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古代诗歌阅读专题(二)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八)
庾 信①
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
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
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
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
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
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
(注)①庾信:南北朝时期诗人,辅佐梁元帝,出使西魏被扣留,西魏灭梁后被迫仕魏,后北周取代西魏又仕北周,本诗为仕周时期所作。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诗作前半篇写中夜操琴、书卷满床的情景,后半篇写白露明月、萤火飘流的秋色,构成凄清孤寂的意境。
B.“虽言”两句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表明自己如同那个可以齐物我、一死生,在轻飘飘的达观世界中自适其志的庄周一样,梦为蝴蝶、忘怀自身,就可以摆脱时刻相随的愁思。
C.“寻思”两句直抒胸臆,不仅有故国覆灭、封侯梦想破碎的叹惋,也有当下不能为国建功的自嘲。
D.“露泣”两句由“新秋”而来,烘托出诗人凄凉哀伤、虚无烦乱的内心状态,用词精切,对仗工巧。
E.“残月”两句由“中夜”暗渡而来,表达出时光流逝而诗人却不能回国辅政尽忠的无限惆怅之情。
2.本诗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都使用了“琴”“书”两个意象,所抒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参考答案】
1.BE
2.①本诗中的“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是说中夜生起愁思,于是弹琴读书。幽幽琴声响遍屋里,诉说着无边无际的愁,满床书卷翻遍,愁思难解。通过“琴”“书”等意象抒发了无法解脱的深广复杂的愁苦、忧思之情。②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乐琴书以消忧”是说弹琴读书能获得快乐而消除忧愁,通过“琴”“书”等意象抒发了摆脱忧愁缠绕的官场生活,回归田园的快乐之情。
【试题分析】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鲁东门观刈蒲
李 白
鲁国寒事早,初霜刈渚蒲。
挥镰若转月,拂水生连珠。
此草最可珍,何必贵龙须①,
织作玉床席,欣承清夜娱。
罗衣能再拂,不畏素尘芜。
[注]①龙须:龙须草,茎可织席等,多为帝王豪贵之家所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寒事”“初霜”点明深秋的时令特点,交代了“刈渚蒲”农事活动的背景。
B.“挥镰”“拂水”两句用比喻描写劳动场景,富有诗意,意在表现劳动之美。
C.七、八两句写农人织蒲作席,享受劳作之后清夜的欢娱,侧面表现蒲草珍贵。
D.本诗前面部分叙写场景,后面部分托物言志,脉络清晰,情感抒发含蓄委婉。
2.诗人为什么说“此草最可珍”?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①宴作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李商隐
露如微霰下前池,风过回塘万竹悲。
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
悠扬归梦惟灯见,濩落生涯独酒知。
岂到白头长知尔,嵩阳松雪有心期。
(注)①崇让宅:李商隐岳父王茂元在东都洛阳崇让坊的宅邸。写作此诗时诗人仕途受挫,暂居于此,妻子仍在京城长安。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露凝如霰,红荷凋零,万竹悲声,青松覆雪;本该是宴饮欢歌的崇让宅在诗人笔下却凄清冷落如斯。
B.颔联“浮世”对“红蕖”,“本来”对“何事”,就格律要求而言,对仗不是十分严谨,但这处“变体”将人事 与自然巧妙勾连起来。
C.诗歌颈联“归梦惟灯见”“生涯独酒知”,灯见不如不见,酒知莫若不知;与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虽境异却情近。
D.本诗前四句即景生情,情景交融;诗歌后面四句直接抒发感慨,幽独孤恨郁积满怀,暗生归隐之思。
4.该诗善于借助景物的描写来传达思想感情,物皆着我之色彩,但方法不尽相同,请结合诗歌具体内容, 简要分析。
(一)
1.C
【解析】C项,“七、八两句写农人织蒲作席,享受劳作之后清夜的欢娱……”错误,从诗中来看,“织作玉床席,欣承清夜娱”,七、八两句是写席子可以给人带来享受,而非写农人享受清夜的欢娱。故选C项。
2.①编织的席子实用舒适,不比龙须草编织的席子差;②具有不染尘的特点;③借物喻人,表达对才高品洁之人的赞美。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二)
3.A
【解析】A项,“……青松覆雪;本该是宴饮欢歌的崇让宅在诗人笔下却凄清冷落如斯”错误,从诗中来看,“松雪”非崇让宅之景,“岂到白头长知尔,嵩阳松雪有心期”,意思是“难道到了白头之年还是如此?我早与嵩山南面的松雪两心相期”,由此可知,“松雪”是诗人想象的嵩山南面的景象。故选A项。
4.(1)以景衬情(触景生情)。露凝如霰,风过回塘,万竹悲声;诗人用凄清冷落的环境景物,烘托渲染自己的思想感情。风露塘竹之悲,触动加深了人之悲切。
(2)以景比情(象征)。红荷的离披,象征着人的别离;嵩山的松雪,象征着隐逸情怀。
(3)赋物以情(拟人)。风中悲竹,与我心通;寒夜孤灯,见证归梦;客中苦酒,知我幽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该诗善于借助景物的描写来传达思想感情,物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