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18页)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18页)

ID:228282

大小:1.96 MB

页数:22页

时间:2019-10-15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 5 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1.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与下图中①②③对应的朝代是(  )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 A.商朝、秦朝、三国 B.隋朝、唐朝、元朝 C.商朝、唐朝、明朝 D.秦朝、唐朝、十六国 解析 本题考查朝代的更替,商汤灭夏建立了商朝;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完成了统一;汉朝 之后进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因此,答案为 A。 答案 A 2.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 125 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 3 390 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 28 万。 这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 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 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解析 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和军阀割据,结束了两汉大一统的局面。魏、蜀、吴三国的鼎立,使分裂的中 国走向局部的统一。在此期间,战争频繁,政局动荡不安,造成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因此,答案为 A。 答案 A 3.“自东汉末年以来,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苦于长期战乱的中原人大量迁移到他们视为畏途的南方…… 而这里的局势又相对安定,往往能在较长时期内‘无风尘之警’,水利兴修和农田垦辟在持续进行,位处 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尤为突出。”材料表明江南地区“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的原因有(  ) ①中原人大量南迁 ②社会比较安定 ③统治者的重视 ④自然条件优越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 从材料中“自东汉末年以来,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中原人大量迁移到……南方……而这里的 局势又相对安定,……水利兴修和农田垦辟在持续进行,……”可以看出,导致江南地区“情况逐渐发生 了变化”的原因有,中原人大量南迁,社会比较安定和统治者的重视。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C。答案 C 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包括(  ) ①土地大量开垦 ②农作物品种增加 ③纺织、造船等有了明显进步 ④番禺成为主要外贸港口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 D 5.《晋书·食货志》记载:“(中原)大疾疫,兼以饥馑,百姓又为寇贼所杀,流尸满河,白骨蔽野。…… 汉人遭遇亘古未有的劫难,中原成为胡人牧马之所……”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形成中国历史上中原 人口南迁第一次高潮的原因有(  ) ①中原地区社会动乱 ②中原地区出现饥荒和瘟疫 ③少数民族内迁 ④汉族统治阶级内乱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 由材料“(中原)大疾疫,兼以饥馑,百姓又为寇贼所杀,流尸满河,白骨蔽野”“中原成为胡人牧 马之所”可知,中原地区出现饥荒和瘟疫、社会动乱、少数民族内迁,导致中原人口南迁。由所学知识可 知,西晋出现了“八王之乱”,汉族统治阶级内乱,也是中原人南迁的原因。 答案 A 6.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公元 383 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 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这个“流亡政府”是(  ) A.东汉 B.西晋 C.东晋 D.北魏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中的“公元 383 年”“前秦领袖苻坚”可知,材料描述的战役是淝水之战,该 战役中的双方是前秦和东晋,故 C 项正确。 答案 C 7.日本史学家宫崎市定认为,由于“他”的汉化政策,“以新都洛阳为中心出现了汉文化的复兴”,“他” 也“由鲜卑国主化为中华皇帝”。“他”是(  ) A.拓跋宏 B.司马睿 C.司马昭 D.曹操 解析 根据“汉化政策”“鲜卑国主”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位期间,迁都洛阳,改汉姓,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官制、律令,学汉礼,促进了北方民族的融合。故选 A。 答案 A 8.近几年,网上热议“中国会不会因北京持续雾霾而迁都”问题。网友吴铭说,“有迁都的可能性”,我国 历史上就曾因种种原因而发生多次迁都,如商王盘庚、周平王、北魏孝文帝、明成祖等统治时期都迁过都。 其中,北魏孝文帝迁都(  ) A.长安 B.洛阳 C.应天 D.燕京 解析 北魏孝文帝为了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巩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故选 B。 答案 B 9.我们现在坐的方凳、圆凳,吃的烧饼、蒸馍等,都是我国古代民族交融的产物。极大地促进了北魏时期 我国北方民族交融的是(  ) A.张骞通西域 B.人口大量南迁 C.江南的开发 D.孝文帝改革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北魏时期促进我国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答案选 D。 答案 D 10.关于南北朝形势图的表述,正确的是(  ) 答案 D 『能力提升』 11.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能直观反映三国鼎 立形势的是(  ) 解析 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黄河流域,220 年曹丕建立魏国,定都洛阳。221 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2 年孙权称王,定都建业,国号吴。所以 D 准确、直观地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答案 D 12.从下面的“人口迁徙示意图”可以看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B.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 C.中原人民大量迁往江南 D.北方民族大量迁往中原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所示表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量北方人口南迁,从而为南方经济的发展 提供了大批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故 C 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13.北魏孝文帝喜好读书,遍览经史,深受儒学影响,并通过改革,有力地促进了鲜卑与汉族的交融。下 列措施与孝文帝改革无关的是(  ) A.迁都洛阳,采用汉族官制 B.重农抑商,推行县制 C.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 D.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 解析 孝文帝改革内容包括: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贵族服饰; 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贵族联姻;采用汉的官制、 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A、C、D 三个选项都包括在其 中。B 选项是商鞅变法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 B。 答案 B 14.下列砖画出土于甘肃嘉峪关魏晋古墓,生动反映了当时汉人胡食的生活习俗。这组砖画可以用来直接 研究(  ) A.江南开发 B.民族交融C.政权并立 D.经济重心南移 解析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和西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进入中原。经过数百年的冲突与交往,他们与汉 族逐渐汇聚。因此,本题中这组生动反映当时汉人胡食生活习俗的砖画可以用来直接研究民族交融。故本 题正确答案为 B。 答案 B 15.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 正确的是(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社会危机 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A 项是远古时期;B 项是隋唐时期;C 项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D 项是明清时期。 答案 C 16.孝文帝改革是北魏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南朝梁武帝派大臣陈庆之出使北魏,他在宴会上大言不惭:“魏朝甚盛,犹曰五胡。正朔相承, 当在江左。”言词中充满对北魏的蔑视,自以为长江以南才是“正朔”的所在。但是当他亲眼目睹洛阳旧 貌换新颜,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回到梁朝后观点大变:“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 盛,人物殷阜”,承认南朝自愧不如。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二 孝文帝不加扬弃的全盘汉化,也为北魏后期的统治埋下了无穷的隐患,特别是孝文帝大定族姓, 移植门阀士族制度,在经济利益上一味向鲜卑贵族让步,这对尚无文化积淀可言的鲜卑贵族来说,无疑是 给了他们滋生腐化的肥沃土壤。凡此种种,消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激化了社会矛盾与冲突,致 使北魏统治迅速由盛转衰 ,归于灭亡。 ——摘编自郝松枝《全盘汉化与北魏王朝的速亡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经验与教训》 (1)根据材料一指出陈庆之对北魏的看法有何变化?结合时代背景说明北魏社会变化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的观点与材料一有什么差异?你是否同意材料二的说法,请简要说明理由。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一的信息归纳;第二小问“原因”,从孝文帝改革使北魏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民族融合等方面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差异”,据材料一可知材料肯定了北 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魏发展进步,据材料二可知材料认为全面汉化的改革导致北魏的速亡;第二小问 “是否同意”,同意或不同意均可,但理由必须与态度一致;第三小问“理由”,同意的理由围绕汉化带来 的消极影响进行回答;不同意的理由可以从孝文帝改革的积极影响方面回答。 答案 (1)变化:从蔑视北魏野蛮落后到承认它礼仪兴盛。 原因:孝文帝改革,北魏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民族融合。 (2)差异:材料一肯定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魏发展进步,材料二认为全面汉化的改革导致北魏的速 亡。 同意:全面的汉化消磨了北魏政权的活力,滋生腐败,加速了北魏政权的灭亡。 不同意:经过孝文帝改革,北方经济逐渐恢复,促进了民族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发展奠定了基 础。 第 6 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1.城市的发展见证历史的变迁。下列古代城市中,作为当时王朝的都城,见证了公元 589 年中国重归统一 的是(  ) A.余杭 B.长安 C.涿郡 D.江都 解析 581 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589 年完成了统一,因 此,答案为 B。 答案 B 2.“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 “炀帝此举” 是指(  ) A.建立隋朝 B.统一全国 C.开通大运河 D.迁都洛阳 解析 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时,劳役繁重,可谓“不仁”;但大运河沟通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为后世开万世 之利”,可谓“有功”。故选 C。 答案 C 3.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与下图中①对应的朝代是(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解析 618 年,李渊代隋称帝,定都长安,建立唐朝,直到公元 907 年唐朝灭亡。其他三项与题干时间不 符,故选 B。 答案 B 4.他统治时期,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虚心纳谏,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他是(  ) A.汉武帝 B.唐太宗 C.唐玄宗 D.隋炀帝 解析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 观之治”。因此,答案为 B。 答案 B 5.《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小明却说:“对 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小明之所以能得出此结论,主要是因为武则天(  ) A.废唐称帝,改国号为周 B.在位期间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 C.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D.发展农业生产,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解析 评价古代帝王是不是好皇帝的标准主要是看其统治时期有没有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因此,小明得出 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在位期间发展农业生产,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故本题答案为 D。 答案 D 6.“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具丰实。”(杜甫:《忆昔》)对此诗 评述较为恰当的是(  ) A.客观真实,无需考证 B.文学家言,尚待求证 C.背离实际,不足为信 D.溢美之辞,不足为信 答案 B7.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下列工具由唐代农民改进而成的是(  )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A 在春秋 战国时期广泛应用,B 出现在东汉,C 出现于汉朝。 答案 D 8.某文献记载:“贞观十五年,……公主嫁到吐蕃,加强了中原与吐蕃的经济文化联系。”该文献评述的 是(  ) A.唐蕃和亲 B.开元盛世 C.西域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D.唐蕃会盟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中提到的“贞观十五年”,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吐蕃,加强 了中原与吐蕃的经济文化联系,故材料中评述的是唐蕃和亲的意义。故选 A。 答案 A 9.7 世纪时,文成公主远嫁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密切了汉藏关系,藏族人民亲切地称呼她为“阿姐甲莎”(意 为汉族阿姐)。这件事发生在(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解析 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唐朝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 使节向唐朝求婚时的情景。答案为 B。 答案 B 10.下列诗句反映的史实是(  ) A.秦朝暴政 B.赤壁之战 C.贞观之治 D.安史之乱解析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根据题干给出的“未休兵”可知该诗反映是安史之乱。 答案 D 『能力提升』 11.隋朝运河“北通涿郡,南至余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这表明运河的直接作用是(  ) A.有利于边疆经济开发 B.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C.加速了两岸城市的发展 D.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 解析 根据题干内容“北通涿郡,南至余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可知,大运河便利了南北运输,成为 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 故选 B。 答案 B 12.比较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秦朝与隋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 ①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完成了统一 ②都修建了规模庞大的工程 ③都对儒家学说进行打压 ④都是因 暴政而亡的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完成了统一;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 完成了统一。故①符合题意。秦朝修筑了长城,隋朝开凿了大运河。故②符合题意。秦始皇实行“焚书坑 儒”,隋朝没有对儒家学说进行打压。故③不是共同点,不符合题意。秦朝的暴政,导致农民起义,最后 秦朝被推翻。隋炀帝的暴政引发农民起义,最后隋朝被推翻。秦朝和隋朝都是因暴政而亡。故④符合题意。 由此可知,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 A。 答案 A 13.唐朝政局可用下图表示,图中“?”处应为(  ) A.唐太宗统治前期 B.唐太宗统治后期 C.唐玄宗统治前期 D.唐玄宗统治后期 解析 图中“?”位于最高点,说明是唐朝最繁盛时期。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后期,贪图享受,不 理政事,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唐朝从此日趋衰落,故选 C。 答案 C 14.下图相传为阎立本所画的《步辇图》,其反映唐朝民族关系的突出特点是(  ) A.通过互派使者的方式维护与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 B.采用册封方式迫使少数民族政权臣服唐朝政府 C.凭借先进的经济文化形成对周边民族的巨大向心力 D.通过和亲手段有效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答案 C 15.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阶段特征。下列最能体现隋唐时期阶段特征的是(  )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时期,社会经济繁荣;同时,统治者采取 对外开放政策,对外交往比较频繁。因此,隋唐时期的阶段特征是繁荣与开放的社会。A 选项,统一国家 的建立应是指秦汉时期;B 选项,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D 选项,统一的多民族 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指明清时期。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C。 答案 C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世民大帝是中国最杰出的英明君主之一,他用他高度的智慧,殷勤而小心地治理他的帝国,不 久就为中国开创了一百三十年之久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摘自柏杨《中国人史纲》 材料二 像唐太宗这样有才能的人,从西汉以来,只有这一人罢了,他任用有才能的人,手下的将相没有 不是这样的人的,恭谨俭约节省费用,治理天下几乎到了置刑法而不用的地步。自从夏、商、周三个朝代以来,没有见过能够和他相匹敌的,然而传位给儿子再到孙子,就遭受武氏之乱,子孙被杀,局势危急, 像差点儿就要断掉的线一样,后世人从本原上推究落得这样结局的原因却找不到。依我看来,可惜的是他 不明白治世原则啊! ——摘编自苏辙《唐太宗论》(译文)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对材料一的观点进行评析。 (2)根据材料二,说明作者评价历史人物的主要方法。 答案 (1)观点:李世民大帝是中国最杰出的英明君主之一。唐太宗亲身经历了隋末农民战争,认识到人 民群众力量的伟大,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 赋税劳役;此外他还“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 (2)辩证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 第 7 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1.东晋葛洪《抱朴子·审举篇》记载,“灵、献之世,台阁失选用于上,州郡轻贡举于下,故时人语曰: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表明当时察举制(  ) A.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B.其弊端日益突出 C.实质上是世官制的延续 D.已发展为九品中正制 解析 从材料中的“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信息可知,当时的察举制的弊端已经充分暴露, 所以符合题意的只有 B 项。 答案 B 2.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大体可归荐举之列。从理论上说,荐举制是一种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但是察举制 与九品中正制不约而同地走向了其初衷的反面,其中的原因是,他们(  ) A.都对荐举者缺乏有效的约束 B.都将选官范围定为世家子弟 C.都把才德作为选官标准 D.都始终把门第作为选官标准 答案 A 3.唐太宗看到进士科人才济济,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察举制网罗了天下英才B.中央官学培养大量政治人才 C.科举制适应了专制集权 D.科举制推动选官制度的发展 解析 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材料中“入吾彀中”表明适应了专制集权,故 C 项正确。 答案 C 4.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它所造成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 人阶层。“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举人才,科举制确立于隋朝隋炀帝。因 此,答案为 B。 答案 B 5.唐太宗非常重视中书、门下两省在中枢政务机构中所发挥的作用。他曾对群臣说:“中书诏敕或有差失, 则门下当行驳正。”这反映了门下省的职权是(  ) A.替皇帝起草诏令 B.审核诏令内容 C.负责诏令的执行 D.负责监察百官 解析 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的三省职能。依据所学知识,结合题干材料“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 驳正”可知,这反映了门下省的职权是审核诏令内容。 答案 B 6.唐代前期,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的人为“中书舍人”,额员有七八人之多;中书舍人的官位并不高,但 他们却有拟撰诏敕之权。这种制度设计(  ) A.使决策具有民主性 B.抑制相权,加强皇权 C.内部强调分化事权 D.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答案 B 7.唐朝中期,唐政府都要在每年的春天举行一次恩科来选拔人才,按当时的制度,其工作程序是(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礼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礼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礼部 解析 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工作程序是先由中书省决策,再由门下省审议,最后由尚书省负责执行,而尚书 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由礼部负责考试。所以选 B 项。 答案 B 8.下图是中国古代的某一中央行政制度示意图。该制度的设立(  ) A.简化了决策过程 B.降低了监察效能 C.加强了君主专制 D.确立了三权分立 解析 根据题目中的示意图可知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长官均是宰相,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 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分工负责,彼此牵制,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故 C 项正确。 答案 C 9.公元 755 年,唐朝政府所能控制的户口总数为 8 914 705 户,人口 52 919 309 人,后来,唐朝政府所能 控制的户口总数仅为 1 933 174 户,人口 16 990 386 人。为此,唐朝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进行税制改革以增加收入 B.推行均田制以稳定自耕农 C.遏制土地私有化发展趋势 D.按人口标准征收租调力役 解析 唐朝政府所能控制的户口之所以减少,是因为户税负担沉重,为此唐朝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进行 税制改革,实行两税法,实行以财产多少为征税标准,以增加收入,故 A 项正确。 答案 A 10.下表是 780 年唐朝开始实行的两税法的主要内容。它的实施(  ) (1)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徭、杂税,但丁额不废(2)不论土户、客户,一律编入现居州县的户籍,按丁壮和财产多少定出户等 (3)元额以大历十四年(公元 779 年)垦田数为准,分别按垦田面积和户等高下摊分 (4)一年分夏、秋两次征收 A.使税制更加紊乱 B.加强了对农民的控制 C.增加了财政收入 D.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解析 杨炎的两税法实施以后,不仅拓宽了征税的广度,增加了财政收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广大 贫苦人民的税收负担,故 C 项正确。 答案 C 『能力提升』 11.据史料记载:琅琊王氏,从东晋的王导到南齐的王俭,“六世名德,海内冠冕”,当宰相的接二连三, 甚至连白痴也可出任高官。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郡县制的推行 B.科举制的设置 C.九品中正制的实施 D.中央集权的加强 解析 材料“东晋的王导到南齐的王俭”表明是魏晋南北朝。材料“六世名德,海内冠冕”说明当官的依 据是门第高贵。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的选官制度,选官依据为门第,故 C 项正确。 答案 C 12.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中说:“如果皇帝依靠不是按照出身或机遇而是按才干选拔的官僚知 识分子行使权力,那他就会实行公正的道德的统治。”其中“按才干选拔的官僚知识分子行使权力”的制 度是(  ) A.世卿世禄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解析 世卿世禄制即世官制,其标准是血缘且世袭,故 A 项错误;察举制的标准是孝与廉,不合乎题意, 故 B 项错误;九品中正制的标准是门第,不合乎题意,故 C 项错误;科举制的标准是才学,合乎题意,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13.下列为唐朝三省六部制机构设置示意图,其中部门之间隶属关系示意准确的是(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门下 省掌封驳审议,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 六部。故选 A。 答案 A 14.唐开元十一年(723 年)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并下设吏房、兵房等五房为独立于六部之外 的行政机构,得到玄宗认可。这反映当时(  ) A.三省体制逐步形成 B.决策权审议权分离 C.制度变革提高效率 D.中枢体制发生质变 解析 题干中的机构变革,有利于提高决策和执行效率,故 C 项正确。 答案 C 15.780 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收税“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古代赋税制 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有利于(  ) A.促进农产品商品化 B.保证农民生产时间 C.放松人身依附关系 D.催生新的经济因素 解析 根据材料“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向人征税,改为向地征税,农民对国 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故 C 项正确。 答案 C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省,中书省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 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 书填“奉行”而已。——《朱子类语》 材料二 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 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 雷同也。” ——《贞观政要》 材料三 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戴青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 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 也。”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初的一道旨意主要包括了哪些人的意见? (2)根据材料二说明唐初政治的特点是什么?这种特点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什么? (3)材料三所述故事实质上反映了哪两种权威之间的冲突?结局说明了什么? (4)据上述材料,指出唐初君主的权力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归纳我国封建制度的政 治特点。 答案 (1)皇帝和三省大臣。 (2)特点:皇权之下的民主制。取决于:皇帝的个人品质和唐政权建立的时代背景。 (3)实质:皇权与法律权威之间的冲突。说明:法律权威占据上风。 (4)唐初君主权力受到大臣和法律的制约。我国封建制度的政治特点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中皇权至高 无上。 第 8 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1.南北朝时,盛行“舍宅为寺”的功德活动,许多王侯贵族将宅地改建为佛寺。一些大寺院往往以塔为中 心,四周由堂、阁围成方形庭院的布局。“舍宅为寺”的功德活动反映出(  ) A.佛教盛行 B.三教合一 C.佛寺集中化 D.佛教世俗化 解析 “舍宅为寺”的现象反映了佛教的盛行,故 A 项正确。 答案 A 2.《西游记》中王母娘娘开蟠桃大会,请的宾客是“西天佛老、菩萨、圣僧、罗汉、南方南极观音、东方崇恩圣帝、十洲三岛仙翁、北方北极玄灵、中央黄极黄角大仙……各宫各殿大小尊神,俱一齐赴蟠桃嘉 会”。材料反映了当时(  ) A.魔幻小说创作已经兴起 B.佛道两家屈从于儒家 C.三教合流得到官方认可 D.三教呈现交融的状态 解析 材料的侧重点在蟠桃会宴请的宾朋,故 A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佛道两家与儒家的关系,故 B 项错误; 《西游记》属于民间小说,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蟠桃会宴请的有佛道、各家,反映了三教合一的迹象, 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3.南朝的范缜写了《神灭论》反对佛教,崇佛的梁武帝亲自颁发《敕答臣下神灭论》,发动高僧、王公朝 贵六十四人与范缜辩论,但朝廷始终没有禁止《神灭论》的发行。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儒家思想与佛教出现融合 B.佛教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 C.当时社会的思想较为自由 D.政治与学术之间不存在矛盾 解析 朝廷在崇佛的同时,也允许反佛言论的存在,说明当时社会的思想较为自由,故 C 项正确。 答案 C 4.唐朝的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张旭、怀素、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的作品记录在《全唐诗》里流传于世。 上官仪、房玄龄、杜如晦、沈佺期、贺知章、李白、王维、杜甫、白居易、李贺、杜牧等,也有书法作品 传世。这反映了唐朝(  ) A.书法与诗歌得到同步发展 B.部分文人重视诗书审美追求 C.中原文化带动全国文艺进步 D.是文人画派形成的奠基时期 解析 根据题目中“唐朝的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张旭、怀素、颜真卿、柳公权”属于书法家,同时 “……等人的作品记录在《全唐诗》里流传于世”得出:部分文人重视诗书审美追求,故 B 项正确。 答案 B 5.下图为著名画家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又名《释迦降生图》)局部。描绘释迦牟尼降生后,其父净饭 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向诸神礼拜。作为史料,它(  )A.反映了佛教传入中国时的盛况 B.展现了魏晋以来佛教传播的趋势 C.印证了唐代佛教中国化的态势 D.说明了古代绘画以宗教题材为主 解析 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故 A 项错误;材料无从得知佛教传播趋势,故 B 项错误;画中天王等穿着、 天王与其夫人和儿子体现出汉族的传统装束和家庭关系,体现其中国化的态势,故 C 项正确;“古代绘画 以宗教题材为主”以偏概全,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6.阅读下表,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 史料 出处 至于缮写、模勒(雕刻之文),铉(炫)卖于市井,或持之 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 《白氏长庆集·序》(824 年) 中和三年癸卯夏(883 年)……阅书于重城之东南,其书 多率雕版印纸,漫染不可尽晓 《家训序》 咸通九年(868 年)四月二十五日,王瑜为二亲敬造普施 1899 年敦煌发现雕版印刷品《金刚 经》 A.文献史料的主观性须甄别使用 B.不同史料导致历史真相多样化 C.雕版印刷术在唐代已得到应用 D.历史结论必须要依靠考古证实 解析 根据材料“模勒(雕刻之文)……处处皆是……《白氏长庆集·序》(824 年)”、“中和三年癸卯夏(883 年)……书多率雕版印纸”、“咸通九年(868 年)……1899 年敦煌发现雕版印刷品《金刚经》”,均体现了唐 代雕版印刷现象比较普遍,故 C 项正确。 答案 C7.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反映的史实是(  )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文成公主入藏 D.张骞出使西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历史识图能力,可从地图中找到关键地点“长安”“那烂陀”等进行判断,从材料 中的资料可以看出研究的朝代是唐朝,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玄奘西行是唐朝对外交往中的代表。因此,答 案为 A。 答案 A 8.如果给右图所示的鉴真塑像做文字注解,应该选择(  ) A.西游天竺,求取佛经 B.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C.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D.主动请缨,征战海外 解析 唐玄宗时,高僧鉴真为弘扬佛法,不畏艰难,六次东渡,终达日本,为中日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杰 出贡献,所以 C 选项“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符合题意。故选 C。 答案 C 9.唐朝的对外开放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唐朝“开放”的表 现包括(  ) ①鉴真东渡日本 ②玄奘西游天竺 ③日本“遣唐使”来华 ④法显到天竺学习佛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唐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的医药、文学等;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出发,途经我国新疆 及中亚诸国,到天竺取经;“遣唐使”是日本皇室派往唐朝的使节,是中日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所以,①②③都是唐朝“开放”的表现,A 项符合题意;④是东晋,不符合题意,需排除含④的 B、C、D 三 项。 答案 A 10.李庆新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写道:“唐朝与海外发生官方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 70 余个。”由此可见, 唐代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  )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②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 ③经济繁荣、文化辉煌 ④对外交通发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为唐代对外交往的活跃提供了前提条件;政府鼓励各国商 人到中国贸易为唐代对外交往的活跃提供了政策支持;经济繁荣、文化辉煌为唐代对外交往的活跃提供了 物质基础;对外交通发达为唐代对外交往的活跃提供了便利条件,故选 D 项。 答案 D 『能力提升』 11.李白以仙人自诩,诗作往往飘飘欲仙,人称诗仙;杜甫的政治抱负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人 称诗圣;王维的诗清冷幽邃,远离尘世,人称诗佛。这一文化现象表明当时(  ) A.文学艺术的多元 B.对外交流的频繁 C.社会经济的繁荣 D.三教合一的趋势 解析 李白的诗歌中透露出道家思想,杜甫诗歌反映出儒生的政治理想,王维的思想受到佛教的影响,体 现了唐朝三教合一的趋势,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12.某校学生开展中国古代文明系列明信片设计活动,下图明信片设计稿的主题是(  ) A.科学技术发达 B.医学领先世界C.手工技艺精湛 D.绘画成就卓越 解析 明信片上的人物为蔡伦(改进造纸术)、张仲景(“医圣”,代表作为《伤寒杂病论》)、华佗(主要贡 献为麻沸散和五禽戏)、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面的第七位数字),都体现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的发达。 答案 A 13.据《爱日斋丛抄》载:“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特未能盛行,遂以为始于蜀也。当五季乱离之际,经籍 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信矣!”这说明(  ) A.唐代雕版印刷术已得到普遍使用 B.活字印刷的书籍逐渐得到了推广 C.学术文化的传播仅依靠手抄书籍 D.雕版印刷术的进步促进文化发展 解析 据材料“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唐朝的雕版印刷术促进了“经籍……流布”,即文化的发展传播,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14.唐朝吴道子在创作宗教画时总是按照生活的逻辑,自由地对宗教人物作现实的加工。如他在《送子天 王图》中,将武将的脸型与唐代武士俑的面貌画的完全一致;他在千福寺的壁画里,把菩萨画成自己的样 子。这表明吴道子的宗教画(  ) A.重视吸取外来的美术风格 B.具有明显的世俗化倾向 C.注重表现人物的神韵意趣 D.代表了唐朝的绘画成就 解析 根据材料“他(吴道子)在《送子天王图》中,将武将的脸型与唐代武士俑的面貌画的完全一致;他 在千福寺的壁画里,把菩萨画成自己的样子”可知,吴道子的绘画风格具有明显的世俗化倾向,故 B 项正 确。 答案 B 15.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 是(  ) A.加强了边疆管理 B.开凿了丝绸之路C.传播了中国文化 D.扩大了唐朝疆域 解析 “西行”和“东渡”都属于对外文化交往;A、D 排除;西汉张骞开辟丝绸之路,排除 B 项。故 C 项 正确。 答案 C 16.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级历史资料” 2005 年 8 月 24 日,惟一一方日本遣唐使墓志在东京展出,日本天皇亲临参观。这方墓志发现于西安,周 长约 39 厘米,上面仅有 117 字,在面世数月后,却被视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级历史资料”。以下是 墓志内容: 赠尚衣奉御井公墓志文并序 公,姓井,字真成,国号日本。才称天纵,故能衔命远邦,驰骋上国。蹈礼乐,袭衣冠,束带立朝,难与 俦矣。岂图强学不倦,问道未终;壑遇移舟,隟逢奔驷,以开元廿二年正月六日,乃终于官弟,春秋卅 六。…… 请回答: (1)“开元”是什么纪年方法?为何这方墓志被视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级历史资料”? (2)简述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3)从墓志文中你获取哪些关于这位日本遣唐使的信息? 答案 (1)年号纪年法。这方墓志产生在开元年间,正值中日文化交流的高潮,是了解遣唐使来华的直接 资料。 (2)日本是儒家文化圈的重要国家,先后十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在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等层 面仿效唐朝,对唐朝的宗教、文学、艺术,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产技术,都予以吸收。 (3)姓名:井真成,来自日本,才华横溢、好学不倦,英年早逝,葬于中国。

资料: 8611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