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
限时练(十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沙海一苗树
梁 衡
没有在沙漠里生活过的人,不知道绿色就是生命的火种。
世界排行第九的库布齐大沙漠浩瀚无垠。沙漠中的达拉特旗(县)如海中一叶,
官井村就是这叶上的一痕。但只这一痕,就有一百六十一平方千米。四十年前这
里曾是飞沙走石一片混沌。村民住房一律门朝里开,如果向外,早晨起来沙拥半
门高,你根本推不开门,人将被堵在屋子里。村里所有院子都没有院墙,如有墙,
一夜狂风满院沙,墙有多高沙有多深。苏东坡形容月光下的院子,竹柏交影,如
积水空明。而风沙过后的院子,沙与墙平,月照明沙静无声。我曾有在沙漠边生
活的经历,风起时帽檐朝后戴,走路要倒行。就是进了村也分不清房子、行人。
过去像达拉特旗这样的地方,不用说庄稼难有收成,风沙起时,人们赶车出门,
就如船在海里遇到台风,车仰马翻,淹没沙海。平时小孩子出门玩耍,也有被风
卷沙埋而失踪的。人在这样的地方怎么生存?乡民渐渐逃亡殆尽。
村里有个汉子名高林树,一个名字中有三个木,也该他命中有树。全家人实
在过不下去了,就逃到十几千米开外一处低沙壕处。一次赶车外出他向人家要了
棵柳树苗,就势插在沙窝子里。借着低处一点水汽,这树竟奇迹般地成活了。一
年,两年,三年,五年,柳树长到一房高。外来的人站在沙丘上,手搭凉棚四处
一望,直到天边也就只能看到这么一点绿,别看只这么一点绿,它点燃了不知多
少远行人生的希望。能在这树荫下、沙壕里,喝口水,喘喘气,比什么都宝贵。
这是茫茫沙海中的唯一坐标,这里就称为“一苗树壕”。时间一长这个地名就传开
了。民间口语真是传神,不说“一棵”而说“一苗”,那风中弱柳就如一苗小草,
在无边沙海中无助地挣扎。但这苗绿色的生命启发了高老汉,他想有一就有十,
就有百,栽树成瘾,几近发狂。凡外出碰到合适的树苗,不管是买,是要,总要
弄一点回来。平时低头走路捡树籽,雨后到低洼处寻树苗。功夫不负有心人,渐
渐这条老沙壕染上一层新绿。有树就有草,草下的土也有了点潮气。1990 年,当地人永远记住了这个年份。高林树在树荫下试种了一片籽麻,当年卖油料竟得了
一万两千元。那年头,国家兴起改革,允许有人先富,一个万元户在城里也是让
人眼热心跳,更不用说在寸草不生的沙窝子里淘出这么大一个宝。远近的村民纷
纷效仿,进壕栽树,种树种草种庄稼。一晃过去快三十年。三十年后是什么样子
呢?
2018 年 8 月底,塞上暑气初消,秋风乍起,我有缘来造访这个远近闻名的一
苗树壕官井村。高老汉已八十多岁,不再见客。村主任和老人的二儿子领我登上
全村最高处,天高云淡,浩浩乎绿盖四野。一物降一物,原来这沙子也有能制服
它的宝贝。杨、榆、柳等高大乔木如巨人托天,而柠条、沙柳、花棒、苜蓿等灌
草则铺开一张硕大的地毯。正是羊柴、柠条的开花季节,那红白相间的小花朵,
就如小姑娘身上的碎花衣裳。羊最爱吃的沙打旺草,挺着一条圆滚滚的绛紫色花
棒,如孩子的小手举着一大块巧克力。黄沙早已被逼到遥远的天边,成了绿洲上
一条金色项链。这时一丝风也没有,天地静得出奇。黑黝黝的玉米地密不透风,
十里、八里地绵延开去,浓得化不开。眼前这一百六十平方千米的土地早已不是
一苗树、一点绿了。村主任自豪地说,这一带壕里产的沙柳苗抗旱、抗虫,成活
率高,全国凡有沙漠的地方都用我们的苗。我们现在是拿“万”字来说话——现
有沙柳苗基地七点六万亩,林地十六点六万亩,还有一万亩甘草、一万亩土豆、
一万亩苜蓿、一万头奶牛……全村已人均收入两万元。我听着他不停地“万”着,
笑道:“你现在已算不清,有多少万个‘一苗树’了。”
他又指着远处的沙丘说,生态平衡,这沙漠也不敢全治完,留一点在那里可
以储存水分,发展旅游,也好让下一代知道过去这里曾是什么样子。
我问高老汉的儿子,你爹当年栽的那“一苗树”呢?他说,早已长到两抱粗,
那年我哥结婚,砍倒做了家具。我说那是个标志,砍了多可惜。他说,要是知道
现在有这么多人来参观,肯定不会砍。不过事后又补栽了一棵。我就急切地跟他
去看,这是一棵榆树,也快有两抱粗,枝叶如盖,浓荫覆地。榆树是个好树种,
木硬枝柔,抗风耐旱,特别是到春天时榆钱满树,风吹四方,落地生根,子子孙
孙繁衍不息。我说,这树上一定要挂个牌子:一苗树。让人们不要忘记当年那百
里沙海中一点绿。
世界第九大沙漠的变绿,原来是从这一苗树开始的。
(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段用苏东坡笔下的院子和想象中风沙过后官井村的院子相比较,突出了沙
漠环境的恶劣和沙漠生活的艰难。
B.文中连续运用“万亩”“万头”“万元”等数量词,突出官井村三十年来的巨
大变化,表达了当地村民的自豪之情。
C.村民在治沙过程中留下一些沙丘,是追求生态效益而牺牲经济效益的表现,体
现了保护环境、因地制宜的发展理念。
D.高林树和村民们是改善环境、劳动致富的典范,他们用持续不断的辛勤努力,
谱写了奋斗创造幸福的时代篇章。
【答案】C(“追求生态效益而牺牲经济效益”不正确。)
2.这篇散文的内容具有纪实性,语言具有文学性,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纪实性:作者亲历;材料真实;情感真挚。
文学性:多用修辞,形象生动;化用名句,典雅隽永;间用口语,具有生活气息。
【解析】解答本题时需要从题干要求入手,结合文本中的语言分析哪里体现了纪
实性,哪里体现了文学性。纪实性体现的是真实性,而文学性体现在语言上,就
是修辞的多用和名句的化用等。
3.本文以《沙海一苗树》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①含义丰富,既指高林树在库布齐大沙漠种下的每一棵柳树,又指高林
树本人,还指生活的火种,生命的希望。②凸显主题,赞美“高林树们”用辛勤
的劳动改造沙漠、改变生活的奋斗精神。③强化效果,通过“沙漠”之“大”和“一
苗树”之“小”的对比,引起读者关注。
【解析】标题中“沙海一苗树”中“一苗树”的双层含义需要答出来,即表层和
深层含义。然后就是要把主题揭示出来,最后注意“沙漠”与“一苗树”之间的
大小对比关系。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水在滴
苏沧桑
①中午十一点半,徐师傅等人都吃饭去了。捞纸房像被突然摁进了寂静的井
底。
②有两种水声,在空旷的寂静里,缠绕回响。③第一种,滴答,滴答,滴答……不急不慢,不变的节奏和密度,这是榨纸
声——徐师傅上午做的几百张湿纸抄在杉木仝板上,摞成一尺多高的湿纸垛,用
千斤顶压上去,把水榨出来,在晒纸房里经过晒纸的工序,就成为一张真正的元
书纸。
④水顺着纸垛边缘滴下来,滴在铺在底下的竹帘上,迅速汇集在竹帘的四角,
滴落在青石板上,滴答,滴答,滴答……让人想起赤脚踏在青石板上的脚步,想
起南方屋檐下慵懒的雨滴,想起小满时节前三天的山林,嫩竹拔节,万物萌动。
雨滴在每一棵竹子的头上,被竹子吮吸进身体,满山的嫩竹——元书纸的前世——
的身体里,便流动着雾岚的气息、草木的幽香、覆盆子的酸甜、笋的青涩,流动
着砍竹的当当声、竹子顺着坡道滑到山脚的哗哗声、杀青的唰唰声、砍竹人的咳
嗽声,以及路过的山民呼出的烟草味、他或她的汗味、饭菜的味道、家的味道、
年的味道……一棵竹,裹着整个山林的日月精气,一张元书纸的胚胎,在滴答声
中渐渐成形。
⑤另一种水声,是流水声,细弱又清亮。它来自幽暗的捞纸房某个角落,水
从一只装满纸浆的槽缸里溢出来,匍匐进地面。几近难以察觉的流水声,被无边
的寂静扩大了。水声泠泠,像由远及近的银铃声从云霄洒落大地。
⑥这两种水声,在此地,已经回响了一千多年,也许更久远。冬去春来,世
事更替,水声从未停息,改变的,是水声渐渐从繁密到稀疏。
⑦此时,在村的另一头,作坊里年纪最大的捞纸师傅徐师傅,用手端起了饭
碗。那双手已经在纸浆水里浸泡了四十五年,比白纸更白的手掌,已看不出掌纹
和指纹,老茧连着老茧,有些地方已经开裂,又被纸浆水浸泡得更白。这双手,
放进发酵捣烂的竹纸浆里,不细看根本分辨不出来。
⑧这双手已经不痛了,但很怕冷。数九寒天时,一天十几个小时,在结冰的
纸浆水里进进出出,冷到骨头里的冷。冷了,就往电饭煲热水里蘸一下,暖和一
下再做。
⑨痛的是肩膀、腰。一站十多个小时,一抬臂二十千克,一天几百上千次。
捞纸得用巧劲,抄得轻,纸太薄,抄得太重,纸又会嫌厚。每一张纸,重量误差
不超过几克,要有手法、经验、耐心和细心。
⑩一缕阳光在吱呀一声里改变了形状,捞纸房的门被推开了,徐师傅回来了。
刚才缠绕回响着的两种水声迅速遁迹,代之以一些更清晰明亮的声音——淅淅沥沥叮叮咚咚的滤水声、竹架子的咿呀声、一个老男人偶尔的咳嗽声。“摇头晃脑”
的下午开始了。
⑪“摇头晃脑”是每个上年纪的捞纸师傅的习惯。捞纸就是《天工开物》记
载的“荡料入帘”。徐师傅手持纸帘浸入水浆,纸帘随手腕晃动,使浆液匀开,慢
慢向前倾斜,晃出多余的水浆,那层浆膜就是一张纸。随着倾斜、上提、放纸、
揭帘这些动作的起承转合,他低头、转头至右边又转到左边,然后点头、抬头,
一气呵成。纸帘提拉出水的最后一下,他的头点得很快,像在用劲,又像在对自
己说“对,对,对”。
⑫午后的捞纸房,淅淅沥沥叮叮咚咚的水声是唯一的声音。他喜欢安静,连
收音机都不愿意听。
⑬他并不关心纸是不是有生命,是不是有灵魂,他听不懂回归、传承、情怀
这些字眼。他不知道那些纸去往何处,纸上会被写下或画下什么,哪怕是一个沉
重的嘱托、一张生死状、一个孩子的梦想,或是一个罪人的忏悔……
⑭“做生活,不管喜欢不喜欢做,总归要好好做”,这“生活”关系到他一天
有多少收入,关系到他们平淡无奇却无比重要的日常,更关系到心里安与不安。
⑮偶尔,他也会想,接替他操起这张竹帘的会是谁。他没有徒弟,年轻人都
不学这个了。刚才,穿过村庄回捞纸房时,他碰到了一群人,一个在外地做生意
回家过节的邻居,叼着烟,眉飞色舞地说着在新马泰旅游的事。邻居以前也做纸,
后来和村里大多数人一样,出去挣钱了,再也不碰纸了。
⑯徐师傅与他们擦身而过时,听到了一阵哄笑。他呵呵笑了几声,头也不回
走上了通往捞纸房的田埂,重新将自己安放进淅淅沥沥叮叮咚咚的水声里,感觉
世界又回到了他喜欢的样子。
(节选自《纸上》,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截取徐师傅一个中午的生活片段,将他四十五年的捞纸生涯和元书纸制作
的千年历史浓缩其中,选材精当,构思巧妙。
B.文章细腻生动地描写徐师傅“摇头晃脑”捞纸的场景,展现捞纸这一古老工序
的同时,突出了老人娴熟的手法、专注的神情。
C.“做生活,不管喜欢不喜欢做,总归要好好做”,这句话反映了徐师傅对长年
辛苦劳作的纠结与无奈,语言质朴,情感自然。D.传统的作坊、年老的捞纸师傅和电饭煲、新马泰旅游等现代元素交织在一起,
展现了时代变迁中古老村庄真实而独特的风貌。
【答案】C(徐师傅对这种长年辛苦劳作的生活并不“纠结与无奈”。)
2.文章第④段给读者以独特的审美感受,请从描写角度和句式运用两方面简要赏
析。
【答案】描写角度:从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多种角度描写,给人身临其境的
真实美。(或:从虚和实的角度描写,由眼前的水滴声写到山间的竹子,使内容具
有意境美。)
句式角度:运用排比、对偶,句式整齐;在整句中间用散句,句式灵活。叠词的
运用使语言富有韵律美。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本题要求从描写角度和
句式运用两方面简要赏析第④段。描写景物的角度常见的有时空、感官、动静、
虚实、色彩、修辞、点面结合、工笔和白描等,第④段主要是从感官角度去描写;
在句式运用上,运用排比、对偶,句式整齐,整句散句相结合,“当当”“哗
哗”“唰唰”等叠词的运用使句子富有韵律美。
3.本文标题《水在滴》寓意丰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①“水在滴”是指捞纸房的水声从未停息,象征元书纸制作工艺的延续。
②水声渐渐从繁密到稀疏,暗示元书纸制作工艺的日渐式微。③“水在滴”反映
了徐师傅单调重复的生活状态,表现了匠人们对传统手艺的坚守。④水滴声的变
化,体现了徐师傅享受工作和全情投入的状态。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标题内涵的能力。这道题的意图在于引导我们思
考在浮躁的社会风气之下如何将我们的传统手艺代代传承,使中华传统文化得以
发扬光大。解答本题要结合全文来分析,要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
和人文精神,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例如,由第⑥段“这两种水声……
冬去春来,世事更替,水声从未停息”可以看出元书纸制作工艺的代代相传和匠
人们对传统手艺的坚守。“改变的,是水声渐渐从繁密到稀疏”则暗示着元书纸
制作工艺的日渐衰落。再由第⑩段中水声的变化,可看出徐师傅对捞纸工作的全
情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