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7 物理图象解题方法与技巧
1.如图4甲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体A在水平方向的外力F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乙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4
A.在3 s末,物体处于出发点右方
B.在1~2 s内,物体正向左运动,且速度大小在减小
C.在1~3 s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先向右后向左
D.在0~1 s内,外力F不断增大
【答案】A
2.水平地面上质量为1 kg的物块受到水平拉力F1、F2的作用,F1、F2随时间的变化如图5所示,已知物块在前2 s内以4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取g=10 m/s2,则( )
图5
A.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B.3 s末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3 N
C.4 s末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 N
D.5 s末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3 m/s2
【答案】BC
【解析】在0~2 s内物块匀速运动,则摩擦力Ff=3 N,则μ===0.3,选项A错误;2
12
s后物块做减速运动,加速度a== m/s2=-2 m/s2,则经过t==2 s,即4 s末速度减为零,则3 s末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3 N,物块停止后,因两个力的差值小于最大静摩擦力,则物块不再运动,则5 s末物块的加速度为零,4 s末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大小为6 N-5 N=1 N,选项B、C正确,选项D错误.
3.A、B、C、D四个质量均为2 kg的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x-t、v-t、a-t、F-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物体在t=0时的速度均为零,其中0~4 s内物体运动位移最大的是( )
【答案】A
由图象可知:物体在第1 s内做匀加速运动,第2 s内做匀减速运动,2 s末速度减为0,前2 s内的位移为x=2××0.5×12 m=0.5 m,后2 s内位移x′=x=0.5 m,总位移为1 m,综上可知,A正确.
4.如图6甲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长木板B(长木板足够长)的左端放着小物块A.某时刻,A受到水平向右的外力F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即F=kt,其中k为已知常数.若物体之间的滑动摩擦力Ff的大小等于最大静摩擦力,且A、B的质量相等,则下列图中可以定性地描述长木板B运动的v-t图象的是( )
12
图6
【答案】B
5.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发动机的功率P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7所示.假定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Ff恒定不变.下列描述该汽车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
图7
12
【答案】A
6.一小物块沿固定斜面向上滑动,然后滑回到原处.物块初动能为Ek0,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变,则该过程中,物块的动能Ek与位移x关系的图线是( )
【答案】C
【解析】小物块上滑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sin θ+μmgcos θ)x=Ek-Ek0,整理得Ek=Ek0-(mgsin θ+μmgcos θ)x;设小物块上滑的最大位移大小为x1,小物块下滑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sin θ-μmgcos θ)(x1-x)=Ek-0,整理得Ek=(mgsin θ-μmgcos θ)x1-(mgsin θ-μmgcos θ)x,故只有C正确.
7.一赛车在平直赛道上以恒定功率加速,其功率为200 kW,设所受到的阻力不变,加速度a
12
和速度的倒数的关系如图8所示,则赛车( )
图8
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质量为500 kg
C.所受阻力大小为2 000 N
D.速度大小为50 m/s时牵引力大小为3 000 N
【答案】BC
综上可解得:m=500 kg,Ff=2×103 N ,选项B、C正确;由P=Fv可知,F== N=4 000 N,选项D错误.
8.如图9甲所示,物体置于某固定的斜面上,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对物体施加水平向右大小变化的外力F,保持物体沿斜面向下做加速运动,加速度a随外力F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不脱离斜面的条件是F≤20 N,若重力加速度g=10 m/s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根据图乙中所提供的信息经过分析计算可以求出( )
图9
A.物体的质量
B.斜面倾角的正弦值
12
C.物体运动6 s的位移
D.加速度为6 m/s2时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答案】ABD
9.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仅受静电力作用,做初速度为零的直线运动.取该直线为x轴,起始点O为坐标原点,其电势能Ep与位移x的关系如图4所示,下列图象中合理的是( )
图4
【答案】D
【解析】粒子仅受电场力作用,做初速度为零的加速直线运动,电场力做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小量,故:F=,Ep-x图象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表示电场力,故电场力逐渐减小,根据E=,故电场强度也逐渐减小,A错误; 根据动能定理,有:F·Δx=ΔEk,故Ek-x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表示电场力,由于电场力逐渐减小,与B图矛盾,B错误; 按照C图,速度随着位移均匀增加,根据公式v2-v=2ax
1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2-x图象是直线,题图v-x图象是直线,相同位移速度增加量相等,又是加速运动,故增加相等的速度需要的时间逐渐减小,故加速度逐渐增加,而电场力减小导致加速度减小,故矛盾,C错误; 粒子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D正确.
10.空间存在平行于x轴方向的静电场,其电势φ随x的分布如图5所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从坐标原点O由静止开始,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x轴正方向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5
A.该粒子带正电荷
B.空间存在的静电场场强E是沿x轴正方向均匀减小的
C.该粒子从原点O运动到x0过程中电势能是减小的
D.该粒子运动到x0点的速度是
【答案】AC
11.沿着电场中某条直线电场线方向建立x轴,该电场线上各点电场强度E随x的变化规律如图6所示,坐标原点O、x1、x2和x3分别与x轴上的O、A、B、C四点相对应,相邻两点间距相等.一个带正电的粒子从O点附近由静止释放,运动到A点处的动能为Ek,仅考虑电场力作用.则( )
图6
A.从O点到C点,电势一直降低
12
B.粒子先做变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
C.粒子运动到C点时动能大于1.5Ek
D.粒子在OA段的电势能减少量小于在AB段的电势能减少量
【答案】ACD
12.某条直线电场线上有O、A、B、C四个点,相邻两点间距离均为d,以O点为坐标原点,沿电场强度方向建立x轴,该电场线上各点电场强度E随x的变化规律如图7所示.一个带电荷量为+q的粒子,从O点由静止释放,仅考虑电场力作用.则( )
图7
A.若O点的电势为零,则A点的电势为
B.粒子A到B做匀速直线运动
C.粒子运动到B点时动能为
D.粒子在OA段电势能变化量大于BC段电势能变化量
【答案】CD
【解析】根据电压与电场强度的关系U=Ed,可知E-x图象与x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电势差,取O点电势为零,由粒子从O到A的电势差为UOA=E0d,又UOA=φO-φA,解得:φA=-E0d,故A错误;由题图可知,A、B之间是匀强电场,因为粒子从O到A的速度不断增加,故粒子从A到B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由题图可知,O、B之间的电势差为UOB=E0d+E0d=E0d,根据动能定理得:qUOB=EkB-0,得EkB=E
12
0qd,故C正确;由题图可知,OA段E-x图象与x轴围成的面积大于BC段的面积,即UOA>UBC,根据W=qU,可知OA段电场力做功多,故OA段电势能变化量大于BC段电势能变化量,故D正确.
13.如图8所示,等腰直角三角形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左边有一形状与磁场边界完全相同的闭合导线框,线框斜边长为l,线框从图示位置开始水平向右匀速穿过磁场区域,规定线框中感应电流逆时针方向为正方向,其感应电流i 随位移x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图8
【答案】B
14.如图9所示,在光滑水平面内,虚线右侧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一正方形金属线框质量为m,电阻为R,边长为L,从虚线处进入磁场时开始计时,在外力作用下,线框由静止开始,以垂直于磁场边界的恒定加速度a进入磁场区域,t1时刻线框全部进入磁场,规定顺时针方向为感应电流I的正方向,外力大小为F,线框中电功率的瞬时值为P,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为q,其中P-t和q-t图象均为抛物线,则这些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图9
12
【答案】CD
15.某实验小组要探究一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并研究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实际功率,实验电路如图10所示:
图10
(1)实验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在________端(填“a”或“b”).
(2)实验中闭合开关,把滑片P向另一端移动过程中,发现电流表与电压表均有明显读数且读数几乎不变,则电路中出现故障的元件可能是________(填“A”或“B”).
A.小灯泡 B.滑动变阻器
(3)该小组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1甲所示,可判定在图乙中小灯泡的功率P与加在两端电压的平方U2的图象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1”“2”或“3”).
12
图11
(4)某同学将两个完全相同的这种小灯泡并联接在电源两端,已知电源的电动势E=3 V、内阻r=2 Ω,则此时每个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1)a (2)B (3)3 (4)0.44 W(0.42 W~0.46 W均可)
(4)灯泡两端的电压为U,流过每个灯泡的电流为I,则E=U+2Ir,得U=3-4I,画出电源的U-I图线如图.
交点坐标U=2.20 V,I=0.20 A,所以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为:P=UI=0.44 W.
16.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了一段粗细均匀、电阻率较大的电阻丝,于是设计了如图12甲所示的电路进行了实验探究,其中MN为电阻丝,R0是阻值为1.0 Ω的定值电阻,实验中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记录电压表示数U、电流表示数I以及对应的PN长度x,绘制了U-I图线如图乙所示.
12
(1)由图乙求得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V,内阻r=________Ω.
(2)实验中由于电表内阻的影响,电动势测量值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真实值.
(3)根据实验数据可绘出图象,如图丙所示.图象斜率为k,电阻丝横截面积为S,可求得电阻丝的电阻率ρ=_____,电表内阻对电阻率的测量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影响.
【答案】(1)1.49 0.45 (2)小于 (3)kS 没有
【解析】(1)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U=E-I(r+R0),则可知,题图乙中的图象与纵轴的交点表示电动势,故E=1.49 V;图象的斜率表示内电阻,则r+R0= Ω=1.45 Ω,解得:r=1.45 Ω-1.0 Ω=0.45 Ω;
(3)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阻R==,则可知k=,解得:ρ=kS,若考虑电表内阻,图象的斜率不变,所以电表内阻对电阻率的测量没有影响.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