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阅读大题训练--综合过关(共5套附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综合过关(5)‎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   ①关于唐赋的价值与地位,一向有“唐无赋”与“唐赋高峰”之说。两极之间,多有争议。这些争议,不无道理,也不无局限。这些局限往往与时代思潮和著述体例有关。随着思想的开放与唐以后赋研究的深入,重新估量唐赋的价值与地位,我们心气会更加平和,心态更加开放。‎ ‎   ②唐赋的题材承旧而出新、因时而变。大唐开国,充溢着向上生长的力量,颂美王朝君国的作品为数不少,讽谏的成分也有所加强,士人的报国之志与不平之气在赋体创作中开始振发,君臣唱和的风气殊为显盛。到了盛唐时代,赋体创作已突破题材的拘束,达到无人、无物、无情、无事不可以入赋的程度。中唐因古、律之分而有所侧重,古体多见科考失意、贬谪愤懑、社会批判,律赋则多写礼乐刑政、典章制度、祥瑞献奉;命题出入经史,意在探究治乱、推行教化、颂赞君国。晚唐赋作,一面吊古伤今,一面讽时刺世,更多末世景象与情怀。‎ ‎   ③赋经汉魏六朝,题材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但唐人还是尽量在传统的题材上寻求突破并致力于新题材的开创,直到晚唐,赋的题材内容还在因时、因人而变,而全部的唐赋既反映了深广的社会现实,也显现着丰富的生命意识。‎ ‎   ④唐代有散体大赋、骈赋、诗体赋、骚体赋等传统赋体,不仅集传统赋体之大成,而且衍生出律赋、文赋等新的赋作体式,并留存有杰出的俗赋篇章。唐赋体裁不仅多样而且多变,赋体流动不居的品格在唐代展示得最为明显。赋体的表现手法与赋作的体裁、体制关联互动,其中每类手法又自有其细致的技巧与演革的过程。‎ ‎   ⑤唐代辞赋大家的身份也发生了改变。汉世赋家,多为言语侍从之臣,身份类同俳优,魏晋文学自觉,激发了个体意识,不过赋家仍以高门士族居多。唐赋作家,身份既多,意识也更复杂。不同的身份意识影响及于赋作,形成不同视角与话语。‎ ‎   ⑥赋体的演革到唐代已达极致,以后基本处于停滞。赋体演革的停滞让后人不再有创新的机会与空间,而对于唐人来说,恰恰是一种幸运。唐赋因时代精神的影响与个体意识的彰显而形成了一定的风格;较之汉赋的雄霸夸饰与六朝赋的繁缛绮丽,唐赋康健朗畅,更可贵的是唐赋风格多元多貌,并有着时代与个人的特质。‎ ‎   ⑦总言之,唐赋对王朝盛衰、江山风物、社会生活、个体情怀的铺陈,表征了多元多貌的政治形态、礼仪制度、文化谱系、身份意识,展示了唐朝与唐人开放的胸襟、革新的精神、批判的意识、家国与个我并重的情怀。唐赋赋体的集成、对赋艺的探索、辞赋大家的出现与赋体风格的形成,也造就了它众体兼备、承前启后的赋史地位。‎ ‎(摘编自刘伟生《唐赋:多元多貌广纳万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唐无赋”与“唐赋高峰”两种说法都毫无道理,存在自身的局限性。‎ B.随着思想的开放与赋研究的深入,人们确信唐赋的价值与地位高于其他朝代。‎ C.盛唐时代,赋体创作不受题材的限制,达到一切可写的都可以入赋的程度。‎ D.晚唐时期赋的题材才开始反映深广的社会现实,显现出丰富的生命意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提出了在思想更加开放、研究更加深入的情况下须对唐赋的价值与地位重新估量的问题。‎ B.第②③段肯定了唐赋在题材上的突破及新题材的开创的贡献,也指出了唐赋的不足。‎ C.第⑤段从作家身份的角度论述了唐赋作者身份的不同及其对赋作所带来的影响。‎ D.最后一段总结了唐赋的发展变化特点,得出了唐赋“众体兼备、承前启后的赋史地位”的结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赋的体裁与题材一样,承旧而出新,衍生出律赋、文赋等新的赋作体式。‎ B.赋体的表现手法与赋作的体裁、体制关联互动,可见唐赋的表现手法与以往也会有所不同。‎ C.唐代辞赋大家打破了魏晋时期高门士族居多的状况,出现了各种身份的辞赋大家。‎ D.赋体的演革到唐代已达极致,因此后人不再有创新的机会与空间,从而造成赋体演革的停滞。‎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王阳明的人生与学问 吴光 ‎   明宪宗成化八年九月三十日,王阳明诞生于余姚一个官宦之家。幼名为“云”,五岁时改名“守仁”,盖取《论语》“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之义。‎ ‎   阳明十二岁时,开始拜师读书。他经常捧书沉思,思考人生真谛。有一天,他突然问私塾老师:“何为(人生)第一等事?”老师回答说:“惟读书登第耳!”王阳明疑惑地说:“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这个“读书学圣贤”的心愿,表明了少年王阳明要做圣贤的远大志向。‎ ‎   弘治十二年春,阳明二十八岁,第三次参加会试,终于举进士出身。‎ ‎   明武宗正德元年,阳明三十五岁。司礼太监刘瑾专权跋扈,结党营私,排斥异己。御史薄彦徽等会同南京给事中戴铣,上疏请求诛杀刘瑾等“八虎”。刘瑾大怒,逮薄、戴等人下诏狱,各杖三十。戴铣竟被杖死狱中。时任兵部主事的王阳明挺身而出,抗疏力救,刘瑾遂逮阳明下诏狱,廷杖四十,贬为贵州龙场驿驿丞。‎ ‎   在贬谪龙场驿期间,王阳明经历了身体与心灵的“百折千难”,但他并未被种种天灾人祸所击垮,而是自强不息,从容应对。面对种种困境,他常常思考“圣人处此,当有何道”的问题。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深夜,他突然大彻大悟《大学》“格物致知”之旨,不禁欢呼雀跃,“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便是所谓“龙场悟道”,其关键在于领悟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其逻辑的结论是求理于心,而非求理于外。这标志着王阳明主体意识的觉醒, 也为他日后在讲学中形成良知心学奠定了心灵觉悟的基础。‎ ‎   正德五年三月,王阳明经历了两年貶谪生活后被朝廷起用,升为庐陵知县。他以民为本,推行了多项德政,特别是冒着被罢官处分的风险蠲免了困扰境内百姓的苛捐杂税,深得民众拥护。同时,他敦励风俗,推行孝道,以儒家道德人文精神教化民众,使民风归于醇厚。‎ ‎   正德十四年六月十四日,宁王朱宸濠在南昌起兵反对朝廷。当时,王阳明正奉命到福建途中,仓促闻变,立即回军吉安,调兵“勤王”。在王阳明的精心调度与策划下,竟能“以万余乌合之兵,而破强寇(宁王)十万之众”,这在军事史上创下了以少胜多的奇迹,也成就了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和文武双全的历史名声。‎ ‎   从正德十二年到十六年,王阳明大多时间在江西赣州和南昌。这段时期,他经历了自贬谪龙场以来人生最艰难险恶的时期,但种种苦难的磨砺,使王阳明的思想升华到一个新高度,促使他提出了“致良知”的哲学命题,从而完成了阳明学的哲学建构。正如王阳明自己总结的:“某于‘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非是容易见得到此。”“我此‘良知’二字,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王阳明良知之教的成型,不仅使其精神境界升华到新的高度,更使他在复杂险恶的政治斗争中气定神闲、宠辱不惊,自立于不败之地。‎ ‎   嘉靖六年五月,广西田州土司叛乱,数剿无效,朝廷遂命王阳明进剿“乱贼”。王阳明率师抵达广西以后,对思恩、田州地区瑶族土司的武装反叛采取了安抚为主、罢兵息战的政策。不到半年,即促使其首领卢苏、王受率数万之众竭诚投降,使得迁延数年、屡剿无效的思田之乱宣告平息。‎ ‎   ‎ 广西平乱的战事,前后经历一年多。这一年多来,王阳明以衰病之躯,奔走于炎热潮湿、瘅疠遍布的崇山峻岭,可谓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嘉靖七年十月初十日,王阳明向朝廷上了平生最后一道奏疏,说明自己“炎毒益甚、遍身肿毒、喘嗷呕吐”的严重病况,请求朝廷允许他回乡养病,其词悲切。眼见病情日重,他已等不及朝廷的批复了,于是班师北归。于十一月二十五日抵达南安府(今大余县),二十八日晚,舟停青龙铺水面。二十九日上午,他已处于弥留之际,其弟子周积请问有何遗言,阳明只留下了“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八个字,瞑目而逝。享年五十七岁。‎ ‎(有删改)‎ ‎【相关链接】‎ ‎   “先生(王阳明)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遍读考亭(朱熹)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判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龙场)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 ‎(摘编自黄宗羲《明儒学案·姚江学案》)‎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王阳明先被贬龙场,后困居江西,经受种种苦难的磨砺,始终坚持潜心苦思,终成就了阳明之学。‎ B.王阳明为戴铣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与专权跋扈的刘瑾抗争,表现了他坚持正义、无所畏惧的道德勇气 C.王阳明提出人之道,吾性自足”,强调虽圣人之道遥不可及,但都可追求主体心灵的觉悟。‎ D.王阳明临终时留下“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遗言,寥寥八字,可视为对王阳明人生与学问的概括。‎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生的艰难险恶,促使王阳明思想的升华;而思想的升华,更使他气定神闲地面对政治斗争中的复杂险恶。‎ B.阳明之学虽为王阳明首创,却是吸纳前人思想精髄所得,他曾学朱熹、佛老,历经艰难,方悟得良知之教。‎ C.本文史论结合,选取王阳明人生中的重大事件,展示了明朝这位著名哲学家的人生轨迹和思想行为。‎ D.本文直接引用《论语》《大学》的话语,是为了揭示工阳明思想的渊源和发展过程,丰富了传主形象。‎ ‎3.王阳明一生有哪些主要成就?请结合文本分类概括。‎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海滩上的一群羊 苏童 ‎   九岁的男孩将一把沙子从左手灌到右手,又从右手换左手,最后沙子从他的指缝间无声地泻下来。他的眼睛漠然地盯着海面上的一个红色浮标,除了鼻孔里偶尔吸溜几声,男孩对于他初次见到的大海不置一词。‎ ‎   你怎么不说话?工程师端详着儿子的脸,他说,大海与你的想象不一样?就是不一样的,它并非像你们语文书上说的无边无际,知道吗,大海其实很像一只碗,一只巨大的碗,里面盛满了咸涩的液体。‎ ‎   也有人把海洋比喻成荒原,只不过人不能在上面行走。你觉得海洋像一片荒原吗?工程师继续说,海其实是不平静的。‎ ‎   就在这时候远处传来了那阵清脆的铃当声,男孩循声望去,一眼就看见一个穿着褴褛的牧羊人赶着一群羊沿着海滩慢慢走来,因为蓝色的海水反衬着那群羊,它们看上去白得耀眼,也因为羊群走得缓慢而闲散,它们看上去就像被风吹散的几卷棉花。男孩不禁大叫起来,看呀,你看那边,来了一群羊!‎ ‎   带你来海边是让你来看海的,不许去看羊。工程师阻止了男孩。‎ ‎   整个下午工程师和他的同事都在疗养院里打桥牌,男孩到牌桌旁观看了一会儿,他们不关心男孩的存在,只顾研究各自手里的牌。大人们这样无视他的存在,男孩同样也不高兴,他绕着牌桌气势汹汹地走了一圈,突然从那个老头手里抽出一张牌扔在桌上,然后一溜烟地跑了。‎ ‎   男孩从走廊的这一头奔向另一头,一只海鸥嗖地从他脚下飞起来,吓了他一跳。地上有半块被扔弃的馒头,它一定是饿得没办法了,才飞来啄食又冷又硬的馒头。‎ ‎   那只饥饿的海鸥召唤着男孩,男孩后来找到了两只冷馒头,他把馒头掖在口袋里,偷偷跑出了疗养院。男孩是去给海鸥喂食的,但当他来到海滩上,看见的却是那个牧羊人和他的那群羊。‎ ‎   孩子,你喜欢羊呢,牧羊人跳下舢板,走到男孩身后说,我看出来了,你喜欢羊呢。‎ ‎   男孩蹲下来摸了摸一头绵羊的耳朵,那头羊的颈脖上套着一圈,他先是摸了摸铃铛,而后开始摸绵羊的背脊,然后贴着羊的肚皮听了听,这心跳居然有着与人的心脏一样的节奏与音色。真温暖啊!男孩不由得感叹。‎ ‎   我看你喜欢羊,你是真的喜欢羊呢,牧羊人的脸上堆满了笑,他说,孩子,你也买两头羊吧,很便宜的。‎ ‎   你说什么?男孩受惊似地跳了起来,你要把羊卖给我?‎ ‎   不卖没办法么,自己养的羊,能卖几个钱就是几个钱。牧羊人挤了挤眼睛说。‎ ‎   男孩不知该如何拒绝,掏出馒头开始喂海鸥。‎ ‎   那是白馒头。牧羊人说。牧羊人仍然满脸堆笑,说,这么好的白馒头,喂鸟多可惜,让我吃了吧。‎ ‎   男孩说,你不能吃这馒头,这是我在地上捡的,又硬又脏,这馒头只能喂海鸥。牧羊人用一种固执的眼神盯着男孩,他说,我用一头羊换你的馒头,那总行了吧?‎ ‎   男孩观察着他的表情,牧羊人说话好像是认真的,男孩犹豫了一会儿,终于鼓足勇气朝羊群走去,边走边说,是你自己要我牵羊的,你可别反悔。‎ ‎   男孩挑选了那只脖颈上有铃铛的绵羊,他牵着羊跑了几步,心怦怦地跳了起来,回头偷偷地一看,牧羊人已经躺在舢板上了。‎ ‎   我们知道男孩最后并没有把羊牵回到疗养院,走到半路上他就听见了工程师的呼唤,工程师的声音很焦灼也很愤怒,男孩下意识地松开了那只羊,他丢下羊朝旁侧跑了一段路,又朝前飞奔了一百米,最后站在工程师面前呼呼地喘着气。‎ ‎   夜晚窗外起了大风,男孩守望着海滩,他的智慧告诉他,牧羊人赶着羊离开了海滩,这么冷的夜晚,这么大的北风,他们不会留在海滩上的。男孩的眼睛却告诉他,他看见的那些白色的影子就是一群羊,一群羊正滞留在海浪飞沙之间,月光一片昏暝,他看见一头羊走进了海水中,像一朵棉花被风吹入了海里,然后便是第二头羊和第三头羊尾随着走进海水之中。男孩几乎大叫起来,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看见的就是一群投奔大海的羊,它们被牧羊人遗弃在海边,现在它们朝海上走了,它们漂浮在暗黑色的大海上,漂浮在汹涌的波浪之间。‎ ‎   男孩终于呜呜大哭起来,男孩的哭声使工程师感到震惊,你怎么回事?工程师慌忙抱着儿子,他说,你在想什么,你看见了什么?‎ ‎   羊群下海了,它们会被淹死的,男孩边哭边说,谁也不要那群羊,它们会被海水淹死的。‎ ‎   你在说些什么,海上哪来的羊群?工程师伏在窗台上,迷惑地眺望着远处的海面。‎ ‎   我们知道工程师无法安慰他的儿子。事实上男孩最挂念的是那头脖颈上挂铃铛的绵羊,是他扔下了那头羊,他不知道它是否与羊群在一起,他不知道那头羊最后去了什么地方。‎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情节波澜起伏,矛盾尖锐集中,写了一位父亲带孩子到海边度假,偶遇一群羊,孩子被羊吸引而父亲却不理解,父子之间由此产生隔膜的故事。‎ B.不仅是父亲,连同打牌的大人们都一样,他们都不理解孩子,不重视孩子的需要,他们对孩子的无视让孩子愤怒。‎ C.父亲用“成涩的液体”、“荒原”、“不平静”这样的话语向孩子描述海,暗示作为成人的他丧失了对生活的热情和浪漫的情怀。‎ D.“隔膜”是现代社会人们所面临的一种精神困境,作者通过巧妙的构思,借作品中的男孩、父亲、羊群等形象来传达这一主题。‎ ‎2.根据小说情节分析文中男孩的形象特点。‎ ‎3.请结合全文分析“羊”的象征意义。‎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   王瞻,字思范,琅邪临沂人,宋太保弘从孙也。祖柳,光禄大夫、东亭侯。父猷,廷尉卿。瞻年数岁,尝从师受业,时有伎经其门,同学皆出观,瞻独不视,习诵如初,从父尚书仆射僧达闻而异之,谓瞻父曰吾宗不衰寄之此子年十二居父忧以孝闻服阕袭封东亭侯瞻幼时轻薄好逸游为闾里所患及长,颇折节有士操,涉猎书记,于棋射尤善。起家著作佐郎,累迁太子舍人、太尉主簿、太子洗马。顷之,出为鄱阳内史,秩满,授太子中舍人。又为齐南海王友,寻转司徒竟陵王从事中郎,王甚相宾礼。南海王为护军将军,瞻为长史。又出补徐州别驾从事史,迁骠骑将军王晏长史。晏诛,出为晋陵太守。瞻洁己为政,妻子不免饥寒。时大司马王敬则举兵作乱,路经晋陵,郡民多附敬则。军败,台军讨贼党,瞻言于朝曰:“愚人易动,不足穷法。”明帝许之,所全活者万数。征拜给事黄门侍郎、抚军建安王长史、御史中丞。高祖霸府开,以瞻为大司马相国谘议参军,领录事。梁台建,为侍中,迁左民尚书,俄转吏部尚书。瞻性率亮,居选部,所举多行其意。颇嗜酒,每饮或竟日,而精神益朗赡,不废簿领。高祖每称瞻有三术,射、棋、酒也。寻加左军将军,以疾不拜,仍为侍中,领骁骑将军,未拜,卒,时年四十九。谥康侯。子长玄,著作佐郎,早卒。‎ ‎(节选自《梁书·王瞻传》)‎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谓瞻父曰/吾宗不衰寄之/此子年十二/居父忧/以孝闻/服阕袭封东亭侯/瞻幼时轻薄/好逸游/为闾里所患/‎ B.谓瞻父曰/吾宗不衰/寄之此子/年十二/居父忧/以孝闻/服阕/袭封东亭侯/瞻幼时轻薄/好逸游/为闾里所患/‎ C.谓瞻父曰/吾宗不衰/寄之此子/年十二/居父忧以孝/闻服阕/袭封东亭侯/瞻幼时轻薄/好逸游/为闾里所患/‎ D.谓瞻父曰/吾宗不衰寄之/此子年十二/居父忧以孝/闻服阕/袭封东亭侯/瞻幼时轻薄/好逸游/为闾里所患/‎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父,指祖父亲兄弟的儿子,长于父者为从伯,幼于父者为从叔;又指父亲的兄弟,即伯父或叔父。‎ B.阕,多义词,此指古代宫殿、祠庙或陵墓前的高台,常左右各一,台上起楼观,用于装饰、瞭望。‎ C.闾里,“闾”原指里巷的大门,后指人群聚居处;“里”指居住的地方,如“故里”;“闾里”指乡里。‎ D.秩满,官吏任期届满。文中写王瞻出京担任鄱阳内史,任期届满以后,被朝廷授任为太子中舍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瞻做事专注。他几岁时,曾拜师读书,当时有艺人从门口经过,同学都出去观看,唯独他不看,如起初一样温习诵读。‎ B.王瞻廉洁奉公。他为官期间,两袖清风,不管职位如何变迁,廉洁之习不变。家人跟着他也不能免除饥寒。‎ C.王瞻仁慈宽厚。大司马王敬则起兵作乱失败后,朝廷军队要讨伐贼党时,他的建议保全了数以万计的郡中民众。‎ D.王瞻性格正直。他处于任免官员的部门,不曲意逢迎,多按自己的心意行事。终因饮酒伤身,一病不起,不久去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晏诛,出为晋陵太守。瞻洁己为政,妻子不免饥寒。 ‎ ‎(2)颇嗜酒,每饮或竟日,而精神益朗赡,不废簿领。 ‎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各题。‎ 秋兴八首①(其七)‎ 杜甫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②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③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注】①秋兴八首:大历元年(766年),杜甫五十五岁旅居夔州所作,共8首。②织女:指昆明池中的织女石。③菰米:多年生水草草本植物,又叫茭白,呈黑褐色,可食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的“汉时功”“武帝旌旗”,描绘汉武帝时代国力昌盛、景物壮丽和物产丰饶的景象,洋溢着欢快的抒情色彩。‎ B.颈联中,菰米漂浮如黑云一片,池中粉荷纷纷凋落。该联借助菰米、莲蓬无人采摘这一细节,点染出清秋的冷落凄凉。‎ C.尾联中“鸟道”一句,运用夸张手法极言山路陡峭唯有飞鸟可行,借关山阻隔之痛,反映诗人政治上的坎坷艰难。‎ D.诗人驻足夔州,心念长安,将唐朝的“昔盛”与“今衰”结合,将诗人的暮年漂泊与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契合,意境苍凉,感情真切。‎ ‎2.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生动、富有韵味?请指出来并加以赏析。‎ 答案 ‎1答案:1.C; 2.B; 3.D 解析:1.A“两种书法都毫无道理”理解错误,原文“不无道理”的意思是在当时都有自身的理由。B“人们确信唐赋的价值与地位高于其他朝代”于文无据。D“晚唐时期赋的题材才开始”错误,原文“全部的唐赋既反映了深广的社会现实,也显现着丰富的生命意识”。‎ ‎2.“也指出了唐赋的不足”错误,于文无据。‎ ‎3.赋体的演革到唐代已达极致与赋体演革的停滞之间无因果关系。‎ ‎2答案:1.C; 2.D; 3.①学术方面:创建阳明学,提出了“致良知”的哲学命题;‎ ‎②为政方面:治政有方,推行德政与教化;‎ ‎③军事方面:平叛得力,创下了以少胜多的奇迹。‎ 解析:1.“强调虽圣人之道遥不可及,但都可追求主体心灵的觉悟”错,原文为“其逻辑的结论是求理于心,而非求理于外”。‎ ‎2.“为了揭示王阳明思想的渊源和发展过程”错,引用《论语》是为了介绍王守仁名字的由来,引用《大学》是为了揭示王阳明思想的发展过程。‎ ‎3答案:1.A; 2.①孤独:父亲向他描述的大海是灰暗的沮丧的,孩子无法理解,在成年人的语境里他是孤独的;②无助:面对周围成年人对他的无视,他没有办法改变,是无助的;③善良:爱羊,喂饥饿的海鸥,挂念被他抛弃在半路的羊,又有天性未泯的童真。(如能结合作品谈到纯真、渴望温暖等,均可得分)‎ ‎3.①“羊”象征着善良、童真,文中强调羊“白得耀眼”,这与父亲描述的阴沉的海形成了对比;②“羊”是美好事物的代表,象征着理解和温暖,孩子在触摸羊时,感叹“真温暖啊”,这与周围不理解他的冰冷的成人世界形成了对比。‎ 解析:小说情节和矛盾都是淡化的,父子之间的隔膜在羊群出现之前就产生了。‎ ‎4答案:1.B; 2.B; 3.D; 4.(1) 王晏被杀,王瞻出京任晋陵太守。王瞻廉洁行政,妻子儿女也不能免除饥寒。(2)(王瞻)很爱饮酒,常常饮酒一整日,而精神更加清朗充足,不耽误文书事务。‎ 解析:1.这句话的含意是“对王瞻的父亲说:‘我们家族不衰微,希望就寄托在这孩子身上了。’王瞻十二岁,为父亲服丧,以孝道闻名。服丧期满,继承爵位东亭侯。王瞻年幼时轻浮刻薄,喜好放纵游玩,被乡里人憎恶”,故选B项。‎ ‎2.B项错误,此处“阕”,终了。“服阕”,指守丧期满除服。‎ ‎3.D项,“终因饮酒伤身,一病不起,不久去世”与选文不符,文章最后说“颇嗜酒,每饮或竟日,而精神益朗赡,不废簿领。高祖每称瞻有三术,射、棋、酒也。寻加左军将军,以疾不拜,仍为侍中,领骁骑将军,未拜,卒,时年四十九”,这是说王瞻很爱饮酒,常常饮酒一整日,而精神更加清朗充足,不耽误文书事务,并没有说是因为饮酒伤身而一病不起。‎ ‎4.‎ ‎【参考译文】‎ ‎   ‎ 王瞻,字思范,是琅邪郡临沂县人,是宋朝太保王弘的堂孙。祖父王柳,担任光禄大夫、东亭侯。父亲王猷,担任廷尉卿。王瞻几岁时,曾拜师读书,当时有艺人从门口经过,同学都出去观看,唯独王瞻不看,如起初一样温习诵读。伯父尚书仆射王僧达听说后就另眼看待他,对王瞻的父亲说:“我们家族不衰微,希望就寄托在这孩子身上了。”王瞻十二岁,为父亲服丧,以孝道闻名。服丧期满,继承爵位东亭侯。王瞻年幼时轻浮刻薄,喜好放纵游玩,被乡里人憎恶。等到(王瞻)成人,便强自克制而有读书人的操守,涉猎书籍、奏记,对下棋射箭尤为擅长。王瞻出仕为著作佐郎,屡经升迁为太子舍人、太尉主簿、太子洗马。不久,王瞻出京任鄱阳内史,任职期满,授任太子中舍人。王瞻又是齐南海王的朋友,不久改任司徒竟陵王从事中郎,竟陵王对他十分尊敬。南海王担任护军将军,王瞻任长史。王瞻又出京补任徐州别驾从事史,调任骠骑将军王晏的长史。王晏被杀,王瞻出京任晋陵太守。王瞻廉洁行政,妻子儿女也不能免除饥寒。当时大司马王敬则起兵作乱,途经晋陵,郡中民众很多人依附王敬则。后军队失败,朝廷军队要讨伐贼党,王瞻上报朝廷说:“愚蠢的人容易骚动,不值得追根求源去处治。”明帝准许他的意见,所保全的人以万计数。朝廷征召王瞻为给事黄门侍郎、抚军建安王长史、御史中丞。高祖的藩王府邸设立,任命王瞻为大司马相国谘议参军,兼任录事参军。梁朝台阁建立,王瞻任侍中,调任左民尚书,不久改任吏部尚书。王瞻性格正直,处于任免官员的部门,所推举多按自己的心意行事。(王瞻)很爱饮酒,常常饮酒一整日,而精神更加清朗充足,不耽误文书事务。高祖经常称说王瞻有三种技术,就是射击、下棋、饮酒。不久加授王瞻左军将军,因患病没有就任,仍旧担任侍中,兼骁骑将军,没有就任,就去世了,时年四十九岁。谥号为康侯。儿子王长玄,担任著作佐郎,早早去世。‎ ‎5答案:1.A; 2.“虚”和“动”。①“虚”有空对之意,写出了昆明池中的织女(包括她的织机和织物)空对夜月、辜负清秋月色的情景。②“动”即“抖动”之意,生动传神的描绘了石鲸的鳞片似乎在秋风中兀自抖动的画面,让静的事物有了动态感。两个字一静一动,想象出昆明池今日的萧瑟冷落,暗指唐王朝国运衰颓的现实。‎ 解析: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A项,“首联中的‘汉时功’‘武帝旌旗’,描绘汉武帝时代国力昌盛、景物壮丽的物产丰饶的景象……”错误,从诗中来看,“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汉时功”“武帝旌旗”不是写汉武帝时期,而是借指唐朝曾经国力昌盛、景物壮丽和物产丰饶的景象。故选A项。‎ ‎2.‎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颔联中哪两个字用的生动、富有韵味?请指出来并加以赏析”,这是以炼字的形式来考查诗歌语言,考生要先指出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然后解释词语的意思,结合诗意来品味效果。“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这两句意思是“在月光下似乎看到织女的机丝,在秋风中好似见到石鲸在摆动”,“虚夜月”意思是“空对着一天明月”,“动秋风”意思是“(石鲸的鳞甲)好似在秋风中抖动”,一个“动”字化静为动;前一句中织女空对夜月的画面是静止不动的,后一句石鲸鳞片抖动的画面是动态的,两幅画面一静一动,生动传神;如果说开头两句借汉指唐,用想象中的威武场面颂扬了盛唐的强大的话,那颔联中则是想象昆明池今日的萧条冷落,这就暗指唐朝国运的衰颓。‎ 鉴赏古代诗歌的“炼字”艺术,可以从品味字词在诗句中的含义、字词所营造的意境(景象画面)、运用的艺术手法和表达的情思几个方面展开。首先是炼义,即理解分析所炼之字在诗词句子中的含义,诗句中作者所用的字词已经超越了字词本身的意义,赋予了更多的形象义,如语境义、比喻义以及象征义。然后是炼象,即描述景象,该字在诗句中所表达的内容景象包括描写的对象、内容、景象等要素。第三是炼所营造的意境,即用该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或优美,或雄阔,或幽静。第四是炼所用的手法,即对该字所用手法,如比喻、拟人、双关等作分析。五是炼表达效果,即分析用该字在描写特点、表情达意上的好处。六是炼所抒发的情感,分析用该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怀。‎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