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钠及其化合物
突破训练(五)
1.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MgO、Al2O3的熔点很高,可制作耐高温材料,工业上也用其电解冶炼对应的金属
B.明矾水解形成的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C.燃放烟花是利用了某些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
D.铝比铁活泼,但铝制品比铁制品在空气中耐腐蚀
解析:选A 工业上冶炼Mg用电解熔融MgCl2而不是MgO。
2.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铁粉中混有少量铝粉: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
B.用过量氨水除去Fe3+溶液中的少量Al3+
C.Al(OH)3中混有少量Mg(OH)2: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2后过滤
D.MgO中混有少量Al2O3: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gO
解析:选B 氨水与Fe3+和Al3+均反应生成氢氧化物沉淀,不符合除杂的要求。
3.(2019·静海一中月考)下列各组物质,不能按a―→b―→c(“―→”表示反应一步完成)关系转化的是( )
选项
a
b
c
A
Al2O3
NaAlO2
Al(OH)3
B
AlCl3
Al(OH)3
NaAlO2
C
Al
Al(OH)3
Al2O3
D
MgCl2
Mg(OH)2
MgO
解析:选C Al2O3溶于NaOH溶液生成NaAlO2,NaAlO2溶液中通入CO2
生成Al(OH)3,故A正确;AlCl3与氨水反应生成Al(OH)3,Al(OH)3溶于NaOH溶液生成NaAlO2,故B正确;铝不能直接生成Al(OH)3,故C错误;MgCl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Mg(OH)2,Mg(OH)2加热分解生成MgO,故D正确。
4.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xH2O、Fe2O3、SiO2等)提取纯Al2O3作冶炼铝的原料,提取时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图中操作错误的是( )
A.④⑤ B.③④
C.②⑤ D.①②
解析:选A 由流程图可知,反应③得到的滤液为NaAlO2溶液,加入过量盐酸后得到AlCl3而不是Al(OH)3沉淀,应通入过量CO2,操作④错误;Al(OH)3在常温干燥条件下并不发生分解,故操作⑤需要加热,⑤错误。
5.已知NaOH+Al(OH)3===Na[Al(OH)4]。向集满CO2的铝制易拉罐中加入过量NaOH浓溶液,立即封闭罐口,易拉罐渐渐变瘪;再过一段时间,罐壁又重新凸起。上述实验过程中没有发生的离子反应是( )
A.CO2+2OH-===CO+H2O
B.Al2O3+2OH-+3H2O===2[Al(OH)4]-
C.2Al+2OH-+6H2O===2[Al(OH)4]-+3H2↑
D.Al3++4OH-===[Al(OH)4]-
解析:选D 向集满CO2的铝罐中加入过量NaOH浓溶液,首先CO2与NaOH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O2+2OH-===CO+H2O,表现为铝罐变瘪;接着过量的NaOH再与铝罐反应生成氢气,发生的反应为2Al+2OH-+6H2O===2[Al(OH)4]-+3H2↑,则罐壁又重新凸起;因铝罐表面有氧化膜Al2O3,则又能够发生反应Al2O3+2OH-+3H2O===2[Al(OH)4]-,根据分析可知,过程中发生了A项、B项、C项的反应,没有发生D项的反应。
6.某铝土矿样品中含有Al2O3、Fe2O3和SiO2,进行一系列操作将它们分离:加入试剂、过滤、洗涤、灼烧等。依次加入试剂的最佳方案是( )
A.NaOH溶液、盐酸、氨气
B.硫酸、NaOH溶液、盐酸
C.NaOH溶液、盐酸、CO2
D.水、盐酸、NaOH溶液
解析:选A NaOH溶液可以溶解Al2O3、SiO2,不能溶解Fe2O3,过滤分离出Fe2O3;之后加盐酸,Na2SiO3溶液和盐酸反应生成H2SiO3沉淀,不能溶于过量盐酸中,而NaAlO2经酸化后生成Al(OH)3沉淀,继续加盐酸会溶于过量盐酸中生成AlCl3,此步通过过滤分离出H2SiO3,经脱水后生成SiO2;此时溶液中含有AlCl3,通氨气后生成Al(OH)3沉淀,过滤后再加热,Al(OH)3分解得到Al2O3,故A项符合题意。
7.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SiO2、Fe2O3等杂质)冶炼铝的主要流程如下:
(注:SiO2碱溶时转化为铝硅酸钠沉淀)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操作Ⅰ增大NaOH溶液用量可提高Al2O3的浸取率
B.操作Ⅱ、Ⅲ为过滤,操作Ⅳ为灼烧
C.通入过量CO2的离子方程式为2AlO+CO2+3H2O===2Al(OH)3↓+CO
D.加入冰晶石的目的是降低Al2O3的熔融温度
解析:选C 操作Ⅰ增大NaOH溶液用量可以使铝土矿中的Al2O3充分溶解,从而提高Al2O3的浸取率,A正确;操作Ⅱ、Ⅲ为过滤,操作Ⅱ滤去的滤渣为Fe2O3、铝硅酸钠,操作Ⅲ得到固体Al(OH)3,操作Ⅳ为灼烧,目的是使Al(OH)3分解成Al2O3,B正确;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后生成Al(OH)3沉淀和NaHCO3,离子方程式为AlO+CO2+2H2O===Al(OH)3↓+HCO,C不正确;加入冰晶石的目的是降低Al2O3的熔融温度,D正确。
8.向含Al2(SO4)3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 mol·L-1 Ba(OH)2溶液至过量,加入Ba(OH)2溶液的体积和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C点铝元素存在形式是AlO
B.向D点溶液中通入CO2气体,立即产生白色沉淀
C.原混合溶液中c[Al2(SO4)3]∶c(AlCl3)=1∶2
D.OA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3++3SO+3Ba2++8OH-===2AlO+3BaSO4↓+4H2O
[解析] C点生成BaSO4(3 mol)沉淀和Ba(AlO2)2,此时铝元素以AlO的形式存在,A正确;D点溶液溶质为Ba(AlO2)2和Ba(OH)2,通入CO2气体,立即产生BaCO3和Al(OH)3沉淀,B正确;B点为Al(OH)3和BaSO4沉淀,此时Al(OH)3的物质的量为7 mol-3 mol=4 mol,故原混合液中有1 mol Al2(SO4)3,AlCl3物质的量为4 mol-1 mol×2=2 mol,即c[Al2(SO4)3]∶c(AlCl3)=1∶2,C正确;OA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3++3SO+3Ba2++6OH-===3BaSO4↓+2Al(OH)3↓,D错误。
9.某实验小组对含有Al3+的一种未知溶液进行了如下实验分析:
顺序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
滴入少量NaOH溶液
无明显变化
②
在操作①的基础上,继续滴加NaOH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③
在操作②的基础上,滴入过量的NaOH溶液
白色沉淀明显减少
实验小组经定量分析,得出如图所示沉淀的物质的量与滴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未知溶液中至少含有三种阳离子
B.滴加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L-1
C.若溶液中只含三种阳离子且另一种离子为二价金属阳离子,则a=10
D.若将最终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固体的质量一定为6 g
解析:选D 由图像信息可知,混合液中至少含有H+、Al3+和另外一种金属阳离子(其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同时沉淀不溶于NaOH溶液),A项正确;溶解0.05 mol Al(OH)3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为10 mL,由离子方程式Al(OH)3+OH-===AlO+2H2O可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5 mol·L-1,B项正确;由图像信息可知,另外一种沉淀为0.15 mol,若溶液中只含三种阳离子且另外一种离子为二价金属阳离子,则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为60 mL,又因为生成Al(OH)3消耗的NaOH溶液为30 mL,可知沉淀二价金属阳离子、生成Al(OH)3、溶解Al(OH)3共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100 mL,故a=110-100=10,C项正确;由题目已知信息不能确定另外的金属阳离子,故不能确定最终沉淀的质量,D项错误。
10.现有AlCl3和MgSO4混合溶液,向其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得到沉淀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如图所示。原溶液中Cl-与S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3 B.2∶3
C.6∶1 D.3∶1
解析:选C OA上升的直线表示Al(OH)3和Mg(OH)2沉淀的生成,AB下降的直线表示Al(OH)3沉淀溶解,B点表示Al(OH)3完全溶解。AB段完全溶解Al(OH)3消耗NaOH 0.1 L,则Al3+生成Al(OH)3消耗NaOH 0.3 L,沉淀Mg2+消耗NaOH 0.1 L,因而n(AlCl3)∶n(MgSO4)=2∶1,所以,n(Cl-)∶n(SO)=6∶1。
1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Al(OH)3能与NaOH溶液反应,则Al(OH)3也能与氨水反应
B.Al、Al2O3、Al(OH)3都可溶于NaOH溶液和盐酸中
C.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再加过量NaHSO4溶液,沉淀消失
D.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氨水滴入Al2(SO4)3溶液和Al2(SO4)3溶液滴入浓氨水的反应
解析 NH3·H2O是弱碱不能与Al(OH)3反应,A项错、D项正确;NaHSO4溶液显强酸性,C项正确。
12.下列装置用于实验室以硫酸铝制取一定量Al2O3,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称量样品 B.样品溶解
C.氢氧化铝沉淀过滤 D.灼烧氢氧化铝沉淀
解析 称量时应该是左物右码,A项错误;过滤时应该用玻璃棒引流,C项错误;固体灼烧应该在坩埚中进行,D项错误。
13.下列关于铝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由于铝在空气中不会锈蚀,所以铝制品的使用寿命都很长
B.由于铝具有强还原性,所以常用铝来冶炼某些高熔点金属
C.常温下,铝被浓硫酸钝化,所以可用浓硫酸除去铝表面的铜镀层
D.由于铝的导电性能比铜强,所以常用铝制造电线、电缆
解析 铝在空气中与O2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本身就易于锈蚀,A项错误。铜与浓硫酸常温下不反应,C项错误;铝的导电性比铜差但价格相对低廉,故常用铝制造电线,D项错误;由于铝有强还原性,可利用铝热反应来冶炼难熔金属,B项正确。
14.下图是铝热反应(2Al+Fe2O3Al2O3+2Fe)的实验装置,有关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为镁条
B.b为氧化铁与铝粉的混合物
C.2 mol氧化剂参与反应则电子转移6NA个
D.还原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解析 B项中b为氯酸钾;C项中1 mol氧化剂参与反应则电子转移6NA个;D项中还原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15.将铝条插入NaOH溶液中,开始没有H2生成的原因是( )
A.铝与NaOH溶液不反应
B.铝条表面有Al2O3
C.铝条不纯含有杂质Mg
D.NaOH溶液中含有NaAlO2
解析 铝易被氧化成Al2O3,附着在铝条的表面,将铝条插入到NaOH溶液中,Al2O3首先与NaOH反应,故开始无H2生成。
16.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至体系中均无固体物质,消耗碱量最多的是( )
A.Al2O3 B.Al(OH)3
C.AlCl3 D.Al
解析 A、B、D三项中各种物质与NaOH溶液反应最终均生成NaAlO2,相同质量的三种物质中Al的物质的量最多,消耗碱量最多。设质量为m,D项中消耗NaOH mol,C项中消耗×4 mol,B项中消耗 mol,A项中消耗×2 mol。
17.用铝土矿(含30%SiO2、40.8% Al2O3和少量Fe2O3等)制取铝硅合金材料的方法有湿法、干法等,其中干法制备的工艺流程如下:
(1)若湿法处理铝土矿,用强酸浸取时,所得溶液中阳离子有________。
(2)焙烧除铁反应:4(NH4)2SO4+Fe2O36NH3↑+2NH4Fe(SO4)2+3H2O(Al2O3部分发生类似反应)。氧化物转化为硫酸盐的百分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最适宜焙烧温度为________,用电子式表示气体Ⅰ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①包括:加水溶解、________。
(4)用焦炭还原SiO2、Al2O3会产生中间体SiC、Al4C3。写一个高温下中间体与Al2O3反应生成铝单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铝硅合金材料中若含铁,会影响其抗腐蚀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不计损失,投入1 t铝土矿,当加入54 kg纯铝后,铝硅合金中m∶n=________。
解析 (1)Al2O3和少量Fe2O3都能溶于强酸,故所得溶液中阳离子有Al3+、Fe3+、H+(酸过量)。(2)焙烧的目的是除去铁,根据题图知,选择的最适宜温度为300 ℃,此时氧化铁的转化率较高,且氧化铝的转化率较低,铝的损耗较少。气体Ⅰ为NH3,NH3为共价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NH3的形成过程为· ·+3H·―→HN,·· H。(3)操作①是分离出不溶于水的SiO2和Al2O3,因此加水溶解后需进行过滤操作。(4)SiC、Al4C3高温下与Al2O3反应生成铝单质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3SiC+Al2O33Si+2Al+3CO↑、Al4C3+Al2O36Al+3CO↑。(5)铝硅合金材料中若含铁,则与电解质溶液接触时会形成铁铝原电池,铝作负极,加快了铝的腐蚀。(6)1 t铝土矿可得到Si的质量为:1 t×30%×
=0.14 t=140 kg,可得到Al的质量为:1 t×40.8%×=0.216 t=216 kg,当加入54 kg纯铝后,Al、S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所以m∶n=2∶1。
答案 (1)Al3+、Fe3+、H+
(2)300 ℃ (3)过滤
(4)Al4C3+Al2O36Al+3CO↑或3SiC+Al2O33Si+2Al+3CO↑
(5)铁与铝形成原电池,加快了铝的腐蚀
(6)2∶1
18.铝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具有许多重要的用途,如图是从铝土矿中制备铝的工艺流程:
已知:
①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此外还含有少量SiO2、 Fe2O3等杂质;
②溶液中的硅酸钠与偏铝酸钠反应,能生成硅铝酸盐沉淀,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2SiO3+2NaAlO2+2H2O===Na2Al2Si2O8↓+4NaOH。
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铝土矿时,其成分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渣A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硅铝酸盐沉淀写成氧化物的形式是_______________。
(3)在工艺流程第三步中,选用二氧化碳作酸化剂而不使用盐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该工厂用m kg铝土矿共制得n kg Al(假设每步反应进行完全),则铝土矿中Al2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5)若将铝用酸溶解,下列试剂中最好选用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浓硫酸 B.稀硫酸
C.稀硝酸 D.浓硝酸
解析 (1)Al2O3是两性氧化物,能与NaOH反应,某离子反应方程式为Al2O3+2OH-===2AlO+H2O,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能和NaOH溶液发生反应:SiO2+2OH-===SiO+H2O,Fe2O3属于碱性氧化物,不与NaOH反应。(2)根据上述分析,滤渣A是Fe2O3,根据信息②滤渣A中还有Na2Al2Si2O8,因此滤渣A的成分是Fe2O3、Na2Al2Si2O8。把硅酸盐写成氧化物的形式,要求原子个数守恒或与硅酸盐中原子个数成比例,按照金属氧化物→SiO2→H2O的形
式书写,如果有多种金属元素,按照金属活动性顺序书写,则该硅酸盐可写成Na2O·Al2O3·2SiO2。
(3)因为AlO与酸反应生成的Al(OH)3不溶于碳酸,但溶于盐酸,因此用CO2酸化。(4)根据铝元素守恒,氧化铝的质量分数为×100%。(5)Al在浓硫酸、浓硝酸中钝化,Al和稀硝酸反应生成污染性气体,故最好选用稀硫酸。
答案 (1)Al2O3+2OH-===2AlO+H2O,SiO2+2OH-===SiO+H2O
(2)Fe2O3、Na2Al2Si2O8 Na2O·Al2O3·2SiO2
(3)Al(OH)3溶于强酸而不溶于弱酸,提高Al2O3的提取率
(4)×100% (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