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
限时练(十)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天 鹅
周晓枫
小时候看过一场完整的《天鹅湖》,这是我所接受的最优美的古典教育。柔和
的身体,动人的旋律,我无法确定具体的舞蹈动作与剧情之间的关联,但那被概
括出来却依然抽象的美,慑服了我最初的情感。
天鹅以单纯的曲线勾勒出身形,它造型精湛,是高贵的典型形象。与孔雀风
格不同,天鹅呈现的是简洁之美,此外,还包含了更多的庄严感。天鹅是赢得最
多尊重的鸟。关于天鹅,人们说得已经太多了。布封著名的篇章赞颂着天鹅:“地
上的狮、虎,空中的鹰、鹫,都只以善战称雄,以逞强行凶统治群众;而天鹅就
不是这样,它在水上为王,是凭着一切足以缔造太平世界的美德,如高尚、尊严、
仁厚等等。它有威势,有力量,有勇气,但又有不滥用权威的意志、非自卫不用
武力的决心;它能战斗,能取胜,却从不主动攻击别人。”布封誉之为“太平共
和国的领袖”。列那尔还有一个生动比喻:“它在池塘里滑行,像一只白色的雪
橇。”的确,天鹅匀速而平静地游动,几乎不破坏水面的原有纹理,优雅至极。
我听到的一个与众不同的对天鹅的评价来自我的朋友,她讽刺说,天鹅不过就是
一只会装模作样的鹅。我这个朋友极端反对媚俗,只有那些被人遗忘之处,才能
引起她的关心;大凡多数人趋之若鹜的,她一定会冷眼旁观——不知道这是“独”
具慧眼,还是慧具“毒”眼。但她的态度恰从反面提供了证词,天鹅确乎获得了
人们普及化的热爱。天鹅并不因此而傲慢,《丑小鸭》的故事展示了它在成长过程
中的谦逊,直到成年,它依然保持着这一良好的习惯,温和地低下头颈。我一贯
持有偏见,认为过于自知的美让人生厌,而对自己的美貌几乎一无所知的人,有
种别样的可爱。
天鹅并不是体形最大的鸟,不是毛色最绚丽的,不是歌喉最悦耳的……但世
间并无全面的美,我们所谓的无瑕,仅是在一个狭小局部达到的自我满足,其实
它只是一种令人愉快的谐调关系,实现了优点对缺点的最大比值,表现出美对丑的克服愿望——说到底,只是把缺点放置到观察者的盲区上。绝对意义的美是非
真的,正如高大辉煌的王鸟凤凰,是幻想中的杰作。如果天鹅拥有引人注目的体
形,那么它们也许会像鸵鸟一样失去飞行能力;如果它们拥有过于绚丽的羽毛,
也许它们会成为花瓶里的独特缀饰。世间的美好不是并行不悖的,有时一个优点
竟会成为另一个优点发展的阻碍。原来,删减技巧的运用有时要大于增叠,正是
众多的舍弃成就了天鹅。它在飞行高度上独占鳌头,可以在八九千米的高空连续
飞行十余小时,而普通的鸟只能达到四五十米的高度。有时候,谦虚并不取决于
品德,而是眼界的问题。如果你所看到的范围足够宽广,你就会发现自己没有任
何理由骄傲。高远的视线使它明白,骄傲仅是鼓励自信的方式,而非对比别人的
自得——我由是理解天鹅的谦和。
(摘自《鸟群五重奏》,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从自己小时候看《天鹅湖》写起,写饰演天鹅的舞者带给自己的最初
的震撼,引出下文对天鹅之美的具体描绘。
B.文章多处运用对比来突出天鹅之美,如通过与孔雀的对比来表现天鹅造型简洁
之美,通过与人的对比来表现天鹅不自知其美的可爱。
C.文章主要从外形、美德、游动的姿态、飞行的高度等方面来描写天鹅,突出了
其高贵优雅与谦和,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D.本文围绕天鹅,回忆了《天鹅湖》,引用了布封和列那尔对天鹅的赞颂、朋友
对天鹅的看法,又引入童话,看起来材料芜杂,其实是形散而神不散。
【答案】B(“通过与人的对比……”理解不当,原文是将“美而自知”和“美而
不自知”两类人加以对比。)
2.结合全文,说明文末“天鹅的谦和”的含义。
【答案】①虽然高贵、庄严、仁厚、受人尊重与热爱,但天鹅并不因此而傲慢。②
天鹅并不占尽所有的美,并不奢望无瑕与拥有所有优点。③天鹅的飞行高度让它
眼界高远,从而更不会对比别人后扬扬自得。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首先到篇末找到题干中的引文,
即“天鹅的谦和”,然后结合前面的内容分析其含义。如根据第二段中“天鹅是赢
得最多尊重的鸟。……却从不主动攻击别人”,概括出“虽然高贵、庄严、仁厚、
受人尊重与热爱,但天鹅并不因此而傲慢”的要点。以此类推得出其他要点。3.本文几乎通篇使用第一人称,只在最后一段画线处改为第二人称,你如何看待
这种人称上的变化?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答案】①本文几乎通篇使用第一人称,娓娓道来,更显真实亲切,便于作者剖
析认识天鹅的心路历程,便于抒发对天鹅的喜爱之情。②文末画线处由第一人称
转为第二人称,意在将读者拉入作者设置的哲思氛围中进行思考,拉近读者与作
者思维之间的距离。③由对天鹅“它”的剖析转为对人类“你”的启示,从而揭
示天鹅与人类之间可以共有的美德:拥有高远的眼界,进而拥有开阔的心胸,获
得谦和的美德。由物及人,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人称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人称主要包括第一人
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每一种人称都有各自的特点。如第一人称,是一种直
接表达的方式,能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从作者方面来说,它更便
于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第二人称在表达情感方面更具有震撼力,也能把读
者和主人公的距离拉得更近。第三人称写法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
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解答本题,首先应回顾每种人称技巧的作用,
然后再结合文中指代的对象进行答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夜 聊
马 汉
夜幕是渐渐地到来的。太阳先是在城西的惠山尖徘徊,然后趁人不注意的时
候就顺着山坡滑入了谷底,开始还在山后半遮半露着脸,后来就索性不见了踪影。
落班①的人拖着疲惫的腿脚回家。看到家门时,他们倦意很浓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时候,家庭主妇站在门外扯开嗓门叫自己正在外疯玩的孩子回家吃晚饭。
夜色如砚台上磨的墨,愈来愈深浓了。热腾腾的饭菜,是不管贫富,家庭主
妇必须在劳累了一天的男主人踏进家门就该端上桌的。不论荤素、不论可口与否,
男人和一家老小均以风卷残云式的作业态度表现出对饭菜的赞许,同时也是对主
妇劳动成果的褒奖。一些赶早的人,就在此刻叩门或根本不敲门就推门闯了进来。
来者往往站着,掠过吃饭者的后背打量饭桌上的阵容,对饭菜加以点评。因此,
那时候邻居之间是难有隐私可言的,每家的家底彼此都很了解。
这样,只能算是夜聊的前奏,真正的夜聊要待主妇收拾完桌面和灶台后才开
始。女主人端着一锅洗碗水开门要泼在门口的窨井里。门一开,一方光波首先倾倒在屋外的黑暗里。就见有幢幢黑影仿佛做蛾子趋光运动一般地过来,探头探脑
的,见屋里有男主人在,且空闲着,就进了门去。这时进屋的,八仙桌旁的长凳
和骨排凳是空着的,自然也就在桌旁坐下来了。从新近发生在小城中的稀奇事说
起,由此及彼,话题不断扩大。透出门缝的光线和声波,吸引着吃罢晚饭从家中
出来寻热闹的人。他们试探着推开门,一屋子正热烈说笑着的人立即静下来,扭
头打量是谁来了。借着昏黄的灯光看清来者是谁了,欢呼般发出迎接的声浪。先
到的在长凳上挪动一下屁股腾出空间,好让后来者坐下。后来者一边坐下,一边
说着闹猛②闹猛,老远就听到这边热闹。先到者拾起原来的话题,继续论说。后来
者听了一会听出名堂了才插嘴,也有因为后来者的到来而改变了话题的,话题是
与后来者有关的,或是后来者扯到的。这样,不断前来的参与者会不断带来新的
话题,使夜聊永远充满新鲜话题。也有因为一个新来者的到来,使原先坐着的某
人想起离家时间不短了,该回去了,嘴里说着前客让后客,就起身让座。当然这
里面有的是两者或者两者的家庭曾有过节的,见一方来了就急于撤退,自然会寻
找一个退场的借口,在场人也都心照不宣。
被选作聊天场所的人家,必是主人性格开朗、随和,有较好的人缘;房屋敞
亮,进出方便。常聚集聊天人群的所在,有福根家里和我家。福根家是开楦头店
的。他夫妻俩都生性厚道,因而他家常被选作聊天场所。
我家的客堂间是和邻家合用的,又常有住在屋后的人把我家当过道去河边清
洗,这样我家的客堂间基本没了私密性,很适合串门。加上我母亲总是默默微笑
着接纳各家邻居的到来,我家就自然也成了适宜的夜聊场所。每到黄昏,总是邻
家在技工学校当教师的小儿子宝泉先揭开夜聊的序幕。他斜跨在木扶梯的台阶上,
靠着本色的木板壁和我家讲他的见识。这时邻居陆续地来了。人少时邻居还文文
静静地说话,人多了,就会发“人来疯”。有时屋里正热闹着,小老鼠也会探头探
脑出来趁“闹猛”。我几次看到它乌黑发亮的眼眸,水汪汪地好奇地看着人们。我
一吼,它赶紧一缩头闪电般地逃走。
在我家的夜聊,总是被我父亲的归来画上句号。父亲每天起早摸黑地上班,
落班也是极晚。母亲端出热饭菜,又给父亲倒上一盅药酒,父亲微笑着坐下享用
这些。邻居嬉笑说,劳动模范回来了。父亲也只是一笑,并不做出任何言语的回
应。父亲的回来让他们记起时辰不早了,就纷纷起身告辞。
母亲送客出去。开了门,才发觉屋外是一地银光闪闪的月色。邻居们抬头看看月亮,相互说着话算是道晚安:今晚又是一轮亮月哇!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注】①落班:无锡方言,下班。②闹猛:方言,热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文中回忆了江南小城夜聊的生活,展现了那时居民悠闲的生活状态,流
露出对乡情亲情的怀念。
B.前两段的环境描写,分别使用了比拟和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
来临,表达富有感染力。
C.夜聊者多是晚饭后出来寻热闹的邻居,他们陆续而来,相互礼让,聊着一些感
兴趣的话题,气氛融洽。
D.小老鼠用乌黑发亮的眼眸好奇地看着人们,似乎被夜聊“吸引”,作者用这一
细节反衬了夜聊的热闹。
【答案】D(“反衬”分析错误,应该是“正衬”)
2.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意。
【答案】①夜聊很热闹,不知不觉时间已晚,结束时皓月当空。②明亮的月光之
下互道晚安,表现了邻居们内心的愉悦,生活的闲适,融洽的人际关系。
【解析】关于句子含意题,要注意一些关键词:“才发觉”说明不知不觉时间已
晚;而“互道晚安”则表现出邻居们生活闲适,关系融洽等。
3.作者是怎样以“夜聊”为中心来组织全文的,请对此简要分析。
【答案】①以时间为序,写了夜聊的前奏、展开和结束。②以“夜聊”为线索,
介绍了“夜聊”的话题、情景、场所等方面的内容。③点面结合,既对夜聊进行
了整体描绘,又选择“宝泉”为对象,对他在夜聊时进行了具体描绘。
【解析】从全文来看,紧紧围绕夜聊来写,并且贯穿全文,写了夜聊的前奏、展
开和结束等。并且文章在描写时,即有整体描写,也有具体描绘,点面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