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3 课时 蒸馏和萃取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1.现有一瓶甲和乙的混合物,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下表:
物质 分子式 熔点/℃ 沸点/℃
在水中的
溶解性
甲 C3H6O2 -98 57.5 0.93 可溶
乙 C4H8O2 -84 77 0.90 可溶
据此,将甲和乙互相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
A.萃取法 B.升华法 C.蒸馏法 D.分液法
解析:甲、乙密度相近,溶解性相似,只能根据沸点不同来分离。
答案:C
2.在实验室中将浑浊的自来水制成蒸馏水,最好的方法是 ( )
A.过滤 B.萃取
C.蒸发 D.先过滤后蒸馏
解析:自来水浑浊,有不溶性杂质,需要过滤;还含有可溶性盐,制蒸馏水需要蒸馏。
答案:D
3.下列关于萃取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溴水中萃取溴,可用酒精作萃取剂
B.萃取操作完成后,静置分层,上下层液体依次从下口放出
C.用一种有机溶剂,提取水溶液中的某物质,静置分层,“水层”应在上层2
D.萃取时所选溶剂应与原溶剂互不相溶,且与溶质不反应
解析:萃取所选萃取剂应与原溶剂不互溶,酒精与水互溶,故 A 项错误。静置分层后下层液体从下口
放出,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出,故 B 项错误。有机层在上还是在下取决于有机溶剂与水的密度的相
对大小。
答案:D
4.下列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
B.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
C.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D.用淘洗的方法从沙里淘金
解析:酒精与水互溶,不能萃取碘水中的碘,C 项错误。
答案:C
5.在自来水蒸馏实验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在蒸馏烧瓶中盛约体积的自来水,并放入几粒沸石
B.可以不用温度计
C.冷水从冷凝管上口入,下口出
D.取少量收集到的液体滴入硝酸银和稀硝酸,无明显现象
解析:冷却水的流向下进上出时,与气流方向相反,气流由上至下所处的温度越来越低,冷凝效果
好。
答案:C
6.下列分离和提纯的实验中,所选用的方法或仪器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制取蒸馏水 分离水和植物油 分离食盐水与泥沙 从浓食盐水中得到氯化钠晶体3
分离方法 蒸馏 分液 萃取 蒸发
选用仪器
解析:A 项制取蒸馏水应用蒸馏法,选用的仪器为蒸馏烧瓶,A 项正确;水和植物油不互溶,需采用分
液的方法进行分离,故 B 项正确;分离食盐水与泥沙应用过滤的方法,C 项错误;蒸发食盐水得到氯化
钠晶体所用仪器为蒸发皿,故 D 项正确。
答案:C
7.在使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时,正确的操作是( )
A.上层液体经漏斗下口放出
B.分离液体时,将漏斗拿在手上进行分离
C.分离液体时,使分液漏斗上的小孔与大气相通,打开活塞
D.分液漏斗中盛装的是液体,振荡后不必扭开活塞把气体放出
解析:要确保分离效果,下层液体应由漏斗下口放出,上层液体要经漏斗上口倒出。振荡时,分液漏
斗要拿在手里;分离液体时,分液漏斗要固定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分液时,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
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这时漏斗内外的空气相通,气压相等,漏斗里的
液体才能够顺利流出。振荡分液漏斗时可能有气体产生,应及时打开活塞放出气体,以减小漏斗内
的气体压强。
答案:C
8.选择萃取剂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这种萃取剂应具备的性质是( )
A.不溶于水,且必须易与碘发生化学反应
B.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
C.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的密度大
D.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的密度小4
解析:从水溶液中萃取碘所选萃取剂应该与水不互溶,且碘在其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答案:B
9.观察下列实验装置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四种实验操作的名称: 、 、 、 。
(2)写出装置④中所用玻璃仪器的名称: 、 。
(3)下列实验需要在哪套装置中进行?
从海水中提取蒸馏水: (填序号,下同);
分离氯化钠和水: ;
分离碳酸钙和水: ;
分离植物油和水: 。
解析:(3)海水中含有泥沙、可溶性盐等杂质,用蒸馏的方法可以从海水中得到蒸馏水;分离氯化钠
和水,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碳酸钙不溶于水,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植物油和水都呈液态且不
互溶,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答案:(1)过滤 蒸发 蒸馏 分液
(2)烧杯 分液漏斗
(3)③ ② ① ④5
10. 导学号 35474010 海洋植物如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
存在。实验室里从海洋植物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
海藻 海藻灰 悬浊液 含 I-的溶液 X Y 晶态碘
某化学兴趣小组将上述流程②③设计成如图所示:
已知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l2+2KI 2KCl+I2。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提取过程①③中实验操作名称:① ,③ 。
(2)四氯化碳是 色、密度比水的密度 的液体。F 中下层液体的颜色为 色,上层液体
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 。
解析:(1)从实验流程看①操作为过滤,③操作为萃取。
(2)CCl4 萃取碘水中的碘后,上层液体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 KCl。
答案:(1)过滤 萃取
(2)无 大 紫红(或紫) KCl
能力提升
1.下列萃取分液操作(用 CCl4 从碘水中萃取碘)中错误的是( )
A.饱和碘水和 CCl4 加入分液漏斗后,塞紧上口的塞子,用一手压住分液漏斗上口部,一手握住活塞部
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
B.静置,待分液漏斗中液体分层后,先使分液漏斗内外空气相通(准备放出液体)
C.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全部下层液体沿盛接液体的烧杯内壁慢慢流出
D.下层液体流出后,继续打开活塞,另用容器盛接并保存上层液体6
解析:根据萃取分液的操作要点可知,A、B、C 项都正确;D 项错误,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出。
答案:D
2.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 )
A.某溶液中加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 Cl-
B.某溶液中加 BaCl2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 S
C.某溶液中加 NaOH 溶液生成蓝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 Cu2+
D.某溶液中加稀硫酸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 C
解析: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有 Cl-、S 等;与 BaCl2 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离
子有 S 、Ag+等;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的离子只有 Cu2+;加入稀硫酸产生白色沉淀,说明
溶液中含有 Ba2+等。
答案:C
3.完成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都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
分离植物油和
氯化钠溶液
除去氯化钠晶体中混有的氯
化铵晶体
分离
CCl4 中的
Br2
除去 CO2 气体中的
HCl 气体
装置
或仪器
解析:B 项,蒸馏的方法是用来分离互溶的液体,错误;C 项,过滤的方法是用来分离固体和液体,而
Br2 易溶于 CCl4 中,错误;D 项,二氧化碳和氯化氢都能和氢氧化钠反应,错误。
答案:A
4.阅读、分析下列两则材料:7
材料一:如图是纯碱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
材料二:下表列出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有关性质
物质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乙二醇(C2H6O2) -11.5 198 1.11 易溶于水和乙醇
丙三醇(C3H8O3) 17.9 290 1.26 能与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
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A.蒸馏法
B.萃取法
C.“溶解、结晶、过滤”的方法
D.分液法
(1)将纯碱从氯化钠和纯碱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好应用 。
(2)将乙二醇和丙三醇相互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
解析:纯碱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故可采用降温结晶、
过滤的方法分离。乙二醇与丙三醇互溶,但二者的沸点相差较大,故可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
答案:(1)C (2)A
5.已知乙醇的沸点为 78.3 ℃,与水以任意比互溶,且在 78.15 ℃时与水可形成 95.57%(体积分数,
下同)的恒沸混合物(即水和酒精可同时挥发)。酒精中的水可加入生石灰除去,反应如下:CaO+H2O
Ca(OH)2,CaO 和 Ca(OH)2 均不溶于酒精。
某化学活动小组要用 35%的酒精制取无水酒精,设计了如下四种方案。8
方案一:对 35%的酒精直接蒸馏得无水酒精。
方案二:先对 35%的酒精蒸馏得 95.57%的酒精,再加入生石灰,然后进行蒸馏得无水酒精。
方案三:用 CCl4 对 35%的酒精进行萃取,然后对酒精的 CCl4 溶液进行蒸馏得无水酒精。
方案四:向 35%的酒精中直接加入生石灰,然后进行蒸馏得无水酒精。
请对四种方案进行评价,回答下列问题:
(1)最好的方案是 ,错误的方案是 ,错误的原因是 。
(2)其余方案的不足是 。
(3)用最好的方案进行实验时,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4)蒸馏操作中要注意的事项是 (回答三项即可)。
解析:酒精与水可形成 95.57%的恒沸混合物,直接蒸馏无法得无水酒精。CaO 和 Ca(OH)2 都是不溶于
酒精、难挥发的固体,95.57%的酒精中加入生石灰再蒸馏可以制取无水酒精。若向 35%的酒精中直
接加入生石灰进行蒸馏,水太多,消耗生石灰太多。酒精与水混溶,不能用 CCl4 萃取。故四个方案中
最好的是方案二,错误的是方案一和方案三。
蒸馏时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温度计和酒精灯。蒸馏操
作中要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冷凝水的流向,加热时温度的控制,为保证蒸气的及时冷却,还应
该先通冷凝水后加热。
答案:(1)方案二 方案一和方案三 方案一,酒精与水可形成 95.57%的恒沸混合物,直接蒸馏无法
得无水酒精;方案三,酒精与水混溶,不能用 CCl4 萃取
(2)方案四的酒精中水太多,要消耗大量的生石灰
(3)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温度计和酒精灯
(4)温度计水银球要在烧瓶支管口处;冷凝水要下口进上口出;加热时要适当调整酒精灯的位置,
以控制温度;先通冷凝水后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