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1月月考试卷(吉安市吉水县带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1月月考试卷(吉安市吉水县带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语文试卷 第 I 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机器人医生的未来 2014 年 6 月 7 日,5 名参赛者参加了在英国皇家学会举办的一次测试,其中一名名为 尤金•古斯特曼(Eugene Gootsman)的计算机软件通过了图灵试验(一种测试机器是否具备 人类智能的方法)。大多数测试者相信,它是一个 13 岁的乌克兰男孩。尤金在测试中的表现 “骗过”人们的判断,这足以证明人工智能可以基本代替正常成人的工作了。正如 美国麻 省理工学院教授温斯顿所称:“人工智能就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去做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脑 力工作。”相应地,用机器人医生看病也有可能成为未来人们生活的选择,而且,这样的方 式已经初露端倪。 2011年 2 月,IBM 公司研发的超级计算机沃森在美国益智类电视节目《风险》中战胜了 人脑,即《风险》节目历史上最优秀的两位人类选手肯•詹宁斯和布拉德•拉特。此后,沃森 又被宣布可以作为一名医术高超的医生参与诊疗疾病。与此类似,中国也有人开始依靠“百 度大脑”来看病,谁有了病或需要用药,都会上百度上搜一搜。不过,最近披露的一个消息 却让人对“百度大脑”这样的人工智能心存疑虑,甚至担忧。作家六六发现尿色变深,便从 香港赶回上海看病。尿常规检查显示:红细胞增多,医生建议做彩超排查。六六开始了她的 “百度求医”历程。搜索结果使她怀疑自己可能患了膀胱癌。最后,经过 CT 检查,确诊为 肾结石。 为何“百度大脑”会误诊?原来,即便“百度大脑”拥有大数据库和较高的综合分析与 预测能力,但其智力与尤金相比,还是差了许多——只不过相当于 2~3 岁幼儿的智力。把 健康和生命的判断交给“百度大脑”显然有点不负责任。问题在于,现在有多少人知道,“百 度大脑”只有 3 岁的智力,而尤金的智力可达到 13 岁的水平,以及它们与正常人思维和智 力的差异。当无法认识这种差异时,人们就有可能真的把命运交给“百度大脑”而非一位普 通医生。 当然,以“沃森医生”和“百度大脑”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确实代表着人工智能的未来, 它们有可能改变未来人类的生活。例如,过去对计算机医生沃森的测试证明,它比一般医生具有更精准的诊断疾病的能力,原因在于沃森拥有大数据。沃森贮存了很多百科全书、词典、 图书、新闻和电影剧本,还拥有大量的医学工具书、临床诊断手册和医学杂志。沃森还可以 与美国联邦政府要求医院建立和维护的医疗电子文档记录进行链接,以查阅病历和诊治记录。 同时,它还可以获取个人在微博客和其他互联网平台上对自己疾病的咨询和查询,并借助这 些信息来帮助诊治疾病, 这些因素都是大数据的优势。 但是,人工智能同样有许多弱点和不足。例如,机器缺少逻辑推理和情感体验能力,也 难以理解自然语言。如何让机器人理解人类的语言,即自然语言,是最复杂和最关键的技术。 自然语言通常是指一种自然地随人类文化演化的语言,如英语、汉语、法语等都是自然语言, 世界语则被视为人造语言,因为这是一种由人特意为某些特定目的而创造的语言。尽管沃森 战胜了人类,但是,沃森不仅对于自然语言难以理解,而且对自然语言的从属关系更难理解。 例如,竞赛的一个问题是:一种语言的方言包括吴语、粤语和客家话,这种语言是什么?正 确的答案应当是——中文。但是,机器人沃森答错了,而詹宁斯答对了。 因此,如何让只有 3 岁智商的“沃森医生”和“百度大脑”来完成正常成年人才能完成 的 复 杂 工 作 ——尤 其 是 为 人 类 诊 疗 疾 病 , 还 需 要 人 工 智 能 未 来 的 长 足 发 展 。 (选自《中国新闻周刊》,有删改) 1. 下列有关“人工智能”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  ) A. 沃森并不理解吴语、粤语和客家话就是中国人除普通话以外的方言,说明人工智能还存 在很多不足。 B. 用机器人医生看病也有可能成为未来人们生活的选择,但还需要人工智能未来的长足发 展。 C. 温斯顿教授认为如何使计算机去做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脑力工作是人工智能的研究内容。 D. 计算机软件尤金在测试中的表现可以证明人工智能完全代替正常成人的工作。 2.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  ) A. 虽然“百度大脑”拥有大数据库和较高的综合分析与预测能力,但其智力水平只有 3 岁, 这是其造成“误诊”的原因。 B. 人们无法意识到“百度大脑”与正常人思维和智力的差异时,就有可能把自己的命运交 给“百度大脑”。 C. 沃森在电视节目《风险》中战胜了人脑,足可以证明它与医生相比具有更精准的诊断疾 病的能力。 D. 如果能消除“百度大脑”与正常人思维和智力的差异,弥补它的弱点与不足,“百度大脑”有可能在未来承担起医生的职责。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 A. 解决了如何让机器人医生理解人类的语言这项最复杂和最关键的技术,就能提高机器人 医生的逻辑推理和情感体验能力。 B. 尽管沃森战胜了人类,但是在对于自然语言以及自然语言的从属关系的理解方面却不如 人类,原因在于这是一种由人特意为某些特定目的而创造的语言。 C. 以“沃森医生”和“百度大脑”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代表着人工智能的未来,让人工智能 完成正常成年人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是未来人类的生活。 D. 沃森贮存了很多书籍,可以与医疗电子文档记录进行链接,并借助个人在互联网平台上 对疾病的咨询信息来帮助患者诊治疾病,这是沃森比一般医生具备的优势。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互联网空间也被称作“赛博空间”,这一称谓实际上和一项与互联网诞生息息相关的理论 紧密联系在一起,那就是诺伯特•维纳在 1948 年提出的“控制论( cybernetics)”, “cybernetics”其词根来自希腊文,意思是“操作之术”。在控制论的理论体系中,最为核 心的概念是维纳和阿图罗•罗格布鲁斯、朱利安•毕格罗在 1943 年提出的“负反馈理论”。反 馈理论指的是将系统的输出结果返回到输入端并形成新的输出结果。如果输出端和输入端作 用相似,那么系统偏差就会不断增大,形成正反馈;如果输出端和输入端作用相反,那么系 统偏差就会不断减小,形成负反馈,进而使得系统趋于稳定。对互联网发展历史稍有了解就 会知道,我们当今所采用的互联网应用架构,源自美国军方在 1969 年发布的“阿帕网”。 材料二: 1969 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开发的军用网络系统“阿帕网”投入运行。 正如“阿帕网”的开发者和资助方所暗示的,当今世界普遍采用的互联网事实上是冷战的产 物。DARPA 成立于 1958 年,当时名为“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虽然名称中不带有“国防” 元素,但是这个机构自诞生之日起就隶属于美国国防部,并且成立之初的目的就是为了对抗 苏联在前一年发射的“斯普特尼克 1 号”卫星。在“阿帕网”的孕育过程中,控制论心理学 家利克•里德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因其在哈佛大学心理声学实验室和麻省理工学院林肯 实验室——两个同样受美国军方资助和影响的科研机构,前者负责解决军事沟通中的噪音问 题,后者则直接为空军研究“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工作期间的出色表现,利克•里德在 1962 年告别大学前往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担任控制研究项目主任,在他任职期间大约 资助了全美 70%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而在这过程中,除了包括 DARPA、海军研究办公 室、国家航天航空局、国家自然基金等美国军方和政府主导的科研资助外,贝尔实验室、梅 西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等民间企业和组织也通过举办研讨会、科研合作等方式资助相关 研究,构建起了军队、政府,工业企业和科学家共同体的“铁三角”,塑造了一个“通力合 作”“资源共享”“相互协作”的“创新典范”。 材料三: 苏联在 1950 年就初步完成了“综合自动化传播网络”和“国家计算中心网络”等军事 网络系统。在 1962 年,苏联科学家维克多•格卢什科夫提出,为了更加精确而实时地获取全 国经济核算数据,完善计划经济的信息规划和管理体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建设苏联的“全 国自动化系统(OCAS)”。在这一民用互联网系统的构想中,甚至还明确了网络节点架构的原 则:采取自上而下逐级分散的树状结构——这一结构在保障节点之间互相连接的同时,还明 确了个别母节点的授权机制。然而,历史的最终进程很显然昭示了格卢什科夫的伟大构想终 究只能成“构想”。苏联的互联网发展因为部门之间的扯皮和地方官僚的破坏,最终以格卢 什科夫的去世告终。 材料四: 1970 年,在美苏争霸之外的第三世界,发展出一条“智利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总统阿 连德邀请英国控制论学者塔福德•比尔主持开发一套名为“Cybersyn”的赛博协同项目。比 尔设计了一个三级协同系统:一级系统负责监控二级和三级系统是否按照系统目标运转,二 级系统负责横向协调三级系统之间的关系,使得三级系统的各部分知晓彼此之间在做什么, 三级系统则需要知道系统存在的目的是什么,只需要执行有益于该目标的行动即可。智利的 互联网探索具有社会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必然。美国的贸易禁运,使得智利脱离了全球市场, 从而“不得不”发展出一套基于“落后技术”,依靠车间工人能动参与的“先进设计”;而在 社会主义阵营,智利的人口和经济规模远小于苏联,使得互联网系统灵活调控经济成为可能, 而凝聚全国共识的阿连德政府有效避免了官僚体系的内耗。然而,随着 1973 年皮诺切特的 军事政变,阿连德饮弹自尽,“Cybersyn”项目的工程师开始焚毁项目数据和资料——新技 术的诞生、发展、爆发和消亡,最终还是离不开政治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现在全世界通行的互联网“美国模式”,某种程度而言带有历史的偶然性。换言之,当世 界出现另一同等规模的竞争者,且该竞争者同样具备适合技术创新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那么互联网的形态或许就会发展出另一套替代模式。 B.互联网的“美国模式”之所以能够胜过“苏联模式”和“智利模式”,完全是因为“美国 模式”充分依靠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 C.比较美国和苏联的互联网发展史,技术实力的高下在其中并不是决定性的。 D.从世界互联网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出,技术路线最终能否实现,或者以何种方式呈现出 来,和所处的政治经济体制和社会文化动因息息相关。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  ) A.按照 1943 年美国科学家提出的“负反馈理论”,如果输出端和输入端作用相似,就会产 生系统偏差不断增加的现象,形成正反馈;如果输出端和输入端作用相反,则结果就正好相 反。 B.互联网发展的“智利模式”之所以失败,在某种意义上是当时的政府依靠英国科学家主 持开发决策的失误造成的。因为一旦政治上动荡,这些外国科学家和工程师就开始焚毁项目 数据和资料。 C.互联网发展的“苏联模式”失败的原因是政府没有处理好军事优先和民用共享的关系问 题,导致各自为政,互不支持,最后难以全面展开。 D .美国的互联网发展在其早期孕育的过程中,主要得益于控制论心理学家利克•里德在哈 佛大学心理声学实验室和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的核心技术支持。 6.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美国在互联网空间开发方面的路径和结果。(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还 乡 路遥 天还没有明时,高加林就赤手空拳悄然地离开了县委大院。 他匆匆走过没有人迹的街道,步履踉跄,神态麻木,高挑的个子不像平时那般笔直,背 微微地有些驼了;失神的眼睛深陷在眼眶里,没有一点光气,头发也乱蓬蓬的像一团茅草。 整个脸上像蒙了一层灰尘,额头上都似乎显出了几条细细的皱纹。 早晨的太阳照耀在初秋的原野上,大地立刻展现出了一片斑斓的色彩。庄稼和青草的绿 叶上,闪耀着亮晶晶的露珠。脚下的土路潮润润的,不起一点黄尘。高加林在路上摇摇晃晃地走着,走几步就站下,站一会再走…… 离村子还有一里路的地方,他听见河对面的山坡上,有一群孩子叽叽喳喳地说话,其中 一个男孩子大声喊:“高老师回来了……”他知道这是他们村的砍柴娃娃,都是他过去的学 生。 突然,有一个孩子在对面山坡上唱起了信天游—— “哥哥你不成材,卖了良心才回来……” 孩子们都哈哈大笑,叽叽喳喳地跑到沟里去了。 这古老的歌谣,虽然从孩子的口里唱出来,但它那深沉的谴责力量,仍然使高加林感到 惊心动魄。他知道,这些孩子是唱给他听的。唉!孩子们都这样厌恶他,村里的大人们就更 不用说了。 他走不远,就看见了自己的村子。一片茂密的枣树林掩映着前半个村子;另外半个村伸 在沟口里,他看不见…… 他忍不住停下了脚,忧伤地看了一眼他熟悉的家乡。一切都是原来的样子——但对他来 说,一切又都不一样了…… 就在这时,许多刚下地的村里人,却都从这里那里的庄稼地里钻出来,纷纷向他跑来了。 他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村里的人们就先后围在了他身边,开始向他问长问短。所有人的 话语、表情、眼神,都不含任何恶意和嘲笑,反而都透着真诚。大家还七嘴八舌地安慰他哩。 “回来就回来吧,你也不要灰心!” “天下农民一茬子人哩!逛门外和当干部的总是少数!” “咱农村苦是苦,也有咱农村的好处哩!旁的不说,吃的都是新鲜东西!” “慢慢看吧,将来有机会还能出去哩。” 亲爱的父老乡亲们!他们在一个人走运的时候,也许对你躲得很远;但当你跌了跤的 时候,众人却都伸出自己粗壮的手来帮扶你。他们那伟大的同情心,永远都会给予不幸的人! 高加林忍不住热泪盈眶。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掏出纸烟,给大家一人散了一根。 人们问候和安慰了他一番,就都又下地去了。 当高加林再迈步向村子走去的时候,感到身上像吹过了一阵风似的松动了一些。他抬头 望着满川厚实的庄稼,望着浓绿笼罩的村庄,对这单纯而又丰富的故乡田地,心中涌起了一 种深厚的情感,就像他离开它已经很长时间了,现在才回来…… ( 节选自路遥《人生》 )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  )A.小说巧妙地铺设故事情节,高加林从官场回到农村,本以为会成为全村的笑话,却意外 得到了村里人的安慰。 B.第三段的景物描写具有绚丽、明亮、清新的特点,美丽的乡村景色,给返乡途中的高加 林带来了一些人生的启示和安慰。 C.以前教过的孩子们唱起了“哥哥你不成材,卖了良心才回来……”的歌谣,这对高加林 来说是一种嘲讽,有着深沉的谴责力量。 D.小说标题意蕴丰富,表层的含义是重新回到家乡,回到农民的生活状态,而深层的含义 却是归复淳朴,找回做人的本质。 8.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一切都是原来的样子——但对他来说,一切又都不 一样了……”的理解。(6 分) 9. 小说叙写村里人对高加林的问候和安慰有何作用?(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3 题。 李熹字季和,上党铜靼人也。熹少有高行,博学研精,与北海管宁以贤良征,不行。累 辟三府,不就。宣帝复辟熹为太傅属,固辞疾,郡县扶舆上道。时熹母疾笃,乃窃逾泫氏城 而徒还,遂遭母丧,论者嘉其志节。 景帝辅政,命熹为大将军从事中郎,熹到,引见,谓熹曰:“昔先公辟君而君不应,夸 孤命君而君至,何也?"对曰:“先君以礼见待熹得以礼进退明公以法见绳熹畏法而至帝甚重 之转司马,寻拜右长史,迁御史中丞。当官正色,不惮强御,百僚震肃焉。荐乐安孙璞,亦 以道德显,时人称为知人。寻迁大司马,以公事免。 司马侑为宁北将军,镇邺,以熹为军司。顷之,除凉州刺史,加扬威将军、假节,领护 羌校尉,绥御华夷,甚有声绩。羌虏犯塞,熹因其隙会,不及启闻,辄以便宜出军深入,遂 大克获,以功重免谴,时人比之汉朝冯、甘焉。拜冀州刺史,累迁司隶校尉。及魏帝告禅于 晋,熹以本官行司徒事。泰始初,封祁侯。 皇太子立,以熹为太子太傅。自魏明帝以后,久旷东宫,制度废阙,官司不具,詹事、 左右率、庶子、中舍人诸官并未置,二傅并摄众事。熹在位累年,训道尽规。以年老逊位。 初,熹为仆射时,凉州虏寇边,熹唱义遣军讨之。朝士谓出兵不易,虏未足为患,竟不从之。后虏果大纵选,凉州覆没.朝廷深悔焉。熹自历仕,家无储积,亲旧故人乃至分衣共食,未 尝私以王官。及卒,追赠太保,谥曰成。 (节选自《晋书•李熹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先君以礼见待熹/得以礼进退/明公以法见绳/熹畏法而至/帝甚重之 B. 先君以礼见待熹/得以礼进退/明公以法见绳熹/畏法而至/帝甚重之 C. 先君以礼见待/熹得以礼进退/明公以法见绳/熹畏法而至/帝甚重之 D. 先君以礼见待/熹得以礼进/退明公/以法见绳/熹畏法而至/帝甚重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贤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科目,由地方长官自下而上地推荐人才给上级或中央,由 其试用考核后再任命官职。 B. “禅”,帝王的祭地礼,也指以帝位让人。相传尧帝是首推禅事之人。在文中指魏帝让位 于晋。 C. “行”,唐宋官制中,大官兼管小官的事叫行某官。文中指李熹暂时代理司徒的职务。 D. “太子太傅”,古代“三公”之一,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后来逐渐成为虚衔。结合文 意可知,李熹任此职时也属虚衔。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李熹少有品行,以名节自持。几次被三府征召任职,他都不就任。后来又以母亲病重为 由拒绝出仕,世人都称赞他的志气节操。 B. 李熹居官正直,荐人唯贤。他被景帝授官后,不畏权贵,朝臣都为他所震慑。他举荐有 德行的孙璞,也为世人所称赞。 C. 李熹治车有方,颇有政绩。他在凉州安定华夏,抵御蛮夷,力克羌虏,展现了他的车事 才能。 D. 李熹清廉节俭,不以权谋私。他任职期间,家无积蓄,甚至亲友共分衣食,俭朴至极。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熹因其隙会,不及启闻,辄以便宜出军深入,遂大克获。 (2 )凉州虏寇边,熹唱义遣军讨之。朝士谓出兵不易,虏未足为患,竟不从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秋晚客兴 苏轼 草满池塘霜送梅,疏林野色近楼台。 天围故越①侵云尽,潮上孤城带月回。 客梦冷随枫叶断,愁心低逐雁行来。 流年又喜经重九,可意黄花是处开。 【注】 ①越,古国名。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  ) A.首联写出了一派晚秋景象,却没有杜甫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的萧瑟之感。 B.颔联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夜幕来临时天色吞噬云彩,潮打孤城的场景。 C.颈联“冷”字一语双关,既是写晚秋天气的凉冷,也是写作者漂泊心境的孤冷。 D.深秋傍晚,作者旅居在外的愁绪更加浓烈,无法排遣,只好寄托于南归的大雁。 15.本诗尾联在抒情方面颇有特色,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中国历代都有郁郁不得志的文人,他们在苦难面前呈现出不尽相同的人生姿态。写出了 大量名垂千古的旷世文章。那是《登高》中杜甫潦倒困苦、借酒浇愁,深刻表达自己因国难 家愁而悲愤的无尽感慨:(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是《琵琶行》中白居易 偶遇和自己一样有着不幸遭遇的琵琶女时,表达深切同情的千年一叹:(2)“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那也是《陋室铭》中刘禹锡身居陋室却不以为陋,而以自身美德为本的淡 泊从容:(3)“________,______”。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 20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7—19 题。 共享单车缓解了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优点突出,还能减少拥堵 和排放。然而,当资本纷纷相中这块热土,一股脑儿涌入,共享单车也就火过了头,     乱象丛生(  );单车数量骤增,管理却跟不上,难以约束用户,也无力调度和维护,这 又加剧了堆积和毁弃问题。共享单车乱象该怎么治?专家介绍,北京建设电子围栏,上海划出专门区域,杭州发动 环卫工人、市政养护员、停车收费员等多支队伍以规范单车停放;南京、成都、昆明等地或 实行总量控制,或实行配额管理。专家们还呼吁,政府和企业应携手打造用户信用体系,敦 促使用者将单车停放好、爱护好。共享单车具有公共性,使用者、管理者多,难免各行其是、 各“甩”其责。把规则立起来,各方才能有所   ,避免造成破窗效应。 然而,规则有     。如果一种新鲜事物方兴未艾,很难立出合理的规矩,因为无 法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预测;等充分发展了一段时间之后,就要总结经验教训,汇聚 众智,凝聚各方意见,建立规则。当然,规则应该有一定弹性,也需要     ,根据情 况的发展,再进行补充、修正。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以致 遵守 修正性 与时俱进 B.以至 遵循 修正性 随机应变 C.以致 遵循 滞后性 与时俱进 D.以至 遵守 滞后性 随机应变 18.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造成了“单车围城”,企业圈地,无限投放 B.造成了“单车围城”,无限投放,企业圈地 C.无限投放,企业圈地,造成了“单车围城” D.企业圈地,无限投放,造成了“单车围城” 19.下列对文中画线语句语病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共享单车解决了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优点突出,还能减少拥堵和 排放。 B.共享单车优点突出,解决了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还能减少拥堵和 排放。 C.共享单车缓解了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还能减少拥堵和排放,优点 突出。 D.共享单车优点突出,缓解了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还能减少拥堵和 排放。 20.仿照画横线的句子,从下列作品中选择三个人物,续写 3 句话,构成一组排比句。(6 分)要求:符合名著内容,符合语境,句式基本一致,每部作品只能选择一个人物。 《红楼梦》《三国演义》《边城》《老人与海》《哈姆莱特》《装在套子里的人》 在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中,文学大师们刻画了许多性格复杂的人物形象。他们或可 笑,或可爱;或可鄙,或可悲;或可叹,或可怜;或可惜,或可敬。正如堂吉诃德,不合时 宜的冒险让人觉得可笑,而不畏艰难的勇气又让人觉得可爱;……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70 个字。(5 分) 2019 年 6 月 28 日至 29 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G20)第十四次峰会在日本第二大城市 大阪举行。28 日中午大阪峰会正式开始,日本首相主持并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第一位 发言,作引导性讲话,习近平发表了题为《携手共进,合力打造高质量世界经济》的重要讲 话,提出中国主张:改革创新,挖掘增长动力;坚持与时俱进,完善全球治理;坚持迎难而 上,破解发展瓶颈;坚持伙伴精神,妥善处理分歧。习主席还宣布中国将进一步推出对外开 放的若干重大举措,习主席已连续七次出席或主持 G20 峰会,这充分体现中方对 G20 合作和 全球经济治理的高度重视。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自然纪录片行业中有一条“永不干涉”原则,即尊重大自然环境下发生的一切 事情,工作人员不得对自然环境下的物种活动进行干预。然而某摄制组在南极拍摄帝 企鹅时,有约 50 只帝企鹅被困冰坑,历时两天无法走出困境,出现很多伤亡,濒临“全 军覆没”。摄制组经过深思熟虑,用铲子在冰坑周围斜坡上挖沟成楼梯状,让帝企鹅 成功走出冰坑。摄制组的“间接干预”赢得观众的支持和赞美,当然也有一些反对的 声音。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 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高三语文 11 月月考答案(11、9) 1. D 原文是说‘尤金在测试中的表现“骗过”人们的判断,这足以证明人工智能可以基本 代替正常成人的工作了。’而题干却是“可以证明人工智能完全代替正常成人的工作”,说法 过于绝对。 2. C 曲解文意,原文说能证明他(计算机医生沃森)比一般医生具有更精准的诊断疾病的 能力,是科学家们对计算机医生沃森的测试,而非沃森在电视节目《风险》中战胜了人脑这 一事件。 3. D A 不合原意、不合逻辑。机器人不理解人类的语言这一问题,只是机器人的“缺点和 不足”表现之一,还有缺少逻辑推理和情感体验能力,它们是并列关系。且原文也没有明确 有或隐含有“解决了语言问题,就能提高机器人医生的逻辑推理和情感体验能力”这一说法 或推断。 B 弄错概念、张冠李戴。计算机不能分辨的是“自然语言”,而“人特意为某种特定目的而 创造的语言”是“人造语言”,计算机能分辨。 C 不符文意。第四段说“人工智能确实代表着……,它们有可能改变未来人类的生活”;最 后一段说“如何让……还需要人工智能未来的长足发展。” 4.B (美国模式是政府和军方主导,加市场配置资源,政府军方、企业、科学家形成“铁 三角”。) 5.A (B 项,“政府依靠英国科学家主持开发导致失误”错; C 项,失败因为集权,官僚 主义、本位主义等原因;D 项,主要得益于军方 70%的资金支持。) 6. 路径:科学确立互联网技术的基础的理论——有针对性的目标项目——政府军方,工业 企业家和科学家共同体形成资源共享,互相协同的“铁三角”。 结果:塑造了一个通力合作的创新典范,使美国的互联网模式成为今天全世界采用的互联 网架构。 7.B (“给返乡途中的高加林带来了一些人生的启示 和安慰”错,美丽的乡村景色并没 有给高加林带来安慰。) 8.①一样的是家乡的景物,他依然熟悉。 ②不一样的是主人公的个人境遇和心境。 ③他想像中的乡亲们的态度与后文乡亲们的态度两相对比,为下文突出乡亲们的淳朴、 善良作了铺垫。 9. ①与上文孩子唱歌的嘲讽形成鲜明对比; ②减轻了高加林还乡的心里负担; ③表现庄稼人的善良、宽厚与真诚; ④丰富了人物形象,深化文章的主旨。(每点 2 分,三点即可) 10. C (“见待”是“对待我”的意思,“熹”是人名,指李熹,是李熹自称,因此“见 待”后应断开,排除 A、B 两项。再比较 C、D 两项,“进退”指进仕或退身,中间不应断开; “明公” 是对对方的尊称,在句中做主语,故 D 项断句错误,答案为 C 项。) 11. D (“李熹任此职时也属虚衔”不正确。从当时的局势及后文“二傅并摄众事”可知, 李意被起用为太子太傅时,制度、官员废缺已久,太子太傅和太子少傅一起管理政事,可见 得到重用,太子太傅并非虚衔。故选 D 项。) 12. A (“以母亲病重为由拒绝出仕”错,由原文“宣帝复辟熹为太傅属,固辞疾,郡县 扶舆上道”可知,李熹是以自己有病为借口推辞宣帝的征召。故选 A 项 。) 13. (1)李熹趁着这个机会,来不及奏报,就见机行事出兵深入,于是取得大胜。 (“因”,介词,趁着;“其”,代词,这个;“隙会”,机会;“启闻”,奏报;“辄”,就; “便宜”,便利;“遂”,于是;“克”,胜利。) (2)凉州的敌人侵犯边境,李熹倡导大义派兵讨伐他们。朝廷官员认为出兵不易,敌人不 足以造成祸患 ,最终不听李熹的提议。 ( “寇”,侵犯;“唱”通“倡”,倡导;“之”,代词,他们;“谓”,认为;“为”,造成; “竟”,最终;最后一个“之”,代词,代李熹的建议。) 14.B (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而不是比喻手法。) 15.①尾联直接抒情(直抒胸臆),表达作者在重阳节看到中意的菊花盛开的欣喜之情。②用 语通俗易懂,抒情自然流畅。“又喜”“可意”“是处”等词口语化,有助于作者情感直接自 然流露。③感情由悲转喜,层次丰富,提升了诗歌格调。前三联抒发悲秋之情,尾联以喜悦 之情作结,显示出诗人的豁达性格。 16.(1)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2)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3)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17.C(“以至”与“以致”的意义、用法不同。以至:有“一直到”的意思,亦作“以至 于”,表示在范围、数量、程度、时间等延伸和发展,一般指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浅到 深。有时也用于相反的方向,有“直到”“直至”的意思以致:有“因而造成”、“致使”的 意思,表示由于前面所说的原因而造成某种结果,多指不良结果或者不希望出现的结局。这 里用“以致”,排除 B 项、D 项。“遵守”与¨遵循”的区别为①意思不同:遵守:依照规定行动;不违背。遵循:遵照。②侧重点不同:遵守:遵守纪律遵守规则遵守诺言。遵循:遵 循是依旧已知的东西进行创造活动。此空前有“有所”一词,所以使用“遵循”更好。第三 空应该选择“滞后性”,主要依据本段所阐述的内容。所以排除 A 项、B 项。与时俱进:随 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不断前进。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第四空 前面的主语是规则,所以不选择随机应变。故选 C 项。) 18.D(“企业圈地”中有主语“企业”,应放在最前面;造成“单车围城”是结果,结合“单 车数量骤增,管理却跟不上,难以约束用户,也无力调度和维护,这又加剧了堆积和毁弃问 题”分析,应该放在最后面。故选 D。) 19.B(原句有两处语病:搭配不当,“缓解……难题”搭配不当,应改为“解决……难题”, 排除 C 项、D 项;语序不当,“优点突出”是对各优点的总结,应放在最前面或最后面,排 除 A 20. (1)正如别里科夫,辖制全城的行为让人觉得可鄙,而僵化刻板的人生又让人觉得 可悲; (2)正如翠翠,造化弄人的经历让人觉得可叹,而孤独等待的结局又让人觉得可怜; (3)正如诸葛亮,出师未捷的悲壮让人觉得可惜,而鞠躬尽瘁的精神又让人觉得可敬。 21.①2019 年 6 月 28 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四次峰会在大阪举行。(2 分)②习近平受 邀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中国主张。(2 分)③宣布将推出对外开放若干举措。(1 分) 22、作文解读(仅供参考) (一)命题方向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人文底蕴:人文关怀   健康生活:珍爱生命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 (二)审题   限制性   1.立意限制。考生要围绕“永不干涉”和“间接干预”的辩证关系来写。根据材 料侧重点,摄制组的“间接干预”,观众有支持和赞美,也有一些反对的声音,这个 场景暗示立意的关键点在摄制组该不该“间接干预”这一问题上。尤其要注意帝企鹅在被困时,摄制组的“间接干预”让帝企鹅成功走出冰坑这一话题,并写出自己的观 点和看法。   2 内容限制。引导语要求考生“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即考生不可抛开材 料,另起炉灶;如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大谈“人与自然”或者环境保护则会导 致偏题。   3.材料中的两种行为皆有其道理,而考生的选择属于非此即彼型,所以选择此就 意味要在一定程度上反对彼,考生在论证中要体现自己的比较、权衡和选择。比如尊 重自然更要保护自然,坚守原则更要善于变通,尊重自然更要善待生命,遵守自然规 则更要有人文关怀……   4.价值判断限制。在自然纪录片行业中尽管有“永不干涉”原则,但摄制组是经 过“深思熟虑”才“间接干预”的,观众的态度是支持和赞美,反对的声音只是“有 一些”。我们承认,摄制组干预自然确实是很危险的行为,但在面对帝企鹅被困濒危 时,人们总不能完全遵从“永不干涉”的原则,那些帝企鹅会因为自然界营造的特殊 情况而死去。这样,在理性与人性的博弈中,人性总会占上风。这时候进行一些间接 干预,挽救珍贵的生命就是一种最合适的选择。从这个角度来看,考生从支持和赞美 的角度去写更容易把控。   5.文体的限制性。对摄制组的“间接干预”,观众有支持和赞美,也有一些反对 的声音,场景设置为讨论场景,考生也应表达自己的态度,写成议论文更适合。   开放性   1.立意角度是开放的。对摄制组的“间接干预”行为,只要能体现自己的权衡和 选择,考生的看法是可以见仁见智的。这两种认识又可以辐射出很多立意。   2.切入角度开放。综合材料内容和含意,可以从永不干涉,维护自然环境下的物 种活动角度切入;可以从间接干预,爱护动物生命角度切入。   3.思维开放。考生在论证中要体现自己的比较、权衡和选择。但如何比较、权衡 和选择,理由是开放的。一方面可以在保证生态系统平衡的前提下强调尊重自然、顺 其自然,另一方面可以在自然物种面临濒临困境时适当干预、保护自然;可以从摄制 组的“间接干预”赢得观众的支持和赞美的角度去思考和写作,也可以从“间接干预” 的现实条件和取得的成效角度写作;还可以从理性与人性的角度思考:在坚持理性原 则的情况下更需要人性的温度,更需要尊重生命。 (三)解题  本题属于新材料作文,符合近年全国新课标高考作文的命题导向,紧贴时代热点, 关注思维品质,具有较强的思辨性。   本则材料选材于 BBC 出品的耗时四年拍摄的《王朝》纪录片。材料讲述的是一方 面纪录片行业中要遵循“永不干涉”原则,一方面面对帝企鹅被困冰坑的状况,拍摄 组不得不用“间接干预”的方式成功解救帝企鹅,让帝企鹅走出冰坑。题目要求考生 针对“永不干涉”与“间接干预”的行为,写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命题材料紧扣当 下教育的热点问题,降低了考生的阅读难度,同时也降低了考生的审题难度,但思辨 性较强,考生写作的角度广泛,引导考生深度思考。考生在审题时一定要注意命题者 的意图,否则容易偏题,导致失分。   第一步:解读材料,整体感知。   审题前,先要弄清楚材料的层次和结构,整体感知材料的基本内容。本则材料可 以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主要写的是在自然纪录片行业中要遵从“永不干涉”原 则,即要尊重大自然,不得对物种活动进行干预。第二层次前面写的是有约 50 只帝 企鹅被困冰坑濒临“全军覆没”,摄制组用“间接干预”的方法让帝企鹅成功走出冰 坑。后面一句说的是摄制组的“间接干预”所引发的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是赢得观众 的支持和赞美,二是有一些反对的声音。   第二步:把握重点,找准角度。   其次要把握材料重点,找准写作的角度。综合材料内容,材料是围绕“人与自然” 展开,一方面强调在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前提下尊重自然,顺其自然;另一方面表明 在自然物种面临濒临困境时要适当干预,保护自然。   角度一:永不干涉,维护自然环境下的物种活动。   角度二:间接干预,爱护动物生命。   角度三:规矩是死的,现实情况是活的,要灵活变通。   这三个角度都可以写,但是显然从材料所描述的场景来说,角度二和三的立意相 对更准确一些,也更容易得高分。   第三步:综合归纳,准确立意。   最后,综合材料内容和含意,辩证分析、准确立意。本题材料其实就是对于永不 干涉和间接干预的讨论,具有很强的思辨性。 (四)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尊重自然更要保护自然。   2.坚守原则更要善于变通。   3.尊重自然更要善待生命。   4.遵守自然规则更要有人文关怀。   5.不能死守规则,要灵活处理。 偏题立意:   1.人与自然的关系。(没有抓住材料重点)   2.爱护环境或尊重自然。(只注重一方面)   3.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没有抓住材料重点)   4.战胜困境。(没有综合材料内容) (五)范文展示    顺势而为   在“永不干涉”原则指导下,某摄制组在南极拍摄帝企鹅时却遇到了进退两难的 境况——帝企鹅被困冰坑,伤亡甚多,濒临“全军覆没”。不能违背原则,更不能对 陷入困境的帝企鹅袖手旁观,于是一个两全的方法产生了:用铲子在冰坑周围挖沟成 楼梯状,让帝企鹅成功靠自身走出冰坑。适当地“间接干预”,实为更好地顺应自然。   摄制组的此番做法有着“中庸”的色彩——不走极端,在适度原则下巧妙而适当 地“出手”,既不过度干预以致引发破坏,也没有因缺少制约而让一切混乱无序。   与此境况相似,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也有不“顺势而为”的成功。汉初统治者并 未在残暴的秦朝结束后立即以强硬的手段巩固新政权,而是与民休息,轻徭薄赋,不 违农时,以靠百姓自身来恢复经济;罗斯福在美国大萧条危机中,采取了有效合理的 方式帮助人民走出生活困境,以工代赈,通过间接的救济既避免了骄惰之风的养成, 又让人民通过劳动以获取源源不断的收入,最终消弭了经济危机,挽救了一个国家。   由此观之,“顺势而为”即在顺应自然的前提下用正确的方法合理干预,如同驾 一叶扁舟,顺着河流方向稳稳地航行。于水流湍急处用力划桨以求平衡不翻,于风平 浪静时收桨静坐以乘水而游。   密切关注变化的形势,因时因势而为,在新时代也为我国取得巨大成就提供了一 个思想指南、行为向导。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依据当地自然条件来恢复生态,在 宜林处植树,在恢复地力的肥沃土壤上播下一粒粒希望的种子,营造一片片富含生机 的农田;在推进乡村振兴,大力精准扶贫的生动实践中,经济上适度的帮助,在保障基本生活水准后,进行“扶智”与“扶志”,顺应农民自身成长和发展的规律,因势 而为地挖掘脱贫的内生动力,从而使贫困主体得到充分的发展空间,最终依靠自身致 富。从脱贫与治污的攻坚成就中,可见顺势而为不失为最有效的“干预”,也达到了 最理想的效果。   尊重自然的规律,顺势而为的干预,为取得发展与成就的阶梯。       规则,也可以有温度   某自然纪录片摄制组在南极拍摄帝企鹅时发现一群帝企鹅遭遇困境,摄制组施挖 出楼梯,以“间接干预”的方式拯救了帝企鹅。他们的做法体现了人性之美,赢得观 众的支持和赞美,然而,他们却违背了自然纪录片行业中的“永不干涉”原则,即工 作人员不得对自然环境下的物种活动进行干预,因此,也有不少反对的声音。以我之 见,规则永远不是死板的,在人性光辉之下,它也可以是活的。   同为地球上的生物,当其他生物遭遇困难时,我们应当伸出援手。中国自古便崇 尚“天人合一”的理念,这里的“天”,简而言之,便是自然。它要求我们心怀善良、 包容之心对待万世万物,其突出表现便是对其他生灵的爱护、珍惜。因此,摄制组对 帝企鹅的间接干预散发出的是对生物的尊重。再者,摄制组虽身处自然纪录片行业, 但在他们目睹约 50 只企鹅被困冰坑、濒临死亡时,内心的同情必然被激发。而此时, 他们不仅是作为纪录片的工作人员而存在,更是作为爱护生灵的人而存在,因此对帝 企鹅的救助便无可厚非了。   规则是人制定的,规则也可以有温度。规则是人类为维护世界秩序,对社会中的 人进行的系统性的约束。然而,社会是多元的,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规则永远 不可能做到绝对的普适性,作为人类,我们应当学会变通。正如材料中摄制组违背“永 不干涉”原则的做法,也正是在特定情况下经过深思熟虑后对看似不可动摇的原则所 进行的变通,彰显出的正是人性的光辉。如果他们确实坚守“永不干涉”原则,难道 真的可以做到见死不救,目睹多只帝企鹅死亡而无动于衷吗?规则也可以被人性所温 暖,规则也可以变得有温度。   诚然,对规则的变通也是有一定限度的。摄制组的做法值得赞美的是,他们在经 过深思熟虑后,采取“间接干预”的方式,既成功救助了帝企鹅,又最大可能地减少 了对帝企鹅活动的直接干预。在社会生活中,要做到对规则的恰当变通,就需要我们 具备明辨是非、权衡利弊的能力,不随意打破规则。  古人云:“无以规矩,不成方圆。”规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规矩同样需要温 度,从而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永不干涉”也许是另外一种干涉   BBC 的自然纪录片是很多人必追的剧集,而历时 4 年拍摄的《王朝》更是众人期 待的焦点。不过,最新的一集节目播出后,观众们在推特上吵翻天了。   这一集的主角是帝企鹅。在影片中,摄制组趁着天气短暂好转想要抓紧时间拍摄, 还没到达拍摄地点就听见远处传来帝企鹅们的哀嚎。原来,在帝企鹅大部队的一侧, 大约 50 只帝企鹅被困在一个冰坑里。想要从坑里出来就必须爬上周围的陡坡,可是 面对又滑又陡的斜坡,帝企鹅刚向上爬两步,就往下滑三步。帝企鹅们排着队不断探 索不同的路线,希望可以找到走出困境的路,但却无济于事。   刚开始,观众们被帝企鹅打滑摔倒的滑稽样子逗得哈哈大笑。但很快大家就笑不 出来了。当时的气温有零下 60 度,其中一些帝企鹅还带着幼崽,这些帝企鹅宝宝必 须要踩在父母的脚上,藏在它们温暖的腹部之下,如此才能抵御严寒。可是在艰难的 攀爬过程中,帝企鹅父母们不得不遗弃自己的宝宝,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用不了多 久帝企鹅宝宝们就会被冻死。而且南极的天气变化无常,两天后,被困的帝企鹅仍然 没有爬出冰坑,还出现了更多伤亡。如果持续下去,它们很有可能会全军覆没。   观众们看到这里再也坐不住了,纷纷到 BBC 的官方推特下留言,要求摄制组救救 那些被困的帝企鹅。同时也有一些观众表示,人类不可对自然环境进行干涉。其实, 这也是摄制组的顾虑。在自然纪录片行业中有一条规定,即“永不干涉”原则。简单 来讲,就是尊重大自然环境下发生的一切,工作人员不得对自然环境下物种的活动进 行干预。   可是,看着被困的帝企鹅以及被冻僵的帝企鹅宝宝的尸体,看惯了物竞天择、弱 肉强食的剧组摄影师们都心疼地落泪哽咽。他们的心情和观众们一样,认为不能看着 如此美丽又顽强的生灵一步步走向死亡。   经过深思熟虑,谨慎权衡利弊之后,摄制组决定采取行动,对被困的帝企鹅出手 相助。他们非常理智地采取了折中的措施——间接干预。几名工作人员用带来的铲子 在冰坑周围的斜坡上挖了一条浅浅的沟,它就像一条楼梯,可以让帝企鹅有处落脚, 踩在浅沟里向上爬。果然,聪明的帝企鹅很快就发现了这道救命的楼梯,它们靠自己 的努力利用浅沟最终成功地走出了冰坑。  摄制组的行为赢得了众多观众的支持和赞美,当然也有一些反对的声音。对 此,《王朝》的执行制片人迈克·冈顿谈到这件事时说:“我们有相应的原则,而且 干预自然确实是很危险的行为。但如果什么都不做,那些帝企鹅会因为自然界营造的 特殊情况而死去。绝大多数时候,我们作为专业的从业者,会严格遵守永不干涉的原 则,但在极个别的特殊情况下,在理性与人性的博弈中,人性会占上风。这时候进行 一些间接干预,挽救珍贵的生命就是一种最合适的选择。如果在任何情况下都执意坚 持永不干涉的原则,也许恰恰是另外一种干涉。”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