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专题限时训练1-4-9遗传的变异、育种和进化(Word版带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专题限时训练1-4-9遗传的变异、育种和进化(Word版带解析)

ID:238281

大小:413.35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2-14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都会导致基因突变 B.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C.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 D.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得到的个体都是二倍体 答案:B 2.(2019·广东深圳二模)黄色小鼠(AA)与黑色小鼠(aa)杂交,产生的 F 1(Aa)不同个 体出现了不同体色。研究表明,不同体色的小鼠 A 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但 A 基 因上二核苷酸(CpG)胞嘧啶有不同程度的甲基化(如图)现象出现,甲基化不影响基 因 DNA 复制。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F1 个体体色的差异与 A 基因甲基化程度有关 B.甲基化可能影响 RNA 聚合酶与该基因的结合 C.碱基甲基化不影响碱基互补配对过程 D.甲基化是引起基因突变的常见方式 答案:D 3.如图所示为一对夫妇及其智障儿子细胞中的两对染色体,造成儿子异常的根本 原因是(不考虑受精和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任何情况下造成)(  ) A.父亲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突变 B.母亲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突变 C.母亲染色体发生缺失 D.母亲染色体发生易位 答案:D4.果蝇灰体对黄体为显性,相关基因 E、e 位于 X 染色体上。用 X 射线处理一只 灰体雄蝇,然后将其与黄体雌蝇杂交,数千只子代(F1)中出现一只灰体雄蝇。检测 发现,这只灰体雄蝇 Y 染色体上多了一段带有 E 基因的片段。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亲代灰体雄蝇的变异发生在胚胎时期 B.实验结果说明突变具有低频性 C.F1 中灰体雄蝇的出现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 D.F1 灰体雄蝇与黄体雌蝇交配,后代雄蝇都是灰体 答案:A 5.(2019·四川宜宾二诊)果蝇种群中某个体 X 染色体上增加了一个相同片段,使其 复眼由椭圆形变成条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变异属于基因突变,产生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该条形眼果蝇与正常椭圆形眼果蝇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 C.该条形眼果蝇含有的基因种类数与基因库中的相同 D.该条形眼果蝇在自然选择过程中可能会被淘汰 解析:果蝇种群中某个体 X 染色体上增加了一个相同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不是基因突变,A 错误;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该变异不一定引起生殖 隔离,B 错误;基因库是指种群中全部个体的所有基因,一个个体不一定含有基因 库中的所有基因的种类,C 错误;该变异产生新性状,若不适应环境,可能会在自 然选择过程中被淘汰,D 正确。 答案:D 6.六倍体的普通小麦体细胞含 42 条染色体,用紫外线处理小麦种子后,筛选出 一株抗锈病的植株 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 占 5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自交后代无性状分离 B.单倍体植株的体细胞中有 3 个染色体组,最多时含有 42 条染色体 C.植株 X 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 D.紫外线诱发的突变,决定小麦向抗病的方向进化 解析: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都是单倍体,单倍体高度不育,A 错误。 由题意可知,抗锈病的植株 X 的体细胞含 6 个染色体组、42 条染色体,单倍体植株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及染色体数目都是植株 X 体细胞中的一半,即含有 3 个 染色体组、21 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成为子染色体,导致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含有 42 条染色体,B 正确。 植株 X 连续自交过程中,因不抗病的植株逐代被淘汰,导致不抗病基因的频率逐 渐降低,抗病基因的频率逐渐升高,进而引起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升高,C 错 误。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诱发产生的基因突变是随机的,不能决定小麦的进 化方向,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自然选择,D 错误。 答案:B 7.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工诱变育种可提高突变率,但不一定出现人们所需要的性状 B.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的主要原理相同 C.单倍体育种过程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才能得到可育植株 D.马和驴杂交的后代骡是不育的二倍体,而雄蜂是可育的单倍体 解析:进行单倍体育种时,先经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 理得到可育植株。 答案:C 8.如图为选育低植酸抗病水稻品种的过程。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基因控制, 并独立遗传。则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育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B.题图中育种过程,需从 F2 开始选育 C.经筛选淘汰后,在选留的植株中低植酸抗病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 1/9D.选留植株经一代自交留种,即为低植酸抗病性状稳定的品种 解析:该育种方法为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根据题图育种过程,F1 自交 子代中,所需植株在 F2 中出现,所以应从 F2 开始筛选。从题图可以看出,低植酸 抗病是双显性(在 F2 中占 9/16),经筛选淘汰后,在选留的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 例是 1/9。因为低植酸抗病是双显性,所以选留植株一代自交获得的种子基因型有 多种,需再进行种植筛选才能获得低植酸抗病性状稳定的品种。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9.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受独立遗传的三对基因(用 D 和 d、I 和 i 以及 R 和 r 表示) 控制。基因控制花色色素合成的途径如图所示。 (1)正常情况下,图甲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种。某正常红花植株自交后代 出现了两种表现型,子代中表现型的比例为________。 (2)对 R 与 r 基因的 mRNA 进行研究,发现其末端序列存在差异,如图乙所示。二 者编码的氨基酸在数量上相差________个(起始密码子位置相同,UAA、UAG 与 UGA 为终止密码子)。 (3)基因型为 iiDdRr 的花芽中,出现基因型为 iiDdr 的一部分细胞,其发育形成的 花呈________色,该变异是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 果。 解析:(1)由题图甲可推知: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iiD_R_,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 为 I_____、iiD_rr、iiddR_、iiddrr。正常情况下,题图甲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4 种。某正常红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了两种表现型,则该植株可能为 iiDDRr 或 iiDdRR 或 iiDdRr,子代中表现型的比例为 3∶1 或 9∶7。(2)从 R 与 r 基因的 mRNA 末端序列可以看出,R 的 mRNA 上终止密码子在第 6 个密码子位置,而 r 的 mRNA 上终止密码子在第 2 个密码子位置,所以二者编码的氨基酸在数量上相 差 4 个,其直接原因是 r 的 mRNA 上终止密码子位置靠前。(3)由题图甲可知,基 因型为 iiDdr 的细胞能合成白色物质 2,所以其发育形成的花呈白色,该变异是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染色体数目变异或染色体结构缺失的结果。 答案:(1)4 3∶1 或 9∶7(1∶3 或 7∶9) (2)4 (3)白 染色体数目变异或染色体 结构缺失 10.如图表示培育小麦的几种育种方式,纯种高秆抗锈病植株基因型为 DDRR, 纯种矮秆不抗锈病植株基因型为 ddrr,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据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图 中 植 株 A 培 育 的 方 法 是 _______________ , 将 亲 本 杂 交 的 目 的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植株 B 的培育运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3)植株 C 需要染色体加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诱导 染色体加倍的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植株 A 的培育方法是杂交育种,第一步需要将亲本杂交,使相关的基因 集中到 F1 上,但 F1 未表现出所需性状,自交的目的就是使 F1 发生基因重组,在 F2 中出现所需性状(矮秆抗锈病)植株。(2)植株 B 的培育方法是诱变育种,其原理是 基因突变。(3)植株 C 是单倍体,由于细胞中的染色体组为一个,所以不能正常进 行减数分裂,个体不可育,为了使单倍体获得可育性,可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 幼苗,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1)杂交育种 将位于两个亲本中的矮秆基因和抗锈病基因集中到 F1 上 通 过基因重组使 F2 中出现矮秆抗锈病植株 (2)基因突变 (3)植株 C 中只有一个染 色体组,不能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不可育) 利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 C 11.小鼠是遗传学研究常用的实验材料,如图甲是正常小鼠的基因分布图,图乙、 丙、丁表示种群中的变异类型。已知缺少整条染色体的生殖细胞致死但其所在个 体不致死,其他变异类型均不致死。又知Ⅱ号染色体上:A(黑色)对 a(黄色)、B(体 重)对 b(体轻)为显性,Ⅴ号常染色体上:C(抗病)对 c(不抗病)为显性。请回答:(1)若只研究两对同源染色体的遗传,自然情况下具有图甲所示基因型的雌雄个体 交配,得到的黑色抗病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_______。体轻且抗病的个体 中杂合子占________。 (2) 与 图 甲 所 示 染 色 体 相 比 , 图 乙 、 丙 、 丁 代 表 的 变 异 类 型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图丁代表的变异发生于________分裂中。 (3)若不考虑交叉互换,图乙所示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型及比例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只研究一对等位基因 C、c 的遗传,图丙细胞所在个体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 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研究 A、a 与 C、c 的遗传,则基因型如图甲、丁的个体交配,预计子代的表 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据题图分析,题图乙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缺失,题图丙、丁属于染色体数 目变异,因为缺少整条染色体的生殖细胞致死,故题图丁代表的变异发生于有丝 分裂。C、c、c 所在三条染色体属于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时任意两条配对后分离, 另一条随机分配到其中的一极,因此存在两种情况:cc 分到同一极,C 分到另一 极,产生的配子为 2 个 cc、2 个 C,同理 C、c 分到同一极,c 分到另一极,产生 的配子为 4 个 Cc、4 个 c,故产生的配子为 Cc∶cc∶C∶c=4∶2∶2∶4,因此通 过测交,后代为 Ccc∶ccc∶Cc∶cc=4∶2∶2∶4,表现型比例为抗病∶不抗病=1∶ 1。若只研究 A、a 与 C、c 的遗传,基因型如题图甲的个体能产生 4 种类型的配子 且比例为 1∶1∶1∶1,基因型如题图丁的个体能产生 2 种类型的配子:AC∶aC= 1∶1,随机结合后子代中黑色抗病∶黄色抗病=3∶1。 答案:(1)1/9 2/3 (2)染色体变异 有丝 (3)ABC∶ABc∶aC∶ac=1∶1∶1∶1 (4)抗病∶不抗病=1∶1 (5)黑色抗病∶黄色抗病=3∶1 一、选择题 1.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情况,对这两种情况及其结果 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图甲分裂的结果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变异 ②图乙分裂会导致基因突变 ③图甲 中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④图乙的子细胞中有染色体片段重复与缺失的现象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2.二倍体植物甲(2N=10)和二倍体植物乙(2n=10)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 F1 不育。 用物理撞击的方法使 F1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整套的染色体分配到同一个次级精 (卵)母细胞中,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再让这样的雌雄配子结合,产生 F2。下列有 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甲和乙能进行有性杂交,说明它们属于同种生物 B.F1 为四倍体,具有的染色体数目为(N+n) C.若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 F1 幼苗,则长成的植株是可育的 D.用物理撞击的方法使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产生的 F2 为二倍体 答案:C 3.(2018·永州二模)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 A.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的个体,而且是个体的表现型 B.有性生殖的出现明显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 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一定会导致生物进化 D.三倍体无子西瓜是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而形成的新物种 答案:D 4.紫罗兰单瓣花(A)对重单瓣花(a)为显性。图示为一变异品系,A 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缺失了一片段(如图所示),该变异不影响 A 基因的功能。发生变异的个体中, 含缺失染色体的雄配子不育,但含缺失染色体的雌配子可育。现将该个体自交, 子代单瓣花与重单瓣花的分离比为(  ) A.1∶1 B.1∶0 C.2∶1 D.3∶1 答案:A 5.果蝇的体色中灰身对黑身为显性,分别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 B 和 b 基因控制, 不含该等位基因的个体无法发育。如图为果蝇培育和杂交实验的示意图,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  ) A.乙属于诱变育种得到的染色体变异个体 B.筛选①可用光学显微镜,筛选②可不用 C.F1 中有 1/2 果蝇的细胞含有异常染色体 D.F2 中灰身果蝇∶黑身果蝇的比例为 2∶1 答案:C 6.(2018·安徽合肥二模)在某基因型为 AA 的二倍体水稻根尖中,发现了一个如图 所示的细胞(图中Ⅰ、Ⅱ表示该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其他染色体均正常),以下分析 合理的是(  ) A.a 基因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其亲代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B.该细胞一定发生了染色体变异,一定没有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 C.该细胞产生的各项变异均可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进行观察D.该细胞的变异均为可遗传变异,都可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 解析:水稻根尖细胞进行有丝分裂,a 基因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有丝分裂过程中发生 了基因突变,A 错误;细胞中Ⅱ号染色体有 3 条,一定发生了染色体变异,基因 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 正确;基因突变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进 行观察,C 错误;水稻根尖细胞是体细胞,发生的变异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 D 错误。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7.为研究兔毛色和体形的遗传,现让一只白化正常兔和一只比利时正常兔杂交, F1 均表现为野鼠色正常兔。让 F1 中的某只雌兔与 F1 中的雄兔多次生育,所生子代 统计如表: 雌兔 雄兔 F2 表现型 及比例 9 野鼠色正常兔∶3 比利时 正常兔∶4 白化正常兔 9 野鼠色正常兔∶9 野鼠色侏儒 兔∶3 比利时正常兔∶3 比利时 侏儒兔∶4 白化正常兔∶4 白化 侏儒兔 (1)根据此实验过程和结果可推测,毛色性状由位于________对染色体上的基因控 制。 (2)若让 F2 中的白化兔随机交配,得到的 F3 的表现型为________。若让 F2 中的比 利时兔随机交配,得到的 F3 中比利时兔所占比例为________。 (3)若纯合野鼠色兔的基因型为 AABB,a 基因纯合能阻碍各种色素的合成。现取 F2 中的一只白化雄兔与多只比利时雌兔交配,发现某只雌兔多次生育所产的子代有 野鼠色兔、淡色青紫蓝兔、比利时兔和淡色比利时兔,且比例为 1∶1∶1∶1。研 究发现,淡色兔体内含有淡化色素的基因 a+,该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染色体上。 兔的多种毛色变异的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2 中白化雌兔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种。为了多得到观赏性的白化侏儒兔(侏儒 由 E、e 基因控制),应让已得的白化侏儒雄兔与 F2 中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的 雌兔杂交。 解析:(1)根据 F2 表现型及比例可知,F2 雌雄兔中毛色性状均为野鼠色∶比利时∶白化=9∶3∶4,是 9∶3∶3∶1 的变形,可推知毛色性状由位于 2 对染色体上的 基因控制。(2)假设控制毛色性状的基因用 A、a 和 B、b 表示,则 F2 中白化兔的基 因型为 A_bb(或 aaB_)和 aabb,所以若让 F2 中白化兔随机交配,得到的 F3 的表现 型为白化兔_ _bb(或 aa_ _);F2 中比利时兔基因型为 A_bb(或 aaB_),则比利时兔中 AAbb(或 aaBB)占 1/3,Aabb(或 aaBb)占 2/3,若让 F2 中的比利时兔随机交配,得 到的 F3 中比利时兔所占比例为 1-1/4×2/3×2/3=8/9。(3)淡色兔体内含有的淡化 色素的基因 a+首次出现,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因为后代中的毛色表现与兔的 性别无关,所以可推知该基因最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兔的多种毛色变异的来源 是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纯合野鼠色兔的基因型为 AABB,a 基因纯合能阻碍各种 色素的合成,可推知 F2 中白化雄兔的大致基因型为 aaB_,比利时雌兔的大致基因 型为 A_bb,某只雌兔多次生育所产的子代有野鼠色兔、淡色青紫蓝兔、比利时兔 和淡色比利时兔,且比例为 1∶1∶1∶1,且淡色兔体内含有淡化色素的基因 a+, 可进一步推知 F2 中白化雄兔的基因型为 aaBb,比利时雌兔的基因型为 Aa+bb。(4) 根据题意可知,F2 中的雌兔均为正常兔,雄兔中一半为正常兔、一半为侏儒兔, 说明侏儒性状为隐性性状,控制侏儒性状的基因 e 位于 X 染色体上。F2 中的白化 雌 兔 ( 正 常 兔 ) 的 基 因 型 有 aaBBXEXE 、 aaBbXEXE 、 aabbXEXE 、 aaBBXEXe 、 aaBbXEXe、aabbXEXe,共 6 种;为了多得到观赏性的白化侏儒兔,应让已得的白 化侏儒雄兔(aaB_XeY)与 F2 中基因型为 aaBBXEXe、aaBbXEXe、aabbXEXe 的雌兔杂 交。 答案:(1)2 (2)全为白化兔 8/9 (3)常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4)6 aaBBXEXe、 aaBbXEXe、aabbXEXe 8.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的抗病(A)对易感病(a)为显性,高茎(B)对矮茎(b)为显性, 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两株植物杂交,F 1 中抗病矮茎出现的概率为 3/8,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2)让纯种抗病高茎植株与纯种易感病矮茎植株杂交得 F1,F1 自交时,若含 a 基因 的花粉有一半死亡,则 F2 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 F1 相比,F2 中,B 基因的基因频率_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 小”)。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填“是”或“否”)。(3)由于受到某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一株基因型为 Bb 的高茎植株幼苗染色体加倍成 为基因型为 BBbb 的四倍体植株,假设该植株自交后代均能存活,高茎对矮茎为完 全 显 性 , 则 其 自 交 后 代 的 表 现 型 种 类 及 其 比 例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该四倍体植株与正常二倍体植株杂交得到 的 植 株 是 否 是 一 个 新 物 种 ? ________( 填 “ 是 ” 或 “ 否 ”) ,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两株植物杂交,F1 中抗病矮茎出现的概率为 3/8,即 3/4×1/2,所以两个 亲本的基因型为 AaBb、Aabb。(2)让纯种抗病高茎植株与纯种易感病矮茎植株杂交 得 F1,F1 自交时,产生 AB、Ab、aB、ab 4 种比例相等的雌雄配子。若含 a 基因 的花粉有一半死亡,则雄配子的比例为 AB∶Ab∶aB∶ab=2∶2∶1∶1。因此,F2 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抗病高茎∶抗病矮茎∶易感病高茎∶易感病矮茎=15∶5∶ 3∶1。与 F1 相比,F2 中 B 基因的基因频率不变,但由于 A、a 基因的频率发生了 改变,所以该种群发生了进化。(3)基因型为 BBbb 的四倍体植株经减数分裂产生 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 BB∶Bb∶bb=1∶4∶1,其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其比例 为高茎∶矮茎=35∶1。让该四倍体植株与正常二倍体植株杂交得到的植株是三倍 体植株,无繁殖能力,所以不是一个新物种。 答案:(1)AaBb、Aabb (2)抗病高茎∶抗病矮茎∶易感病高茎∶易感病矮茎=15∶5∶3∶1 不变 是 (3)高茎∶矮茎=35∶1 否 杂交后代为三倍体,无繁殖能力 9.果蝇的眼色由两对基因(A、a 和 R、r)控制,已知 A 和 R 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 为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且其中 R、r 仅位于 X 染色体上。 实验:一只纯合白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正常 F1 全为红眼(偶见一只雌 果蝇为 XXY,记为“M”;还有一只白眼雄果蝇,记为“N”)。 (1)由题可知 A、a 位于常染色体上,那么该实验的亲本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________ , A 、 a 基 因 不 可 能 与 R 、 r 一 样 位 于 X 染 色 体 上 的 理 由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遗传图解 表示出以上实验过程(产生正常 F1 果蝇)。 (2)果蝇 M 能正常产生配子,其最多能产生 X、Y、XY 和________四种类型的配 子,其对应比例为________。(3)果蝇 N 出现的可能原因:①环境改变引起表现型变化,但基因型未变;②亲本 雄果蝇发生某个基因突变;③亲本雌果蝇发生某个基因突变;④亲本雌果蝇在减 数分裂时 X 染色体不分离而产生 XO 型果蝇(XO 为缺一条性染色体的不育雄性), 请利用现有材料设计简便的杂交实验,确定果蝇 N 的出现是由哪一种原因引起的。 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观察子代雌果蝇的性状 及比例。 结果预测:Ⅰ.若________________,则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Ⅱ.若__________, 则是由亲本雄果蝇基因突变引起的;Ⅲ.若______________,则是由亲本雌果蝇基 因突变引起的;Ⅳ.若______________,则原因是减数分裂时 X 染色体不分离。 解析:(1)由题意知,A 和 R 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则 F1 全为红眼时,亲代 纯合白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应分别为 aaXRXR、AAXrY。(2)XXY 产生 的配子有 X、XY、Y 及 XX 四种类型,其比例为 X∶Y∶XY∶XX=2∶1∶2∶1。 (3)欲确认果蝇 N(白眼雄性)出现的原因,可将果蝇 N 与 F1 红眼雌果蝇杂交,观察 子代雌果蝇的性状及比例。若由环境改变引起,则果蝇 N 基因型为 AaXRY,它与 AaXRXr 杂交子代基因型为 3/4A_XRX-、1/4aaXRX-,即红眼∶白眼=3∶1;若是 由亲本雄果蝇基因突变引起的,则果蝇 N 基因型为 aaXRY,N 与 F1 红眼雌果蝇杂 交子代雌果蝇表现型及比例应为红眼∶白眼=1∶1;若是由亲本雌果蝇基因突变 引起的,则果蝇 N 基因型为 AaXrY,它与 F1 红眼雌果蝇杂交子代雌果蝇中 3/8 红 眼、5/8 白眼。若是由减数分裂时 X 染色体不分离引起的,则果蝇 N 为 XO 型不育 雄性,它与 F1 红眼雌果蝇杂交将无子代产生。 答案:(1)AAXrY 若 A、a 与 R、r 都在 X 染色体上,则纯合白眼雌果蝇的雄性子 代也只能是白眼 (2)XX 2∶1∶2∶1 (3)将果蝇 N 与 F1 红眼雌果蝇交配Ⅰ.红眼∶白眼=3∶1 Ⅱ.红眼∶白眼=1∶1 Ⅲ.红眼∶白眼=3∶5 Ⅳ.无子代 10.某二倍体植物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高茎(H)对矮茎(h)为显性,红花(R)对 白花(r)为显性。基因 M、m 与基因 R、r 在 2 号染色体上,基因 H、h 在 4 号染色 体上。 (1)基因 M、R 编码各自蛋白质前 3 个氨基酸的 DNA 序列如图,起始密码子均为 AUG。若基因 M 的 b 链中箭头所指碱基 C 突变为 A,其对应的密码子将由 ________变为__________。正常情况下,基因 R 在细胞中最多有__________个, 其转录时的模板位于________(填“a”或“b”)链中。 (2)用基因型为 MMHH 和 mmhh 的植株为亲本杂交获得 F1,F1 自交获得 F2,F2 中 自交性状不分离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3)基因型为 Hh 的植株减数分裂时,出现了一部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 Hh 型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缺失一条 4 号染色体的高茎植 株 减 数 分 裂 时 , 偶 然 出 现 了 —个 HH 型 的 配 子 , 最 可 能 的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有一宽叶红花突变体,推测其体细胞内与该表现型相对应的基因组成为图甲、 乙、丙中的一种,其他同源染色体数目及结构正常。现只有各种缺失一条染色体 的植株可供选择,请设计一步杂交实验,确定该突变体的基因组成是哪一种(注: 各型配子活力相同;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都缺失时,幼胚死亡)。 实验步骤: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观察、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Ⅰ.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图甲所示的基因组成; Ⅱ.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为图乙所示的基因组成; Ⅲ.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为图丙所示的基因组成。 解析:(1)由题意分析可知:基因 M 是以 b 链为模板从左向右进行转录的,基因 R 则是以 a 链为模板从右向左进行转录的。对基因 M 来说,箭头处 C 突变为 A,对 应的 mRNA 上则由 G 变为 U,密码子由 GUC 变为 UUC;正常情况下,基因成对 出现,若此植株的基因型为 RR,则 DNA 复制时,R 基因最多有 4 个。(2)F1 的基 因型为 MmHh,则 F2 中自交性状不分离的为纯合子,即 MMHH、MMhh、mmHH 和 mmhh,所占比例为 1/4。(3)基因型为 Hh 的植株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基 因型应为 HH 或 hh,出现了一部分基因型为 Hh 的细胞(根据基因突变的低频性可 排除基因突变),最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了交叉互换;缺失一条 4 号染色体的高茎植株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应有含 H 和不含 H2 种,若出现 HH 的配子, 最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两条 4 号染色体未分离。(4)根据题意,有各 种缺失一条染色体的植株可供选择(以下用 o 为代替符表示缺相应的染色体或等位 基因),有以下 2 种方案: 方案 1:选择缺失一条 2 号染色体的窄叶白花植株(mr)与该宽叶红花突变体进行杂 交,若为题图甲所示的基因组成, ,后代为 、 、 、 ,即宽叶红花∶宽叶白花=1∶1;若为题图乙所示的基因组成, ,后代为 、 、 、 (幼胚死亡), 即宽叶红花∶宽叶白花=2∶1;若为题图丙所示的基因组成, × , 后代为 、 、 、(oooo)(幼胚死亡),即宽叶红花∶窄叶白花 =2∶1。 方案 2:选择缺失一条 2 号染色体的窄叶红花植株(mR)与该宽叶红花突变体进行杂交,若为题图甲所示的基因组成, ,后代为 、 、 、 ,即宽叶红花∶宽叶白花=3∶1;若为题图乙所示的 基 因 组 成 , , 后 代 为 、 、 、 (幼胚死亡),后代全部为宽叶红花;若为题图丙所示的基因组成, × ,后代为 、 、 、(oooo)(幼胚死亡),即宽叶红花∶ 窄叶红花=2∶1。 答案:(1)GUC UUC 4 a (2)1/4 (3)(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发生了交叉互换 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染色体未分离 (4)答案一: ①用该突变体与缺失一条 2 号染色体的窄叶白花植株杂交 Ⅰ.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的比例为 1∶1 Ⅱ.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的比例为 2∶1 Ⅲ.宽叶红花与窄叶白花植株的比例为 2∶1 答案二: ①用该突变体与缺失一条 2 号染色体的窄叶红花植株杂交 Ⅰ.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的比例为 3∶1 Ⅱ.后代全部为宽叶红花植株 Ⅲ.宽叶红花与窄叶红花植株的比例为 2∶1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