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五中2018-2019高一历史5月阶段检测(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山西太原五中2018-2019高一历史5月阶段检测(附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密 封 线 ‎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太原五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检测 高 一 历 史(文)‎ 出题人:张友 校对人: 黄戈 时间:2019.5‎ 第I卷(选择题,共计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下列图片反映了古代中国经济文明的发展。其中利用自然力并改进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能的是( )‎ ‎ A B C D ‎2.下图是战国水利工程图。春秋战国时期,孙叔敖治楚,西门豹治邺,颇有成效;秦“渠就……,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各国兴修水利竞争激烈 B.区域位置决定经济水平 C.兴修水利利于强化统治 D.争霸战争促进经济发展 ‎3.据1937年国民政府对农村调查所得资料估计,地主占有大约40-50%的耕地,而且,在土地肥沃的东南地区,土地所有权更趋集中,地主约占全部耕地的60-70%,而在贫瘠的西北旱地区域,土地所有权反而比较分散。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不同地区土地商品化的程度不同 B.不同区域土地政策实施的差异 C.东部地区租佃关系发展程度更高 D.不同区域交通便利程度的差异 ‎4.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经济重心南移方面的记述,由此可以推知( )‎ 记述 文献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宋书》(南朝宋)‎ 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 ‎《新唐书》‎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 ‎《宋史》‎ 楚故泽国,耕稔甚饶。……谚曰:“湖广熟,天下足”。‎ 明 李釜源《地图综要》‎ A.经济重心南移在明清时期最终完成 B.江南地区的经济规模与产业结构逐渐改变 C.江南地区形成了稻麦兼种的作物体系 D.湖广地区是自两晋以来的全国粮食主产区 ‎5.汉武帝时规定,凡产铁的郡县设置铁官,即便不产铁的郡县也要设置小铁官。铁的冶炼和铁器的制作与销售一律由铁官负责。后来铁官数量增多,遍布全国。该政策( )‎ A.能促使冶铁作坊出现雇佣生产关系 B.客观上削弱了汉代的中央集权 C.反映出民间手工业商业发展迅速 D.有利于铁器与冶铁技术的推广普及 ‎6.《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现象反映出( )‎ 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价值观 B.手工业劳动力出现全国性流动 C.江南的丝织业技术突飞猛进 D.水乡集市营业突破了时空限制 ‎7.近代前夜,中国传统农耕经济在继续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这里的“变异”主要是指( )‎ A.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占据主导 B.孕育出“计工受值”式的经营模式 C.郑和下西洋开辟广阔海外市场 D.新兴的工商业市镇商贸繁荣 ‎8.16世纪中期,英国大部分的呢绒、德国的金属制品和织物、德法两国的酒、西班牙的羊毛、葡萄牙和意大利来自东方的香料以及波罗的海地区的小麦,都运到尼德兰(荷兰)的安特卫普(港口城市)进行交易。该现象( )‎ A.有利于英国确立海上霸主地位 B.削弱了荷兰的经济实力 C.导致欧洲的物价大幅上涨 D.是西欧“商业革命”的表现 ‎9.下图是英国1600年—1850年间人口的变化情况(单位:万)以下关于图中信息分析最正确的是( )‎ ‎ ‎ A.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城市化的兴起    B.技术进步引起英国经济地理的变化 C.英国人口优势促进其完成产业革命    D.工厂制度兴起壮大了工人阶级队伍 高一历史(文) 第9页(共8页) 高一历史(文) 第10页(共8页)‎ 密 封 线 ‎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10.英国为加强北美殖民地对宗主国的经济依赖,于1651年和1660年先后颁布两个《航海条例》;而到1854年,外国的商船被准许从事英国沿海的贸易。至此,《航海条例》所规定的限制完全取消。造成这种改变的原因是( )‎ A. 英国已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B. 世界市场逐渐开始形成 C. 西方列强普遍对外资本输出 D. 英国击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 ‎11.美国电话之父贝尔于1877年创办贝尔电话公司;爱迪生发明电灯后立即创立自己的电器公司;德国卡尔·本茨1885年发明汽油动力车,次年便成立奔驰汽车厂;美国莱特兄弟1903年制造出第一架飞机,1909年创办莱特飞机公司;瑞典化学家诺贝尔拥有100家工厂……由此可见( )‎ A.该时期科学家与企业家的身份合二为一 B.生产力发展是此时科学进步的重要动力 C.第二次工业革命以重化工业部门为主 D.科学技术的转化与应用速度大幅提升 ‎12.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的土布供不应求 B.中国的自然经济根深蒂固 C.中国的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生产的棉布质量更高 ‎13.据记载,188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这说明( )‎ A.社会发展受封建等级制度阻碍 B.洋务运动没能得到统治者支持 C.封建制度与西方科技水火不容 D.顽固势力拒引进西方科学技术 ‎14.隋朝以来,长三角地区城镇化进程加快,鸦片战争前形成了“之”字型空间格局,到20世纪30年代初期,又发展演变成“∑”型空间格局(如下图所示)这一变化( )‎ ‎ ‎ A. 描绘了经济重心持续南移的过程 B. 奠定了上海远东经济中心的地位 C. 拉大了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D. 折射了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 ‎ ‎15.图为1872年《申报》刊登的一则图文广告(成衣机器出售),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广告成为推进价值观更新的动力 B. 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西方影响下社会生活发生变化 D. 近代中国服装业已经西方化 ‎16. 1938年国民党临时代表大会通过的《抗战建国纲领》中,决定“整顿交通系统,举办水陆空联运,增加铁路、公路,加辟航线。”国民政府遂在后方各省迅速发展交通事业,赶筑多条省际和国际交通要道,同时加快航运的整治和开辟新的空中航线。这些举措( )‎ A. 表明了抗战相持阶段已经到来 B. 体现了国民党持久抗战的意图 C. 反映出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 D. 促进了后方经济建设良好发展 ‎17.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18年苏俄实行余粮收集制;1921年,苏俄实行固定的粮食税,规定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所有;1927年,苏联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建立集体农庄。这表明苏俄( )‎ A.依据国家战略调整农业政策 B.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始终不高  ‎ C.制定经济政策存在随意性倾向 D.充分认识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18.对已处于工业化初期的苏联,西方世界仍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是继续敌视苏联,并竭力阻挠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事务性联系的发展;另一种是要求停止反苏挑衅,扩大与苏联在贸易和技术方面的合作。其中的“另一种”倾向主要反映出当时( )‎ A.苏联已打破了帝国主义封锁      B.西方开始效仿计划经济体制 C.苏联与西方经济具有互补性      D.新经济政策的效果异常显著 ‎19.“罗斯福新政……再分配式的、保护主义的、政府主导型的政策虽然经济上往往不大成功,但政治上却颇受欢迎:往往立竿见影,不但有一个清晰的行动主体,而且其政策往往指向一些集中的、直接的、阶层性或行业性的受益者,这些受益者可以立刻成为这些政策的政治同盟军。”由此美国( )‎ A. 制定了《紧急银行法》 B. 推行了《全国工业复兴法》‎ C. 兴办了田纳西水利工程 D. 颁布了《农业调整法》‎ 高一历史(文) 第9页(共8页) 高一历史(文) 第10页(共8页)‎ 密 封 线 ‎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20.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曾评论到,20 世纪“最矛盾和讽刺的真相之一,就是 以推翻资本主义为目的的十月革命,其所造成的最悠久的成就,却反而救了它的死 敌一命。”下面说法能证明其结论的是( )‎ A.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部分地恢复资本主义 ‎ B.二战后,美国主导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 C.20世纪70 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减少福利开支 D.二战后,英国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 ‎21.下图为创作于1953年的一副木刻画《售余粮》。这一作品反映出当时( )‎ ‎ ‎ A.国民经济恢复活跃了农村市场           B.国家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建设 ‎ C.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生产热情    D.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 ‎ ‎22.下表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重点建设城市非农业人口的变动情况表,根据表格可知,新中国初期( )‎ ‎1949—1957年全国重点建设城市年末非农业人口变动情况 (不包括市辖县)单位:万人 A.建立国营经济促进了城市发展       B.合理调整工商业推动人口迁移 C.一五计划有利于平衡工业布局      D.优先发展重工业改变工业结构 ‎23.王石的万科公司、柳传志的联想公司、张瑞敏的海尔公司,它们都诞生在1984年后。‎ 这一年想在制造业和科技界有所作为的人还有大学刚毕业的李东生、段永平、史玉柱等 一干人。这种历史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邓小平南巡讲话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B.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促进了公平竞争 ‎ C. 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了公众的创新精神 D.国家引进外国资金和技术进度的加快 ‎ ‎24.金冲及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写道:20世纪70年代,中国接待外国国家首脑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也派出很多代表团分赴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访问,对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友好交往日益密切,60年代后期中国周边那种严峻局势已根本改观。这一变化( ) ‎ A. 为日后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提供条件 B. 树立了中国在国际舞台的中心地位 C. 有利于深化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 D. 打击了以美苏大国主导的两极格局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计52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25.生态史观认为:史学研究应从关注历史上的人转换为关注历史上的人与自然及二者的关系,维护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动态平衡,是能思维有意识的人类不可推卸的责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正月发生了一次“霾灾”,数日雾霾不散,导致通惠河上的漕运停止,京城多处粮仓告急。乾隆皇帝除了派官员到天坛祭天外,还亲自率王公大臣在紫禁城太和殿前焚香祭天。光绪年间京城曾出现一次严重的“霾灾”,数日不散,慈禧太后也曾令人在紫禁城内“祭天驱霾”。而民间遇有“霾灾”出现时,人们多到龙王庙前拜求龙王“驱霾祈雨”,并在庄稼种植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初春,出现了一次 “霾灾”,京畿之农人“芸锄时令苗稍疏,预防风霾”。‎ ‎ ——《古代北京“霾灾”的记载》‎ ‎(1)材料一中,清代官民面对“霾灾”采取了哪些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9分)‎ 材料二:近代中国知识界较早就开始关注空气污染问题。当时的报刊对近代西方工业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大气污染现象多有报道评论,并警醒国人:“各国人士,渐渐对这个问题加以注意。东京警察当局已于最近举行煤烟防治宣传,开始‘都市净化运动’了。”‎ 近代以来政府和民间均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治理空气污染)。政府颁布一些条例、实施工厂检查,开展工厂安全运动、平民新村运动,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等等,取得一定效果。1887年石印社的煤烟被周围居民视为公害,工部局向石印社提出警告,要求其采取增高烟囱等减轻污染措施。1933年12月,政府公布陆上交通管理规则,其中规定“汽车行驶时,不得泻放发出巨响或含有烟雾的恶臭气体”。广州市政府制定颁行车辆肩舆交通规则,其中规定“车夫须常注意车机洁净。勿许机油飞烬,及放出秽气等弊”。济南市政府也颁布过取缔市区桐油煎熬的法规。‎ ‎ ——《中国近代城市大气污染及治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民国时期“空气污染”的原因。(5分)‎ 高一历史(文) 第9页(共8页) 高一历史(文) 第10页(共8页)‎ 密 封 线 ‎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材料三:1952年,处于急速发展期的英国伦敦,终于尝到了工业污染带来的苦果:l2月5日至l0日,伦敦市内空气污染严重,导致4000人因呼吸道疾病等原因死亡,这被称为“伦敦烟雾事件”。事件的后果之一,就是促使英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措施整治环境。1956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法律规定在伦敦城内的电厂都必须关闭,只能在大伦敦区重建。要求工业企业建造高大的烟囱,加强疏散大气污染物。……还包括要求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减少煤炭用量,逐步实现居民生活天然气化;冬季采取集中供暖。‎ ‎ ——《启示录:1952,被雾霾扭转的英国》‎ ‎(3)根据材料二、三,分析中英两国在处理空气污染问题上的异同点。(11分)‎ 26. 突破传统的束缚是经济体制调整和创新的前提,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 发展的活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美国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因此,原先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苏联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成功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种种经济政策。有些国家甚至开始了自己的持续时间不一的计划,希望来减轻本国的经济困难。‎ ‎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西方经济的崩溃”指的是什么?苏联的前两个“五年计划”取得了怎样的成效?(5分)‎ ‎ ‎ 材料二:我们惟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会使我们由后退转而前进的所需的努力陷于瘫痪的那种无名的、没有道理的、毫无根据的害怕。……我们不能只要有所得,也要有所贡献;我们要前进,我们就必须像一支有训练而且忠诚的军队那样,为了共同的纪律而有所牺牲,因为没有这样的纪律就不可能前进,就不可能实现有效的领导。‎ ‎ —— 罗斯福总统的首次就职演说 ‎(2)据材料二说明,罗斯福所强调的“纪律”“实现有效的领导”与胡佛政府的政策有何不同?(4分)‎ 材料三:‎ ‎ ‎ 等待领取救济食品的人群 美国修建的田纳西水利工程 ‎ ‎(3)据材料三指出,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社会实施社会保障的具体做法。并指出田纳西等工程兴办的历史意义。(6分)‎ ‎27.在历史上,丝绸之路对中外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丝绸之路分为陆地和海上两条路线。海上丝绸之路分为东线与南线。南方丝绸之路始于春秋末期。阅读下列表格——南方海上丝绸之路,回答问题。(12分)‎ 汉朝 唐朝 两宋 路 线 从今天广东到东南亚和南亚。‎ 从泉州和广州等地 南下,可达东南亚 和南亚,通今波斯 湾、红海,可与大 食(阿拉伯帝国)‎ 相通。‎ 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 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 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 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 管 理 汉在徐闻县南七里 ‎(今广东徐闻县),‎ 置左右侯官。‎ 唐玄宗在广州设市 舶使后,几乎包揽 了全部的南海贸 易。对朝贡使团则 只准许使者及随从 二人入京觐见。‎ 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杭州、‎ 密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 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 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 易、买舶商货物。‎ 货 物 汉武帝时有外国使 者来进献,汉武帝 派译长带上黄金和 丝绸出海,到这些 国家交换明珠、璧 琉璃、奇石、异物。‎ 主要货物为丝绸、‎ 瓷器、漆器等输出 品及胡椒、香料、‎ 珠宝象牙等输入 品。‎ 进出口货物达400多种。进口商 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 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其制 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外贸 分官营与私营,以后者为主。‎ 根据材料,提取两项关于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分析说明。‎ 高一历史(文) 第9页(共8页) 高一历史(文) 第10页(共8页)‎ 密 封 线 ‎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高一历史(文)5月月考参考答案:‎ ‎1—5 DCABD 6—10 ABDBA 11-15 DBADC ‎16—20 BACCD 21—24 BCCA ‎25.(25分)‎ ‎(1)措施:祭天敬神;调整种植方式。(4分)‎ 原因:科技水平落后;小农经济为主体;“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5分)‎ ‎(2)原因:工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煤、石油等高污染资源的大规模运用。(5分)‎ ‎(3)同:政府推动下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干预治理污染;通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防治污染。(4分)‎ 异:中国:民国时期的治污舆论监督起了重要作用,并且更加注重人伦道德。‎ 英国:政府治污的法律力度更大,更加注重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 ‎(7分)‎ ‎26.(15分)‎ ‎(1)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成效: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工业总产量跃居世界第二位。(5分)‎ ‎(2)罗斯福: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胡佛:自由放任政策。(4分)‎ ‎(3)做法:直接救济;以工代赈。(3分)‎ 意义:增加就业(缓解失业压力);刺激了消费和生产。(3分)‎ ‎27.(12分)‎ 信息1,后代路线比前代更发达。(2分)‎ 说明:①依据:汉代可达东南亚和南亚,唐朝和两宋可达波斯湾、红海,两宋还可达非洲东海岸。(2分)‎ ②原因:这主要是由于唐朝及两宋时期经济的发展,造船与航海技术的提高,经济重心的南移。(2分)‎ 信息2,朝贡贸易转化为市舶贸易,贸易的经济职能增强。(2分)‎ 说明:①依据:汉、唐、宋三朝都有朝贡贸易,如汉有外国使者“进献”,唐朝对朝贡使团的限制,宋朝官营贸易。宋代市舶司专司货物税,外贸以私营为主,商品种类多有生活用品。这些说明对外贸易的经济职能增强了。(2分)‎ ②原因:唐朝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对外实行开放的政策;宋朝偏安东南,财政开支大,因此重视海外贸易,通过商业税解决。(2分)‎ 信息3,管理越来越规范。(2分)‎ 说明:①依据:汉代设官员管理,唐朝设市舶使,到了两宋,不仅设市舶司,还有相关的法律,对官员也有一定的限制。(2分)‎ ②原因:古代商品经济发展和政府管理体制的相对完善(2分)‎ 理论提升:丝绸之路的繁荣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变革,也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扩大了当时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提高国际地位。‎ ‎(学生从其它角度回答,只要言之成理也可以给分。)‎ 高一历史(文) 第9页(共8页) 高一历史(文) 第10页(共8页)‎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