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 工业的区位选择
一、基础主干知识理解和牢记
【学法提示】课前预习教材,提炼学习重点,做预习笔记;课堂听课理解知识,补充和完善笔记;画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
【学习内容】
1.工业区位因素
(1)工业的含义: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在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2)工业生产含义:主要指在工厂里,劳动力(工人、技术人员)等利用动力(燃料、电力)和机械设备,将原材料制成产品的过程。
工业生产的投入有土地、劳动力、资金、能源、水源以及原料、零部件等,其产出除了工业制品外,还有“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等。
(3)工业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弱)水源、土地。
社会经济因素(强):劳动力(数量、素质)、政策、科技、信息、原料、动力(能源)、运输、市场、环境、决策者理念和心理因素。
工业生产对场地和水源依赖较大,对其他自然条件依赖较小,工业区位选择上比农业灵活度大。
(4)工业导向型类型(根据影响成本的主导因素划分),下表
工业导向类型
工业生产特点
主导因素
选址要求
举例
原料导向型
原料不便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高
原料
接近原料地
制糖工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罐头加工业
市场导向型
产品不便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高
市场
接近市场
啤酒厂、家具制造业
动力导向型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动力
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
炼铝厂
劳动力
服装厂、电子装配厂
6
劳动力导向型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
接近有大量劳动力的地方
技术导向型
需要高技术
技术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达地区
电脑软件开发公司、飞机制造、集成电路、精密仪表
2.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工业区位因素变化的表现:
A、市场、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增强;
B、原料、动力、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
C、信息的通达性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新因素,并且其影响不断增强;
D、交通条件改善,使原料、燃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减弱;
E、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增强。
(2)鞍钢与宝钢的区位选择(反映钢铁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下表
鞍钢
宝钢
兴建时间
新中国成立初期
改革开放初期
地理位置
近煤铁
临长江、吴淞口、近海港
铁矿石来源
本地
澳大利亚、印度、巴西
煤炭来源
抚顺、阜新
安徽、淮南、山西
市场条件
近大连、沈阳、长春等
国内、国外
主导区位因素
原料、燃料
市场
结论:交通和技术的发展,降低了工业区位选择对原料、动力等因素的依赖程度。鞍钢的主导因素是靠近煤铁资源,宝钢则临近市场。
(3)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下表
时期
区位选择
原因
举例
早期,19世纪
靠近大煤田
早期的煤炭炼铁时代,钢铁工业以煤炭资源为主导
德国鲁尔区
20世纪初期开始
靠近大铁矿
冶金技术的改进,冶炼钢铁所用焦煤量大幅度下降
我国的包钢、武钢、鞍钢等
二战后
靠近市场或临海型
科学技术飞速,巨型矿石运输船只出现
我国上海宝钢、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
6
(4)我国不同时期工业区位变化
20世纪80年代前,在内地建立了一些大型工业基地;
20世纪80年代,沿海地区经济迅猛发展,工业向该地带集聚;
20世纪末,国家又加大了在西部发展工业的力度;
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地区许多侨乡经济迅猛发展,得益于当地华人、华侨投资的结果。
结论:我国工业区位变化受政策、国防及个人爱好与乡土情感有一定关系。
3.环境效益对工业区位的影响(下表)
工厂类型
排放污染
布局原则
水泥厂
大气污染
1.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布局:工厂设置在居民区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或垂直盛行风向的郊外。
2.有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工厂布局: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3.有水污染的工厂布局: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酿造厂
大气污染
化工厂
大气污染、水污染
印染厂
水污染
造纸厂
水污染
电镀厂
水污染
火电厂
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钢铁厂
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炼油厂
大气污染、水污染
皮革厂
水污染
二、梯度练习,理解和运用知识
【学法提示】独立练习,独立思考,理解知识;有疑则问,疑难问题向老师咨询或同学探讨;独立学习是前提,能够运用知识解释地理现象;教师讲析练习时,请(学生)在有疑问或错误的问题下做好笔记。
【学习内容】包括二个部分
必做题
格力武汉生产基地是格力集团全国八大基地之一。2017年初,格力集团在武汉基地上马节能、舒适、美观的智能产品生产线,同时引入智能机器人,减少流水线作业用工量。2017年9月,格力公司从珠海总部紧急调200名员工驰援格力武汉工厂。据此完成1--3题。
1. 格力集团在武汉设立生产基地的原因是 ①劳动力成本低 ②市场需求量大 ③工业基础好 ④科研力量强
6
A. ①④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②
【答案】1. C
2. 格力电器在国内市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主要依赖于
A. 产量大 B. 价格低 C. 款式新 D. 质量优
【答案】 2. D
【解析】产量大和价格低不能使某种产品在市场中长期占据优势地位;款式新只是使得消费者在产品有了更多的选择,并不能长期保持竞争优势;同类产品要在国内市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只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产品质量是产品在市场上长生不衰的主要原因。
3. 从珠海总部调员工驰援武汉生产基地的原因可能是 ①武汉劳动力成本远高于珠海 ②产业升级,导致技术工人数量短缺 ③产品供不应求,需要扩大生产规模 ④武汉劳动力短缺,普通工人数量不足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 B
【解析】釆用排除法;珠海经济更发达,武汉劳动力成本低;由材料可知“该厂引入智能机器人,减少流水线作业,格力公司从珠海总部紧急调200名员工驰援格力武汉工厂”说明驰援武汉 200名员工应是现代智能制造熟练技工。
13. 世界工业部门从丙类→甲类的发展趋势,反映了
A. 原料影响增强 B. 劳力数量影响增强 C. 政策影响减弱 D. 劳力素质影响增强
【答案】D
14. 图23为我国中部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6
(1)图中甲处拟建设服装厂、印刷厂、水果罐头厂和炼铝厂。试判断优先选择的工厂,并分析其区位优势。
(2)图中乙处为服装、食品、自行车等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区,其主要区位优势是
A.接近原料产地 B.接近消费市场 C.运输便利 D.科技发达
(3)该城市计划在丙处建一个以电子工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园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简述在此处兴建电子工业园区的主要依据。
【答案】
14(1)炼铝厂 区位优势:附近有煤矿和火电站,能源丰富;附近有铝土矿,原料丰富;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临近公路,交通运输便利;处在与当地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对城市环境污染较小。
14(2)B
14(3)接近大学城,科技力量较强;临近公路,交通运输便利;距重工业区较远,污染小,环境条件好。
【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1)图示甲处有丰富的铝土资源,且靠近电站,能源丰富,故适宜发展炼铝工业。炼铝工业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影响其区位布局的因素主要从矿产资源、能源、交通、水源和环境等方面分析。(2)图示信息,乙处靠近市区。(3)影响电子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为科技、快速交通和环境。
三、延伸学习(用知识解释生活、自然中的地理现象)
1988年,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正式成立,1991年,国务院批准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0年7月,国家科技部和外交部批准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APEC科技园区。2001年2月,国家科技部批准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国家火炬计划光电信息技术产业化基地,2001年7月6日,国家计委正式批复。
查阅相关资料,介绍武汉“光谷”形成的区位条件。
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