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专练 01 选择题
一、分子动理论、内能
1.小琴妈妈生日的那一天,小琴为妈妈煮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面条入锅后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B.煮面条时,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面条的内能
C.面条煮好后可以闻到面条的香味,表明扩散只在气体中进行
D.面条煮好后没有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不存在引力
【答案】A
【解析】A、面条入锅后温度升高,面条的内能增加,故 A 正确;B、煮面条时,面条会从水中吸热,这主
要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面条的内能,故 B 错误;C、固体、气体、液体之间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故 C
错误;D、面条没有粘到一起,是因为分子间的距离比较大,分子间的引力很小,故 D 错误。
2.我们常常受到“二手烟”的危害,我们之所以闻到“二手烟”是因为
A.一切物体都是由分子组成
B.分子间存在间隙
C.分子间存在斥力和引力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D
【解析】由于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公共场合吸烟的时候,烟能被在场的其它人吸收。
故“二手烟”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选 D。
3.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阳光晒热石头
B.锯木头时锯条变热
C.用热水袋取暖
D.暖气使房间温度升高
【答案】B
【解析】A、阳光将石头晒热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的,A 不符合题意;B、锯木头时,锯条克服木头
的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 符合题意;C、用热水袋取暖,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的,C
不符合题意;D、打开暖气,通过热传递使房间内的温度升高,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4.下列四幅图中,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2
A. B.
C. D.
【答案】B
【解析】A、搓手取暖时两手相互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B、用煤气烧水,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符合题意;C、锯木头时锯和木头相互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
为内能,锯条温度升高,所以锯条发热,此过程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D、古代的人钻
木取火是通过摩擦生热,即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故选 B。
5.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得越快,内能越大
B.物体举得越高,内能越大
C.零摄氏度的物体没有内能
D.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答案】D
【解析】A、错误,物体运动的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物体内能不一定越大;B、错误,物体举得越高,
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物体内能不一定越大;C、错误,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物
体温度再低也有内能,所以零摄氏度的物体也有内能;D、正确,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所以内
能越大。故选 D。
6.下列现象中,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酒精涂在手上觉得凉
B.冬天晒太阳,人感到暖和
C.锯木头时,锯条会发烫
D.烧红的铁块温度逐渐降低
【答案】C
【解析】A、酒精涂在手上,酒精蒸发,蒸发吸热,这是利用热传递的方法来减小了手的内能。故 A 错误。
B、晒太阳,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使人的内能增加。故 B 错误。C、锯木头时,锯与木头摩擦,摩擦生热,3
这是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故 C 正确。D、铁块的温度降低,是内能从铁块传递到了周围的环境,是
通过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故 D 错误。故选 C。
二、比热容
7.沙漠地区在日光照射下,比湖泊湿地温度升高得快的原因是
A.沙漠地区日照时间较长
B.沙吸收的热量多
C.沙的密度大
D.沙的比热容小
【答案】D
【解析】在相同的日光照射下说明单位面积的沙地和湖泊、湿地在相同的时间上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根
据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计算公式:Q 吸=cm(t-t0),在吸收热量和质量相同的情况下,比热
容和温度的变化值成反比。沙地的温度升高快说明温度变化值大,沙的比热容小。故选 D。
8.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单位:J/(kg·℃)],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寒冬季节,放在室外盛有水的水缸会破裂,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B.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的温度升高得多
C.100 g 水的比热容是 50 g 水的比热容的两倍
D.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煤油吸收的热量更多
【答案】B
【解析】A、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水在寒冬季节,达到凝固点而结冰,结冰时,质量不变,体积变大,
将把水缸胀破,故 A 错误;B、已知 c 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