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高考语文最全古代文化常识分九大类汇总!
2018 年 12 月 13 日
一、姓名称谓
1.基本称谓
【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
(1)自称姓名或名。如“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庐陵文天祥自序
其诗”。
(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陈太丘与友期行”。
(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 20 岁、女 15 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
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
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
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
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
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
【称绰号】又叫外号或诨名,绰号一般根据某人的外貌、性格、行为等特征
而另起的“名字”。绰号有褒有贬,如李白外号“诗仙”,项羽绰号“西楚霸王”
等。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称小名】称呼对方小时候的名号,以示亲密或侮辱。如称呼曹操为“阿
瞒”。
【称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
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
太宗。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
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
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称尊号】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或生前所
上,或死后追加。追加者亦可视为谥号。尊号一般认为产生于唐代。实际早在秦
统一中国之初,李斯等人就曾为当时的秦王政上尊号曰“秦皇”。
【称年号】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
为“建元”。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做改元。明朝
以前,封建皇帝每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改元。自明朝第一代皇帝朱
元璋开始,每一个皇帝只用一个年号,如明太祖只用洪武。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
【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
故而人称张曲江。
【称郡望】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
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
【称官名】如“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讨虏将
军的官职,故称。
【称爵名】《训俭示康》“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寇准的爵号是莱国公,
莱公是省称。【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赤壁之战》:“豫州今欲何
至?”因刘备曾任豫州刺史,故以官地称之。再如贾谊曾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
贾长沙;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
2.兼称几项
如《游褒禅山记》“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
父、安上纯父”,前两人兼称籍贯、姓名及字,后两人先写与作者关系,再称名
和字。
3.古代谦辞
(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
【愚】谦称自己不聪明,如愚兄;愚见,称自己的见解。可单独用“愚”谦
称自己。
【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如鄙人,谦称自己;鄙意,谦称自己的意见;鄙
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如敝人,谦称自己;敝姓,谦称自己的
姓。
【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
【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
【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后专指大臣面对皇帝时的自称。
【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
【敢】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如敢问,用于问对方问题;敢请,用于请求对
方做某事。
【拙】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东西或者妻子。如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
拙荆、贱内、内人称自己的妻子。【小】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如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
的谦称自己;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小人:地位低的
人自称。
【家】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常用谦词。“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
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父亲;家母、家
慈:称母亲等等。
【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
弟:称弟弟。
【老】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
关的事物。如老粗:谦称自己没有文化;老身:老年妇女谦称自己;老和尚自称
老衲;老官员自称老臣。
(2)其他自谦词有:
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朕】(从秦始皇开始专作皇帝自称)、【孤】(小国
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
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
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
女子自称【妾】;
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
【犬子、犬女】:称自己的儿女;
【笨鸟先飞】:表示自己能力差,恐怕落后,比别人先行一步;
【抛砖引玉】:谦称用自己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
意见,等等。
4.古代敬辞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中国是文明礼仪之邦,自古以来使用
的敬辞很多。
(1)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
(2)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殿下。
(3)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
(4)对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称:对使节称节下;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
地位的人称阁下,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阁下。
(5)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仁等。令,意思是美好的,
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阃(对方妻子)、
令兄(对方的哥哥)。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父母)。贤,
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弟(称对方的弟弟)。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
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
(6)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如“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论语》)。唐朝
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
(7)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
已死的皇帝为先帝。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称帝王的母亲为
太后。唐代以后,对已死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等;明清两代,也用年号代
称皇帝,如称朱元璋为洪武皇帝,称玄烨为康熙皇帝。
(8)对尊师长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
人、执事(称对方手下以代对方)等。
(9)君对臣的敬称是卿或爱卿。
(10)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如称孔子为圣人,称孟
子为亚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等。(11)常用作敬辞的还有:
【“拜”字一族】用于自己的行为动作涉及对方。如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
章。
【“奉”字一族】用于自己的动作涉及对方时。如奉达(多用于书信):告
诉,表达;奉劝:劝告;奉送、奉赠:赠送;逢迎:迎接;奉托:拜托。
【“惠”字一族】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如惠存(多用于送人相片、
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请保存;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顾(多
用于商店对顾客):来临。
【“恭”字一族】表示恭敬地对待对方。如恭贺:恭敬地祝贺;恭候:恭敬
地等候。
【“垂”字一族】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如垂爱、垂
怜(都用于书信):称对方对自己的爱护;垂青:称别人对自己的重视;垂问、
垂询: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
【“贵”字一族】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干:问人要做什么;贵庚:问
人年龄。
【“高”字一族】称别人的事物。如高见:高明的见解;高就:指离开原职
位就任较高的职位。
【“大”字一族】尊称对方或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大伯:除了指伯父外,
也可尊称年长的男人;大驾:称对方;大师傅:尊称和尚;大作:称对方的著作;
大札:称对方的书信。
【“敬”字一族】用于自己的行动涉及别人。如敬告:告诉;敬贺:祝贺;
敬候:等候。【“请”字一族】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如请问:用于请求对方回答问题。
【“屈”字一族】如屈驾(多用于邀请人):委屈大驾;屈就(多用于请人
任职):委屈就任。
【“光”字一族】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如光顾(多用于商家欢迎顾
客):称客人来到。
【“俯”字一族】公文书信中用来称对方对自己的行动。如俯察:称对方或
上级对自己理解。
【“华”字一族】称对方的有关事物。如华诞:称对方生日;华堂:称对方
的房屋。
【“老”字一族】用来尊称别人,有时特指老年人。如老伯、老大爷、老太
爷:可尊称老年男子。
【“叨”字一族】如叨光(受到好处,表示感谢):沾光;叨教(受到指教,
表示感谢):领教。
【“雅”字一族】用于趁对方的情意或举动。雅正(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
给人时):指正批评。
【“玉”字一族】用于对方身体或行动。如玉照:称对方的照片;玉成:成
全。
【“芳”字一族】用于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芳邻:称对方的邻居。
(12)其他敬辞。
【鼎力】(用于请托或感谢):大力;
【包涵】:请人原谅;
【斧正】:请人改文章;【留步】:(用于主人送客时客人请主人不要送)止步;
【笑纳】(用于请对方收下礼物):请接纳收下;
【府上】:称对方房屋;指正(用于请人批评自己的作品或意见):指出错
误,使之改正;
【赐教】:给予指教;
【久仰】(多用于初次见面):仰慕已久;
【璧还】:归还物品,等等。
5.古代贱称
【竖子/小子】:表示轻慢斥骂的态度,有“竖子”,“小子”等称呼。
6.特殊称谓
主要有以下几种:
(1)百姓的称谓。
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黎庶、黎元、生民、庶民、苍生、氓等。
(2)职业的称谓。
对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如
《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表明职业。《师说》
中的“师襄”;“优”,亦称优伶、伶人,古代用以称以乐舞戏谑为职业的艺人,
后亦称戏曲演员。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叫“金兰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
朋友叫“患难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
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
形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在道义上彼此支
持的朋友叫“君子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神交”也指
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
(4)年龄的称谓。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初度】(小儿初生之时);
【襁褓】(本义指婴儿的被子,后来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周晬】(zuì,婴儿周岁);
【孩提(2-3 岁的儿童);
【龆龀(tiáochèn,指小孩七八岁换牙期);
【垂髫】(tiá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幼学】(小孩 10 岁);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
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
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十三四岁的少女为“豆蔻年华”);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及笄】是女子十五岁(笄:jī,古代盘头发用的簪子,表示成年了);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
达到壮年,故称“弱冠”);语文月刊最新整理【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知命、半百】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
【花甲、下寿、耳顺之年】是六十岁;古稀、中寿是七十岁;
【耄(mào)耋(dié)、上寿】指八九十岁;
【期颐】指一百岁;
【花甲重开】指一百二十岁;
【古稀双庆】指一百四十岁。
二、古代官职
1.常见的官职爵位名
【皇帝】秦王嬴政统一六国之后,王绾、李斯等根据传说中的三皇的名称,
上尊号为秦皇。嬴政决定兼采帝号,称为皇帝,意思是他的功德可以和"三皇五
帝"相提并论。从此,历代封建君主都称皇帝,俗称皇上。
【太上皇】秦始皇追尊称他的父亲庄襄王为太上皇;汉高祖刘邦尊称他的父
亲太公为太上皇,也尊称为"上皇"。历代皇帝未死时即传位于太子,也就自称太
上皇。
【驸马】驸马最早只是一个官职,汉代武帝时设置驸马都尉,意思是掌副车
之马,原为近侍官的一种,多由宗室及外戚、诸公主的子孙充任。魏晋以后,皇
帝的女婿照例加此称号,简称为驸马,但并不是实际的官职,清代时则称为"额
附"。
【爵位】即爵、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
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如汉代封“王”,刘
邦既封皇子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为王;宋代多封“公”,寇准封莱国公,王安石封荆国公;明代封“公、伯”李善长封韩国公,刘基封诚意伯;清代封“侯、
伯”,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李鸿章封一等肃毅伯。
【宰相】封建时代对君主负责的人称为宰相,其位置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总
理"或"首相"。宰是主持,相是辅助的意思。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
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如《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
乎?”
【学士】在古代学士不是指学位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官名。魏、晋时征文学
之士,主管典礼、编纂、撰述等事务,通称学士。因所属机关不同,职权各异。
而明、清两代的殿阁学士实际上掌治着宰相的职权,这是历代地位最高的"学士"
了。
【博士】博士同样是官名。六国时诸子、诗赋、术数、方技都设有博士,秦、
汉两代都沿袭了这一官司职。
【太医】周官中设医师,主管医务政令。秦、汉两代设太医令丞。汉代初期
属太常寺,后来改属少府。后世泛指皇帝的医生为太医或御医,把他“卫生部长”
的职权反而忘记了。
【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
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
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
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太傅】参见“太师”条。古代“三公”之一。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后
逐渐成为虚衔。【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
成为虚衔。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
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没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
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
卿”。
【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汉
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
军官职,战后即废除。
【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
枢密使、框密副使合称“宰执”。
【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
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
被称为“枢臣”。
【军机章京】参见“军机大臣”条。是军机处的办事人员,军机大臣的属官,
被称为“小军机”。
【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子丞相,主管弹劾、纠察
官员过失诸事。
【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
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
往往被尊称为“枢密”。【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
举荐人才。
【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
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
【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
【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
大夫、谏议大夫等。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
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
渐小,其地位渐低。
【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如李斯曾任长史,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两汉以
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
【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
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详见“三省六部”条)。
【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
过侍郎。
【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
掌各司事务。
【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晋以后地位渐低,
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
【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明清时指县长。【尹】参见“令尹”条。战国时楚国令尹的助手有左尹、右尹,左尹地位略
高于右尹。又为古代官的通称,如京兆尹、河南尹、州尹、县尹等。
【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
【冏卿】太仆寺卿的别称,掌管皇帝车马、牲畜之事。
【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隋
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
【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
设,造成割据局面。
【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明清
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
【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太守】参见“刺史”条。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
【都督】参见“经略使”条。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
高长官亦称“都督”,相当于节度使或州郡刺史。
【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
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
【抚军】参见“巡抚”条。
【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唐以后地位渐低。
【教头】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
【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
【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
【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
【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
【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
【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
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
有门下侍郎、给事中等官职;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尚书
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户部(管土
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相当于现
在的国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营造、屯
田水利等)。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
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2.官职任免升降术语
【举、辟】举:举荐;辟:招用。
【征】君征召臣。
【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
【除】拜官授职。
【擢】提升官职。
【陟】提升,提拔。
【升】提升。
【假】临时充当使臣属吏。【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升级叫迁升、迁授、
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
职叫迁复。
【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
【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
【贬】降职并外放,与“谪”相近。
【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
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
【革、削、免、罢、废、夺】革职、罢职或停职。
【退】⑴撤销或降低官职;⑵自己辞职。
【斥】屏弃不用。
【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
【转】迁职调任,无所谓升降。
【徙】改任官职,特定语境下可以表示升职或降职。
【调】调动、调迁。
【迁】调动改派。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右迁”、
“迁除”表示升职;“左迁”、“迁谪”表示削职。
【放】京官调任地方官。
【出】京官外放,与“放”意思相近。
三、科举制度
1.科举制度概说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
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
年,历时 1300 余年。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它所
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
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
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
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
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
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
暴露出种种弊端。1905 年清政府废除科举。
2.科举前选拔官员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
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
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
贤良文学、茂才等。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
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
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
思。
3.科举制名称【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
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童试】也叫“童生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
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
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
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
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
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ě)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
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
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
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
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
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
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
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登科”
是及第的别称,即考中进士。
【进士】参见“殿试”条。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考中进士,一
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状元】参见“殿试”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
为科名中最高荣誉。【会元】参见“会试”条。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
中的称贡士。
【解元】参见“乡试”条。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
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
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
少有十六人
【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
称鼎甲。状元别称鼎元。
【贡士】参见“会试”条。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举人】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
知县官职。
【生员】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
员或秀才。
【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
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文体有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
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
【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黄纸书
写,故称黄甲、金榜,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
4.古代学校
【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
所。【庠 xiáng】周代时代学校的名称。
【序】殷商学校的名称
【庠序】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
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
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
当时的儒、法、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学论战、评
论时政和传授生徒,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
【太学】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
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都
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国子监】参见“太学”条。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
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
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
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
【监生】国子监的学生。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成
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
【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
员。
5.古代学官【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
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
【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
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
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学政】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
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
任。
【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为学官名。汉唐后学校均设
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
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四、风俗礼仪
1.古代节日习俗
【春节/元旦】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
人又称元日、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
后。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
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
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
畜之怪兽的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
流行。
【元宵】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
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
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
【社日】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
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
集会,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
【上巳】原定于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曹魏以后,这
个节日固定在三月三日。早先,人们到水边去游玩采兰,以驱除邪气。
后来,演变成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
【寒食】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冬
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每年此日不得生
火做饭,追念子推。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
清明习俗之一。
【清明】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
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其习俗有扫墓、
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
【端午】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
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一
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
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乞巧】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或七夕。每年七月初七晚
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
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
【中秋】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
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故有赏月与
祭月之俗。圆月带来的团圆的联想,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中秋节的
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重阳】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
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
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
【腊日】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这是古代岁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
庆祝丰收的节日。腊日通常在每年的最后——个月(腊月)举行,南北朝
时腊日已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习俗。佛教
的腊八粥后也渗入腊日习俗,俗称腊八节。
【除夕】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腊月最后一日晚,家家在打扫一
清的屋里,摆上丰盛的菜肴,全家团聚吃“年饭”。此夜大家通宵不眠,
或喝酒聊天,或猜谜下棋,嬉戏游乐,谓之“守岁”。零点时,众人争
相奔出,在庭前拢火燃烧(古称“庭燎”,取其兴旺之意),并在这“岁
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之时抢先放出三个“冲天炮”,以
求首先发达,大吉大利。
2.古代礼仪
【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
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构成男子字
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尼父、叔兴父等。
【十二生肖】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
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为羊,
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为猪。后以为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
【生辰八字】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有天干、地支相配,
每项两个字,四项共八个字。根据这八个字,可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
旧俗订婚时,男女双方互换庚帖,上有生辰八字。
【孝悌】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
孔子非常重视孝悌,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无改于
父道”、“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张。孟子也把孝悌视为基
本的道德规范。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
【三牲】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
三牲。一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
【太牢、少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ǐ,猪)三牲全
备为“太牢”。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
祭祀用少牢。
【家祭】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唐代即有专
人制订家祭礼仪,相沿施行。
【朝仪】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按规定:天子面向南,三公面向北
以东为上,孤面向东以北为上,卿大夫面向西以北为上,王族在路门右
侧,面向南以东为上,大仆大右及大仆的属官在路门左侧,面向南以西为上。朝仪之位已定,天子和臣子行揖礼,礼毕退朝。后世也称人臣朝
君之礼仪为“朝仪”。
【朝聘】古代宾礼之一。为诸侯定期朝见天子的礼制。诸侯朝见天
子有三种形式:每年派大夫朝见天子称为“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见
天子为“大聘”;每隔五年亲自朝见天子为“朝”。
【朝觐】古代宾礼之一。为周代诸侯朝见天子的礼制。诸侯朝见天
子,“春见曰朝,秋见曰觐”,此为定期朝见。春秋两季朝见天子,合
称为朝觐。
【揖让】一指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揖让之礼按尊卑分为三种,称
为三揖:一为土揖,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
二为时揖,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而致于前;三为天
揖,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一指禅让,即让位于比自己
更贤能的人。
【长揖】这是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拱】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
【顿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
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
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
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
【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
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
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
用。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
也都用此大礼。【九拜】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周礼》
谓“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日空首,四曰振动,五日吉拜,
六日凶拜,七日奇拜,八日褒拜,九曰肃拜。”
【跪】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
【坐】古代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坐法有讲究:
“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以表谦恭;
“尽前”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以免饮食污染坐席对人不敬。
【冠礼】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加冠的礼节。冠礼在宗庙中进行,
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先后加缁布冠、
皮弁、爵弁,分别表示有治人、为国出力、参加祭祀的权力。加冠后,
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辞,并给起一个与俊士德行相当的美“字”,使他
成为受人尊敬的贵族成员。因为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所以后世将二十岁
称作“弱冠”。
【婚冠礼】古代嘉礼之一。《周礼》:“以婚冠之礼亲成男女。”
古代贵族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后即可成婚,并享受成人待遇,女子十五岁
行笄礼(笄: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
后也可结婚。所以把婚礼、冠礼合称为婚冠礼。
【祖道】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汉书》载,
西汉将领李广利率军队出击匈奴之前,“丞相为祖道,送至渭桥”。《荆
轲刺秦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文中的“祖”就是“祖道”,
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送别。
【斋戒】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
欲,以示心地诚敬,这些活动叫“斋戒”。“斋”又称“致斋”,致斋
三日,宿于内室。“戒”又称“散斋”,散斋七日,宿于外室,停止参加一切娱乐活动。古人斋戒时忌荤,但并非忌食鱼肉荤腥,而是忌食有
辛味臭气的食物如葱、蒜等,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祭祀时口中发出的臭气,
对神灵、祖先有所亵渎。
【虚左】古代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虚左”。
【再拜】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隆重。旧时书信末尾也常用“再
拜”,以表示敬意。
【膜拜】古代的拜礼。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
原专指礼拜神佛时的一种敬礼,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
今人多用“顶礼膜拜”形容对某人崇拜得五体投地。
【折腰】即拜揖。鞠躬下拜,表示屈辱之意。后来引申为倾倒、崇
拜。
【六礼】中国古代婚姻的六种手续和礼仪,即纳采、问名、纳吉、
纳征、请期、亲迎。
【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
联姻为“秦晋之好”。
【举案齐眉】古代妻子为丈夫捧膳食时要举案于眉,表示相敬。
【以文会友】古代文人交往、交友的礼俗。文人相交轻财物而重情
谊、才学,故多以诗文相赠答,扬才露己,以表心态。唱酬是通行的方
式,即以诗词相酬答。
3.古代位次
【座次】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
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右丞相比左丞相大;“左迁”即
表示贬官。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
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室东西长而南北窄,
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
最卑是坐东面西。
【席次】古代宴会席次,尊卑很有讲究。一般筵席用的是八仙桌,
桌朝大门,其位次如下:位尊者居前,8 是主人席位。如果客多,可设两
桌、三桌或更多,有上桌与散座的区别:上桌与单席的位次相同,散座
则不分席次。如图所示:
【虚左】古代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虚左”。
4.古代讳称
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主要的有:
(1)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
陵崩等。
(2)父母之死称:见背、孤露、弃养等。
(3)佛道徒之死称:涅檠、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仙
逝”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4)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逝世、寿终、
殒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终等。
五、文史典籍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宋人抽出《礼
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配合,至南宋淳
熙间,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由此而定。【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的简称,
始称于汉武帝时。
【六经】指的是六部儒家经典,即在“五经”外,另加《乐经》。
也有称“六经”为“六艺”的,韩愈《师说》中的“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中的“六艺”即“六经”。
【十三经】十三部儒家经典。汉代开始,把《诗》《书》《礼》《易》
《春秋》称为“五经”。唐代把“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三传”(《公羊传》《毂梁传》《左传》),连同《易》《书》《诗》
称为“九经”。至唐文宗刻石经,将《孝经》《论语》《尔雅》列入经
部,则为“十二经”。宋代又将《孟子》提升为经,故有“十三经”之
称。
【三字经】旧时广泛使用的蒙学课本。相传为宋代王应麟撰,明清
学者陆续增补,至清初的本子为一千一百四十字。全部用三言韵语,便
于儿童诵读。句法灵活丰富,语言通俗易懂。
【千字文】旧时广泛使用的蒙学课本。南朝梁代周兴嗣编,梁武帝
大同年间编成。全书将一千个字,编为四字一句的韵语,介绍有关自然、
社会、历史、伦理、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基本无重复的字。
【千家诗】旧时蒙学读物。有《新镌五言干家诗》《重订千家诗》
两种,前者题王相选注,后者题谢枋得选、王相注,所选均七言诗。两
种选本都分绝句、律诗两部分。
【唐诗三百首】诗歌总集。清代乾隆年间蘅塘退士孙洙编,实选唐
诗三百十首,分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及乐府诸体排列。【 文 选 】 现 存 最 早 的 诗 文 总 集 。 南 朝 梁 萧 统 编 选 , 世 称 《 昭 明 文
选》。选录自先秦至梁的诗文辞赋,共一百二十九家,七百余篇。注重
文学性,故不选经子,史书也仅取论赞,入选作品大多为骈文。
【古文观止】清代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二人编选的一部历
代文章总集,共十二卷。全书收录自东周至明末的文章二百二十二篇,
以朝代为序排列。选文多慷慨悲愤之作,语言琅琅上口。
【古文辞类纂】清代姚鼐编的各类文章总集。全书七十五卷,选录
战国至清代的古文,依文体分为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
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等十三类。
【二十四史】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被称
为“正史”,清代乾隆年间编定。全书总计三干二百二十九卷,记载了
从黄帝到明末共四千余年的史事,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也常以之代
称中国历史。其中《史记》是通史,其余的都是断代史。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东汉以后始
称《史记》,西汉司马迁撰。全书一百三十篇,计十二本纪、十表、八
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自黄帝至汉武帝时期共约三千年的历史。
鲁迅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全书二百九十四卷。宋神宗以其“鉴
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剪裁精审,严谨清晰,
功力极深,是一部对后代产生很深影响的编年体通史。
【太平广记】著名类书,由北宋李防等奉敕编辑。因成书于宋太宗
太平兴国年间,故名。采录汉代至宋初的小说、笔记、稗史等五百余种,
保存了今已亡佚的大量古小说资料。
【诗文集的命名方式】古人为诗文集命名的方式,主要的有:(1) 以 作 者 姓 名 命 名 。 如 《 孟 浩 然 集 》 、 《 李 清 照 集 》 、 《 陶 渊 明
集》。
(2)以官爵命名。如《王右丞集》(王维)、《杜工部集》(杜甫)。
(3)以谥号命名。如《范文正公集》(范仲淹)、《欧阳文忠公集》(欧
阳修)。
(4)以书斋命名。如《七录斋集》(张溥)、《饮冰室合集》(梁启超)、
《惜抱轩文集》(姚鼐)。
(5)以作者字、号命名。如《李太白全集》、《文山先生全集》、《王
子安集》(王勃)、《苏东坡全集》、《稼轩长短句》(辛弃疾)、《徐霞
客游记》(徐宏祖)。
(6)以居官地或居住地命名。如《樊川文集》(杜牧)、《贾长沙集》(贾
谊)、《长江集》(贾岛)、《梦溪笔谈》(沈括)。
(7)以出生地命名。如《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柳河东集》(柳
宗元)。
(8)以帝王年号命名。如《白氏长庆集》(白居易)、《嘉祜集》(苏
洵)。
【史书编写方式】分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三种。
(1)纪传体是以人物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书体裁,由司马迁首创。
《二十四史》全是纪传体。
(2)编年体是按年月日先后顺序来记述史实的史书体裁,如《左传》、
《资治通鉴》。
(3)纪事本末体是以历史事件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书体裁。这种体
裁在南宋时才出现,如《通鉴纪事本末》、《宋史纪事本末》。六、饮食器用
【 五 谷 】 古代所指的五种谷物。“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
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
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古代经济文化
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
中最初无稻。
【 五 牲 】 五种动物,具体所指说法不一:一种指牛、羊、猪、犬、
鸡;一种指麋、鹿、磨、狼、兔;还有一种指磨、鹿、熊、狼、野猪。
第一种说法流传较广。
【五味】指酸、咸、甜(甘)、苦、辣(辛)五种味道。烹调上讲究“五
味调和”。
【六畜】指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
【八珍】指古代八种珍贵的食品。其具体所指随时代和地域而不同。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九云:“所谓八珍,则醍醐、麝沆、野驼蹄、
鹿唇、驼乳麋、天鹅炙、紫玉浆、玄玉浆也。”后世以龙肝、凤髓、豹
胎、鲤尾、鴞炙、猩唇、熊掌、酥酪蝉为八珍。
【古代食器】古代食器种类很多,主要的有:簋(gui),形似大碗,
人们从甗(yan)中盛出食物放在簋中再食用。簠(fu),是一种长方形的盛
装食物的器具,用途与簋相同,故有“簠簋对举”的说法。豆,像高脚
盘,本用来盛黍稷,供祭祀用,后渐渐用来盛肉酱与肉羹了。皿,盛饭
食的用具,两边有耳。盂,盛饮之器,敞口,深腹,有耳,下有圆形之
足。盆盂,均为盛物之器。案,又称食案,是进食用的托盘,形体不大,
有四足或三足,足很矮,古人进食时常“举案齐眉”,以示敬意。古人
食肉常用匕把鼎中肉取出,置于俎上,然后用刀割着吃。匕,是长柄汤
匙;俎,是长方形砧板,两端有足支地。古人常以刀匕、刀俎并举,并
以“俎上肉”比喻受人欺凌、任人宰割的境遇。箸,夹食的用具,与“住”
谐音,含有停步之意,因避讳故取反义为“快”,又因以竹制成,故加
个“竹”字头为“筷”,沿用至今。
【 古 代 炊 具 】 我 国 古 代 炊 具 有 鼎 、 镬 (huo)、 甑 (zeng)、 甗 (yan)、
鬲(li)等。鼎,最早是陶制的,殷周以后开始用青铜制作。鼎腹一般呈
圆形,下有三足,故有“三足鼎立”之说;鼎的上沿有两耳,可穿进棍
棒抬举。可在鼎腹下面烧烤。鼎的大小因用途不同而差别较大。夏禹时
的九鼎,经殷代传至周朝,象征国家最高权力,只有得到九鼎才能成为
天子,可见它是传国之宝。
镬是无足的鼎,与现在的大锅相仿,主要用来烹煮鱼肉之类的食物;
后来它又发展成对犯人施行酷刑的工具,即将人投入镬中活活煮死。
甑,是蒸饭的用具,与今之蒸笼、笼屉相似,最早用陶制成,后用
青铜制作,其形直口立耳,底部有许多孔眼,置于鬲或釜上,甑里装上
要蒸的食物,水煮开后,蒸气透过孔眼将食物蒸熟。
鬲,与鼎相近,但足空,且与腹相通,这是为了更大范围地接受传
热,使食物尽快烂熟。鬲与甑合成一套使用称为“甗”。鬲只用作炊具,
故体积比鼎小。炊具可分为陶制、青铜制两大类。
【 古 代 酒 器 】 尊,是古代酒器的通称,作为专名是一种盛酒器,敞
口,高颈,圈足。壶,是一种长颈、大腹、圆足的盛酒器,不仅装酒还能装水,故后
代用“箪食壶浆”指犒劳军旅。
彝、卣(you)、累(lei)、缶(fou),都是形状不一的盛酒器。
爵,古代饮酒器的总称,作为专名是用来温酒的,下有三足,可升
火温酒。
角,口呈两尖角形的饮酒器。
觥 (gong), 是 一 种 盛 酒 、 饮 酒兼 用 的 器 具 , 像 一 只 横 放 的 牛 角, 长
方圈足,有盖,多作兽形,觥常被用作罚酒,
杯,椭圆形,是用来盛羹汤、酒、水的器物。杯的质料有玉、铜、
银、瓷器,小杯为盏、盅。
卮,也是一种盛酒器。
【 羹 】 即肉汁。有两种:一种是纯肉汁,供食饮;另一种是肉羹,
制成五味调和的浓肉汤,后泛指煮或蒸成的汁状、糊状、冻状的食品。
【 脍 炙 】 脍,切细的鱼、肉;炙,烤肉。古代鲜肉一般用火炙,就
像今天的烤羊肉串;干肉则用火烤。脍炙,是人们所共同喜好的,后来
把诗文为人所称颂叫做“脍炙人口”。
【 古 代 家 具 】 我国古代家具主要有席、床、屏风、镜台、桌、椅、
柜等。
席子,是最古老、最原始的家具,最早由树叶编织而成,后来大都
由芦苇、竹篾编成。古人常“席地而坐”,足见席子的应用是很广泛的。
床,是席子以后最早出现的家具。一开始,床极矮,古人读书、写
字、饮食、睡觉几乎都在床上进行,指的是坐具。和这种矮床配合用的家具有几、案、屏风等。还有一种矮榻常与床并用,故有“床榻”之称。
魏晋南北朝以后,床的高度与今天的床差不多,成为专供睡觉的家具。
唐宋以来,高型家具广泛普及,有床、桌、椅、凳、高几、长案、
柜、衣架、巾架、屏风、盆架、镜台等,种类繁多,品种齐全。各个朝
代的家具,都讲究工艺手法,力求图案丰富、雕刻精美,表现出浓厚的
中国传统气派,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七、音乐文娱
【 五 声 】 也称“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
(zhi)、羽五个音级。五声与古代的所谓阴阳五行、五味、五色、五官、
五谷等朴素的理论形式一样,是我国早期整体化的美学观,被西方人看
作是整个东方音乐的基本形态。
【 宫 调 】 音乐术语。古代称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为七
声,其中以任何一声为音阶的起点,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声为音
阶的起点的调式称“宫”,即宫调式,而以其他各声为主者则称“调”,
如商调、角调等,统称为“宫调”。
【 十 二 律 】 古代乐律学名词,是古代的定音方法。即用三分损益法
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种律制。各律从低到高依
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种、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
吕、无射、应钟。十二律又分为阴阳两类,凡属奇数的六种律称阳律,
属偶数的六种律称阴律。另外,奇数各律称“律”,偶数各律称“吕”,
故十二律又简称“律吕”。
【 俗 乐 】 古代各种民间音乐的泛称。宫廷中宴会时所用的俗乐,称
为“燕乐”。“雅乐”是统治阶级制定的典礼乐舞,寻根究底,几乎都
来自民间音乐,只不过改变了它的内容和情调而已。琴曲《广陵散》《酒狂》《高山》《流水》《梅花三弄》等;
琵琶曲《阳春古曲》《平沙落雁》《霓裳曲》;
丝竹曲《春江花月夜》《老八板》;
广东音乐《旱天雷》《雨打芭蕉》。
【 雅 乐 】 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祖先及朝贺、宴享等大典时所用的乐
舞。周代雅乐是指“六舞”(云门、咸池、大磬、大夏、大镬、大武,前
四种属文舞,后两种属武舞)。以后历代统治者都把这奉为乐舞的最高典
范 , 认 为 它 的 音 乐 “ 中 正 和 平 ” , 歌 词 “ 典 雅 纯 正 ” , 故 称 之 为 “ 雅
乐”。各个朝代均循礼作乐,歌功颂德,此类乐舞统称为“雅乐”。
【春江花月夜】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陈后主(陈叔宝)所创,
原词已佚。隋炀帝、温庭筠等都曾作有此曲。唐代张若虚所作的《春江
花月夜》最为出名。
【霓裳羽衣舞】即《霓裳羽衣曲》,简称《霓裳》。唐代宫廷乐舞。
其由来传说不一:有的说,唐玄宗登三乡驿,望见女儿山,归而作之;
有的说,此曲是《婆罗门曲》之别名;有的说,唐玄宗凭幻想写成前半
曲,又将西凉都督杨敬述进《婆罗门曲》改编成后半曲合而制之。
【十面埋伏】琵琶大曲。明代后期已在民间流传。乐曲描写公元前
202 年楚汉战争在垓下最后决战之情景,运用了琵琶特有的表现技巧,表
现古代战争中干军万马冲锋陷阵之势,十分生动。
【 五 射 】 古代的五种射技。这五种射技为:白矢、参连、剡注、襄
尺、井仪。白矢,箭穿靶子而箭头发白,表明发矢准确而有力;参连,
前放一矢,后三矢连续而去,矢矢相属,若连珠之相衔;剡注,谓矢行之疾;襄尺,臣与君射,臣与君并立,让君一尺而退;井仪,四矢连贯,
皆正中目标。
【 文 房 四 宝 】 旧时对笔、墨、纸、砚四种文具的总称。文房,即书
房。著名的有:安徽泾县的宣纸、安徽歙县的歙墨、广东端州的端砚、
浙江吴兴的湖笔。
【 书 法 】 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以毛笔为表现
工具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汉字经历了篆、隶、楷等发展阶段,技法日
精,在文字书写的点画篇章之间,表达出作者的性格、情感、意趣、素
养、气质等精神因素,遂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用笔、结构、章法为书
法之大要。书体繁复,流派众多,涌现了王羲之、颜真卿、怀素等伟大
的书法家,留下了《兰亭序》《自叙帖》等作品。
【六书】古人分析汉字的造字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即象形、
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今人一般认为后两种与造字无关,为
用字法。
【永字八法】“永”字具有汉字的八种基本笔画:点、横、竖、撇、
捺、折、钩、提。
【 阳 文 阴 文 】 我国古代刻在器物上的文字,笔画凸起的叫阳文,凹
下的叫阴文。
【 岁 寒 三 友 】 古诗文中经常提到的松、竹、梅。松,是耐寒树木,
经冬不凋,常被看作刚正节操的象征。竹,也经冬不凋,且自成美景,
它刚直、谦逊,不亢不卑,潇洒处世,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
象征。梅,迎寒而开,美丽绝俗,是坚韧不拔的人格的象征。
【 花 中 四 君 子 】 古诗文中常提到的梅、竹、兰、菊。兰,一则花朵
色淡香清,二则多生于幽僻之处,故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菊,它不仅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而且具有傲霜斗雪的特征;它艳于百花凋
后,不与群芳争列,故历来被用来象征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
“梅、竹”见上条。
八、天文历法
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天文学也是
我国古代最发达的四门自然科学之一,其他包括农学、医学和数学,天
文学方面屡有革新的优良历法、令人惊羡的发明创造、卓有见识的宇宙
观等,在世界天文学发展史上,无不占据重要的地位。
1 天文名词解释
【星宿】宿(xiù),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古人认为人间有功名的人
是天上星宿降生的。
【 二 十 八 宿 】 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
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
宿包含若干颗恒星。二十八宿的名称自西向东排列为:东方苍龙七宿(角、
亢 kang、氐 di、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
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 mao、毕、觜 zT、参 shen);南
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zhen)。
【 四 象 】 参见“二十八宿”条。古人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
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东方七宿如同飞舞在春天夏初
夜空的巨龙,故而称为东官苍龙;北方七宿似蛇、龟出现在夏天秋初的
夜空,故而称为北官玄武;西方七宿犹猛虎跃出深秋初冬的夜空,故而
称为西官白虎;南方七宿像一展翅飞翔的朱雀,出现在寒冬早春的夜空,
故而称为南官朱雀。【 分 野 】 古代占星家为了用天象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将天
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具体说就是把某星宿当
作某封国的分野,某星宿当作某州的分野,或反过来把某国当作某星宿
的分野,某州当作某星宿的分野。
二十八宿与国分野如下:
星宿: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
翼轸
国:郑宋燕越吴齐卫鲁魏赵秦周楚
星宿: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
翼轸
州:兖州豫州幽州江湖扬州青州并州徐州冀州益州雍州三河荆州
【昴宿】西方白虎七宿的第四宿,由七颗星组成,又称旄头(旗头的
意思)。
【参商】参指西官白虎七宿中的参宿,商指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
是心宿的别称。参宿在西,心宿在东,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彼出此
没,因此常用来喻人分离不得相见。
【壁宿】北官玄武七宿中的第七宿,由两颗星组成,在室宿的东边,
很像室宿的墙壁,又称东壁。
【流火】流,下行;火,指大火星,即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诗
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相当于公历的八月,流火
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
【 北 斗 】 又称“北斗七星”,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或杓形)的
七颗亮星。七颗星的名称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排列如斗杓,故称“北斗”。根据北斗星便能找到北极星,故又
称“指极星”。
【 北 极 星 】 星座名,是北方天空的标志。古代天文学家对北极星非
常尊崇,认为它固定不动,众星都绕着它转。其实,由于岁差的原因,
北极星也在变更。
【 彗 星 袭 月 】 彗星俗称扫帚星,彗星袭月即彗星的光芒扫过月亮,
迷信的说法是重大灾难的征兆。
【 白 虹 贯 日 】 “虹”实际上是“晕”,大气中的光学现象。这种现
象的出现,往往是天气将要变化的预兆,可是古人却把这种自然现象视
作人间将要发生异常事情的预兆。
【运交华盖】华盖,星座名,共十六星,在五帝座上,今属仙后座。
旧时迷信,以为人的命运中犯了华盖星,运气就不好。鲁迅《自嘲》诗: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 月 亮 的 别 称 】 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写的对
象。它的别称可分为:
(1)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
(2)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
(3)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
镜。
(4)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
(5)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
(6)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寒、清虚。
(7)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8)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
(9)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
【 东 曦 】 神话说太阳神名字叫曦和,驾着六条无角的龙拉的车子在
天空驰骋。东曦指初升的太阳。
【天狼星】为全天空最明亮的恒星。
【 老 人 星 】 为全天空第二颗最明亮的星,也是南极星座最亮的星。
民间把它称作寿星。北方的人若能见到它,便是吉祥太平的事。
【 牵 牛 织 女 】 “牵牛”即牵牛星,又叫牛郎星,是夏秋夜空中最亮
的星,在银河东。“织女”即织女星,在银河西,与牵牛星相对。
【 银 河 】 又名银汉、天河、天汉、星汉、云汉,是横跨星空的一条
乳白色亮带,由一千亿颗以上的恒星组成。
【文曲星】星宿名之一。旧时迷信说法,文曲星是主管文运的星宿,
文章写得好而被朝廷录用为大官的人是文曲星下凡。
【天罡 gāng】古星名,指北斗七星的柄。道教认为北斗丛星中有三
十六个天罡星、七十二个地煞星。
【 云 气 】 古 代 迷 信 说 法 , 龙 起 生 云 , 虎 啸 生 风 , 即 所 谓 “ 云 龙 风
虎”。又说真龙天子所产生的地方,天空有异样云气,占卜测望的人能
够看出。
2 历法名词解释
【 农 历 】 我国长期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它以朔望的周期来定月,
用置闰的办法使年平均长度接近太阳回归年,因这种历法安排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故称农历,又叫中历、夏历,俗称阴历。古
人写文章,凡用序数纪月的,大多以农历为据。
【 二 十 四 节 气 】 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根据太阳一
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
又四分之一的天数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
温、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每月分为两段,月首叫“节气”,
月中叫“中气”。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为:
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
小满,五月芒种、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处暑,八月白露、
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
小寒、大寒。
歌 谣 :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
雪雪冬小大寒。”古诗文中常用二十四节气来纪日。
【 初 阳 】 约在农历十一月,冬至以后、立春以前的一段时间。此时
阳气初动,故称“初阳”。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
【 社 日 】 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在春分前后。社鼓,指社日
祭祀土地神的鼓声。
【 初 七 】 农历七月初七,民间有七夕乞巧的风俗。传说为牵牛织女
聚会之夜。
【下九】农历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干 支 】 天干地支的合称。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
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
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
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六十甲子”依次是: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
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
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
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3 古代纪年、月、日、时方法
(1)纪年法。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
【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左传?;殽之
战》:“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
【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
并以年号纪年。一个皇帝可以有几个年号。
【干支纪年法】参照【干支】。
【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
(2)纪月法。我国古代纪月法主要有三种:
【序数纪月法】一年十二月,依次分别叫正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冬
腊。【地支纪月法】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要加
上特定的“建”字。
【时节纪月法】农历以正月、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
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
秋季、冬季以此类推。
(3)纪日法
我国古代纪日法主要有四种:
【序数纪日法】 每月 29 天或者 30 天,依次叫 初一初二……初十,
十一、十二……
【干支纪日法】如《殽之战》:“夏四月辛巳,败秦军于殽。”“四
月辛巳”指农历四月十三日。
【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朏(kū)、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
特称来纪日。每月第一天叫朔,每月初三叫朏,月中叫望(小月十五日,
大月十六日),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
【干支月相兼用法】干支置前,月相列后。
(4)纪时法
我国古代纪时法主要有两种:
【 天 色 纪 时 法 】 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
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ú)中、日
中、日昳(yì)、晡(bū)时、日入、黄昏、人定。
【地支纪时法】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
天色: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现 代 ( 当 地 时 间 ) : 23-1 点 1-3 点 3-5 点 5-7 点 7-9 点 9-11 点
11-13 点 13-15 点 15-17 点 17-19 点 19-21 点 21-23 点
天色法与地支法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两种纪时方法。
4 古代计时单位
【 更 】 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
更、五鼓,或称五夜。
夜间时辰五更五鼓五夜现代时间(当地时间):
黄 昏 一 更 一 鼓 甲 夜 19-21 点 , 人 定 二 更 二 鼓 乙 夜 21-23 点 , 夜 半 三
更三鼓丙夜 23-1 点,
鸡鸣四更四鼓丁夜 1-3 点,平旦五更五鼓戊夜 3-5 点
【鼓】古时常夜间击鼓报更,所以古人常以鼓代更。
【漏】古时用滴漏计时,夜间凭漏刻传更。
【时】时是时辰,介绍见前古代纪时法。
【点】古人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分为五点。每点约等于现代的 24
分钟。
【 刻 】 古 人把 一昼夜 分为 100 刻 ,实 算 96 刻, 每刻 15 分钟 。漏刻
指很短的时间。
九、古代地理
古代地理知识,包括地区名、政区名、城市村镇名、山川关隘名等。
1.地区名
【西河】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
【江河】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
定东西和左右。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
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称作江东。
《史记?;项羽本纪》:“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李清照诗云:“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赤壁之战》:“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
【江左】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群英会蒋干中计》:
“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
【江表】长江以南地区。《赤壁之战》:“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江南】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白居易词云:“江
南好,风景旧曾谙。”王安石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
还。”
【淮左】淮水东面。《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在
淮水东面。
【 山 东 】 顾 名 思 义 , 在 山 的 东 面 。 但 需 注 意 的 是 , 因 “ 山 东 ” 之
“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
不尽相同。大多是以崤山为标准的“山东”。
【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
地区。
【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
【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
【西域】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
【岭峤】五岭的别称,指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等五岭。【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朔气指北方
的风,也叫朔风。
【百越】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
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
【五岳】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
岳恒山、南岳衡山。
【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
【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
辖的地区。隋唐以后简称“辅”。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
位降将,故得名。
【三都】东汉的三都指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南都宛。唐代的三都
指东都洛阳、北部晋阳和京都长安。
【两都】汉代指长安、洛阳。又叫“两京”。
2.政区名
【中国】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但在古代文献中它是一个多义
性的词组。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大致范围是:
黄河以南,长江以北,淮河以西,嘉峪关以东的地区。
【 中 华 】 上 古 时 期 华 夏 族 居 四 方 之 中 的 黄 河 流 域 一 带 , 故 称 “ 中
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九州、神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
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一般地说,“九州”泛指中国。【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
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四海】参见“海内”条。指天下、全国。
【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
【八荒】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
【国】汉代诸侯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区。国的区域略大于郡,所以
“郡国”连称。
【郡】古代的行政区域。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称,
明清称府。
【州】参见“郡”条。
【道】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道,这是一种行政特区,与县相当。
唐代的道,先为监察区,后演变为行政区,是州以上一级行政单位。明
清在省内设道,其中守道是小行政区,而巡道只有监察区性质。
【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相当于现在的省。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古称别称】如南京又称建康、金陵、江宁、白下。又如扬州称广
陵、维扬。再如杭州称临安、武林,苏州称姑苏,福州称三山,成都称
锦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