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2019届高三语文第三次诊断试题(带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四川省成都市2019届高三语文第三次诊断试题(带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成都市 2016 级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 语 文 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伴随社会生活的网络化进程,社交网络用户的增长,探讨社交文化对社会行动、社会关 系和社会目标的潜在影响,显得尤为关键而重要。 社交网络中的信息分享与隐私悖论。社交网络,作为一种市场产品,将用户生产和分享 信息作为核心功能,鼓励用户进行更多的信息分享和自我揭露,个人隐私信息成为社交网络 可以进行交易的商品。随着社交网络与移动智能设备的结合,个人可以随时随地分享身边新 鲜事,呈现即时化分享的特点,媒介更加多元化,内容更丰富。然而,社交网络即时分享中 公私界限的模糊性以及社会互动的场景化,使个人在社交网络进行信息分享时很大程度上忽 视了对个人隐私的关注,打破个人维持的日常生活中的隐私边界。随着社交网络的持续发展, 社交用户网络分享行为不仅在数量上持续增长,而且以自我揭露娱乐化为特征的过度分享行 为也越来越普遍。因此,在社交网络中,隐私悖论一直存在,即在社交网络使用中,人们对 隐私的态度和隐私保护行为具有非线性的相关性,人们对隐私信息的关注并不能减少人们在 社交网络中自我暴露隐私信息的行为。 社交网络中的数字化伦理。新的网络技术正在重塑人们的思维方式、交往方式以及自我 表达的方式。人们在社交网络中通过关注、点赞、评论、分享、转发等方式相互沟通,人际 关系因此成为由好友数、粉丝量、关注度、评论和点赞量、转发率等数字化特征所表征的网 络关系,但这种网络关系却使社会交往的情感价值被消解和庸俗化。媒介即信息,正如传播 学者肖特等人论述的那样,传播媒介的不同特性会导致不同的心理和行为,面对面的视觉沟通更利于情感性的交流,而中介的言语交流则更利于任务性信息的传递。社交网络作为依托 网络媒介进行情感性交流的重要工具,将人际交往具化为关注、,占、赞、转发、评论等数字 化网络行为,弱化了情感性沟通,使社交呈现出形式化、肤浅化和广而不深的特点。话语的 贫乏和缺失冲淡了社会交往的内在情感,使网络社交成为一种程式化的工具,在被点击中沦 为数字化道德的符号。 社交网络中的个体化道德。互联网是实现个人主体性以及高度自我中心的个人之崛起的 主要推动者,个体化是网络社会的重要特征。在网络空间中,社交网络的匿名性特征将个人 的社会背景性资料过滤,人们通过文本快速交流,营造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空 间感。社交网络互动过程中社会反馈机制的缺失和网络环境中约束社会互动规范的缺失,使 个体从现实生活的家庭、单位、阶层、组织等束缚中解脱出来,获得了独立与自由。但是, 这种反馈机制和互动规范的严重缺失,也会带来隐患。在社交网络中,越来越膨胀的个人主 义以及最大限度扩大个人自主权的欲望,导致人们对权威的怀疑,人们想要一种团体感,却 又不信任限制其自由的权威组织,因此道德上的个人主义增加了其在社交网络中的孤独感。 但是,人的本质特征是人的社会性.这决定了理论意义上的原子化个人是不存在的,单 个的人无法应对除他之外的外在世界。社交网络的发展为人们获取信息、分享生活、获得社 会资本等提供了便利,但是其内在附着的伦理问题也应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因为,在个体 化特征之外,人对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促使其不断走向联合体,通过交往与他人建立社会 联系,形成集体生活以抵御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和挑战。 (摘编自王艺璇《网络化时代社交文化的 社会伦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用户在社交网络中分享信息和自我揭露,因此生产和分享信息成为社交网络的核心功能。 B.依托网络媒介的人际交往具有形式化、肤浅化和广而不深的特点,缺乏内在情感性基础。 C.互联网推动个人主体性实现及高度自我中心的个人崛起,个体化成为网络社会核心特征。 D.社交网络交流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给人们带来自由,却会增加人们的孤独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以网络化时代为背景,从三个方面详尽地阐释了社交文化中的社会伦理问题。 B.文章分析数字化伦理时,比较了传播媒介的不同特性导致的不同心理和行为。 C.文章论证结构清晰,思路明确,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行文。 D.文章立足现实生活,探讨社交网络给人们带来的负面影响,有理有据,发人深思。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隐私悖论告诫我们,在社交网络中身边新鲜事分享得越多,自我隐私也会暴露得越多。 B.在社交网络的互动中,需健全社会反馈机制,约束社会互动规范,增强对权威的信任感。 C.无论社交网络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多大的便利,人们始终不能脱离团体或联合体而生 存。 D.伴随社会生活的网络化进程,网络社交对人们生活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发展前景不好。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俄新社近日的文章称赞中国扶贫成效显著。文章说,中国在脱贫方面创造了世界纪录, 近 30 年来,那里有 7 亿人摆脱了贫困。中国已经设定目标,在 4 年内把处在国家贫困线以下 的人数变成“0"。文章指出,消除贫困与社会制度问题的关系由来已久。就目前来看,“市场 看不见的手”在解决这个问题上不仅看不见,甚至常常是无力的。而中国证明,成绩需要实 实在在地干出来,而且要因地制宜,多方入手——改善教育(吸引教师去最贫困的地方支 教)、提供信息、给乡村贫困民众送去更多高产的种子和牲畜。 美国《财富》杂志和石英财经网都报道了中国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一些乡镇村庄, 作为中国政府精准扶贫工作的一部分,利用电商热潮实现脱贫的故事。报道也指出,有的偏 远地区的贫困村碍于基础设施薄弱,不易通过电商脱贫。 津巴布韦《先驱报》在《扶贫:来自中国的经验>一文中说,非洲国家正深陷贫困泥潭, 而中国有可供学习的扶贫经验,中国非同寻常的扶贫战略被盛赞为全世界最佳范例之一,它 向全世界表明,只要齐心协力,任何国家都能成功扶贫。 (摘编自刘仲华、骆青、杜一菲、颜欢、徐伟《外媒关注中国精准扶贫:取得了难以置 信的成果》,《人民日报》2017 年 3 月 16 日) 材料二材料三 推进乡村振兴,关键靠人才。依靠人才振兴,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 的成绩,但要进一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振兴依然是难点。如果缺乏有效的发展机会和 平台,特别是产业发展机会和平台,人才往往很难留得住。即使能够留得住,也很难保证不 会因为缺少发挥作用的机会而被浪费甚至荒废。当然,乡村振兴是全面振兴,对人才的需求 也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合理的人才结构也应是动态调整的。产业振兴方面的人才需要产业发 展的机会和平台,又会为进一步推进产业振兴提供支撑。文化振兴方面的人才,需要推进乡 村文化发展方面的机会和平台,也会为推进文化振兴提供支撑。其他方面与此类似,实际上 形成乡村振兴与人才振兴的互动过程。至于推进乡村振兴紧缺的复合型人才和领军型人才, 更需要在“建功立业”的舞台上成长和磨练。在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过程中,如何通过创新 体制机制,营造 良好的用人环境或人才成长生态,吸引适宜的城市人才到农村创新创业?如何将引进外来人 才与开发利用本土人才结合起来,发挥外来人才对本土人才成长的引领带动作用,规避之前 许多地区出现的“引来了女婿”“气跑了儿子”或“荒废了儿子”等现象,也需要统筹谋划。 据此可进一步看出,注重推进乡村振兴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重要和必要的。 (摘编自姜长云《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要义和规划精髓》,《东岳论丛》2018 年 10 月) 材料四 从范畴逻辑上看,精准扶贫解决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乡村振兴解决相对贫困,实 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战略在对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的深刻把握上,消除城乡发 展之间的鸿沟,实现农村与城市的共富共赢。按照既定的工作部署,到 2020 年,中国将实现 现行标准(2010 年不变价 2300 元)下农村人口的全部脱贫,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人民温饱有了充分保障。然而,只要社会存在收入差距,就会存在一部分人的收入低于当地 平均数。近几年,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在绝对贫困现象消除后,相对贫 困问题将更加凸显,农村人口成为相对贫困的主要群体。 从时间逻辑上看,要立足 2020 年和 2050 年这两个时间节点,在全面脱贫基础上实现乡 村振兴。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都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确定的国家战略。前者立 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者着眼于到本世纪中叶把中国建成社会主 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按照时间节点,在 2020 年实现全面脱贫奔小康的基础 上,到 2035 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 2050 年,乡村全 面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全面实现。 (摘编自章文光《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如何有效衔接》,《人民论坛》2019 年 2 月上) 4.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在脱贫方面创造了世界纪录,改善教育、提供信息是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重要 举措。 B.精准扶贫的成功不只能让中国社会全面实现小康,还可为世界消除贫困提供可资借鉴的 典型范例。 C.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农村贫困人口规模逐年降低,其中 2000 年到 2005 年降幅明显。 D.乡村振兴需要通过人才振兴实现,有稳定一致的人才结构可以满足乡村对各种各样人才 的需求。 5.下列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外媒对我国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报道既谈了扶贫的制度优势、技术利用和显著成果,也 指出了问题。 B.我国农村贫困发生率从 1978 年 97.5%降到 2017 年 3.1%,贫困发生率与贫困人口规模的 变化趋势一致。 C.乡村振兴战略消除了城乡发展之间的财富鸿沟,就能解决突出的相对贫困问题,实现共 同富裕。 D.乡村振兴战略是系统性工程,不仅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还要在文化等方面得到整体 提升。 6.为什么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7~9 题。渔家傲 李利军 表妹结婚,我开车带着表弟.从上海赶回泗阳参加婚礼。 路过蒋坝已日近午时,厨师表弟职业病犯了,说,去年在电视里看到,蒋坝在搞什么百 船宴,看看吧。 边走边看风景,一下子就到了湖边,车无法通行了。这时,肚子咕咕起了反应。 湖边只有孤零零的两三户人家。一个老汉正在院外一小块水泥地上翻晒着泥鳅。老汉红 红的脸庞,宽松的大腰裤,对襟褂子纽扣不扣,露出黑红的胸膛,一看,就是个每天干活, 并且喜欢喝两口的人。 “老人家,我们想找个地方吃中饭,哪里比较近?” 他抬头望我们一眼:“很远呢,十几里地!走,到我家吃去!” 看来,老汉家在搞渔家乐。跟着老汉下了大堤,堤下就是他的家。洪泽湖的水拍岸弄潮, 几只湖鸭呱呱叫着,碧绿的水草婀娜摇曳。 老伴在厨房烧饭,老汉说:“来人了,烧菜吃饭!” 老伴瘦瘦高高的个,一脸黝黑,她手扶门框,伸出头来问:“想吃什么?” “烧个鱼吧,随便什么鱼。”我说。湖水煮湖鱼,原汁原味。况且,靠湖吃湖,也不会贵 到哪里去吧? 没个规整的餐厅,也没像样的厨房,更没有服务员,这饭钱他们会怎么收?两个老人看 起来淳朴,倒不像会宰人的样子。 不一会儿,四个菜端上来,老汉和我们一起坐了下来。 “大妈一起来吧?”我们邀请。 大妈摆手。也许,怕账不好算吧?我们也就没再强求。 “你喝酒吧?”老汉忽然想起什么,问我。 “不喝,要开车。”我摆手。 老汉说:“男人到湖边哪有不喝酒的?’’冲表弟噘噘嘴,“你喝,让这个小青年开车!” 老汉到屋里拿出一瓶貌似比较高档的原装酒,啪地打开,倒在两个玻璃杯子里,示意我 端一杯。我心一紧,这瓶酒也要算在我们头上了!只好硬着头皮端过杯子。青椒炒小虾,红 烧鲢鱼,炒小藕,水芹菜炒干子,都是我爱吃的菜。估计菜一百块钱,酒就算两百块吧,三 百块应该够了,放大点,总不会超过五百吧?我刚准备示意表弟去结账,见门口有个人影闪 了一下,老汉大声说:“大砍刀,进来吧!” 门外就进来一个粗壮的矮脚汉子,方头方脸,真像一把砍刀,我看着就发憷。大砍刀搓 着手,嘿嘿地笑:“四爷,要帮忙吗?”我心里一惊,这下怕是碰着孙二娘的馒头店了,明 早我和表弟就成包子馅,表妹的婚礼看来是参加不了了!“没啥,就两个人,你四娘就能搞 定!”老汉自信地说。我心里暗暗叫苦,被宰几百块钱和失去生命来说,真的是小菜一碟呀! 我递个眼色给表弟,示意他瞅准机会打 110 报警,他个傻蛋却以为我要他去拍湖景,屁 颠屁颠地拿着手机去拍照了。我心里凉了半截,恨由心生,都怪他要看什么百船宴,这下好, 把小命都搭上了! 表弟照一会儿湖景,回头看我有些坐立不安的样子,就掏钱去结账。 “怎么能收钱呢?!”老汉啪地把筷子拍在桌上。 当然不要钱!要命!我从头凉到脚后跟。 这荒天野地的湖边,搞两条人命真是分分钟的事情,原先两个老人对付我们可能有些吃 力,这下来个大砍刀做帮手,如果菜里下了蒙汗药,酒里做点手脚……我的头真的晕了,眼 前出现幻觉。“你这不是骂人吗?请还请不到呢!”老汉一脸不高兴。 “就是!”大砍刀一脸讨好,连声说,“这湖边,十天半月的难得来个人,晚上到俺家再 喝几盅!” 门口,不知何时,聚了四五个女人和孩子,拘谨地朝这边望。这可不是幻觉,我悄悄伸 手掐了一下大腿。 “湖里人家来客,添双筷子加个碗,收钱?湖里人做不出来!”老汉有些不屑,老伴也 附和着说,“就是的!” 大砍刀嘿嘿地笑,手不知道朝什么地方放,女人和孩子们不再拘谨,也呵呵地笑。 告别渔翁夫妇,表弟开着车,转脸看我一眼,疑惑地问:“表哥,空调打够低了,你脑 门上怎么都是汗哪?” “好好开你的车!”我擦着汗,问他,“下次再来的话,你还能找到这里吗?”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 年第 17 期)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这篇小说围绕“我”和表弟在渔家吃饭这一事件,按照寻餐厅、到老汉家吃饭、结账的 情节 依次推进。 B.“我”是故事的亲历者,以“我”的口吻叙事,加人大量心理描写,有利于增强小说的 真实性和生动性。 C.“我”递眼色给表弟,示意他瞅准机会报警,他却拍照去了,这一情节让故事再生波澜, 气氛愈加紧张。 D.小说结尾处,“我’’问表弟“你还能找到这里吗”,说明“我”对此次遭遇仍心有余悸, 不愿意再到这里来。 8.小说善于借助“误会”推动人物内心矛盾的发展,请在文中找出三处并简要分析。(6 分) 9.有人认为“大砍刀”在小说中着墨不多,可以删掉,使叙事更简洁,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 看法。(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高仁厚,初事剑南西川节度使陈敬碹为营使。黄巢陷京师,天子出居成都。先是,京师 有不肖子,持梃剽闾里,号“闲子”。京兆尹始视事,辄杀尤者以怖其余。巢入京师,人多避 难宝鸡,闲子掠之,吏不能制。仁厚素知状,下约入邑闾纵击。军入,闲子聚观嗤侮,于是 杀数千人,自是闾里乃安。会邛州贼阡能众数万略诸县,列壁数十,涪州刺史韩秀升等乱峡 中,诸将不能定。仁厚督兵四讨,屯永安。阡能遣谍者入军中,吏执以献,谍自言父母妻子 囚于贼,约不得军虚实且死。仁厚哀之,日:“为我报贼,明日我且战,有能释甲迎我者, 署背日‘归顺’,皆得复农矣。”纵谍去。贼设伏诈降,仁厚遣将不持兵入谕其众,皆真降。 仁厚还,天子御楼劳军。敬碹与仁厚谋日:“秀升未禽,公能破贼,当以东川待公。”仁厚许 之。仁厚使游军逼贼,久不战,则夜以千卒持短刀、强弩直薄营,火而噪之。秀升率舟兵救 火,仁厚遣人鹜没凿舟,皆沉,众惧,多溃。秀升斩溃兵,众怒,执秀升以降。仁厚槛车送 行在,斩于市。东川节度使杨师立初隶神策军,闻敬碹以仁厚代己,有望言,移檄言敬碹十 罪,杀监军田绘,遣兵攻绵州,不克。帝乃下诏削官爵。敬碹即表仁厚为东川节度留后,率 兵二万讨之。师立遣大将张士安、郑君雄守鹿头关。仁厚次汉州前军战德阳师立婴城阅四旬 夜出兵扰北栅仁厚设两翼而伏披栅门列炬贼不敢进伏发,击走之。师立自督士,十战皆北。 仁厚约城中斩首恶者赏,君雄呼于军曰:“天子所讨,反者耳,吾等何与?”乃与士安哗而 进,以仁厚书示师立曰:“请以死谢众。”自沉于池死。君雄悉诛其家,献首天子。诏拜剑南 东川节度使。乾宁中,追赠司徒。(节选自《新唐书·高仁厚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仁厚次汉州/前军战德阳/师立婴城/阅四旬/夜出兵扰北栅/仁厚设两翼而伏/披栅 门列炬/ 贼不敢进/ B.仁厚次汉州/前军战德阳/师立婴城/阅四旬夜/出兵扰北栅/仁厚设两翼/而伏披栅 门列炬/ 贼不敢进/ C.仁厚次汉州/前军战德阳/师立婴城/阅四旬夜/出兵扰北栅/仁厚设两翼而伏/披栅 门列炬/ 贼不敢进/ D.仁厚次汉州/前军战德阳/师立婴城/阅四旬/夜出兵扰北栅/仁厚设两翼/而伏披栅 门列炬/ 贼不敢进/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阊里指乡里、民间,“闾左”泛指百姓.《滕王阁序》中“间阎扑地”形容房屋遍地。 B.刺史在文中指涪州的最高行政长官,《陈情表》“后刺史臣荣”中“刺史”指益州刺史荣。 C.行在即皇帝所在的地方,后专指皇帝行幸所至之地,在文中具体指皇帝避乱的成都。 D.移檄在文中指的是发布檄文,檄是指古代官方或民间用以征召、晓谕、声讨的文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仁厚惩恶制暴,维护社会安宁。百姓到宝鸡避难,遭到不良子弟抢掠,官吏不能制止, 他约定在军队进城时可击杀不良子弟,以维护社会的秩序。 B.仁厚仁善待敌,真诚劝敌归降。他审问探听情报的间谍,得知间谍的家人被叛军绑架, 十分同情;敌人设伏诈降时,他也不携带兵器进入敌营劝降。 C.仁厚善于用兵,作战足智多谋。他派士兵骚扰韩秀升的军队,久不交战,却在夜里袭击 韩秀升军营,在韩秀升率舟兵救火时,派人凿沉敌人的船只。 D.仁厚平叛有方,重在惩治首恶。杨师立发动叛乱,他率军讨伐,多次取胜,并许诺斩杀 首恶的人受到奖赏,得到郑君雄等响应,迫使师立投池自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l)京兆尹始视事,辄杀尤者以怖其余。(5 分) (2)有能释甲迎我者,署背日“归顺”,皆得复农矣。(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送杨山人归嵩阳 高 适 不到嵩阳动①十年,旧时心事已徒然。 一二故人不复见,三十六峰犹眼前。 夷门二月柳条色,流莺数声泪沾臆。凿井耕田不我招,知君以此忘帝力。② 山人好去嵩阳路,惟余眷眷长相忆。 【注释】①动:近。②传说尧时有老人击壤于道,歌日“吾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凿井 而饮,耕 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老人所唱的歌,后人称《击壤歌》。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诗人近十年未到嵩阳,人事变迁老友难相见,诗人的心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B.五六两句点明了送别的时节、地点,景象凄凉残败,使诗人不由得泪下沾衣。 C.诗歌中说的“不我招”,体现出诗人对杨山人自在超然的田园隐居生活的欣羡。 D.本诗写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祝友人前路顺利,并深切地表达了别后相忆之情。 15.直抒胸臆是高适诗歌的主要特点,除此之外,本诗还用了哪些手法?请作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用“____,____”写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 一事。 (2)酒是古代文人墨客借以抒情达意的重要媒介。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以“ ” 表达洒酒凭吊之意;在《赤壁赋》中,以“ ”描述自己与友人互相劝酒,随即发出人 生短暂的感慨。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表达了对英雄孙权的追慕;“ ”表达 了对刘裕奋勇杀敌气势的赞美。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英国《卫报》发表了物理学家霍金的看法:“对于我来说,最值得担忧的问题是,现在 比人类历史上其他任何时候都要 。我们面临糟糕的环境挑战——气候变化、食品危 机、物种灭绝、流行病等。( )。我们发展的技术摧毁了自己的家园,但目前还没有发展 出逃离地球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要 保护它。”霍金表示,逃离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希望, 人类呆在地球上的日子已屈指可数。霍金还曾经警告称,“地球上的生命因一场灾难而灭绝的 风险正____,比如一场突如其来的核战争、一种基因工程病毒或其他危险。我认为,如果不 能进入太空,人类将没有未来。”我们知道,自从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结束后,人类已 经有 50 多年来离开地球踏上另一个星球的土地。有人说,这是因为人类的科技水平还不够,以目前的航天 技术进行宇宙航行 。确实,现在的航空科技水平要发展星际水平的大规模航行就连当今 的超级大国美国也无法完成,目前的空间技术也无法保证人类能在微重力的情况下长期生存。 如果当下的人类想逃离地球,重现人类作为世界领袖的荣光,就必须回顾我们的过去,从历 史中寻找未来的答案。 17.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岌岌可危 患难与共 一日千里 劳师动众 B.岌岌可危 众志成城 与日俱增 劳民伤财 C.危在旦夕 众志成城 一日千里 劳师动众 D.危在旦夕 患难与共 与日俱增 劳民伤财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所有这些都在提醒我们,我们在人类发展史上正处于最危险的时刻。 B.我们正处于最危险的时刻。在人类发展史上,所有这些都在提醒我们。 C.我们正处于人类发展史上最危险的时刻,所有这些都在提醒我们。 D.所有这些都在提醒我们,我们正处于人类发展史上最危险的时刻。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以现在的航空科技水平要发展星际水平的大规模航行就连当今的超级大国美国也无法完 成 B.现在的航空科技水平要进行星际水平的大规模航行就连当今的超级大国美国也无法完成 C.以现在的航空科技水平要进行星际水平的大规模航行就连当今的超级大国美国也无法完 成 D.现在的航空科技水平要开展星际水平的大规模航行就连当今的超级大国美国也无法完成 20.下面一段文字如果加上一些虚词,表达效果会更好。为此,请将下面的虚词插入文中适当 的地方。插入后,将紧接虚词后的词语或短语填在横线上。(5 分) “清白家风不染尘,冰霜气骨玉精神”。严格的家教、良好的家风,如同无声的教诲,会 在言传身教中帮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会在润物无声中助孩子立起人生坐标,让人 终身受益。家风建设十分重要,时代发生多大变化,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要重视家庭建 设,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①不仅 ②更 ③也正因此 ④不论 ⑤都 21.请仔细揣摩下面文段的内容和形式,补写出其中空缺的句子。(6 分) 精神生活,可以是慢的,低的,软的。慢得像生长的银杏,因这慢, ;低得像广袤 的大地,因这低,我们得以丰富充实; ,因这软,____。 四、作文(60 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在自然纪录片行业中有一条“永不干涉”原则,即尊重大自然环境下发生的一切事情, 工作人员不得对自然环境下的物种活动进行干预。然而某摄制组在南极拍摄帝企鹅时,有约 50 只帝企鹅被困冰坑,历时两天无法走出困境,出现很多伤亡,濒临“全军覆没”。摄制组经过 深思熟虑,用铲子在冰坑周围斜坡上挖沟成楼梯状,让帝企鹅成功走出冰坑。摄制组的“间 接干预”赢得观众的支持和赞美,当然也有一些反对的声音。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装。不少于 800 字。成都市 2016 级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1.(3 分)D(A 强加因果。B 曲解文意。文章说“人际交往具化为关注、点赞、转发、评论等 数字 化网络行为,弱化了情感性沟通”而非“缺乏内在情感基础”。C 文章表达的是“个体化是 网 络社会的重要特征”而非“核心”特征。) 2.(3 分)C(文章没有“解决问题”。) 3.(3 分)D(“发展前景不好”于文无据。)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4.(3 分)D(原文表达的是“合理的人才结构也应是动态调整的”) 5.(3 分)C(城乡之间发展的鸿沟,不仅仅指财富,还指生态宜居、文化发展等方面。) 6.(6 分)①我国社会制度的有效保障,国家战略制定和 T 作部署清晰明确;②富有实干精 神, 因地制宜,多方人手;③依靠人才推进乡村振兴。(每点 2 分,意思相近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7.(3 分)D(理解有误。对这样美好的地方,“我”有期待、担忧等复杂心理。) 8.(6 分)参考:①老汉请我们到他家吃饭,“我”误以为他在经营渔家乐,为后文人物内心 矛盾 发展作铺垫。②大妈拒绝一起用餐,“我”误以为她怕账不好算,内心矛盾正在积蓄。③老汉 请我们喝酒,“我”误以为会被宰,内心矛盾趋于紧张。④大砍刀出现及与老汉的对话,“我” 误认为要丢命,心理矛盾激化。⑤老汉不收钱,生气地拍桌子,“我”误以为真要丢命,内 心矛 盾达到高潮。(任选三点,每点中“误会”和分析各 1 分,意思相近即可) 9.(6 分)不能删掉。①丰富了渔家劳动者群体形象。老汉和“大砍刀”是乡亲,大砍刀主动 热 情地问候、提供帮助、邀请“我”去他家吃饭等情节,有利于塑造渔家劳动者善良淳朴、 热情好 客的群体形象。②推动情节发展。大砍刀和老汉的对话,让“我”加深误会,使情节再生 波 澜。③强化主旨。更有利于反映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戒备心理,赞扬单纯而温暖的人 性美。(意思相近即可。另如答“可以删”,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10.(3 分)A 11.(3 分)D(檄是古代官方的文书。) 12.(3 分)B(“他也不携带兵器进入敌营劝降”有误,原文是“他派遣将领不携带兵器进入 敌营 劝降”) 13.(10 分)(l)(5 分)京兆尹刚到任,总要(就)杀死其中最恶劣的来震慑其他人。(“视 事”“尤” “怖”一处 1 分,大意 2 分) (2)(5 分)如有能脱下甲胄迎接我的人,就在背上写上“归顺”,都可以返回务农了。(“释” “署”“农”一处 1 分,大意 2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14.(3 分)B(“景象凄凉残败”错,从诗歌看,此处描写的是初春春景,并无“凄凉残败” 之感) 15.(6 分)参考:①对比:三四句故人“不复见”与三十六峰“犹眼前”对比,诗人慨叹青 山依旧, 故人难见,传达出物是人非之感。②以乐景抒哀情(反衬):五六句描写二月柳色飞莺报 春 的迷人景色,却惹动诗人离情,更显悲哀。③用典:七八句化用《击壤歌》,描写朋友杨山 人 凿井耕田的隐居生活,赞叹其超然世外的恬淡隐居生活。(每点 2 分,意思相近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6 分)(l)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尊还酹江月 举匏樽以相属 (3)英雄无觅孙仲 谋处气吞万里如虎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17.(3 分)B[岌岌可危:形容十分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危在旦夕:指危险就在眼前。在 上下 语境中显得夸张。众志成城:大家同心协力,就像城墙一样的牢固,比喻大家团结一致, 就 能克服困难,得到成功。患难与共:在不利处境中,共同承受困难或灾祸。一日千里:形 容 进展极快。不符合贬义语境。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劳师动众:原指 im 动大批军队,现多指动用大批人力(含小题大作之意)。不合语境。劳民伤财:既使人民劳 苦,又浪费钱财。] 18.(3 分)D(从语境分析得知,“所有这些”是对上一个分句“气候变化、食品危机、物种 灭绝、流 行病等”的概括,“这些”作为指示代词应该紧跟所指代的内容;另外,A 项“我们在人类 发 展史上”语意不畅,故选 D) 19.(3 分)C(A 项“发展星际水平的大规模航行”,“发展”与“航行”搭配不当;B、D 项介 词“以” 残缺;另外,D 项“开展星际水平的大规模航行”,“开展”与“航行”搭配不当。) 20.(5 分)①不仅会在言传身教②更会在润物无声 ③也正因此家风建设 ④不论时代 ⑤都要重视。 21.(6 分)参考:我们得以淡定从容软得像柔韧的水流我们得以宽容谦和(句式基本一致, 比喻恰当,紧扣特点,意思相近即可。每空 2 分) 四、写作(60 分) 22.(60 分)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择 角 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 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 项 1 6 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关系 ③观点具有启发性 2.丰富:④材料丰富 ⑤论据充足 ⑥形象丰满 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 ⑨句式灵活 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⑩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⑥见解新颖 ⑩材料新鲜 ⑩构思新巧 ⑥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⑩有个性特征 (三)不足字数,每少 50 个字扣 1 分;每 1 个错别字扣 1 分,重复的不计;缺落款(上下款) 的,标 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四)属于套作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 分。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