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物理备考专题复习(含解析共21套)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年中考物理备考专题复习(含解析共21套)》 共有 2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 专题08 神奇的压强 ‎☞知识点1压力 ‎1、定义:物理学中,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产生条件:相互接触且发生挤压的物体之间才有压力;‎ ‎3、方向:总是垂直于受力面,并指向受力物体内部;‎ ‎4、大小:并不都是由重力产生,因此可能不等于重力,有时甚至与重力无关;‎ ‎5、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重力 压力 定义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产生原因 地球的吸引 物体间相互挤压而产生 方向 总是竖直向下 垂直于受力面 大小 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与物体的挤压程度有关 作用点 物体的重心 受力物体的表面 施力物体 地球 施加压力的物体 联系 ‎①通常情况下,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重力的大小等于物体对地面的压力;②有时候压力不一定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而引起的;‎ 例1(2018•安徽)我们知道,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如图所示,重25N的长方体物块甲放在水平桌面上,另一重10N的长方体物块乙放在物块甲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乙所受的合力为10N ‎ B.物块乙对物块甲的压力为15N ‎ C.桌面受到物块甲的压力为15N ‎ 17‎ D.桌面对物块甲的支持力为35N ‎【答案】D ‎【解析】‎ 例2(2018•娄底)社团活动在娄底各校轰轰烈烈开展,小明参加了杂技社团,他常常在平整松软的土地上练习单脚站立和单手倒立。当他单脚站立时,在地面上留下了一个凹陷的鞋印,单手倒立时留下了一个凹陷的手掌印,那么()‎ A.单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单手倒立时对地面的压力 ‎ B.单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小于单手倒立时对地面的压力 ‎ C.手掌印凹陷的深度大于鞋印凹陷的深度 ‎ D.手掌印凹陷的深度等于鞋印凹陷的深度 ‎【答案】C ‎【解析】‎ 在水平地面上单脚站立或单手倒立度地面的压力不变,都等于人体的重力;单手的面积小于单脚的面积;根据公式P=可知,单手倒立时对地面的压强大,所以手掌印凹陷的深度大于鞋印凹陷的深度。‎ ‎☞知识点2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实验原理:物体受到压力发生形变量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实验方法:①控制变量法;②转换法;‎ ‎3、实验过程及结论 17‎ 由甲乙得: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由乙丙得: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例1(2018•武汉)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乙两次实验中,小桌对海绵压力的大小相等 ‎②甲图中小桌对海绵压力作用的效果比乙图中的明显 ‎③甲、乙两次实验,说明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的大小有关 ‎④为了完成整个实验,可以将乙图中的砝码取下来,并将看到的实验现象和甲图中的对比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例2(2018•百色)如图所示,某同学利用小桌、海绵和砝码等器材进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7‎ ‎(1)本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是和转换法。‎ ‎(2)小桌对海绵的压力改变了海绵的(选填“形状”或“运动状态”)。‎ ‎(3)为了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因比较图甲和图乙的实验,可知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选填“越大”“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比较两图的实验,可知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选填“越大”或“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答案】(1)控制变量法;(2)形状;(3)越大;(4)乙丙;越小 ‎【解析】‎ ‎☞知识点3压强 ‎1、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叫做压强,用符号P表示;‎ ‎2、物理意义: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公式:P=;‎ ‎4、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Pa)1Pa=1N/m2;‎ ‎5、对压强公式的理解 ‎(1)适用于固体、液体、气体的压强计算;‎ 17‎ ‎(2)压强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3)公式中的受力面积S是指两物体相互接触的那部分面积,而不一定就是受压物体的表面积;‎ ‎(4)计算过程中,压强、压力、受力面积三者单位要统一;‎ 例1(2018•湘西州)如图,一个长方体小木块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要测出它对桌面的压强,老师提供的器材有:直尺、天平、量筒。请你选择实验器材,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l)测出小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积:用测量小木块的长和宽,再计算出它的底面积S;‎ ‎(2)用测量小木块的质量m;‎ ‎(3)根据上面的测量结果,写出计算小木块对桌面压强的表达式:_______。‎ ‎【答案】(1)直尺;(2)天平;(3)p=‎ ‎【解析】‎ 例2(2018•徐州)制作豆腐过程中,要用重物把豆腐压实,如果重物对豆腐的压力为200N,受力面积为1m2.压实后,30kg豆腐的体积为0.02m3.求:‎ ‎(1)重物对豆腐的压强;‎ ‎(2)豆腐的密度。‎ ‎【答案】200Pa;1.5×103kg/m3‎ ‎【解析】‎ ‎(1)重物对豆腐的压强:‎ 17‎ p===200Pa;‎ ‎(2)豆腐的密度:‎ ρ===1.5×103kg/m3。‎ ‎☞知识点4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压强增大或减小的方法 增大压强的方法 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 同时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的方法 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 同时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例1(2018•长春)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书包用宽的背带 B.菜刀磨得锋利 ‎ C.推土机用宽大履带 D.铁轨下铺放枕木 ‎【答案】B ‎【解析】‎ 例2(2018•常德)如图所示的四种动物器官,具有减小压强功能的是()‎ 17‎ A.啄木鸟的喙 B.骆驼的脚掌 ‎ C.鳄鱼的牙齿 D.蚊子的口器 ‎【答案】B ‎【解析】‎ ‎☞知识点5液体压强的产生和特点 ‎1、液体压强的产生 ‎(1)对比甲、丙可知:加水后试管下端橡胶模凸出,表明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原因:液体受到重力的作用,会对支撑它的物体有压强;‎ ‎(2)对比乙、丁可知:加水后试管右端橡胶模凸出,表明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原因:液体具有流动性,会对阻碍它流散的物体有压强;‎ 17‎ ‎2、压强的特点 ‎①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并且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②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③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同一深度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压强计 ‎(1)结构:由U形管、橡皮膜、橡皮导管等组成 ‎(2)原理:当橡皮膜受到挤压时,U形玻璃管两边液面会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两边的液面高度差也越大;‎ ‎(3)作用:测量液体内部压强;‎ 例2(2018•邵阳)如图所示,向两支同样的试管中注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发现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较甲、乙两种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A.甲大 B.乙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 例2(2018•天门)水平桌面上一平底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中部有一圆孔 17‎ 用橡皮膜封闭。当左右两边分别注入两种不同的液体时,橡皮膜的形状没有发生改变,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橡皮膜左右两边受到液体的压力相等 ‎ B.橡皮膜左右两边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 ‎ C.容器左右两边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 ‎ D.容器左边液体的密度小于右边液体的密度 ‎【答案】AB ‎【解析】‎ ‎☞知识点6对压强公式的理解 ‎1、液体压强公式:P=ρgh;‎ ‎2、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跟液体的总重力、体积及容器的形状、底面积等都无关;‎ ‎3、两公式的区别与联系 ‎①P=是压强的定义式,也是压强的计算公式,无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是适用的;‎ ‎②P=ρgh是通过公式P=结合液体的具体特点推导出来的,只适合于计算液体和特殊固体 17‎ 的压强。‎ ‎4、深度与高度的区别 ‎(1)深度一般指液体的自由液面到液体中某一点的竖直距离;‎ ‎(2)高度是指点到容器底的竖直距离,‎ 判断出深度的大小是计算液体压强的关键 例1(2018•南充)在“研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中:‎ ‎(1)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型管的两端液面的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 ‎(2)比较图甲和图乙,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液体的增加而增大。‎ ‎(3)如果我们要讨论液体内部压强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应选择进行比较。‎ ‎(4)已知乙图中U型管左侧液柱高为4cm,右侧液柱高为10cm,则U型管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强为Pa(ρ水=1×103kg/m3,g=10N/kg)‎ ‎【答案】(1)两侧液面高度差;(2)深度;(3)乙、丙;(4)1000源:K]‎ ‎【解析】‎ ‎(2)比较图甲和图乙,两杯中的液体密度相同、金属盒所处的深度不相同,深度越深,高度差越大,压强越大,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 17‎ 而增大。‎ ‎(3)要讨论液体内部压强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需要控制,液体的深度相同,金属盒的方向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故选乙、丙两次实验即可;‎ ‎(4)图乙中U形管的右两侧与大气相通,‎ 则U型管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强为右侧液柱产生的压强:‎ p=ρgh=1×103kg/m3×10N/kg×0.1m=1000Pa。‎ 例2(2018•眉山)试根据压强是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的定义,推导出密度为ρ的液体,在液面下深度为h处液体产生的压强P的表达式。(已知: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g,要求用ρ、h、g表示P)。‎ ‎【答案】‎ 密度为ρ的液体,在液面下深度为h处液体产生的压强的表达式为p=ρgh。‎ ‎【解析】‎ ‎☞知识点7连通器 ‎1、定义:上端开口,底部互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2、原理:连通器内同种液体,当液体静止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17‎ ‎3、应用:船闸、水壶、锅炉水位器、自动饮水器等;‎ 例1(2018•青岛)下列实验中,能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A.如图,将加有砝码的小桌放在海绵上,小桌腿陷入海绵中 ‎ B.如图,将硬纸片盖在装满水的试管口,倒置后水不会流出 ‎ C.如图,将连通器中装入水,当水不流动时,两边的液面相平 ‎ D.如图,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U形管两边的液面出现高度差 ‎【答案】B ‎【解析】‎ C、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称为连通器,连通器内盛同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不能证明大气压强存在,故C错误;‎ D、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后,受到了水给予的压强,使U形管中产生一定的高度差,并通 17‎ 过观察高度差的大小来判断压强的大小,故D错误。‎ 例2(2018•黑龙江)下列生活现象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A.火车轨道 B.锅炉水位计 ‎ C.拦河大坝 D.用吸管吸饮料 ‎【答案】D ‎【解析】‎ ‎☞知识点8认识大气压 ‎1、定义:由大气产生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原因:空气像液体一样受到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因此,大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大气压存在证明:纸板托水、马德堡半球实验等 17‎ 例1(2018•株洲)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A.用吸管吸饮料 B.马德堡半球实验 ‎ C.塑料吸盘“粘”在墙上 D.拦河坝“下宽上窄”‎ ‎【答案】D ‎【解析】‎ 例2(2018•成都)如图所示的“吸引”现象中,由大气压强引起的是()‎ A.拔火罐时玻璃罐吸在皮肤上 ‎ B.塑料梳子吸引干燥的头发 ‎ C.条形磁铁吸引小磁针 ‎ D.两个铅块挤压在一起 ‎【答案】A ‎【解析】‎ A、拔火罐使用时,先把酒精在罐内烧一下,罐内空气受热排出,此时迅速把罐扣在皮肤上,使罐内气体温度升高,等到罐内的空气冷却后压强降低,小于外面的大气压,外面的大气压就将罐紧紧地压在皮肤上。因此这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引起的,故A符合题意;‎ B、塑料梳子和头发摩擦起电,头发和梳子带异种电荷,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不是大气压引起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条形磁铁吸引小磁针是利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不是大气压引起的,故C不符合题意;‎ D、两个铅块挤压在一起是利用分子间的作用力,不是大气压引起的,故D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9测量大气压 17‎ ‎1、测量工具 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常用水银气压计和金属盒气压计;‎ ‎2、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装置 ‎(2)实验原理:玻璃管外的大气压p空支持着管内水银柱,所以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p水银等于玻璃管外的大气压p空,即p空=p水银,因此只要测出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就可以根据p=ρ水银gh计算出大气压的具体数值;‎ ‎(3)通常人们把高760mm的水银柱(汞)所产生的压强,作为一个标准大气压;符号是1atm,‎ 一个标准大气压=760mmHg=1.013x105Pa ‎3、注意事项 ‎①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的粗细、是否倾斜、将玻璃管上提,下压、向水银槽添加水银对测量的结果没有影响,水银柱的高度不变;当玻璃管内进入空气,水银柱降低,测量结果偏小;‎ 17‎ ‎②托里拆利中的玻璃管不能太短,要大于760mm,否则测不出大气压的值;‎ ‎4、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1)大气压强是由于大气层受到重力作用产生的,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层越薄,大气压强越小;‎ ‎(2)大气压强随温度、湿度、季节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空气湿度越大,气压越低;冬天气压大于夏天,晴天的气压比阴天高。‎ ‎(3)液体的沸点随着大气压强的减小而降低,随着大气压强的增大而升高;‎ 例1(2018•滨州)如图所示,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水的玻璃瓶中,从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瓶内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为h。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1楼带到5楼的过程中(对瓶子采取了保温措施),观察到管内水柱的高度发生了变化,如表所示,‎ 楼层 ‎1‎ ‎2‎ ‎3‎ ‎4‎ ‎5‎ 管内与瓶内水面的高度差/cm ‎5‎ ‎5.3‎ ‎5.7‎ ‎6‎ ‎6.3‎ 根据实验现象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往瓶内吹气后,瓶内气压小于瓶外大气压 ‎ B.水柱高度h增大,说明大气压降低了 ‎ C.上楼的过程中,给瓶子保温是为了避免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 D.水柱高度h越大,瓶内外的气体压强差越大 ‎【答案】A ‎【解析】‎ 17‎ C、由于热胀冷缩会引起玻璃管中水柱的变化影响实验结果,所以在拿着它上下楼时,应保持瓶中的水的温度不变,故C正确;‎ 例2(2018•无锡)为了测量大气压强,某同学选择的器材有:2.5ml的注射器、0~10N的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和细线,实验步骤如下 ‎(1)如图甲,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cm。‎ ‎(2)如图乙,把注射器活塞推推至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简,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3)该同学所测得的大气压强值为Pa。‎ ‎【答案】(1)4.00;(2)6.4;(3)1.024×105Pa。‎ ‎【解析】‎ 17‎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