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检测(四)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关于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不断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改变着地理环境
B.区域地理环境决定着人类活动
C.人类活动是区域地理环境的基础
D.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是不利的
解析:选A 在人地关系中,人类活动起主导作用。区域地理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基础。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利有弊。
2.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有( )
①推进当地工业化和城市化 ②促进产业结构的多元化
③严重破坏当地的地理环境 ④造成环境恶化等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A 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矿产资源给当地带来的影响主要是指有利的方面,主要体现在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方面。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是人类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建设的一种重要措施,其中,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北水南调工程很有代表性。据此回答3~4题。
3.加利福尼亚州实施北水南调工程的原因是( )
①北部多山地,南部多平原 ②北部降水多,南部降水少 ③北部需水量大 ④南部需水量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加利福尼亚州实施北水南调工程给调入区带来的影响有( )
A.缓解缺水状况 B.利于防洪
C.增加河流含沙量 D.导致地面塌陷
解析:3.C 4.A 第3题,加利福尼亚州的北部降水多,南部降水少,但南部需水量大,通过实施北水南调工程,实现水资源的再分配,促进南部的经济发展。第4题,该工程的实施有利于缓解调入区水资源的短缺状况。
读2010年中国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构成图,回答5~6题。
6
5.下列关于中国和美国产业结构差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第一产业产值大于美国
B.中国第二产业比重大于美国
C.美国第三产业产值大于中国
D.美国的产业结构更合理
6.与美国相比,中国产业发展具有的优势是( )
A.资金充足 B.技术先进
C.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D.工业基础雄厚
解析:5.A 6.C 第5题,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中国,虽然第一产业的比重低于中国,但其产值不一定小于中国。第6题,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与美国相比,中国的劳动力丰富而且廉价。
7.山西煤炭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带来的主要生态破坏问题是( )
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水污染
解析:选B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不合理的煤炭资源开采会严重破坏植被,使水土流失加剧。
8.农业生产对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方式为( )
A.过度砍伐森林,扩大耕地面积
B.过量使用化肥,提高产量
C.过量喷洒农药,减少病虫害
D.使用塑料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
解析:选D 过度砍伐森林会导致森林面积减小,生态环境恶化;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会产生环境污染。
扩张性产业转移是指本地产业仍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为了扩大市场份额而采取向周边地区扩张性建厂,或与周边地区的企业进行协作等方式而进行的产业整体或部分生产环节的转移;衰退性产业转移则是指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读广东省产业转移效应理论模型图,回答9~10题。
6
9.下列产业中,最有可能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衰退性产业的是( )
A.汽车零配件生产企业
B.节能环保企业
C.服装鞋帽生产企业
D.高端装备制造企业
10.衰退性产业转移对广东省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产生的正效应是( )
A.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B.增加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C.促进经济发展,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
D.有可能大大改善当地的环境质量
解析:9.C 10.B 第9题,衰退性产业是指在某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劳动力成本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衰退性产业,如服装鞋帽生产企业、玩具加工组装企业等。第10题,珠江三角洲地区衰退性产业向广东省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转移,将有利于广东省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们的经济收入。
一、选择题
读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示意图,回答1~2题。
1.有关资源型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资源年开采量达到70%时,资源型城市进入成熟期
B.资源型城市进入成熟期时,资源总开采量达到最大值
C.衰退期警戒阶段资源年开采量呈下降趋势
D.衰退期发展阶段资源年开采量仍呈上升趋势
2.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下列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将资源开采业集中到赢利高、机械化水平高的大矿井
B.发展交通运输,合理引入区域以外的资源
C.利用高新技术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D.加强资源立法和执法,停止开采资源
6
解析:1.C 2.D 第1题,当资源总开采量占资源总量的比重达到70%时,资源型城市进入衰退期,此后资源开采量呈下降趋势。第2题,停止开采的做法明显不合理。
读我国两个三角洲略图,回答3~4题。
3.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客观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甲、乙两地区均为我国常规能源和矿产资源贫乏地区,为此国家实施了许多重大工程来调配资源。下列资源调配工程与甲、乙两地区都有关的是( )
①南水北调 ②西电东送 ③西气东输 ④北煤南运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4.上题资源调配工程对甲、乙两地区的积极影响是( )
A.促进产业结构轻型化 B.彻底消除大气环境污染
C.实现地区产业升级 D.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解析:3.B 4.D 第3题,甲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西电东送中部通道的能源输入区;乙是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西电东送南部通道的能源输入区。西气东输与甲、乙两地区都有关。第4题,对输入区的积极影响是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和缓解能源紧张状况。
下图为某电子产品生命周期模型图。读图,回答5~6题。
5.根据图示信息,正确的叙述是( )
A.第一阶段丙国国内对该产品需求少而全部供出口
B.进入第二阶段后丙国该产品的技术水平落后于乙国
C.甲国该产品的出口量今后也不会出现减少趋势
D.该产品的生命周期反映了各国技术水平的差异
6.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能够解释产业转移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产业转移路径是由甲国→乙国→丙国
B.该产业是向着矿产资源丰富地区转移
C.该产业转移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6
D.该产业转移主要反映的是资本转移
解析:5.D 6.C 根据三条曲线可以看出第一阶段丙国大量出口而甲国、乙国大量进口,说明丙国为主要生产国;第二阶段乙国大量出口,而甲国和丙国大量进口,说明乙国为主要生产国;第三阶段,甲国大量出口,而乙国和丙国大量进口,说明甲国为主要生产国;该产品的生命周期体现出了各国技术水平的差异。该产业转移路径是由丙国→乙国→甲国,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读企业迁移与盈利空间示意图,SRC表示空间收入曲线,SCC和SCC′表示不同时期的空间成本曲线,回答7~8题。
7.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企业的空间成本曲线为SCC′,盈利空间界限为M1M2′
B.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空间成本不断由SCC曲线变成SCC′曲线
C.根据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拉力往往大于推力
D.企业的空间成本是相对稳定的
8.下列分别对应图中推力和拉力的是( )
①优惠的税收政策 ②劳动力成本上升 ③市场广阔 ④环境污染严重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解析:7.B 8.C 第7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所在地的用工成本会上升而推力加大,新的较落后的区域具有成本优势而具有较大的拉力,使空间成本曲线由SCC过渡到SCC′。不同区域企业的成本存在差导,且拉力与推力大小也不同。第8题,备选项中①③为拉力、②④为推力。
二、综合题
9.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把新疆建成依托内地、面向中亚乃至欧洲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加工基地和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
6
材料二 浙江省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大省,长期以来,产品除满足国内需求,还远销美国和欧盟,产业整体效益水平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近年来由于生产环境的变化,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浙江纺织服装业开始实施向中西部转移的策略。
材料三 浙江纺织服装业向新疆转移示意图。
(1)从产品生产成本角度,说出新疆承接浙江纺织服装生产加工企业的有利条件。
(2)分析浙江将纺织服装产品的研发设计、市场营销等部门保留在原地的原因。
(3)分别说出产业转移对新疆、浙江两省区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
(4)“十二五”期间,新疆欲将乌鲁木齐打造成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的核心城市。分析乌鲁木齐成为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核心城市的主要区位优势。
解析:第(1)题,主要从原料、劳动力成本、地价等角度分析。第(2)题,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市场广阔、技术力量强,因而研发、营销等部门保留在东部地区。第(3)题,对迁入区主要是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对迁出区主要是促进产业升级,加速经济发展。第(4)题,作为行政中心,乌鲁木齐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
答案:(1)接近原料产区(或原料丰富);土地和劳动力价格低。
(2)接近东部科技发达区,人才聚集;具有稳定的消费市场(或原有的销售渠道好,或消费市场广阔);易于获取市场信息。
(3)对新疆:增加就业机会;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对浙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速了经济发展。
(4)为省级行政中心,商业贸易基础设施完善;陆、空交通便利,利于我国与邻国的贸易往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