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书书
安阳市 2020届高三毕业班调研考试
语文·答案
(1~5题,7题,10~12题,14题,17~19题,每小题 3分)
1.答案 D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思路点拨 A.从文中可知,20世纪 70年代,开始有人怀疑经典的合法性,但经典的地位并没从根本上有所变
化,由文中“其出发点并非从根本上撼动经典的地位”亦可作出判断。B.范围扩大,应是“谁是现代经典作家之
争”;“重新划分”无中生有。C.由文中韦勒克的话得不出他是在阐述阅读经典的原因,而是表现了他对经典具
有的地位的判断。
2.答案 C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思路点拨 “解决问题”在文章论述过程中并无体现;同时文章是按照总分结构展开论述的。
3.答案 B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思路点拨 “可见一部作品能否成为经典,关键在于人物塑造得是否独一无二、不可替代”推断不合理,能成为
经典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一定有了独一无二的形象就能成为经典。
4.答案 C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思路点拨 以偏概全,由材料一可知,垃圾收集时情况会有不同,当非垃圾压缩车直接收集时,内置垃圾袋后,
再通过保洁员密闭收集即可。
5.答案 A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文中信息和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思路点拨 “带动了与垃圾分类相关新行业的发展”,选项化未然为已然。
6.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答案 ①我国建立起一套国家层面的废旧物品回收系统。②拥有市场化、高效的废品回收体系。③我国的废
品分类具有专业水准,能够分门别类,细分细化。(每点 2分,意思对即可)
7.答案 B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分析艺术特色的能力。
思路点拨 “她始终也没想放弃”说法有误,与文章不符。
8.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鉴赏小说的思想意蕴的能力。
答案 ①运用了比喻手法。将书店比喻为城市里的望塔,形象地写出了书店对城市人的巨大意义;将雪片比
喻为撕碎的书页,突出了卢娜对书的挚爱以及书店无人问津的失落和哀伤。②运用了拟人手法。以人格化的
“巨手抛甩”这一动作描写来表现从天而降的雪花落下的情景,饱含人物情感,形象贴切。③插叙。以插叙形
式写她面对残酷现实,独守冷清书店时的独特感受,将人物心理以形象化的方式委婉展现,丰富了人物形象。
(每点 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9.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答案 ①自嘲地笑是因为卢娜一心想要将“明光书店”办好,新换了灯泡,然而书店的处境却越来越艰难,是伤
心的、无奈的笑。②当她对书店的未来快绝望时,突然而来的奖励基金让她重新看到了希望,“明光书店”和自
己重获新生,她不禁喜极而泣。③面对自己一手经营的书店,卢娜由此回顾自己的人生,从高考落榜到开办书
—1—店,对知识、文化、人生有了自己的认识和定位,开书店关乎别人的命运、关乎民族的未来,她感动得再次流下了
泪水。(答出一点 1分,答出两点 3分,答出三点 4分,意思对即可)
作用:三次描写都属于细节刻画,互相照应,有利于全方位展示卢娜淳朴、坚韧的形象,也凸显了一个普通人在
追逐梦想过程中的喜怒哀乐。(2分,意思对即可)
10.答案 B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11.答案 A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思路点拨 “法家代表人物”错误,荀子是儒家代表人物。
12.答案 D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思路点拨 “秦王一直对他信任有加,他的官职也一路得以升迁”说法错误,由文中“李斯议亦在逐中”“复李
斯官,卒用其计谋”可知。
13.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答案 (1)长期处于低微的地位,诋毁世俗,厌恶名利,自己拿无为作寄托,这不是士子的真情。(关键词“卑
贱”“非世”“托”的翻译各 1分,大意 2分)
(2)拆平了郡县的城堡,销毁了天下的兵刃,表明不再使用,使秦朝的土地一尺也不分封,使以后不再有战争
攻伐的祸患。(关键词“夷”“示”“封”的翻译各 1分,大意 2分)
参考译文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年轻时,当郡里的小官,看到官府的厕所中老鼠吃不干净的东西,接近人和狗,多次
惊恐害怕。李斯走进粮仓,看到粮仓里的老鼠,吃着囤积的粮食,住在大屋子里面,不受人和狗的惊扰。于是
李斯就感叹道:“人的贤能和不贤能好比老鼠,在于自己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于是李斯就跟随荀卿学习服侍
帝王的学问。学业完成之后,就向荀子告辞说:“我听说得到机会就不要错过,如今万辆战车的国家正在争取
时机,游说之士主持政事。现在秦王想吞并各国,称帝统治天下,这正是平民百姓驰骋奔走,游说之士施展抱
负的好时机。处在卑贱的地位不想有所作为,这好比看见现成的肉才吃的禽兽一样。所以耻辱没有比卑贱更
大的,悲伤没有比穷困更甚的。长期处于低微的地位,诋毁世俗,厌恶名利,自己拿无为作寄托,这不是士子的
真情。所以我要向西游说秦王了。”来到秦国,正好庄襄王去世,李斯就请求做秦相国文信侯吕不韦的家臣;吕
不韦认为他很贤能,任命他做郎官。李斯因此得到游说的机会,就劝说秦王说:“庸人常常失去时机。成大功
业的人,在于趁人有瑕隙就狠心灭了他们。从前秦穆公称霸天下,始终没有吞并六国,为什么呢?原因在于诸
侯还多,周朝的德政还没有衰微,所以五霸相继兴起,争相尊崇周朝。自从秦孝公以来,周王室卑微,诸侯互相
兼并,关东地区成为六个国家,秦国乘胜役使诸侯,已经六代了。如今诸侯服从秦国,好比郡县一样。凭借秦
国的强大,大王的贤明,就像扫除灶上的灰尘一样,足以消灭诸侯,成就帝业,成为天下一统,这是万载难逢的
一个机会啊。倘若现在懈怠而不抓紧完成此事的话,等到诸侯再强盛起来,相聚在一起约定合纵的盟约,即使
有黄帝一样的贤明,也不能吞并天下了。”秦王就任命李斯为长史,听从了他的计谋,暗中派谋士带着金玉珍宝
去游说诸侯。离间各国君臣的计策实施后,秦王就派良将随后攻打。秦王任命李斯做客卿。正巧韩国人郑国
来到秦国做间谍,不久被察觉了。秦国的王族和大臣们都对秦王进言说:“诸侯中来服侍秦国的人,大都是为
他们的国君来秦国游说、做间谍罢了,请把一切宾客都驱逐。”李斯原计划也在驱逐的宾客之列。(于是)李斯
就上了《谏逐客书》,秦王就废除了驱逐宾客的命令,恢复了李斯的官职,终于采用了他的计谋。李斯升迁到
廷尉。经过二十多年,秦国终于吞并了天下,尊崇君主为皇帝,让李斯做了丞相。拆平了郡县的城堡,销毁了
天下的兵刃,表明不再使用,使秦朝的土地一尺也不分封,使以后不再有战争攻伐的祸患。
14.答案 D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思路点拨 “诗人为此充满隐忧”感情分析有误,从“羡君从此去”等可以看出,诗人对友人能回归家乡心存向
往羡慕。
—2—15.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的能力。
答案 主题思想:两首诗都属于送别诗,写诗人送别友人返回家乡,极少惜别之意,内心更多的是充满向往羡
慕之情,流露出诗人深深的乡愁和归隐之意。(3分,意思对即可)
构思行文:诗歌由写友人到写自己,借友人来表现自己。第一首诗前四句叙述辛大遭遇,后四句过渡到诗人自
己;第二首诗前四句写奚三返乡,后四句写诗人思乡。在友人与诗人的两相对比、照应中写人叙事、表情达意,
由彼及己,情感表达自然流畅。(3分,意思对即可)
16.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答案 (1)尔卜尔筮 体无咎言 (2)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
营 (每空 1分)
17.答案 C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思路点拨 截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截然相反:指界限分明,完全相反。由前文“粉红色、粉白
色面孔”和后文的“全部是绿色”可知,填“截然不同”最恰当。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
情。估计:根据某些情况,对事物的性质、数量、变化等做大概的推断。由横线前的“有专家表示,戏剧舞台上
的脸谱中红色代表忠勇……”可知,这里是拿已经知道的情况来推断未知的事情,同时“推测”更加书面化,因
此填“推测”更恰当。融合:指不同个体或不同群体在一定的碰撞或接触之后,认知、情感或态度倾向融为一
体。演变:指事物变化发展。用于“秦人与少数民族”不同民族之间,“融合”更恰当。装神弄鬼:①装扮成鬼
神骗人;②比喻故弄玄虚。弄虚作假:耍花招儿,欺骗人。由横线后面“借以吓倒敌方”可知,填“装神弄鬼”更
恰当。
18.答案 B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思路点拨 由括号前面的“从地理位置看”和后面“秦人与少数民族有着密切的关系”可知,所衔接句子的陈
述主体应是历史上的秦国所在的位置,由此可排除 A、C、D;B项表意更准确,与前后语境更连贯,据此选择
B项。
19.答案 D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思路点拨 A.搭配不当,“表现……功能”不搭配。B.“不合乎于”成分赘余,删除“于”;“发扬……功能”不搭
配。C.不合逻辑,因果关系不成立;“不合乎于”成分赘余,删除“于”。
20.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
答案 ①造成水体和土壤环境污染 ②柴油吸附在纳米海绵中 ③阻止柴油进入土壤 (每句 2分,意思对
即可)
21.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
答案 关键信息:①7月 12日;②中国地名诗词创作朗诵会在京举行;③旨在普及地名文化知识;④《光明日
报》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贡献。(写出一个关键点 1分,语句通顺 1分)
22.写作提示 该则作文材料紧扣时代脉搏,以大时代为背景,围绕“英雄人物”展开叙述,让新时代的高中生面
对社会现象谈自己的思考和认识,树立正确的“三观”。作文立意体现了立德树人的命题导向。总体审题难
度不大,但具体写作时要特别注意演讲稿这一文体的特点。
参考立意:
①坚决抵制质疑、诋毁英雄的现象;
②勿忘革命英烈,护卫“中国梦”;
③捍卫英雄就是捍卫中华民族的历史;
④守望英雄,守望中国的未来;
⑤敬畏英烈,守住民族底线;
—3—⑥勿忘国耻,敬畏历史;
⑦怀抱赤子之心,做祖国荣誉的捍卫者。
(如有其他立意方向,符合材料亦可)
评分细则
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一类
(20~16分)
二类
(15~11分)
三类
(10~6分)
四类
(5~0分)
基
础
等
级
内
容
20
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表
达
20
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
展
等
级
特
征
20
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有文采
略有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句子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说明:
一、二类卷:符合题意即可,一、二类卷的区别看表达,结构好,语言好,有创意,可归一类。
三类卷:从材料出发,允许内容游离;与材料内涵有一定距离,属于基本符合题意。特征按实际给分,不能
跨类给分。比如,内容上判为三类卷,其他两项只能是二、三、四类,不能判为一类。也就是说,一旦是基本符
合题意,最多是 40分,这就是立意定等级;最少是 6分,这就是表达定高低。
四类卷:另起炉灶,或随意发挥。不要仅看题目,要看内容,要通读全文。
注意事项:
1.明确文体为演讲稿。
2.缺标题扣 2分。
3.字数不足 800字,每少 50字扣 1分;不足 400字,20分以下。
4.错别字:一字 1分,上限 5分。错字太多,其他项也会扣分,影响表达。
5.标点:点实点,标题后加标点,一“逗”到底或标点模糊,扣 1到 2分。
6.规范现代汉语:不能用繁体字,不能用甲骨文;含义不清,流传不广的网络语言,酌情扣分。
7.套作:所谓套作,即主题万能化。适当扣分。
8.抄袭:一字不改,照搬原文。“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