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余姚中学2019-2020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PDF版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浙江余姚中学2019-2020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PDF版含答案)》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 8 余姚中学 2019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命题:黄欢儿 审题:桑孝芬 一.基础知识(共 27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的故乡没有繁华酥.(sū)骨的都会,没有静谧侵肌的湖泊,没有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 堡,没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故乡甚至是贫瘠.(jǐ)而脏乱的。 B. 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倒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jiè) 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 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C.它们喜气洋洋地摇着尾巴,嘻戏着搅在一起。它们确确实实是一群就在我们的峭壁之下 的空地上蠕.(rú)动和互相碰撞着的狼。 D.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躲在屋里的两三 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jìng)的一段蜇居异境。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碎片化信息的泛滥、网络语言的流行,简洁、含蓄、内敛的文风日趋式微..。 B.阴冷、淅沥的小雨,并未阻挡住马拉松参赛选手的热情。3 万多人奔跑在美丽的赛道上, 摩肩接踵,不绝如缕....。 C.菊花版《清明上河图》创意新颖,造型独特,制作精细,集园艺、盆景、雕塑之大成, 令人望洋兴叹....。 D.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危言高论....,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强烈抗议,也将受到全世界 人民的唾弃。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不止一次想象过,在十八岁的时候,在远方,会有什么样的故事等着我? B.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 村景了。 C. 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故乡的美丽总是含着悲伤。 D. 作为著名的历史学家,在为父亲写传记时,他并没有感情用事,而是本着对历史负责、 对读者负责的态度,务求真实。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进而逐渐掌握和熟悉各国作家与思想家的作品, 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巨大财富。 B. 诈骗分子在冒充各大银行套取事主银行卡密码后,事主才意识到账户被盗,但是为时已 晚,账户里的钱被一笔笔地迅速转走。 C.作家只有对所写作的人物了如指掌,对他的行为方式、心里特征非常熟悉,才能够完成 人物的创作。2 / 8 D.据中央电视台法制栏目记者报道,公安部这次旨在以“打击毒品、遏制犯罪”为目的的 “利剑”行动,经过广大干警三个月的连续奋战,圆满结束了。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朦胧诗人不约而同地采用象征、暗示、意识流、梦幻、意象等表现方法,其中意象的表 现法是朦胧诗人最核心的艺术手段。譬如舒婷的《致橡树》,诗中用“木棉”和“橡树”分 别象征阴柔独立的女性和刚硬挺拔的男性。 B. 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期以及宋朝提倡古文、反对骈文的文体改革运动。唐代韩愈提 倡学习务实自由的先秦、两汉散文,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惟陈言之务去”的文道统一、 自创新词的理论。北宋时期,欧阳修、苏洵等文人,极力推崇韩愈、柳宗元掀起古文运动, 改变了晚唐以来浮靡的文风,使散文走上了平易畅达、反映现实的道路。 C. 老舍熟悉北京,他对北京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所以他的作品里,对北京的风土人情、胡 同、茶馆、四合院等都有独特角度的描绘,比如四合院,在 《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 须沟》《家》等作品中都有像大杂院似的写真描写。 D.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从各个角度描写江南的冬天,写自己的切身感受,描绘出一幅 幅江南暖冬的水墨画。虽然比较的着眼点各不相同,但是都突出了作者所钟爱的江南冬景的 主要特征,即晴暖温和、情调明朗、优美闲适、和煦温润。 6.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 顺流而东.也 A.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B.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C. 穷.山之高而止 D.侣鱼虾而友.麋鹿 7.下列各句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 A.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不拘于时 B.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而今安在哉 C.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凌万顷之茫然 8.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而秋雨的霏微凄冷,又是别一种境地,昔人所谓“雨到深秋易作霖,萧萧难会此时心” 的诗句, 。至于秋女士的“秋雨秋风愁煞人”的一声长叹, 。 三 冬 的 寒 雨 , 爱 的 人 恐 怕 不 多 。 但 “ 江 关 雁 声 来 渺 渺 , 灯 昏 宫 漏 听 沉 沉 ” 的 妙 处, 。记得曾宾谷曾以《诗品》中语名诗,叫作《赏雨茅屋斋诗集》。他的 诗境如何,我不晓得,但“赏雨茅屋”这四个字, 。尤其是到了冬初秋晚,正3 / 8 当“苍山寒气深,高林霜叶稀”的时节。(郁达夫《雨》) ①是多么的有趣 ②若非身历其境者绝领悟不到 ③乃别有怀抱者的托辞,人自愁耳,何关雨事 ④在说秋雨的耐人寻味 A.④③②① B.②③①④ C. ④③①② D. ②④①③ 9.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3 分) 在与外国友人沟通的过程中,我发现,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符号,可谓千奇百怪。接待我们的 旅行社导游威斯娜告诉我,在她眼中,(1)____________。她去中国旅游时,有团友被烫伤, 导游拿来了中国的烫伤膏,涂上后很快愈合——她眼睛瞪得大大的向我描述那膏药的神奇功 效。在突尼斯集市练摊的小商人,见到我们会先说日语,我们摇摇头说:“不,我们来自中 国。”然后,那小伙子摆出了李小龙的招牌造型,口中配合着发出恶狠狠的声音。在他眼中, (2)___________。爱尔兰,比尔城堡的第 12 代伯爵告诉我们,(3)_________。他和妻子 曾三次前往中国云南,带回各种奇花异草,种植在他们的城堡之中。如今,他们的城堡花园 中有一大片区域专门叫做“云南省”。 二、现代文阅读(26 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6 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今天重温孔子有关“学以成人”的名言,深感其中有即便是现代人亦不可违者也:十五 有志于学——这是“成人”关键的第一步,但还远不是“成人”。“志学”同时意味着自身 的有限性和自身的可能性,于是开始有一种修身求知的自觉。学是起点,是开端。不学无以 成人。虽然这“学”并不限于文字和文献之学,但在中国的儒家那里,的确也离不开文字与 文献之学。 三十而立——这是初步的成人,也是社会眼中的成人。它不仅是性格的独立,也是经济 的独立;不仅是自我事业的初步确立,也常常是家庭的确立。即所谓“成家立业”,但最重 要的还是一种精神品格的独立,虽然今后还可能会有探索方向上的错误,但那也是自我选择 的结果,而不是人云亦云。 四十而不惑——虽然可能意志还不足,境界还不够,但此后或不再犯根本的认识论错误, 不会再走大的弯路,尤其是不易受浪漫的空想的蛊惑,理性已经相当冷静和充分,情感也相 对稳定。 五十而知天命——这已经是大成的时候。“命”既是“使命”,也是“运命”,既是开 放,也是限制。命也,非来自我也,天降于我也;命也,无可更改也,但最大的限制即被自 觉地认作“使命”,也可能恰恰构成最大的力量,而且还构成一种真正有力量者的安心。 六十而耳顺——“耳顺”是对他人,对社会而言。自己对来自他人和社会的一切已经 “宠辱不惊”,而且,对他人还有了一种透彻认识人性之后的宽容;对社会也有了一种通透 的理解,知道还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 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时才是达到一个真正的个人自由之境,完善之境。道德意志4 / 8 不是脱离规矩为二,而是与规矩合一。规则完全不再是外在的异己之物,而就是自身精神最 深的需要。 这一过程以自我始,以自我终。但最初的自我是一个刚刚开始发愿和立志的自我,最后 的自我则已经是一个与天、地、人契合的自我。 (选自《中华读书报·学以成人,约以成人》) 10. 对本文段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十五有志于学”是因为人意识到自身的局限性,愿意通过学来改变自身。 B. “三十而立”指的是性格、经济、精神品格的三独立。 C. “四十而不惑”指人不再走弯路,不再受蛊惑。 D. “从心所欲”说明人已经内化了规则,自然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11. 下列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儒家的“学”不限于文字和文献之学,但只有文字和文献之学,才是“成人之学”。 B. 儒家的“学”是后天的、艰苦的、主动的学。 C. “成人”意味着冷静而充分的理性,对空想的情感的摈弃。 D. “成人”是人减少错误,不犯错误的过程。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20 分) 屋头青瓦是谁家 潘新日 ①一场雨,让寄居的小城隐在淡淡的雨雾中,临窗而立,瓢泼的雨把楼下的青瓦洗得清 亮,雨水顺着瓦楞流着,在檐下挂起了一条条银丝,清脆的雨滴声里,溅起了思乡的水花, 朦胧里似曾看见了青瓦上的故乡。 ②夏天的雨下得如此急,甚至楼下的阿婆来不及收院子里的衣服,我木然地看着阿婆迈 着祖母一样蹒跚的脚步,在院子里奔忙,脚下踩着家乡一样的韵味。这个时候,我会庆幸自 己住的楼下还有一片这样的风景,幽深的小巷里,几十排青砖黑瓦的老房子错落有致地排列 着,弥漫着民国的韵致,祖先的味道。 ③这样的天气里,我可以在雨中细细品味故乡的味道,精心聆听雨中的精彩。雨滴拍打 着青瓦,犹如奏响了一曲美妙的轻音乐,雨声里有我梦里的家,有我青砖黑瓦的童年。瓦楞 间的青苔和一棵棵直起腰身的野蒿,还有散落在小巷里的一朵朵红的、蓝的、七彩的伞花, 一切都那么相似,一切都那么亲切。异乡里,古巷就是一条长长的藤,一头连着故乡,一头 连着南方夜空中最广阔的宁静和最深沉的安详。 ④真的没有想到在这样的闹市里还会有这样的一片天地,和家乡的情调如此相近,只是 少了青山秀水。如此,那无边的乡愁也变得淡然了,虽然身处异乡,却因了这些故乡一样的 青瓦而内心殷实,充盈着幸福和快乐,不管这家园是地理上的还是心理上的,我都很知足。 ⑤在江南这一排排青瓦覆盖的老房子里,已经摒弃了民国所有的遗风,已找不到故乡古 村落的封闭和凋残,它把古朴的身影遗落在繁华里,在城市的节奏里呼吸、生活,除了青瓦5 / 8 本身的年龄和记忆,所有的都融进城市的心跳里。 ⑥雨中的青瓦格外别致,这些城市里的隐士把青衫和旗袍压进箱底,让梅雨的叮咛慢慢 发霉,长出许多思念来,一片青瓦,一块历史,一片浓得化不开的乡愁,在小巷里弥漫。我 想起戴望舒,想起丁香一样的女孩,想起民国的油纸伞,但此时花开已没了旧人。 ⑦不过,我还是喜欢家乡的青瓦房,没有拘束,可以自由地敞开胸怀,让细细的炊烟顺 着风远行,流浪的身影里,有瘦弱的文人,有迁徙的商旅,有远嫁的红颜,在这样的青瓦泪 里思念着,怀旧着,他们在青瓦覆盖的木格子窗棂边沉吟、思念,古诗词里的张继、李商隐 带着古风,流下了思乡泪水。 ⑧时常,我会把青瓦当做一部旧书,把它当成故乡老家的屋子,在亲切和畅想中阅读乡 愁。我相信很多人都有心中的家园,任何一处青瓦覆盖的老房子都有家乡的味道,都能生出 家的温馨,天南地北,青瓦就是流浪的历史,任何建筑都无法代替的历史,当然,加上木门 边的蓑衣和斗笠、檐下的农具,堂屋里雕花桌案上的青花瓷坛,案头上的线装书,这些民间 的朴实记忆沉淀了一个地方的丰厚底蕴,我喜欢。 ⑨ 青瓦也是历史中发黄的名片,它们静静地点缀在各个角落,有名的,没名的,都一 样的厚重着,抵达游子的内心深处。如甪直、周庄、鲁镇、凤凰、木渎、同里、乌镇、西塘、 宏村、大理、婺源,院落有乔家大院、李家大院、刘家大院,大的有古城的城楼,小的有不 同时代的县衙,文人雅士里有丰子恺的缘缘堂;有戏院、有宗祠、有寺庙。总之,那些与青 瓦有关的建筑细节,花窗、飞檐、雕梁和隔扇,早已脱离了一般意义上的建筑点缀,成了 一 种文化抑或精神上的指向,指向古典,指向旧梦,幻化出生活的七彩来。 ⑩青瓦上的故乡是遥远的乡愁、是故乡的低语、是亲人的倾诉,是童年的遥想、是民间 的歌谣,是农历里的季节,是婉转的鸟鸣,是唐代李义山缠绵的“巴山夜雨”,是宋朝柳三 变萧瑟的“秋风斜雨”,是陆放翁清新的“杏花小雨”,古人如此,今人也如此。雨声里, 我把目光久久地定格在凝重的青瓦之上,看着它们在故乡的思绪里静静地被雨声浸润。 ⑪雨声敲打着青瓦上的思乡曲,茫茫雨色里,市声繁华,又有谁能掩掉喧嚣的尘世,看 到青瓦上的故乡呢?纵使青瓦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而那记载着前世风雨的故乡依然清晰, 是我们永远的家。 ⑫屋头青瓦是谁家?无论在哪里,我敢说,青瓦上的故乡是民国留存的旧照片,在传统 和现代之间,是最软的乡情,是最硬的风骨。 12. 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⑦段中作者说“不过,我还是喜欢家乡的青瓦房”的原因。(4 分)6 / 8 13. 赏析文中第⑥段画线的句子。(6 分) 14. 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进行分析。(4 分) 15. 在“青瓦听雨”的过程中,作者的情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请概述这一变化,并对变化 的原因作简要分析。(6 分) 三.文言文阅读(共 37 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20 分)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 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 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 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 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 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 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 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 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癸亥仲秋,望前一日入雁山,越二日而反。古迹多榛芜关不可登探,而山容壁色,则前 此目见者所未有也。鲍甥孔巡曰:“盍记之?”余曰:“兹山不可记也。永、柳诸山,乃荒 陬中一邱一壑,子厚谪居,幽寻以送日月,故曲尽其形容..。若兹山,则浙东西山海所蟠结, 幽奇险峭,殊形诡状者,实大且多,欲雕绘而求其肖似,则山容壁色乃号为名山者之所同, 无以..别其为兹山之岩壑也。” 而余之独得于兹山者.,则有二焉。前此所见,如皖桐之浮山、金陵之摄山、临安之飞来 峰,其崖洞非不秀美也,而愚僧多凿为仙佛之貌相,俗士自镌名字及其诗辞,如疮痏(wě i) 蹶(jué )然而入人目。而兹山独完.其太古之容色以至于今,盖壁立千仞,不可攀援,又所 处僻远,富贵有力者无因..而至,即至亦不能久留,构架鸠工以自标揭,所以..终不辱于.愚僧俗 士之剥凿也。又凡山川之明媚者,能使游者欣然而乐,而兹山岩深壁削,仰而观俯而视者, 严恭静正之心,不觉其自动..,盖至此则万感绝,百虑冥,而吾之本心乃与天地之精神一相接 焉。察于此二者,则修士守身涉世之学,圣贤成己成物之道,俱可得而见矣。 ——方苞《游雁荡记》 1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有趣) 幽寻以送日月,故曲尽其形容..。 (外表,样子)7 / 8 B. 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奇异) 无以..别其为兹山之岩壑也 (没有办法) C. 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聚集收缩) 富贵有力者无因..而至 (没有缘由) D.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 为类.。(同类) 而兹山独完.其太古之容色以至于今 (完整) 1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所以终不辱于.愚僧俗士之剥凿也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 不知日之.入 筋骨之.强 C.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D. 而余之独得于兹山者.,则有二焉 客有吹洞箫者. 18.下列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思一样的一项是() A.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 B.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C. 所以..终不辱于愚僧俗士之剥凿也。 D. 严恭静正之心,不觉其自动.. 1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 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一)作者游历山水的真正目的在于忘忧,而西山之游才是真正的游,实现了自我 与自然的融合,达到了乐而忘忧的目的,所以看似简单的“始”字,在文中不可或缺,语约 意丰。 B. 选文(二)题为《游雁荡记》,但作者开篇就说“兹山不可记也”,看似矛盾,实则是把 雁荡山和那些平缓明媚的山川进行对比,以突出雁荡山的特殊之处。 C. 选文(一)作者描写并赞美西山的怪特美,间接表达自己受到挫折却不甘沉沦的人格之 美;选文(二)作者游览雁荡山领略到做人处世的道理:两文均有借游寓理抒怀的特点。 D.游记以记叙旅游见闻、描写山水景物为主,并寄寓作者的情思或审美趣味。这两篇选文都 是以叙写山水景物为重的山水游记。 20. 把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2)盖至此则万感绝,百虑冥,而吾之本心乃与天地之精神一相接焉。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7 分) 春尽 宋 郑獬 春尽行人未到家,春风应怪在天涯。 夜来过岭忽闻雨,今日满溪俱是花。 前树未回疑路断,后山才转便云遮。 野间绝少尘埃污,唯有清泉漾白沙。 21. 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意象写出了诗人保持高洁人格的愿望。(2 分) 22. 第二联被《宋诗纪事》标为名句,请作简要赏析。(5 分)8 / 8 (三)古诗文默写(共 10 分)) 23.将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补写完整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劝学》) (2)___________,不能十步;__________,功在不舍。(《劝学》) (3)__________,无长无少,道之所存,___________。(《师说》) (4)余音袅袅,不绝如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赤壁赋》) (5)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赤壁赋》) 四.作文(60 分)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最近网上流行一个词,叫“二倍速”。所谓“二倍速”,就是在观看视频时将播放速度 调快至原来的 2 倍,既节省了时间,又不会遗漏重要的情节。很快,什么“二倍速吃饭”“二 倍速读书”等说法纷纷冒出来。这个现象引发了网友的讨论,有网友表示“二倍速更适应快 节奏生活”;有网友感叹“当代年轻人时间有那么紧张吗?什么都要开二倍速?”;也有网 友表示,“二倍速”会形成坏习惯。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想法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观点。 注意:(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3)不得少于 800 字。(4)不得抄袭、套作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