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抗美援朝
知能演练提升
1.1950年9月30日,周恩来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这里的“帝国主义者”和“邻人”分别指的是( )
A.日本和朝鲜 B.美国和朝鲜
C.苏联和越南 D.美国和越南
2.好的歌曲,能够唱响时代的主旋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唱出的时代主旋律是( )
A.转战陕北,斗智斗勇 B.决战平津,瓮中捉鳖
C.渡江战役,一往无前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下列史实与抗美援朝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
A.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
B.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被烈火吞噬
C.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
D.《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
4.下列是在某场战争中牺牲的现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籍部分革命烈士名录:
陈观松(1924—1952) 赖监桥(1933—1953)
李佛林(1929—1953) 刘宴群(1927—1950)
徐承钦(1928—1951) 邱慈荣(1923—1952)
廖 武(1931—1953) 蔡以仁(1918—1950)
刘房添(1919—1951)
据此分析,这场战争最有可能是( )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
5.与中朝人民并肩作战,大长中华儿女志气,扬我军威、国威有关的战役是( )
A.渡江战役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上甘岭战役
6.郭沫若在《咏邱少云烈士》中写道:“援朝抗美弟兄多,烈士少云事可歌……戳穿纸虎功长在,缚住苍龙志不磨。邻国金星留纪念,英雄肝胆壮山河。”邱少云的事迹留给我们的深刻体会和感悟是( )
3
A.见义勇为 B.遵守纪律
C.助人为乐 D.拾金不昧
7.词语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你认为1953年我国各种媒体中出现频率高的词语是( )
A.解放军 平津战役 渡江
B.志愿军 最可爱的人 美帝国主义
C.政治协商会议 开国大典 国歌
D.西藏 和平解放 人民解放军
★8.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 抗美援朝纪念馆(右图),由纪念塔、陈列馆、全景画馆三大主体建筑组成。纪念塔高53米,象征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三层楼的陈列馆设有10个展室,陈列着500余幅珍贵照片和1000余件文物,再现了当年抗美援朝战争的宏伟场面。全景画馆高28.4米,直径46米,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将绘画、雕塑与灯光、音响融为一体,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扭转朝鲜战局的“清川江畔围歼战”的历史场面。站在电动转椅看台上,参观者可以领略战争的宏伟气势和志愿军战士的英雄气概。
请完成:
(1)追忆历史:如果纪念馆的馆长安排同学们从以下四方面收集资料,请你来配合。
A.人物报告会:
B.电影欣赏:
C.文学作品推荐:
D.歌曲学唱:
(2)感悟分析:如果你是纪念馆的讲解员,请你结合学过的历史知识,给游客分析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3
(3)情感升华:战争的硝烟已经离我们远去,但历史不能被忘记。身为21世纪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参考答案
1.B 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并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2.D
3.C 根据题干中关键词“抗美援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B、D三项与抗美援朝有关,而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故选C项。
4.D 5.D
6.B 结合邱少云的事迹,可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直至壮烈牺牲。B项符合题意。
7.B 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B项符合题意。其他选项涉及的事件发生的时间与“1953年”不符。
8.参考答案(1)A.黄继光、邱少云等 B.《上甘岭》《英雄儿女》等 C.《谁是最可爱的人》 D.《我的祖国》《英雄赞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等
(2)中国共产党的英明决策;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这次战争是一场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3)我们要树立保家卫国、振兴民族的自信心,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发学习。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