在,中国和平维护海洋权益的阻力就存在。
B.如果国际法能完全有效地制止侵略行为,中国就不一定要发展壮大海军实力。
C.如果要驱离他国擅入中国海域捕鱼的渔船,应首选海警而非海军来执行任务。
D.中国海军的制海权旨在有限防卫,这是为了顺应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的潮流。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代以来,为了应对国际战争和冲突,构建持久稳定的国际秩序,一系列全球治理方案接踵而出,但总体上收获甚微。这不禁令人反思一个重大问题:构建持续和平稳定发展的国际秩序是否可能?
依照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的理解,构建持续和平稳定发展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能的。在他看来,战争是伦理发展的必然环节,是保持各民族伦理健康的必要手段,“持续的甚或永久的和平会使民族堕落”。应当说,在黑格尔所处的现代性发展阶段,这种理解不仅是正确的,还是相当深刻的。因为黑格尔把握了那个时代主体间、国家间关系的本质,即“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正如前文所述,在各个国家为了实现自我发展而激烈争夺有限的发展条件时,战争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暂时的和平不过是弱小国家面对大国霸权的无奈选择,或多个大国之间的短期相互制衡。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某一国家在发展中获得更大的优势和力量,平衡便必然会被打破,“弱肉强食”的国际秩序仍将继续。
但问题在于,当今世界已经远不是黑格尔所处的那个现代性起步和快速发展的时代,而是处于现代性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今日世界现代性问题的严重化和普遍化,并不是靠丛林法则就能根本解决的。对外战争不能确保自身和平,限制他国发展不能确保自我发展,不合作就不能发展,不共赢就不能单赢,这已经是时代发展的大趋势。这时候再抱着传统现代性全球治理方案不放,显然就不能适应时代发展了。时代发展呼唤新的全球治理方案。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准确把握时代的新特点和新趋势,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全球治理方案,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中国在世界历史发展中首次突破和超越了传统现代性全球治理方案的单一主体性思维,在主体性基础上强调公共性,开启了全球治理的崭新篇章。
现代性发展的新阶段和新特点,是所有国家都居于其中的历史境遇。那么,为何唯有中国能够率先提出超越传统现代性的全球治理方案呢?这并不是出于偶然,而是由中国道路和中国文化决定的。中国道路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道路,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现代化道路从来就不是个人主义或自由主义式的发展道路,而始终是一种集体主义或公共主义式的发展道路。这使得中国的现代性从其开启之日起,就与西方经典现代性存在本质区别。西方的市民社会、原子化的个人、“一切人反时一切人的战争”,在中国道路中没有生根发芽的土壤。
由此可见,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意义,不仅体现于提出一整套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案,而且做到了准确把握现代性发展的新变化和新特点,成功提出一种超越传统现代性全球治理观和发展观的新方案。其最根本、最重要的世界意义在于,中国发展道路的拓展和中华民族复兴进程的推进,为这种新方案的实施提供了充分的证明和鲜活的示范。
(节选自桑明旭、郭湛《人类命运共同体:历史坐标、现实基础与世界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黑格尔认为战争是必然的,有了战争就能保持各民族伦理健康,民族就不会堕落。
B.在现代性发展的初始阶段,战争和冲突不可避免,和平只是小国的妥协或大国间的制衡。
C.中国为适应时代发展摒弃传统的主体性思维,强调公共性,提出全球治理的新方案。
D.受中国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现代化道路是一种集体主义或公共主义式的发展道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论题,文章首先设问,然后通过对比论证得出结论。
B.文章引用黑格尔的“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是为了证明在当时战争和冲突是必然的。
C.第三段通过分析当今世界处于新的历史阶段,论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D.文章从历史回顾、现实基础和世界意义等方面来论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过去所提出的一系列全球治理方案收效不大,其中一个原因是没有很好把握时代特点。
B.因为西方文化关注个体、关注自身利益,所以他们很难提出有效的全球治理方案。
C.中国如果最初选择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道路,就不会率先提出符合时代的全球治理方案。
D.全球治理方案只有准确把握现代性发展的新变化、新特点并且具体可操作,才会有效。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绿色发展理念的历史演变,也是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展开的。在原始社会,人们敬畏自然.崇拜自然力量。在农业社会,人们顺应自然,基本上靠天吃饭。进入工业社会以后,人们开始利用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激化了人和自然的矛盾。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进一步深化了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人们逐渐意识到,面对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文明,这就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绿色文明,凝结了绿色发展的深刻内涵。与农业文明强调顺应自然、工业文明热衷于征服自然不同,生态文明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庄子说:“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董仲舒天人合一观点认为,天代表物质环境,人代表调适物质资源的思想主体,合是矛盾间的形式转化,一是矛盾相生相依的根本属性。所谓天人合一,就是强调人与大自然要和平共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人类要遵循自然规律,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绿色发展的目的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是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可持续的协调发展。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理论内涵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负荷脱钩,即经济活动要遵循自然规律,增强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二是使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其实质是使资源环境可持续成为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
首先,实现中国经济的绿色发展,要让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负荷脱钩,增强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这需要从加法和减法两个方面努力。所谓加法,就是寻求绿色发展导向的经济增长新动力,同时实现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可持续性的改善;所谓减法,是指经济增长要遵循自然规律,不增加或少增加资源环境负荷。
其次,实现中国经济的绿色发展,要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使绿水青山真正成为自然生产力。当前在我国不少地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有的地区为了确保绿水青山,产业发展受到环境的限制,经济增长受到影响;也有的地区为了追求经济增长,降低环境规制的门槛,吸引了一些环境污染型产业。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形势下,有些地方担心环保限产等措施会增加企业成本,影响经济增长。由此可见,绿水青山并不能自动成为金山银山。推动中国经济的绿色发展,必须解决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目标冲突,一是要兼顾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发展目标;二是要使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摘编自石敏俊《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理论内涵》)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不同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这与特定社会条件下生产力水平密切相关。
B.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生态文明强调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和谐的绿色文明。
C.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对现阶段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D.要实现经济绿色发展,关键在于发展好经济的同时,使资源环境不受影响,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在论述了绿色发展理念的历史演变后,阐述了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形成及发展过程。
B.文章在论述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理论内涵时,重点从两个方面进行了阐释,层次清晰。
C.文章以绿色发展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立论前提,联系古今对中心论题展开有效论证。
D.文章最后从宏观角度,为当前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产生的矛盾指明了化解方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既是新发展理念的核心,又推动着历史上不同发展理念的演变。
B.上世纪90年代通过的《21世纪议程》深化了对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认识,生态文明理念由此得以确立。
C.从老子、庄子到董仲舒,无一例外把天人合一思想作为自己的基本思想,强调人对自然规律的遵循。
D.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并不意味着可因环境问题严重影响经济增长,也不能只追求经济增长而破坏环境。
答案
1答案:1.D 2.B 3.D
解析:1. 删去“主导”。
2. 文章没有采用对比论证的手法。
3. A.由原文第一段倒数第三句可知,应将“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对调。B.由原文第二段“要正视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解决之道”可知,应把“不是我们当下要克服的重点”改为“需要我们去努力加以克服”。 C.由原文第三段第二句话可知,应将“可以”改为“必须”。
2答案:1.A; 2.D; 3.B
解析:1.B项错误,“已经发生了根本转变”分析错误,原文是“充实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而不是发生了根本转变。C项“成为世界各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目标”分析错误,原文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了方向”,可知这是我国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议。D项“引领世界各国人民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分析错误,原文是“和世界各国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2.“最后指出了它对人类的作用”分析错误,应是指出了实现它的途径。
3.应是只有紧紧围绕建设新型国际关系这一战略选择,才能超越强者必霸、赢者通吃、结盟对抗、零和博弈等旧思维模式。
3答案:1.D; 2.C; 3.B
解析:1.A项,“2012年起每年脱贫人口都超过一千万”错,原文仅说“年均减少1370万人”,是五年来的平均值,未必每年都有千万人脱贫。B项,“目前的脱贫工作质量不高”只是原文的一种假设,未成为事实。C项“建立可持续的脱贫机制就是做好教育扶贫”错,教育扶贫只是第二段所举出的一个例子,并不是可持续脱贫机制的全部。
2.C项,“文章立足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的立场”错,文章整体的立场是消除贫困、防止返贫。并且,文章没有运用“比喻论证”。
3.A项,“要审视脱贫不返贫问题”的原因是“2020年后存在着相对贫困和多维度贫困两种形式”,是将来,不是“目前”。C项,“只要……就”表述的条件关系并不充分,表述绝对化。D项,“需要激励企业积极参与,落实它们的精准扶贫责任”错,国有企业有精准扶贫责任,民营企业可以“开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公益扶贫”,并未提及承担精准扶贫责任。
4答案:1.A; 2.C; 3.B
解析:1.B.关系有误,把原属并列关系误当成主次关系。据原文,贸易小国“可能在某些细分产品市场上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也应该属于贸易强国”,可知“细分产品市场的国际竞争能力”同等重要。
C.然否不当。据原文,“以往的贸易强国概念一般针对最终产品而言,但随着GVC贸易逐渐占主导地位,能否管控和协调GVC,……则是贸易强国所需要具备的新品质”,可知最终产品、管控GVC能力等都是评判贸易强国的标准。
D.认知无据。原文只说“一国境内生产能力不等于国际交换能力”,认为“贸易强国体现在国内生产能力上”于文无据。
2.归类片面。据原文,“本文提出第四类全球公共品”,可知为四类。
3.以偏概全。据原文,“国际交换中商品和服务的定价权不仅来自一国商品和服务的贸易量,还来自该国货币在世界的流通能力”,可知至少有两个条件。
5答案:1.A; 2.D; 3.D
解析:1.B项,“只有非农产业需要创新”错,文中并未说农业产业不需要创新;C项,混淆概念,应该是在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基础上推动的龙头企业集群,能影响农业产业链,也能在科技产业链与价值链中显示其作用;D项,“传统的农业产业集群产业雷同、档次不高、无序竞争”于文无据。
2.“论述了实现乡村宜居的必要性”错,应是“论述了通过社会管理创新实现乡村宜居”。
3.A项,“参照国外乡村振兴的经验教训进行实质性的创新是必要前提”错,应是“参照国内外乡村振兴的经验教训进行实质性的创新是必要前提”;B项,“实现乡村宜居,从而推进生态宜居、 乡风文明的有效治理”因果倒置,应是“推进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有效治理,从而实现乡村宜居”; C项,说法绝对,乡村管理格局和方式发生改变的原因不仅仅是中介组织、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社区建设。
6答案:1.D; 2.B; 3.C
解析:1.A项“已飞速壮大”错误,原文是“正加速”;
B项“是衡量当代中国经济状况的晴雨表”原文无据,夸大了作用;
C项“将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一句有误,原文是“正成为”。
2.文章论证的观点是:新动能是观察当代中国经济的一扇新窗。
3.C项“不合时宜”的不是“经济发展模式”,“也许会被淘汰”原文无据。
7答案:1.D; 2.A; 3.C
解析:1.本题难度中等,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A项,以偏概全,原文是说“‘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和‘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B项,无中生有,原文说“生态整体繁荣是‘美丽中国’的基点,人的全面发展是‘美丽中国’的最高价值目标”,文中并没有比较两者孰轻孰重。C项,张冠李戴,应该是“广义上的‘美丽中国’”才包含这三部分。
2.本题难度中等,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A项,“从三个层面逐步纵深来展开论述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错,文中三个维度并不是逐层递进的,而是并列式的。
3.本题难度中等,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C项,强加因果,原文说“审美意义上的社会是人与人的和谐共处、真诚相待,是公正、公平与正义的结合”,这与“实现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的共同繁荣”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
8答案:1.C; 2.D; 3.D
解析:1.A项,中国的海洋强国战略是多维度的,仅通过加强海军实力来强化海权,无法保证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B项,尽管中国海军的主要任务是战术上的自卫和战略上的威慑,但这依然存在诱发“中国威胁论”的风险;D项,以国际海洋法律秩序的建构和海洋争端的解决能力等软实力来和平地维护海洋权益,是中国海权维护的努力目标,但目前尚未实现。
2.中国经济强大的内在原因,能有力证明中国经济的发展不依赖干涉性的全球海军体系,即海上霸权,但不能证明中国迫切需要壮大海军力量成为海洋强国。
3.中国海军的制海权旨在有限防卫,是中国的一贯主张,这契合了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的潮流。
9答案:1.B; 2.C; 3.C
解析:1.A“有了战争就能……”错,战争只是保持各民族伦理健康的必要手段。
C “摒弃传统的主体性思维”错,原文是“在主体性基础上强调公共性”。
D原文没有谈及中国文化和中国道路的关系
2.“可行性”错,新的历史阶段论证的是必然性,“可行性”无中生有
3.没有中国道路不一定提不出符合时代的全球治理方案,还有中国文化的因素
10答案:1.D; 2.A; 3.D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比较、辨析。D项,“使资源环境不受影响”错,原文是说“首先,实现中国经济的绿色发展,要让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负荷脱钩,增强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这需要从加法和减法两个方面努力。所谓加法,就是寻求绿色发展导向的经济增长新动力,同时实现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可持续性的改善;所谓减法,是指经济增长要遵循自然规律,不增加或少增加资源环境负荷。”。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A项,结合文本第二段内容分析,“阐述了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形成及发展过程。”错误,因为第二段并非是闸述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形成及发展过程,而是列举“古代天人合一思想”来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类要遵循自然规律,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A项,“又推动着历史上不同发展理念的演变”错误,文章第一段是说“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绿色发展理念的历史演变,也是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展开的。”,说的只是推动绿色发展理念,而非选项所说的“历史上不同发展理念的演变”。B项,“生态文明理念由此得以确立”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人们逐渐意识到,面对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文明,这就是生态文明。”。C项,“无一例外把天人合一思想作为自己的基本思想,强调人对自然规律的遵循”,从原文看,老子并未把天人合一思想作为自己的基本思想,他的是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