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有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江苏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有解析)

ID:237960

大小:176.81 KB

页数:23页

时间:2020-02-12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三期初考试试卷(编号 3) 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鲁迅曾区分两种读书方法:一种是“看非看不可的书籍”,那必须 :一种是“消闲的读 书——随便翻翻”。前者目的在求知,不免 ;后者意在消遣,自然更可体味到读书的乐 趣。至于获益,则实在 A. 费尽心机 正襟危坐 难以名状 B. 费尽心机 道貌岸然 难分轩轾 C. 劳神费力 正襟危坐 难分轩轾 D. 劳神费力 道貌岸然 难以名状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 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费尽心机:挖空心思,想尽办法。劳神费力:耗费 精神和力量。跟句文意可知,对于“非看不可的书籍”肯定要耗费精神和力量,所以此处应 该用成语“劳神费力”。正襟危坐:襟:衣襟;危坐:端正地坐着。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 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道貌岸然:形容外貌严肃正经,实际上内心险恶。现多用贬义。此 处根据语境“前者目的在求知”可知,读书应该严肃,所以应该用成语“正襟危坐”。难以名 状:形容无法用语言形容。难分轩轾:轩和轾分别指古代车辆的车轮的外圆和内圆,很难区 分其准确的大小,因此引申为不分伯仲,难以区分。此处根据语境是不分伯仲,难以区分的 意思,所以应该用成语“难分轩轾”。故选 C。 【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 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 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 前后内容重复。 2.下列对联中歌咏的人物依次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①望重南阳,想当年羽扇纶巾,忠贞扶季汉; 泽周西蜀,爱此地浣花濯锦,香火拥灵祠。 ②一画本天开,破上古洪荒草昧,无须绳更结; 六书随世换,供后人摹写英雄,未免笔难投。 ③殉社稷只江北孤城,剩水残山,只留得风中劲草; 葬衣冠有淮南抔土,冰心铁骨,好伴取 岭上梅花。 A. 周瑜 周文王 史可法 B. 诸葛亮 仓颉 史可法 C. 周瑜 仓颉 文天祥 D. 诸葛亮 周文王 文天祥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主要是对文学常识的积累,然后 调动知识储备,解决问题。本题中,①望重南阳,想当年羽扇纶巾,忠贞扶季汉;泽周西蜀, 爱此地浣花濯锦,香火拥灵祠。此为鄂润泉撰成都武侯祠联,是写诸葛亮的。望重南阳:郡 望以南阳为重。南阳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十年躬耕地,我们课本上学 到过“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等。羽扇纶巾:手握羽扇,头 戴纶巾。纶巾,青丝帛的头巾。形容儒雅从容。泽周:恩泽遍布。西蜀:诸葛亮辅佐三国时 期西蜀刘备。浣花濯锦:成都的浣花溪、濯锦江,地临武侯祠。意译:先生的郡望,世人推 重南阳。遥想当年仪容,头戴纶巾,手握羽扇,忠心耿耿扶持汉室。你的恩泽遍布西蜀。我 喜爱此地有浣花溪、濯锦江。后人纪念你,香烟缭绕着武侯祠。②一画本天开,破上古洪荒 草昧,无须绳更结;六书随世换,供后人摹写英雄,未免笔难投。此联概括仓颉。“一画本 天开”化用了“一画开天”的典故,因伏羲画八卦始于乾卦第一画,乾为天, 故曰一画开天。 清代王筠《说文释例》卷一:"一之所以为数首者,非曰此字只一画,即可见一之意也……此 即卦画之单,乃一画开天之意,故平置之。"草昧:蒙昧;世界未开化的时代。绳更结:取“结 绳记事”之典故。语言产生以后、文字出现之前的漫长年代里,在一些部落里,为了把本部 落的风俗传统和传说以及重大事件记录下来,流传下去,便用不同粗细的绳子,在上面结成 不同距离的结,结又有大有小,每种结法、距离大小以及绳子粗细表示不同的意思,由专人(一 般是酋长和巫师)循一定规则记录,并代代相传。六书:指汉字的造字方法, 即象形、指事、 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笔难投:用的是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③殉社稷,只江北孤城,剩 水残山,尚留得风中劲草;葬衣冠,有淮南坯土,冰心铁骨,好伴取岭上梅花。此联概括明末抗清 名将、民族英雄史可法。弘光元年(1645 年),清军大举围攻扬州城, 不久后城破,史可法拒 降遇害,当时正值夏天,尸体腐烂较快,史可法的遗骸无法辨认,其义子史德威与扬州民众随后便以史可法的衣冠代人,埋葬在城外的梅花岭。江北孤城指扬州(史可法守扬州),葬衣 冠因为史可法只有衣冠冢,葬在梅岭。故选 B。 【点睛】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主要是对文学常识的积累,然后 调动知识储备,解决问题。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金山和焦山本来都是江中的岛屿,如今金山与北固山一样和陆地相连了。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这里的好处是静中寓动,幽深中见雄伟 ②山巅的郑板桥读书处——别峰庵也是游人流连的地方 ③朝暾月色,断崖石壁,以及晓风涛声,都曾博得古人赞美 ④焦山在江中,面对象山,背负大江,漫山修竹,终年常青 ⑤而今吾人登临此山,望滔滔大江东去,巨轮渔艇往来,则又有一番意境 ⑥而山寺中的明代木结构建筑与石坊,山间的摩崖石刻,更为此山生色不少 A. ④③⑥①②⑤ B. ④③⑤①⑥② C. ⑤①④③⑥② D. ⑤①④②③⑥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本题考查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阅读这段文字,关注横线前后的语句,注意上下文衔接。观察 备选选项的首句是④或⑤,所以首先要在④⑤中排除,⑤中出现了“而今”“又”,但前面有 没有表示转折的句子,排除⑤在第一空的位置。所以排除 C、D 项。然后分析④③后接⑥还是 接⑤。③中写道“古人”,⑤中写道“而今吾人”,两相对比,应放一起。排除 A 项。故选 B。 【点睛】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有时选用 关联词语,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 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 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选用关联词 语注意分析前后语句之间的关系,此题属于排序的形式,答题时首先从上述的角度找到一至 两组紧密衔接的句子,据此初步得到答案,然后把答案带回原文进行进一步的检验。4.下列选项中,对漫画意图 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 A. 嘲讽不加调查先入为主的看法。 B. 批评砍伐树木破坏生态的做法。 C. 讥刺违反规定吸烟作业的工人。 D. 调侃头脑简单听人指挥的莽汉。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选项中,对漫画意图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图 文转换的能力。这是一道漫画题。解答此题时,要先读懂漫画的内容和语意。图中的工人边 砍树,边抽烟。啄木鸟在啄他的头,认为他的头是段“木头”,而且里面一定有害虫。那我们 就要想:为什么这个人的头脑里“一定有虫”?那就是这个工人的什么想法,什么做法是不 对的。从图中可以看到他挥着斧子在砍伐树木,这就是他破坏生态环境的做法是不对的。故 选 B。 【点睛】漫画表述型选择题是一种综合型考题,它考查的是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理 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近年来高考试卷中命题者比较青睐的一种情境设置方式。此类选 择题利用漫画形象生动的特点,对某种错误的思想或行为进行辛辣而又不失幽默的讽刺与批 判,从而给人以启迪和教育。漫画型选择题一般由漫画(含漫画中的文字、标题、画注)、题 干和备选题支这三个要素构成。漫画部分可能是一幅或一组漫画。题干以简单的文字提出问 题,要求从备选题支中做出正确选择。从解题技巧上看,要提高漫画选择题的答题效率与正 确率,掌握解题的基本思路尤为重要,这是正确答题的关键。 的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再上龚舍人书 王安石 安抚舍人阁下:前日所与某言者,不过欲计校仓廪,诱民出粟,以纾百姓一时之乏耳。 某之所欲言者,非此之谓也。愿毕其说,阁下其择焉。 某尝闻善为天下计者,必建长久之策,兴大来之功。当世之人,涵濡盛德,非谓苟且一 时之利,以邀浅鲜之功而已。夫水旱者,天时之常有也。仓廪财用者,国家常不足也。以不 足之用,以御常有之水旱,未见其能济焉,甚非治国养民之术也。 伏自庆历以来,南北饥馑相继,朝廷大臣,中外智谋之士,莫不恻然不忍民之流亡殍死, 思所以存活之。其术不过发常平、敛富民,为饘粥之养,出糟糠之馀,以有限之食,给无数 之民。某原其活者,百未有一,而死者白骨已被野矣。此有惠人之名,而无救患之实者也。 昔者梁惠王尝移粟以救饥馑,孟子论而非之,所谓“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若夫治不由先王之道者,是徒善、徒法也。且五帝、三王之世,可谓极盛最隆,亦不能 使五谷常登而水旱不至。然而无冻馁之民者,何哉?上有善政,而下有储蓄之备也。某历观 古者以还,治日常少,而乱日多。今宋兴百有馀年,四境之远者至万馀里,其间可桑之野, 民尽居之,可谓至大至庶矣。此诚旷世不可逢之嘉会,而贤者有为之时也。今朝廷公卿大夫 不以此时讲求治具,思所以富民化俗之道,以兴起太平,而一切惟务苟且,见患而后虑,见 灾而后救。此传所谓“毂既破碎,乃大其辐。事已败矣,乃重太息”,其云益乎? 某于阁下无一日之好,论其相知,固已疏矣。然自阁下之来,以说干阁下再矣。某固非 苟有觊于阁下者也。某尝谓大丈夫有学术才谋者,常患时之不遭也;既遭其时,患言之不用 也。今阁下势在朝廷,不可谓时不遭矣;居可言之地,不可谓言不用矣。某故感激而屡干于 左右者,以此。阁下其亮之。某再拜。 (选自《王文公文集》,有删改) 5.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愿毕其说,阁下其择焉 毕:全部 B. 某原其活者,百未有一 原:本来,原本 C. 可谓至大至庶矣 庶:众,众多 D. 以说干阁下再矣 干:求6.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仓廪,文中指仓库中的粮食,古代仓廪是储藏粮食的仓库。 B. 糟糠,文中指共患难的妻子,古代糟糠是指酒糟和谷皮。 C. 五帝,我国上古神话中的五个部落首领,黄帝是其中之一。 D. 毂辐,我国古代车辆的两个构件,毂是车轮中心的圆木。 7. 把文中画线 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当世之人,涵濡盛德,非谓苟且一时之利,以邀浅鲜之功而已。 (2)某尝谓大丈夫有学术才谋者,常患时之不遭也;既遭其时,患言之不用也。 8. 请概括王安石写作本文的原因。 【答案】5. B 6. B 7. (1)当今士人,浸润于仁德之中,不是要为国家兴一时之利,并借此求取浅小的功劳。 (2)我认为,有才学的大丈夫经常担忧的是遭遇不好的时代,遭遇好的时代以后,又担忧自 己不被重用。 8. 国家经常出现灾情;目前国家应对灾情的办法只是一时权宜之法,不是长远之法;现在是 一个大有可为的好时代;龚舍人位居高位,可以起到作用。 【解析】 【5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 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 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B 项,“原”, 结合后面内容“百未有一,而死者白骨已被野矣”分析,译为推测,动词。故选 B。 【6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 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 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B 项,结合文 本内容“敛富民,为饘粥之养,出糟糠之馀”分析可知,“文中指共患难的妻子”错误。指 的是酒糟米糠之类。故选 B。 【7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 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 的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涵濡”,滋润、沉浸;“之”, 助词,的;“以”,连词,来;“邀”,求取;“功”,功劳;“而已”,罢了。(2)“大丈夫 有学术才谋”(定语后置句);“常”,经常;“患”,担忧;“时之不遭也”(宾语前置句);“既”, 已经、……以后;“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用”,被采用、被重用。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 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 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 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 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 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8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信息概括文章要点的能力。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 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概括王安石写作本文的原因,结合“夫水旱者,天时之常 有也。仓廪财用者,国家常不足也。以不足之用,以御常有之水旱,未见其能济焉,甚非治 国养民之术也”分析,国家经常出现灾情,目前国家应对灾情的办法只是一时权宜之法,不 是长远之法;由“某历观古者以还,治日常少,而乱日多。今宋兴百有馀年,四境之远者至 万馀里,其间可桑之野,民尽居之,可谓至大至庶矣”分析可知,现在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好 时代;由“某尝谓大丈夫有学术才谋者,常患时之不遭也;既遭其时,患言之不用也。今阁 下势在朝廷,不可谓时不遭矣;居可言之地,不可谓言不用矣”分析可知,龚舍人位居高位, 可以起到作用。 【点睛】参考译文: 安抚舍人阁下:您前天跟我讲的,不过想计算比较仓库储量多少,劝说富民献出粮食, 来解除百姓一时的匮乏。我想要说的,不是这方面的意思。我愿把意思说完,请您选择些许 有用的。 我曾经听说善于谋划天下大事的人,必定会设置长久的计策,创立非常的功业。当今士 人,浸润于仁德之中,不是要为国家兴一时之利,并借此求取浅小的功劳。水旱灾害是常有 的事,仓储财用国家经常不充足。用不充足的财用来抵御经常发生的水旱灾害,没有见到它 能救助多少,绝对不是治理国家、养育百姓的方法。 自从庆历以来,南北饥荒相连,朝廷大臣、朝野间富有智谋之人无不哀怜,不忍看到百 姓流亡饿死,都在考虑让他们生存下去的办法。他们的方法不过是发放常平仓的粮食,向富户募捐,提供一些稀粥、酒糟米糠之类粗食,以有限的粮食供给无数的灾民。我推测救活的 人百不及一,而饿死者已经白骨遍野了。这只造就了给人恩惠的美名,而没有取得救人祸难 的实际效果。 从前,梁惠王曾经调拨粮食来救饥荒,孟子评论反对这种做法。正是所谓“只有良善的 心愿,不足以治理国家;只有好的办法,也不能自行起作用”。至于治理国家不遵循先王之道, 就是单纯依靠良善的心愿、好的办法而不能将之结合起来的办法。况且五帝、三王之时,可 以称得上极其繁盛兴隆了,也不能保证年年丰收而没有水旱灾害。然而没有受冻挨饿的百姓, 什么原因呢?在上有良善的政策,在下有储藏的防备。我遍观远古以来,太平之日少有,而 混乱之日颇多。而今大宋建国已经一百多年,百姓不知道有战争,四方边境最远的达到万余 里,其间可以耕种的原野,百姓都已居住了,可以称得上最广大、最富庶了。这确实是世所 未有的好时机,贤能的人有所作为的时代。现在朝廷的公卿大夫,不在此时讲求治理国家的 办法,考虑富裕百姓、改善风俗的良策,来创立太平之世,反而只是干些只顾眼前的事,见 到祸患再思考解决办法,见到灾害再考虑拯救措施,这正是《传》所言“车毂已经破碎,才 增大车辐;事情已经不成,再大声叹息”,这样有益吗? 我与您过去不太熟识,若论相知程度,确实太不亲近了。但自从您到来,已经两次麻烦 您向您请教意见了。我对您并没什么个人企图。我曾经说过,有学问技艺才能谋略的大丈夫, 常常忧虑生不逢时,已经遇上明时,又忧虑其言辞不被采用。而今您在朝廷有权力,不能说 不逢时;处于可以建言献策的位置,不能说言辞得不到采用。只是您没有做而已。我有所感 受而情绪激动,屡次向您建言,正因为此。请您明鉴。王安石再拜。 三、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洗竹 王贞白① 道院竹繁教略洗②,鸣琴酌酒看扶疏。 不图结实来双凤,且要长竿钓巨鱼。 锦箨裁冠添散逸,玉芽修馔称清虚 有时记得三天事,自向琅开③节下书。 竹 罗隐篱外清阴接药阑④,晓风交戛⑥碧琅玕。 子猷⑥死后知音少,粉节霜筠谩岁寒。 [注]①王贞白(公元 875 年一一公元 958 年):字有道,号灵溪,信州永丰(今江西省上饶 市广丰区)人。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②略洗:稍加砍除丛竹的繁枝。③琅玕:翠竹的美 称。下文“箱筠”义同。④药阑:即药栏,庭园中芍药花的围栏,亦泛指一般花栏。⑤交戛: 交错缠结。⑥王徽之(公元 38 年——公元 386 年),字子猷,东晋名士、书法家,书圣王羲 之第五子。生性高傲,放诞不羁,时常东游西逛,后来索性辞官,住在山阴。 9. 两诗中“竹”的意象都有哪些作用?请简要概括。 10. 同为咏竹诗,两人所表达的情感态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9. 要点示例:①以竹林之茂密,渲染清幽之气氛;②烘托诗人高雅的志气、节操;③ 作为行文线索,贯串全诗内容。 10. 要点示例: 相同点:①两诗都塑造了竹子 清俊形象,寄托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之情,欣赏竹 林风光,终日相依。②两诗都表现了诗人高雅的志节情趣,寄托了淡泊处世的人生理想,诗人 爱竹成癖,以竹为友。 不同点:王诗要用长竿“钓巨鱼”,暗示他有高远的情怀,渴望有朝一日能报效朝廷,建功立业; 而罗诗则运用典故,表示他更愿意过散淡悠闲的生活。(能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言之成理即 可) 【解析】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具体考查鉴赏意象的作用。分析意象的作用,要注意意象 在氛围、人物刻画、诗歌结构、情感抒发等方面的作用。两首诗都是写竹,是行文线索,贯串 全诗内容;“道院竹繁教略洗”“篱外清阴接药阑”,写竹林之茂密,渲染清幽之气氛;“自 向琅矸节下书”“粉节霜筠漫岁寒”,用竹烘托诗人高雅的志气、节操。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情感主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注释、背景以及注意抓 住诗歌中写景的句子及体现诗人情感的词句来分析。《洗竹》是唐代诗人王贞白所作,表达了 作者具有远大的抱负和高雅的情怀。以竹林之茂密,渲染清幽之气氛,烘托诗人高雅的志气、 节操。作为行文线索,贯串全诗内容。这首诗塑造了竹子的清俊形象,寄托诗人对竹子的喜 爱之情。欣赏竹林风光,终日 相依。表现了诗人高雅的志节情趣,寄托了淡泊处世的人生理 想。诗人爱竹成癖,以竹为友。王诗要用长竿“钓巨鱼”,暗示他有高远的情怀,渴望有朝一 的日能报效朝廷,建功立业。《竹》是唐代诗人罗隐所做,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之情和高雅 的情操。这首诗以竹林之茂密,渲染清幽之气氛。烘托诗人高雅的志气、节操。作为行文线 索,贯串全诗内容。这首诗塑造了竹子的清俊形象,寄托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之情。欣赏竹林 风光,终日相依。表现了诗人高雅的志节情趣,寄托了淡泊处世的人生理想。诗人爱竹成癖, 以竹为 友。罗隐运用典故,表示他更愿意过散淡悠闲的生活。 【点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 感。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 入手,做到知人论世。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 表现的思想感情。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⑥从用 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 文前面的小序和诗文后面的注解。 四、名句名篇默写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6)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7)朽木不可雕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鲜矣仁。(《论语》) 【答案】 (1). 无以至千里 (2). 辩乎荣辱之境 (3).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4). 日月忽其不淹兮 (5). 云归而岩穴暝 (6). 玉盘珍羞直万钱 (7). 粪土之墙不 可圬也 (8). 巧言令色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 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 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至”“辩”“瞬”“暝”“馐”“圬” 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点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 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 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 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 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 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 但得不到分数。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父亲的手指 甫跃辉 尘土飞扬的大路在两个孩子的脚下延伸。路面上,雨天留下的一个个泥坑,让太阳火热 的舌头舔干了。 “你真晓得阿爸的手指掉在什么地方?”许亮再次停下,转身盯着弟弟。 “真的!”许明说. 大路尽头灰蒙蒙的,他们一前一后,后面的人踩着前面人的影子。厚厚的灰尘,在脚下 发出喑哑的扑突声。许亮眼前浮现出父亲痛苦的脸。他感到那张脸很陌生,他使劲回想他熟 悉的父亲的脸。 父亲是个好木匠,爱笑。舅舅教会他如何造出桌椅板凳后,十五岁的父亲就离开村子。 几年后回来,舅舅仍只会造此桌椅板凳,他已是建筑队的师傅了。他们眼里,父亲就是英雄: 头发根根竖立,精神抖擞;那双手宽大有力,兄弟一起也扳不过他一只手。 许亮上学那年,那双大手放下锯子,握住了方向盘,离开了村子。端午,父杀没回来; 中秋,父亲没回来;过年,父亲没回来。他们和母亲常到村口,望着那条通向村外的大路, 大路尽头灰蒙蒙的。直到夏天,父亲回来了,他们没看见汽车。他们问汽车在哪,父亲笑笑。 父亲的大手又握住锯子了。锯齿飞速旋转的刨木机前,父亲咬紧牙关,鼓看腮帮,用胸 口抵住粗重的原木,一步步挨近刨木机, 旋转的锯齿割进原木,火花四溅,锯末纷飞,剌耳 的声音像细铁丝,勒得耳朵热辣辣的。常去建筑队玩耍的两兄弟,张大嘴巴,看看父亲的手 擦着旋转成白亮亮一圈的锯齿推过去,缩回来。 父亲回家后,他们很少看到他笑。一天晚上,许亮从梦里醒来。“下个月?怎么拿得出来?”父亲说。 “总要想想。早晓得,就不去开什么车了。” “好好,我明天就去卖刨木机还钱。” 父亲的笑越来越少了。只有和木匠们聊天,还会炫耀他那双大手。“瞧瞧!哪个木匠有 这样一双手?当木匠的,谁的手指不要断几根?”舅舅就是的,他的右手只剩三个指头…… 以后呢?父亲再不会炫耀他那双大手了吧。 昨天放学回家,母亲说:“你爸的手指给刨木机割掉了。我要和他去医院,他死活不让, 说不过掉了个手指。我怎么放得下心?” “我去!”许亮有点兴奋。 “你敢去?”母亲脸上亮堂了,就如当初给父亲的车灯突然照亮。 “怎么不敢。”他也成了父亲那样的英雄。“不过掉了个手指。”他想像着父亲说话的 样子。 医院。父亲的头发很长了,乱糟糟地趴在他的脑门耳际。见到许亮,父亲努力笑了笑, 两个酒窝裂成两条可怕的伤疤。 “你怎么来了?”父亲的声音落在阴湿静谧的空气里,像水渗入沙子。 “妈跟我说的。”许亮嗫嚅道,“阿爸,我们回家吧。” “你先回去,我今晚……”父亲声音虚弱,嘶嘶地吸着气。 许亮很失望。他原以为父亲不等他说,便会跳下床,扯掉绷带,骑上单车带他回家的…… “总算回啦!”母亲跑过来,“你爸怎么样?医生说什么?有没有好些?” “不过掉了一个手指,阿爸才不在乎,是吧!”许明神气十足,热切地望着哥哥。 “阿爸说没事。”许亮很累,想要尽快摆脱弟弟的目光。晚上睡下后,许明又问了许多 问题. 许亮没有回答,总不能告诉他父亲是胆小鬼吧。 夏天的夜晚,他们只穿一条小短裤,月光在他们光溜溜的小腿上爬动。许亮翻了个身, 仍然睡不着。许明凑到他耳朵边,得意地说:“我晓得阿爸的手指掉在什么地方。” 第二天早上,父亲没回来。中午,父亲没回来。母亲看看许亮,许亮不看她。他不想再 去看父亲了。母亲说:“你再去瞧瞧,咋还不回来?”许亮没法违抗,带着弟弟出了门。 “先去建筑队,找到手指,再到医院,就能让医生接上手指了!”许亮想,这主意不错。 事实上昨天晚上他已经这么想了。 建筑队大院四周堆满木头。刨木机周围干干净净,找不到一丝血迹。他们也没找到父亲 的手指。“你不是说晓得在什么地方吗?”许亮瞪着弟弟,“走吧!”弟弟没动。他们不甘心就这么回去。忽然,有嗡嗡声传来,一只绿头苍蝇,掠过他们眼 前,留下一条绿色的细线。许亮被一种强大而可怕的力量拽着,不由自主地跟上那只苍蝇。 苍蝇钻进废木头堆,他蹲下,趴在地上。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一丝隐约的血腥钻 进鼻孔,他找了一片长长的树皮,往废木堆里扒拉了好半天。苍蝇飞出来,接着跳出一个东 西。 一条粗大的烧焦的虫子。父亲的手指。 “我们把手指带到医院。”许亮说。 “好!但是……谁,谁来拿?”许亮没有接话。 他们把手指留在了建筑队,他们也没去诊所。像打了败仗的士兵,他们踩着自己的影子 回家了。当年父亲的汽车正是从他们脚下的大路开进村子的,候在村口的他们,听到车轮碾 过路面的隆隆声,兴奋地朝声音传来的方向奔跑。突然,车停了,强烈的灯光射向他们。他 们眯起眼睛,明亮的灯光中,父亲朝他们走来,年轻,强壮,高大。 拐进家门,父亲躺在院子里,左手缠着绷带;右手耷拉着,手掌垂下,疲惫、无力。父 亲看见他们,挣扎着坐起,咧了咧嘴,笑了。平淡而宁静的夕阳中,他们站着,和父亲对视 了几秒钟。 许亮的脸渐渐地红了。 (有删改) 12.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A. 小说从许亮兄弟俩寻找“父亲的手指”写起,紧扣题目,制造悬念,既有利于故事的展开, 又使全篇叙事紧凑,重心突出。 B. 小说中几处点染的景物具有象征意味,如“灰蒙蒙的大路”,是人物迷茫心理的外化;父亲 汽车的灯光,则是希望的象征。 C. 小说多处使用对比手法,如父亲失去汽车和手指前后的对比,许亮兄弟俩的对比等,这些 描写为许亮的心理变化提供了依据。 D. 小说反复提到父亲的大手,以及对刨木机高速旋转情景的细致描写,为故事进一步发展埋 下伏笔,体现了作者构思上的匠心。 13. 小说中的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14. 请简要分析许亮心理变化的过程。 【答案】12. C 13. 有进取精神;不甘于做木匠;有责任担当;努力工作还债;坚韧:受 伤后用微笑宽慰家人;断指之后,一人去医院,两处努力笑。 14. 断指之后,父亲表现出来的脆弱,使许亮感到失望;和弟弟去寻找手指的经历,让他意识 到自己的软弱;归家后,父亲挣扎着坐起向他们挤出微笑,使他对父亲又了更深的理解,并 为自己的武断和软弱感到惭愧。 【解析】 【12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 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 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 C 项,“父亲失去汽车和手指前后的对比,许亮兄弟俩的对比等”错误。结合“他不想再去看 父亲了”“许亮没法违抗,带着弟弟出了门”“弟弟没动。他们不甘心就这么回去”“他们 把手指留在了建筑队,他们也没去诊所。像打了败仗的士兵,他们踩着自己的影子回家了”“平 淡而宁静的夕阳中,他们站着,和父亲对视了几秒钟。许亮的脸渐渐地红了”等及兄弟两人 的对话分析可知,文中没有许亮兄弟俩的对比。故选 C。 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 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 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 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 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 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13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 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 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结合“父亲是个好木匠,爱笑。舅舅教会他如何 造出桌椅板凳后,十五岁的父亲就离开村子。几年后回来,舅舅仍只会造此桌椅板凳,他已 是建筑队的师傅了”分析可知,父亲有进取精神,不甘于做木匠;结合“直到夏天,父亲回 来了,他们没看见汽车。他们问汽车在哪,父亲笑笑”“父亲的大手又握住锯子了。锯齿飞 速旋转的刨木机前,父亲咬紧牙关,鼓看腮帮,用胸口抵住粗重的原木,一步步挨近刨木机, 旋转的锯齿割进原木,火花四溅,锯末纷飞,剌耳的声音像细铁丝,勒得耳朵热辣辣的。常 去建筑队玩耍的两兄弟,张大嘴巴,看看父亲的手擦着旋转成白亮亮一圈的锯齿推过去,缩 回来”“父亲回家后,他们很少看到他笑。一天晚上,许亮从梦里醒来……我明天就去卖刨木机还钱”等分析可知,父亲有责任担当,努力工作还债;结合“见到许亮,父亲努力笑了 笑,两个酒窝裂成两条可怕的伤疤”“拐进家门,父亲躺在院子里,左手缠着绷带;右手耷 拉着,手掌垂下,疲惫、无力。父亲看见他们,挣扎着坐起,咧了咧嘴,笑了”等分析可知, 父亲受伤后仍然努力笑,写出了父亲的坚韧。 14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情节的概括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 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分条作答。结合“许亮眼前浮现出父亲痛苦的脸。他 感到那张脸很陌生,他使劲回想他熟悉的父亲的脸”“父亲的头发很长了,乱糟糟地趴在他 的脑门耳际。见到许亮,父亲努力笑了笑,两个酒窝裂成两条可怕的伤疤”“父亲声音虚弱, 嘶嘶地吸着气。许亮很失望。他原以为父亲不等他说,便会跳下床,扯掉绷带,骑上单车带 他回家的……”等分析可知,断指之后,父亲表现出来的脆弱,使许亮感到失望;结合“他 不想再去看父亲了……许亮没法违抗,带着弟弟出了门”“有嗡嗡声传来,一只绿头苍蝇, 掠过他们眼前,留下一条绿色的细……堆里扒拉了好半天。苍蝇飞出来,接着跳出一个东 西”“好!但是……谁,谁来拿?”“他们把手指留在了建筑队,他们也没去诊所。像打了 败仗的士兵,他们踩着自己的影子回家了”等分析,和弟弟去寻找手指的经历,让他意识到 自己的软弱;结合“他们眯起眼睛,明亮的灯光中,父亲朝他们走来,年轻,强壮,高大”“父 亲看见他们,挣扎着坐起,咧了咧嘴,笑了。平淡而宁静的夕阳中,他们站着,和父亲对视 了几秒钟。许亮的脸渐渐地红了”等分析可知,归家后,他对父亲又了更深的理解,并为自 己的想法和行为感到惭愧。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风格乃文学之大体 郭宏安 《列子》中讲到,秦穆公要找一匹千里马,伯乐推荐的九方皋,说马已找到,是一匹黄 色的母马,而秦穆公看到的是一匹黑色的公马,秦穆公不悦,伯乐则大喜,说,九方皋相马, “得其精而忘其粗,见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 视”。事实证明,这匹马果然是匹千里马。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文学翻译和翻译批评,当我们对文学译本进行欣赏和评判时,难道不 应该力争做一个九方皋那样的人吗?“得其精而忘其粗,见其内而忘其外”,所求者,此之谓 【也。 从事文学翻译以及翻译批评的人,能够从九方皋身上获得的启发是:判断译本的优劣, 就要看它是否表现了原作的精气神,而不只是看译本的语句词汇是否与原作一一对应,是否 严格正确、准确或精确。所谓原作的精气神乃是其“原有的风味”(钱锺书语),即风格。风 格者何?岂非“绝尘弭迹”者乎!译作传达原作的风格做到铢两悉称,是不可能的,但是尽 力传达,努力做到惟妙惟肖,则是可能的,这就要求译者准确地感觉、体会到原作的风格, 并且能够用汉语加以正确表达,这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也是全面落实“信、达、雅” 的结果。风格是贯穿原作的一股气势,或刚或柔,或动或静,或显或隐,精气神是也,例如 夏多布里昂的华美,斯丹达尔的简枯,波德莱尔的阴冷,加缪的冷静……这股气势同样应该 在译文中显现。至于细节上的瑕疵,在这种风格气势的统领下,是不难纠正的。 许多名著往往有几处瑕疵,不害其为名著,这是因为有风格的存在。唐韦庄说:“班、 张、屈、宋,亦有芜辞,沈、谢、应、刘,犹多累句。”这是中国古人衡文评诗时的基本态 度,即采取了瑕不掩瑜的立场。还是清沈宗骞说得明白:“每见古人所作,细按其尺寸交搭 处不无小误,而一毫无损于大体,可知意思笔墨已得,余便易易矣。亦有院体稿本,竟能无 纤毫小病,而鉴赏家反不甚重,更知论画者首须大体。” 沈宗骞所说的鉴赏家正是我所说的文学翻译批评家,前者面对的是想象力对现实世界的 加工和改造,而后者面对的是想象力和想象力的产品。如果让一位文学翻译批评家评论傅雷 译的《高老头》,他是着眼于风格,还是细节?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版的《高 老头》中,傅雷把“鸡”译成了“鸭”,只能说不留神犯了一个小错,无关宏旨。像这类小错 可以纠正和避免,但并不影响《高老头》被看作是准确传达了原作风格的一部优秀译作,正 如批评家李健吾所说:“巴尔扎克的庞大段落,在他是气魄,是气势,是酣畅……”傅雷译 的《高老头》的风格,庶几近之。一位文学翻译批评家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译品的风格上,要 独具只眼,看出作品整体的美。 细节不可滥用。因为整体的美并不必然建立在细节的精确之上,有时候过于追逐细节的 完美,以至于失去创造的活力,那就得不偿失了。法国 19 世纪的大批评家波德莱尔对整体与 细节的关系有过十分精彩的论述,例如他毫不犹豫地赞同德拉克洛瓦“为整体而牺牲细节”, 因为后者“唯恐因作业更清晰更好看而产生的疲劳减弱他的思想活力”。当然,细节的错误仍 然是错误,当它危及整体的美的时候,就必须毫不留情地指出来。 选自(《人民日报》2018 年 11 月 30 日 24 版) 15.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品的风格,即是本文作者所强调的“得其精而忘其粗,见其内而忘其外”中的“精”与 “内”。 B. 判断译本的优劣,要看译本的语句词汇是否忠实原作、是否准确,更要看它是否表现了原 作的精气神。 C. 名家作品也有细节的不足,如夏多布里昂过于华美,斯丹达尔过于简枯,波德莱尔过于阴 冷,加缪过于冷静。 D. 译者对原作风格把握不准,即使词句译得很精准,也不能说是全面落实了翻译工作的“信、 达、雅”的要求。 16.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大量地使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体现出其丰厚的学养和开阔的眼界。 B. 举例论证注意了详略得当,既有多例的排比列举,也有对一例的深入分析。 C. 引用沈宗骞的话是为了论证文学翻译批评家应着眼于整体风格而不是细节。 D. 作者在论证评论诗文应采取瑕不掩瑜立场后,接着论证文学翻译家也应如此。 17. 对翻译作品,作者为什么特别看重风格的准确传达而不纠结于细节的瑕疵? 【答案】15. C 16. D 17. ①风格是原作的精气神,决定作品整体美;②有风格在,细节的瑕疵往往是无关宏旨的; ③滥用细节,(过分追求细节)常常会失去创造的活力。 【解析】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 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 一项”,C 项,“夏多布里昂过于华美,斯丹达尔过于简枯,波德莱尔过于阴冷,加缪过于冷 静”是指各家各自的风格特征,而非细节的不足。故选 C。 【16 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 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 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目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项, “文学翻译家”说法错误,应是“文学翻译批评家”,故选 D。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筛选信息时要有目标意识。审读题干要求“对翻译作品,作者为什么特别看重风格的准确传 达而不纠结于细节的瑕疵?” “判断译本的优劣,就要看它是否表现了原作的精气神,而不 只是看译本的语句词汇是否与原作一一对应,是否严格正确、准确或精确。 ”依据第三段可 知“风格是原作的精气神,决定作品整体美”;第四、五段“许多名著往往有几处瑕疵,不害 其为名著,这是因为有风格的存在”可概括为“有风格在,细节的瑕疵往往是无关宏旨的”; 第六段概括为滥用细节,(过分追求细节)常常会失去创造的活力。 【点睛】第一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 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 同时还要注意选项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 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推断不夸大不缩小, 不无中生有。 七、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他身处这个世界,但不属于它” 宋宇 在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百年诞辰之际,译林出版社出齐了他现有的四部作品。作家之 子兼塞林格基金会负责人马特·塞林格先生第一次来到中国,造访了五座城市。 塞林格后半生竭尽全力地求取清静,反而每每事与愿违。1951 年,他因《麦田里的守望 者》出版而声名鹊起。1953 年,迷人的短篇小说集《九故事》面世,他搬离家乡纽约,前往 东北部新罕布什尔州的山区隐居。从 34 岁到 91 岁,他都定居在小镇科尼什。 对于自己的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塞林格是极为抵触的。“媒体、读者从维基百科或传 记里读到的,离真实的塞林格非常遥远。”马特从今年起开始向公众回忆父亲,他不喜欢做 父亲的代言人,但必须如此,“真正了解他的人,包含我在内,可能只有三四个”。塞林格经 常说:“所有你们想知道的关于我的事情,都在我的作品里。” 马特亲眼见到塞林格逃避名利和纷扰。“我相信其实他只享受了一天,但是他完全看透 了出名这件事的本质,他甚至后悔自己有 24 小时感觉自己成了名人。虽然如此,他还是一直 挣扎自己应不应该或要不要继续发表。”他回忆道。塞林格从 1965 年后就不再发表作品,1980 年后再也不接受采访。他一度想再出版一本书,终究没了下文。 “塞林格认为作家与读者的关系非常神圣而伟大。他觉得,如果能以匿名形式发表,如果能隐居在不公开的环境里,作品秘密地发表,没人知道他住在哪儿的话,他可能会一直发 表作品。”马特说,隐居中的塞林格每天都写作五个小时,自己已经花近十年功夫整理,有 些“素材”即将出版。 1974 年,因散见于杂志的早期作品被疑似加州伯克利大学生自行编印成选集,塞林格愤 而打破沉默,罕见地通过《纽约时报》发声:“我从来不想出版它们,我想让它们完完全全 地自然死亡……我不是想掩藏年轻时的笨拙,只是认为它们不值得出版。”“有些故事、我 的财产被偷走了。”塞林格原计划只说一两分钟,结果滔滔不绝地申诉下去,“有些人占有 了它们,这是非法行为,是不正当的。设想一下,你特别喜欢一件外套,结果别人从你衣橱 里偷走了。这就是我的感觉。”“出版是对我隐私的严重侵扰。我喜欢写,热爱写,但只为 我自己和我的快乐而写。”塞林格一次又一次靠打官司维护自己的权利和隐私,但外界的好 奇目光始终没有消失。 1941 年 11 月,从军前夕的塞林格与玛乔丽·希尔德通信过几年。一封信里,他请她在即 将出版的《纽约客》杂志寻找自己的新作,评价“霍尔顿系列的第一篇故事”。此前,希尔德 一直在《时尚先生》和《科利尔》等杂志上阅读他最早的短篇故事。塞林格推荐了《了不起 的盖茨比》和海明威的作品,还提及自己写了小说《哈里·耶稣》,并夸口:“这本书绝对会 撕裂这个国家的心脏……并用一个新的、更宝贵的器官替代。” 从战场归来后,塞林格实现了“霍尔顿”渴望的逃离和隐居。他感到被当地学校的校报 记者欺骗,校报记者把这篇难得的访谈交给了更大的报纸。他在自己的农场周围圈上栅栏, 那个活泼和充满未知的年轻人藏了起来。他远离世界,世界似乎也逐渐远去。 “我父亲并不相信所谓现实生活,他更相信二元论的观点,一切都是虚幻,一切都是梦 境。可能这些梦境让人温暖或者快乐,但是他其实一直追求的是他心中认为的那个现实。” 马特相信,安静的环境更利于塞林格探索,“他喜欢看到松树生长的地方,看下雪的地方, 下雪的过程。”镇民们尊重塞林格的意愿,他们为不请自来的拜访者指路时,往往把他们骗 去杂草丛。他们看着大作家购物、进餐、买报纸,并不惊扰他。2010 年 1 月 27 日,塞林格去 世。马特代表家人发表了声明: “塞林格说过,他身处这个世界,但不属于它。他的身体离去了,但家人希望他依然与 那些他热爱的人同在,无论是宗教或历史人物,私人朋友或小说角色。” (选自《南方周末》2019 年 3 月 28 日,有删改) 18.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塞林格为逃避名利和纷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放弃了发表作品,甚至一度放弃写作。B. 加州伯克利大学学生疑似未经允许编印塞林格的作品,作家对此发声表达不满。 C. 虽然塞林格极力回避大众的关注,维护自己的隐私,但外界的注视始终没有中断过。 D. 出于对作家意愿 尊重,小镇居民给予了塞林格配合与支持,帮助作家排除外界干扰。 19.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马特·塞林格开始向公众回忆父亲,此举有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塞林格及其作品。 B. 塞林格后半生有意和人群保持距离,这也导致了真正了解作家的人寥寥无几。 C. 1980 年后塞林格再不接受采访,主要是因为此前有一段非常不愉快的采访经历。 D. 1941 年塞林格参军前与希尔德的通信表明,年轻的作家对自己的作品充满自信。 20. “他身处这个世界,但不属于它”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概括。 【答案】18. A 19. C 20.名利观:逃避名利和纷扰;生活态度:选择隐居,远离媒体人群;写作观:重视其隐私性, 渴望匿名写作、为自己写作,拒绝改编自己的作品;世界观:不相信现实生活,追求自己心 中的现实。 【解析】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审清题干的要求,要注 意仔细比对文本内容和选项内容的差异。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 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 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 A,“甚至一度放弃写作”说法有误。从原文内容可以看出: 马特说,隐居中的塞林格每天都写作五个小时,自己已经花近十年功夫整理,有些“素材” 即将出版。故选 A。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认真审题,注意把握文本 内容和选项的细微差别。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 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 最后进行辨析。选项 C,“主要是因为此前有一段非常不愉快的采访经历”强加因果,根据 “1980 年后再也不接受采访。他一度想再出版一本书,终究没了下文”,不接受采访,是作家 自己的选择,不完全因为他人影响。故选 C。 【20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筛选、概括、分析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从以下答题 的角度入手,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 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 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 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 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如此题的题干 是“他身处这个世界,但不属于它”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根据对题干的把握和对文本内容 的理解,以下内容可供考生筛选和整合:马特亲眼见到塞林格逃避名利和纷扰。塞林格从 1965 年后就不再发表作品,1980 年后再也不接受采访。他一度想再出版一本书,终究没了下文。 新罕布什尔州的山区隐居。从 34 岁到 91 岁,他都定居在小镇科尼什。他觉得,如果能以匿 名形式发表,如果能隐居在不公开的环境里,作品秘密地发表,没人知道他住在哪儿的话, 他可能会一直发表作品。我父亲并不相信所谓现实生活,他更相信二元论的观点,一切都是 虚幻,一切都是梦境。可能这些梦境让人温暖或者快乐,但是他其实一直追求的是他心中认 为的那个现实。可见他的名利观、生活态度、写作观、世界观都与别人不同。 【点睛】人物传记的题目从题型看基本是两个选择题和一个简答题,考核的重点从内容的角 度有文中的信息筛选与整合,传主的性格品质的概括和分析,文中作者的观点的概括和评价, 对文中的内容做个性化的解读等内容,从形式的角度有文章的材料组织特征,文中的艺术手 法和语言的风格等。此题考核两个选择题和一个简答题,选择题分别考核信息筛选和人物的 性格特征的概括和分析,简答题考核对作者的观点进行分析。 八、作文 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土,地之吐生物者也。——《说文解字》 土里生长的不只是庄稼,还有习俗、文化……——《乡土中国》 【答案】难舍乡土情 忘不了,无论何时,身在何处,永远忘不了我的家乡,忘不了那做梦都能使我笑醒的土泥巴! 小时候,小伙伴们最好的玩具不是变形金刚,遥控车……而是在有些人看起来脏脏的泥巴, 最有趣的事就是和小伙伴们一起捏泥巴,捏出各种各样的造型:国王、大臣和将军,当然少 不了战车和士兵。于是,一场激烈的战争上演了。夕阳下,灰头土脸的我被妈妈拎着耳朵拽 回家,每当想起那时妈妈翻出我口袋的泥人时生气的表情,我就一阵心悸伴着丝丝惭愧。 后来,随父母到了外地,刚到时,处处都不适宜。特别是那段……腹泻的时间。医生开的药,没有半点作用,焦急的妈妈听得同乡人的建议,托人从老家捎来了些土,按土方服下,却也 神奇,不过两天,就能痛快的吃东西了。 虽然那时在外地,但我时刻魂牵故里,想念陪我长大的乡土。每逢长假,我总央求父母带我 回老家,因为,在他乡的夜晚,我总能感受到血脉相连的乡土的呼唤:归来吧,归来…… 然而,刻在我记忆里的,却是那年的洪灾:河堤终于无法牵强住汹涌的河水,人们在河堤决 口的紧急情况下,赶快从田里挖来大量泥土,装入布袋,不断地放在决口处,堵截住汹涌而 出的洪水。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在那一瞬间,我恍惚间看到一个身影,无谓的面对洪水,神 色坚定地矗在那里,即使躯体已经破损,却战意不减,不知怎么的,我竟想起了解放军那英 姿飒爽的姿态。 雨过天晴,朴实的泥土送上丰硕的果实,以慰人们心中的惊骇。看着乡民们洋溢着的欢乐笑 脸,泥土陶醉成一片嫣红…… 有人厌烦下雨时泥土的“脏”,我却爱它对鞋底的黏,走在滑腻的乡间小道上,享受着泥土对 鞋底的亲昵,酥酥小雨落于发间,一阵清凉。 无论何时,乡土总是一成不变的朴实,憨厚。即使有时你撞到它,它只会轻轻将你接住,而 不似在水泥地上,留下深刻的痛。 乡土的朴实酝酿出乡人的善良,岁月变迁,不变的是家乡的情。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写作能力,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较为简单,共两句话,材料的第一句话“土, 地之吐生物者也”,是关于“土”的基本解释,也是作文立意的逻辑起点。这一基本内涵,应 该贯穿本次写作始终。材料的第二句话是对第一句话的申发,目的在于帮助考生开阔视野, 拓展思路:土生万物,土创文明,土蕴情感等。材料中的“土”是正面的、积极的、正能量 的物象,立意不能偏离这一理解。作为核心要素,凡是能紧扣土地的承载、孕育、根基等特 质为文的,都视为切题。不同的文体可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记叙文,躲不开的乡愁;在亲情 的土壤中成长发展(亲情);记叙家乡的风俗文化,表现对家乡的赞美,人情美,人性美;记 叙一次与土地有关的故事;记叙人们对土地态度的变化,反映人们观念的变化。议论文:注 重基础(根基);土地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美德;土地是中国文化的根;中国人的土 地情结;土地为我们提供了衣食,养育了万物,我们应该对这一片土地永怀敬畏感恩之心; 反思人们对待土地的态度。散文:赞美土地;抒写乡愁;探寻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土地意识。 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文明;鲜明的地域特点哺育了灿烂的特色文化。重点注意,材料中的表述 看似围绕“土”展开,切不可狭义理解为只能写“土”。写作时可以扩大视野,提升层次,如写农村发展、经济建设、民生工程、文化发展、文明进步等领域,这样不仅有利于展示写作 个性,也 能体现命题人立德树人、弘扬正面价值观的初衷。 【点睛】多则材料作文,首先要分析材料的性质是相同或相反,如果相同,就从同一的角度 立意,如果相反,首先提炼观点,可以选取其中的一个进行立意,最好是对事物的两个方面 进行辩证的分析,这样文章会显得深刻、全面,能够一分为二的看问题。立意时首先抓住材 料中的词语,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这道作文题属于相同的方面,注意抓住“土”的内涵立 意即可。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