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专题素材
加入VIP免费下载

传统文化专题素材

ID:239800

大小:44.4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2-26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传统文化专题阅读 ①向我们的文化传统致敬 春节前夕,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力求让传统文化焕发 新的光彩;春节之际,催动无数人返乡脚步的,也正是重视家庭、重视亲情的“文化基因”。近年来,从教 育部提出“书法进课堂”,到编纂“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从语文教材中加大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比例, 到各种以传统文化建设乡村的实践……越来越多人饮水思源,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追寻文化水 脉、瞩望文化复兴。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想象共同体”的地基和屋顶,都因文化而来。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滋养“不 虚、不私、不妄”的真情;以古代典籍中的典故、名句,讲述治国理政的道理;要求“让收藏在禁宫里的 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念兹在 兹,正是因为其中“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 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因而视之为“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喻之为“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 别的精神家园”。 毋庸讳言,我们有过对于自身文化传统的困惑与犹疑。中国历史上,有“三晚”之说——晚周、晚明、 晚清,都是社会文化断裂期。1842 年,英军陈兵南京城下,中国被抛入“全球时间”。在这“三千年未有 之大变局”中,经抗争、变法,经革命、战争,经建设、改革,不到 200 年时间里,中国文化经历着剧烈 的变革。及至今日,面对传统,人们往往有“雾里看花”之惑;面对世界,又难免有“乡愁何寄”之困。 在不少人那里,“中国风”不过是丝绸、水墨、大屋檐的符号堆砌,节日的行礼如仪敌不过电商促销的广告, 人际的传统美德被消费社会的物质战车甩在身后。在现代化的轨道上疾驰,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游弋,我们 急需重新定义自身。 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包括文化的复兴。今天,西方文化借助全球化进 程、借助现代技术,以一种强势文化的力量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维护中国的文化主体性,不是抱残守缺、 闭关锁国,把传统等同于“复古”“守旧”;更不是“去中国化”、毁古搬洋,把传统一概视之为“糟粕”“落 后”,而是要返本开新,看到我们是站在五千年的文化河床之上、是扎根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文化土层 之中,以此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我们的文化传统,不仅孕育了这个从未中断的“亘古亘今,亦新亦旧” 之文明,而且创造出人类历史上罕有的一个民族从衰落走向复兴的奇迹。这正是中华文化的伟大之所在, 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基之所在,更是我们弘扬传统面向未来的底气之所在。 向我们的文化传统致敬,我们以独特的智慧和价值屹立东方。从老子的“道法自然”到孔子的“仁者 爱人”,从周易的“阴阳相生”到孟子的“民贵君轻”,礼乐相和的精神、天人合一的哲学,涵养了中国人 的精神生活,架构起中华民族的心灵空间。四大发明传入西方,被英国哲学家培根誉为“在世界范围内把 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上世纪 30 年代,梅兰芳在西方巡演,京剧的魅力震惊世界;改革开放 以来,中华传统文化随着中餐、汉字、孔子学院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架设起沟通东西世界的桥梁;2017 年年初,浑身布满穴位的针灸铜人,在瑞士日内瓦绽放中医影响力……中华文化也以不同于西方文明的基 因,打开着全人类的文化场域。 向我们的文化传统致敬,我们以包容与创新的气质走向未来。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过去的也是未来的。 以丝绸之路为例,它不仅是一条通商道路,也是一条文化纽带。唐代的长安城,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口 超过百万人的国际性城市;明代初期郑和七下西洋,船队带回“麒麟”(非洲长颈鹿),南京城万人空巷一 睹真容。今天,“一带一路”打开筑梦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勾画宏大愿景,同样体现出对中国传统文 化的深刻认识与创新发展。有学者把中华文化比作“一个有着强大向心力的漩涡”,不断与周边各个地方各 种文化相融相生,最终形成一个极其丰富而巨大的“时空存在”,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整合力、包容力 和创造力。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1988 年,75 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呼吁,“人类如果要在 21 世纪生存下去, 就必须回首 2500 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中华文明不仅在器物上曾给世界巨大贡献,在精神上同样 能推动人类文明走向未来。“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 的辉煌”。 ②用历史滋养“新的时间” 新春伊始,《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第二季热播,能记诵 2000 多首诗词的女高中生惊艳大众,很多人在 微信中玩起了“定制专属诗”……传统诗词,以这样的形式让人们感受诗心、让时代浸润古意。公众对优 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渴慕,由此可见一斑。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传统的箭,说到底是射向未来的。“文变染乎世 情,兴废系乎时序”,用历史的、发展的、辩证的思维和眼光来传承发展,才能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 内涵和表现形式,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正考父三命而俯”的故事,告诫领导干部 要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以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勉励党员干部学习理论也要有这三种境界…… 戚戚于“故园何处”的浓浓乡愁,痛心于文物被拆的历史记忆,痴迷于古典名著的精神追求……涌动在现代中国人心灵深处的,是文化的“还乡”与“寻根”。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井喷”,需求增加也凸显“供 给侧”的不足。当前,对于开掘传统文化,还存在“三化”的问题。一是“功利化”,忽视传统文化资源的 公益性、教育性,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招牌赚钱牟利;二是“庸俗化”,恶搞戏说历史事实,大肆解构历史 名人,任意颠覆文化常识,扭曲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三是“简单化”,不顾时代特征,不辨精华糟粕,对 传统文化盲目推崇、照搬复制。那些既无历史又无文化的新建古城、古镇,那些唯利是图、喊出天价的私 塾、读经班,一拥而上争抢名人出生地,荧屏充斥胡编乱造历史剧,都是这“三化”的现实表现。凡此种 种,非但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反而让文化失色、让传统蒙尘。 应该说,传统文化植根于历史语境,原样照搬到现代社会,很可能水土不服。更何况,传统从来就不 是一个僵死的概念,正如历史学家所说的,我们总是在“发明传统”。从 15 世纪到 19 世纪,西方文化的创 新,也正是通过古今对话来变革政治理念、调整经济政策、重新平衡政治秩序,由文化复兴迎来全面复兴。 放眼中国,学者费正清曾指出,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思想具有“改革的能力”,能“通过重新树立其理想”, 使这个古老国家生存下来。追寻传统并非一味复古,而是需要对传统扬弃继承、转化创新,把传统文化的 枝丫嫁接到现代中国的植株,让传统文化进入时代血脉。 让传统文化进入时代血脉,需要激活“价值基因”。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物质财富的奇迹,却也伴随着 心理失衡、价值失序、行为失范等问题,而矫正价值航向、涵养价值共识,传统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 源。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市场需要注入“以义为利”的道德血液;面对庸俗的拜金主义,社会需要标注“宁 静致远”的精神境界;建设山明水秀的美丽中国,政府需要树立“天人合一”的发展理念……面对一些人 精神苦闷、价值虚无的“现代病”“西方病”,当今中国道德的重建、价值的重塑、心灵的重整,都离不开 中华传统美德、人文精神、思想理念的润泽与滋养。 让传统文化进入时代血脉,需要舒展“生活场景”。传统文化既不该仅仅置于展厅,更不该胡乱堆放库 房,前者只适于观赏赞叹,后者更无异于明珠投暗,而是应该真正成为融汇于日用伦常中的“活的文化”。 流动时代,亲亲为大,“常回家看看”承欢父母膝下;陌生人社会,与人为善,给保洁大姐、快递小哥一个 笑脸;网络世界,慎独慎隐,让虚拟空间更清朗……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理应如此“水乳交融”。我们不可 能回到穿汉服、着唐装的时代,摆几本线装书、放几个假古董只是附庸风雅,更遑论风水堪舆、求签问卦 之类。让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活场景,转化为不可或缺的日常组成部分,才是最好的传承 与发展。 哲学家认为,内在的文化、意识,将我们与过去相连接,并因而拥有一种“产生新时间”的能力。无 论是国家、民族还是个人,都需要回溯所从来处,开掘精神的河床、寻找心灵的原乡,最终向着更加开阔 的天地奔涌而去。 ③文化建设要多些“历史耐心” 春节期间,全国上千个城市禁放限放烟花爆竹。“前村后村燎火明,东家西家爆竹声”的景象或将成为 历史,而共坐守岁观春晚、指尖飞舞抢红包、阖家驱车寻胜景,已成为新春新风景甚至新传统。无需拉开 太长的历史视野,我们就能感受到习俗、传统的悄然改变。 所谓传统,既有传承,也有创制,恰如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唐诗宋词,传统的河流行经不同的时空, 往往会形成一脉相承却又独具特色的经典。“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 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千年生生不息,传统文化可谓“别具一格”;而面向未来,更需 要让传统文化在新的土层中“别开生面”。为明天沉淀下这个时代的文化精华,正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文化责 任。 谈及文艺工作时曾指出,“那些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文艺精品,都是远离浮躁、不求功利得来的, 都是呕心沥血铸就的。”这也未尝不是对整个文化发展的期许。时代脚步匆匆,“资源”“成本”“收益”“价 位”成为砝码,既带来市场标价的激励,也带来趋利若鹜的忧思。一个例子是,阅读量成为不少新媒体的 “唯一标准”,于是内容则胡编乱造以夺眼球、标题则“触目惊心”以博点击,更有故作惊人之语而不顾 “三观”、不忌“三俗”者。不管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还是粗暴的“功利主义”,浮躁的背后,都是对传 统的轻慢、对文化的辜负,这影响到人们的精神底色,也影响到时代的文化样貌。 这两天,《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冠军武亦姝惊艳大众,不仅是因为 2000 多首诗词的记忆量,更是因 为她身上那种“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有网友评价,她满足了人们对“古典才女” 的所有想象。公众对这样一种古典气质的激赏,也正是对优秀传统文化中那种沉静、厚重的向往。有人认 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两对关系,就是“道与器”“静与动”的关系。“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 谓之器”“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二者指向的都是撇掉浮面的泡沫、守住精神的根基、看到现象的本质。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让多少人沉下来,培厚了心性修养;“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又 让多少人静下来,涵养了文化品性。这样的“文化根性”,正可化解浮躁,塑造我们时代的文化气质。 今天的文化建设,需要多一些“历史耐心”。让今天的文化成为明天的传统,这是必须的胸襟和气度。 面对市场经济大潮,面对网络世界的洪流,要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不为一时之利而动摇、不为一时 之誉而急躁。如果没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文化定力,没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文化追求,怎么能沉 淀出新的经典,让后人如我们今天吟咏唐宋名篇一样,沉醉于我们的创造?如果不能向炫富竞奢的浮夸说 “不”、向低俗媚俗的炒作说“不”、向见利忘义的陋行说“不”,又如何打开我们的精神世界,涵养出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魂有定所、行有依归的核心价值?丢掉了深刻的思考、放弃了社会的责任、丧失了自己 的个性,即便收获盆满钵满,也终究是一阵风就能吹走。 变化的是时代,不变的是文化与时代的“对位”。正在进行的春运,近 30 亿人次的世界最大规模短期 人口迁徙,换个角度看,也是安土重迁文化传统在新时代的写照。而当中国一半以上的人口都有了“网民” 这个新身份,网络世界、数字时代又会为文化景观和心灵图景涂抹怎样的色彩?当代中国,历史变化如此 深刻,社会进步如此巨大,精神世界如此活跃,正是文化建设无尽的矿藏、不竭的动力。“江山留胜迹,我 辈复登临”。“自我作古”的勇气,“但开风气”的眼界,都是为了在传承不绝的文化谱系中,定位这个时代 的所在。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提出,公元前 800 年至公元前 200 年,是人类文明取得重大突破的“轴心时 代”。上个世纪末,美国哈佛大学、法国巴黎大学都提出“新轴心时代”概念,认为在 21 世纪,世界文化 可能会有一个大的转变。贞下起元,利有攸往。今日中国的崛起,是一个文明体系的崛起;中华民族之复 兴,是一种文化传统的复兴。而这,正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自信所在。 相关素材链接: 1、传统节日 重阳,传承尊老敬老的中华美德 …… 文化如河流,所经之处,温润人心。今天,我们拥抱重阳节,少了些许幽冷,多了几分热烈,也更具 有时代意义。无论登高、赏菊,吃重阳糕还是插茱萸,在这个充满仪式感的节日里,我们会不由自主地生 发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恭敬之外多了几分自豪。“荒岩寂寞无俗情,老菊独得秋气清。登高一笑作重九, 挹赤城露餐落英。”数千年来,中国人既有即景生情的传统,也有见物赋意的自觉,“九”与“久”谐音, “糕”与“高”谐音,而菊花则被赋予傲霜、高洁等意……故此,在温习重阳节的习俗中,我们对传统文 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重阳节的一大主题是“尊老敬老”,早在 1989 年,中国就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老人节,顾名思义, 是属于老年人的节日,更是弘扬尊老敬老这一传统美德的节日。“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 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敬老,既是传统,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我们需要用心、用力以及 更严密的制度,来进一步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弘扬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修订 实施,意味着重阳节是不折不扣的法定老人节,为全社会尊老敬老奠定了坚实的法律支撑。 尊老敬老,首先要使老有所养,老有所依。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已然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 问题。推进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相结合,使老年生活毫无后顾之忧。尊老敬老,其实最为重要的,在于“陪 伴”。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现代人虽已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然而抽空多陪陪老人,常回家看看,却 是容易做到的。尊重、孝敬、关爱,都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滴细节之中。 90 年前,毛泽东在《采桑子·重阳》一词中写道: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 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90 年天翻地覆,今天的中国是“富强 中国、安乐中国”,是“青春中国”,也是“可爱的中国”,但我们仍需奋勇向前,仍需充满斗志,激发豪迈 情怀。 为传统节日赋予当代表达 端午节临近,在一些城市的商场等公共场所,龙舟、菖蒲等为节日平添了文化意蕴,不仅为公共空间 拓展了文化内涵,也对端午节背后的传统文化进行了具有当代意识的阐释,让人们近距离体验了一次有“文 化味”的端午节。 古语有云,“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节日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信 仰、伦理道德、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我们在端午节纪念 2000 多年前的爱国者屈原,就是为了忆念其伟 大,传承其精神。又因为农历五月是仲夏,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的好日子,故五月初五也被称为“端 阳节”。这些丰富的历史意义、文化意涵,赋予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以巨大魅力,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将中 华民族的精神操守、道德力量根植人心。 然而,包括端午节在内的许多传统节日的内涵一度被人们淡忘,不少人索性将端午节称为“粽子节”, 仿佛节日除了吃粽子再无别的含义。过年吃饺子,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这些是通过饮食的方式对 传统节日的纪念。但也要看到,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元,生活节奏也发生了很大变 化。怎样才能让传统节日更好地吸引年轻人,让人们更好地体验传统节日背后的传统文化?如何将传统节 日更好地与当代生活相结合?这些都构成了新的课题。 事实上,随着近年来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逐渐提升,公众对传统节日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一些适应当代生活的表现方式、传播方式纷纷涌现。对传统文化的新表达、新诠释,很好地呈现了传统节日中蕴含 的传统文化,推动着传统节日融入当代中国人的生活。这些尝试表明,今天,传统节日也可以过得很时尚。 传统节日及其承载的传统文化在今天得以更好地涵养和传承,既要借助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象征性 场景、仪式性物品,也需要适应当代生活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将传统文化通过当代的表达方式和传播 渠道呈现在人们面前。…… 我国地域辽阔,人们庆祝节日的方式不尽相同,但节日中蕴含的文化认同感和价值观是相通的。传统 节日就像一条纽带,连结着生活在广袤中华大地上的人们,传承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基因。期待出现更 多适应当代社会的表达方式、传播形式,让传统节日及其承载的传统文化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让全世 界更好领略中华文明的多姿多彩。 2、汉服 去芜存菁 汉服文化便能破蛹成蝶 最近两年,在特定群体中早已流行许久的“汉服文化”,似乎有着一股跃跃欲试的“出圈”势头。对于身 处“圈外”的普通人而言,“汉服”的存在感也显得越来越强,各种以“国风”“古风”为名的类汉服设计迅速走俏, 深刻影响着社会审美与流行趋势。 熟悉中国互联网的老网民一定记得,“复兴汉服”的理念在早年间遭遇不少白眼与挫折。那时,许多汉 服爱好者组织的活动往往应者寥寥。某些打着汉服旗号哗众取宠的人,以及早期汉服产业相对粗陋的设计 与工艺水平,让普通人难以产生好感。在短短数年之内,汉服文化取得如此大的突破。造就这一结果的, 必然是多重利好因素在时势中的交汇,而不可能是任何单一的原因。 使汉服“出圈”的第一要素,便是民族情怀与传统文化热潮在近几年里的迅速兴起。随着中国国际地位 的上升,国内民众对本国文化的兴趣与认同也随之快速升温。这种对本国文化的自豪感想要得以维系,就 必须得到具体、鲜活的传统文化要素的支撑。早已悄然发展多年的汉服文化,正是一个理想的“文化富矿”。 在这种社会性情绪的鼓动之下,大批新人涌入,为汉服爱好群体注入了大量新鲜血液。汉服仿佛成了“传统 文化复兴”的一面旗帜,寄托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情。 3、文化遗产保护 保护文化遗产,坚定文化自信 ……敦煌就是文化间交流最好的象征——莫高窟既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石窟寺遗址,也是世界 上历史延续最悠久、保存较完整、内容最丰富、艺术最精美的佛教艺术遗存,她象征着古丝绸之路多元文 化交融和文明互鉴的结晶。敦煌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能在保持自己特 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 ……要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中坚定文化自信。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文化遗产是注释历史的“活字典”。,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 移朝着目标前进。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那些散布在全国各地、城市乡村的古代建筑、历史文物, 都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它们是历史的见证、文明的标志,也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保护好我们 的文化遗产,就是守护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千百年来,文化遗产历经岁月更迭,穿越烽火硝烟并流传至 今,本身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珍视、守护、传承的结果。今天的我们,更要有义不容辞的自觉、责无旁贷的 担当,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切实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进而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 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高度信心。 要在用活历史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让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就要发掘文化底蕴,讲好 文化故事。对于字画铜瓷等可移动的文化遗产,要建好博物馆,做好历史文化资源的保藏、展陈和宣传工 作;对于隐于闹市之中的历史文化遗产,要结合城市建设,以历史文化资源为核心内涵,打造考古遗址公 园、文化创意园地、公共绿色空间、历史文化街区,让更多的市民触摸中华文化的韵味。此外,要以文化 资源为依托,信息技术为载体,网络平台为载体,开发更多符合当代人口味、更利于网络传播的文化产品, 让更多的人特别是更多的年轻人,在触摸中国历史文化遗产魅力的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 要在吸收借鉴历史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涵中坚定文化自信。要学习中国历史,了解和懂得自古以来中国 人民创造的灿烂历史文化,继承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从中汲取思想精华,结合新 的实践不断发扬光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折射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 神标识,比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胸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 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等。 这些思想精华,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基层党员,都要从历史文化的学习中 汲取能量,在积极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过程中不断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充分坚定文化自信,发展才有厚重的积淀、才有不竭的动力。 让我们从中华民族最深沉精神追求的深度看待优秀传统文化,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角度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性力量。 4、假日消费的文化味 假日消费,除了吃吃喝喝,还有诗和远方 中秋假期甫过,文化旅游成绩亮眼。据文化和旅游部披露,今年中秋假期全国接待国内旅游总人数 1.05 亿人次,同比增长 7.6%,76.4%的游客参与了当地中秋节文化主题活动。与“五一”、端午假期相比,两代、 三代在中秋假期同游的人次占比提升了约 14%。这个中秋,假期味儿少了,团圆味儿和文化味儿多了。 文化和旅游消费的火热,是近年来以文促旅政策落地见效的证明。……如今,大受欢迎的,正是那些 可以帮助游客沉浸于当地历史文化、民俗乡情,从体验项目中学习到新知识、丰富人生感受的旅游项目。 通过深耕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丰富游览过程中的文化体验,旅游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向纵深。 在河南嵩山少林寺景区,“中秋望月诗会”已经连办三届,为功夫少林平添一份风雅之情;上海松江举办“我 们的节日·中秋”汉文化展示系列活动,游览醉白池之余,还能欣赏到中国历代服饰秀、民乐演奏、“中秋拜 月”祈福仪式,颇为有趣。……传统旅游,特别是对“景点拍照”的狂热,其实仍是一种“占有商品”的方式, 是对精神生活匮乏的补偿;而文化旅游的兴起,则代表着人们向追求“享受服务”跨越出的一大步。同样是 游览故宫,在“故宫博物院”五个大字下竖起剪刀手拍照是一种体验,于宫园小径赏花探柳、欣赏美景则是 另一种体验,从砖墙草木中寻访帝王故事、触发怀古幽思的感受就更加不同了。旅游者背景有差、兴趣各 异,可以有不同的需求,但旅游资源的供给者就需要进行全方位自我提升,通过不断创新,将固有文化资 源和文化要素盘活,以多样化的文化和旅游产品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5、文化的力量 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良渚古城”申遗成功,中国成为世界遗产第一大国;长征路上,年轻记者追随先辈足迹,传承红色基因; 书店客流量持续增长,打造出城市的“精神空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 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构成了中国发展的“文化密码”,在新 中国 70 年的历程中释放出强大的能量。 70 年披荆斩棘,70 年风雨兼程。新中国成立 70 年,伴随 960 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看得见”的巨变, 亿万人民的头脑中、精神上,也发生着“看不见”的巨变。70 年来,我们在物质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 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城市里,博物馆人流涌动;乡村中,农家书屋含蕴书香;世界上,孔子学院沟通 心灵……生机勃勃的文化图景,写照我们的文化从普及到提高、从立足中国到走向世界的发展历程。今天, 中国正在向文化强国迈进,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日益彰显,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文明散发出 夺目光彩、永恒魅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 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回首 70 年,在风雨兼程的征途中,亿万人民赓续共 同的精神血脉、传承共同的价值基因、吮吸共同的文化滋养,书写了国家发展的壮丽史诗,让中华民族前 所未有地接近复兴目标。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从老 子的“道法自然”到孔子的“仁者爱人”,从周易的“阴阳相生”到孟子的“浩然之气”,以人为本的情怀、礼乐相 和的精神、天人合一的哲学,涵养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架构起中华民族的心灵空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 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在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成 为了人民共和国 70 年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筑牢了我们文化自信的根基和底气。 革命文化诞生于血与火的革命岁月,是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书写的红色篇章,是近百年峥嵘岁月中 中华民族不屈抗争、不竭奋斗的共同记忆。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西柏坡、井冈山、沂蒙山、延安、遵义 等革命圣地,强调要“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红船精神、井 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色基因,植根于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泥土中,传承于 亿万人民胼手胝足的奋斗中。红色火种播进一代代人心中,成为我们精神的原点、初心的支点,凝聚起众 志成城的力量,为国家民族的前行提供了坚强的精神支撑。 伟大的时代涵养伟大的精神,伟大的实践孕育伟大的文化。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 历史性飞跃中,我们形成并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新中国 70 年,也是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相互成就、 相得益彰的 70 年。有两副对联,让人回味无穷:“一日三餐有味无味无所谓,爬冰卧雪冷乎冻乎不在乎”, 这是塞罕坝建设者的豪情;“雪梅映红中国梦,紫燕衔绿万家春”,这是湖南偏僻乡村一位农民的梦想。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物质文明极大发展,也需要精神文明极大发展。今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一 种价值理念,形成了全社会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作为一种理想信念,标定了人们为之奋斗的前行方向; 作为一种精神纽带,联结着亿万中华儿女的心灵世界,凝聚起同心筑梦的磅礴力量。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文化,正是贯通着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底色。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大国崛起不仅是经济现象,而且是文化现 象;不仅是经济增长,而且是文化繁荣。面向未来,中国将不仅创造新的举世瞩目的“中国故事”,更将创 造打动人心的“中国精神”。我们对此充满信心! 6、 如何才能让优秀传统文化既"活"又"火"?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文脉延续,国之强大,离不开赓续 历史传统、守护文化瑰宝。支持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扶持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守护共同 的精神家园。 近年来,包括国粹艺术、非遗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渐成热潮。“故宫跑”、京剧“潮”、敦煌美、诗词 热……诸多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艺术形态活跃在各大平台,不仅越来越有时代风尚,而且吸引了更多人参 与其中。伴随着传播热度的是,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关注。换言之,文化热,不能热在一时,而要 在持续支持与扶持中焕发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应该看到,优秀传统文化“热起来”的背后,藏着对其支持与扶持的紧迫性。仔细观察一些火热的传统 文化形态,多数是因为某个“IP 人物”的带动而进入人们视野。这是好现象,却也值得反思。优秀传统文化 的保护与发展,如何更有持续性?如何能百花齐放?如何能激发内生动力、散发外在魅力?思考并解决好 这些问题,对于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持和扶持大有裨益。 这就需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给予支持和扶持。弘扬传统文化,既是 传播的过程,又是研究的过程,归根结底都要立足于对其深入研究之上。这几年,围绕敦煌的文化话题之 所以火热,与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不无相关。 人们不仅知道敦煌文化,而且了解以“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为代表的研究文化,更是借助诸如《敦煌飞天》 的芭蕾舞感受到其中的文化魅力。只有通过深入研究,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及现代意义,才能真正既“活” 又“火”。 这就需要具有博大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以敦煌文化为例,其文化风格之丰富、 文化样态之精彩,很大程度上在于历史上的中西文明交流,这是互相学习借鉴的成果。如今,共建“一带一 路”,再次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发展、交流互鉴提供了契机,加强同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增进民心相通, 就能学习借鉴到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应该说,中华文化之伟大在于包容互鉴,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更 需要秉持包容精神。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 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新时代,我们追随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 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 字就都能够活起来,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也必定具有更强大的精神动力。 在深厚传统文化中固本开新 播出已近一年,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的豆瓣评分依旧保持在 9 分,近 7 成评价者打出了五 星;走进湘西体验苗绣,南下广西了解壮锦,“非遗”渐成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关键热词;汤显祖的“临川四 梦”首次完整搬上舞台在全球巡演。 “文化综艺元年”概念的提出,“中国风劲吹”的外媒评论,文化消费的日常和社会生活的观察,无不彰 显着“传统文化热”的不断升温和无形文化潮水的奔涌向前。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 为条件。” 如何重新挖掘阐释宝贵的思想道德资源,以滋养当代社会生活?如何与时俱进,让传统文化成功跨越 时空焕发华彩?如何在与世界文明的交融汇通中,实现民族文化的自我超越?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每 一步探索和每一刻精彩都留有印记。…… 让传统文化涌起时代浪花 ……毋庸讳言,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不少意想不到的难题。以中华传统武术为例,得益于 20 世纪 60 年代功夫片的热播,“中国功夫”一度成为中国文化的世界符号。然而就在近些年,“太极拳师”在现 代搏击术下仓促落败,“气功大师”隔空打人演技浮夸……中华传统武术频频陷入争议,甚至让公众产生了“中 国功夫是花拳绣腿”的疑惑。 相似的困境,在其他不少传统文化样式中也时有出现。“民俗变少了”“年味变淡了”……随着时代文明的 更迭、生活方式的革新,传统文化受到来自自身与外界双向的生存压力。一直以来被奉为优秀传统文化精 粹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模范,亟须新的表达方式和发展模式,更近距离地贴近当今观众,捕捉新的目光。 值得注意的是,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我们的传统文化其实从不缺少盎 然生机。比如,中秋佳节“漂洋过海”,外国友人竞相品尝“让人回味良久的中国点心”;脱胎于太极文化的 新武学“功守道”将亮相大银幕,延续传统武术源远流长的内在哲学。 可见,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重在转化发展。让传统文化涌起新时代的浪花,需要我们站在时代高度, 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注重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展现出中华文化的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这是新时代赋予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要坚 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 华文化新辉煌。”只有紧紧把握住时代发展的脉搏,为传统文化寻找到转化发展的表达方式,才能为坚定文 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注入强大力量和不竭动能。 创新传统文化教育 培植青少年道德根基 中办、国办日前下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全 国大中小学校把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 教育全过程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全流程各领域。 《意见》提出要创新和完善传统文化教育的新形式新手段,进一步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 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不断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坚定他们的文化 自觉和文化自信。这项几乎覆盖全国大中小学的社会公益文化工程,通过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的组织 和引导,鼓励青少年熟背熟记古典诗词文赋中的经典作品,使青少年以最便捷的路径获得传统文化的滋养 与熏陶,让年青一代站在传统文化基石上纵观世界、洞察未来、顺应大势、明确方位。这是一个值得期许 和赞赏的宏大工程。特别是置身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时代背景下,对青少年进行以 诗词歌赋为重要内容的传统文化教育,无疑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固本强基的功效。 从整体来说,一个民族的发展前行,不可能游离自身的文化传统;而就个人而言,缺乏历史纵深感的 生活也必然显得轻薄和肤浅。我们的先人创造了雄视世界的璀璨文明,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古代文学作为 中华璀璨文明长廊里的奇葩珍品,历来为国人所青睐、钟情和喜爱,那些流传千古的优美诗篇,无不融汇 着才学、激情、敏锐和巧思,无不凝聚着对律动丰盈的广袤世界和新鲜事物的兴致和慨叹,使今人感受到 个性的张扬与自由的舒展。从传统文化中感受中华民族的卓异创造力,以激发当代青少年的文化自信,进 而以热情姿态和激情风貌抒写崭新生活,是极具现实意义的。也许有人以为,古典和当代相去太远,几乎 了无相干。但实际上无论社会生活发生怎样的变化,就关乎人类生存本质的情感而言,古今却不乏相通共 同之处:“慈母手中线”永远会牵系起远方游子的桑梓情结;“明月几时有”的天问即使被现代天文学所解答, 但“把酒问青天”的浩渺情思依旧回荡在人们心中。文学展示着人类审视、确认、表现自身情感生活的过程, 更彰显着人们摆脱平庸琐杂生活而趋向美与高尚的精神诉求,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古典文学深厚绵长的 文化底蕴,既能够唤起蕴藏在人们生活中的诗意情怀,更能够培植当代青少年的道德人格。 近年来,诗意情怀似乎被喧嚣躁动的物质欲念和浅近浮华的世俗优越感冲刷殆尽。诚然,青少年的生 活需要物质条件来安顿,需要金钱来装点,但绝不应将物欲作为人生的最后停驻,“诗意栖息”同样值得崇 尚和拥有,因为在对“诗意栖息”的追求中,人间才会升腾出更多的温情与友善,而这又恰恰是诗意生活的 根本来源。让青少年站在中华历史文化的巅峰,倾听先哲圣贤们激荡云天的诵唱与歌吟,接受唐诗宋词元 曲的沐浴和洗礼,这是在为重建斯文优雅的文明中国植基培土。毋庸置疑,中国历史在古典时代终结后又 向前发展许多。我们也并非希望通过一次简单的重温传统文化,来一劳永逸地解决现实社会中青少年的成 长问题,而是要从现代社会的特点出发审视传统文化的优长,发掘传统文化对当代青少年的引领价值和规 范意义。 以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爱国初心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 为条件。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传承 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丈夫矢志,为 复国兴”的杨靖宇、“忍辱淡生死,负重卫家邦”的赵尚志、“我死国生,从容去,国殇民恸”的张自忠……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励着众多爱国志士忠贞为国、前赴后继。 增强文化自信,延续文化基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 持久的力量”。《纲要》就明确强调,“要引导人们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从历史中汲取营养 和智慧”。这就需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深入挖掘和阐发其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 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之成为人民群众自觉的行为准则和精神追求。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绝不能抱残守缺、 复古守旧,必须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这就需要在扬弃中继承、在转化中创新,赋予中华传统文化新 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要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发展工程,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坚守正道、弘扬大道,增强民族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这就需要在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上讲好中国故事、办好中国事情,使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成为 一种强大的软实力。必须坚守正道、弘扬大道,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 化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 “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爱国主义是千百年形成的 对祖国的最深厚情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所在。奋进新时代,必须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 阐发,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以优秀传统文化滋养“追 梦人”的爱国初心,在创造新时代中华文化新辉煌的同时,续写追梦中国的新篇章。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 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和魂,凝结着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 神追求。在给国图 8 位老专家的回信中,希望国图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服务方式, 推动全民阅读,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再立新功。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 信。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涵养文化自信的源泉。“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 风采。”不仅仅是图书馆,必须聚合全社会之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涌起新时代的浪花。 深入发掘,以中华传统文化凝聚道德认同。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中华民族 5000 多年文明历 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深邃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掘文化经典、历史 遗存、文物古迹承载的丰厚道德资源,深入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爱家国、讲仁爱、重民本、守诚 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理念,使之成为全体人民道德实践的鲜明标识,将聚合追梦中国强劲 动力。 创新发展,让中华传统文化彰显时代价值。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中国诗词 大会》就将娱乐节目模式和文化传播结合起来,让诗词文化红遍了大江南北;故宫近几年推出的“萌”系文 创产品,也让传统文化越来越走进年轻人的内心。必须“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把弘扬优秀传统 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注重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充分彰显其时代内涵和永恒 魅力。 交流互鉴,助中华传统文化全球精彩绽放。文化因交流而灿烂,因互鉴而辉煌。比如中秋节就“漂洋过 海”,引得外国友人竞相品尝“让人回味良久的中国点心”。近年来,中国年、中国社火、中国戏剧等都不断 地走向世界,让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圈粉”。特别是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大环境下,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更加精彩地绽放,在增强文化自信同时将推动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 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一个民族的复兴不仅仅是物质的丰裕,更是文明的传承和创新。提高 国家文化软实力,也已经关系到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到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这 就需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积极推动中外文明交流借鉴,不断地赋 予中华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在续写中华民族辉煌成就的同时,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更好的“中 国方案”。 警惕通过恶搞来虚无历史 在现代社会,面对各种压力,人们需要通过娱乐来缓解压力、放松身心,纾解负面情绪。但一段时间 以来,“恶搞”成为娱乐之一,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一些恶搞通过对经典作品、英雄烈士、重要历史事件 等的颠覆重构来制造“笑点”“笑料”。尽管恶搞者并非都有主观恶意,但仔细分析这些恶搞的实质可以发现, 我们绝不能对它“一笑而过”。 一些恶搞作品戏谑经典、抹黑英雄,制造出强烈的“反讽”效果。恶搞看上去“无关政治、纯属娱乐”, 然而,当恶搞者毫无顾忌地将“得意之作”放在网络上博取眼球,一切都可以怀疑、戏说、颠覆、亵玩的社 会心态就会不断滋长。当承载主流意识形态的经典作品、英雄烈士等都被恶搞,并且在“习惯”中变成“自 然”,恶搞的负面政治效应就会慢慢显现出来。 当恶搞的对象是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和经典作品时,历史 虚无主义思潮的理论主张就由此转化为“生动形象”“接地气”的话语,携带着特定的政治诉求进入大众的日 常生活,在娱乐中不断挑战、解构主流价值观、国家记忆和社会共同情感。 从那些恶搞英雄烈士和红色经典的所谓“作品”来看,历史虚无主义借着恶搞兴风作浪:第一,消解忧患意识。恶搞以匪夷所思的逻辑叙述历史,不仅背离历史真相,而且完全消解了人们的忧患意识。第二, 消解主流价值。恶搞把英雄烈士和红色经典作为一个个空洞的符号,再塞进低俗、庸俗的内容,在破坏历 史记忆的同时也消解了英雄烈士、红色经典的当代价值。第三,鼓励任性评说。恶搞以娱乐的方式表现一 切历史议题,制造出“历史可以任性评说”的错觉,起到了暗示人们质疑民族历史记忆、淡化是非判断的作 用。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不能无视恶搞的意识形态功能,坐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借恶搞不断蔓延。防 止历史虚无主义借助恶搞兴风作浪,尤其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运用好法律武器。我国法律坚持保护公共利益原则,民法总则对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 名誉、荣誉的行为,著作权法对歪曲表演形象、篡改他人作品的行为,都有明确的惩治规定。而且,保护 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的专门法律——英雄烈士保护法也将出台。对于伤害民族情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危害公序良俗、侵犯他人肖像权名誉权著作权等的恶搞行为,应该运用法律武器加以惩治。 二是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对大众文化的引导。主流意识形态不仅要在内容上积极回应大众的现实关切、 反映大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且在表现形式上要符合大众的接受习惯。要通过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创新文化产品生产,使主流意识形态融入大众文化、引导大众文化,使大众文化 多些品位、格调、情怀,少些低俗、庸俗、媚俗。…… 对恶搞经典要旗帜鲜明说不 近日,抗战经典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在网络上遭到恶搞,激怒了词曲作者冼星海、光未然的后人 以及万千网友。…… 恶搞是一种勃兴于网络空间的亚文化,指对原资源进行肢解、挪移、夸张、变形,以达到娱人娱己效 果。有些网络恶搞作品体现了多元社会的多元表达,有些恶搞作品则令人无法接受,为正直社会所不耻—— 冒天下之大不韪,肆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丑化英雄烈士、嘲笑经典作品、触碰社会底线。恶搞《黄河 大合唱》即属此列。 《黄河大合唱》是怎么一部作品?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为我们作了背景解读,“我父亲…… 用了六天六夜时间,不眠不休,一气呵成。他在创作时,想到了八路军战士在前方克服万难,在游击健儿 的配合下,形成了铜墙铁壁,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所以他饱含对祖国和人民的满腔热情 来为这首歌谱曲。” 激昂澎湃、奔腾汹涌,诞生于延安的《黄河大合唱》,歌颂了中华民族誓死保卫国家、不惜一切与日本 侵略者战斗到底的伟大精神,为推动全民族持久抗战起到巨大的激励作用。《黄河大合唱》发出的不是一条 河的声音,而是中华民族的怒吼。在这个意义上说,它是一种精神符号,其价值远超音乐之上。了解这段 历史,也就了解公众对恶搞、玷污《黄河大合唱》之厌恶、愤慨。 恶搞红色经典、英雄烈士是一股歪风,此风不可长。除了《黄河大合唱》,还有不少红色经典也“未能 幸免”,譬如《十送红军》《长征组歌》《闪闪的红星》《铁道游击队》等都曾在网络上被恶搞。除了红色经 典,一些英雄人物也遭到肆意恶搞,如“狼牙山五壮士”等,以质疑之名丑化。红色经典,标记着我们的“来 时路”,寄寓了我们的集体记忆;英雄烈士,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坐标,是一个国家的神圣财富,是一个社 会的价值底座。“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后人应该怀敬仰之情、敬畏之心。无底线恶搞红色经典作品, 既是对历史的无知,也是对英烈的不恭,更是对神圣的挑衅。没有英雄、缺乏英雄是可悲的,有了英雄却 不懂得珍惜更加可悲。历史是一门审慎的学问,历史虚无主义思想主导下的解构,实质上是一种罔顾史实 的篡改,比不了解历史的愚昧无知带来的伤害更大。对这种行为,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说不。 对恶搞红色经典、英雄烈士行为,止于道义谴责是不够的。英雄形象、英雄精神、英雄文化不仅是英 雄个人的事,也是国家和民族的事,应该专门立法,对恶搞红色经典、丑化英雄烈士等行为依法进行规范。 许多国家都对英雄保护、爱国主义方面进行立法,如美国就先后颁布《全国追思时刻法案》《爱国者法案》 《尊重美国阵亡英雄法案》等法案。与此同时,必须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对年轻人的爱国主义和历 史英雄主义教育。要创新宣传、教育形式,让教育更有效,入脑入心,外化为行,自觉抵制恶搞歪风。 大而化之,对于日益泛滥的网络恶搞现象也应该持警惕态度。比如,对那些侵犯个人隐私、诽谤中伤 他人,以及涉及危害国家形象、人民利益、社会道德的行为,已超出普通恶搞的范畴,应该依照相关法律 予以查处和追究。与此同时,有针对性地对网络恶搞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降低恶搞之害。 向恶搞红色经典说“不” 近年来,红色经典歌曲、宣传画和英雄人物被恶搞、调侃和丑化的现象时有出现。恶搞作品以解构神 圣、拒绝崇高为思想特征,以“无厘头”的表达方式和哗众取宠的传播风格,颠覆严肃的文艺叙事和历史主 题,彻底消解原作的积极意义。恶搞作品短时间内赚取了不少点击量,却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恶搞红色经典是对本国历史的漠视,是民族文化的自我鄙弃。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红色经典与几代人 坚定的革命理想和豪迈的战斗精神紧紧联系,是中华民族成长的记录,是一段充满伤痛与鲜血的历史,在 其产生的时代鼓舞了人民斗志、凝聚了民族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其精神内核不因时代的流转而 泯灭,具有跨越时空的意义和价值。恶搞红色经典,是对那段充满血与火历史的不负责任,是对现代人们记忆中的民族精神和历史情感的严重伤害,也是对民族文化的自我糟蹋。以另类形式表演的《黄河大合唱》 蹿红网络之后,立即引发众多网友的愤怒。可见,公众对这种行为从根本上是否定的、反感的。 恶搞红色经典是对文艺的破坏,更是对社会精神的伤害。当前尚有少数受众认为恶搞红色经典是社会 文化多元化的体现,作为舒缓压力的工具“一笑而过”,并无不可;还有的创作者辩解说,这是一种文艺创 作,并没有太多恶意,是符合现代人口味的艺术再创造——社会上弥漫的这些错误思潮,无疑对这种行为 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甚至在学术研究领域,也有个别观点称,真正的经典不需要守护,“因为既是经典, 必然经受过上百年、几百年时间的检验,它的经典性是撼不动的。”这样的逻辑更是荒谬至极。经典拥有其 本身的魅力和价值,是经得起岁月的淘洗和检验的,但这不能成为我们伤害经典作品的理由。由于部分受 众综合文化素质不高,尤其是青少年的价值观正在形成,辨识力较低,恶搞作品误导部分受众的价值判断, 也会伤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传承。青少年耳濡目染离经叛道的低俗作品,往往会把追逐无厘头文化 作为时尚,把叛逆、反传统作为价值取向,进而放弃理想,丧失进取心,这对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来说是 非常可怕的。因此,恶搞作品是对文艺和社会精神生活的严重伤害。如果听之任之、不加制止,必将危害 风清气正的主流文化,引发社会危机、精神危机和其他一系列问题。 恶搞经典现象的出现,暴露的是文化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诸多深层次问题。文化创作要坚守正确 的价值取向,“不让廉价的笑声、无底线的娱乐、无节操的垃圾淹没我们的生活”,并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耐 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不为一时之利而动摇、不为一时之誉而急躁,不当市场的奴隶,敢于向炫富竞奢 的浮夸说‘不’,向低俗媚俗的炒作说‘不’,向见利忘义的陋行说‘不’”。对那些依靠恶搞红色经典、丑化英雄 人物、歪曲革命历史来获取名利的人,不能仅仅只是道德谴责了事,而要对其亮明底线,同时通过行政和 法律的手段让其承担相应的责任;对少数不明就里、在恶搞作品面前点赞欢笑的人,尽可能为其供应更多 昂扬向上、真正具有感发和引领力量的精神食粮。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